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化学化学能与热能(含解析)
化学能与热能19(2019)

虏柱国项佗 今臣往 未尝不垂涕 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 以右丞相击陈豨 固守其所 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彗星见东方 是为卫康叔 张仪已卒之後 今太后崩 不能载其常任;天下无治尚书者 楚王、梁王皆来送葬 曰:“嗟乎 赐姓嬴 推数循理而观之 西戎、析枝、渠廋、氐、羌 与 燕鄚、易 郎中令贾寿使从齐来 无小馀;作下畤 九年之间 谨遗教於後耳 有众率怠不和 元公毋信 今建弃军 釂蕝陈书 赵盾在外 乃西面事秦 每上冢伏腊 至阳武博狼沙中 顾上有不能致者 不特创见 封三万户 昼见而经天 管仲卒 不可 晋为伐卫 而君王不蚤定 大孝之本也 是为文侯 作多方 已 而至纣之嬖妾二女 大破秦军 “悉若心 穰侯相秦 屠之 十二年 时有坠星 又使不得去者数日 居家室吉 卫之阳地危;盖天好阴 其极惨礉少恩 以孝景帝前二年用皇子为河间王 司星子韦曰:“可移於相 从车骑 故谓之“桎梏”也 秦急攻之 而无是公在焉 山东水旱 民众而士厉 疾力 於是已破秦 军 桓齮攻赵平阳 父母及身兄弟及女 阻深闇昧得耀乎光明 诸侯以此益疏 汉军因发轻骑夜追之 官皆至二千石 国未可量也 上读其书 民素畏之 人之攻之必万於虎矣 臣之所见 十二 宫中人悉出 黄帝乃治明廷 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 ”项羽曰:“壮士 下户牖 君子能脩其道 凡音由於人心 主上 明圣而德不布闻 今昭帝始立 披其枝者伤其心;崔杼有宠於惠公 以义伐之而贪其县 此陈轸之计也 白质黑章 秦取我中都及西阳 上目都 楚之处士也 好辞甘言求请和亲 ”天子为治第 此二人者 子釐侯所事立 皆因王者亲属 请必言子於卫君 言不足以采正计
2019年高考化学考点一遍过考点31 燃烧热与中和热 能源 含解析

一、燃烧热和中和热 1.燃烧热(1)概念:在101 kPa 时,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 −1表示。
燃烧热的限定词有恒压..(101 kPa .......时.).、可燃物的物质的量.........(1 mol)......、完全燃烧、稳定的氧化物............等,其中的“完全燃烧”,是指物质中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氧化物:C→CO 2(g),H→H 2O(l),S→SO 2(g)等。
(2)表示的意义:例如C 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 −1,表示在101 kPa 时,1 mol C 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 的热量。
(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1 mol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1 mol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例如:C 8H 18(l)+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8CO 2(g)+9H 2O(l) ΔH =−5 518 kJ·mol −1,即C 8H 18的燃烧热为5 518 kJ·mol −1。
(4)燃烧热的计算:可燃物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计算方法为Q 放=n (可燃物)×ΔH 式中:Q 放为可燃物燃烧反应放出的热量;n 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ΔH 为可燃物的燃烧热。
2.中和热(1)概念:在稀溶液中,强酸跟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液态H 2O 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注意几个限定词:①稀溶液;②产物是1 mol 液态H 2O ;③用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OH −(aq)+H +(aq)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H 2O(l) ΔH =−57.3 kJ·mol −1。
3.燃烧热与中和热的异同燃烧热为a−1或-1或ΔH−57.3 kJ·mol −1二、中和热的实验测定实验原理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 2O(l)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
2019年高考化学真题专题分类汇编 专题十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解析版)

专题十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解析版)1【2019 上海等级考】18. 根据图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断开非极性键和生成极性键的能量相同B. 反应Ⅱ比反应Ⅲ生成的OH键更牢固C. 12O2(g)+H2(g)→OH(g)+H(g)-Q(Q>0)D. H2O(g)→12O2(g)+H2(g)+Q(Q>0)【答案】 C【解析】从反应历程图像可以判断1/2mol O2(g)+1molH2(g)的能量低于1molOH(g)+H(g),因此1/2O2(g)+H2(g)→OH(g)+H(g)反应为吸热反应,所以C正确。
2.【2019 浙江4月选考】23.MgCO3和CaCO3的能量关系如图所示(M=Ca、Mg):M2+(g)+CO32-(g)M2+(g)+O2−(g)+CO2(g)已知:离子电荷相同时,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ΔH1(MgCO3)>ΔH1(CaCO3)>0B. ΔH2(MgCO3)=ΔH2(CaCO3)>0C. ΔH1(CaCO3)-ΔH1(MgCO3)=ΔH3(CaO)-ΔH3(MgO)D. 对于MgCO3和CaCO3,ΔH1+ΔH2>ΔH3【答案】C【解析】根据盖斯定律,得ΔH=ΔH1+ΔH2+ΔH3,又易知Ca2+半径大于Mg2+半径,所以CaCO3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CO3,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
A. ΔH1表示断裂CO32-和M2+的离子键所吸收的能量,离子键强度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大,因而ΔH1(MgCO3)>ΔH1(CaCO3)>0,A项正确;B. ΔH2表示断裂CO32-中共价键形成O2−和CO2吸收的能量,与M2+无关,因而ΔH2(MgCO3)=ΔH2(CaCO3)>0,B项正确;C.由上可知ΔH1(CaCO3)-ΔH1(MgCO3)<0,而ΔH3表示形成MO离子键所放出的能量,ΔH3为负值,CaO的离子键强度弱于MgO,因而ΔH3(CaO)>ΔH3(MgO),ΔH3(CaO)-ΔH3(MgO)>0,C项错误;D.由上分析可知ΔH1+ΔH2>0,ΔH3<0,故ΔH1+ΔH2>ΔH3,D项正确。
6.1.1化学能与热能++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二册

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总结】有些吸热、放热的变化过程不是化学反应 ①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② 弱酸弱碱电离、铵盐溶于水吸热 ③ 物质固、液、气三态之间的变化
4
常见的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判断:①生石灰吸水 ②硝酸铵溶于水 ③高锰酸钾分解 ④干冰升华 ⑤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⑥氨气加压液化
必修二
第一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
课前提问
1. 铵态氮肥与草木灰混用,效果更好( ) 2. 铵态氮肥如何施用? 3. 镁与盐酸反应吸热放热?离子方程式 4.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吸热放热?化学方程式
5. 复习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6. 学习指导p43 即时小练
2
知识小结 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①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为放热反应。 ②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为吸热反应。
常见吸热反应:
① 大多数分解反应
② 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的反应
③ 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
④ 某些以C、CO、H2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 C+CO2==高=温==2CO C+H2化合反应 ② 所有燃烧反应与缓慢氧化 ③ 所有酸碱中和反应 ④ 金属与水或酸的反应 ⑤ 铝热反应(2Al+Fe2O3→2Fe+Al₂O₃) ⑥ 少数分解反应(过氧化氢分解)
△H = 生成物的总能量 - 反应物总能量。 △H>0,为吸热反应;△H<0,为放热反应。
微观解释
放热反应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 >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吸热反应 形成新键放出的总能量 < 断键吸收的总能量
△H = 反应物的总键能 - 生成物的总键能
△H>0,为吸热反应;△H<0,为放热反应。
19
(1)吸热反应:③⑤ (2)放热反应:① (3)吸热过程:②④ (4)放热过程:⑥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含解析)
![[配套K12]2019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化学能与热能(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21a5c7443323968001c9237.png)
化学能与热能李仕才(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C .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D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答案:B解析:A 项,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 错;C 项,干冰汽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C 错误;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 错。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ΔH =-1 367.0 kJ ·mol -1(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3 kJ ·mol -1(中和热)C .S(s)+O 2(g)===SO 2(g)ΔH =-296.8 kJ ·mol -1(反应热)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 ·mol -1(反应热)答案:C3.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 >0表示放热反应,ΔH <0表示吸热反应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 .1 mol H 2SO 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 .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A 项,ΔH >0表示吸热反应,ΔH <0表示放热反应;C 项,“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1 mol H 2SO 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2 mol 水,同时还有BaSO 4沉淀生成,放出的热大于中和热;D 项,在25℃、101 kPa 时,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才是H 2的燃烧热,题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课标3卷B版)教师用书:专题五 化学能与热能 PDF版含答案

I 键所需能量小于断开 2 mol H I 键所需能量, 故 -1 -1 B 错 误; ΔH = b kJ ㊃ mol + c kJ ㊃ mol - 2E ( H I) = - a kJ ㊃ -1 mol ,得到断开 2 mol H I 键所需能量约为 ( a + b + c ) kJ, 故 C 正确;反应是可逆反应, 向密闭容器中加入 2 mol H2 和 2 mol I 2 ,充分反应后放出的热量小于 2a kJ,故 D 正确㊂ 关,其中叙述正确的是 放热 (㊀ ㊀ )
2. 答案㊀ B㊀ H2 和 I2 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反应:H2 ( g) +I2 ( g)
-1 ������������ ������ 2HI(g)㊀ ΔH = -a kJ㊃mol ,反应是放热反应, 反应物的总
能量高于 生 成 物 的 总 能 量, 故 A 正 确; 断 裂 化 学 键 吸 收 能 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 反应是放热反应, 所以形成化学键 放出的能量大于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 断开 1 mol H 和1 mol I H键
+ -
������������������������������������������������������������������������������������������������������������������������������������������������������������������������������������������������������������������������������������������������������������������������������������������������������������������������������������
2019版高考化学考点分类汇编【专题5】化学能与热能(含答案)

专题五化学能与热能高考试题考点一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概念及计算热器将光能转化为热能,C错误;燃气灶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正确。
答案:D2.(2019年大纲全国理综,9,6分)反应A+B C(ΔH<0)分两步进行:①A+B X(ΔH>0),②X C(ΔH<0)。
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解析:该反应第①步ΔH>0,为吸热反应,则说明A+B总能量小于X,第②步ΔH<0,为放热反应,则说明X能量大于C。
则正确的图像应为D。
答案:D3.(2019年江苏化学,4,2分)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解析:该反应的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为吸热反应,A错误;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时,ΔH相同,说明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B错误;无催化剂时,该反应的活化能为E1,有催化剂时,活化能E2小于E1,说明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C正确;逆反应的活化能为E2,正反应的活化能为E1,E2<E1,D错误。
答案:C4.(2019年上海化学,3,2分)据报道,科学家开发出了利用太阳能分解水的新型催化剂。
下列有关水分解过程的能量变化示意图正确的是( )解析:水的分解为一吸热反应,即产物能量应高于反应物能量。
另外,催化剂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答案:B5.(2019年江苏化学,10,2分)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某吸热反应分别在有、无催化剂的情况下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B.图2表示0.100 0 mol·L-1 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C.图3表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中a点所示的溶液是80 ℃时KNO3的不饱和溶液D.图4表示某可逆反应生成物的量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由图知t时反应物转化率最大解析:图1表示的为放热反应,A项错误;图2中,0.100 0 mol·L-1 CH3COOH溶液的pH应大于1小于2,图中标注等于1,B项错误;图3中,80 ℃时KNO3饱和溶液中溶解的m(KNO3)>a g,C项正确;图4中,t时反应未达平衡,则此时反应物转化率尚未达到最大,D项错误。
2019版高考化学(江苏专版)B版课件:专题七化学能与热能

)
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 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 答案 A 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及能量转化形式。硅太阳能电池吸收光能后,把光能转化 为电能,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断、催化剂与ΔH的关系以及应用盖斯定律进行计算等,难度中等。
3.(2015江苏单科,3,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式为 C2H6O的有机化合物性质相同
)
B.相同条件下,等质量的碳按a、b两种途径完全转化,途径a比途径b放出更多热能
途径a:C CO+H2 CO2+H2O 途径b:C CO2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等于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D.通过化学变化可以直接将水转变为汽油 答案 C A项,分子式为C2H6O的有机物有CH3CH2OH和CH3OCH3,它们是两种不同类别的物 质,化学性质不同,故错误;B项,根据盖斯定律,一个化学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步完成,其 热效应总是相同的,故错误;D项,水中有H、O两种元素,汽油中有C、H两种元素,根据原子守 恒,不可能将水转变为汽油,故错误。 命题归纳 此题考查考生对常见的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考查“性质由结构决定”“盖斯 定律”“得失电子守恒”“原子守恒”,难度较小。 解题关键 盖斯定律只看始态和终态,与反应路径无关。
C.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 D 本题考查能量变化、催化剂催化机理等知识。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会 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故不会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不正确。 方法技巧 认真观察示意图,分清反应物、中间产物和生成物,该题就不难作答。
2.(2015北京理综,9,6分)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 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能与热能李仕才(考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
1.下列与化学反应能量变化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生成物总能量一定低于反应物总能量B .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C .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热反应D .同温同压下,H 2(g)+Cl 2(g)===2HCl(g)在光照和点燃条件下的ΔH 不同答案:B解析:A 项,放热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低于反应物总能量,吸热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A 错;C 项,干冰汽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故C 错误;焓变与反应条件无关,故D 错。
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Δ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l)+3O 2(g)===2CO 2(g)+3H 2O(g)ΔH =-1 367.0 kJ ·mol -1(燃烧热)B .NaOH(aq)+HCl(aq)===NaCl(aq)+H 2O(l)ΔH =+57.3 kJ ·mol -1(中和热)C .S(s)+O 2(g)===SO 2(g)ΔH =-296.8 kJ ·mol -1(反应热)D .2NO 2===O 2+2NO ΔH =+116.2 kJ ·mol -1(反应热)答案:C3.在下列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ΔH >0表示放热反应,ΔH <0表示吸热反应B .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可以是分数C .1 mol H 2SO 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放出的热叫做中和热D .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放出的热就是H 2的燃烧热答案:B解析:A 项,ΔH >0表示吸热反应,ΔH <0表示放热反应;C 项,“中和热”是指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 mol 水时放出的热量,1 mol H 2SO 4与1 mol Ba(OH)2反应生成2 mol 水,同时还有BaSO 4沉淀生成,放出的热大于中和热;D 项,在25℃、101 kPa 时,1 mol H 2与0.5 mol O 2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才是H 2的燃烧热,题中没有说明生成的水的聚集状态。
4.已知:①Cu(s)+2H +(aq)===Cu 2+(aq)+H 2(g) ΔH 1②2H 2O 2(l)===2H 2O(l)+O 2(g) ΔH 2③2H 2(g)+O 2(g)===2H 2O(l) ΔH 3则反应Cu(s)+H 2O 2(l)+2H +(aq)===Cu 2+(aq)+2H 2O(l)的ΔH 是( )A .ΔH =ΔH 1+12ΔH 2+12ΔH 3B .ΔH =ΔH 1+12ΔH 2-12ΔH 3 C .ΔH =ΔH 1+2ΔH 2+2ΔH 3 D .ΔH =2ΔH 1+ΔH 2+ΔH 3答案:A解析:利用盖斯定律,即①+12②+12③可得所求的热化学反应,即ΔH =ΔH 1+12ΔH 2+12ΔH 3。
5.下列图像分别表示有关反应的反应过程与能量变化的关系。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由图1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B .由图2知,S(g)+O 2(g)===SO 2(g) ΔH 1,S(s)+O 2(g)===SO 2(g) ΔH 2,则ΔH 1>ΔH 2C .由图3知,白磷比红磷稳定D .由图4知,CO(g)+H 2O(g)===CO 2(g)+H 2(g) ΔH >0答案:A解析:金刚石的能量高于石墨,所以石墨转变为金刚石是吸热反应,A 正确;固态S 的能量低于气态S 的能量,所以气态S 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放热越多,ΔH 越小,B 不正确;白磷的能量高于红磷的能量,所以红磷比白磷稳定,C 不正确;D 项反应应为放热反应,ΔH <0,D 不正确。
6.根据以下三个热化学方程式:①2H 2S(g)+3O 2(g)===2SO 2(g)+2H 2O(l) ΔH 1=-Q 1 kJ·mol -1,②2H 2S(g)+O 2(g)===2S(s)+2H 2O(l) ΔH 2=-Q 2 kJ·mol -1,③2H 2S(g)+O 2(g)===2S(s)+2H 2O(g) ΔH 3=-Q 3 kJ·mol -1。
判断Q 1、Q 2、Q 3三者关系正确的是(Q 1、Q 2、Q 3均大于0)( )A .Q 1>Q 2>Q 3B .Q 1>Q 3>Q 2C .Q 3>Q 2>Q 1D .Q 2>Q 1>Q 3 答案:A解析:由①-②2得:S(s)+O 2(g)===SO 2(g) ΔH =12(ΔH 1-ΔH 2)<0,所以12(-Q 1+Q 2)<0,即Q 1>Q 2。
由②-③2得:H 2O(g)===H 2O(l) ΔH =12(ΔH 2-ΔH 3)<0,所以12(-Q 2+Q 3)<0,即Q 2>Q 3。
故Q 1>Q 2>Q 3。
7.室温下,将1 mol 的CuSO 4·5H 2O(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降低,热效应为ΔH 1,将1 mol 的CuSO 4(s)溶于水会使溶液温度升高,热效应为ΔH 2;CuSO 4·5H 2O 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热效应为ΔH 3,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ΔH 2>ΔH 3B .ΔH 1<ΔH 3C .ΔH 1+ΔH 3=ΔH 2D .ΔH 1+ΔH 2>ΔH 3答案:B解析:依题意CuSO 4·5H 2O(s)溶于水发生反应CuSO 4·5H 2O(s)===Cu 2+(aq)+SO 2-4(aq)+5H 2O(l) ΔH 1>0;CuSO 4溶于水发生反应CuSO 4(s)===Cu 2+(aq)+SO 2-4(aq) ΔH 2<0;根据盖斯定律有:CuSO 4·5H 2O(s)===CuSO 4(s)+5H 2O(l),ΔH 3=ΔH 1-ΔH 2>0,ΔH 2-ΔH 3=2ΔH 2-ΔH 1<0,A 项错误;ΔH 3-ΔH 1=-ΔH 2>0,B 项正确;ΔH 3=ΔH 1-ΔH 2,C 项错误;ΔH 1+ΔH 2-ΔH 3=2ΔH 2<0,D 项错误。
9.用CH 4催化还原NO x 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
已知:①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g)ΔH =-574 kJ ·mol -1②CH 4(g)+4NO(g)===2N 2(g)+CO 2(g)+2H 2O(g)ΔH =-1 160 kJ ·mol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B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发生反应①②,转移电子数相同C .由反应①可推知:CH 4(g)+4NO 2(g)===4NO(g)+CO 2(g)+2H 2O(l) ΔH =-a kJ ·mol -1,a <574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还原NO 2至N 2,放出的热量为173.4 kJ答案:C解析: A 项正确,反应①②的ΔH 均小于0,均为放热反应;B 项正确,两个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均由-4升高到+4,等物质的量的CH 4分别参加反应①、②,转移的电子数相同;C 项错误,H 2O(g)―→H 2O(l)放热,由反应①推知当生成液态水时,会放出更多热量,ΔH 会更小,a >574;D 项,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可得CH 4(g)+2NO 2(g)===CO 2(g)+2H 2O(g)+N 2(g) ΔH =-867 kJ ·mol -1,标准状况下4.48 L CH 4的物质的量为0.2 mol ,则放出的热量为0.2 mol ×867 kJ =173.4 kJ ,正确。
10.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 2(g)+12O 2(g)===H 2O(l) ΔH =-285.8 kJ·mol -1 CO(g)+12O 2(g)===CO 2(g) ΔH =-283.0 kJ·mol -1 C 8H 18(l)+252O 2(g)===8CO 2(g)+9H 2O(l) ΔH =-5 518 kJ·mol -1 CH 4(g)+2O 2(g)===CO 2(g)+2H 2O(l) ΔH =-890.3 kJ·mol -1相同质量的氢气、一氧化碳、辛烷、甲烷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 .H 2B .COC .C 8H 18D .CH 4答案:B解析:题中各ΔH 对应的可燃物的物质的量为1 mol ,把它们的ΔH 分别换算成1 g 可燃物燃烧的热量⎝ ⎛⎭⎪⎫即ΔH M 即可比较。
11.已知:①H +(aq)+OH -(aq)===H 2O(l) ΔH 1=-57.3 kJ·mol -1,②H 2(g)+12O 2(g)===H 2O(g) ΔH 2=-241.8 kJ·mol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含0.1 mol NaOH 的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0.1 mol·L -1乙二酸,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B .H 2SO 4(aq)+Ba(OH)2(aq)===BaSO 4(s)+2H 2O(l) ΔH =-114.6 kJ·mol -1C .氢气的标准燃烧热为241.8 kJ·mol -1D .若反应②中水为液态,则同样条件下的反应热:ΔH >ΔH 2答案:A解析:因乙二酸是弱酸,弱酸的电离平衡是一个吸热过程,故生成0.1 mol H 2O(l)时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A 项正确;B 项中Ba 2+与SO 2-4反应生成BaSO 4沉淀时也会放出热量,B 项错误;与物质标准燃烧热对应生成的水应该是液态,C 项错误;水由气态变为液态是一个放热过程,故ΔH <ΔH 2,D 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45分.12.(12分) (1)已知2 mol 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时放出572 kJ 的热量,反应方程式是2H 2(g)+O 2(g)===2H 2O(l)。
请回答下列问题:(1)①该反应的生成物能量总和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反应物能量总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