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辨证治疗九种银屑

中医辨证治疗九种银屑摘要:中医认为致病包括内外因两方面,内因以血分为主,其中血热、血燥、血虚、血瘀为内在发病基础;外因以六淫侵袭、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为致病条件。
辨证分为热毒炽盛、血虚风燥、气滞血瘀、湿热蕴毒等型,治疗采取分型论治。
今天我将从中医的角度为大家讲解如何对症治疗银屑病。
中医认为致病包括内外因两方面,内因以血分为主,其中血热、血燥、血虚、血瘀为内在发病基础;外因以六淫侵袭、七情内伤、饮食不节为致病条件。
辨证分为热毒炽盛、血虚风燥、气滞血瘀、湿热蕴毒等型,治疗采取分型论治。
中医治疗银屑病之一:清热利湿,和营通络法本法适应于湿热蕴积型。
皮损多发生在腋窝、腹股沟以及身体的屈伸部位,皮肤红斑糜烂浸渍流滋,瘙痒难忍或掌部脓泡,在阴雨季节或潮湿时加重,胸闷纳呆,神疲乏力,下肢沉重,妇女带下增多色黄,阴部发痒,苔薄黄腻,脉濡滑。
治宜清热利湿,和营通络。
药用土茯苓、苍术、牛膝、薏苡仁、黄柏、萆薢、泽泻、猪苓、金银花、丹参、泽兰、滑石、车前子等。
中医治疗银屑病之二疏风清热,凉血解毒法本法适应于风热、血热型。
临床可见皮损不断增多,颜色掀红,筛状出血点明显,鳞屑增多,皮肤瘙痒难忍,每于春夏季加重,秋冬减轻,发热,口渴,大便干燥,小便黄赤,舌质红,苔薄黄,脉滑数。
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
药用土茯苓、桑叶、菊花、生地、赤芍、丹皮、知母、黄琴、生石膏、白鲜皮、板蓝根、草河车、甘草等。
中医治疗银屑病之三祛风散寒,调和营卫法本法适应于儿童及初发病例或关节炎型。
临床可见皮损红斑不鲜,鳞屑色白较厚,抓之易脱,每逢天气变冷或冬季加重,夏季天气变热时减轻或消失,怕冷,关节疼痛不舒,搔痒不甚,舌淡苔白,脉濡滑。
治宜祛风散寒,调和营卫。
药用荆芥、防风、土茯苓、柴胡、前胡、羌活、独活、蝉衣、桂枝、白芍、乌蛇、白及等。
中医治疗银屑病之四祛风润燥,益气养血法本法适应于老年患者。
其病史较长,病情稳定,皮损不扩大,或有少数新发皮疹,皮肤干燥裂口,小腿前侧肥厚,或苔鲜样改变,在关节伸侧可有破裂疼痛,头晕眼花,面色无华,舌淡红,苔薄,脉细数。
中医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完整版)

中医治疗银屑病关节炎(完整版)(一)辨证分型治疗1.风寒阻络证:主症:多见于儿童或初发病例。
皮损红斑不显,鳞屑色白而厚,皮损多散见于头发或四肢,冬季易加重或复发,夏季多减轻或消退。
关节疼痛游走不定,遇风冷则加重,得热则舒。
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祛风散寒,活血通络。
方药:桂枝汤合身痛逐瘀汤加减。
桂枝12g,黄芪20g,秦艽15g,羌活15g,当归15g,桃仁10g,红花10g,乳香10g,乌梢蛇15g,赤白芍各15g,川牛膝20g,地肤子12g,灸甘草6g,小茴香10g,干姜6g。
加减:如皮损增厚、瘙痒较重,可加莪术10g,白鲜皮15 g,蛇床子10g;如关节疼痛较重,可加川椒15g,红花10g;如恶寒肢冷,遇风冷关节痛甚,得温则舒,可加制川乌6g,白芥子10g。
2.风热血燥证:主症:皮损遍及躯干四肢,并且不断有新的皮损出现,皮损基底部皮色鲜红,鳞屑增厚,瘙庠,夏季加重,常有低热,关节红肿发热,疼痛较为固定,得热痛增。
大便干结,小便黄赤。
舌质红,苔黄,脉弦细而数。
治法:散风清热,凉血润燥。
方药:消风散合解毒养阴汤加减。
金银花20g,蒲公英30g,生地黄30g,牡丹皮20g,赤芍20g,丹参20g,蝉蜕10g,石斛15g,苦参12g,知母15g,生石膏30g,地肤子20g,防风10g,玄参10g。
加减:如皮损继续扩大或有新起者,可加鬼箭羽15g,菝葜10g;服药后胃内不适或大便稀溏者,去苦参、生石膏,加炒白术15g,生地黄酌减;如关节疼痛不减或加重者,加桃仁10g,红花10g,鸡血藤20。
3.湿热蕴结证:主症:皮损多发于掌跖及关节屈侧和皮肤皱褶处,皮损发红,表皮湿烂或起脓疱。
低热,关节红肿,灼热疼痛,下肢浮肿或有关节积液。
阴雨天症状加重,神疲乏力,纳呆,下肢酸胀沉重。
舌质黯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通络。
方药:四妙散合身痛逐瘀汤加减。
苍术、白术各10g,黄柏12g,生薏苡仁20g,秦艽15g,羌活15g,白鲜皮20g,苦参12g,牡丹皮10g,土茯苓30g,猪苓15g,桃仁10g,红花10g,乳香10g,川牛膝20g,炙大黄6g。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办法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办法银屑病是一种皮肤病,常见于膝盖、肘部等部位,皮肤会出现红斑和鳞屑,严重时还会伴随有瘙痒、疼痛等症状。
中医观点认为银屑病由体内湿热、血瘀等因素引起,因此中医治疗银屑病时,除局部治疗外,重点是调理身体内部。
以下是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办法、治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中医治疗银屑病的办法1.疏风清热法:银屑病常因风热或火热所致,以疏风清热法治疗为佳。
可选用桑叶、蒲公英、菊花、金银花、野菊花等具有清热解毒、解表散风功效的中药。
2.滋阴清热法:银屑病患者常因阴虚内热所致,以滋阴清热法治疗为佳。
可选用石斛、沙参、麦冬、生地黄等中药,具有滋阴清热、润肺安神的功效。
3.活血化瘀法:银屑病患者的皮肤常因血液循环不良而出现瘀血,此时可选用当归、川芎、红花等中药,以活血化瘀的方式缓解患者的症状。
4.调节肝脾法:银屑病的形成和发生与肝脾不和有关,因此中医治疗中需注意调节肝脾。
可选用党参、茯苓、山药、丹参、柴胡等中药,具有调节肝脾气血的作用。
二、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治疗方法1.中药外用:银屑病患者可选用具有清洁、抑菌、止痒等作用的中药进行外用。
如马齿苋、苦参、白芷等,常见的中药外用方式为浸泡或涂敷患处。
2.中药内服:银屑病患者可选用适量中药内服,以达到调节身体内部的目的。
不同的体质和病情需要选用不同的中药,建议到正规的中医院或是中医诊所就诊,根据医生的建议选用适宜的中药。
3.饮食调理:银屑病患者应注意饮食调理,少食辛辣、油腻、烟酒等刺激性食物,多食新鲜蔬菜水果,可促进身体新陈代谢,增强免疫力。
建议患者每天喝5-8杯水,以保持皮肤湿润。
4.生活方式调理:银屑病患者应注意生活方式调理,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压力。
定期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代谢功能。
三、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注意事项1.选用正规农药:银屑病患者在选用中草药过程中,应选择正规的中药店或医院,避免选用无知料或药性不明的草药,以免加重病情。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1 5 g , 白茅 根 1 5 g , 大青叶 l O g , 连翘 l O g , 白鲜皮 1 5 g , 鸡 血藤 1 0 g , 栀子 6 g 。 上 方 服 7剂 ( 同 时 嘱 其 避 免 进 食
辛辣 刺 激性食 物 ) , 无 新 皮 疹 出现 , 瘙痒减轻 , 现 胃脘 部不 适 , 服 药后恶 心。原方去 紫草加 茜草 1 5 g , 玄 参 1 0 g , 白花 蛇舌 草 1 0 g , 继服 1 5剂 , 皮 疹全 部 消退 , 无 恶
临 床 表 现
皮损 初期 为红 色 丘 疹 或斑 丘疹 , 粟 粒 至 绿 豆大 小 ,
以后 可逐 渐扩 大融 合 成 红 色斑 片 , 境 界 清楚 , 基 底 浸 润
明显 , 皮损 表 面覆 有 多 层 银 白色 鳞 屑 , 易 刮 除 。去 除表 面鳞 屑可 见一 层淡 红 色 发 亮 薄 膜 , 再 刮 除 薄膜 , 出 现筛 状小 出血 点 , 称为 “ 点状 出血 现 象 ” 。 白色鳞 屑 、 发 亮 薄 膜 和点状 血是本 病 的临 床特 征 。
方 药 应 用 中国民间疗法
CH1 N A’ S N AT U R OP AT H  ̄ F e b 2 0] 4 .Vo 2 l 2 No 2
生槐 花 3 0 g , 生地 黄 1 0 g , 紫草 1 0 g , 牡丹皮 1 0 g , 赤 芍
寻 常 型银 屑病 的 中医辨证 治疗
全 区域 内 可 见 中 性 白 细 胞 构 成 的 小 脓 肿 , 称 Mu n r o 氏
治则 : 滋 阴润燥 , 养 血祛 风 。 方药 : 用 白疙 二 号 方 加 减 。鸡 血 藤 、 生 地黄、 土 茯 苓、 当归 、 丹参 、 蜂房 、 麦冬 、 天 冬 。进 行 期 红斑 明显 者 , 加生 石膏 、 知母 ; 皮损肥厚者 , 加丹参、 棱、 莪术 ; 红 斑 色淡 者 , 加 当归 、 何 首 鸟; 咽痛者 , 加玄参 、 板蓝根 ; 瘙 痒 明显 者 , 加苦参 、 白蒺藜 ; 便 秘者 , 加 大青 叶 。 例 2 .患者 , 女, 4 9岁 , 2 0 l 0年 1 O月 1 7日就诊 。躯 十、 四肢起 红 色 皮 疹 、 斑块 , 脱 大 量 银 白色 皮 屑 1 4年 。 患者 1 0年前 曾服 用迪 银 片治愈 , 半 年后 复发 用迪 银 片 、 郁金 银 屑片 等好转 , 一 直末 愈 。症 见 : 四肢 、 躯干 大小 不 等红 色斑 块 , 上 覆 银 白色 鳞 屑 , 皮 损肥 厚, 部 分 融 合 成 片, 搔抓 后大 片鳞 屑脱 落 , 强 行剥 离 基 底 色 红 且 有 筛 状 出血点 。指 甲薄 脆 , 大 便 秘 结 。脉 细 , 舌 苔 薄 白, 质淡 。 辨证 为 血虚 风燥 。宜 滋 阴润 燥 、 养 血润 肤 。方 药 : 生 地 黄 1 0 g , 麦冬 1 0 g , 天冬 1 0 g , 知母 1 0 g , 当归 1 0 g , 丹 参 1 5 g , 鸡血 藤 1 5 g , 郁金 1 0 g , 莪术 l o g , 土茯 苓 1 , 5 g 。 上 方连 服 l O剂 , 皮 损 明 显变 薄 , 瘙痒减 轻, 食 欲欠佳。 原 方加 炒 白术 1 0 g , 桑 白皮 1 0 g , 去土茯苓 后再服 1 0
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法

银屑病中医治疗方法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治疗。
中医治疗银屑病的思路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症状和促进皮肤病的康复。
中医内服治疗:1. 清热利湿法:银屑病往往和体内湿热有关,中医认为湿热内蕴是引起皮肤炎症的重要原因。
常用清热利湿的中药有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等,可通过排除湿热,清热解毒的作用来改善症状。
2. 养阴清血法:银屑病有时也和体内阴虚血燥有关,中医认为阴虚火旺是引起皮肤干燥、红肿、瘙痒等症状的重要原因。
常用养阴清血的中药有生地、玄参、丹参、女贞子等,可通过滋阴养血,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来改善症状。
3. 补益气血法:银屑病发病与人体的气血运行不畅有关,中医认为气血充足是皮肤健康的重要保证。
常用补益气血的中药有人参、黄芪、当归、枸杞子等,可通过补益气血,调节人体气血运行来改善皮肤病的康复。
中医外用治疗:1. 中药涂搽法:外用中药是中医治疗银屑病的重要方法之一,常用的中药有地龙、砂仁、白鲜皮、柴胡等。
通过将中药煎汤或药物磨成粉末,直接涂抹在患处,能够起到清热解毒、凉血消肿、止痛止痒的作用。
2. 清洗疗法:将中药煎汤或中药粉末加入温水中,用于清洗患处。
常用的中药有石膏、黄连、白鲜皮等,通过直接清洗患处,起到清热利湿、消肿止痒的作用。
3. 经络穴位法:中医认为银屑病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引起的。
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能够改善体内气血运行,促进病灶的恢复。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合谷、阳陵泉等。
总之,中医治疗银屑病主要是通过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改善气血循环,从而减轻症状和促进皮肤病的康复。
中药内服能够调理体内的湿热、阴虚、气血不足等问题,中药外用能够直接作用于皮肤病灶,改善局部的炎症和肿胀。
在配合饮食调理、生活习惯调整的情况下,中医治疗银屑病是可行的,但需要长期坚持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建议在选择中医治疗时,应该选取经验丰富、具有中医资质的医生指导治疗,并且密切观察治疗效果,避免过度依赖中医疗法或误诊误治。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寻常型银屑病的中医辨证论治
湿热型
症见:红斑,渗液或继发感染,奇痒,多发于腋窝、腹股沟等,多在阴雨季节加重,伴体倦乏力,胸闷食少,尿黄,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滑。
治则:清热利湿、解毒。
处方:薏苡仁、滑石、土茯苓、白鲜皮、萆薢、金银花、茵陈各15克,车前草10克,黄柏8克,苍术、甘草各6克。
热偏盛加蒲公英15克,龙胆草、栀子各8克;湿热盛加苦参、泽泻、猪苓各7克。
血瘀型
症见:皮损肥厚,疹色紫暗,鳞屑较厚,难以刮除,反复发作,缠绵难愈。
舌质黯红或青紫,或见瘀斑、脉细涩。
治则:活血、祛瘀、润燥。
处方:丹参、白花蛇舌草、牡蛎、珍珠母各15克,三棱、莪术、红花各6克,玄参、玉竹各7克。
血虚型
症见:疹色不鲜红,鳞屑干燥,或少许新疹出现,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苔少,脉细或缓。
治则:养血祛风、润燥。
处方:生地、熟地、玄参、乌梢蛇各10克,鸡血藤、制首乌各15克,当归、丹皮、白蒺藜各8克,僵蚕6克,红花4克。
有热象加知母、天冬、麦冬各8克;瘙痒明显加白鲜皮15克。
血热型
症见:皮疹不断增多,颜色红,鳞屑干燥而厚,瘙痒较甚,大便干燥,小便赤黄,舌质红,苔黄,脉滑数。
治则:凉血清热、解毒。
处方:水牛角(先煎)、生地、蒲公英各15克,白花蛇舌草、紫草、白鲜皮、虎杖各10克,玄参、丹皮各8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大黄5克;咽喉痛加山豆根、板蓝根各10克。
(胡佑志)
来源:中国中医报。
【优秀文档】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想要治疗银屑病,就要了解银屑病的病因,知道银屑病的辨证分型,本文主要为大家介绍了银屑病的治疗方法中医疗法,中医治疗银屑病效果非常显著,并且安全。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一起来看看吧!
银屑病的中医辨证治疗
中医对银屑病早有记载,认为多属于白疙。
蛇虱、松皮癣的范畴,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白瘤》中记载:生于皮肤,形如疹疥,色白面痒,搔起白皮,由风气客于皮肤,血燥不能荣养所致。
此段文字生动地记载了银屑病的临床表现和病因、病机。
病因病机
风热湿邪外袭,客于皮肤,人于血分,而发于肌肤,阻于经脉,或因情志不畅,郁而化火,饮食不节,湿热内生,火郁而发,达于肌肤,日久气血虚亏,经脉肌肤失养,干枯脱屑。
中医根据本病各个不同发病阶段辨证论治,常见分型如下。
一、血热型
此型多见于进行期,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局部潮红,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不能掩盖红斑,自觉瘙痒,并有心烦易怒、口干舌燥、咽喉肿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弦滑或数等症。
辨证:毒热蕴结,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加减。
生槐花、白茅根、生地、鸡血藤各30克,紫草根、茜草根、丹参各15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
530023 南宁市园湖路2号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皮肤科欧柏生
从血论治,治分三证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以红斑、丘疹、银白色鳞屑主的炎性、复发性皮肤病,见于青壮年,冬春季节易复发或加重,夏季好转或消失由牛皮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的确切病因尚未明了,目还没有一种根本疗法能控制其复发。
所以,治疗方案应倡导“绿色无毒、减少复发”的原则。
中医认为,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多为素体肌肤燥热,久则血热、血燥、阴耗而发病,且血热之病机贯穿银屑病发病过程的始终,治疗常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滋阴润燥为法。
根据银屑病三不同时期的表现可分为三证,即血热证、血瘀证、血燥证。
治疗银屑病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应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不同的类型,分期给予不同的治疗。
临床医师在充分掌握患者的病史后应采取个体化的辨证治疗方案。
血热证
多见于初发、病程较短的患者。
皮疹多为点滴状,色鲜红,新疹不断出现,旧疹不断扩大,炎症浸润明显,鳞屑由少到多,瘙痒程度不一,舌红、苔黄、脉弦。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方药:田七清银汤化裁:田七粉10克(冲)、板蓝根30克,紫草9克,蒲公英3 0克,虎杖30克,黄连9克,石膏30克,丹皮12克,赤芍12克,生地30克,麦冬12克,土茯苓30克,竹叶3克,甘草3克。
血瘀证
多见于静止期,病程较长的患者。
皮疹为斑块状,色暗红,鳞屑较厚,呈银白色,很少有新疹发生,顽固难治,部分患者瘙痒明显,舌质紫暗,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方药:桃红四物汤化裁:桃仁12克,红花3 克,生地30克,白芍30克、三棱12克,莪术12克,丹参30克,乌梅12克,生牡蛎30克,虎杖30克,白鲜皮12克,白术12克,甘草6克。
血燥证
多见于消退期,病程较久的患者。
红斑、浸润逐渐消退,鳞屑减少,瘙痒减轻或不明显,舌红,苔少,脉弦细。
治法:养血润燥,益气养阴,方药:补阳还五汤和增液汤化裁:黄芪30克,地龙12克,白芍30克,川芎10克,当归10克,生地30克,麦冬12克,玄参20克,鸡血藤30克,丹参30克,乌梅12克,生牡蛎30克,虎杖30克,土茯苓30克,白鲜皮12克,甘草3克。
上述汤剂水煎服,每日1剂,疗程3个月。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