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及流派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国际类综合》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笔记

中国人民大学2016年国际关系学院考研《国际类综合》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笔记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一、理想主义①思想渊源可以追溯到格劳修斯、孟德斯鸠、康德等人。
②哲学观点上主张人性善,认为人的自然状态的性质是和谐的,个人利息与社会利益是协调的。
良知误入歧途才导致战争,良知一旦被唤醒,人类社会仍会恢复美好和谐。
③政治观点上,崇尚国家和世界的民主和发展,主张恢复国际规范,建立国际普遍安全机构,完善国家法庭的职能,加强国家间的合作。
④主张用理性战胜邪恶,最终实现和平稳定的世界秩序,避免世界战争悲剧重演。
⑤代表人物是威尔逊。
其提出的十四点计划被称为理想主义的政治纲领。
因此理想主义学派也因此被称为威尔逊学派。
二、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在对理想主义的批判和对二战的反思中形成的。
①其思想渊源可以追溯至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霍布斯等思想家②政治哲学观上,现实主义崇尚人性恶,认为自私和贪欲作为人的本性不能更笨改变。
③伦理观点上,认为抽象的道德原则不适用于政治行为,政治家可以采用对于个人而言不合乎道德的政策④对于国际组织和国际法,认为它们与政治权力和利益比微不足道,国际关系只能用权力和实力说话。
认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现状是要说明现状,面对现实,为谋求本国的权力和利益而斗争。
⑤权力和利益是现实主义两个最核心的概念。
⑥代表人物有爱德华卡尔,汉斯摩根索,雷蒙阿隆等摩根索的现实主义六原则权力限定利益六原则为:①政治受植根于人性的客观法则支配。
②以权力限定利益是普遍适用的。
利益直接支配人的行动,而权力是利益得以实现的保证。
一国多大程度上实现自己国家利益,取决于自身在国际政治中的权力。
③政策的好坏不在于是否合乎道德,而在于是否能转换为成功的政治行为。
④道德和政治行为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相互对立,普遍的到这准则不能以其抽象的公式运用于国家行为,政治家也没有权利因不符合道德义务而放弃能够成功的政治行动。
⑤普遍的道德法则和特点的国家道义不恩能够混为一谈,后者是与权力和利益紧密结合的。
第二讲 现代国际政治学的主要理论流派

集体安全的逻辑问题: 三个和尚
• 威尔逊认为要采取国联的集体安全形式, 由于绝大多数国家都爱好和平,这样维持 和平在国联中成为大多数国家的意见。
• 三个和尚没水喝:在国联中,各国投票 权一样,平日里谁也不服谁,当出现共 同敌人需要统一行动时,大家还在争论 谁当老大。而没有一个总指挥来管事。 • 结果:在面临大国侵略时,或是毫无反应,
4、古典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
(1)爱德华.卡尔(Edward Hallett Carr),英国历史学家,国际关系理论 家,现实主义的先驱,《二十年危机(1919-1939)》The Twenty Years Crisis 1919-1939:An Introduction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 Study,1939,卡尔批判理想主义的六大弊端:
三、新现实主义/结构现实主义(Neorealism)
• 1、背景 • 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治现实中,美国对苏 联的优势逐渐缩小,石油危机导致美元危机和经 济危机,美国的国际地位下降,面临着对外政策 的重大调整,提出了对传统现实主义进行修正和 补救,对新现实主义的生产奠定了基础。 • 在60年代,科学行为主义挑战传统主义的同时, 一批现实主义者积极迎战,提出了捍卫传统的现 实主义的口号,自称传统主义学派。他们主要是 从现实主义学派分化而来,在保留其母体特征的 同时吸取了理想主义的某些因素,不再突出强调 权力和利益,而更加重视均势和世界秩序。
道德的层次
• 威尔逊认为现实政治和均势是一切罪恶之源,要 拯救世界就要重提道德。 • 但是威尔逊没有区分不同层次的道德,而把适用 于国家、共同体与世界不同层次的道德放在一起, 如民族主义和世界舆论等,这就使《十四点》几 乎被所有国家赞同,但是在实施时却障碍重重。 • 世界舆论:用口水淹死你。民众易受误导! • 民族自决:民族争端,导致不稳定,而德国也借 助民族自决的口号侵占奥地利和苏台德区。
政治现实主义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政治现实主义认为人性本恶,人有权力欲望,在政治上表现为权力的意志,国家权力便是这种权力意志的扩大。 它信奉实证原则,主张研究社会和世界的现状实际如何,而不应把注意力放在社会和世界应该如何上。它强调世 界的竞争性和权势的重要性,认国际政治充斥着权力斗争,各国通过这一斗争寻求自身的利益。
政治现实主义
政治学术语
01 定义
目录
02 主要观点
基本信息
政治现实主义,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重要流派。它与政治理想主义相对应,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末。
定义
定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政治理想主义的破产,以及战后美国取得世界霸主地位,使西方学者特别是美国学 者改用现实的观点来考察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从而使政治现实主义在40~60年代取代政治理想主义而占据统治 地位。该派代表人物有英国的E.H.卡尔、法国的R.阿隆、美国的Q.赖特和H.J.摩根索等。
摩根索的《国家间的政治——为权力与和平而斗争》一书是政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它概括了政治现实主义 的基本原则:
①政治关系由植根于人性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人的权力欲使政治体现为权力斗争;
②国家利益受权力(含实力或国力)的大小所限定,国际政治表现为不同国家利益相适应的过程;
③一国的外交政策应以权力限定的国家利益为准绳,不能把普遍的道德准则抽象地运用于国家行为,个人和 国家遵循的道德原则是不同的;
④主权国家既是国际体系不稳定的根源,又是维持国际体系生存的唯一角色,在主权国家长期存在的条件下, 要想建立世界政府以取消国家权力求得和平是不现实的,争取把国际冲突降到最低限度才是现实的;
⑤权力斗争只能由权力本身加以控制,势力均衡能阻止一国权力的无限扩张,是保持国际关系相对稳定的基 本原则和手段。
谢谢观看
西方国际政治理论主要流派介绍

凯南
;( 1
,
辛 格 为 代表 其 知 名 著 作 是 《国 际
,
。
Η
,
4 ( ( : (
・
6 阿 诺德
沃 尔 弗 斯 ,Ι
1 (
,
28
关 系 分析 》 《国 际 政 治 的 系统 和 过 程 》 《 量 国 计
际 政治学 》 等
,
1 4 ;5 6 雷蒙 ϑ 2Κ
阿隆 ,≅
4Δ
:
ΔΦ
:
8 Ι
;1 (
,
这 一 学 派认 为 当前
、
联 系 新 的 时 代 问 题 跨 国 关 系 及 复合 相 互
,
∃ 世 界 处 于 一 个 相 互 依 赖 的时 代 国 际 政 治 中 除
依 存 流派对 其 它 流 派 特 别 是 现 实 主 义 流派 进 行
了 挑 战 首 先 他 们认 为 国 家 不 是 世 界 政 治 的 唯 一 行 为 体 多 国 公 司 跨 国 银 行也 是 行 为 体 这
,
,
、
定 稳 源 的 阔 广 如 也 国 中 但
) ! ( 达 进 放 开
,
,
。
,
,
已 洲 两 欧 亚 次 其 ,
经 欧
历 为 成 衡 均 体 实 极 三 这
史 由 力
界
家 提
中 平
的 消 有
∗ 入
会 认 发
遍 二 一
多
议 益
两 同 解
上,
∋
如果 各 国 都 在 追 求 最 大 的 权 力 那 么 稳
点 汇 则 原 的 新 欧 亚
∋
,
后 的 方 双 于 助 有 将 伙 等 平 型
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及流派

2024/2/19
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1.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区别
理想主义
人性认识 人性善,至少通过 修养可以达到善
现实主义
人性恶,本性难 改,欲豁难平
国家关系 基础是道义、民主、 以权力和利益为
公正
轴心,不可调和
国际组织 重要,是维护国际 蔑视法律,离开
与国际法 关系秩序的唯一有 权力均势就没有
18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共同特征说—— 岛国与半岛国的地理位置 强大的凝聚力和开放的社会结构 经济居于领先地位 具有到达全球范围的军事战略力量
决定因素—— 革新精神与经济的发达与扩张
2024/2/19
19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2024/2/19
10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区别
新现实主义
新自由主义
国际体系 结构无政府状态 全球社会复合相互 依存
主要角色 单位(民族国家) 国家行为体与非国 家行为体
主要动机 国家利益、安全 经济、社会与生态 问题上的合作
2024/2/19
11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三、新现实主义学派(Neo-realism 70-80s)
背景:1973年的中东战争 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 1979年出版《国际政治理论》
主要观点: (结构现实主义)
• 国家为单一的理性行为体 • 国际体系是具有无政府逻辑的自助体系
国际体系结构影响国家行为
国际政治学概论 陈岳加李少军版笔记

国际政治学概论笔记第一章国际政治学的基本理论第一节国际政治学的形成(20世纪20年代)与发展☺理论渊源:哲学(人性论);政治学;世界史学;国际法学;地理学;政治经济学☺发展阶段:创立(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确立(二战后初期至20世纪60年代);全球范围内的大发展(20世纪70年代-80年代);冷战后的新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范式:行为主义(在分析经验事实的基础上概括出来的假设或理论,必须要用普遍适用的方法加以检验或证实)与传统主义(思辨式语言和诠释方法);实证主义(与行为主义类似)与后实证主义(反对经验观察,强调真理相对性);理性主义与建构主义☺学科方法:案例法、定量法、形式模型、诠释法第二节马克思列宁主义国际政治理论☺时代观:以对不同历史时期生产方式和由此产生的阶级关系的分析为基础,采用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势相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提出了时代发展阶段性、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特征、时代发展的曲折性的观点;☺世界体系理论:建立在其对国际分工、世界市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资产阶级及其历史地位的分析的基础上,大工业建立了世界市场,带来政治结构的变化,把世界联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构成自由资本主义世界体系(马恩);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式垄断形成、垄断组织建立,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统治,资本输出成为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列宁);☺民族殖民地理论:殖民体系作为一种世界范围的社会结构体系是资本主义的产物,对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发展具有双重作用,提出区分压迫民族与被压迫民族,认为殖民地对帝国主义国家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提出民族自觉性原则,帝国主义时代的战争史不可避免的。
☺政治经济学理论:资本主义是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殖民主义对殖民地国家政治经济具有双重影响,马恩从社会分工与世界市场的分析入手,将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应用于对国际贸易的分析;☺战争与和平理论:战争的根源是私有制以及帝国主义,战争是政治通过另一种手段的继续,正义与非正义取决于是哪一个阶级进行战争,争取和平的斗争必须同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结合起来,只有消灭私有制,才能根除产生战争的土壤第三节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主要流派☺自由主义:早期为古典自由主义,强调个人自由,认为个体理性的力量通过“看不见的手”可以使社会的共同的善得到实现;在经济上相信自由贸易促进和平,在政治上相信共和制国家可以实现和平,不强调对国际事务进行外部干预。
国际政治学新自由主义流派

一、理论背景
• 20世纪70年代中期,在美国霸权衰退的惊 呼声之中,国际关系学者开始质疑物质性 权力在维持世界稳定中的作用,虽然现实 主义学者们仍然在探讨什么样的权力结构 结局最可能保持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平,但 是其他流派的学者们却开始探索非物质权 力因素的作用和意义。其中,自由主义的 理论尤其突出,迅速与现实主义两分天下。
二、内容
• 权力不再是国家行为的唯一目标,武力不再是国 家对外政策的有效手段 • 国家已不再是占中心地位的国际社会角色,世界 政治经济多极化将导致众多的角色的出现 • 国际体系主要包含结构和过程两个层次,新自由 主义更注重系统的“过程层次”分析 • 主张:国际公约、国家合作 • 学术地位:第二座里程碑,为建构主义的兴起
人物
理查德· 罗斯 克兰德 迈克尔· 多伊 尔;布鲁 斯· 拉西特 卡尔· 多伊奇
著作
理查德· 罗斯 克兰斯《贸 易国的兴起》 布鲁斯· 拉西 特“民主和 平论” 卡尔· 多伊奇 “沟通理论”
国际关系民 主化 跨国交往与 国际一体化
五、新自由主义存在的问题
• 制度自由主义与新现实主义的争论:
(1)无政府状态的性质和结果。都承认国际社会 处于无政府状态,新现义更强调无政府状态对国 家行为的制约作用,新自没把无政府状态的程度 结果看得太严重; (2)国际合作。新现:合作难成功,难维持。新 自:合作是经常现象,国际制度和理性选择保障 成功; (3)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新现关注相对收益, 计算自己所得是否对于别人。新自认为国家应以 绝对收益为目标;
约瑟夫· 奈
• 《权力与相互依存— —转变中的世界政治》 他把现实主义的权力政 治与行为主义的相互 依存结合起来,提出 了“符合相互依存” 的概念。
国际政治学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权力博弈与调整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权力博弈:
• 国家之间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争夺权力和利益的过程
• 如国际贸易谈判、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国际资源争夺等
• 权力博弈影响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稳定和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调整:
• 国际政治和经济体系在应对全球性问题和挑战中进行自我调整和改革
• 加强国际合作和制度建设,维护国际政治稳定和世界和
平
和平与国际秩序的维护与建设
和平:
• 国际政治的重要目标,实现国家之间无战争、无暴
力状态
• 为国际政治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保障
国际秩序:
• 描述国际政治中国家间相互关系和权力分配的规则
和框架
• 为维护世界和平和稳定提供制度保障
和平与国际秩序的维护与建设:
⌛️
02
国际政治实践中的主要行为体
主权国家与国际组织的作用与互动
主权国家:
国际组织:
• 国际政治中的主要行为体,拥有独立的主权和国家利益
• 国际政治中的重要行为体,为维护国际秩序和促进国际
• 通过外交、军事、经济等手段维护自身利益和国际地位
合作提供平台
• 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合作机制,推动国际政治发展和国
• 对国际政治产生重要影响,引发政治冲突和战争
• 意识形态冲突影响国际政治稳定和世界和平
国际民意与国际政治决策
国际民意:
国际政治决策:
• 描述国际社会对国际政治问题和国际关系的看法和态度
• 国家和政府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制定和调整政策和战略的
• 如对战争与和平、人权与民主、全球化与逆全球化等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5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2.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现实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实力的抗衡与对比 军备竞赛与核军备竞赛 对国家利益的全球界定和领有 军事同盟的组建 地区的争夺
你如何理解现实主义六原则? 你如何理解现实主义六原则?结合国际社会 的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五、建构主义学派(Constructivism20世纪90年代)
背景:冷战结束 代表人物:亚历山大·温特、 《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1999年出版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
国际体系中的文化(共有知识、期望、观念等) 国际体系中的文化(共有知识、期望、观念等) 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对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物质性因素的作用
物质性因素的作用十分有限, 物质性因素的作用十分有限,通过社会性结构 才能产生意义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5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一、均势(Balance of power)理论
1、产生:1713年乌得勒支和约、1815年巴黎条约 、产生: 年乌得勒支和约、 年乌得勒支和约 年巴黎条约 2、含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处于平衡状态 、含义: 均势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均势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二、现实主义流派(Realism)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严峻现实(战后-60年代) 代表人物:汉斯·摩根索 爱德华·H·卡尔、 雷蒙·阿隆、昆西·赖特等、亨利·基辛格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人性恶,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限制; 人性恶,需要一定的政治机制限制; 道德、公众舆论、 道德、公众舆论、国际法等受到国际利益的限制 的。 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 国际社会是无政府状态,国家间关系是权力关系 对外政策的决定因素是国家利益而不是国际法 均势是维护国际和平的最佳选择
年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 (1984年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 年普林斯顿大学英文版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3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二、霸权理论
主要观点: 霸权是建立国际秩序的前提和条件 霸权与合作的共生性 合作存在的独立性 “公益论”与“搭便车”
4、霸权理论的辨析 、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5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三、相互依赖理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1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1) 五个假说 如果一国认为改变现有体系无利可图,体系是稳定的; 如果预期收益大于预期损失,一国将试图变革; 如果扩张到边际成本等于或大于边际收益时,扩张将会停止; 如果进一步扩张的成本与收益持平时,维持成本加大; 如果不均衡状态得不到解决,体系变化。
将国际政治的研究与国际经济有机结合 霸权和平具有脆弱性 实力消长的绝对性与“挑战”的偶然性 体现大国意志的强权色彩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4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思考讨论题: 你是否认为世界强国的存在是维持民族、国家 体系必不可少的条件,为什么?
2012-3-4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9
我是老大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共同特征说—— 岛国与半岛国的地理位置 强大的凝聚力和开放的社会结构 经济居于领先地位 具有到达全球范围的军事战略力量 决定因素—— 革新精神与经济的发达与扩张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产生的时间与背景:20世纪70年代
1、 乔治 莫德尔斯基(新现实主义学派)理论: 、 乔治·莫德尔斯基 新现实主义学派)理论: 莫德尔斯基( “领导长周期论”代表作: 《世界政治的长周期》(1987年版) 主要观点:百年周期论 -16世纪是葡萄牙世纪
-17世纪是荷兰世纪 -18/19世纪是英国世纪 -20世纪是美国世纪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0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二、霸权(Hegemony)理论
2、罗伯特·吉尔平“霸权稳定论”、 、罗伯特 吉尔平 霸权稳定论” 吉尔平“ 代表作《世界政治中的战争与变革》(1994年中文版) 主要观点: (1) 五个假说
3、类别: 、类别:
简单均势与复杂均势 地区均势与全球均势 均势与集体安全
4、实质与作用: 、实质与作用:
“无奈的选择” 无奈的选择” 防止霸权出现 有利于国际体系的稳定和国家的安全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7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二节、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流派
一、理想主义学派
理想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理想主义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意识形态的输出和较量 人权观的冲突 世界秩序的构想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现实主义对理想主义的批判: 不研究国际关系的“ 只臆想“应当” 不研究国际关系的“是”,只臆想“应当” 解决国际问题的乌托邦主义 忽视国际关系中的权力因素
主要观点: 崇尚理性和良知, 崇尚理性和良知,人性可以改造 战争可以避免, 战争可以避免, 提倡公开外交 利益可以协调, 利益可以协调,冲突矛盾不是人类的本性 建立世界政府、 建立世界政府、保卫集体和平 国际法和国际公约可以保证世界和平 公众舆论也可以确保世界和平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2
•
核心体系——认同(Identity)决定利益,利益 认同( 核心体系 认同 )决定利益, 决定行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4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建构主义的三个重要因素
根本因素是共有知识
安全困境:行为体间的猜疑, 安全困境:行为体间的猜疑,最坏的估计对方的 意图和动机, 意图和动机,导致安全困境形成 安全共同体:行为体间的信任,导致冲突的和平 安全共同体:行为体间的信任, 解决, 解决,安全共同体形成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7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三、新现实主义学派(Neo-realism 70-80s)
背景:1973年的中东战争 代表人物:肯尼思·沃尔兹(Kenneth Waltz) 1979年出版《国际政治理论》 主要观点: (结构现实主义) 主要观点: 结构现实主义) 国家为单一的理性行为体 国际体系是具有无政府逻辑的自助体系 国际体系结构影响国家行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9
♦ 结构分析的“三要素”: 结构分析的“三要素”
取决于构成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取决于构成体系的无政府状态; 取决于国际社会不同单位的功能; 取决于国际社会不同单位的功能; 取决于单位之间实力的分配。 取决于单位之间实力的分配。
2012-3-4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 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流派 第二节 西方国际政治学基础理论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第一节、西方国际政治学主要流派
一、理想主义学派(Idealism)
起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 代表人物:美国第28届总统托马斯·伍德罗·威尔逊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2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评价: 对新现实主义与新自由主义的评价:
在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根基上生长出来, 在传统现实主义与自由主义根基上生长出来, 反映了国际社会的发展变化 为研究和观察国际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和视角 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定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美国等西方国家制定对外战略产生了重大影响。 提 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学、合作论、 供了新的思维方法和手段。(国际政治经济学、合作论、 。(国际政治经济学 霸权稳定论、国际机制论等) 霸权稳定论、国际机制论等)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10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四、新自由主义学派 (Neo-liberalism)
背景:全球化趋势的加强 代表人物:罗伯特·基欧汉、约瑟夫·奈 《权力与相互依存》1977年出版 主要观点: 主要观点: 国际社会行为体多元化 军事威胁下降, 军事威胁下降,国际合作领域扩大 经济利益与国家安全同样重要 国际制度与机制的重要性
2012-3-4 Provided by Liuchangmin 4
第二章 当代国际政治学理论
1.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区别 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区别
理想主义
人性认识 人性善,至少通过 人性善, 修养可以达到善
现实主义
人性恶, 人性恶,本性难 改,欲豁难平
国家关系 基础是道义、民主、 以权力和利益为 基础是道义、民主、 轴心, 公正 轴心,不可调和 国际组织 重要,是维护国际 重要, 与国际法 关系秩序的唯一有 效工具 蔑视法律, 蔑视法律,离开 权力均势就没有 国际体系的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