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什么》ppt
合集下载
《电是什么》了解电路PPT优秀课件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摩擦起电现象、静电感应现 象等。
知4-讲
【例7】 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B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外面进入室内时眼 镜变模糊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来自《点拨》)
【导引】
知4-讲
知1-导
1.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 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当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常用转换法。
3.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知1-讲
【例1】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很容易脏,这主要是 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摩__擦__起__电__现象而吸引细 小的灰尘。
4. 易错提示:电荷不同于电子,电荷包括正电荷、负 电荷;而电子只是带负电荷的一种粒子。
5.摩擦起电的认识:
知3-讲
原因
结果
实质 能的转化 易错提醒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 力不同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 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
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带正电 电荷转移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总结
知2-讲
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排斥时,这两个物体一定带 同种电荷;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这两个物体 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知2-练
1 (中考·沈阳)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 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 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 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__(填“同种”或“异 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知4-讲
【例7】 下列现象中与静电无关的是( B ) A.用塑料梳子梳干燥的头发,越梳越蓬松 B.冬天,戴眼镜的人刚从外面进入室内时眼 镜变模糊 C.运送石油的大卡车常在地上拖一条铁链 D.晚上脱化纤毛衣时会有火花产生
(来自《点拨》)
【导引】
知4-讲
知1-导
1.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体。人们就说 这些摩擦后的物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 带电体的基本性质是:带电体能够吸引轻小物体。 当利用这一性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时常用转换法。
3.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知1-讲
【例1】有些用化纤布料做成的衣服很容易脏,这主要是 因为化纤布料容易发生__摩__擦__起__电__现象而吸引细 小的灰尘。
4. 易错提示:电荷不同于电子,电荷包括正电荷、负 电荷;而电子只是带负电荷的一种粒子。
5.摩擦起电的认识:
知3-讲
原因
结果
实质 能的转化 易错提醒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 力不同
原子核对核外电子束缚能力强的物质 得电子,带负电;原子核对核外电子
束缚能力弱的物质失电子,带正电 电荷转移
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同种物质相互摩擦不能带电
总结
知2-讲
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排斥时,这两个物体一定带 同种电荷;当两个轻小物体相互吸引时,这两个物体 可能带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知2-练
1 (中考·沈阳)长毛狗在家中的沙发上玩耍,淘气的小 明用干燥的毯子将它包裹起来并来回摩擦,结果小 狗的长毛竖了起来,像一只可爱的刺猬,如图所示, 狗毛是因为摩擦带上了________(填“同种”或“异 种”)电荷而互相排斥。
电是什么-说课课件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经过不断的物理 学习,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学习能力,如 实验观察、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主学习 能力等。同时又经过八年级物理力学部分的学习,物理 学习存在较为严重的两级分化现象,部分学生学习物理 有一定的困难和心理压力,缺乏学习自信心。
●教学目标 ●重点
4、验电器:
(1)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2)了解构造:学生看课本和实物,请同学代表给大家介绍验电器的主 要构造。 (3)使用方法: A、演示实验: a.让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没有摩擦过的玻璃棒分别与验电器的金 属 球接触,看各有什么现象?教师实验,学生说出现象。(学生很容易 总 结出具体方法) b. 让玻璃棒与丝绸轻轻摩擦一两下,然后接触金属球,观察现象。让玻 璃棒与丝绸用力多摩擦几次,接触金属球,然后对比观察有何不同? B、学生总结:验电器的作用 (4)原理: 拿带电体接触金属球,为何金属箔会张开?
◆导入新课 ◆新课学习 ◆学习小结 教学过程 ◆反馈练习 ◆作业布置
◆结束语
◆板书设计
(一)问题引入新课
• 在日常生活中,当空气干燥时用塑料梳子梳 头发,头发会随着梳子飘起来,为什么会出 现这种现象?
1.摩擦起电现象 2.探究电荷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二)新课学习
3.摩擦起电的原因 4、验电器 5、静电感应
●难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带电的概念; (2)知道电荷的种类及相互作用规律; (3)了解摩擦起电的实质; (4)观察认识验电器,知道验电器的作用及原理; (5)了解静电感应; 2、能力目标: (1)让学生利用身边物品进行实验,在实验探究过程中发展学生的 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表达信息的能力。 (2)在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归纳能力。 (3)通过实验,归纳出验电器怎样检验物体是否带电及带电多少。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用身边物品进行实验的意识; (2)培养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2

风力发电站 把风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1.用手摇发电机可以发出 电来点亮小灯泡。 发电机把( )能转化为电能?
2.如果转动小电动机,能发出 电来吗?能点亮小灯泡吗?
3.如果小灯泡没亮,就是没有 发出电来吗?还有什么方法可 以检测小电动机是不是发出了 电?
光电池
把光能转化成电 能
我们生活、工作上使用的电绝大部分来自发 电站。 发电站都是用发电机来发电,发电站的电是 从哪里来的?
水电站
风力发电站
核电站
热电厂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发电站
水电站 把水能转化为电能。 热电厂 把热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核电站 把核能(原子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评价不同的发电形式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 电能都是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来的。 • 电池是把化学能或光能转化成了电能。 • 发电厂都是用发电机发电的,发电有许多
种方法。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
6 、本文很少有直接抒发人物内心情 感的语 句,结 尾部分 描绘的 昏暗而 又不失 温暖的 静谧 场景,令人回味无穷。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火力发电
燃料的化学能
动能
电能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电能从哪里来》PPT优秀课件完美版 2
热电厂的发电原理
1.用煤烧锅炉里的水: 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2.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带动蒸汽轮机转动: 热能转化成动能。 3.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动能转化成电能。
电的发展史PPT课件

世界上第一块电池问世
182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发明了世界上 第一台电动机。虽然装置简陋,但它却是 今天世界上使用的所有电动机的祖先。这 是一项重大的突破。只是它的实际用途还 非常有限,因为当时除了用简陋的电池以 外别无其它方法发电。
法拉第,迈克尔
1791-1867 英国物理学 家、化学家
发现电磁感应(1831年) 并提出相应理论,后被 麦克斯韦和爱因斯坦进
亲睹爱迪生发明的 植物中提取橡胶。他于1931年
第一只白炽灯
10月18日逝世。
1882 年在纽约曼哈顿地区投运的珍珠街发 电厂被称为世界最早的发电厂,它拥有 6 台 120 kW 的蒸汽机发电机组。
中国最早的发电厂也是1882年建成的,它 是英国人在上海租界设立的上海电光公司。 当时的发电厂就是专为电灯照明供电的。 老上海人把发电厂称为电灯公司,大概就 是这个原因。
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表明,加法尼 的电流不是来源于动物,把任何潮湿物体 放在两个不同金属之间都会产生电流。这 一发现直接导致伏特在1800年发明了世界 上第一块电池。
伏特 (Alessandro Gui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 1745-1827) 发明电容器 (condenser) 。
富兰克林的故事:
1752年7月在费城一次雷雨天气中,他把风筝放入空中, 冒着极大的生命危险,把“天电”引入了莱顿瓶,成功地证 实了闪电的特性。1752年7月用风筝吸引雷电的危险试验, 使人们认识到雷电是一种电。
1753年他在充分研究了“天电”特性并进行大量实验的基础 上发现了尖端放电现象,从而发明了避雷针,在欧洲广为 推广 。这是人类在征服大自然的道路上迈出的具有重大意 义的一步。
《电是什么》PPT课件 (公开课获奖)2022年沪科版物理

11. (5')(实验分析题)验电器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
的?如何用它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荷?带什么电荷?
答:验电器是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的原理制成的;
将物体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若验电器的金属箔张
开,则带电;先使验电器带上正电,把物体接触验电
器的金属球,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属箔张角变小或变为零或变为零再
张开,物体带负电,若张角变大,物体带正电。
• 他们的课程,无论是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是经过认真 研判,把各学科的核心素养作为教学主线。既涵盖城市中 小学、又包括乡村大部分学校的教学模式。適合全國大部 分教學大區。本課件就是從全國一等獎作品中,优选出的 具有代表性的作品。示范性强,有很大的推广价值。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一、电与我们的生活
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的学习和 生活离不开电。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 子技术,信息技术,空间科技,生物工程,新 能源和新材料等,正把人类带进一个崭新的高 科技时代,这些高科技技术的发展离不开电。
6. (3')(2004·镇江市)(实践探究题)如图13-11所示,打开水龙头,放出一股细细的水流,用在 干燥的头发上梳过的塑料梳子靠近水流,将发生的 现象及原因是( D )
A.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 磁性排斥水流 B.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后具有 磁性吸引水流 C.水流远离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 排斥水流 D.水流靠近梳子,因为梳子摩擦带电后 吸引水流
1、定义: 利用静电 感应的方 法使物体 带电,叫 感应起电
+- +- +- ++- +- +- ++- +- +- +-
电是什么ppt课件

11
活动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两根用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 生相互 排斥的现象
演示1
12
(2)两根用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 生相互排斥 的现象
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13
(3)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和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 生相互 吸引 的现象
箔片张开 带电 箔片不张开 不带电
箔片张开角度越大
物体带电越多 (间接显示)
22
3.静电感应 远同近异
一带电 的物体与一 不带电的导 体靠近时, 导体内的异 种电荷会被 吸引到带电 体附近,同 种电荷则被 排斥到远离 带电体的一 端的现象。
+- +- +- ++- +- +- ++- +- +- +-
体,摩擦过玻璃棒能 吸引 轻小物体。
6
(3)将文具盒中的文具,如塑料直尺、 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檫后,分别 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
7
(4)将摩擦过的塑料棒 开始 靠近自来水细水流, 水流会 变弯曲,
8
(5)摩擦过 的塑料梳 子能吸引 轻小物体。
毛皮
9
结论 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称为物体带 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带了电的物体称 为带电体
19
(4)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不擦同起物质电原实子际核上束不缚是电产子生的了本领电是,不而同是的。
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两①个得物到体电相子互的
+- ++- +-
-++-
活动二:探究电荷的种类和相互作用规律 (1)两根用丝绸摩擦 过的玻璃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 生相互 排斥的现象
演示1
12
(2)两根用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 生相互排斥 的现象
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
13
(3)丝绸摩擦过的 玻璃棒和毛皮摩擦 过的橡胶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 生相互 吸引 的现象
箔片张开 带电 箔片不张开 不带电
箔片张开角度越大
物体带电越多 (间接显示)
22
3.静电感应 远同近异
一带电 的物体与一 不带电的导 体靠近时, 导体内的异 种电荷会被 吸引到带电 体附近,同 种电荷则被 排斥到远离 带电体的一 端的现象。
+- +- +- ++- +- +- ++- +- +- +-
体,摩擦过玻璃棒能 吸引 轻小物体。
6
(3)将文具盒中的文具,如塑料直尺、 铅笔、圆珠笔、钢笔等摩檫后,分别 靠近小纸屑,观察现象。
7
(4)将摩擦过的塑料棒 开始 靠近自来水细水流, 水流会 变弯曲,
8
(5)摩擦过 的塑料梳 子能吸引 轻小物体。
毛皮
9
结论 1、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引轻小物 体,人们就说这些摩擦后的物体称为物体带 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带了电的物体称 为带电体
19
(4)摩擦起电的原因
摩不擦同起物质电原实子际核上束不缚是电产子生的了本领电是,不而同是的。
电子在物体之间的转移。 两①个得物到体电相子互的
+- ++- +-
-++-
电是什么ppt课件

原子的核式结构:
原子是由位于中 心的原子核和核外 绕核高速运转的电 子所组成
8
摩擦起电的原因:
①不同物质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 ②失去部分电子的物体显正电,得到多余电子的物体带 等量的负电.
6、摩擦起电的实质是:
摩擦起电并不是摩擦创造了电荷,而是电子从一 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相互摩擦的两物体带等量 的异种电荷。
22
一、摩擦起电
二、两种电荷
1、摩擦起电: 1、两种电荷:
三、 验电器
1、原理 :
2、带电实质:
正电荷 负电荷
2、构造:
3 、物体带电方式: 2、电荷间作用规律 3、使用:
23
甲乙
甲丙
20
2.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D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 轻微的噼叭声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 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 附灰尘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21
3.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 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 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B)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运行中,油会与车体发生摩擦,从而积 累静电。当静电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会 产生放电现象,出现电火花,极易使汽
油发生爆炸。所以,车上要有一条铁 链,将多余的电荷导入地下,防止 发生放电现象造成危险。
19
课堂练习
1、如图所示,若甲带正电,则乙可 能_带_负_电 也可能_不__带_电_,丙带_正__电_。
第十四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1
你能帮她解决这个问题吗?
《电的用处多》PPT课件中班安全

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电的危险性
强调电的危险性,如触电可能导 致人身伤害甚至死亡。
安全用电的意义
阐述安全用电对于保障人身安全、 财产安全以及设备正常运行的重要 性。
安全用电的常识
介绍一些基本的安全用电常识,如 不随意拆卸电器、不用湿手触摸电 器等。
安全用电的基本原则
不接触带电体
教育幼儿不随意接触带电体,如裸露 的电线、插座等。
采用PPT课件辅助教学,结合实物展示、案例分析、互动问答等多种形 式开展教学。
02
电的基本知识与安全用电
电的产生和传
发电方式
介绍火力发电、水力发电 、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 等不同的发电方式及其原 理。
输电过程
解释电从发电厂输送到用 户家中的过程,包括升压 、输电、降压等环节。
配电系统
简要说明配电系统的组成 和作用,如变电站、配电 线路等。
保护电器设备
教育幼儿们正确使用电器设备,避免造成设备损坏或引发火灾等安 全事故。
培养安全意识
引导幼儿们从小养成良好的安全用电习惯,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 力。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用电安全
提醒家长注意家庭用电安全
鼓励幼儿将所学的安全用电知识带回家,提醒家长注意家庭用电安全,共同营造安全的家 庭环境。
电源分离,然后进行急救。
电器火灾应急处理
发生电器火灾时,应先切断电 源,然后使用干粉灭火器等专 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漏电应急处理
发现漏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 并请专业人员进行检查和维修 。
停电应急处理
遇到停电时,应关闭所有电器 开关以避免来电时电压不稳损 坏电器。同时保持镇静,等待
电力恢复。
05
电器火灾的预防与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课小结
1、生活与电 2、两种电荷 3、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课堂练习
• 1.将两个吹足了气的气球在手上或衣服上摩擦几下,然后将 排斥 其原因是 悬线提起,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气球互相_____, 摩擦起电后,两个气球因为带上同种电荷而相互排斥 ____________ _____. • 2.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 B • A.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 B.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 C.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 D.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 3.下列现象不属于摩擦起电的是( D ) • A.在干燥的天气脱毛衣时会听到轻微的噼叭声 • B.用干净的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随梳子飘起 • C.化纤衣服穿在身上特别爱吸附灰尘 • D.擦黑板时粉笔灰四处飘落
带“辫子”的电车
电脑将我们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
电子技术控制的现代温室
二、两种电荷
(1)摩擦过的塑料梳子 能 吸引 轻小物体。
(2)将摩擦过的塑料棒靠近自来水 细水流,水流会 弯曲
结论
1、 一些物体被摩擦后,能够吸
引 轻小物体,人们把这种现象称为物 体带了电,或者说带了“电荷”。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 作摩擦起电,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 体
交流与讨论
信息窗
公元前600年左右,希腊哲学家仄利无意中 发现,用布摩擦过的琥珀,居然能把羽毛吸起来。 到了16世纪后期,英国物理学家吉尔伯特证 实:琥珀经摩擦之后,会产生静电,玻璃等其物 体也可以摩擦生电。 美国的富兰克林把摩擦后琥珀所带的电称为 负电,摩擦后的玻璃所带的电荷称为正电。 后来,法国物理学家库仑总结出:“同性(电 荷)相斥,异性(电荷)相吸”的规律。 这是人类对电的最初认识。
(1)两根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排斥的现象
(2)两根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互靠 近时,它们之间发生相互排斥 的现象 (3)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毛皮摩擦过 的橡胶棒相互靠近时,它们之间发生 相互 吸引的现象
结论
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 摩擦过的橡胶棒它们各自所显示的电 性不同,后来人们发现自然界中存在 两种电荷,并把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 上所带的电规定为正电荷,把毛皮摩 擦过的橡胶棒上所带的电荷规定为负 电荷 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 排斥 , 同种电荷相互 异种电荷相互 吸引 。
第十三章 了解电路
第一节 电是什么
教学目标
• 1、知道摩擦起电,并能解释有关 现象。 • 2、了解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 • 3、知道验电器的结构和原理,会 用验电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 重点:两种电荷的规定和电荷间
的相互作用。
一、电与生活
电灯使城市的夜晚变得绚丽多彩
现代家庭的厨房里,有多少电器呀
作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本第1题、第2题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