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研究

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研究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其贸易关系对两国乃至整个亚洲地区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包括贸易规模、贸易结构和贸易争端等方面的内容。
一、贸易规模中国与日本的贸易规模一直处于相当大的水平。
根据数据,2019年,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而日本则是中国的第二大贸易伙伴。
双边贸易额达到了逾3000亿美元。
双方之间的贸易总量基本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
中国向日本出口了大量的机械设备、电子产品和纺织品等制成品,同时也从日本进口了汽车、机械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
中日之间的贸易互补性较强,这也是双方贸易规模能够持续扩大的原因之一。
二、贸易结构中国和日本的贸易结构相对较为复杂。
双方的贸易主要涉及制成品、原材料和农产品等领域。
中国向日本出口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设备、机械设备和纺织品等,而从日本进口的产品主要包括汽车、机械设备和高新技术产品。
然而,中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结构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两国争夺市场份额,尤其是在汽车和电子产品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
另一方面,日本对中国的出口主要集中在高技术产品上,而从中国进口的产品主要是低附加值的制成品。
这种不平衡的贸易结构也是中日贸易争端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贸易争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关系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争端。
这些争端通常涉及双方在市场准入、知识产权保护和贸易壁垒等方面的问题。
其中,市场准入和贸易壁垒问题是中日贸易争端最为突出的方面。
例如,日本对中国的汽车和电子产品设置了一些技术壁垒和进口限制,导致中国在该市场上的竞争地位受到一定的限制。
同时,中国也对日本的农产品和食品进口设置了一些限制措施。
这些贸易争端对中日两国的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也需要通过双方的对话和合作来解决。
然而,尽管存在一些贸易争端,中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发展势头。
两国之间的贸易规模持续增长,经济往来更加密切,也为两国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日贸易关系

问题1.中日贸易结构的不平衡造成了双方贸易摩擦加剧。
中国对日本贸易出口额不断增加,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改以后,中国对日本呈现贸易顺差,同时两国贸易收支不平衡集中程度较高。
同时,日本的战略性贸易政策也引起双方贸易摩擦加剧。
2.日方在政治和外交上制造紧张气氛。
近年来,日本政府官员频频参拜靖国神社,修改历史教科书,在台湾问题上干涉中国内政,并在钓鱼岛的归属、东海划界、俄罗斯天然气管道等问题上多次制造事端。
结果,严重影响了中日双边关系以及双边贸易的正常发展,成为两国产生贸易摩擦的催化剂。
3.日本政府放任日元贬值,造成对中国经贸发展的牵制.由于日本是亚洲最重要的贸易出口地,日元贬值将直接影响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也将使这些国家和地区面临货币贬值的压力,使金融动荡与风险进一步加大。
4.近20年来,中国一直保持10%左右的增长速度,有人预测,到2020年,中国经济规模将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
日本一些右翼人士不愿看到中国的崛起,不断宣扬“中国经济威胁论”日本的这些态度必然会制约中日贸易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措施(1).充分利用WTO成员的权利维护自身利益。
作为WTO成员,中国完全可以将中日之间的贸易争端提交到WTO的争端解决机构,让问题得到及时、公正的处理。
(2).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企业科技含量和生产力水平。
国家应该通过一定的产业政策,使竞争力较弱的地区和产业尽快地发展起来,提高其商品的出口竞争力。
(3).探索自由贸易区形式的合作与沟通。
经济全球化和地区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
事实证明,建立自由贸易区已经成为推动地区经济一体化和增进经济合作的最有效、最便捷和相对容易的途径。
(4).扩大内需。
拓展国内市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内贸易和对外贸易共同构成经济系统循环的一个环节,都是企业实现产品价值的最终阶段,都是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手段。
这对于疆域辽阔、地区间差异显著的大国而言,具有更为特别的意义。
论中日关系

论中日关系从经济角度来讲,中国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 日本是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双方经贸往来频繁,互补性强。
并且日本需要中国广阔的市场、原料和劳动力,而中国需要日本的先进技术、市场和资金。
双方在节能环保、绿游、能源、金融等领域合作紧密,加之日本要重振长期疲软的经济,它没有理由失去中国。
从政治方面来讲,日本与韩国的竹岛问题,朝核问题,与俄的北方四岛问题,联合国的入常问题等等,都要中国支持或不想与中国另生争端。
日本在“入常”、绑架问题、8国峰会等问题上也需要中国的帮助,从历史的角度,日本人对中国的领土不够尊重,对于其所犯的错误没有正确认识导致近期的钓鱼岛问题。
为此中方希望日方可以全面考虑两国关系的长远利益,不要因小失大。
作为中国民众我们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中日关系。
况且也毛泽东说过:“要把军国主义分子与日本人民区分对待,日本人民对我们还是很友好的”。
以双方关系长远发展的大局为重我们应该牢记历史,但更应该忘记怨恨。
我们应该以史为鉴,但更应该面向未来。
我们要以正确和发展的眼光看待日本,忘记怨恨,相互宽容。
福田康夫首相也说过:“我们要一同前进,一同探索,一同开辟我们共同的未来。
”不要受一些媒体片面报道的影响,盲目爱国,更不要盲目反日,不要总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今天的日本。
上一代人所犯下的错误,为什么要让他们的后代来承担呢?历史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不应该成为我们前进的阻碍。
要提醒中国民众的是我们应该学会如何爱国、怎样才是爱国的最佳途径,并不是凭着一腔热血,万不可感情用事。
但日本国民确实对真实的历史了解不够,特别是年轻一代,这与政府的教育有很大关系。
而且一些右翼分子对一些确凿的历史,加以诋毁,确实令每一个中国人感到愤怒。
但我们要深知日本人民是无辜的,他们同样是受害者。
中国民众普遍存在的心理是要让日本将道歉挂在嘴边上,但日本民众大多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不愿提起,他们认为很悲惨,不想接以前的伤疤。
有这样一句话,英国前首相帕莫斯顿爵士曾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就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

就目前中日关系的现状及其解决谈谈自己的看法一、中日关系的现状(1)不断发展的两国经贸关系。
在整个中日关系中,经济合作占有中心位置。
对于整个中日关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从现状看,中日两国互为最重要的经济合作伙伴之一。
回顾战后以来的中日关系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看到,经济合作推动整个中日关系改善。
尤其是其中的贸易往来都起到巨大作用,推动中日关系健康发展。
事实证明,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只是两国关系稳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
(2)写入迟滞的中日政治关系。
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恣意窜改教科书、钓鱼岛事件等种种事件的发生都可能将两国的关系推向深渊,而日本多次申请加入联合国常任理事会的举动更是遭到了国人的极大反感,可以说中日关系是现今中国外交事务上比较麻烦并且难以处理的问题。
中日关系出现如此复杂的局面有着多方面的原因,而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按照这样的速度在继续发展下去,不出几年,中国就会超过日本。
这让日本产生了不平衡感,由此影响,日本对中国的心态日趋复杂,他们既看重中国的广阔市场,希望从中国的迅速发展中得到实惠,有心存疑惧。
这种复杂心态使得日本当局在对华合作的同时,试图从多方面对中国的发展加以防范和牵制,以达到阻碍中国超越日本的目的。
二、中日关系的解决下面就我个人的观点,浅谈我对中日关系的看法。
(1)历史的认知问题。
这是中日关系中最敏感的政治问题。
日本不顾历史,擅自修改历史教科室,忽略日本侵华的历史事件,及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等,对中日的关系造成了严重的干扰。
(2)台湾问题。
中方关于日台关系的立场是明确的,坚决反对进行各种形式的官方往来,坚持一个中国,并要求日方承诺台湾不包括再日美安全合作范围之内。
(3)钓鱼岛问题。
钓鱼岛是台湾岛的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和台湾一样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厚非的主权。
(4)日美安全合作问题。
日美强化安全合作的新体制就位后,对我国造成相对威胁。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

中日贸易关系浅析1. 引言中日两国是重要的贸易伙伴,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中日贸易关系进行浅析,探讨两国贸易的特点、发展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2. 中日贸易的现状中日贸易关系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据统计,2019年中日双边贸易额达到了6360亿美元,使中日成为彼此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中日贸易的主要特点如下:2.1 品种结构丰富中日贸易品种丰富多样,涵盖了机械设备、电子产品、汽车、化工品、纺织品和农产品等多个领域。
其中,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是双方贸易的主导品种,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2.2 单边依赖程度高中国对日本的出口远远大于进口,导致对日本单边依赖程度较高。
这一现象主要受到中国对机械设备和电子产品的出口需求的驱动。
而日本则更多地从中国进口机械设备、电子产品以及汽车等产品。
2.3 地区性贸易中日贸易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东亚地区是双方的主要贸易伙伴。
亚洲地区的相互依赖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3. 中日贸易的发展趋势3.1 双边贸易额逐年增长近年来,中日双边贸易额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特别是中国市场对日本企业而言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中国的经济增长和消费升级对日本商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推动了双边贸易的增长。
3.2 双边投资逐渐增加随着中日双方经济的发展和开放程度的提高,双边投资也逐渐增加。
日本企业积极参与中国的战略性产业发展,而中国企业也在日本市场进行投资和收购。
双边投资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中日贸易的发展。
3.3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为促进中日贸易的进一步发展,中日两国正在谈判自由贸易协定(FTA)。
FTA的签署将进一步降低贸易壁垒,为双方企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并进一步推动中日贸易的发展。
4. 中日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4.1 贸易摩擦的影响中日贸易受到贸易摩擦的影响,特别是在某些敏感领域,如钢铁、汽车等。
贸易摩擦可能导致贸易壁垒的加强和贸易量的下降,对中日贸易关系造成不利影响。
形势与政策之中日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

为什么说中日经贸关系具有很强的互补性和依赖性?虽然,以往受到政治及其他因素影响,中日关系多次出现波折或危机,但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并没有受到更多的干扰,依然保持着良性发展,双边贸易额持续扩大,投资领域不断拓宽,互补性和依存度进一步加深。
显然,中日经贸关系对于两国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其原因主要有:一.经济结构上的差异决定了中日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和依存度日本的经济结构是资本密集型:日本有大量资金、先进的技术、高质量的设备、成熟的管理模式和先进经验;中国的经济结构是劳动力密集型:中国有庞大的市场、廉价的劳动力资源、优惠的待遇、蓬勃发展的经济和世界加工基地。
中日两国在各自的经济发展中,由于经济结构上的区别,需要不断巩固和强化双边经贸关系的互补性。
对于日本来说,由于中国相对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日本企业具有巨大的诱惑力,日本企业在华投资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日本企业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同时,中国庞大的消费市场和发展潜力,越来越成为日本出口产品不可缺少的重要市场。
因此,从中日经贸关系的构成看,两国经贸关系的互补性和依赖性很强,难以分割。
二.两国经济发展的需要。
对日本来说,外贸易扩张是其战后经济不断发展之本,也是日本“贸易立国”的发展战略和经济强国的基本国策,因此发展对外贸易对日本至关重要,中国则是日本扩大贸易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失去了中国的消费市场,意味着日本经济将失去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潜力。
对于中国来说,日本是中国重要的经贸关系伙伴,是中国对外经贸关系发展最快的发达国家之一。
同时,日本也是在华第二大投资国,目前日本企业在华投资总额,累计已超过630亿美元。
三.中日经贸关系的良性发展是共同利益的所在。
随着中日经贸关系的不断发展,目前中日双方在经贸领域已形成了多层次、多方位互补性合作格局,给双方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友好合作不但给双方赚取了大量外汇、拉动了经济发展、促进了共同繁荣,还形成了稳定的合作框架和国际分工。
中日贸易关系

(2)中国对日本直接投资(见课本P277) 3 、政府间资金合作状况(见课本P277)
三、中日经贸关系中存在的问题
1、政治关系问题
2、技术壁垒问题 3、贸易摩擦问题
1、政治关系问题 1990 1991 1992
日本率先采取措施缓和对华制裁,并逐渐恢复两国高层往来和对华ODA项目
日本首相海部俊树访问中国,标志着中日关系恢复正常
Thanks!
P P T模 板
2、直接投资状况 第三个阶段是1998-2001年,称之为挫折阶段。1997—1999年日本对华投资的 下降主要源自于:(1)日本经济的停滞以及日本国内金融机构的惜贷削弱了日 本企业海外扩张的能力。(2)东亚金融危机的发生是日本企业对东亚国家和中 国的投资趋于谨慎。(3)日本对华投资的周期进入萧条时期。(4)国内对外国 的直接投资进行了政策上的干预,如出口退税等。 第四个阶段是2001-2006年的高潮期。2001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日本经济 逐步摆脱萧条,日本对华直接投资再次进入增长时期。中国加入WTO之后,关 税削减和投资便利化的承诺,之后的申奥成功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等有利因 素,使得日本的对华直接投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特别是2003-2005年这3 年间,投资件数均超过了3200件,直接投资额均超过了50亿美元,2005年甚至 达到了6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值。
2、直接投资状况 (1)日本对华直接投资 第一个阶段是从1979-1991年,称之为试探萌芽阶段。这段时期日本对华直接投 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实际投资额为31.4亿美元,投资项目共1889个。尽管日本 对华投资只占其对外直接投资的很小比例,但日本却是当时在中国最大的境外投 资者之一,是最先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家之一。 第二阶段是1992-1997年的发展阶段。随着1992 年邓小平南巡后中国改革开放 步伐的加快,外资进入中国的步伐也开始加快。此后日本成为对华直接投资增长 最快的国家之一。这段期间导致日本对华投资直接增加的主要原因包括:(1)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中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方针得以明确。(2)日 元对于人民币的升值是其一,另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调整使人民币相对于美元的 贬值,也导致了对日元的贬值。从而刺激了日本企业的对华直接投资。仅1993 年的直接投资件数就超过了1979年到1992年的投资件数的总和。1997年一年的 实际直接投资额就达到了43亿美元。超过了1979年到1992年的总和。
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

目录1 中国与日本贸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1)2 中国贸易的特点 (3)3中日贸易障碍 (4)3.1贸易方面 (4)3.2投资方面 (4)3.3政府资金合作方面 (5)3.4能源合作方面 (5)4中日贸易中,中国持有的态度和对策 (6)5 中日贸易发展前景 (7)1中国与日本贸易发展的历史与现状日本与中国的贸易从建交以来一直在曲折中增长。
1972年中日建交以来,中日两国的贸易改变了长期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徘徊的局面,两国贸易开始快速的发展。
1999年两国贸易额达到662亿美元,是1972年的60倍。
截至2003年,日本已连续13年保持者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
2006年日本与中国内地的贸易总额已经超过了美国,达到2132.8亿美元,使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国。
截至目前,中国和日本的贸易仍处于重要地位。
中日两国从2009年到2011年的双边贸易额以及贸易商品进行了分析。
2009年中日两国贸易额2321.8亿美元,同比减少12.8%。
其中日本对华出口1096.6亿美元,同比减少11.6%,从中国进口1225.2亿美元,同比减少13.9%。
在2010年,在中日两国贸易中,出口、进口及贸易总额等三项指标都创下历史新高,其中,日本的出口总额为1490.9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36%,进口总额则为1527.5亿美元。
在日本贸易总量中,对中国贸易额所占的比重,与2009年相比增加0.2%,高达20.7%。
在2011年,据日本贸易振兴机构(JETRO )发表的统计表明,2011年中日贸易额达到3449亿美元、同比增14.3%,创历史新高。
在2009年到2011年三年间,中日贸易额每年都持续增长,两国之间贸易合作越来越频繁。
中日两国2009年至2011年贸易总额如下图 :0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200920102011贸易额从图表中可以看出,中日两国的贸易额在不断的增长。
中日两国贸易商品结构不断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主要问题
FOUR THREE TWO ONE
日本的贸易壁垒有碍中日贸易发 展
日本对华技术出口限制较严
贸易摩擦增多,摩擦范围扩大
日方“购岛”行为难以避免会对中 日经贸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PART 发展前景
FOUR
SHANGHAI RAPIDESIGN ADVERTISING CO.,LTD
20世纪50年代 民间协定贸易时期
20世纪60年代 友好交易和备忘录时期
1950-1971 1971
中日交易额累计仅有63.7亿美金,交易种类有限 主要为肉类、农副产品、化学产品、冶金产品等
交易额只有8.7亿美金
中日贸易中期状况
1972 中日邦交正常化,两边缔结了一系列政府间贸易 协定。
1974 两国政府签订了贸易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
据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近日,日本各大百货商场,相继推出主要面向 访日旅游者的限时日用品柜台。尤其希望吸引的顾客是享受国庆小长假的中国访 日游客。此前据某旅游机构透露的预定数字显示,今年黄金周,日本成为出境游 最大赢家,排名上升首超韩泰,出行人数比去年同期翻一番,而“买买买”依然 是出境游的主题。
SHANGHAI RAPIDESIGN ADVERTISING CO.,LTD
目录
CONTENTS
01 日本文化 02 中日贸易 03 中日经贸特点与问题 04 发展前景
SHANGHAI RAPIDESIGN ADVERTISING CO.,LTD
PART 日本文化
ONE
SHANGHAI RAPIDESIGN ADVERTISING CO.,LTD
日本宣传片
敬请观看!
我们所不知道的日本
菊与刀
樱花、和服、 俳句与武士、 清酒、神道教 构成了传统日 本的两个方 面——菊与刀
三道
茶道 花道 书道
自动贩卖机
日本的自动贩
卖机中能够买
到新鲜美味的
熟食。其中还
会卖一些伞、
。
内衣
犯罪率低
杀人案的发生 率仅为
0.0003%,在 发达国家中最
低。
重新看待日本的优与劣
1978 签订《中日长期贸易协议》
1990 在东京续签协议有效期为五年
中日贸易近期状况
2003 日本连续11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2004 被欧盟、美国超过退居第三
2011 被东盟赶超,成为中国第四大贸易伙伴双方交易 额为3428.9亿美金增长了15.1%
2012 退居为第五大贸易伙伴交易额为3294.5亿美金同 比下降3.9%原因在于日本经济不振、钓鱼岛领土 纷争。
与此形成强烈对比的是香港,多家香港媒体报道,今年10月1日情况仅如平 常的周末假期,一些商户甚至把这个十一评价为“最糟糕的黄金周”。星岛日报 网的报道称,十一黄金周的访港旅游与零售市道,昔日盛景今年不再,旺角、尖 沙咀、铜锣湾及湾仔等旅客区,发现游客绝迹于闹市,广东道名店外长长的人龙 失迹了,街上旅游巴“一字排开”的阵势也没有了。
中日经贸关系的发展前景
FTA
结构调 整
货币直 接交易
可持续 发展
思考并讨论中日贸易到底如何继续
国庆长假中国游客挤爆日本 香港经历最惨淡黄金周 国庆长假,海外游升温,日本成为中国游客主要的海外目的地之一,据说日
语里针对买买买的中国游客出现了一个新词“爆买”,而网友发布的图片显示, 从东京机场到日本街头,到处都挤满了中国游客。
中日资援助
日本对华资金合作
日元贷款
“黑字还流”贷款
PART
THREE
中日贸易特点与问题
SHANGHAI RAPIDESIGN ADVERTISING CO.,LTD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的特点
THREE TWO ONE
双边贸易额增长明显,呈跳跃式 增长
贸易商品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经贸联系不断扩大,贸易形式更 加多样化
中日双边交易额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交易额(亿美金)
1000
500
0 1970 1980 1991 1995 1996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6 2007 2011 2012 2013 2014
香港旅游业议会则指出,国庆黄金周首日,有约260多个内地团访港,按年 跌12%。(综合新华网、中新网、澎湃新闻报道)
1 日本资源匮乏,多地震多火山。 2 日本工业十分优秀。东京与美国纽约、英国伦敦和法国
巴黎并称“世界四大城市”。
3 在日本白领压力非常重,猝死机率高 4 女子讲究柔顺孝敬大多不工作地位低下
PART 中日贸易
TWO
SHANGHAI RAPIDESIGN ADVERTISING CO.,LTD
中日贸易早期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