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
我国轻工业发展及形势分析

我国轻工业发展及形势分析山东轻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0级2班田庆浩目录前言 (3)第一章轻工业概述 (4)第二章我国轻工业发展 (5)第三章我国轻工业形势 (6)第四章我国轻工业发展趋势 (7)结束语 (9)前言轻工业承担着繁荣市场、增加出口、扩大就业、服务“三农”的重要任务,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轻工业有了飞速发展,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我国消费品短缺的状况,而且产品大量出口。
目前我国已跻身世界轻工产品生产和消费大国的行列。
资料显示,我国轻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实现利税已分别占到或接近全国工业总产值、出口创汇和利税总额的大约三分之一,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产值同步增长,产值、效益、出口年均增长幅度都在20%以上。
总体上看,近10年我国轻工行业实现了较快增长,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都较好。
我国轻工业产品中的家用电器、五金制品、制浆造纸、钟表、啤酒、皮革及皮革制品等的产量已排名世界首位或位居前列,我国已成为世界轻工生产大国。
第一章轻工业概述1.轻工业主要是指生产消费资料的工业部门。
如:食品、纺织、皮革、造纸、日用化工、文教艺术体育用品工业等。
轻工业主要指提供生活消费品的工业部门,包括:①以农产品为原料的。
如棉、毛、麻、丝的纺织及缝纫,皮革及其制品,纸浆及造纸,食品制造等工业;②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
如日用金属、日用化工、日用玻璃、日用陶瓷、化学纤维及其织品、火柴、生活用木制品等工业。
轻工业产品大部分是生产消费品,一部分作为原料和半成品用于生产,如化学纤维、工业用布、纸张、盐等。
轻工业划分为22大类,44个行业,产品50多万种,涵盖了衣、食、住、行、用、玩各个方面。
一个国家轻工业发展程度决定了国民的生活水平。
轻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他肩负着对内解决人民生活的必需品,对外依靠出口换汇,解决国家经济建设必不可缺的资金。
人教版必修2历史: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教案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一、概述1、课名:《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是人教版教材高中必修②的一堂历史课;2、本节课所需课时为1课时,45分钟;3、《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是《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的核心课程,本课以时间为线索,介绍了从1949年到文革结束这一段时间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的基本情况。
其中既包括我国在建国初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包括后来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所经历的曲折历程。
二、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1)理清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发展的历程;(2)理解掌握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以及了解“一五”计划期间经济建设的成就;(3)正确分析评价三大改造;(4)掌握八大的正确决策和“八字方针”;(5)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6)运用辩证的观点分析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就和挫折;(7)通过分析国民经济恢复发展和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学会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分析历史图片或历史文献,归纳整理相应的历史知识,描述图片或文字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或现象;(2)通过呈现本课所涉及的社会历史大背景,客观公正地看待这一段经济建设历程,并探讨它对我们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哪些启示;(3)采用讲述法、问题探究、对比法、合作讨论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探索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是十分艰巨的过程。
凡是能够正确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方针政策,就能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反之就会遇到挫折和失误,进行实事求是的思想教育和国情教育;(2)通过十年探索史特点的分析,认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巨大成就,又有严重失误,但总的趋势是前进的。
中国共产党勇于正视自己的错误并不断纠正,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巨大成就;(3)通过社会主义建设先进模范人物,激发献身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以先进模范人物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的经济建设迅速恢复和发展,但这里面既有成功的探索,也有曲折和失误。
11.中国的工业教案

第32课时:区域分析法---以中国为例:11。
中国的工业(课前对照地图册预习资料)*知道哪些知识要记到图上,哪些要理解,哪些只了解*【基础知识】一、基础工业(一)煤炭工业1。
地位:最主要的能源2。
煤炭工业基地:山西、内蒙古、陕西(黄河中下游)3。
北煤南运线路:大秦线、神黄线、焦日线、京广线、焦柳线(二)石油、天然气工业1。
地位:现代工业的“血液”,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不断上升。
2。
分布:东北松辽石油基地:大庆、吉林、辽河(化纤)华北及环渤海油气产区:胜利(山东)中原、华北(冀)四川天然气基地新疆石油基地:克拉玛依、塔北(西气东输)、塔中(三)电力工业1。
火电:北方为主(煤主要分布在北方);是主体。
2。
水电:南方为主(南方水能资源丰富)(四)石油化学工业1。
地位:工业现代化的标志。
2。
石油化工中心:大庆、吉林、沈阳、山东、兰州。
(五)钢铁工业――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
布局因素:综合考虑矿产、燃料、交通和市场等各种因素。
(降低运费为目标)如:辽宁鞍本钢铁工业基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煤铁复合体型(资源型)上海宝山钢铁工业基地:交通和市场——临海型及市场型京津唐钢铁工业基地:市场型武汉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湖北大冶铁矿)攀枝花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太原钢铁工业基地:资源型(山西煤炭资源)二、中国工业的发展1.较高的增长速度2.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3.日趋合理的工业布局①加强了沿海地区原有工业基地的作用②广大内地大力建设新的工业中心和工业基地(哈尔滨、西安、兰州、成都、重庆等工业中心;山西能源基地;西昌卫星发射中心)③乡镇企业遍布各地4.迅速发展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①区位选择ⅰ技术发达,知识密集,人才集聚,有大批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ⅱ交通便利ⅲ环境优美(“硅谷”、班加罗尔)②分布:核心区:北京、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带:珠三角,京津石,沪宁杭;中西部:武汉、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三、中国工业的发展前景(一)与国外差距:现代化技术;经营管理;人均产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2.“大跃进”和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 整准备阶段,采取压缩工业企业生产指标、建设
1965 年)。
规模、职工人数、企业数量,关、背、并、转部分企
(1)“大跃进”时期(1958—1960年)。由于“一 业,保留了属于全国骨干的和国民经济必需的企
五计划”的顺利实施,党内部分领导同志主观主 业,保证其生产所需的原料、燃料、动力的供应。
51
经济研究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历程与成就
2020年1月 第22卷第1期
设项目遍布国防、机械、电子、化学和能源工业等 总产值由1958年的414.5亿元上升至1960年的
各个方面,初步搭建起了我国工业化的骨架,因 568.2亿元,年均增长17.08%;工业占国民经济的
此也被称为“工业化奠基之役”。通过“三大改 比重由 1958 年 31.68%±升至 1960 年 38.99%,
“一五计划”时期,我国工业增加值由1952 年的119.8亿元增长至1957年的271亿元,年均 增长约17.73%;工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由1952 年的17.64%±升至1957年的25.34%O 156个建
[收稿日期]2019-11-28
[作者简介]喻冬冬(199(1),男,江西抚州人冲共达州市通川区委党校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区域经济;魏超(1989—),男,河南正阳人,成都产 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群工作部综合文秘,主要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国企改革及党建。
关键词:工业发展;工业建设成就;工业发展历程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6922( 2020 )01-51-08
doi: 10.3969/j.issn. 1009-6922.2020.01.010
工程机械装载机的发展史

4.1.4 机械式传动,底盘是采用机械式离合器和变速箱等的机械元件来 传递动力,虽然结构简单,但由于无前述优点,较落后,目前很少应用 于装载机。
29
4.1.5 按卸料方式不同:装载机分为前卸式、回转式、侧卸式和后卸式 等几种,目前国内外生产的装载机大部分是前卸式结构;前卸式装载 机工作装置在前面铲装和卸料。
6
1.2 四十年代发展专用底盘期
1947年,克拉克公司生产,用液压—连杆机构,取代了门架式结构,专用底盘,具备了现代 装载机的外形,提高了提升速度、卸载高度和掘起力,因而可用于铲装松散的土方和石 方,这是装载机发展过程中第一次重大突破。
7
W5型轮式装载机
1957年第一台320型两头忙挖掘装载机
1.3 五十年代——结构性能完善期
39
徐州工程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徐工集团自1989年成立以来始终保持中国工程机械行业 前列,是中国工程机械产品齐全、具有竞争力和影响力的 大型企业集团。
40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临工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简称山东临工),始建于 1972年,是国家工程机械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中国机 械工业100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⒊采用了全密封内藏湿式多片式制动器及制动可靠、性能卓越的全液压 制动系统;
⒋采用了当今世界上流行的流线形外观设计,并采用了前后玻璃分别为 一体的带有空调的驾驶室;
⒌采用了大转向角,具有转弯半径小、结构合理、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 ⒍普遍实现了液压先导操纵,使作业操纵轻便、灵活、快捷,大大减轻
了司机劳动强度; ⒎驱动桥上普遍装有限滑差速器,大大提高了恶劣条件下的通过性,从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阶级斗争的老路。
◆探究
材料一 主题思想 材料二
1958 年,毛泽东认为共产主 对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 义可以提前到来 曲折的认识 联系教材 中国民族工业的艰难发展 结合上述材料并依据有关事实,概括自 1949 年起的 30 年 问题探究 间,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走过了一条怎样的 学习——探索——走老路的曲折进程。 “一五”期间,通过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 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以 1956 年中共八大为主要标志, 中国共产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1958 答案提示 年,党错误地发动了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忽 视了经济规律,超越了国情,导致三年经济困难;20 世纪 60 年代,党在阶级斗争问题上的“左”的错误继续发展, 导致了“文革”,社会主义建设遭到严重破坏。
【针对练习】 (2011 年广东惠阳中学高一期末)某年 10 月 1 日,中国举行 国庆阅兵。参加国庆游行的群众抬着各种炼钢高炉模型,手捧 公共食堂做的食品,高呼“超英赶美”、“人民公社万岁”等 口号。产生这种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C.“左”倾错误影响 )
B.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 D.三大改造完成
二、非选择题 6.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
了100 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 年我国
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
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 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 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2)结果
①从 1962 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
②到 1965 年,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初中地理《中国的主要产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中国的主要产业
)生物医药技术(4)新能源技术
(5)现代农业技术
活动三:感悟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
任务一:小组探究:高新技术产业及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变化?
小组间交流自己未解决问题,小组不能解决的,把问题提交课堂,教师引导共同解决。
(这一部分主要还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引导其他学生对问题加以思考、回答。
学生不能作答的,教师加以点拨指导,教师主要营造一种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
)
任务二:学习地理的常用方法总结
(1)读图分析法:发现问题—读图—提取有效信息—分析解决问题。
(2)材料分析法:发现问题—读文字—找出关键词句—分析归纳—解决地理问题。
(3)对比法:把两种地理事像放在一起,形成对比,从不同角度分析它们的特点,了解它们的个性。
任务三:在教师引导,反思、拓展学习相关知识点。
(1)结合高技术产业的部门名称及自己的理解,思考高技术产业的。
“一五”期间新中国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内涵

“一五”期间新中国国家工业化道路的内涵作者:高军峰来源:《中外企业家·下半月》 2010年第1期新中国头三年,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取得了国民经济的恢复,为实现国家工业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但是,如何实现国家工业化,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对党和政府来说,都是一个全新的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新中国当时选择的国家工业化道路只能是“以苏联的经验和作法为蓝本,依靠本国内部积累资金,从建立和优先发展重工业着手,求得工业和整个国家经济的高速度发展,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1]的道路。
一、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国家工业化苏联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中心环节的,斯大林曾说:“不是发展任何一种工业都算作工业化。
工业化的中心,工业化的基础,就是发展重工业(燃料、金属等),归根结底,就是发展生产资料的生产,发展本国的机器制造业。
”[2]毛泽东在党内也一直强调,要以苏联为榜样,采用苏联工业化的模式,迅速实现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因此,在国民经济恢复即将完成的时候,中共中央提出以“一化三改”为主要内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并着手制定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即“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国家工业化奠定初步基础。
1953年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迎接1953年的伟大任务》的元旦社论,社论指出:“1953年将是我国进入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将开始执行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经济建设的总任务就使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强大的工业国。
”[3]但是,我国原有工业基础十分落后和薄弱,不但旧中国的工业基础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就是与同时期的东欧国家相比也是落后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俄国的工业总产值为世界的第五位,欧洲的第四位;1913年俄国的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2.19%,农业占57.99%,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值的42.99%,轻工业占57.1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大自然区: 1、东部季风区 2、西北干旱区 3、青藏高原区
中国工业分布的变化
沈阳 唐山 大连 天津 青岛 南京 上海
重庆
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 集中的地区 40多年来工业建设 发展的地区 原有和扩建的工业中心 新建的工业中心
广州
知识点3 影响重工业布局的因素
自然因素(首要因素) 经济与技术因素 社会发展要求与决策者的意识 运输因素 地理区位因素
两种布局模式
1、采掘、冶炼和金属加工在地区分布上的 结合; 2、接近三地,即产地、燃料动力供应地和 产品消费地。
我国主要的工业基地
沈阳 鞍山 本溪
辽中南
京津唐 北京 天津 唐山 沪宁杭
辽阳 大连
上海 珠江三角洲
广州 深圳 珠海
南京
杭州
沈阳
北京
唐山
大连 天津
辽中南 京津唐
南京 上海 杭州
沪宁杭
1、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发展; 2、市场机制的主导作用;
市场机制的构成要素: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 争机制和风险机制。
3、我国正成为世界制造中心; 4、生活水平的提高。
新型重工业发展道路
资源节约、技术推动、内外结合、效率提 高和环境美好!
知识点2 我国重工业的布局
布局变化: 1、70年代前期:重点向内地倾斜; 2、70年代中期:逐渐由内地向东部沿海发 达区域转移; 3、70年代末:①东部投资 不断增加; ②中部成为能源、原材料建 设重点; ③西部得到开发。
我国重工业发展概述
工业
提供
生产工具
制约
主导
生产力
决定
国民经济
工业是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技术改造的物质基础
中国的工业
以生产生活资料为主的工业
食品工业
纺织工业
轻工业
钢材
煤炭
以生产生产资料为主的工业
化肥
机械
重工业
重工业的作用
1、为整个社会提供能源、原材料和技术装 备等资料; 2、是农业、轻工业发展的基础和前提; 3、代表一个国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发达 程度。
深圳
}
玩具制造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连线题
沪宁杭地区 辽中南地区 珠江三角洲 京津唐地区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丰富的铁,石油, 海盐资源 2. 有统一的电网 3. 有便利的铁路,公路 和近海运输
4. 紧靠山西能源基地
5. 有石油管道联结华北 和东北 的油田
二. 主要城市
北京 天津
} 纺织
采煤
机械
冶金 食品 冶金
化工
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唐山----
陶瓷
沪宁杭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有丰富的资源 2. 雄厚的技术力量 3. 统一的电网 4. 发达的水陆空交通
二. 主要城市
上海---钢铁 化工 纺织 机械 造船 食品
南京 无锡 苏州
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
家用电器 丝绸
服装
杭州
珠江三角洲
一. 有利条件
靠近香港和东南亚 便于利用外资
二. 主要城市
广州 珠海
家用电器 服装 食品
产业类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 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 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 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推动我国重工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广州 深圳 珠海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
辽中南
京津唐
沪宁杭
辽中南工业基地
一. 有利条件
1. 丰富的资源
煤
铁
石油
2. 便利的交通 铁路运输 二. 主要城市和工业 鞍山,本溪---沈阳---大连---辽阳---钢铁工业 近海运输
机械工业 造船和 石油加工工业 化纤工业
我国著名的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