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国文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大学国文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部作品是鲁迅的代表作?A. 《红楼梦》B. 《呐喊》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2.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句诗出自哪位诗人之手?A. 李白B. 杜甫C. 苏轼D. 王维答案:C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描述的是哪位历史人物?A. 杨贵妃B. 王昭君C. 西施D. 貂蝉答案:A4. 下列哪部作品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A. 《三国演义》B. 《红楼梦》C. 《西游记》D. 《水浒传》答案:B5.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这句诗出自哪部作品?A. 《春夜喜雨》B. 《春晓》C. 《春望》D. 《春日》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杜甫的《春望》中,“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下一句是______。
答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2. 《论语》是记录______言行的书。
答案:孔子3.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别号是______。
答案:怡红公子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杜甫的______。
答案:《望岳》5.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出自秦观的______。
答案:《鹊桥仙》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诗经》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答案:《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共305篇。
其内容丰富,包括了劳动、爱情、战争、政治等多方面的内容,语言朴实自然,形式多样,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2. 请简述《史记》的作者司马迁的生平及其贡献。
答案: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史学家、文学家,他的主要贡献是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全书共130篇,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书的先河,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描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性格特点。
答案: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主要人物之一,她聪明、机智、才华横溢,但同时也多愁善感、敏感多疑。
大学国文

易安体:李清照是宋词婉约派大家。
她的词于苏豪、柳俗、周律之外别树一帜,婉约而不流于柔靡,清秀而具逸思,富有真情实感,语言清新自然,流转如珠,音调优美,故名噪一时,号为“易安体”。
特定的历史条件促成了“易安体”神“愁”形“瘦”而以清新奇隽出之的艺术特征。
“易安体”既保持了南唐以来抒情词的传统词风,又创造了以时代悲剧为背景的、表现作者个人的深沉感受和巨大不幸的艺术风格。
4、诗文革新运动:是对唐代古文运动、新乐府运动的继承和发展。
它以韩、柳文章相号召,以“复古”为旗帜,是配合政治改革形势的一次全面的文风、文体革新。
要求文学反映现实,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理论上较好地解决了文道关系,创作上撰写了大量堪称典范的文学作品,开创了平易流畅的一代文风,掀开了宋代文学辉煌的一页。
欧阳修是这次运动的领袖人物。
5、江西诗派:在黄庭坚影响下的一个诗学流派,因南宋吕本中作《江西诗社宗派图》而得名。
此诗派以杜甫为宗,却未能继承杜甫的现实主义精神,而是过分强调形式技巧,讲究章法、句法,喜用拗句,形成一种奇峭艰涩、瘦硬生新的诗风,走上了新的形式主义道路。
8、诚斋体:指杨万里的诗歌,因其号“诚斋”故名。
杨诗和江西诗派的主要不同是师法自然,直接从大自然中吸取诗材而不是从书本文字上寻找趣味。
其特点:构思精妙奇特,想象丰富新颖,语言诙谐幽默,通俗活脱。
风格浏亮轻快,意境亲切感人。
11.八股文:八股文也称“时文”、“时艺”、“制艺”、“制义”、“八比文”、“四书文”。
八股文是明清考试制度所规定的一种特殊文体。
文章的每个段落死守在固定的格式里面,连字数都有一定的限制,人们只是按照题目的字义敷衍成文。
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等组成部分。
1、“童心说”:是晚明时期杰出思想家李贽的文学观念。
“童心”就是真心,也就是真实的思想感情。
他认为文学都必须真实坦率四表露作者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欲望。
在李贽看来,要保持“童心”,使文学存真去假,就必须割断与道学的联系;将那些儒学经典大胆斥为与“童心之言”相对立的伪道学的根据,这在当时的环境中自有它的进步性与深刻性。
大学国文作业(一)

《大学国文》作业(一)一、选择题(一)难易度:易1、以语录体形式记述的先秦诸子著作是(B )。
A、《老子》B、《论语》C、《孟子》D、《荀子》2、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是( B )A、《楚辞》B、《诗经》C、《古诗源》D、《古诗十九首》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出自(B )A、《论语》B、《孟子》C、《荀子》D、《老子》4、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家是( B )A、孔子B、孟子C、庄子D、左丘明5、“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是下列哪个思想家的话( D )A.孔子 B.孟子C.庄子D.老子6、提出“民贵君轻”思想的先秦思想家是( B )A、墨子B、孟子C、庄子D、荀子7、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有浪漫色彩的是( C )A、《论语》B、《孟子》C、《庄子》D、《韩非子》8、《诗经、氓》中“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两句是( D )A、反喻氓当初誓言滔滔不绝B、描写出嫁时渡淇水的情景C、描写被弃后渡淇水的情景D、反喻自己的怨恨无穷无尽9、称赞《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D )A、班固B、茅盾C、巴金D、鲁迅10、《诗经》中保存民歌最多的是(A )A、国风B、大雅C、颂D、小雅11、杜甫诗歌的风格特点是(D)A、清新淡雅B、豪放飘逸C、深婉华美D、沉郁顿挫12、北宋词坛豪放派的代表作家是( C )A、柳永B、李清照C、苏轼D、辛弃疾13、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著名主张的作家是(A)A、杜甫B、白居易C、辛弃疾D、韩愈14、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著作是(C)A、《左传》B、《战国策》C、《史记》D、《春秋》15、李商隐《无题》中推已而及对方的一联是( D )A、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C、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D、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16、在《前赤壁赋》中,苏子认为“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

大一大学国文知识点国文,是指中国的语文或汉语文学,是中文学科的一部分,包括古代的文学作品和相关的语言知识。
作为大一大学生,学习国文的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文化。
下面将介绍一些大学国文的重要知识点。
第一,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
中国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史书、哲学经典、诗词和散文四大类别。
其中,史书是记载历史的著作,如《史记》和《资治通鉴》;哲学经典则包括《论语》和《道德经》等;诗词是以诗歌和词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诗经》和《红楼梦》;散文则是以散文为主要形式的文学作品,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和《魏书生》等。
第二,诗词的格律和韵脚。
古代的诗词有严格的格律和韵脚要求。
格律包括句子的字数和声调,常见的格律有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和五言律诗等。
韵脚则是指每个句子最后一个字的韵母,常见的韵脚有平声、仄声和叠韵等。
了解和掌握这些格律和韵脚,有助于我们欣赏和理解古代诗词的魅力。
第三,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
古代的散文主要以叙事为主,内容包括人物、事件和风景的描写。
古代散文的写作追求言之有物、言之有理,注重语言的表达和形象的描绘。
同时,古代散文也注重修辞手法的运用,如比喻、夸张和对偶等。
通过学习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可以提升我们的写作水平和修辞能力。
第四,修辞手法的运用。
修辞是指修饰词语和语句的一种方法,使表达更具有艺术感和感染力。
古代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对偶、排比和描写等,这些手法在诗词和散文中得到广泛的运用。
学习和了解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让我们的写作更加生动和有趣。
第五,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的文学史是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密不可分的。
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价值观和思想体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文学作品。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爱、和谐和礼仪等,这些价值观贯穿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总结起来,大一大学国文的知识点包括古代文学的流派和代表作品、诗词的格律和韵脚、古代散文的写作特点、修辞手法的运用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等。
大学国文试题与答案

大学国文试题与答案阿1、《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或《诗三百》,是我国__现实主义诗风的源头,“风”、“雅”、“颂”与“赋”“比”“兴”合称为《诗经》“__六义”2、“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语出《__易经______》一书.3、近体诗可分为___律诗__和__绝句___两类。
4.在先秦散文中,最高的文学艺术成就是《论语》5、___陶渊明_____是中国田园诗的开创者;___谢灵运________是中国山水诗的开创者。
6、王维被称为“_山水田园诗人_________”7.唐代诗人白居易提出“文章为时而写,诗词为物而写”。
《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9.“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退而服从”中的“从”一词的意思是“追求”。
“即使我不去,子宁也不会继承这个声音”。
单词“Si”的意思是发送、通过。
“可怜的广广生门户”中的“可怜”意思是“可爱的”。
“雪皮花”中的“凹凸不平”一词的意思是“仿佛”。
“丛中的菊花在未来落泪,uu孤舟是故乡的心脏”15。
“它永远存在,有时也会结束,这种仇恨永远存在。
”。
“不辜负你身边的香米,千公顷的沙滩,九株夏天的芙蓉,三株春天的柳树”1。
《诗经》是我国最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是现实主义诗歌风格的源泉。
“风”、“雅”、“宋”、“赋”、“比”、“兴”在《诗经》中统称为“六义”。
《紫金》是后世第一部描写情感心理的小说。
3.《礼记》又称《礼记》或《礼记》,与周代《礼记》相似,“礼”合称“三礼”。
4.《礼记·大学·明德》中提出的三大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史记》是一部中国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史,包括记录、表格、书籍、世家__。
6、白居易是唐代诗坛上_新乐府_________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口号。
《大学国文》复习大纲

《大学国文》复习大纲一、背诵篇目:1,《易/系辞传》第一章,第四章2,《诗经/蒹葭》、《邶风/凯风》3,《论语》常见句4,《大学/经》5,《老子》第二章,第八章,第十一章,第八十章6,《孟子》常见句7,《礼记/大同与小康》、《学记》常见句8,《中庸》第一章9,其他著名思想家名篇名句10,《易》八卦符号二、难字词Qián kūn kǎn zhèn xùn lí gèn duì乾坤坎震巽离艮兑《大雅/生民》、《邶风/凯风》、《学记》《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左传/晋灵公不君》、《孟子》、《大学》、《中庸》、《庄子/马蹄》、《庄子/逍遥游》、《荀子/劝学》、《韩非子/宋人有酤酒者》、《墨子/非攻》、《战国策/齐宣王见颜斶》、《史记/孔子世家》等各篇中的难字词。
凡自己不认识的难字词,应做到会认,会读,能够解释其意。
三、基础知识:一,历史概说:我国历史基本线索;元谋人;北京人;炎帝,黄帝时代,氏族时期先民生活特征;尧,舜,禹时代与禅让制;夏,商,周三代时间及历史更替;禅让制概念;秦建立统一帝国之后政治,文化上的建树及特点。
二,各单元"题解"部分:易,诗经,尚书,礼记(礼运篇,学记篇),春秋-左传,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荀子;诸子部分的老子,庄子,韩非子,墨子;历史部分的战国策;史记.各单元前面的"题解"已包含必要掌握的一般知识.四、写作与论述问题的重点:一,<易>的阴阳观念,辩证法的思想;二,<诗经/大雅/生民>,关于中华民族起源,祭祀传统的来源,中华民族的性格,中华先民与土地的关系,对大自然的态度,这些问题在诗中是如何得到表达的;三,<礼记/礼运>孔子关于"大同"理想的描述,给后世中国留下了什么样的文化遗产;而"小康"概念,对私有的社会具有什么样的现实指导意义.四,<左传>的两个重点篇目:<郑伯克段于鄢>,<晋灵公不君>,前者为什么批判郑庄公,"孝"为什么必须是政治权力的道德根本?后者批判晋灵公,中国文化对晋灵公这类人掌握权力认为决不能接受,其道理何在?五,<论语>论及广泛问题.思考:孔子所说的君子是什么样的人? 儒家对财富与清贫分别是什么看法?什么是有意义的学习?你对思与学有什么体会?六,孟子论仁义礼智,孟子论"仁政",孟子论"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孟子论经困苦成才。
大学国文试题及答案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 《易经》B 《诗经》C 《楚辞》D 《古诗》2、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是()A 孔丘与孟轲B 墨翟C 韩非子 D 老聃与庄周3、《左传》的记史方式是()A 国别体B 编年体C 纪传体 D 本末体4、《史记》中篇目最多的是()A 本纪B 表C 列传D 世家5、中国最早的著名田园诗人是()A 屈原B 谢灵运C 陶潜 D 王维6、“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的“樊笼”指()A 监狱生活B 城市生活C 仕宦生活D 农村生活7、我国盛唐时期边塞诗派的代表作家是()A 李白B 杜甫C 王维D 岑参8、被苏东坡称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是()A 陶渊明B 李白C 王维D 李贺9、杜甫诗歌的主要风格是()A 清新俊逸B 沉郁顿挫C 苍凉悲壮D 沉哀凄苦10、诗歌《春江花月夜》的作者是()A 张若虚B 李白C 王维 D 李商隐11、《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写于()A 杭州B 南京C 镇江D 武昌12、“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刘郎”指()A 刘晨B 刘邦C 刘备D 刘禹锡13、《天净沙·秋思》是一首()A 诗B 词C 散曲D 民歌14、中唐倡导新乐府运动的诗人是()A 李白B 李贺C 白居易D 杜牧15、鲁迅小说《祝福》收入()A 《呐喊》B 《故事新编》C 《彷徨》D 《坟》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格律诗的是()A 《上邪》B 《饮酒》C 《山居秋暝》D 《蜀相》2、下列作家中,以山水田园诗著称的是()A 王昌龄B 王维C 孟浩然D 柳宗元3、下列作家中不属于"初唐四杰"的是 ( )A 陈子昂B 王勃C 杨炯D 卢照邻E 王绩F 骆宾王4、下列属于宫调的是()A “越调”B “天净沙”C “正宫”D “端正好”5、在中国现代文坛上,以诗歌为主的作家是()A 郭沫若B 戴望舒C 郁达夫 D 朱自清三、填空题1、《资治通鉴》是我国北宋年间____ ____主编的一部编年体的历史巨著。
大学国文

道德与知识是否能统一?
认为道德与知识不能统一起来,但二者有一定的联系,应该说是递进关系。大学中主张“致知在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大学》中说:“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身修……”道德修养,是从小至大,先知原理,取得知识,诚其意,在修其身。要先学好知识,有了文化才会注重礼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那几句最精彩,为什么?
《春江花月夜》中,月是全篇的诗眼,是全诗的灵魂所在。那么最精彩的句子当然也离不开“月”这个意象。《春江花月夜》一诗中,我认为“江畔何人初见明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几句最为精彩。诗人张若虚是沉浸在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之中,提出了这个永无答案的问题。然而诗人传递的并不是全然伤感的情怀,他描绘出了世界的美丽,感慨着生命可贵,诗句有怅惘和感伤之情,但同时也令人警醒,这是大唐时代精神的反映
《大观楼长联》: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诗经》可谓“中国诗歌之鼻祖”;赋、比、兴、风、雅、颂合称《诗经》“六艺”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王维——《汉江临泛》: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杜甫——《秋兴八首》: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白居易: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三句,妙在何处?
“莫道不消魂”句写的是晚来风急,瑟瑟西风把帘子旋起,人感到一阵寒意。联想到刚才把酒相对的菊花,菊瓣纤长,菊枝瘦细,而斗风傲雪,消愁无计,此时3顿生人不如菊之感。以“人比黄花瘦”作结,含蕴丰富。以花木之瘦,比人之瘦,诗词中不乏类似的句子,这是因为正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三句,才共同创造出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莫道不消魂”,直承“东篱把酒”以“人拟黄花”的比喻,与全词的整体形象相结合。“帘卷西风”一句,更直接为“人比黄花瘦”做环境气氛渲染,使人想象出一幅画面:重阳佳节佳人独对西风中的瘦菊。有了时令与环境气氛的烘托,“人比黄花瘦”才有了更深厚的寄托,此句也才能千古传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考古学家苏秉琦先生曾把我国历史的基本国情概括为:“超_百万__年的文化根系,上万年 年的文明起步,___五千年 年的古国, 两千年 年的中华一统实体。
”
2、 北京猿人距今约 50 万年。
3、 禹制订刑律,划分九州,定都阳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名 夏 ,时间约在公元前 21 世纪。
4、 《诗经》距今大约 两千五六百 年,共 305 篇,分为_风 ﹑ 雅 、 颂 三个部分。
5、 先秦儒家经典的六经分别是《 诗 》﹑《 书 》﹑《 礼 》、《 乐 》﹑《 易 》﹑《 春秋 》,汉代以后称为”五经”的包括《 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等五部著作。
6、《论语》﹑《孟子》两部经典的文体被称为 语录 体。
7、《左传》是一部 编年 体的史书,它又名《 左氏春秋 》或《 春秋左氏传 》。
8、西周时期,我国已有不同等级的教育和学校。
礼、乐、射、御、书、数被统称为 六艺 。
9、战国时代 齐、楚、燕、韩、赵、魏、秦 等七国被称为“战国七雄”。
10、《 春秋 》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11、在括号中写出所列卦名的符号。
乾qi án
(≡) 兑du ì( 阴阳阳 ) 离l í( 阳阴阳 ) 震zh èn (阴阴阳 ) 巽x ùn ( 阳阳阴 ) 坎k ǎn ( 阴阳阴) 艮ɡěn ( 阳阴阴 ) 坤k ūn
( 阴阴阴 )
(注:阴表示 - - ,阳表示 —)
12、成语“多行 不义 必自毙”,出自《左传• 郑伯克段于鄢 》。
13、子曰: 老者 安之, 朋友 信之,少者怀之。
《论语·公冶长》
14、学而不思则 罔 , 思而不学则 殆 。
《论语·为政》
1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 达人 。
《论语·雍也》
16、 路 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
《左传 • 离骚》
17、生于 忧患 ,死于 安乐 。
《孟子·告子·下》
18、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说。
19、《劝学》中有:“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0、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
21、孟子提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说。
22、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荀子•劝学》
23、蒹葭采采,白露未已。
《诗经、秦风•蒹葭》
24、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学记》
25、今有人于此,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
《墨子•非攻》
26、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p195)》
27、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28、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秦风•蒹葭》
29、方以类聚,物以群分。
《易经•系辞上传(第一章)》
30、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老子•道德经(第二章p195)》
31、儒家提倡“立德”“立言”“立功”。
《左传》
判断
1、《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
(√)
2、《诗经》一共有350篇。
(×)
3、《邶风•凯风》中“凯风”的意思是南风。
(√)
4、《诗经.生民》中“瓜瓞唪唪”的意思是“瓜果茂盛的样子”。
(√)
5、《大雅·生民》是周人的史诗。
(√)
6、长达五千余言的先秦道家著作是《礼记》。
(×)
7、《礼记/礼运篇》中说,在“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时代,人们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
8、记载我国古代教育制度、教育理论以及教学原则和方法的是《学记》。
(√)
9、中国传统的纪念屈原的节日是清明节。
(×)
10、《易经》是卜筮用的专用书。
(√)
11、《报任安书》的作者是司马迁。
(√)
12、《舜发于畎亩之中》的作者是韩非子。
(×)孟子
13、“小国寡民”语出《道德经》。
(√)
14、提出“节葬”主张的是墨家。
(√)
15、提出“兼爱”说的是孟子。
(×)
16、颜斶提出“士贵王不贵”。
(√)
17、“治大国若烹小鲜”语出荀子《劝学》第十六章。
(×)老子道德经
18、《生民》一诗记叙了周人始祖后稷隆重的灵异故事。
(√)
19、列子能御风而行,但庄子认为他还不算完全自由。
(√)
20、大同世界的中心是“天下为公”。
(√)
21、父系氏族社会形成,私有制产生,贫富分化,最终产生了阶级和国家,传说的炎帝和黄帝就生活在这一时期。
(√)
22、韩非子“狗猛酒酸”的说法是用以比喻君王身边的奸臣弄权舞弊,壅塞正当的国家政治。
(√)
2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说的是君子生来与众不同。
(×)
24、新时期广东精神是“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
(√)
25、《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
26、中国传统的纪念屈原的节日是清明节。
(×)
27、不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齐国。
(×)
28、《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
(√)
29、墨子宣扬“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孟子
3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用类比的方法,阐明学习的重要。
(√)
31、庄子认为列子完全获得了自由,甚至能不依靠外力而飞行。
(×)
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答案)
1、《诗经》是一部( C )
A、散文集
B、文艺专论
C、诗歌总集
D、教育专著
2、不是战国七雄之一的是( B )
A、齐
B、郑
C、秦
D、楚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 C )
A、国语
B、左传
C、春秋
D、汉书
4、我国最早提倡职业教育的是( B )
A、曾子
B、墨子
C、荀子
D、孔子
5、《劝学》一文出自( D )
A、《老子》
B、《庄子》
C、《孟子》
D、《荀子》。
6、“小国寡民”出自( B )
A、《大戴礼记》
B、《道德经》
C、《南华经》
D、《小戴礼记》
7、被鲁迅赞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 D )
A、《孟子》
B、《墨子》
C、《离骚》
D、《史记》
8、提出“节葬”主张的是( D )
A、老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
9、( B )是我国最早的史书
A、《史记》
B、《尚书》
C、《荀子》
D、《韩非子》
10、下列诗篇中歌颂母亲的是( C )
A、《蒹葭》
B、《国殇》
C、《凯风》
D、《关雎》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1、孟子所说的“四端”是指( ABCD )
A、恻隐之心
B、羞恶之心
C、辞让之心
D、是非之心
E、贪婪之心
2、《诗经》的内容主要包括( ABC )
A、风
B、雅
C、颂
D、歌
E、舞
3、下列作品属于“四书五经”的有( ABCD )
A、诗
B、书
C、春秋
D、易
E、汉书
4、下列作品,属于先秦历史散文的有( ABC )
A、《春秋》
B、《左传》
C、《战国策》
D、《史记》
E、《论语》
5、以下属于道家学派的有( AD )
A、李聃
B、孔丘
C、孟轲
D、庄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