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v法测试扩散系数PPT课件

合集下载

CV曲线分析(课堂PPT)

CV曲线分析(课堂PPT)
阴极 P2 : d2eHg P(dH)g 阳极 2H: g2ClH2gC2l2e
8
3)V外继续增大 ,电解反应加剧,电解池中电流也加剧,如 图中②~④段。此时,滴汞电极汞滴周围的Pd2+浓度 迅速
下降而低与溶液本体中的Pd2+浓度 ,于是溶液本体中Pd2+
向电极表面扩散以是电解反应继续进行。这种Pd2+不断扩
id60 n7 1 D /2m 2/3t1/6C
id 平均极限扩散 A; 电流 m, 汞滴流m速 g*s, 1
n电极反应的电 ;子转t移 汞数 滴的周期 s 时间, D被测组分在溶 散液中 C的 被扩 测物的m浓m度 *oll1,
系数c, m2*s1
上式中,除C以外各项因素不变时,6n 01D /7 2m 2/3 t1/6k
3)温度的影响 在扩散电流方程中除n以外,都受温度的影响。
13
二 残余电流及其扣除
1 残余电流及其影响 在进行极谱分析中,当外加电压还未达到待测离子
的分解电压时,就有微小的电流通过电解池,这种电流 称为残余电流。残余电流一般很小为十分之一微安。
在极谱波中,极限电流包括残余电流与扩散电流, 因此残余电流的存在会使测量精确度下降,且残余电流 越大误差越大,也会影响测定的灵敏度。 1. 2 残余电流组成及其产生 2. 残余电流包括电解电流和扩散电流。 3. 溶液中存在的易在滴汞电极上还原的微量杂质所 。 引起 4. 的残余电流称为电解电流。
当外加电压较大时,电极表面周围的待测离子浓度会降 为零。此时电流不会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完全由待 测离子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决定,并达到一个 极限值,称为极限电流。这时有电流-离子浓度的关系,这 就是极谱分析的依据。

CV-课件

CV-课件
Φ1/2
Φp/2 O+e R
E1
激励信号
E(t) = Ei - v t
电位
φp - φ1/2 = - 28.5/n mV (25°C )
φp/2 - φ1/2 = 28.0/n mV φp与扫描速度无关
如何理解呈峰状的电流-电位曲线

浓度梯度
减小





Ic


电位
电极电势负移使反应速度加速
浓度梯度降低使电流减小
Ipa , Ipc ∝ v1/2
φpa - φpc = 58.0/n mV
(25 °C )
峰电流、峰电位的测量
反扫初期,氧化 态物种的还原仍 在继续
反扫峰电流的测量(基线):无法以零法拉 第电流基线做参考,需作延长线或作阴极波 衰减部分的镜像对称线。
反扫峰电位的测量(逆转电位):120mV(不 可逆)~70mV(可逆)
处理好工作电极,将其装入电解池,将鳄鱼夹与工作电极的导线相连。但电极最好 不要浸入溶液。 关闭通入溶液的气路,开启通入溶液上方的气路 点击run experiment,此时电位控制正常(初始电位),此条件下将电极浸入溶 液,quiet time完后(电流到达一个稳定值),电位会进行扫描从而得到背景的CV 图。 不同扫描速度条件下的循环伏安曲线。 停止实验,取走工作电极
根据电量估算, Cu的覆盖度θCu 约为2/3 在ECSTM的研究中,在UPD的第二阶段, 观察到(√3×√3)有序结构。此结构对应 的覆盖度仅为1/3
最初,由于不够重视CV图中峰电量的数据,文献中将这一结构 错误地指认为Cu原子形成的结构。
The study of the UPD of Cu on Au(111) was a very important lesson for understanding limitations and strengths of various in situ techniques.

药敏试验(扩散法)操作方法PPT课件

药敏试验(扩散法)操作方法PPT课件
(2)为方便临床给药,根据MIC提供一个定性的结果是 必要的。临床医师根据敏感、中介、耐药的提示结合 MIC可以方便地制定用药方案。
敏感(S):表示该药物对细菌的MIC值低于常规剂量下的抗菌 药物血液浓 度或组织浓度4-8倍,可以用常规剂量治愈。
中介(I):表示该药物对细菌的MIC值接近于常规剂量给药后的血药浓度 或组织药物浓度,细菌对该药的敏感性降低,但仍可用于生理性浓集部位的 感染或使用高剂量药物进行治疗(注:必须考虑高剂量的安全性)。
二、常用的药敏测定方法
1、扩散法:纸片法、牛津杯法、打孔法等。
纸片法 手工测试的方法,通过测试药物纸片在固体培养基 上的抑菌圈的大小,判断细菌对该种药物是否敏感。目前临床上 广泛使用此法。定性
2、稀释法:琼脂稀释法、液体稀释法(试管、微量)
通过测试细菌在含不同浓度药物培养基内的生长情况,判断 其最低抑菌浓度(MIC)。自动化仪器均采用液体稀释法为药敏 试验的方法。 定量
2、药片吸水量的测定 在上述药片用微量移液器进行滴 加蒸馏水,最可使药片完全浸透又不滴水为宜,最终计 算出每片药片的吸水量。一般常用直经6mm的定性滤纸 药片吸水量为0.01ml。
药液的制备(用于商品药的试验):
按兽药说明书(或标签)上标明的治疗量的10-20倍比例配制药液。 如某药品:100g兑水100kg,表明该药治疗量为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兑水1L,配制 药液时就是1g加50-100ml水或1L水加10-20g药品,即为配制药敏 片所用的药液浓度。
2、成药(复方成分) 多种联合 的抗菌药物制剂应以其成分中某种 含量最高的抗菌药物为标准稀释成 有效浓度。但多数厂家由于产品配 方机密,多按产品用量进行配制。 药敏片可由厂家提供,也可自制。

《CV曲线分析》课件

《CV曲线分析》课件

如何绘制CV曲线
1. 准备至少20个样品 2. 测量每个样品5次 3. 绘制每个样品的平均值和标准偏差 4. 将平均值和标准偏差转化为百分比 5. 将每个样品的百分比绘制在CV曲线上
CV曲线分析方法
单个样品的CV曲线
通过绘制单个样品的CV曲线,我们可以了解特定样品的稳定性和可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样品之间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比较和解释CV曲线
通过比较和解释CV曲线,我们可以得出关于分析物测量结果的有价值结论。
实例演示
给出一个实例,演示如何绘制CV曲线,并使用CV曲线分析方法进行解释和比较。
CV曲线示例演示结果: • 样品A:稳定性高,CV值为3% • 样品B:稳定性中等,CV值为8% • 样品C:稳定性低,CV值为17%
《CV曲线分析》PPT课件
# CV曲线分析 本课程将介绍以下内容: 1. CV曲线的概念 2. 如何绘制CV曲线 3. CV曲线分析方法 4. 实例演示
CV曲线的概念
• CV曲线是用来描述某个分析物的测量结果的可靠性的一种方法。 • CV曲线是通过重复测量同一样本并绘制成图来生成的。 • CV曲线显示了测量结果随着时间的变化,通常是以百分比的形式展示。

测量CV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测量CV的相关知识PPT课件
传感器系统测压?
16
17
结石
主讲人:王鸿冰
1
结石的定义与好发部位
1.尿路结石又称为尿石症,是泌尿外科最常 见的疾病之一,主要原因是尿中形成结石晶 体的盐类呈饱和状态,抑制晶体形成物质不 足和核基质的存在是形成结石的主要原因。 2.结石多好发于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 主要有草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尿酸钙结 石等。
2
结石的种类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 强心,舒张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相对过多
血管,限液
容量血管过度收缩或 舒张血管,
输液过多
调整输液
心功能不全或血容量 补液试验 不足
14
补液试验
在5-10min内经静脉注入生理盐水 250ml血压升高而CVP 数值不变 表示血容量不足;若血压不升而 CVP升高3-5厘米水柱,则表示心 功能不全。
15
课后...
11
CVP偏低的情况:
1、病理因素:低血容量、脱水、周围血 管张力下降等。
2、药物因素:应用血管扩张药或强心药 可使中心静脉压下降。输入50%的糖水或 脂肪乳剂后可使中心静脉压下降。故一般 用等渗液测压。 3其他因素:零点位置高使读数偏低
12
测量的注意事项
1、测量时病人最好是取平卧位 2、测量时输液器不可折叠,扭曲,液体内不
肾 结 石
输 尿 管
膀 胱 结
尿 道 结 石



上尿路结石
下尿路结石
3
4
临床意义
1 控制补液量和补液 速度的指标
2 有助于区别血容 量不足或心功能不全引 起的休克,对于各类休 克决定输液的质和量, 是否用强心药或利尿剂 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第3章 扩散ppt课件

第3章 扩散ppt课件

11
3.1.4 扩散方程的解及其应用
求解方法:
1.确定方程的初始条件;
2.确定方程的边界条件;
3.用中间变量代换,使偏微分方程变为
常微分方程;
4.得到方程的解。
整理版课件
12
例1:扩散方程在焊接中的应用
• 质量浓度为ρ1、ρ2的金属棒焊接在一起,且 ρ2 >ρ1,形成无限长扩散偶。
无限长扩散偶中的溶质原子分布
• 扩散激活能一般靠实验测量。首先将式(3-25) 两边取对数,有:
lnDlnD0
Q RT
整理版课件
31
• 由实验测定在不同温度下的扩散系数,并以1/T为
横轴,lnD为纵轴绘图。图中直线的斜率为-Q/R
值,与纵轴的截距为lnD0值,从而用图解法可求 出扩散常数D0和扩散激活能Q。
2t
d d
D41Dtdd22
整理为
d2 2 d 0
d2
d
可解得
d d
A1exp(2)
再积分,通解为 A 10exp 2)(dA2 (3-9)
式中:A1和A2是积分常整理数版课。件
15
根据误差函数定义: er(f) 20exp2 ()d
可证明,erf(∞)=1,erf(-β)=-erf(β)。
0 ex 2 p )d (2 , 0 ex 2 p )d ( 2
• 以间隙固溶体为例,溶质原子的扩散一般是从一个间隙位
置跳到其近邻的另一个间隙位置。间隙原子从位置1跳到
位置2的能垒为ΔG=G2-G1,只有那些自由能超过G2的原子 才能发生跳跃。
整理版课件
23
面心立方结构的八面体间隙位置和(100)晶面上的原子排列
根据麦克斯韦-波尔兹曼(Maxwell-Boltzmann)统计分布

CV曲线分析 ppt课件

CV曲线分析 ppt课件
2020/4/1
二 极谱分析特点
极谱分析是一种特殊条件下的电解过程,其特殊之处 如下: 1)采用了一大、一小电极。一大是指用大面极的去极化 电极(甘汞电极)为参比电极;一小指用小面积的极化电 极(滴汞电极)为指示电极。
2)电解过程在静止不搅拌的情况下进行。
2020/4/1
1反应继续进行。这种Pd2+不断扩
散,不断电解而形成电流称为扩散电流。这时在溶液本体
与电极表面之间形成一扩散层。
设扩散层内电极表面上Pd2+浓度 为C0 ,扩散层外与
溶液本体中Pd2+浓度 相同为C。则浓度梯度为:
2020/4/1
(Cx )电极表面
C
C0
又因为: i扩散
扩散速度(C
因迁移电流与被分析物质的浓度无定量关系关,故会 产生误差。
对于迁移电流的消除可用加支持电解质的方法。 能导电但在测定条件下不起电解反应的惰性电解质称 为支持电解质。
2020/4/1
四 极谱极大
极谱极大在图形上反应如右 图。这种在极谱曲线上出现的比 极限扩散电流大的多的不正常的 电流峰称为极谱极大。
它会影响半波电位及扩散电 流的测量。极谱极大是由于滴汞 电极毛细管末端汞滴上部的屏蔽 作用而引起的溪流运动所产生的。 去除方法:加少量极大抑制剂, 如动物胶、聚乙烯醇等。
2020/4/1
五 氧波
溶解氧在滴汞电极上被还原产生两个极谱波,分别为:
O 22 H 2 eH 2O 2 1/2 0 .2 V H 2O 22 H 2 e2 H 2O 1/2 0 .8 V
当外加电压较大时,电极表面周围的待测离子浓度会降 为零。此时电流不会随外加电压的变化而变化,而完全由待 测离子从溶液本体向电极表面的扩散速度决定,并达到一个 极限值,称为极限电流。这时有电流-离子浓度的关系,这 就是极谱分析的依据。

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锂离子扩散系数的测定方法

锂离子扩散系数是指锂离子在电池材料中的运动速度,是电池性能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锂离子扩散系数测定方法有:
1.传统的电化学扩散系数测量方法,主要是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
和循环伏安法(CV)来测量扩散系数。

2.恒电流伏安法(GITT),通过在不同恒定电流下测量电池电动势差
来确定扩散系数。

3.恒电动势伏安法(GSE),通过在不同恒定电动势下测量电流来确
定扩散系数。

4.电化学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对电池材料表面的锂离子运动进行
实时监测来确定扩散系数。

5.数值模拟,通过对电池材料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计算来确定扩散
系数。

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选择哪种方法取决于实验条件,研究目的和对精度的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