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提问》: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学会提问》: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学会提问》: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学会提问》:正确提问的好处和方法

展开全文

我们为什么要提问?可能是对答案很好奇,可能是想强调自己的观点(反问)。无论什么目的,所知有限,提问是帮助我们获取新知识和论证其对错真假的好办法。问句不同,得到的答案可能也不同。每个问句背后,都带有提问者的思维和期望。问句好,宾主尽欢;问句不好,引发争端。学会提问,是值得学习的技巧。《学会提问》介绍的是批判性思维,用这样的思维去提问是所谓正确的提问。正确的提问的好处和方法是什么呢?

1 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是嘈杂的、混乱的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嘈杂和混乱的,充斥着各种不同的“声音”。这里的“声音”,指的是不同的观点。有些声音很诱人,引起你的注意,但其实可能只是个谣言;有些声音平平淡淡,但恰恰可能是你需要的。对不同的声音做出评判,选择自己需要的,这需要批判性思维。正确提问,拨云见日。

2 专家说的再动听,也无法替我们救急

专家的可信之处,在于他们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多年,比普通人懂得多;专家的不可信之处,在于他们首先是人,是人就可能犯错,无论是利诱让他低头,还是威逼让他低头。“我们倾听他们,是为了构建自己的答案;而不是听了他们的话,就马上按着他们说的去做”。如果不依靠专家,那我们还能依靠谁呢?当然是依靠自己,更准确一点,是依靠自己聪明的大脑。

3 激发你的批判性思维

“所谓批判性的倾听和阅读,即对自己耳闻目见的一切加以系统评判,然后做出回应,这需要一整套的技能和态度,这些技能和态度都建立在一系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的基础之上”。书中所说,批判性思维的含义包括三个维度:能意识到它们是一整套环环相扣的关键问题;有能力在适当时机以适当的方式提出并回答这些问题;积极主动地使用这些关键问题的强烈渴望。“批判性思维的起点在于个体要有提高思维能力的强烈愿望”。

4 两种思维方式: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

海绵式思维指的是被动思维,关键词是吸收,不断的吸收外部信息,但不做对错真假的判断;淘金式思维指的是主动思维,主动判断对错真假。“海绵式思维强调知识获取的结果;而淘金式思维则重视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极与它展开互动”。毫无疑问,两者中任何一种都不是完美的,二者结合起来更好一些。

5 弱势批判性思维和强势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可以用来:捍卫自己的信念;对自己当初的信念加以评估和修正”。前者是弱势批判性思维,后者是强势批判性思维。同样,这两者也是需要结合起来。只知道捍卫自己的错误观点是固执和危险的;一直在追求修正而不知道捍卫也是不必要的。

6 价值观和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价值观,是指人们认为较有价值的那些观念”。价值观是一些抽象的观念,如生命神圣性,身份地位重要性,诚实重要性等。物以类聚,人以群分。“靠价值观建立起来的最明显的社会联系还是彼此之间价值观的相似性”。价值观相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如游行队伍,队伍里的人信奉某个相同的价值观。价值观不同的人也会发生互动。价值观是会改变的,其中一种改变方式就是在和不同价值观的人沟通互动过程中逐渐接受对方的价值观。遇见不同的价值观,你可能接受,也可

能不接受。批判性思维帮助做出判断。“批判性思考者拥有的主要价值观:自主决断;好奇心;谦恭有礼;发自内心地尊重严密地论证”。

7 让对话进行下去

提问不总是让被问到的人感到高兴。有时甚至会觉得挑衅和找茬。如何让对话进行下去?需要提问者表明自己的本意是好的,是抱着学习的态度提问而不是其他不怀好意的目的,尽量营造出一种交流的友好氛围。

说了这么多,正确提问的好处到底是什么?那就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理性头脑,批判的看待你所听到的各种观点,不偏听偏信迷信权威;运用批判性思考者的主要价值观帮助你更好的进行社会交往。

正确提问的方法是什么?在批判性思考者的价值观指导下,结合海绵式思维和淘金式思维、弱势和强势批判性思维,提出问题。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方法

培养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能力方法 近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可见,从古到今都强调培养学生“学问”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力的重要性.特别是实施新课程以来,这个能力的培养愈来愈引起专家、学者的重视,学生只有具备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才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一个善于思考、独具个性的学习者,而不是知识的容器和考试的机器。结合自身的实践,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创设问题情境,唤醒学生问题意识 在乡镇初中学校,我们不难发现:越是学习好的学生越是问题多,学习不怎么样的学生,他总说没有问题。正因为没有问题的学习是没有思维的活动,是被动学习,长此以往,学困生越学越“困”,也就不足为奇了,其原因是问题意识的淡漠。所谓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遇到难题而产生怀疑、困惑的心理状态,并由此激发积极思维,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一种心理品质。如何唤醒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呢?“生活是创作之源,素材是思维之泉”。教师应该在提供有助于学生发现问题的感性材料上多下功夫,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教师应根据课标要求,多渠道搜集相关的信息,整合教学内容,改变文本呈现方式。创设新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关心、想知道的问题,培养学生对学习问题不断追问的习惯。 例如,学习镶嵌时,展示生活中美丽的地砖图片,然后提问:图片中有哪些图形?为什么这些图形能铺满整个地面,又不留空隙又不重叠?学生自然积极思考问题,有效地组织了教学,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小组合作、互动交流让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中,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技巧 湄洲第一中心高朱小学郑梅娟 长期以来,在课堂教学中不少教师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技巧上的欠缺,往往导致提问步入误区,将“满堂灌”发展成为“满堂问”,似乎问的越多,启发的越深,往往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方式单一,往往采用“是不是”的判断和“是什么”的叙述型.在课堂上一味追求所谓“热热闹闹的花瓶现象”。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研究课堂提问这门艺术,用科学的课堂提问来驾驭课堂教学。 课堂提问既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式,也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和深入探求知识的需要,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提问及时恰当,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能开发学生智力,激活学生思维,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学生广泛参与,主动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能力。 一、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教师课堂提问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随想随问、有疑必问,这样势必把一堂课弄得支离破碎,因此,提问效果如何往往成为一堂课成败的关键,而决定提问效果的根本因素在于如何把握好课堂提问的技巧。如何使课堂提问收到好的效果呢?那需要教师在备课中精心巧妙地设置问题。 首先,设计的提问要有让学生参与思考的价值。如果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没有思考价值,就不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长久下去学生会对提问淡然处之。 其次,设计的提问,难度不能太大,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能力。如果设计的问题太难,学生会望而却步,挫伤学习的积极性,也达不到教学的目的。因此,问题的设计要难易适当,要让学生通过努力就能解答。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又能使学生体验到获得成功的喜悦。 最后,设计的问题要紧紧围绕本节重难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要从多方面、多角度,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激起每个学生对新知识的强烈渴求。,而且可以使学生得以表达观点,流露情感,锻炼表达。 对提出的问题,学生可能如何回答,教师需进一步做好引导工作,教师都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教师在备课时还应拟出提问的提纲,提问的问题要难易适度,对某些有困难的学生,一时不能回答时,要善于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逐步引导。提出的问题要明确、鲜明,是学生所能理解的。教师在提问中,要投身处地站在学生的立场,了解他们的学习情况和他们正在进行的思维过程,逐步地引导而不是越俎代庖地替他们进行思维。 二、在课堂教学中灵活采用多种的提问方式 教师会不会问,问什么,怎样问,直接反映着教师教的艺术和学生学的质量。在课堂教学中通常可以采用下列几种提问方式。 I.引趣悟道,切入正题的直问。 “兴趣自疑问和惊奇始”,这一规律告诉我们,兴趣是求知的大门,是学习的原动力,如果教师从学生感兴趣的材料入手,有效地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的位置上,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好,因此应十分重视自觉地为学生主动学习提供条件。

关于课堂提问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关于课堂提问的问题和提问技巧 发表时间:2019-08-08T14:57:01.780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作者:陆军材[导读]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进步的。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上课过程中,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课堂,是不完整的一节课。老师只有在上课过程当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出相应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 (贵港市覃塘区蒙公镇第一初级中学,广西贵港市 537126) 我们都知道,人类是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中进步的。我们教师教育学生也是一样的道理。在上课过程中,没有提问的课堂,是没有活力的课堂,是不完整的一节课。老师只有在上课过程当中,根据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提出相应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思考,从而开发学生的思维,达到教学的目的。可是,问题该怎么样提问?什么时候提问最合适?提问多少合适?也许很多老师都没有个具体的标准。提问多了,课堂纪律难于驾驭,时间难以把握;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难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问难了,差的学生不适应,容易造成有些学生产生消极的学习心态,容易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没有了价值。有的教师就干脆不问了。 其实,不论学生多还是少、好还是差,提问是不可或缺的,是有技巧的。教学要想获得成功,就必须问,英语也不例外。下面是我对提问的个人看法。 一、课堂提问的目的和意义 教师提问的首要目的在于鼓励和引导学生由认识的现实阶段向潜在阶段。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提问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是师生之间课堂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而且是一种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最重要的教学方法,更是教学成功的基础。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活学生的想象、唤醒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行动。 因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一套循序渐进的问题。上课时充分发挥问答法的优越性,把英语课堂变成活泼、有问有答的场所,使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从而很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提问的问题种类 外语教学中主要有五类问题: 1.记忆类问题 又称知识类问题,这类问题简单机械,答案是课文里现成的,学生只要记住所学内容,便可将答案与问题对上号。 2.理解类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理解所学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并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话加以综述。这类问题的答案是分散或是暗含在课文里的。 3.应用类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在新的情况下迁移应用。 4.创造性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综合分辨,作出创造性的回答。 5.评价类问题 这类问题要求学生运用自己的判断力对不同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上五类问题中,前两类比较简单,属较低级的问题,后三类问题比较复杂,学生必须开动脑筋,进行综合分析和归类,才能作答。这要求教师设问必须有技巧。 那么,课堂上应该如何设问、提问呢? 三、课堂设问的技巧 1.设问目的要明确 设问要紧紧围绕大纲、教材的要求,以教学目标和学生的需要为依据。要明确解决什么问题。学生通过回答问题后,不仅能理解所涉及的学习内容,而且还能唤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 2.设问要有层次性 设问应当是递进式的、有节奏的、前后衔接、相互呼应和逐步深化的。我们就可以根据以上五种问题的分类来处理。 3.设问要有启迪性 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利用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启迪学生,使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引起学生的初步思考再层层递进,牵引学生的好奇心及思考能力,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获取新知识。 4.设问要有适应性 设问应该面对全体学生。所以课堂提问应设计以中等或中上等学生为主,兼顾优、差生。因为课堂提问时,中等生回答的机会多一些。为了适合优、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础上可将某些问题分层次,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 四、提问的策略和技巧 有效的提问技巧能使学生作出迅速的、相关的、完整的回答。 1.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教师在讲解中应随时注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适当地插入提问,可有效控制学生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能力的作用,又可以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可分为: 导入式提问: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可引导学生对所学内容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可反馈学生的学习效果。 2.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 高效的课堂教学总是以“设问——求解——反思——新问”为思维训练主线的。因为学生的求知欲望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当他们发现了问题,提出了疑难后,就可以在师生的共同质疑、问难、分析、思考中点燃智慧的火花,促进智力的发展。但对同一个知识点如何进行提问,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把握课堂提问技巧和方法,是提高教学效益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提问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课堂提问的科学性体现在提问的内容、要求、范围、措辞等各方面的准确性上,这是保证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前提。 2具体性原则 小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局限性,提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年龄段的要求,尽量采用具体化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具体了,学生才能明白思维方向才能积极地寻求问题的答案。 3 艺术性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教学艺术,合理设计课堂提问的问题,提问时注意技巧,能及时唤起学生的注意,促进学生知识迁移,创造积极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课堂提问的技巧 1 提问方向明确 提问时应尽可能从一个角度去问,这样答问的范围便受到了限制,才不会产生歧义。如果教师提问时对问题的表述不明确、太空泛,会使学生抓不住要领,在思考过程中缺乏思维定向,失去目的性、针对性,出现胡思乱想的心理状态,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同时教师在设计提问时要充分估计学生在理解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摸清抓准、切中要害,使提出的问题有的放矢。 2 提问环境温和 教师在平时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实行民主型的教学,师生在平等、民主的

气氛中,自然可以很好地提出问题、讨论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才能,并鼓励学生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大胆求异,提出自己的见解,这样的提问效果一定好。相反,如果平时教师对答错或不能回答的学生随意训斥甚至挖苦,不仅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而且造成学生对回答的惧怕心理,久而久之对提问不能回答、不敢回答。 3 提问语言精练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和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坚持科学性原则能保证课堂提问的准确性。问题的表述要精炼、明白准确,不能用学生不懂的“术语”。 4提问难度适当 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也会造成学生不能作答。因此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设计问题。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使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可以回答,如果学生回答有困难,教师还可以做必要的鼓励和揭示。同时还应考虑课堂上的大部分学生弄清所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必要时间,以保证提问的有效性,通过提问和回答的过程对学习内容增进理解。 5 提问对象合理 提问时,相同的问题,选取不同的问答对象,会得到不同的提问效果。教师平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水平、个别差异,做到对每一个学生心中有数。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一些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回答,使他们能够回答出来,有一种成功感,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课堂提问方法 1导入性提问 在讲授新课时可以从学生的质疑开始引起深思,教师若能在其似懂非懂、似通非通处及时提出新问题,然后与学生共同释疑,势必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只有当学生到了“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之时,才是学生进行“开其

语文(心得)之启思激疑,教学生学会提问

语文论文之启思激疑,教学生学会提问 小学语文是一门极富情感,极具个性,极易激发想象和创造思维的学科。修订后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了语文教学的目的是通过语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在习得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学习,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实践表明,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经过独立的探究过程而获取的知识,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还能使学生养成在日后的实践中更完美地应用这些知识的习惯。因此,我们要创造性地开展教学,为学生的主动学习提供最大的时空,以充分调动学生开展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在探究的过程中,不人云亦云,敢于提出不同的见解,徐也会提问,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乐于探究的精神。 启思激疑是一种新型的有效课堂机制,它是在教师引导点拨下,学生从教材的内在联系和特点方面去思考,去激活疑问,激发推想,预测,边读边思,由思促疑,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启发儿童的思维,引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逐步训练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的去引导“思”。发现“疑”,鼓励和调动学生“思”的积极性和“疑”的主动性。可引导学生从课题`中心句,中心词,过度句入手,启发思维,激发疑问。 如教学《第一个发明麻醉药的人》一课中,我着重训练学生的思维,教给学生抓中点词语提问的方法,让学生逐步学会提问。学生会提问是会思考的表现,学会了提问,也就学会了思考,学会了学习。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课文中的三个重点句,再引导学生围绕句中重点词语提问。 第一句:“然而有一件事却使他深感不安。”重点词语是“深感不安”。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提出问题。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数学课堂的提问技巧 河南省信阳市浉河区谭家河乡中心校雷传勇 数学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巧妙地使用课堂提问,会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开阔,教学效果良好。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创造欲望和竟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的方式很多,只有对提问巧妙使用,恰到好处,才能产生积极作用,达到良好的效果。下面就如何对课堂进行提问,浅谈几点: 一、激趣性的提问。数学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缺乏趣味性的内容,若教师只是照本宣科,则学生听来索然寡味。若教师有意识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创造愉悦的情境,则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积极思维。例如:在几何里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时,教师可提问“为什么射击运动员瞄准时,用手托住枪杆(此时枪杆、手臂、胸部恰好构成三角形)能保持稳定?”看似闲言碎语三两句话,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使学生在轻松喜悦的情境中进入探求新知识的阶段,这种形式的提问,能把枯燥无味的内容变得有趣。 二、发散性的提问。发散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教师若能在授课中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纵横联想所学知识,以沟通不同部分的教学知识和方法,将对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索能力是大有好处的。例如在讲授完全平方公式时,可先提问:“有一块正方形稻田边长为a米,现每边长扩大b米,求后来的面积是多少?”教师可让学生先试着求出结果。这样学生就会积极探索思考,利用以前学过的求面积的知识得出各种不同解法,在化解的过程中即可归纳出公式。 三、启发性的提问。有的教师往往把启发式误认为提问式,认为问题提得越多越好,

课堂提问的作用和艺术技巧

课堂提问的作用和艺术技巧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师生相互交流、相互撞击的重要双边教学形式,是调动课堂气氛的手段,也是唤醒学生意识、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兴趣的重要途径,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启发教学的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运用和发挥它的重要功能,是一个教师教学艺术、教学功力和教学机智的体现。课堂提问有如下作用: 一、检测作用。对教师来说,通过课堂提问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情况,获得改进教学的信息,以确定下一步信息的输出,对学生来说,通过对课堂提问的回答可参与教学,强化学习,加深对知识的巩固和记忆,并明了自己对知识掌握的程度。 二、诱导作用。教师有针对有计划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如以提问的形式导入一堂新课,就能给学生一种新奇感,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使学生带头学习目的和兴趣投入一堂课的学习。 三、激活学生思维的作用。课堂提问是教师向学生发出的强烈的指令性信息,它迫使学生必须对这一信息进行积极思维,以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不仅可促使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而且也可大大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 四、控制课堂教学的作用。课堂提问可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如课初时,当学生仍处于课前各种情绪的余波之时,可向学生提出一两个难度适中的复习检测性问题,或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开发性问题,来促使学生注意的转移。如课中发现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有违纪行为,教师可灵活地结合教学内容向其提出问题,用以促使其脱离注意涣散状态,使组织教学无痕之中。 五、巩固作用。课堂提问一般是以旧知识为基础的,这样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旧知识,强化新知识,并把新知识联系起来,系统的掌握知识。 六、启发作用。有些问题是为解决新问题,传授新知识而服务的,通过点拨式的提问,即可为新知识、新问题的解决铺平道路,又可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使之开通、流畅。 相信同行们深有感触,讲课时,最害怕课堂死气沉沉,毫无生机,尤其是上公开课,学生的无动于衷,真让老师大伤脑筋,束手无策。究其根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以预设的教学问题把学生纳入自己事先构建的框架,牵着学生的鼻子,让学生顺着自己预先设计的思路走,这样极大的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让学生处于学习上的被动状态。思考、回答可能会偏离方向、答非所问,无所适从,以至出现冷场现象,这就要求老师在提问时,讲求艺术技巧。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教师课堂提问的技巧 提问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状况以及学生解决自身存 在的认识困惑与问题,进一步获取知识的重要方式与手段。掌握课堂教学提问的技巧,对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促进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 提问要考虑到情境性,在不同的情境下,对同样的内容进行提问会收到不同的效果。因此,若想有效地发挥提问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除了我们要在提问的内容上进行思考与设计 以外,还要考虑到提问的情境性与实效性,掌握恰当的提问时机。恰当的提问时机并非完全 就是一个时间上的概念,它是受提问对象、提问内容与教学场景等因素同时作用与影响而形 成的一个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时机。 1.提问对象 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要对象是学生。由于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方式与特点不同,那么对其进行提问的方式与时机也就应该有所不同。有的学生反映比较灵敏,进入学习状态比较快 一些。对于这类学生,在提问的时间上并没有太严格的要求。而对于那些进入学习状态较慢 的学生,不宜过早地对他们进行发问,否则,就可能会适得其反,给他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 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一定要对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方式与特点有所了解,且不可随意提问,尤其是学生被动的点名提问。 2.提问内容 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提的问题必须是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思考 能够回答出来的问题,此外,对于那些不经学生思考就能够回答上来的问题亦不适宜对学生 进行提问。所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既要考虑提问的对象,也要考虑到提问内容的难度。 太难与太简单的问题,都不宜在课堂上提问,否则,就无法收到良好的提问效果。当然,问 题的难易程度也是相对的,它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性,在课堂教学提问过程中可以灵活掌 握。此外,问题难易程度的选择,还要依提问的目的而定,如果提问的目的不一样,那么受 其影响所选择的提问内容的难易程度也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3.教学场景 教学场景是由课堂中的学生、教师、学习气氛与学习载体共同构成的。在有的教学场景中,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而有的教学场景则不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适合对学生进行提问的场景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征:一是学生思维状态积极活跃,二是教师对问题有深度 思考,三是学习气氛轻松愉快,四是学习载体功能发挥正常。合适的教学场景可以有效地调 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有利于形成师生间以及生生间的思维互动,有利于问题的提出、讨论与解决。 4.提问时间

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浅谈怎样让学生会提问题 摘要: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可以说“提出问题的能力”是人们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创造发明的源泉之一,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之一,更是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基础和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作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并讲述了如何通过尊重学生,创设和谐的教学环境,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通过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尊重学生、创设和谐教学环境、,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一题多问,一题多解。 美籍华人李振道教授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做学问,先学问;只学答,非学问。”现代教育心理学家亦认为:思维总是从提出问题开始的。“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好问是儿童的天性。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有疑才能更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产生质疑的欲望。然而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我们常见的是教师提问,学生答,学生被教师设计好的问题牵着鼻子走,很少有机会提出自己心中的困惑。久而久之,儿童好问的天性便慢慢的泯灭了,好多学生被训练成了教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数学课堂中如何张扬学生个性,激发他们大胆质疑呢? 一、尊重好问天性,激励学生爱提问题。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这是人的天性。只是这种天性有的被激发出来了,有的却被泯灭了。作为教育者,我们的责任是激发学生提问题的欲望,尊重他们好问的天性,使他们爱提问题。我班有一个孩子叫由德超,去年从蓝村三小转过来的学生。这个孩子与众不同,十分好问。他不分场合、时间,想问就问。开始我真有点反感,但时间久了,我越来越喜欢他、佩服他了。觉得他是一个思维敏捷、聪明好问、很有想法的孩子。渐渐地我从他身上悟出爱提问题对一个孩子智力发展的重要性。从此,我不仅能耐心、积极的回答学生的问题,还向学生们介绍科学家小时候善于观察、勤学好问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由德超的带领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

《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读后感 读了《小学教师课堂提问技巧与方式》这本书,受益匪浅,回想一下自己十多年的教学生涯,有许多失败之处,遗憾之处。特别是在课堂提问中,就像书中所说“使学生反感的提问方式“实在太多。当学生听课不专心时的提问特别多,我一直以为这是很好的提醒学生注意听课的方式,殊不知这种提问方式一是浪费时间,最主要的是全班学生都受到牵连!回头想想的确如此,一个学生不听课,老师提问,若他不能顺利的回答,少不了老师的一顿说教,这时极大的浪费了其他同学的时间,也让他们因此没能好好听课,说不好接下来听课的心情就全毁了呢! 还有齐答式的提问、点名式的提问等等,这些平时都是常用的提问方式,在这本书里都是学生所反感的提问方式,天啊,看了真让我感到汗颜! 还有最多的就是平时的课堂中,我所提出的问题,通常就是班上的几个优秀生回答,无论是举手也罢,点名也罢,基本能回答的就是几个,因此,课堂的氛围总体来说是较沉闷的,探寻个中原因,现在我想来其主要原因是问题的设计不够科学、不够合理。好的课堂提问要融知识性、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于一体,有利于当堂反馈教学信息、调节教学。反之毫无联系的提问,会置学生于被动,一直学生的思维活动,与提高学生的素质背道而驰。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智者问的巧,愚者问的笨。” 另外,我想到的应该是我在课堂设计时没能把握好“度”,也就是没有符合适度性的原则。本书向我们阐述的所谓的适度性原则是指在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好分寸,注意难易适当。我的课堂提问只有优等生才能回答,估计是太难了。而若你体出的问题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回答出来才叫做适度。有位教育学家说得好:“要把知识的果实放在让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位置。”这个比喻生动准确的告诉我们:课堂提问既不能让学生有望而生畏之感,又不能让学生有不动脑筋就能轻易答出的懈怠。要让学生感到“三分生,七分熟,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提问十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提问十 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提问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发现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育过程中比记忆更重要的是质疑现代教育提倡的是鼓励孩子敢于怀疑敢于问为什么?敢于寻找为什么的怎样让学生学会提问?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 , 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又从问题解决中发现新问题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师生互动交流学习方法让学生学会提问题的本质在于引导学生质疑和提问新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师生互动”的原则积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提问互相答问的习惯从而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 较好的将创新教育融入课堂教学之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品质和能力。“学生学会提问”正是探究学生怎样去问问题怎样去掌握知识试图给学生一把打开各式各样大门的钥

匙让学生学会提问学会质疑、钻研和探究从而使他们积极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品质得到培养和提高。 看课题提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它起着提示点明中心的作用能抓住要点和关键问题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是一种很重要的阅读能力。如《葡萄沟》一文读懂了课题学生会问:“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葡萄沟有些什么?”“为什么叫葡萄沟?……”这样在学生大脑中形成一种“阅读期待”促使学生主动阅读通过自己的思考富有个性地理解课文从而了解到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那里盛产水果。景色美丽老乡热情好客葡萄干有名是个好地方这样做不仅使学生读书有目的而且提高了学生自己作文审题能力及构思的能力。 边读课文边提问 阅读是由主题操作进行的一种行为主要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有疑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课文中积极思维读中生疑踊跃生疑让学生自己阅读体验感悟课文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才是有价值的。 1 、提自己读懂的问题 课堂上可让学生静心阅读文章然后设计一些问题去考考学生引导学

【教学论文】浅谈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无论是在教学活动开始时,还是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或是在教学活动结束时,都需要经常进行提问。提问对学生来说,可起到引发学生学习动机,激发思维,考察理解程度的作用;对教师来说,可起到检查教学目标,重新组织教学等作用。因此,教师应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能,把握好提问的“火候”,多层次、多方位、多角度地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的好奇欲望、探索欲望和竞争欲望,进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课堂提问要把握准确的时机 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准确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却非常重要。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教师课前一定要设计好。若能在恰当的时机和火候提问,能够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它能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情绪、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提高教学效果。研究发现,课堂提问的时机通常产生于下列情况:一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知、有所感、意欲表达交流时;二是学生学习中有所疑、有所惑、意欲发问质疑时;三是学生学习情绪需激发、需调节、意欲表达倾诉时;四是促进学生自我认知、自我评价、信心倍增时。教师若能准确把握好以上的提问时机,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将会大大提高。 二、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 课堂提问的内容要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儿童的心理特点是好奇、好动、好玩,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儿童文化,采用讲故事、猜谜语、游戏、比赛等形式,把抽象的数学

知识与生动的实物内容联系起来,激起学生心理上的疑团,形成悬念问题。如果一堂课的提问都是平平淡淡,引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必定消弱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就应注意到他的趣味性。如:让学生想象一张白纸的厚度,告诉他们只有0.083毫米,三次对折后的厚度是0.083×2×2×2=0.664毫米,还不到1毫米。假如对折100次,那么它的厚度是多少?会不会比桌子高,会不会比教学楼还高?学生们则立刻活跃起来,争论激烈,当教师宣布结果:“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学生惊讶不已,迫不急待地想知道是如何列式计算的。这种形式的提问,就能把枯燥无味的数学内容变得趣味横生,引起了学生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思考的欲望。 三、课堂提问要让学生“跳一跳,够得到” 心理学认为,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识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课堂提问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提出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给学生提供一点思考的空间,学生不用思考就可以回答,这样的提问没有意义。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超过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水平,造成学生不能作答,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无法使学生保持持久不息的探索心理。有经验的老师提问能牵一发而动全身,提出的问题恰当、对学生数学思维有适度启发,必将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识,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有机联系的知识结构。同时,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不同的对象问答。一般的问题通常先让基础差一些的学生回答,回答不上来,再叫基础好的学生回答或补充。为鼓励基础差一点的学生回答问题,教师要选择

学会质疑,自主“提问”

学会质疑,自主“提问” 当前课堂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提高学生全面素质”。在这样的课程理念下,教师的“教”不再是“灌输”、“填充”;学生的“学”更重要的是要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学生的“提问”实际上就是实现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重要手段。新课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是“要求改革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提倡对话式教学”。在这种学习状态下,让学生学会自主提问,才是帮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下面就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学会质疑、学会创新、学会提问谈谈几点我的认识。 一、明确提问的主体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提问的主体往往是教师。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通过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进而掌握知识和技能,而忽视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毫无问题走出课堂”被认为是一种课堂教学的成功。亚里士多德有句名言:“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常有一点,常有问题,才能常有思考,常有创新。”教育作为培养人的活动,目的就是要鼓励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因此,一堂真正成功的课应该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教师应把提问的主动权回归于学生,鼓励其大胆想象,主动提问。 以往,教师常把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课堂教学的首要职责,当学生对教学的内容产生疑问,并有重大分歧时,为了不耽误教学进度,教师往往会粗暴地批评学生的不同观点,并直接把教学引入下一个环节,从而剥夺了学生质疑的权利。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堂课中,激发学生质疑的灵感往往不多,教师更应该保护学生难得的思维灵感和质疑精神。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不仅仅要站在教学的角度来考虑,更应该具备学生的意识,时时考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困惑;在课堂教学中,除了引导学生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还应该给予学生质疑的权利,并为其创造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和条件,引导学生随时发现问题。 二、点燃思维的火把。 众所周知,思维是我们认识事物、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基础,而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便是利用问题进行教学的典范。他认为知识不是靠灌输的,而是学生自己去发现,他往往通过连续不断地提问,解释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善于设置问题,引起学生的注意,进而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使之处于思维高峰状态中。例如,我在教授《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一课中,首先展示了一个动画小故事,接着提出:“这个动画是由哪些素材构成的?”,“声音、图片……”;“主要是由什么素材构成的?”,“图片”,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在幻灯片中插入图片》。可见任何教学的目的都在于发展学生的思维。“问题教学”所发现的就是学生的智力和情感,是创造性思维,要求教师善于发现课堂教学中的契机,为开启学生的思维创造条件。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它本身是思维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形象思维。想象对发展人的思维起着重要作用,是促使人的心理活动丰富和深化的重要因素。想象是在知觉和记忆的基础上,对大脑中已感知的材料进行加工改造后进一步深化的认识,它不局限于个人狭窄的直线经验和方位。借助想象,人们能极地丰富自己的认识与体验。想象更是促使人们创造性地进行各种实践活动的必要条件。爱因斯坦曾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为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上的一切。”课件,创造考了想象将寸步难行。并且,想象有助于调节人的情感和意志活动。想象的过程是借助于许多表象产生新的形象,他们能引起人的情感体验,构成人的意志行为的内在推动力。人们通过想象感受世界的丰富多彩,体验人生的喜怒哀乐,从而不断充实和完善自身的人格和精神世界。 小学生思维敏捷、想象丰富,正处于形象思维向逻辑思维反战的心理阶段,他们往往习惯于借助具体的形象,通过系那个想和联想去认识抽象的知识和道理。但传统的的课堂教学过分重视书本知识的传授,权威的结论和标准答案都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难以有自己的创见,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想象力。新课程强调教学应遵循学生的身心发现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如《在换片中插入图片》中,当插入了羊和物以后,我提出“羊羊们在野餐了,还有哪一个重要角色没有出场啊?”学生积极的答到:“灰太狼”。我接着问道“你觉得他会藏在哪里呢?”学生给出了各种各样的答案:有的说树上,有的树下,还有的说坐着滑翔机在空中……。

(推荐)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课堂提问的作用及实施策略 古人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疑才会有问,有问才会有思,之后才会有新的发现,寻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是教师和学生之间常用的一种相互交流的教学技能。 良好的课堂提问能够达到以下几个作用: 1.引起注意,激发兴趣。 上课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注意力涣散,思想不集中的情况,这时,富有技巧的提问,就可以引起学生的注意。学生为了准确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必须集中注意力,加快思维活动,迅速处理信息并积极探索问题的答案。而针对个别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进行的提问,无疑是一种善意的提醒,既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能将其诱导到课堂上来。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往往会不全面,使学习受阻。这时候,教师如果能够设计适当的问题提问点拨,因势利导,给回答问题的学生以成功的机会,往往能帮助其找回失去的信心,他们会重新振奋起来,继续探究。 教师提问,学生讨论、回答,不仅是个认知过程,也是一种交流。良好的课堂提问必然渗透了情感成份。对于学生正确的思路给予肯定,对疏漏之处进行点拨,教师在提问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融洽师生感情,这也有助于学生热爱本学科,加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诱导学生展开定向思维,有助于突破重点、难点。 有效的课堂教学最忌讳没有目标,每篇课文可以学习的地方都很多,良好的课堂提问则可以强调重点,化解难点,对学生思维活动的发展具有导向作用,使学习目标明确,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实现有效的课堂教学。 3. 获取反馈信息,发现疏漏及时弥补。 教师讲授新课之后,用提问的方式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进行弥补,这是课堂教学反馈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4. 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首先是自学能力。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因此,一边教,一边要逐渐为‘不需要教’打基础。打基础的办法,也就是不要让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讲,而是想方

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

如何让学生学会提问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无论教师讲得多么好,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好的。 学问,学问,学会提问,是学习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标志。让学生学会“提问” 是一种有助于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方法,恰倒好处的提问,可以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疑问,引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激发学生去积极思维,使学生情绪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课堂提问同时也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学会提问,也是开启学生创新之门的钥匙。所以,让学生学会提问对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如何使学生学会提问呢?下面,就我在教学中的做法谈一些体会。 一、让学生敢于提问 在课堂教学中,有时尽管我们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试图启发学生提问,但是会提出问题的学生还是少得可怜。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生不懂如何寻难提问;(2)教学气氛过于严肃,学生对老师有恐惧感,不敢提问;(3)有些学生对自己没有信心,怕提出不合适的问题让老师或同学笑话,所以干脆不问等。因此我认为,教师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不是由教师自己一个人向学生填充知识,要让学生自己提出心中的疑问,发现问题,再在教师的引导下解决问题。如果教师没有给予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根本没有机会让学生自己探索,那么学生又怎么能学会提出问题呢?又怎么能学会学习呢?例如,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很多教师对于许多知识点的讲解,还没来得及让学生思考就直接给出答案,然后进行讲解。教师的许多问题都是“是不是?”“好不好?”“对不对?”课堂气氛表面上很活跃,但是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去自己思考,自己探索,学生根本没有机会提出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充分给予学生思考的时间,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一些讨论和小组合作的环节,先让学生自己说自己的看法,再由教师来说一说,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其次,教师要树立可亲可敬的形象,不能处处摆出权威者的样子,使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要用平等、宽容和友善的心

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有着如此重要之作用,那么,如何通过提问这一教学方法来实施启发式教学,已成为课堂教改的重要课题。 事实上,当课堂提问成为我们关注与研究的焦点时,我们才发现,人们的认识与做法却并不一致,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推广范围有限。由于大多数教师未能科学认识这一教学方法的含义及其重要作用,因而认为“学生基础差,启发也白搭”,“启而不发,不如填鸭”,“满堂灌”的教学法仍被一部分教师采用。二是粗放提问,实效不高。把提问视为简单形式上的一问一答,所提问题很少经过严密的思考和过滤,或所提的问题低思维度,或所提问题难又不懂得启发,或流水式提问而导致“满堂问”,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三是教师提问多,学生提问少,比例严重失调,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并处于极度被动地位,主体作用无从发挥。 这些做法,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限制了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使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优势得不到体现,导致的后果令人担忧。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应当特别注意下面几点: 一、深入研究教材,从教材的实际出发

采用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教师必须注重对教材的研究,并使自己达到“懂、透、化”的目标。“懂”就是理解教材的基本结构;“透”就是掌握教材的系统性、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化”就是做到“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心”,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与教材中包含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只有做到这样,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或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加以启发帮助,师生共同解疑,达到启发式教学的要求。 二、摸清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对学生的情况了如指掌。为此,教师必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理解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向、知识基础、接受能力、思维习惯、动机情绪、治学态度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有了这些方面的基础,教师方有可能有针对性地提问启发,既做到面对全体学生,又做到面对个别学生,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每个学生都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体,使得班内各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不少教师在总结教学经验时常说:“我们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教法,而且要备学生,备学法。” 三、精心设计提炼问题,使其更具科学性 课堂提问是属于语言的方法。苏联杰出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这就给教师提出了一个高标准要求:启发性教学语言不仅要讲求科学性,还要讲究艺术性。因此,教师务必精心设计和提炼一些富有启发性、情感性、变通性、挑战性,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

浅谈课堂提问的原则与技巧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是组织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精彩的提问是诱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能开启学生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师生情感的交流,优化课堂教学。课堂提问不仅要有一定的目的性,还应具有启发性、适度性、兴趣性、循序渐进性和全面性。同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 关键词:课堂提问原则技巧教学 常言道: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解于问。在教学中怎样提高课堂效率,课堂提问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因此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原则与技巧是优化课堂过程,优化学生思维流程的关键。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问来提高学生的思辩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否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并达到预期目的,是评价一名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标准之一。为此,本人结合自己实习阶段的课堂教学浅谈一下如何优化课堂提问,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提问的原则 课堂提问,可以检查学生对已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开阔学生的思路,启发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掌握重点、难点;进而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使课堂按预先设计好的路子进行,活跃课堂气氛,增进师生间的感情,促进课堂教学的和谐发展。课堂提问需要遵循一下原则。 1、目的性原则 提问要有目的性。提问是为了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教材中心,考虑学生要学到什么,思考什么,会行程何种能力和品质,通过问题的切入,可以把抽象的知识点转变为感知的对象。教师提的问题必须清楚、明确,才能为学生指明思维的方向,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动力,进而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在课堂提问中要避免提出一些低级、重复、漫无边际的问题。授课的时候并不在于过多发问,而是在于如何的善问和巧问,教师切不可为了提问而提问。提问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获取新知识,培养学生能力,课堂提问应抓住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弄清针对哪些问题展开提问,这些问题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提问过多则是泛滥,学生也是应接不暇,没有一种理性思考的余地,相反会影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学习兴趣。但也不可一味的控制数量,过少的提问则会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便造成学生的厌倦、反感,效果也是不太理想。 根据课堂的教学需要,教师应设计目的明确的提问。比如在讲解等差数列的前几项和公式这节内容之前,可以设置这样一个提问:某音乐厅共有30排座位,第一排有28个座位,从第二排开始,每一排都比前一排多2个座位,你能算出这个音乐厅共有多少个座位吗?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