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腺上皮病变的细胞学诊断与鉴别诊断 合肥会议

合集下载

宫颈腺上皮病变PPT课件

宫颈腺上皮病变PPT课件

中期患者可能出现腰骶部疼痛、 下腹部坠胀等症状,这些症状 在劳累或性生活后可能加重。

中期宫颈腺上皮病变还可能出 现接触性出血,出血量可能较 早期增多。
晚期症状
宫颈腺上皮病变晚期可能出现阴道不规则流血,出血量可能较多,甚至可能出现大 量出血。
晚期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坠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严重影响 日常生活。
手术治疗的优点在于治愈率高,但手术风险和副作用相对较大,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和 规范操作。
05
宫颈腺上皮病变的预防与预 后
预防措施
定期筛查
建议定期进行宫颈细胞学 检查和HPV检测,以便早 期发现宫颈腺上皮病变。
健康生活方式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 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 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 患病风险。
宫颈腺上皮病变晚期还可能出现尿频、尿急、肛门坠胀等症状,这些症状可能与病 灶侵犯膀胱和直肠有关。
体征
宫颈腺上皮病变早期体征不明显,部 分患者可能出现宫颈糜烂样改变。
宫颈腺上皮病变晚期还可能出现病灶 侵犯周围组织的情况,如膀胱膨出、 直肠膨出等。
中期和晚期宫颈腺上皮病变可能出现 宫颈肥大、质地变硬、宫颈管膨大等 症状。
和程度。
鉴别诊断
01
02
03
宫颈炎症
宫颈炎症可引起宫颈充血、 水肿等症状,与宫颈腺上 皮病变相似,但炎症通常 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宫颈癌
宫颈癌与宫颈腺上皮病变 在症状和体征上可能相似, 但宫颈癌细胞形态和结构 异常更为明显。
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可引起宫 颈部位疼痛、性交痛等症 状,但病变主要位于子宫 颈管内。
避免性传播疾病
预防性传播疾病,如尖锐 湿疣、淋病等,有助于降 低宫颈腺上皮病变的风险。

TBS鉴别诊断要点及病例讨论

TBS鉴别诊断要点及病例讨论

前言
TBS2001报告系统及宫颈液基细胞制片术为宫颈癌的防治作出了巨大
贡 献。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因素造成诊断准确性不够令人满意。细
胞病 理工作者迫切地需要掌握一些鉴别诊断的知识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我科自2003年开展宫颈脱落细胞TCT检测至今,一共完成了17万多人次
的宫颈癌筛查工作。这样大的样本基数中,不乏一些疑难病例困扰我们。所
体感
核膜
光滑—轻微不规则
轻微不规则
染色质
细颗粒状,均匀分布, 轻度深染
核仁/染色质中心 不明显或不存在
细颗粒状,均匀分布, 较明显深染
不明显或不存在
胞质特点
不明显的核周空洞
核周空穴(HPV)
双染性/多彩
未出现
未出现
两者的区别主要在胞 核的增大程度、核膜 规则程度、染色质深 染程度等。
病例3
患者42岁,发现宫颈赘生物2天,刷取宫颈细胞检查。
有分支,发芽树枝状、竹 节 状,将鳞状上皮细胞串 起成 烤肉串样
嗜曙红色到灰褐色
宫颈腺体分泌的黏液 无分支,无特殊形态 红色、绿色,也可嗜双色
有,沿菌丝菌丝或长芽孢纵 轴排列,或聚集在鳞状上 皮 细胞上
无孢子
4. 宫颈腺细胞
宫内膜腺细胞
大小 形态 胞质 胞质空泡 细胞排列 核形态 核仁
宫颈腺细胞 大 多为高柱形 丰富 常有 栅栏或蜂窝状 圆或卵圆形 明显
胞核
梭形似枣核,位于虫体一端
背景相对单纯
中性白细胞到外底层细胞 大 小,圆形或不定形,无 鞭毛 相互间较独立,分布无规律
跟中底层鳞状上皮染色相似, 较清晰,胞浆泡沫样 豆形、圆形或卵圆形,多位 于细胞中央,偶见双核
3.念珠菌假菌丝 粘液丝

宫颈细胞学的tbs分类及其鉴别诊断

宫颈细胞学的tbs分类及其鉴别诊断

一、宫颈细胞学的TBS分类1. TBS系统介绍宫颈细胞学的TBS分类系统是针对宫颈细胞学检查提出的一种分类方法,它是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和临床意义来对宫颈细胞进行分类的。

TBS分类系统分为5个级别,分别是TBS 1级、TBS 2级、TBS 3级、TBS 4级和TBS 5级。

2. TBS 1级TBS 1级细胞学表现为正常宫颈上皮细胞,无异常细胞发现。

3. TBS 2级TBS 2级细胞学表现为炎症细胞,包括炎症细胞、颗粒细胞和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的增生。

4. TBS 3级TBS 3级细胞学表现为有异常细胞但不具有恶性特征。

包括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非典型腺上皮细胞(AEC)等。

5. TBS 4级TBS 4级细胞学表现为可能具有恶性特征的异常细胞。

包括低级别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高级别鳞状上皮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等。

6. TBS 5级TBS 5级细胞学表现为明显恶性的细胞变化,意味着可能有宫颈癌的存在。

二、鉴别诊断1. 鉴别TBS 1级和TBS 2级TBS 1级和TBS 2级的鉴别主要是通过细胞形态学特征来进行。

TBS 1级细胞常常呈现正常的上皮形态,而TBS 2级细胞则可能出现炎症细胞和上皮细胞杯状细胞的增生,需要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特征来进行鉴别。

2. 鉴别TBS 3级和TBS 4级TBS 3级和TBS 4级的鉴别需要结合细胞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检测等方法来进行。

TBS 3级细胞不具有明显的恶性特征,而TBS 4级细胞可能具有恶性特征,需要进一步进行细胞分型和染色体异常检测来进行鉴别。

3. 鉴别TBS 4级和TBS 5级TBS 4级和TBS 5级的鉴别主要是根据细胞形态学特征和染色体检测结果来进行。

TBS 4级细胞可能具有部分恶性特征,需要进一步观察细胞形态和进行染色体异常检测来进行鉴别。

三、结语宫颈细胞学的TBS分类及其鉴别诊断是对宫颈细胞进行准确分类和诊断的重要方法,能够帮助医生对宫颈细胞进行科学评价和诊断,并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子宫颈腺癌15例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子宫颈腺癌15例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

子宫颈腺癌15例细胞病理学诊断分析发表时间:2016-04-18T16:25:58.45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作者:陆建军[导读] 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吴江医院江苏苏州 215200)近年来宫颈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实际发病率逐年上升[1],这是因为医学上对少见腺癌亚型的诊断能力逐年提高。

陆建军(南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吴江医院江苏苏州 215200)【摘要】目的分析导致液基细胞学筛查对子宫颈腺癌诊断准确率偏低的因素,以提高诊断水平,减少漏诊误诊。

方法收集并分析15例经我院病理科组织学确诊为子宫颈腺癌的患者临床资料,复习全部病例的组织病理切片及液基细胞学涂片。

结果经液基细胞学明确诊断出宫腺癌的仅1例(6.67%),完全未发现问题的9例(60%)。

结论子宫颈腺癌难以被液基细胞学诊断,受解剖学结构、生长位置、生长方式所导致的取材受限,以及细胞学医师的诊断经验和水平,细胞学涂片缺少组织学结构等因素,应该通过患者、临床医师、病理医师的共同努力,达到早诊断、早治疗。

【关键词】宫颈腺癌液基细胞学近年来宫颈腺癌及其癌前病变的实际发病率逐年上升[1],这是因为医学上对少见腺癌亚型的诊断能力逐年提高。

同时有人认为不断变异的高危型HPV的持续感染与宫颈腺癌的发病率升高有关[2]。

但文献报导细胞学检查不能够及时诊断出子宫颈腺癌的前期病变,进而无法得到尽早治疗。

日常所采用的细胞学筛查方法,很难诊断出腺上皮发生的病变,有时可以检测到明显病变,但因诊断经验不足等原因,极易造成漏诊[3]。

我们对近年15例宫颈腺癌的细胞病理与组织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临床和病理特点,以期提高细胞学检出率,减少漏诊。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病理科2011年1月-2014年12月间组织学确诊为子宫颈腺癌且一月内有过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的15例患者,年龄34-56岁。

1.2 方法分析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复习全部病例的活检标本病理切片,手术切除标本病理切片,以及相对应的液基细胞学涂片。

TBS宫颈细胞学诊断标准

TBS宫颈细胞学诊断标准

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宫颈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自1943年巴氏提出五级分类诊断法以来世界各个国家沿用多年,为宫颈癌的防治作出重要贡献,使晚期宫颈癌发病率大大降低。

1988年WHO提出宫颈病变细胞学描述术语,主张癌前病变用CIN1、CIN2、CIN3表示。

一.1988年美国由50位细胞病理学家在华盛顿、马里兰州的Bethesda城召开会议讨论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报告方式、称The Bethesda System,TBS。

认为巴氏五级分类诊断报告目前不再被接受,采用描述性诊断报告,并提出两个对癌前病变的术语: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和High-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

二.1991年召开第二次会议、讨论TBS使用中的问题和诊断标准。

1994年由Robert J.Kurman和Diane Solomon出版了“子宫颈/阴道细胞学诊断报告”的书(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Vaginal Cytologic Diagnoses)。

现在美国等不少国家采用描述性诊断。

把美国提出的描述性诊断简称TBS(The Bethesda System)。

在使用中有所改变,因而称为改良TBS。

三.2001年4月30日至5月2日在美国Bethesda城召开包括中国细胞病理学术委员会参加共42个学术团体协办的研讨会,推出2001年TBS相关术语,包括:标本类型:直接涂片或液基制片;标本质量评估:满意和不满意;总分类:阴性,其它:子宫内膜细胞≥40岁;上皮细胞异常;简述细胞自动识别方法和结果;以及辅助诊断;提出有关建议。

2004年又出第二版子宫颈细胞学Bethesda报告系统书(The Bethesda System for Reporting Cervical Cytology). 主编 DianeSolomon 和Ritu Nayar.四.1988年召开第一次会议明确了TBS三个基本原则:●加强实验室检查与有关临床医师的沟通。

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检测方法的探讨

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检测方法的探讨

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检测方法的探讨作者:周红荣马成斌王忠英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宫颈涂片、宫颈活检等的筛选方法在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术前检测中的作用。

方法对2007.1~2013.6在我院做过宫颈锥切和全子宫切除诊断为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CGIN)的患者进行鉴别。

收集宫颈锥切和子宫切除前来自宫颈涂片、宫颈组织活检、颈管搔刮的结果。

Fisher确切概率法用于统计分析。

结果经宫颈组织病理证实的67例CGIN患者宫颈细胞学涂片中,23例有细胞病变,未见上皮内瘤样病变44例。

宫颈涂片腺体病变检出灵敏度34.3%。

23例涂片异常结果中异型的腺上皮有8例(11.9%),高度鳞状上皮内瘤样病变1例(1.5%),低度鳞状上皮瘤样病变的5例(7.5%),不典型鳞状上皮9例(13.4%),。

腺上皮异常组与鳞状上皮异常组对单纯性CGIN的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379)。

结论在CGIN锥切前,宫颈涂片检测腺体病变异常的敏感度较低,但加上宫颈组织活检和宫颈管搔刮则明显提高,宫颈疾病的术前精确预测对怀疑有宫颈腺体病变患者治疗计划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宫颈管搔刮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和腺癌的发病率在逐年增加,而宫颈腺上皮瘤样病变(CGIN)被认为是宫颈腺癌前期病变,有统计宫颈原位腺癌(Cervical adenocarcinoma in situ, AIS)占宫颈癌的20%~25%[1],因此CGIN的早期检测对AIS的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2]。

通过涂片筛查对预防这种疾病的潜在作用得到公认[3],宫颈细胞学筛查降低了宫颈浸润性鳞状细胞癌的发生率[2],阴道镜指导下的活检对发现宫颈鳞状细胞不典型增生是有效的手段,但对宫颈腺癌的细胞学检查的阳性发现率非常低。

往往在术前宫颈涂片和阴道镜检查中不易发现。

目前临床上做的较多的"宫颈糜烂"的治疗,在祛除的"糜烂组织"中能发现病变,也是发现CGIN的重要补充手段。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子宫颈病变的诊断与治疗宫颈病变(Cervical Lesions)是一个尚未限定的,比较泛化的概念。

系指在宫颈区域发生的各种病变,包括炎症、损伤、肿瘤(以及癌前病变)、畸形和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现主要介绍最常见的宫颈炎症和宫颈上皮内瘤变(CIN)。

【宫颈炎症】(一)病因宫颈炎主要指宫颈阴道部和宫颈管黏膜受各种病原体感染而导致的一系列病理改变,是妇科最常见疾病之一,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宫颈炎多表现为颈管黏膜炎,多由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感染所致,部分由阴道内源性病原体所致。

慢性宫颈炎常由急性宫颈炎未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彻底转变而来,也有无急性炎症病史直接表现为慢性宫颈炎者。

(二)病理急性宫颈炎临床多表现为宫颈红肿,颈管黏膜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自宫颈外口流出;组织病理学表现为血管充血,子宫颈黏膜及黏膜下组织、腺体周围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腺腔内可见脓性分泌物。

慢性宫颈炎可有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腺囊肿等多种病理形态。

单纯的“宫颈糜烂”是柱状上皮异位所致,现有学者主张取消宫颈糜烂这一名词。

(三)临床诊断急性宫颈炎表现为阴道分泌物增多,呈脓性或黏液脓性,可伴有腰酸及下腹坠痛。

合并泌尿系感染时,可有尿急、尿频、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

妇科检查见宫颈充血、水肿、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宫颈触痛,触之易出血。

慢性宫颈炎临床症状不明显,妇科检查可见宫颈息肉、宫颈肥大、宫颈表面青白色小囊泡等不同体征。

实验室检查取颈管脓性分泌物,涂片后行革兰染色,每油镜视野有10个以上或高倍视野有30个以上的中性多核粒细胞,排除滴虫性阴道炎即可诊断为急性宫颈炎。

应通过革兰染色、分泌物培养、PCR及ELISA等方法明确病原体。

慢性宫颈炎的各种形态通过妇科检查和病理学检查可以确诊,须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早期宫颈癌以及宫颈结核等相鉴别。

(四)处理急性宫颈炎以全身治疗为主,针对病原体选用抗生素。

若为淋病奈瑟菌感染,应大剂量、单次给药,常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大观霉素等治疗;若为沙眼衣原体感染,可用四环素类、红霉素类及喹诺酮类等药物治疗。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及评价
苏涛;章桂红;程利南
【期刊名称】《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年(卷),期】2004(031)004
【摘要】宫颈细胞学筛查是预防宫颈癌的有效方法,巴氏涂片法应用半个多世纪以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已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是新近出现的细胞学制片诊断技术,它采用专门的取材器、专门的细胞固定液和特殊的处理
程序,在制片质量、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和成本-效果比等方面比传统巴氏涂片有显著提高,特别是和其他检查方法结合更能提高对宫颈病变的阳性检出率.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与TBS报告方式结合在宫颈病变筛查及诊断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总页数】4页(P252-255)
【作者】苏涛;章桂红;程利南
【作者单位】中国福利会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030;中国福利会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030;中国福利会上海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200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7.33
【相关文献】
1.阴道镜检查与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的价值探
索 [J], 张丽丽;崔丽娟
2.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TCT)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临床应用 [J],
孟亚丽;郑燕;张霞;张红真
3.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配合阴道镜检查对子宫颈病变筛查结果分析 [J], 张文静;张健;盖俊峰
4.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J], 宋文军;宋成
5.液基薄层细胞学技术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应用 [J], 刘玉玲;郑巧荣;王春萍;张东亚;白燕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非典型腺细胞,其余在SIL的活检中偶尔发现 • 另一项研究发现,36AIS女性中,仅有一半是在细胞学
筛查中发现腺细胞异常 • 澳大利亚的一项大型研究发现,307例AIS是通过筛查
发现的
59
• 宫颈细胞学是筛查鳞状上皮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检 查手段,对腺上皮病变的敏感性有限
• 腺细胞异常远少于鳞状上皮细胞异常,诊断标准 难以把握,与宫颈上皮反应性改变、宫颈息肉、 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
14
• 腺上皮细胞反应性增生 • 腺上皮细胞病变 • AGC-NOS • AGC-倾向瘤变 • AIS • 腺癌
15
• AGC-倾向瘤变 • 建议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管诊刮
16
• 宫颈活检
17
18
19
20
21
22
23
2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5
26
P16
27
Ki67
28
您的意见?
• 宫颈腺体不典型增生/原位腺癌,局灶考虑 浸润
• 细胞排列成片状,条索状、玫瑰花状,核拥挤重叠。 • 核浆比例增加,胞浆少,胞界不清。 • 栅栏状排列的细胞核突出细胞团的边缘,呈羽毛状改
变。 • 核大小形状不同,增大,增长,成层排列。 • 染色质增多,细或中粗颗粒状,核仁小或不清核分裂
像可见。
非典型腺体增生, 2003版
原位腺癌, 2003版
头结构 • 腺体与厚壁血管的距离小于血管壁的厚度高度疑
为浸润 49
早期(微小)浸润性腺癌
• 占腺癌的12%,平均年龄39(浸润性腺癌46) • 总体预后(ⅠA1及ⅠA2)良好 • 锥形切除或单纯子宫切除与根治性子宫切
除术比复方率、死亡率没有明显不同 • 可能呈跳跃式生长
50
• 非典型腺细胞,非特异
• 行LEEP术
30
31
32
33
34
35
36
您的意见?
NapsinA
38
• 宫颈早期浸润性腺癌,大部分呈原位腺癌 • (结合形态学,考虑透明细胞腺癌)
39
鉴别诊断
• 原位腺癌 • 浸润性腺癌 • 宫颈良性病变:
微腺体增生 隧道状腺丛 叶状增生 中肾残余
40
微腺体增生
41
•摘自Blaustin
– 子宫颈管细胞(非特异) – 子宫内膜细胞(非特异) – 腺细胞(非特异)
• 非典型腺细胞,倾向瘤变
– 子宫颈管细胞,倾向瘤变 – 腺细胞,倾向瘤变
• 子宫颈管腺原位癌 • 腺癌
– 子宫颈管 – 子宫内膜 – 子宫外 – 非特殊类型
腺原位癌(AIS)
• 1987年Ayer回顾了180万例涂片后,提出了AIS的细胞 学特点。
• 少见类型的宫颈原位腺癌更难识别
61
• 本例见到异型细胞团,没有最常见的普通型宫 颈管原位腺癌的形态学表现
• 细胞核增大、大小不一,少许细胞见核仁 • 细胞学符合非典型腺细胞,倾向瘤变 • 细胞学在识别宫颈腺上皮病变中有一定的意义
62
感谢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病理科周先荣 主任的指导!
63
64
42
隧道状腺丛
摘自Blaustin
43
叶状增生
44
中肾残余
摘自Blaustin
45
讨论
46
2014 WHO
47
宫颈早期(微小)浸润性腺癌
• 很难识别 • 早期浸润性腺癌与原位腺癌很难区分 • 很难测量实际浸润深度
48
提示早期(微小)浸润性腺癌的形态学特点
• 腺体结构异常 • 腺体杂乱分布 • 腺体融合、结构复杂 • 腺体膨胀、外形光滑但出现复杂的筛状结构或乳
宫颈腺上皮病变的细胞学诊断 与鉴别诊断
1
• 女,41岁 • 体检,TCT检查 • HC2 高危型 HPV 阳性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您的意见?
• 异型细胞团,部分细胞较拥挤,核深染 • 部分细胞团中细胞大小不一 • 少许细胞核仁较明显 • 少许游离的裸核细胞,核较明显增大
53
AIS,宫颈管型
AIS,肠型
54
• 2003年美国平均的报告率约0.4%。 • AGC与严重的潜在的肿瘤性病变关系密切,包括
宫颈、子宫内膜、卵巢和输卵管的腺癌等。 • 最近的研究:9%~38%的AGC妇女存在病变
(CIN2、CIN3、原位腺癌或癌),且3%~17% 有浸润性癌可能。
• 细胞学及阴道镜检测较难发现AIS • 一项研究发现,42例AIS仅有45%因宫颈细胞学检测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