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合集下载

生态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生态学课后练习题参考答案

《普通生态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1、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答:地球的生命起源于35亿年前,那时地球的表面为还原性大气;缺少氧气,没有臭氧层。

这些条件对今天的生物非常有害,但却正是原始生命得以形成的环境。

约在30亿年之前开始形成光合自氧生物,蓝绿藻为主,逐渐改变了大气成分,氧化大气出现;氧化大气的形成为绿色植物的登陆创造了条件。

大气圈中保证生物呼吸的氧气和稳定的CO2含量,以及保护地表生命的臭氧层,都是生物长期作用的结果。

并且生物不断适应地球环境,而进化形成现今丰富多样的生物世界;自7亿年有动植物以来,累计生物总质量是地球总质量的1000倍;生物转移的物质总质量要比其自身的质量大许多倍。

因此可以认为适于生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是生物与地球协同进化的结果,而这种环境又靠生物来维持与调控。

2、试述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对象与范围。

答:生态学是研究生物及环境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环境包括无机和有机环境。

生态学研究的对象从生物大分子、基因、细胞、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直到生物圈,经典研究个体及以上层次。

生态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环境非常复杂,从无机环境(岩石圈、大气圈和水圈)、生物环境(植物、动物、微生物)到人与人类社会,以及由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环境问题。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趋势及特点是什么?答:进入20世纪60年代,生态学快速发展。

生态学已深入社会的各个领域。

(1)全球性问题(如人口问题、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和能源问题)的控制和解决推动生态学发展。

(2)应用生态学的迅速发展。

污染生态学,经济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生态学。

(3)全民生态意识提高。

生态学举世瞩目。

生态学的发展特点有:(1)研究层次向宏观和微观方向发展。

现代生态学一方面向区域性、全球性方面发展;另一方面是向微观方向发展,与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理学等相结合。

(2)研究方法手段的更新。

野外自记电子仪器、同位素示踪、稳定性同位素、“3S”(全球定位系统(GPS)、遥感(RS)与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态建模,系统论引入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复习题解

普通生态学复习题解

5 生态幅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每一种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 范围,指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恒定状 态。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在最低点和最 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内稳态:是指生物控制自身体内环境,使其保持相对 6 内稳态 恒定状态。 7 适应组合 适应组合:生物对一组特定环境条件的适应表现出彼 此之间的相互关联性,这一整套协同的适应特性,就称 为适应组合。 8 光补偿点:植物光合作用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 光补偿点: 称为该种植物的光饱和点。 9 长日照植物 长日照植物:日照时间超过一定数值(因种而异)才 能开花的植物。如冬小麦、油菜、萝卜。
6 陆生动物为了保水形成了那些节水特征 陆生动物为了保水形成了那些节水特征? [答]陆生动物为维持水平衡,在形态、生理和行为上形成了许多节 答
水适应 : (1)减少呼吸失水:大多数陆生动物都能进行呼吸水分的回收。 即呼吸道较长,且迂回曲折。鼻腔冷凝水,重吸收。 (2)减少排泄失水:有些脊椎动物如鸟、兽的肾脏,重吸收能力 强,可以产生比体液的渗透压高的浓缩尿。 (3)排泄含氮废物上的保水性: 水生动物:排氨(NH4+),氨有毒性,到累积到有害浓度之前 水生动物 氨 须迅速排出,耗水量大。据研究,鱼的鳃排出1g氨需吐水300— 500m 陆生动物 尿酸。 排泄尿素的动物:少数无脊椎动物、两栖类、龟、哺乳类; 排泄尿酸的动物:昆虫、爬行类、鸟类。 (4)减少体表蒸发失水: 陆生动物皮肤的含水量 含水量总是比其他组织少,同时皮肤中含有脂 含水量 脂 类,可以限制水分的移动。如蜥蜴和蛇。
7 简述生物的内稳态机制。 简述生物的内稳态机制。 [答] :内稳态机制,即生物控制自身的体内环境 答 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是进化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 种更进步的机制,它或多或少能够减少生物对外 界条件的依赖性。具有内稳态机制的生物借助于 内环境的稳定而相对独立于外界条件,大大提高 了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除调节自身体温 的机制以外,许多生物还可以借助于渗透压调节 机制来调节体内的盐浓度,或调节体内的其他各 种状态。 维持体内环境的稳定性是生物扩大环境耐受 限度的一种主要机制,并被各种生物广泛利用。 但是,内稳态机制虽然能使生物扩大耐受范围, 但不可能无限扩大。

《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名词概念:生物圈、GAIA学说复习思考题:1、生态学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4、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名词概念物种(种)、环境、生态因子、耐受性定律、生态幅、适应组合、趋同适应、生活型、有效积温法则、Bergman规律 Allen规律、驯化、气候驯化、内稳态、生物学零度、内温动物、异温动物复习思考题:1、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2、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生态效应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3、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在适应环境的方式、能力上有何差异?内稳态生物如何保持其稳态机制的?4、举例说明什么是适应组合?生物为什么要出现适应组合?5、低温和高温对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植物和动物如何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进行适应?6、什么叫有效积温?利用它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价值?7、水环境和陆生环境有哪些不同?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又有何不同?8、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在对水因子方面的适应中主要面临哪些矛盾?它们又如何适应?9、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10、比较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的特征。

11、火的生态作用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名词或概念: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密度、相对密度、标志重捕法、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内禀增长率、生态入侵、遗传漂变、中性学说、渐变群、工业黑化、适应辐射、R-策略、K-策略、r-K连续体、社会等级、领域性、协同进化、生态位、他感效应、内分布型、迁入、迁出、自疏、寄生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进化单位?2、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有哪些不同?如果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的发展动态,你认为两种生命表各有何优劣点?3、比较分析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对种群进化的作用特点。

4、物种的形成为什么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有哪些形式和方式?5、比较分析r选择和K选择的异同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说明在生物保护中应采取的对策。

山农成人教育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山农成人教育 普通生态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高起本

《普通生态学》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光周期现象类型的划分是根据植物的( )、( )、( )进行的。

2、在一个资源不受限制的环境中,种群的增长曲线的形状为( )型,而在有限的环境中,种群的增长曲线为( )型,此时某种群所能稳定达到的最大数量或密度,即该环境对该种群的( )。

3、和麦冬相比,牡丹是( )对策种;和瓢虫相比,蚜虫是( )对策种。

4、群落交错区内种的数量及一些种的密度有( )的趋势,即( )。

5、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可划分的基本类型为( )、( )。

6、下表是某公园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表(每个样方1m 2),那么该群落鸢尾的频度
7、生态金字塔可分为( )金字塔、( )金字塔和( )金字塔三种类型。

8、利用一些对有毒气体特别( )的植物来监测大气中有毒物质,根据它们受到毒气危害时会表现出的伤害症状,就可以推断出环境污染的范围与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这类植物我们称之为( )植物。

9、城市的气温一般高于郊区,这种现象我们称之为( )效应。

1、对生物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影响的环境因子称为( )。

其作用特征包括( )、( )、( )、( )和生活因子的不可代替性与可补偿性。

2、在自然条件下,当光强大于( )时,光合强度随光强的增加而增加,当增加到一定值后,光合强度不再增加时的光强称为( )。

3、和碧桃相比,银杏是( )对策种;和麻雀相比,美国白蛾是( )对策种。

4、按演替的方向,可划分的基本类型为( )、(
)和( )。

5、下表是某公园林下草本植物群落的野外调查表(每个样方1m 2),那么该群落玉簪的频度。

《普通生态学》习题解答.docx

《普通生态学》习题解答.docx

《普通牛态学》习题解答一、填空题1. 生态学毘研究 __________ 的结构和 __________ 的科学。

2. 普通生态学通常包插 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 和 ________ 四 个研究层次。

3. 理论生态学按照生物类别可分为 __________ 生态学、 ________ 生态学、 牛态学、人类生态学等。

4. Mobius 于1877年提出了 ______________ 的术语。

5. 于1935年首次捉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

6. 生态学第一步重大发展是从 ________ 的观察转向 _________ 的研究。

7. 生态学的第二步逼大发展是开展 _________________ 的研究。

&人类生态学的兴起和生态学与 __________________ 的交叉是现代生态学的最新 发展趋势。

9. 生物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 ________ 为主体,而环境科学中的环境一般以 为主体。

10. 生物的大环境包括 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_ 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 、 和 O12. __ 根据生物因子作用强度与种群密度的关系,可将其分为 和 。

_ 13 . 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包 括、 、 ________ 、 ________ 。

14. 休眠是生物抵御 ____________ 的一种有效生理适应机制。

15. 根据生物对非生物因子的反应或外部条件变化对生物体内状态的影响, 可把生物区分为 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16. 生物为保持内稳态发展了很影复杂的形态、生理和 _______ 的适应。

普通生态学思考题(1、2)

普通生态学思考题(1、2)

普通生态学思考题绪论部分一、解释下列名词:生态学生物环境非生物环境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副生物圈进化生态学化学生态学 GAIA学说二、简答下列问题(课外作业):1、什么是生态学?你认为生态学的本质是研究什么?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3、生态学的发展分为那几个时期?各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哪些?各时期的研究对象有什么特点?4、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如何认识“生态学的社会化、生态学必须科学化”?个体生态学部分:一、解释下列名词:生命生物多样性生物种生态学种群生物群落生物圈全球生态学盖阿假说生态工程环境环境的类型生态因子生存条件生境主导因子密度制约因子稳定因子周期变动因子限制因子Liebig 最小因子定律耐性定律生态幅生理分布区主导因子不可替代性宇宙环境地球环境区域环境小环境内环境驯化休眠蛰伏内稳态机制适应组合指示生物阳地植物阴地植物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合面积叶面积指数光合能力光合时间晨昏性动物光广性种类光周期现象长日照植物短日照兽类生理有效辐射极端温度冷害冻害过冷现象Bergman规律Allen规律热中性区有效积温活动积温有效积温法则光温积恒温动物物候物候定律需水量植物水分生态类型变渗动物恒渗动物低渗动物高渗动物土壤腐殖质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肥力土壤酸碱度腐质化作用矿质化作用氨化作用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聚盐性植物泌盐性植物不透盐性植物趋同适应趋异适应生态型生活型生活型谱生长型协同适应物种(种)环境因子三基点团粒结构二、简答下列问题:1.何谓环境?地球环境由哪几部分组成?通常是如何划分环境类型的?2.何谓生态因子,通常分为哪几类?各类间有何关系?3.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特点。

4.解释和比较限制因子、耐性定律与生态幅的涵义。

5.解释和比较生态类型、生活型、生态型的涵义。

6.比较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和谢尔福德耐受定律的异同?7.试举例说明生物如何调节其耐性限度以适应不良生境?8.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9.简述光对生物的生态作用。

4《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4《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普通生态学》习题第一章绪论一基本概念[1] 生态学(ecology)二基本观点[1] 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的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过程)。

即公元十六世纪前为生态学萌发时期;公元十七世纪至十九世纪末为生态学的建立时期;二十世纪初至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为生态学的巩固时期,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为现代生态学时期。

[2] 在生态学的巩固时期,以地区性特点为背景,分化为三个不同的学派,主要是欧洲学派、俄国学派和英美学派。

[3] “中国生态学会”的创立时间是1979年,第一届生态学会的理事长是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先生。

[4] 公元1869年,德国学者E.Haeckel 第一个给生态学下定义,他认为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5] 生态学根据研究对象的生境划分,可划分为陆地生态学、海洋生态学、淡水生态学和岛屿生态学四个分支学科。

[6] 生态学根据研究性质可划分为理论生态学、应用生态学两类。

[7] 现代生态学十分重视生态学研究的尺度,尺度是某一现象和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所涉及到的范围和所发生的频率。

生态学承认的尺度有时间尺度、空间尺度和组织尺度。

[8] 生态学研究的特殊性应该体现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单位的特殊性。

上世纪40-50年代,动物生态学研究单位主要是种群,而植物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群落;60年代以后,生态学的研究单位是生态系统。

[9]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可分为野外的研究方法、实验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的研究方法三大类。

三思考题[1] 简述生态学的定义类型,并给出你对不同定义的评价。

[2] 列出3位世界著名的生态学家,并概括其在生态学上的最主要贡献。

[3] 论述生态学的发展过程,并简述各个阶段的特点。

[4] 按照生态学研究对象的组织层次划分,生态学应包括哪几个分支学科?[5] 简述现代生态学的基本特点。

[6] 根据你对生态学学科的总体认识,谈谈生态学学科的特殊性。

[7] 如何理解生物与地球环境的协同进化?第二章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一基本概念[1] 系统(system)[2] 生态系统(ecosystem)[3] 食物链(food chain)[4] 食物网(food web)[5] 营养级(triphic level)[6] 生态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7] 能量流动图(energy flow diagram)[8] 生态平衡(ecological balance)[9] 生态危机[10] 反馈(feedback)二基本观点[1] 系统的构成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1)系统必须是由两个以上的组分所组成的有机整体;(2)各组分之间彼此相互联系;(3)系统以整体的方式共同完成一定的功能。

普通生态学大题复习

普通生态学大题复习

1、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生物为保持内稳态,发展了很多复杂的形态和生理适应,如动物的羽毛起保温隔热作用,高代谢率增加体内产热。

但动物最普遍的方法是行为适应。

高等植物:叶子和花瓣的昼夜运动和变化。

如豆叶的昼挺夜垂,向日葵的花序随太阳的方向转动等。

动物:爬行类改变姿势接受太阳辐射。

洄游、迁徙、迁移;建造巢穴等2、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驯化是指在实验条件下诱发的生理补偿机制,这种生理适应短时间即可完成。

相近的名词有:气候驯化(适应),指自然条件下所诱发的生理补偿变化,这种生理适应需较长时间完成;适应(adaptation)指生物在生存竞争中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一定性状的现象。

这种形态适应需要很长时间。

如金鱼在24℃和37.5℃两种温度条件下长期驯化后,对温度的耐受范围分别为:5--36℃和15--41℃。

休眠是生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

在休眠期,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时宽的多。

如动物学中学习过的动物冬眠、夏眠和日眠。

植物种子休眠时代谢率几乎下降到零。

周期性变化:动物的补偿能力表现出明显的周期性变化,如季节性、昼夜变化和热带的干旱、雨季的周期性变化。

耐受性的节律变化或对最适条件选择的节律变化大多是由外在因素决定的,少数是由生物本身的内在节律引起的。

3、有效积温法则1)概念:植物和某些变温动物完成某一发育阶段所需总热量(有效积温)是一个常数。

① K=N*T (式中K为有效积温,N为发育时间,T为平均温度)②生物都有一个发育的起点温度(最低有效温度C),所以,应对平均温度进行修饰。

上式变为:K=N*(T-C) 或 T=C+K/N,温度T与发育时间N呈双曲线关系,由于发育速度V=1/N, 所以, T=C+KV,温度与发育速度呈线性关系。

③生物的发育也有一个高限温度,发育时间也有生理极限,即最短发育时间N0, K=(N-N0)(T-C)鳖的胚胎发育时间(N)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109=(N-30.6)(T-22.5),有效积温为109度天,最短孵化期为30.6天,最低发育温度为22.5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生态学》复习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名词概念:
生物圈、GAIA学说
复习思考题:
1、生态学的定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2、生态学的研究层次有哪些?这些层次在生态学不同的发展时期各有哪些偏重?
3、现代生态学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4、比较三类生态学研究方法的利弊。

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
名词概念
物种(种)、环境、生态因子、耐受性定律、生态幅、适应组合、趋同适应、生活型、有效积温法则、Bergman规律 Allen规律、驯化、气候驯化、内稳态、生物学零度、内温动物、异温动物
复习思考题:
1、生态因子作用有什么特点?
2、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生态效应有何不同?举例说明。

3、内稳态生物和非内稳态生物在适应环境的方式、能力上有何差异?内稳态生物如何保持其稳态机制的?
4、举例说明什么是适应组合?生物为什么要出现适应组合?
5、低温和高温对生物会产生哪些影响?植物和动物如何在形态、生理、行为上进行适应?
6、什么叫有效积温?利用它在实际生产中有哪些价值?
7、水环境和陆生环境有哪些不同?植物在适应方式上又有何不同?
8、水生动物和陆生动物在对水因子方面的适应中主要面临哪些矛盾?它们又如何适应?
9、试举例分析特定生境中某一生态因子与生物的关系?
10、比较以光为主导因子的植物生态类型的特征。

11、火的生态作用
第二部分种群生态学
名词或概念:
单体生物、构件生物、密度、相对密度、标志重捕法、年龄结构、性比、生命表、内禀增长率、生态入侵、遗传漂变、中性学说、渐变群、工业黑化、适应辐射、R-策略、K-策略、r-K连续体、社会等级、领域性、协同进化、生态位、他感效应、内分布型、迁入、迁出、自疏、寄生
复习思考题:
1、为什么说种群是物种在自然界存在的基本单位和进化单位?
2、动态生命表和静态生命表有哪些不同?如果研究一个区域的人口的发展动态,你认为两种生命表各有何优劣点?
3、比较分析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对种群进化的作用特点。

4、物种的形成为什么要经过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有哪些形式和方式?
5、比较分析r选择和K选择的异同点,并根据他们的特点说明在生物保护中应采取的对策。

6、有性生殖和无性繁殖在生态适应中各具有什么利弊?为什么大多的植物都选择雌雄同株的性别系统?
7、领域性行为和社会等级对于生物适应环境有何积极意义?
8、根据Lotka-Volterra中间竞争的模型,说明竞争排斥和共存的条件。

9、根据Tilman的ZNGI 模型说明植物竞争的特点及其相互排斥和共存的条件。

10、结合生态位和资源利用曲线说明资源供给和生态位幅度与竞争的关系。

11、植物对食草动物的取食有哪些适应机制?二者之间是如何协同进化的?
12、寄生生物如何适应寄生生活的?二者之间是如何协同进化的?
13、简述存活曲线的类型及意义。

14、怎样确定种群的分布格局?
15、依据生态位相似性极限原理,如何使引种成功?
16、试举例说明种间关系及其对种群数量动态的调节作用?
第三部分群落生态学
名词或概念:
群落、群落交错区、机体论学派、个体论学派、优势种、建群种、盖度(比)、频度、优势度、生物多样性、生活型、生活型谱、垂直结构、层片、层、季相、边缘效应、同资源种团、抽彩式竞争、MacArthur平衡说、空间异质性、演替、原生演替、次生演替、群丛、群系、植被型、三向地带性、种间关联、抽彩式竞争、顶极群落
复习思考题:
1、群落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2、何为Raunkiaer频度定律?它说明了什么?
3、生物多样性包含哪些层次?生物多样性由哪些因素决定的?
4、比较分析层片和层次的生态含义及异同点。

5、竞争是如何影响植物和动物群落结构的?
6、何为空间异质性?它对群落的结构产生怎样的影响?
7、岛屿理论对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具有什么启示?
8、利用物种丰富度模型说明资源、生态位幅度、重叠与物种多样性的关系以及捕食和岛屿现象对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9、何为中度干扰理论?
10、单元顶级论、多元顶级论和顶级格局说等演替理论之间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11、英美学派和法瑞学派在群落研究中各有哪些主要区别?
12、何谓群落的结构?试例说明群落结构包含了重要的生态内容。

13、简述影响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14、群落交错区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15、说明水生演替系列和旱生演替系列的过程
第四部分生态系统生态学
概念和名词:
生态系统、食物链、食物网、营养级、生态金字塔、Lindeman效率、生态效率、
生态平衡、负反馈、生态危机、初级生产、次级生产、生物量、矿化作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库、流通率、生物放大作用(扩大)
复习思考题:
1、生态系统具有哪些特征?
2、生态系统的功能类群分为哪几类?各具有什么作用?各包括哪些生物类群?它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联系成为一个功能整体的?
3、食物链分为哪几种类型?各具有哪些特点?
4、结合生态系统的生态效率,分析解释为什么一般营养级个数限于3到5个?
5、影响初级生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提高初级生产?
6、初级生产量有哪些测定方法?
7、图解次级生产过程的一般模式,并根据该模式分析农业生产中提高农副产品产量的可能途径。

8、生态系统的物质分解包括哪些过程?分解的生物类型有哪些?
9、图解一个食物网中的一个营养级能量流动的状况;分析为什么复杂的生态系统中的能流的效率更高?
10、比较分析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三大类型的特点,并分析人类经济生活中对它产生怎样的影响?
11、分解过程的特点与速率取决于哪些因素?
12、怎样估计初级生产量?
第六部分应用生态学部分
基本概念:
全球变化、原地保护、迁地保护、生态恢复、生态工程、生态风险评估、生态规划、环境容量、温室效应、臭氧洞、烟雾事件、光化学雾、酸雨、悬河、水体富营养化、土地承载力、赤潮、生态农业、人口老龄化、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健康、生态管理
复习思考题:
1、当今人类面临哪几大问题?它们是如何产生的?
2、温室效应、臭氧层被破坏、光化学雾、酸雨产生的原因何在?具有哪些危害?如何进行防治?
3、水土流失、地面沉降等生态破坏产生的原因何在?具有哪些危害?如何进行防治?
4、农业生态系统具有什么特点?我国的社会条件要求我国走怎样的农业发展道路?
5、生态农业具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在我国大力推进和发展生态农业?
6、什么是生态系统服务?如何认识生态服务的价值?如何保护生态系统的价值?
7、最大持续产量对指导生物资源的利用、保护具有什么指导意义?
8、何谓自然资源?通常分为哪几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试举例说明人类应如
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9、举例说明生态工程的原理、目标和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