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伤疤》一本绝佳的生命教育绘本
(精品教案)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讲课稿范文

(精品教案)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讲课稿范文为大伙儿整理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讲课稿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伙儿阅读。
今天我讲课的内容是小班的绘本《好饿的毛毛虫》。
《好饿的毛毛虫》是一本充满了诗情与创意的图画书。
它没有太多的文字,而是以小孩感兴趣的图画表现出来。
依照星期几的别同,会吃别同的水果,数量和星期几有关系。
书上还有小洞洞,而且能够看到虫子从小洞洞里爬出来,最终还变成了漂亮的蝴蝶。
那个有味的故事将语言、科学、数学的知识举行了有效的融合。
图画生动形象,很符合小班幼儿天性好奇、爱观看的特点。
纲要中指出:儿童是活动的主体,惟独在自主活动的过程中,儿童才干充分的体验自身存在的价值,更好的进展。
在纲要语言领域中强调进展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具能使他们想讲、敢讲、喜爱讲、有机遇讲的积极的应答环境。
所以我从幼儿的兴趣动身设计了本次活动,以求达到教育最优化。
依据小班小孩的认知特点,以及我班小孩的现有经验,我从知识情感、技能方面确定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观赏绘本故事、了解毛毛虫的生长以及变成蝴蝶的演变过程。
2、学讲“星期X,他吃了X个XX,可它依然饿”。
3、体验绘本阅读的乐趣。
本次活动的重点是感知绘本故事的内容,学讲“星期X,它吃了X个XX它依然饿”难点是了解毛毛虫的演变过程。
为了完成目标我做了以下预备:课件、大书、音乐、视频等小班小孩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直观的物体更能引起小孩的注意。
在活动中我采纳演示法、直观教学法、提咨询法、谈话法、讨论法、游戏法等来举行教学。
从而更好的激发小孩参与活动的兴趣。
经过实物的演示,吸引小孩的注意力,自但是然的引出课题。
经过视听结合的办法使小孩对绘本内容产生兴趣,迫别及待的想要看一看,经过谈话,提咨询的办法学习句式,进展小孩的语言表达能力。
经过小孩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体验毛毛虫变成蝴蝶的过程。
经过情景表演的形式既了解了毛毛虫演变成蝴蝶的过程,又体验了和同伴之间合作的愉悦。
大书的使用将阅读活动渗透到今后的阅读活动中在本次活动中,先采纳分段阅读故事,分段说述的时候,结合自制的绘本ppt举行故事的说述。
幼儿园小班语言课件:小蛋壳优质(绘本)课件

让孩子们在创设的情境中进行表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情节,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01
教学步骤
导入环节
歌曲导入
播放一首关于鸡蛋的歌曲,吸引孩子们 的注意力,同时让他们对鸡蛋有一定的 认知。
VS
谜语导入
让孩子们猜一个关于鸡蛋的谜语,通过谜 语的形式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和兴趣。
讲述故事环节
在教学方法上,可以进一步探索和实践游戏化教学和 情境化教学等方法,将语言学习与幼儿日常生活和游 戏活动紧密结合,提高教学效果。
对故事选材的反思与改进
小蛋壳的故事情节简单、易懂,适合小班幼儿的认知和理解 能力。
在选材方面,可以考虑更加贴近幼儿生活和兴趣的故事情节 和角色设置,以增强课件的吸引力和教学效果。同时,要注 意选材的健康性和教育性,避免给幼儿带来不良影响。
教学案例二:角色扮演的组织与引导
总结词
角色扮演是一种有效的语言教学方式,通过让幼儿参与 角色扮演,提高他们的语言表现能力和社交技能。
详细描述
在小蛋壳优质课件中,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 孩子们分别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模仿故事中的对话和行 为,引导孩子们积极参与语言活动,提高了他们的语言 表现能力和社交技能。
场景布置
为孩子们准备一些道具和布景,帮助他们更 好地进入角色和情境。
总结与反思环节
总结故事
在角色扮演环节结束后,让孩子们用自己的 话来总结故事,帮助他们巩固对故事的理解 。
反思与讨论
引导孩子们讨论故事中的主题和意义,让他 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以及如何将故事
中的经验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01
教学反思与改进
识周围的世界。
动词
绘本中出现了很多动词,如走、飞 、爬、跳等,这些动词能够帮助幼 儿理解动作的含义。
面对挫折:绘本:嚓-嘭(教案)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

教案:面对挫折——绘本《嚓-嘭》通用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四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面对和应对挫折。
2. 通过绘本故事,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和克服。
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二、教学内容1. 绘本故事《嚓-嘭》。
2. 讨论挫折的含义和影响。
3. 探讨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
4. 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挫折的含义,学会面对和应对挫折。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绘本《嚓-嘭》。
2. 白板和笔。
3. 彩色纸张和剪刀。
4. 音响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是否遇到过挫折,引导学生思考挫折的含义和影响。
2. 故事讲述:向学生讲述绘本故事《嚓-嘭》,让学生跟随故事情节,理解每个人都会遇到挫折,重要的是如何去面对和克服。
3. 讨论与分享:引导学生讨论挫折的含义和影响,分享个人经历和感受,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4. 方法与策略:与学生一起探讨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如积极乐观的心态、寻求帮助、调整目标等,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
5. 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剪纸、绘画等方式,表达自己对挫折的理解和应对方式。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反思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态度和行为,鼓励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心理韧性。
六、板书设计1. 面对挫折——绘本《嚓-嘭》2. 提纲:-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学过程- 实践活动- 总结与反思七、作业设计1. 让学生写下自己在面对挫折时的感受和应对方式,鼓励学生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挫折。
2.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讨论应对挫折的方法和策略,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如是否充分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是否给予学生足够的表达机会等。
小伤疤绘本读后感

小伤疤绘本读后感《小伤疤》是一本感人至深的绘本,它讲述了一只小兔子因为意外受伤留下了一道小伤疤,从而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这本绘本不仅仅是一部适合儿童阅读的童话故事,更是一部富有启发意义的成长故事,它让人在阅读的过程中深刻思考了自己对于“完美”的追求,以及对于自己和他人的接纳和包容。
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只小兔子,它非常喜欢奔跑和跳跃,然而一次意外的跌倒让它的腿上留下了一道小伤疤。
这个小伤疤成了小兔子内心深处的痛苦,它不再敢奔跑和跳跃,害怕别人看到它的伤疤而嘲笑它。
然而,在妈妈的鼓励和支持下,小兔子逐渐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它明白了伤疤并不是丑陋的标志,而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是勇敢和坚强的象征。
最终,小兔子重新找回了勇气,重新开始了快乐的生活。
这个故事深深触动了我,它让我想起了自己曾经追求完美的经历。
小时候,我总是希望自己完美无缺,不愿意接受任何的缺陷和不足。
然而,生活的经历让我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伤疤,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正是这些不完美,才构成了我们独特的个性和魅力。
正如小兔子学会了接受自己的伤疤,我也逐渐学会了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学会了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除此之外,这本绘本还让我深刻思考了对于他人的接纳和包容。
在故事中,小兔子因为自己的伤疤而感到自卑和害怕,但是在妈妈和朋友们的支持和鼓励下,它逐渐找回了自信和勇气。
这让我明白了在他人面前,我们应该更加宽容和理解,不应该因为他人的不完美而排斥和嘲笑,而是应该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气。
总的来说,这本《小伤疤》是一部富有教育意义的绘本,它不仅适合儿童阅读,更适合成年人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
它让我们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不完美,但正是这些不完美让我们变得更加独特和美丽。
同时,它也让我们明白了对于他人的接纳和包容是多么重要,我们应该给予他人支持和鼓励,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和勇气。
希望更多的人能够阅读这本绘本,从中受到启发,变得更加宽容和理解,变得更加勇敢和坚强。
小班绘本《好神奇的小石头》

在绘本中,图画和文字经常相互呼应,形成有趣的对比和反差。例如,当文字描述小石头 感到孤独时,图画中的小石头则呈现出落寞的表情和动作,增强了情感的表达效果。
图画对文字的引导
有时候,图画会引导读者对文字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思考。例如,当文字描述小石头发现 了一个新的世界时,图画中的小石头则呈现出惊喜和好奇的表情,引导读者跟随小石头一 起去探索这个新世界。
18
2023
PART 05
绘本主题思想探讨
REPORTING
2024/1/25
19
主题思想概述
2024/1/25
01
《好神奇的小石头》以一块小石 头为主角,通过描绘小石头在自 然界中的种种奇妙经历,展现了 自然之美和生命之力。
02
绘本通过小石头的视角,引导孩 子们关注身边的大自然,感受自 然的神奇和美好,培养孩子们对 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
营造阅读氛围
在阅读前,可以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让他们能够专注于绘 本的阅读。同时,也可以播放一些轻柔的音乐,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进入阅读状态 。
24
阅读过程中的指导
2024/1/25
引导孩子们观察画面
绘本的画面精美、细腻,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在阅读过 程中,可以引导孩子们仔细观察画面,发现其中的细节和奥 秘,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好神奇的小石头》引导孩子们关注 自然环境,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和 生态观念,让孩子们从小养成爱护环 境、保护自然的良好习惯。
此外,绘本还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生活 态度,教育孩子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 时,要像小石头一样坚强、乐观,勇 往直前。
绘本通过小石头的奇妙经历,激发孩 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鼓励孩子 们走出户外,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和奥秘。
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小脚印》教案: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小脚印》教案: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文章标题:《提升幼儿阅读与表达能力:幼儿园小班绘本故事《小脚印》教案》在幼儿园的教学中,绘本故事被广泛应用于提升幼儿的阅读与表达能力。
《小脚印》作为一本经典的绘本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情节和可爱的角色,更蕴含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通过本文的深入探讨与分析,《小脚印》故事内容将得到全面评估,同时针对教案的编写与实施将给予重点关注,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一、《小脚印》故事内容概述1. 《小脚印》故事简介《小脚印》是一本适合幼儿园小班的绘本故事,故事内容主要讲述了一个小熊在雪地上留下了许多小脚印,孩子们跟随着小熊的脚印,踏上了一次奇妙的冒险之旅。
在这个故事中,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大自然的神奇,也能领略到友情的温暖和乐趣。
2. 故事主题与情感表达《小脚印》故事所传达的主题是友情与探险的故事,通过小熊留下的足迹,引导孩子们一起探索自然,加深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故事情节生动活泼,富有启发性,有助于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联想力和表达能力。
二、《小脚印》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针对《小脚印》故事的特点与主题,我们在教学中旨在引导幼儿:- 通过阅读和讨论,感受自然的美好和神奇;- 提高观察力和联想能力,培养对自然的热爱;- 借助绘本故事,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过程(1)故事导入老师可以通过引导性问题,如“你见过小熊在雪地上留下的脚印吗?”,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引导他们与故事内容产生共鸣。
(2)阅读故事在故事阅读中,老师可以选择适当的语速和语调,引导孩子们逐步进入故事情境,感受其中的美好和乐趣。
并鼓励孩子们用自己的话语描述故事情节。
(3)情感表达通过故事内容,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表达对自然的喜爱和对友情的感悟,同时鼓励他们利用绘画、手工等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体会。
三、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文深入探讨与分析,我们对《小脚印》故事内容进行了全面评估,也针对教案的设计与实施进行了重点关注,旨在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提升阅读与表达能力。
生命第一 安全至上——安全教育系列绘本荐读

阅读︱︱︱安全教育系列绘本荐读生命第一安全至上王莉王莉院家庭教育指导师,生命化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
著有《书香润童年》《陪伴的力量》《童年可以如此美好》等。
今年以来,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几乎改变了全球所有人的生活,也再一次警醒我们:生命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孩子的安全教育是要时时讲、处处讲的。
我是生命化教育与儿童阅读推广人,我在阅读推广中有一个不变的主题,就是生命教育和安全教育。
可是孩子们有时候一提到安全教育就觉得这是个很大的话题,或者片面地以为讲安全就是说说消防安全、进行消防演习。
其实,安全不是一个离我们很远的大话题,而是紧密地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各种事情;安全也不仅仅是消防安全,而是涵盖我们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韩国作家的这套《安全教育童话绘本》就是一套非常适合教师、家长带着孩子一起读的安全教育指南。
作者把安全教育分类得非常细致,看看这套绘本的书名我们就能一目了然:《人身安全:保护自己的咒语》《饮食安全:白雪公主的健康食谱》《玩具安全:老虎叔叔的玩具商店》《自然灾害安全:鼹鼠的警觉》《消防安全:狐狸和魔法铜像》《多媒体安全:水果村孩子的礼物》《应急安全:小羊羊的急救箱》《运动安全:爱运动的兔子》《公共场所安全:在这里玩安全吗》《动植物接触安全:动植物都是我的好朋友》……一套书把安全的方方面面分类得非常细,让孩子们明白:“哦,安全原来还有这么多区域!”然后进行思考:“在不同区域我们要怎么注意安全呢?”在引发了孩子们的疑问后,每本书就以童话形式向孩子们娓娓道来,告诉孩子们在不同的场合、情形之下,安全要怎么做,要注意什么事项等,说得非常详细、具体,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给孩子们留下深刻印象。
本期绘本荐读就推荐其中的四本书,分享阅读体验和方法。
58阅读《动植物接触安全:动植物都是我的好朋友》:知己知彼,和谐共处书名:动植物接触安全:动植物都是我的好朋友作者:(韩)金福熙/文(韩)鞠雪姬/图译者:陈爱丽无论是今年的新冠肺炎疫情,还是2003年的非典疫情,科学家都用事实告诉我们,疫情的起因与人类食用野生动物有一定的关系。
已经了解了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这个刚好可以帮到你

已经了解了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这个刚好可以帮到你今天想和大家聊聊“性教育”的问题。
如果你已经了解到给孩子进行性教育的重要性,又刚巧在发愁怎么入手去做,今天的这篇文章可能刚好帮到你!1、听到一些父母或老人这般论调我就会很着急——“我家孩子那么乖,不会做出早恋那么丢人的事情。
”“性侵什么的也太远了吧!我们孩子太小了,哪听得懂这些?”“还好我们家是男孩子,不用太担心。
”……听到这些,禁不住想起前段时间引发极大关注和愤慨的“火车站当众猥亵养妹”和“医院里姑父摸侄女下体”事件。
除了这两起事件,最近曝出不少与性侵幼儿有关的新闻。
这些事件里,有三个值得共同关注和深思的地方。
第一点关注:熟人作案;我们总对孩子说,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要吃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要……但这两起案件中出现的却不是陌生人,而是哥哥、是姑父…!从一项社会调查中我们能看到:性侵的现象往往具有长期性和隐蔽性,邻居、亲属、老师,甚至是家庭内部成员都有可能是性侵者,而且这些最容易利用熟人身份,取得受害者的信任!第二点关注:男孩同样是高危人群!说到这个问题,女孩妈妈总格外担心,那男孩子就能高枕无忧了吗?没那么简单!不久前,微博名人许豪杰身陷“恋童癖”丑闻,被爆料开设了一家涉嫌“恋童”的网站。
虽然该事件目前还未有一个最终定论,但“男孩恋童癖”这个群体却因此最大限度进入公众视野。
许豪杰被指控开设的网站名为“正太天国”,据称他微博曾关注、点赞过多名涉嫌恋童的账号,也均是和小男孩相关的图片等…↑图为疑似恋童癖发布幼童洗澡照片最怕有家长、老人,爱把男孩拿出来炫耀。
甚至有人出门时不让孩子穿纸尿裤,故意露出“小弟弟”(这种行为一定要警惕!不仅不卫生,还有可能被恋童癖蓄意侵害。
)有些父母拍照晒娃,总觉得娃小就不在意,拍到孩子裸体的照片。
你发照片的时候觉得无所谓,其实可能被有心人拿去做肮脏的交易都不知道!从数据上我们也分析过,世界均值里女孩被侵犯率为19.7%,男孩为7.9%,而有些国家和地区,男孩受侵害率甚至高达27%,远远高于女孩!这样说,你还会因为自己家是男孩子而掉以轻心吗?!第三点深思:那些在性教育里消失的监护人!在近期的两起女童猥亵案里,我们除了看到猥亵者的可憎面目,同时也看到两个毫无反抗意识的女孩子的可悲可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 伤 疤
漓江出版社
1
活
1 图书介绍
动
安
2 故事分享
排
3 分享这本书的 意义
感谢下载
2
图书信息
书名:小伤疤
作者:文/[法]夏洛特·蒙德利克;图/[法]奥利 维耶·塔莱克;译/胡小跃 页码:40 开本:16开 定价:32.80元 ISBN:978-7-5407-7648-0 读者对象:少年儿童 出版时间:第一版2015年10月
——张文宏 台北小学辅导工作召集人
与亲友分离是既重要又困难的课题,透过书中人物细腻的表情、动作描绘, 让我们更懂得如何呵护孩子,照顾自己,一起愈合小伤疤。
感谢下载
——刘姿君 台北市学生辅导咨询中心
4
“花婆婆” 方素珍老师
读到一本好书,就说给孩子听,这是传递智慧, 看到一本好书,就和孩子共读,这是分享快乐。 有快乐,有智慧,就是一种幸福阅读。
给孩子读一本好书,就是为他撒下了一颗 种子,这些种子会发芽、开花,然后住进 一个小精灵;撒下的种子越多,住进来的 小精灵就越多,一个个进驻你的心房,它 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就叫智慧小精灵, 以后在人生路上遇到酸甜苦辣、生离死别 等各种问题,孩子心中的智慧小精灵就会 跟他对话,帮助他下牌。人在一生中会遇 到很多挫折和心情沮丧的时候,有人用听 音乐的方式获取快乐,有人通过阅读来疗 伤。阅读不是万灵丹,但阅读为你寻找快 乐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方式。
——健康快乐!
感谢下载
25
台湾岛上有个花婆婆,喜 欢到处播撒阅读的种子。
感谢下载
5
感谢下载
6
生命会裂开缺口, 爱里却没有害怕。 伤口总是会愈合, 终如那消失不见的【小伤疤】
《小伤疤》本年度最打动我的绘本,也是 我们国内人文教育中非常缺乏的生命教育 读物。强烈推荐!
——魔法童书会·张弘
感谢下载
7
感谢下载
8
感谢下载
9
感谢下载
10
感谢下载
11
感谢下载
12
感谢下载
13
感谢下载
14
感谢下载
15
感谢下载
感谢下载
19
感谢下载
20
感谢下载
21
感谢下载
22
感谢下载
23
小朋友们一起来讨论!
读完这个故事,小朋友们能不能 聊聊自己的想法呢?
感谢下载
24
今天的分享就到这啦! 祝所有的小朋友都
感谢下载
3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安武林温情推荐 ★荣获国际扶轮社青少年图书奖、美国线上独立书店导览图书奖 ★影响孩子一生的生命教育绘本
克服失亲的悲伤历程,需要共同体察、学习与陪伴,心理伤疤的愈合是重 要的生命旅程。《小伤疤》是本辅导悲伤的美丽童书,关于童年悲伤故事 及诠释亲情的生命记忆,令人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