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杨贵妃B. 王昭君C. 西施D. 貂蝉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部作品?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望》D. 《春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书。
答案:孔子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号是______。
答案:怡红公子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
答案:《望岳》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______。
答案:《鹊桥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其内容丰富,包括了劳动、爱情、战争、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朴实自然,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贡献。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笔记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笔记国文是大一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国文,我们可以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鉴赏力。
下面是一些大一国文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笔记。
一、古代文学1. 《诗经》: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文学作品集,包含了305篇不同体裁的诗歌。
其中,《国风》表达各国风情,《周南》描写爱情,《离骚》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思考等。
2. 《楚辞》:是屈原、宋玉等人的代表作品,描绘了楚国的风土人情和作者的个人感慨。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是《离骚》,语言优美,含义深远。
3.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作者是司马迁。
它详细记录了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人物,包括了帝王纪、列传等多个部分。
二、文言文阅读1. 阅读方法:文言文读与通俗文的阅读方法不同,需要注意理解古代文化背景和句式结构。
可以通过注释、解析词义和参考翻译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作者作品:大一国文课程通常会学习到一些重要的文言文作家和代表作品,如鲁迅的《狂人日记》,曹雪芹的《红楼梦》等,了解他们的作品有助于提升对文言文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三、现代文学1. 鲁迅: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的先驱,他的作品揭示了社会的丑陋现实,批判了封建社会的黑暗。
学习鲁迅的作品可以拓宽对社会问题的认识。
2.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曹雪芹创作。
通过描写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的爱情悲剧以及社会阶级之间的冲突,展现了封建社会的衰落和人性的复杂。
四、修辞手法1. 比喻:通过将两个事物进行比较,来加强表达的效果,使文章更有感染力。
2. 对偶:将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形成鲜明的对比效果,使文章更具艺术感和美感。
3. 排比:通过连续使用相同句式的短语或句子,强调某种感情或思想,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
五、写作技巧1. 主题:写作时要明确文章的主题,围绕主题进行论述,使文章具有一定的结构和逻辑。
2. 条理清晰:文章的段落要分明,逻辑清晰,每一段都要有明确的中心思想。
3. 语言表达:要注意用词准确、精炼,句子通顺,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大学国文课程学习感言

时光荏苒,转眼间大学国文课程已经接近尾声。
回首这段学习历程,我感慨万分。
在这门课程中,我不仅领略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国文学习的重要性。
以下是我对大学国文课程的一些学习感言。
一、国文课程让我领略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大学国文课程涵盖了诸多方面,包括先秦诸子、唐宋诗词、元明清小说等。
通过学习这些经典著作,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
首先,先秦诸子的思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孔子、孟子、庄子等先贤的智慧,让我对人生、道德、政治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他们的思想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
其次,唐宋诗词让我陶醉其中。
那些优美的诗句,如“春江水暖鸭先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等,让我感受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些诗词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更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再次,元明清小说让我领略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魅力。
从《红楼梦》到《水浒传》,从《西游记》到《三国演义》,这些小说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们的思想感情。
二、国文课程培养了我的审美情趣在大学国文课程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
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1. 增强了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各种文学作品,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鉴赏文学作品,提高了自己的审美水平。
2. 培养了审美情趣。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发现,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哲理和审美价值。
这使我更加热爱文学,更加珍惜生活中的美好。
3. 丰富了精神世界。
国文课程让我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充实。
三、国文课程提高了我的综合素质大学国文课程的学习,使我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认为国文课程对我综合素质提高的几个方面:1. 提升了人文素养。
国文课程让我了解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提高了我的民族自豪感。
2. 培养了批判性思维。
在学习过程中,我学会了独立思考,对各种观点进行分析、评价,这对我今后的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大学国文范文

大学国文范文国文课是大学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通过学习国文,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在大学国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学习古代文学作品,还要学习现代文学作品,了解文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国文课上,我们学习了很多古代文学作品,比如《诗经》、《楚辞》、《史记》等。
这些作品不仅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对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思想、文化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古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人的生活、思想、情感,感受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除了古代文学作品,我们还学习了一些现代文学作品,比如鲁迅的《呐喊》、茅盾的《子夜》等。
这些作品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现实问题,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对我们了解现代文学的发展和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感受到现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韵味。
在国文课上,我们不仅学习文学作品,还学习了一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比如《文心雕龙》、《诗品》等。
这些理论和方法对我们了解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通过学习这些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总之,大学国文课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通过学习国文,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学习古代文学作品和现代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发展历程,感受到文学的魅力和韵味。
通过学习文学理论和批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文学创作的规律和特点,提高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希望大家在国文课上能够认真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国文水平,感受到国文的魅力和韵味。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国文,是指中国的语文或汉语文学,是中文学科的一部分,包括古代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语言知识。
作为大一大学生,学习国文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学国文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史书、哲学经典、诗词和散文四大类别。
其中,史书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如《史记》和《资治通鉴》;哲学经典则包括《论语》和《道德经》等;诗词是以诗歌和词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诗经》和《红楼梦》;散文则是以散文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和《魏书生》等。
第二,诗词的格律和韵脚。
古代的诗词有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
格律包括句子的字数和声调,常见的格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等。
韵脚则是指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常见的韵脚有平声、仄声和叠韵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格律和韵脚,有助于我们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
第三,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
古代的散文主要以叙事为主,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风景的描写。
古代散文的写作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
同时,古代散文也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和对偶等。
通过学习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和修辞能力。
第四,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是指修饰词语和语句的一种方法,使表达更具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古代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和描写等,这些手法在诗词和散文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学习和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文学史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和谐和礼仪等,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结起来,大一大学国文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诗词的格律和韵脚、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
(完整word版)大学国文

1、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把我国历史的基本国情概括为:“超_百万__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 年的文明起步,___五千年 年的古国, 两千年 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2、 北京猿人距今约 50 万年。
3、 禹制订刑律,划分九州,定都阳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名 夏 ,时间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
4、 《诗经》距今大约 两千五六百 年,共 305 篇,分为_风 ﹑ 雅 、 颂 三个部分。
5、 先秦儒家经典的六经分别是《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汉代以后称为”五经”的包括《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等五部著作。
6、《论语》﹑《孟子》两部经典的文体被称为 语录 体。
7、《左传》是一部 编年 体的史书,它又名《 左氏春秋 》或《 春秋左氏传 》。
8、西周时期,我国已有不同等级的教育和学校。
礼、乐、射、御、书、数被统称为 六艺 。
9、战国时代 齐、楚、燕、韩、赵、魏、秦 等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
10、《 春秋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1、在括号中写出所列卦名的符号。
乾qi án(≡) 兑du ì( 阴阳阳 ) 离l í( 阳阴阳 ) 震zh èn (阴阴阳 ) 巽x ùn ( 阳阳阴 ) 坎k ǎn ( 阴阳阴) 艮ɡěn ( 阳阴阴 ) 坤k ūn( 阴阴阴 )(注:阴表示 - - ,阳表示 —)12、成语“多行 不义 必自毙”,出自《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
13、子曰: 老者 安之, 朋友 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14、学而不思则 罔 , 思而不学则 殆 。
《论语·为政》1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 。
《论语·雍也》16、 路 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左传 • 离骚》17、生于 忧患 ,死于 安乐 。
《孟子·告子·下》18、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
大学生国文考试题及答案

大学生国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位诗人不属于“唐宋八大家”?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安石答案:A2.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的作者是:A. 王之涣B. 王维C. 李白D. 杜甫答案:C3. “水浒传”中,被称为“智多星”的人物是:A. 宋江B. 林冲C. 吴用D. 武松答案:C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鲁迅的小说?A. 《呐喊》B. 《彷徨》C. 《朝花夕拾》D. 《故事新编》答案:C5.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这句诗出自:A. 白居易的《忆江南》B.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C. 杜甫的《春望》D.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答案:A6.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是《红楼梦》中谁的诗句?A. 贾宝玉B. 林黛玉C. 薛宝钗D. 王熙凤答案:B7.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这句话出自:A. 《论语》B. 《孟子》C. 《庄子》D. 《道德经》答案:A8. 下列哪位不是“建安七子”之一?A. 曹操B. 曹植C. 陈琳D. 徐干答案:A9.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是哪位文人的主张?A. 苏轼B. 辛弃疾C. 白居易D. 李清照答案:C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出自屈原的:A. 《离骚》B. 《九歌》C. 《天问》D. 《招魂》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自唐代诗人______的《将进酒》。
答案:李白12.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是宋代诗人______的名句。
答案:林逋13. 《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刘备、关羽和______。
答案:张飞14.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是鲁迅先生的______中的诗句。
答案:《自嘲》1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出自秦观的______。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 《易经》B 《诗经》C 《楚辞》D 《古诗》2、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A 孔丘与孟轲B 墨翟C 韩非子 D 老聃与庄周3、《左传》的记史方式是()A 国别体B 编年体C 纪传体 D 本末体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D 世家5、中国最早的著名田园诗人是()A 屈原B 谢灵运C 陶潜 D 王维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樊笼”指()A 监狱生活B 城市生活C 仕宦生活D 农村生活7、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岑参8、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A 陶渊明B 李白C 王维D 李贺9、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 清新俊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哀凄苦10、诗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 张若虚B 李白C 王维 D 李商隐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A 杭州B 南京C 镇江D 武昌1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指()A 刘晨B 刘邦C 刘备D 刘禹锡13、《天净沙·秋思》是一首()A 诗B 词C 散曲D 民歌14、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A 李白B 李贺C 白居易D 杜牧15、鲁迅小说《祝福》收入()A 《呐喊》B 《故事新编》C 《彷徨》D 《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格律诗的是()A 《上邪》B 《饮酒》C 《山居秋暝》D 《蜀相》2、下列作家中,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是()A 王昌龄B 王维C 孟浩然D 柳宗元3、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 陈子昂B 王勃C 杨炯D 卢照邻E 王绩F 骆宾王4、下列属于宫调的是()A “越调”B “天净沙”C “正宫”D “端正好”5、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A 郭沫若B 戴望舒C 郁达夫 D 朱自清三、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 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国文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__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__六义”2、“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语出《__易经______》一书.3、近体诗可分为___律诗__和__绝句___两类。
4、先秦诸子散文中,文学艺术成就最高的是《_论语_》5、___陶渊明_____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___谢灵运________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6、王维被称为“_诗佛_______”7、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唐代诗人是_白居易________8、《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纪传体_________通史,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9、“四书”是指《_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10、“溯洄从之”中的“从”字的意思是__追寻_______11、“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中,“嗣”字的意思是__寄,传________12、“可怜光彩生门户”中“可怜”的意思是___可爱_________13、"雪肤花貌参差是"中“参差”的意思是_仿佛__14、“丛菊两开他日泪,__孤舟一系故园心___”15、“天长地久有时尽,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___”16、“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沙,_九夏芙蓉__,_三春杨柳_”1、《诗经》是我国_现实主义______诗风的源头。
“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___六义________”2、《子衿》一诗首开后世小说___言情心理________描绘。
3、《礼记》亦称《小戴记》或《小戴礼记》,与《_周礼_________》、《仪礼》合称为“三礼”。
4、《礼记。
大学。
明德》一文中提出的三纲是指:________明明德_____、亲民和止至善,八目是指:__格物、致知___诚意、正心、___修身____、齐家、治国、平天下。
5、《史记》是我国一部___纪传体_______通史,包括本纪、表、书、世家、__列传_______五个部分。
6、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_新乐府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其诗作《_长恨歌______》《琵琶行》代表了唐代长篇叙事诗的最高成就。
7、“赋”是一种介于_诗歌_______和散文之间的文字样式。
8、“青枫浦上不胜愁”中的“胜”拼音为__shēng (一声)_______,解释为___经受.__________.9、“可怜楼上独徘徊”中的“可怜”解释为____怜惜._______.10、“可怜光彩生门户”中的“可怜”解释为__可爱,令人羡慕11、《大观楼长联》,莫孤负四围香稻,____万顷晴沙,九夏芙蓉__,三春杨柳。
12、徐志摩是新月派的中坚力量,其是做致力于追求诗歌的音乐美、绘画美和_建筑____美。
13、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一文,传达了作者浓浓的____乡愁.______________.1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5、《饮酒》表达的三种境界是忘世、忘我、忘言。
16、“苏子愀然”的“愀”拼音是qiao ,解释为形容神色忧愁或严肃。
17、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主张小国寡民的社会。
18、智者乐山,仁者乐水。
19、“上善若水”的解释为最善的人,品格如水。
赏析题:1、《谏逐客书》一文具有明确的写作动机,从中也体现了“为文”对于“前途”的重要意义。
该文突出的艺术特点是什么?为何能使秦王收回成命,任用客卿?艺术特点:一)摆事实设比喻重铺叙,信纸辞有力,说理透彻。
二)结构上既曲折多变,又严谨有序。
三)多用排比和对偶句造成文章雄浑奔放的气势没有在“逐客”这个具体问题上就事论事也没有涉及个人进退处境,而是站在“跨海内,制诸侯”完成统一大业的高度,紧紧抓住秦王的贪婪及统一天下的迫切心情两大心里,分析阐明逐客的利害得失,废除逐客令,让李斯官复原职。
2、请从《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选出4句(或4句以上)你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加以赏析。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诗人入手擒题,一开篇便就题生发,勾勒出一幅春江月夜的壮丽画面:江潮连海,月共潮生。
这里的“海”是虚指。
江潮浩瀚无垠,仿佛和大海连在一起,气势宏伟。
这时一轮明月随潮涌生,景象壮观。
一个“生”字,就赋予了明月与潮水以活泼泼的生命。
月光闪耀千万里之遥,哪一处春江不在明月朗照之中!或者江畔何人初见明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诗人张若虚是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提出了这个永无答案的问题。
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诗句有怅惘和感伤之情,但同时也令人警醒,这是大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3、为什么说“心远”二字,是陶渊明《饮酒。
其五》一诗的总纲?谈谈你的体会。
以“心远”为总纲,分三层揭示了“心远”的内涵。
前四句写了身处“人境”但精神超脱的忘事心态。
中四句写了静观周围而沉浸自然之中的忘我心态。
最后两句深入的写了“心”在体验自然的兴致之后领悟到难以言表的人生真谛。
此诗已经从忘世到忘我,再到忘言,层层推进,是“无我之作”的代表作。
4、“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三句,妙在何处?“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掀起了,人感到一阵寒意。
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霜,人则悲秋伤别,消愁无计,此时顿生人不如菊之感。
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含蕴丰富。
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
“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相结合。
“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句作环境气氛的渲染,使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
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为千古传诵的佳句。
1、“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刻画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情态?刻画了主人公等候恋人,却久等未至,相思萦怀,极致怅然幽怨的烦乱情绪2、《项羽本纪。
垓下之围》一文,主要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形象?项羽步入绝境,伤感之余所咏唱的《垓下歌》凸显了他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在这里使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的表现手法。
表现了项王多情、知耻、重义、仁爱、勇敢、豪迈的性格。
是从项王英雄末路时感慨命运不济、慷慨悲歌、诀别虞姬、愧见江东父老、宁死不辱这些地方得以表现的。
3、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下阕连用三个典故,试结合全词分析其深层寓意。
开头以无际楚天与滚滚长江作背景,境界阔大,触发了家国之恨和乡关之思。
“落日楼头”以下,表现词人如离群孤雁、像弃置的宝刀难抑胸中郁闷。
下阕用三个典故对于四位历史人物进行褒贬,从而表白自己以天下为己任的抱负。
叹惜流年如水,壮志成灰。
最后流下英雄热泪。
阐述题:1、《蒹葭》一诗中,“秋水伊人”作为“企慕的象征”,象征了可望而不可即的人生境遇,表达了主人公在渺茫中执着追求的人生体验。
你从这首诗中体悟到哪些内涵?你是如何理解现实与理想之间的距离的?2、何为“大学之道”?请分析其构成层次及达到的目的。
3、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之作,作者为何要以“长恨”为题?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长恨歌》就是歌“长恨”,“长恨”是诗歌的主题。
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我认为爱情是无所谓对错的,正因为唐玄宗是一代帝王,所以他的爱情才如此让人关注。
他爱的越执着,最终的结局就越悲凉,所以诗人乃至世人才如此之“恨”,当爱情与政治挂钩,作为一代帝王的唐玄宗就不得不顾及到国家,顾及到政权。
一旦他因儿女私情而不过问国政大事,因为政治的流失、国家的悲剧,就注定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是一个悲剧。
1、从《秋兴八首。
其一》看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
此诗以描绘秋景为外在的行文线索,以抒发悲愁之情作为连通各联的内在联络,以情感的起伏流转,贯穿次第展开的各组景物,形神交汇,浑然一体。
这是一篇随物兴感、即景寄怀之作。
悲自然之秋,更是悲人生之秋和国运衰落之秋,充溢着苍凉的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秋,诗人由深秋的衰残景象和阴沉气氛感发情怀,抒写了因战乱而常年流落他乡、不能东归中原的悲哀和对干戈不息、国家前途未卜的担忧。
2、闻一多先生高度评价《春江花月夜》一诗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你是如何理解的?这首诗的诗题虽然是前人所做的乐府旧题,但作者却能跳出艳情宫体诗窠臼,以优美的语言,精致的描绘了春江花月夜绮丽的自然景象,抒发了游子思妇的离愁别绪,也表达了作者对江月长存,宇宙永恒而人生短暂的感慨,传达出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可以说是盛唐之音的先声。
《春江花月夜》形象地反映出“少年诗人”的宇宙意识,最早展示了大唐帝国蒸蒸日上的生动气象。
为宫体诗赎清了百年的罪。
3、“上善若水。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
八章》)你是如何理解“上善若水”的?身处现世的我们该怎样看待老子的“无争”思想?上善若水:最善的人,品格如水。
老子并不是超脱世外的,也不是不想利于人的,而是做一切事情都要顺应天道,顺应自然。
4、为什么说白居易的《长恨歌》一诗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典范?李、杨二人的爱情悲剧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作品谈谈你的看法。
因为前半部分写景,后半部分写李、杨二人的爱情故事,以抒情为主,所以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
在《长恨歌》这首长篇叙事诗里,作者以精炼的语言,优美的形象,叙事和抒情结合的手法,叙述了唐玄宗、杨贵妃在安史之乱中的爱情悲剧。
我认为爱情是无所谓对错的,正因为唐玄宗是一代帝王,所以他的爱情才如此让人关注。
他爱的越执着,最终的结局就越悲凉,所以诗人乃至世人才如此之“恨”,当爱情与政治挂钩,作为一代帝王的唐玄宗就不得不顾及到国家,顾及到政权。
一旦他因儿女私情而不过问国政大事,因为政治的流失、国家的悲剧,就注定了李、杨二人的爱情是一个悲剧。
作文:1、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意是:知道满足,就不会遭到困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危险;从而可以长安。
)庄子主张:“能尊生者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大意为:虽富贵,不因养尊处优而损害健康:虽处贫困之境,不因谋利而拖累身体。
)面对“人为物役”的社会,人应当采取什么样的生活态度呢?2、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海宁王先生之碑铭》)看大学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