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
固体废物管理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

固体废物管理如何实现资源化利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固体废物的产生不可避免。
这些固体废物如果处理不当,不仅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还会浪费大量宝贵的资源。
那么,如何通过有效的固体废物管理来实现资源化利用,变废为宝呢?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对固体废物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常见的固体废物包括生活垃圾、工业废渣、建筑垃圾、农业废弃物等。
要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分类收集是关键的第一步。
不同类型的固体废物,其成分和性质各不相同,因此需要进行分类收集。
例如,生活垃圾可以分为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
通过分类收集,可以将有价值的物质分离出来,为后续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便利。
对于工业固体废物,企业应该按照其性质和特点进行分类存放,以便进行针对性的处理和利用。
在分类收集的基础上,我们需要采用合适的处理技术来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
目前,常见的固体废物资源化处理技术包括焚烧发电、堆肥、回收利用等。
焚烧发电是一种将固体废物在高温下燃烧,产生热能并转化为电能的技术。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还能实现能源的回收利用。
但是,焚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以避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堆肥则适用于有机固体废物,如厨余垃圾和农业废弃物。
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有机物分解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减少垃圾的产生,还能为农业生产提供优质的肥料。
回收利用是固体废物资源化的重要途径。
对于可回收物,如纸张、塑料、金属等,通过回收再加工,可以制成新的产品,从而节约资源和减少原材料的开采。
例如,废旧纸张可以重新制成纸张,废旧塑料可以制成塑料制品,废旧金属可以回炉重铸。
此外,加强固体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建设也是至关重要的。
环保行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

环保行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第一章固废处理概述 (2)1.1 固废处理现状 (2)1.2 固废处理发展趋势 (3)第二章固废分类与特性分析 (3)2.1 固废分类方法 (3)2.2 固废特性分析 (4)2.3 固废处理技术要求 (4)第三章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5)3.1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5)3.1.1 分类原则与标准 (5)3.1.2 分类收集设施与技术 (5)3.2 垃圾填埋技术 (5)3.2.1 填埋场选址与规划 (5)3.2.2 填埋场防渗与渗滤液处理 (5)3.2.3 填埋气收集与利用 (5)3.3 垃圾焚烧技术 (5)3.3.1 焚烧炉类型与选择 (5)3.3.2 焚烧过程控制与污染治理 (6)3.3.3 焚烧余热利用 (6)3.4 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6)3.4.1 可回收物资源化利用 (6)3.4.2 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 (6)3.4.3 有害垃圾处理与资源化 (6)第四章工业固废处理技术 (6)4.1 工业固废来源与种类 (6)4.2 工业固废处理方法 (7)4.3 工业固废资源化利用 (7)第五章危险固废处理与处置 (7)5.1 危险固废特性与分类 (8)5.2 危险固废处理方法 (8)5.3 危险固废安全处置 (8)第六章固废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9)6.1 固废处理设施规划 (9)6.1.1 规划原则与目标 (9)6.1.2 规划内容与流程 (9)6.2 固废处理设施建设 (9)6.2.1 建设项目审批 (9)6.2.2 设施设计与施工 (9)6.2.3 设施验收与投运 (9)6.3 固废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 (10)6.3.1 运行管理 (10)6.3.2 环境保护管理 (10)6.3.3 安全生产管理 (10)6.3.4 质量管理 (10)6.3.5 经济效益分析 (10)第七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法规 (10)7.1 国家政策法规概述 (10)7.1.1 法律层面 (10)7.1.2 行政法规层面 (10)7.1.3 部门规章层面 (11)7.2 地方政策法规分析 (11)7.2.1 地方性法规 (11)7.2.2 政策措施 (11)7.3 政策法规对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影响 (11)7.3.1 法律约束力 (11)7.3.2 政策引导作用 (11)7.3.3 资源配置优化 (11)7.3.4 环境保护效果 (11)第八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创新 (12)8.1 生物处理技术 (12)8.2 物理处理技术 (12)8.3 化学处理技术 (12)8.4 固废资源化利用新技术 (13)第九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分析 (13)9.1 生活垃圾处理案例分析 (13)9.2 工业固废处理案例分析 (14)9.3 危险固废处理案例分析 (14)第十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与展望 (14)10.1 国际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 (14)10.2 国内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发展趋势 (15)10.3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市场前景分析 (15)10.4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未来展望 (16)第一章固废处理概述1.1 固废处理现状固体废物,作为一种普遍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环保方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方案

环保方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方案环保方案: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技术方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当代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
固体废物的无序排放和处理不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有效的技术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一些环保的固体废物处理技术,以实现资源化利用的目标。
一、焚烧技术焚烧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处理固体废物,尤其是生物质废物和可燃废物。
焚烧废物的过程可以将废物转化为热能,并通过发电机组将其转化为电能。
此外,焚烧废物还可以减少废物的体积,减少对垃圾填埋场的需求。
然而,焚烧废物也会释放出有害气体和灰渣,因此需要进行严格的排放控制和处理。
二、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是一种将生物质废物(如食品废料、农业废弃物)转化成有机肥料的方法。
通过将废物堆积起来并加入适量的水和氧气,微生物可以分解废物,生成有机物质和有机气体。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废物的体积,还可以产生高含量的有机肥料,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物理分离技术物理分离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按照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和分离的方法。
通过采用振动筛、气流分选机等设备,可以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金属、塑料等材料进行有效的分离。
这种技术既可以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又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的污染。
四、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分解和转化有机废物的方法。
通过添加适当的微生物和条件,可以快速降解废物并转化为有价值的产物,如甲烷气体和有机肥料。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废物的体积,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废物资源。
五、热解技术热解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加热至高温状态,并在无氧或低氧的环境下进行处理的方法。
通过分解废物的有机物质,可以得到生物炭和有机液体等高附加值产品。
这种技术不仅可以减少废物的处理量,还可以获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六、物化处理技术物化处理技术是一种将固体废物进行物理和化学两个层面的处理的方法。
环保行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

环保行业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方案第1章固体废物概述 (2)1.1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2)1.2 固体废物的环境影响 (3)1.3 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的意义 (3)第2章固废处理技术概述 (4)2.1 物理处理技术 (4)2.1.1 筛分技术 (4)2.1.2 重力分选技术 (4)2.1.3 磁分离技术 (4)2.2 化学处理技术 (4)2.2.1 氧化还原技术 (4)2.2.2 中和技术 (4)2.2.3 沉淀技术 (5)2.3 生物处理技术 (5)2.3.1 好氧生物处理技术 (5)2.3.2 厌氧生物处理技术 (5)2.3.3 植物修复技术 (5)2.4 资源化利用技术 (5)2.4.1 焚烧发电技术 (5)2.4.2 废物衍生燃料技术 (5)2.4.3 有价金属回收技术 (5)2.4.4 建筑垃圾资源化技术 (6)第3章固废预处理技术 (6)3.1 筛分与破碎 (6)3.2 粉碎与分级 (6)3.3 浓缩与脱水 (6)3.4 固废预处理设备选型与优化 (6)第4章填埋处理技术 (7)4.1 填埋场设计与建设 (7)4.1.1 设计原则 (7)4.1.2 建设标准 (7)4.1.3 技术要求 (7)4.2 填埋场防渗与排水 (7)4.2.1 防渗技术 (7)4.2.2 排水技术 (7)4.3 填埋气体收集与利用 (8)4.3.1 气体收集技术 (8)4.3.2 气体利用技术 (8)4.4 填埋场封场与生态恢复 (8)4.4.1 封场技术 (8)4.4.2 生态恢复技术 (8)第5章焚烧处理技术 (8)5.1 焚烧设备与工艺 (8)5.1.1 回转窑焚烧技术 (8)5.1.2 流化床焚烧技术 (9)5.1.3 炉排炉焚烧技术 (9)5.2 焚烧排放物控制与处理 (9)5.2.1 烟气净化技术 (9)5.2.2 脱硝技术 (9)5.2.3 除汞技术 (9)5.3 焚烧灰渣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9)5.3.1 灰渣稳定化/固化处理 (9)5.3.2 灰渣资源化利用 (9)5.4 焚烧技术发展趋势 (10)第6章污泥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0)6.1 污泥的分类与性质 (10)6.2 污泥浓缩与脱水技术 (10)6.3 污泥焚烧与填埋技术 (10)6.4 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 (11)第7章农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1)7.1 农业固体废物的特点与分类 (11)7.2 农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1)7.3 农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1)7.4 农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 (12)第8章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2)8.1 工业固体废物的来源与特性 (12)8.2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技术 (12)8.3 工业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技术 (13)8.4 工业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案例 (13)第9章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 (14)9.1 建筑垃圾的分类与特性 (14)9.2 建筑垃圾处理技术 (14)9.3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 (14)9.4 建筑垃圾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政策与标准 (15)第10章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15)10.1 我国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现状 (15)10.2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政策与法规 (15)10.3 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产业发展趋势 (16)10.4 国际固废处理与资源化利用经验借鉴 (16)第1章固体废物概述1.1 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科研等活动中产生的,且在生产过程中已失去原有使用价值或已被废弃的物质。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与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

焚烧炉:主要设备,用于固体废物的焚烧处理
余热锅炉:利用焚烧产生的热量产生蒸汽,用于发电或供热
烟气净化系统:包括除尘、脱硫、脱硝等设备,用于净化烟气,减少污染物排放
灰渣处理系统:包括灰渣收集、输送、处理等设备,用于处理焚烧后的灰渣
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保护系统等,用于控制焚烧处理过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03
减少二次污染:通过改进焚烧工艺和设备,减少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恶英、氮氧化物等二次污染物。
02
降低运行成本:通过改进焚烧工艺和设备,降低焚烧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04
01
02
03
04
05
06
提高焚烧效率:通过优化焚烧工艺和设备,提高焚烧效率,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降低成本:通过技术创新和设备改进,降低焚烧处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热处理:通过高温处理将固体废物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分解和去除
综合处理:将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实现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
04
03
减少环境污染:通过资源化处理,减少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影响
01
节约资源:通过资源化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02
创造经济价值:通过资源化利用,产生新的经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促进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化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社会效益
PART TWO
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技术是一种通过高温燃烧将有害固体废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处理技术。
01
焚烧处理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固体废物的体积,降低运输和处置成本。
02
焚烧处理技术可以消除有害物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03
焚烧处理技术可以回收热能,实现能源的再利用。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分析

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的技术途径分析近年来,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加深,我国产生的固体废弃物越来越多。
这些废弃物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还浪费了很多可再生资源。
如何将这些废弃物得到有效的处理和利用,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技术途径方面来分析固体废弃物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方法。
第一种技术途径——物理处理物理处理主要是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分类、分离和压实。
分类是指将废物按照材料、性质等因素进行分类。
分离则是在分类的基础上,将可回收的部分用物理手段进行分离,如金属、玻璃等。
压实则是利用物理手段将无法回收的废物进行压实,减小其体积并方便运输。
物理处理可以有效的减少废物处理的成本,也可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做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也存在一些缺陷,如对于有毒、有害物质,物理处理并不能根除。
第二种技术途径——化学处理化学处理是利用化学方法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包括引入化学材料、改变物质性质以及改变废物结构等。
化学处理是将无法回收的废物进行无害化处理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
例如在医疗废物处理中,利用化学方法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处理就是一种利用化学方法的无害化处理。
同时,化学处理可以促进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如化石燃料的制备等。
但其缺点是,化学处理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和化学品,且存在反应不完全等问题。
同时,一些化学废物的处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第三种技术途径——生物处理生物处理是将微生物应用于废弃物处理过程中,使用生物技术对有机废弃物进行降解和转化,从而达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效果。
生物处理主要包括生物培养技术、生物反应器技术、生物脱水等。
其中,生物反应器技术应用较广,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许多种形式如厌氧发酵、好氧生物处理、全自动处理等。
生物处理具有操作简易、处理效果稳定、环保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对有机物的降解率较低和微生物的耐受性等。
第四种技术途径——热化学处理热化学处理是指在高温条件下,较高浓度的化学品与固体废物相互作用,使得有机废物向焦炭和气体转化的一种处理方法。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程序和效果

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程序和效果一、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意义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固体废弃物产生量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固体废弃物变得越来越重要。
固体废弃物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援。
二、固体废弃物处理的主要程序1. 收集固体废弃物的收集需要完善的机制和配套的设施。
对于生活垃圾,应建立全市覆盖的收集系统,对于工业固体废弃物,应制定相应的收集计划和规范,确保及时、有效的收集。
2. 运输固体废弃物需要按照一定规范运输,如分类、封装和标记。
运输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环保,以避免废弃物随意散落造成二次污染。
3. 处理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包括填埋、焚烧、堆肥和化学处理等方法。
不同的处理方式适用于不同的废弃物,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同时,处理废弃物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以确保废弃物处理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三、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主要方法1. 热值利用固体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用于生产热能。
例如,生活垃圾可以通过焚烧、气化等工艺生产热能,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2. 物质利用固体废弃物中富含有些可再生的物质资源,如纸张、玻璃、塑料等。
这些物质在经过适当的处理后可以进行再利用,生产新物质。
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并且可以降低环境污染。
4. 农业利用固体废弃物还可以用于农业生产中,例如作为肥料利用。
在废弃物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物质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肥料,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还可以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机物和矿物质元素。
五、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效果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践证明,它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数量和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可持续性支援。
在废弃物处理技术和资源化利用方法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的情况下,固体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势必会成为未来固体废物处理领域的主流趋势。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具体途径

固体废物资源化的具体途径
固体废物的资源化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废物回收利用:对废纸、废塑料、废玻璃、废包装材料等进行回收再利用,或者将废弃物加工成新的产品。
废物转换利用:通过一定技术,利用废物中的某些组分制取新形态的物质。
例如,利用垃圾微生物分解产生可堆腐有机物生产肥料;用塑料裂解生产汽油或柴油等。
废物转化能源:通过化学或生物转换,释放废物中蕴藏的能量,并加以回收利用。
例如,垃圾焚烧发电或填埋气体发电等。
生产建筑材料:例如利用高炉渣、粉煤灰、煤矸石等生产水泥、混凝土、墙体材料等。
提取有用金属和制备化工产品:例如从有色金属渣中提取金、银、钴、铂等。
生产农肥:利用固体废物生产或代替农肥,如城市垃圾、农业固体废物等经堆肥化可制成有机肥料;粉煤灰、高炉渣、钢渣和铁合金渣等,可作为硅钙肥直接施用于农田;而钢渣中含磷较高的可生产钙镁磷肥。
在实践中,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法进行固体废物的资源化处理和利用,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环境污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固体废物处理及资源化废弃物分为液态废物、气态废物、固态与半固态废物三类。
其中,液态废物包括废水,属于水环境管理体系,气态废物指废气,属于大气环境管理体系,固体废物属于固体废物管理体系。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固体废物的产生与污染固体废物的概念固体废物(solid waste ):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它活动中产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废渣(residue):生产过程中产生垃圾(refuse):生活活动过程中产生固体废物的来源和分类(一)来源1、生产废物:生产建设过程中产生的废物。
2、生活废物:产品进入市场后在流动过程中或使用消费后产生的固体废物。
(二)分类1、按化学组成分为: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2、按危害性分为:一般固体废物和危险性固体废物;3、按形状分为:固体废物(粉状、粒状、块状)和泥状废物(污泥);4、按来源分为:矿业废物、工业废物、城市垃圾、农业废物和放射性废物。
(三) 三种废物的基本内容与特性1.3.1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固体废物,它是指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主要成分:厨余物、废纸、废塑料、废织物、废金属、废玻璃陶瓷碎片、砖瓦渣土、粪便,以及废家用什具、废旧电器、庭园废物等。
主要特点:成分复杂,有机物含量高。
影响其成分的主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生活习惯、季节、气候等。
所含化学元素:绝大部分为碳,其次为氧、氢、氮、硫等。
根据其组分的不同,含有不等量的灰分。
1.3.2 工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工业固体废物按行业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冶金工业固体废物; (2)能源工业固体废物;(3)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4)矿业固体废物;(5)轻工业固体废物;(6)其他工业固体废物。
1.3.3 危险废物《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规定:“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特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和疾病传染性。
目前我国已制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急性毒性初筛和腐蚀性三类,浸出毒性——无机有毒物质鉴别标准。
而有机有毒物质的浸出毒性鉴别标准以及反应性、易燃性和传染性鉴别标准尚未制定。
鉴别一种废物是否有害的定义四点不良后果:1、引起或严重导致死亡率增加;2、引起各种疾病的增加;3、降低对疾病的抵抗力;4、在处理、储存、运送、处置或其他管理不当时,对人体健康或环境会造成现实的或潜在的危害。
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4.1)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固体废物特别是有害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不当,能通过不同途径危害人体健康。
化学物质型污染——工矿业固体废物;病源体型污染——人畜粪便和生活垃圾(4.2)固废对环境的危害1、侵占土地:堆放1万吨垃圾占地1亩。
2、污染土壤:废物直接进入土壤造成污染,有害成分经风化雨淋地表径流等进入土壤造成污染。
3、污染水体:有害成分随地面径流或随风飘迁落入水体、随渗滤液进入土壤使地下水污染。
4、污染空气:细小的颗粒垃圾随风漂浮、垃圾分解释放有毒气体、焚烧法处理固体废物也会污染大气。
5、影响环境卫生:固体废物综合处理率低,环境污染严重,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6、其他危害:可能造成燃烧、爆炸、接触中毒、严重腐蚀等特殊损害。
固体废物的污染防治一、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三化”原则“资源化”是以“无害化”为前提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则应以“资源化”为条件。
(一)减量化1、概念:减量化就是通过适宜的手段减少固体废物数量、体积,并尽可能地减少固体废物的种类、降低危险废物的有害成分浓度、减轻或清除其危险特性等,从“源头”上直接减少或减轻固体废物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和能源。
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环境的优先措施。
2、减量化途径(1)选用合适的生产原料。
原料品味低、质量差,是固废产生量大的主要原因。
例如:高炉炼铁(2)采用无废或低废工艺。
例如:苯胺生产工艺(3)提高产品质量、使用寿命,提高物品重复利用次数。
例如:商品包装物的重复使用。
(4)废物综合利用。
是最根本、最彻底、也最理想的减量化过程。
例如:城市垃圾、硫铁矿烧渣的回收利用。
(二)资源化1、概念:资源化就是指采用适当的技术从固体废物中回收有用组分和能源,加速物质和能源的循环,再创经济价值的方法。
2、固体废物资源化的范畴(1)物质回收,即处理废弃物并从中回收可回收物如纸张、玻璃、金属等物质;(2)物质转化,即利用废弃物制取新形态的物质,如利用废玻璃和废橡胶生产铺路材料,利用炉渣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利用有机垃圾生产堆肥和有机复混肥料等;(3)能量转化,即从废物处理过程中回收能量,如通过可燃垃圾的焚烧处理回收热量,进一步发电,利用可降解垃圾的厌氧消化产生沼气,作为能源向居民或企业供热或发电等。
3、固体废物资源化的优势(1)环境效益高。
(2)生产成本低。
(3)生产效率高。
(4)能耗低。
(三)无害化概念:无害化是指对已产生又无法或暂时尚不能资源化利用的固体废物,经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进行对环境无害或低危害的安全处理、处置,达到废物的消毒、解毒或稳定化,以防止并减少固体废物的污染危害。
二、固体废物的全过程管理原则《固废法》确立了对固体废物进行全过程管理的原则,对固体废物从产生、收集、运输、利用、贮存、处理和处置的全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故亦称为“从摇篮到坟墓”的管理原则。
(一)管理体系我国的固体废物管理体系是以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为主,结合有关的工业主管部门以及城市建设主管部门,共同对固体废物实行全过程管理。
(二)管理制度1、分类管理制度 (城市生活/工业固废/危险废物)2、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登记)3、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4、排污收费制度;5、限期治理制度;6、进口废物审批制度(禁止向中国境内-)7、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8、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环保行政部门审批)9、危险废物转移报告制度(安全监控/意外污染事件)(三)污染控制标准1、分类标准:主要包括《国家危险废物名录》、《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等2、监测标准:主要包括固体废物的样品采集、样品处理以及样品分析方法的标准。
如《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测定方法》3、污染控制标准:固废管理标准中最重要的标准,是环境影响评价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的基础。
它分为两类:一是废物处置控制标准,如《城市垃圾产生源分类及垃圾排放》;二是设施控制标准,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三、固体废物污染控制途径一是防治固体废物污染,二是综合利用废物资源。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改革生产工艺: 1、采用清洁生产; 2、采用精料; 3、提高产品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三)进行综合利用;(四)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四、管理措施(一)管理程序和内容产生者:要求其按照有关标准,将所产生的废物分类,并用符合法定标准的容器包装,做好标记、登记记录,建立废物(主要是有害废物)清单,待收集运输者运出。
容器:对不同废物要求采用不同容器包装。
贮存: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理处置前的贮存过程实行控制。
收集运输:对各厂家的收集和集过程中的运输和收集后运送到中间贮存处或处理处置厂(场)的过程所需实行污染控制。
综合利用:包括用于农业、建材、回收资源和能源过程中对于污染的控制。
处理处置:包括有控堆放、卫生填埋,安全填埋、深地层处置,深海投弃、焚烧、生化解毒和物化解毒等。
(二)管理方法1、划定有害废物与非有害废物的种类和范围(1)名录法;(2)鉴别法。
2、完善固体废物法和加大执法力度固体废物资源化方法与途径一、固体废物资源化方法固体废物处理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不同方法,使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资源化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一种过程。
包括:物理处理方法、化学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方法。
(一)物理处理方法物理处理是通过浓缩或相变化改变固体废物结构,但不破坏固体废物组成的一种处理方法,包括压实、破碎、筛分、分选、脱水、蒸发、萃取、吸附等工序,主要作为资源化的预处理技术。
(二)化学处理方法采用化学方法使固体废物发生化学转化从而回收物质和能源的一种资源化方法。
化学处理方法包括煅烧、焙烧、烧结、溶剂浸出、热分解、焚烧、电力辐射等。
(三)生物处理方法生物处理是利用微生物分解固体废物中可降解的有机物,从而达到无害化或综合利用。
生物处理包括好氧处理(堆肥)、厌氧处理(沼气)和兼性厌氧处理(细菌冶金)。
二、固体废物资源化途径(一)提取各种有价组分有色金属渣和化工渣中提取多种金属。
(二)生产建筑材料可生产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生产碎石,水泥、硅酸盐建筑制品、铸石和微晶玻璃、矿渣棉和轻质骨料。
(三)生产农肥如利用可降解废物进行堆肥;工业废物生产肥料或直接用于农肥(注意有毒物质的检测和去除)。
(四)回收能源:如产生蒸汽、沼气、回收油、发电和直接作为燃料。
(五)取代某种工业原料:如煤矸石代替焦炭作为能源生产磷肥;赤泥和粉煤灰经加工可作为塑料制品的填充剂等。
三、固体废物的综合处理综合处理就是将各中小企业产生的各种废物集中到一个地点,根据废物的特征,把各种废物处理过程结合成一个系统,以便把各过程得到的物质和能量进行合理的集中利用。
四、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固体废物处置是指最终处置或安全处置,是解决固体废物的归宿问题。
海洋处置:深海投弃、海上焚烧陆地处置:土地耕作、工程库或贮留池贮存、土地填埋、深井灌注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第一节固体废物的收集一、收集原则1、危险固体废物与一般固体废物分开;工业固体废物应与生活垃圾分开;泥态与固态分开;污泥应进行脱水处理。
可燃性物质与不可燃性物质分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分开2、对需要预处理的固体废物,可根据处理、处置或利用的要求采取相应的措施。
3、对需要包装或盛装的固体废物,可根据运输要求和固体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容器与包装设备,同时附以确切明显的标记。
二、收集方法1、定期收集;2、随时收集;3、混合收集;4、分类收集。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多数采用混合收集的方法,提倡分类收集。
其他固体废物通常采用分类收集的方法。
三、固体废物的标记几种主要特性的包括:易燃性(I);腐蚀性(C);反应性(R);急性毒性(H);毒性(T) (浸出毒性) ;EP毒性(E)(疾病传染性)第二节固体废物的运输一、包装容器的选择(分类贮存)原则:容器及包装材料应与所盛固体废物相容,要有足够的强度,贮存及装卸运输过程中不易破裂,固体废物不扬散、不流失、不渗漏、不释放出有害气体与臭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