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拟修辞手法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课堂)ppt课件

精选ppt
8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
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 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也即 自问自答)
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 公。”(元曲小令)
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 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精选ppt
9
蟾宫曲·问人间谁是英雄 元代 阿鲁威 原文: 问人间谁是英雄? 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 紫盖黄旗,多应借得,赤壁东风。 更惊起南阳卧龙,便成名八阵图中。 鼎足三分,一分西蜀,一分江东。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 游 (68岁所作)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三万里”“五千仞”“泪尽”都是夸张,把诗
人对故国山河的热爱、对遗民的深切同情、对偏安
江南不思进取的投降派的满腔愤怒表现得淋漓尽致。
精选ppt
7
6、对偶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
精选ppt
10
8、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 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 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
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 史之必然。
精选ppt
11
9、起兴 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 年。”(李商隐的《锦瑟》) 首联用锦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 “华年”。
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3、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4、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5、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
兰溪棹歌(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如眉”:以眉喻月,描绘了当时月亮的形状 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以镜喻兰溪之 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 的明洁。
修辞手法完整ppt课件

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述的人或事物,而用与其相关的事 物来代替。它强调两事物间的相关点。
小米加步枪,照样胜利! 具体代抽象
红领巾向我们招手! 特征代整体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部分代整体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具体代抽象 杀死一个李公朴,还有千千万万个李公朴站起来!
专名代泛指
整理版课件
11
古诗词中的借代
❖ 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杜甫 赠韦左丞诗) 恰当地使用借代修辞,可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以。突(出曹事操物的短本歌质行特)征,增强 语言的形象性,而且可以使文
❖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笔牍简之洁劳精形炼。,(语刘言禹富锡于变陋化室和铭) 幽默感。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 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博喻----连用几个比喻从不同角度,运
用不整同理版的课相件似点对同一本体进行比喻。 5
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另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海是水的一部字典:
(6) 忽如一夜春风来,比千喻树万树梨花开拟人。
比作梨花
(7)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
风暗拆开。 ——钱羽《未展芭蕉》
比喻
拟人
整理版课件
9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借代
整理版课件
10
常见修辞手法----借代
借代 的特点
仿写比喻句要注意本体和喻体
之间的相似性,本体之间的关
联整,理版要课遵件循比喻修辞的原则!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

超前
未饮心先醉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 5、对偶 • 是用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意义对 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 相近意思的修辞方式。
•乐美; • ③表意凝炼,抒情酣畅。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类型
例句
正对 打倒烦恼,攻下忧愁。
反对
忧劳可以兴国, 逸豫可以亡身、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 1、比喻 • 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
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构成比 喻的关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类事物,甲乙之 间必须有相似点,否则不能成立。
• 作用: • ①化平淡为生动; • ②化深奥为浅显; • ③化抽象为具体; • ④化冗长为简洁。
串对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温馨歌诀:
• 对偶对仗,结构一样, • 词性相同,字数相当。 • 字句对称,节奏铿锵, • 朗朗上口,易记心上。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 6、排比 • 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 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 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方 式。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 4 、夸张 • 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
度等方面进行合乎情理的有意扩大或缩小。 • 作用: • ①突出事物的本质和特征; • ②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 • ③感情鲜明、增强语言生动性。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类型 例句
夸大 唐朝千年的风沙,现在还在刮
缩小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九种常见的修辞手法
类型
例句
用 肯 定 的 毛主席都是如此,我们还 形 式 表 示 有什么可以骄傲的呢? 否定
常见修辞手法(教学完整)ppt课件

他是想以自己的“矮”来衬托儿子的“高”,只 要能看见儿子长成参天大树,即使化为一片 枯叶、一滩黄泥,父亲也愿意!“爸,别比 了……好吗?您的个子是弓,儿的个子是弦, 弓总比弦长啊!”
.
35
比较
改写
大家都说他太小心眼了,什么都 斤斤计较。
大家都说他的心只有针眼那么大,芝 麻豆之类的小事都斤斤计较。
平实的句子:刮风了,下雨了。
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 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十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 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 己的文章里。
例:古人常用"汗牛充栋"之 类的成语形容藏书的丰富。
十一、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 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
25
十二、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 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
26
十三、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 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
.
27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 嘏)
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真 消愁愁更愁。(李白)
.
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12
二、比拟: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或者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
.
13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比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
.
35
比较
改写
大家都说他太小心眼了,什么都 斤斤计较。
大家都说他的心只有针眼那么大,芝 麻豆之类的小事都斤斤计较。
平实的句子:刮风了,下雨了。
至此庄王恍然大悟,赶紧请教优孟如何弥补 自己的过失。终于将马付于庖厨,烹而食之。
十 、引用:把别人的话或大家熟悉 的成语典故等有选择地组织到自 己的文章里。
例:古人常用"汗牛充栋"之 类的成语形容藏书的丰富。
十一、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 说出自己的看法(自问自答)。
例:是谁创造了世界? 是我们劳动群众。
.
25
十二、反问:即反诘。用疑问的 形式来表达确定的意思。
(问而不答,让读者从话中找到 答案)
例:克服困难不也是一种享 受吗?
.
26
十三、顶真:用上一句的结尾的 词语做下一句的起头
例:归来见天子,天 子坐明堂。
.
27
月光如水水如天。(赵 嘏)
顶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 真 消愁愁更愁。(李白)
.
表示举例。
例:这样的事情很多. ,像……
12
二、比拟:把物当作
人来描写,或者把人 当作物来描写。
.
13
<1>拟人:把事物当作人, 写出和人一样的感情和动作。
比 例:花喜鹊格格地笑起来。
拟 <2>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
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 例: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
跑了。 (人是没有尾巴的,这里
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PPT课件

以及拟作物的词语。
.
27
抽象作具体物
定义:给抽象事物赋予原本描写具体事物(动
物、植物、山水等)的词语、动作、神态、特
征等的修辞手法。
上面例①中,把“公理”这种抽象概念比拟成能卖几
块钱一斤的东西;例②中,把“失败”比拟为“尼龙
绳子”可以接起来,比拟为“金属梯子”可以焊上去,
比拟为可以“堆垒”的东西;例③中,把“情意”比
那美好的想法给予肯定和鼓励……
3、 太阳一到秋天,就将它的光芒全撒向人间。瞧,田野是金黄的,场地是
金黄的,群山也是金黄的。
4、鸟儿将巢安放在繁华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的展示自己的歌
喉,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
.
20
拟人句欣赏
5、一只活泼的青蛙在稻田里放声歌唱,从它嘴中流露出一段段优美的旋律 6、高粱好似一对对的“红领巾”,静悄悄的把周围的道路观察。向日葵摇 头微笑,望不尽太阳升起处的白色天涯。 7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彩的,是渴睡人的眼 8、它脱下破旧的外衣,又开始新的生活;它贪婪地吮吸着春天那清新、甜 润的露珠儿,慢慢地长出逗人喜爱的嫩枝绿叶。
本体N(名词)+比喻词+喻体N(名词)。注:
暗喻不出现本体和比喻词实际上是可以还原
成明喻的,实质相同.。
14
比喻和比拟
• 借喻的一般形式是——喻体N(名词)+V(动 词)或adj(形容词)
• 所以我们发现:比喻和拟物的区别实际 上就是借喻和拟物的区别.
• 借喻:只是直接把喻体借过来当做本体用;
• 拟物是赋予了比拟对象的人格或事物的属 性,即赋予了比拟对象的生命力,使它成为了 有生命的人或物.
30
比拟修辞手法 (2) ppt课件

ppt课件
5
例2(把植物拟人)
•
高粱好似一队队的“红领巾”,悄悄地把周围的道路观察; 向
日葵摇着头微笑着,望不尽太阳起处的红色天涯; 矮小而年高的垂
柳,用苍绿的叶子抚摸着快熟的庄稼; 密集的芦苇,细心地护卫着脚
下偷偷开放的搞活打开乐观没 软骨头年蔑视内蒙古体看法没国家没
每人法庭长每佛撒佛爱戴方面每 广泛没收马锅头 反革命的灌米汤佛
如: 他们……挥动竹枝扫把,在默默地扫着,默默地扫着.好像春天,夏 天天,秋天,冬天,都是在他们的竹枝扫帚下,一个接一个地被扫走 了,又被扫来了.(古华《芙蓉镇》)
ppt课件
16
比拟的效果
第一,比拟的主要效果是使表达形象生动。 拟可以让静的变成动的,让死硬呆板的变 成活泼和有生气的,让无性格的变成有性 格的,让抽象的变成具体形象,活灵活现 的.客观事物经过人们合理的属性转移和合 乎规律的创造性想象,而变得富有艺术魅 力。
比拟
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做乙 事物来描写的一种辞格。是将人比作物、 将物比做人,或将甲物化为乙物。运用这 种辞格能收到特有的修辞效果:或增添特 有的情味,或把事物写的神形毕现,栩栩 如生,抒发爱憎分明的感情。诗歌、小说 、散文、寓言、童话等经常使用比拟的辞 格。
ppt课件
1
比拟的分类
拟人 :把物当作人。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做人给他
打开人民感感到毛茸茸。
•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
•
【简析】 诗人满怀激情,以拟鬼画符合金钢头发的方式描绘了
团泊洼色彩缤纷,生机勃勃的动人秋景:高粱在“悄悄”“观察”,
向日葵“股份公司软骨头没 防恶魔日二十九饿日食基色亿十日米 ”
着,“望”着,“年高”的垂柳“抚摸”着庄稼,芦苇“细心地护卫 ”着“偷偷开放的野花”。如此拟人,使画面上的这些自然景物静谧 美好,多情和谐,栩栩如生,使诗人在特定环境中的满腔情怀形象化 了。
比拟修辞手法 PPT

列句子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至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 峰突起,盛(拟气凌人。
②:他骄人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拟物)
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 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拟。人)
④: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 (拟 人)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 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比拟歌 拟人拟物叫比拟,拟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洗染,强烈感情来抒发。
比拟修辞手法
一、概念: 比拟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
写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 物化为乙物。 例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天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分析]“沉睡”、“淋醒”都不是银梨树本身所具有的 特征, 而是将它比作人来写。
知识点
二、分类: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至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 峰突起,盛(拟气凌人。
②:他骄人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拟物)
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 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拟。人)
④: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啦。 (拟 人)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 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比拟歌 拟人拟物叫比拟,拟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洗染,强烈感情来抒发。
比拟修辞手法
一、概念: 比拟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
写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 物化为乙物。 例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天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分析]“沉睡”、“淋醒”都不是银梨树本身所具有的 特征, 而是将它比作人来写。
知识点
二、分类: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常见的修辞手法课件ppt课件

赤壁(杜牡)
折戟沉砂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析: “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分别 是孙策、周瑜的妻子,她们的命运代表了东吴 国家的命运。 “锁二乔”指的是大乔、小乔 被曹操虏去,意味着东吴的败亡。以“锁二乔” 借代东吴的败亡,既显得委婉,又显得深沉, 同时又能给人联想与思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两句备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比喻和设问的 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弥漫、深浓、绵长, 表现了词人内心无尽的哀伤,既有深度,又有 力度。
修辞分析之比拟
• 1、定义
2、种类
拟人 拟物
3、作 用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将人的情感移植到花鸟身上,把人的感 情表现得更深沉、曲折、凄苦、哀伤。
借 喻
√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
7、准确理解比喻句
例句:我猜他把那信总该看了几十遍,每个 字让他嚼得稀烂,消化了。
本体是“看信”,喻体是“咀嚼食物”, 相似点是:仔细、反复、回味。
例句:虽然这是些无关大局的小事,可是在 这位观察别人很精细的姑娘身上却投下了一个 不太好的阴影。
本体是“印象”;喻体是“阴影”;相 似点是“暗淡”。
设问:诗的三四句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试析它的作用。
答:用了比喻修辞手法,把对友人惜别的心情比做遮 拦不断的江南江北的春色。将抽象的感情具体化、形 象化、化虚为实,想象奇特、新颖。
江上看山(苏轼)
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 群。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舟中 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①花白胡子 一面说,一面走到康大叔面前……
(特征代本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
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沁阳市中小学微课系列
人教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修辞格:比拟
沁阳市第二中学 周静
-
一、概念: 比拟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
写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 物化为乙物。 例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天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分析]“沉睡”、“淋醒”都不是银梨树本身所具有的 特征, 而是将它比作人来写。
-
判断下列句子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至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 峰突起,盛(拟气凌人。
②:他骄人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拟物)
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 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拟。人)
④: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 拟人拟物叫比拟,拟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洗染,强烈感情来抒发。
-
沁阳市教育局
2015.08
-
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的花朵嗡嗡着。 ②把植物拟人化 例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③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例 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
,看它呀,蹦蹦跳跳。
-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
-
知识点
-
二、分类: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
给他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声情笑貌 ,使其人格化。
例 白云无精打采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 [分析] 把白云当作人来写,给白云以“无精打采
”“没有心思听”等人所具有的特性。
-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①把动物拟人化 例 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柳树枝头的金色
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沁阳市中小学微课系列
人教版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修辞格:比拟
沁阳市第二中学 周静
-
一、概念: 比拟是利用心理联想机制,把甲事物当作乙事物来描
写的一种辞格。它可以将人比作物、将物比作人,或将甲 物化为乙物。 例 阳春三月,沉睡了一冬天的银梨树被蒙蒙细雨淋醒
[分析]“沉睡”、“淋醒”都不是银梨树本身所具有的 特征, 而是将它比作人来写。
-
判断下列句子属于拟人还是拟物?
①:每条岭都是那么温柔,虽然下至山脚, 上至岭顶,长满了珍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 峰突起,盛(拟气凌人。
②:他骄人傲)自满,尾巴都翘上天(。拟物)
③:一部高高的挖土机,伸长着脖子,张大 嘴巴,只要四五下就能吐出一车河(沙拟。人)
④:近来连伤风、咳嗽都跟我请了假 拟人拟物叫比拟,拟物把人拟成物。 拟人把物拟成人,物物比拟叫拟物。 描写文章忌呆板,比拟生动形象化。 人物相拟文洗染,强烈感情来抒发。
-
沁阳市教育局
2015.08
-
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鲁迅《故乡》) 2、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意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
送。(杨絳《老王》) 3、他无法统计失败了多少次。他毫不气馁。他总结失败的
教训,把失败接起来,焊上去,作为登山用的尼龙绳子和 金属梯子。(徐迟《哥德巴赫猜想》)
-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的花朵嗡嗡着。 ②把植物拟人化 例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
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
③把一般事物拟人化 例 枪口对准星星,星星大吃一惊。看它呀,躲躲闪闪
,看它呀,蹦蹦跳跳。
-
拟物:把人当作物来写,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或者把 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
例如: 1、我到了自家的房外,我的母亲早已迎着出来了,接着便
-
知识点
-
二、分类: 拟人:把物当作人来写,就是把生物或无生物当作人,
给他们以人的思想感情,具有人的声情笑貌 ,使其人格化。
例 白云无精打采的,没有心思听他的话 [分析] 把白云当作人来写,给白云以“无精打采
”“没有心思听”等人所具有的特性。
-
拟人句的运用形式:
①把动物拟人化 例 一只探险的蜜蜂正绕着布满柳树枝头的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