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滤原理介绍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过滤技术,它通过使用超滤膜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悬浮物分离出来。
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孔径大小的微孔膜,可以选择性地阻挠溶质和悬浮物通过,而允许溶剂和一些小份子通过。
超滤工作原理如下:1. 超滤膜的选择:根据需要分离的物质的份子大小,选择合适的超滤膜。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001微米到0.1微米之间。
2. 溶液进入超滤系统:将待处理的溶液通过进料管道引入超滤系统中。
溶液中的溶质和悬浮物会随着溶剂一起进入超滤系统。
3. 超滤膜的作用:溶剂和小份子可以通过超滤膜的微孔,而较大的溶质和悬浮物则被滞留在超滤膜表面形成浓缩液。
超滤膜的微孔大小决定了能通过的份子大小范围。
4. 分离液的采集:通过调节超滤系统的操作参数,如压力、温度和流速等,可以控制超滤膜上的浓缩液的浓度和产量。
浓缩液中的溶质和悬浮物可以通过排出管道进行采集和处理。
5. 清洗和维护:超滤膜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被溶质和悬浮物阻塞,降低分离效果。
因此,定期对超滤膜进行清洗和维护是必要的,以保持其正常的工作效率。
超滤工作原理的优势和应用:1. 分离效果好:超滤膜具有较高的分离效率,可以有效地分离溶质和悬浮物,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2. 操作简便:超滤系统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调节一些操作参数即可实现分离和采集。
3. 可逆性:超滤过程是可逆的,可以通过逆向操作将溶质和悬浮物从超滤膜上洗脱下来,延长超滤膜的使用寿命。
4. 应用广泛:超滤技术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食品和饮料工业、制药工业、环境保护等。
例如,在食品工业中,超滤可以用于乳制品的浓缩和蛋白质的分离。
总结: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过滤技术,通过使用超滤膜将溶质和悬浮物与溶剂分离。
超滤膜具有特定的孔径大小,可以选择性地阻挠较大的溶质和悬浮物通过,而允许溶剂和小份子通过。
超滤工作原理简单易懂,操作方便,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通过了解超滤工作原理,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超滤技术的应用和优势,为相关行业的工艺改进和产品提纯提供参考。
净水系统超滤工作原理

净水系统超滤工作原理净水系统超滤工作原理家庭用水净化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其中超滤技术已被广泛采用。
超滤工作原理是利用特殊的滤膜将污染物从水中分离出来,从而对水进行过滤净化。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滤工作原理,包括净水系统超滤的工作过程、水的流动方式以及超滤的优势。
一、净水系统超滤的工作过程净水系统超滤是一种物理性的过滤方式。
净水系统的过滤器中放置有一种超细滤膜,可以将大分子物质和杂质过滤出来,从而获得足够纯净的水。
其实质原理依据质量分子的大小进行筛选。
二、水的流动方式在超滤的过程中,水是从水源顺着一定的通道进入管道中,经过一个装有特殊滤膜的过滤器过滤,再进入水箱,最后通过出水管输出到我们的水杯或水龙头中。
超滤的过程中,水的流动方式可以分为四个步骤:初步过滤、超滤分离、膜面清洁、稳定出水。
其中包括两种滤膜模式,即外压模式和内压模式。
三、超滤的优势超滤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 能够过滤掉大分子和小分子之间的杂质,保证了产品水质的纯净性和健康性。
2. 滤膜的效果明显,过滤速度快,可以快速过滤出水中的有害物质,防止人体受到危害。
3. 超滤滤膜通透性好,可以通过各种环境和水质的考验,能够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用途的实际需要。
4. 超滤的操作简单,只需要插电、开关连接等操作,即可对水质实现快速过滤、净化和干净纯净的效果。
以上是超滤的优势,也是净水系统超滤工作原理能够成功地保证水质品质的重要原因。
超滤技术虽然在净水系统中被广泛采用,但其工作原理和优势不但适用于家庭净水类,也适用于工业、医疗、化工等领域,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总之,净水系统超滤工作原理是通过一定的流速和滤膜孔径,对水进行连续的滤过和过滤,过滤出纯净水。
超滤技术以其高效、智能、纯净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在净水行业中更是常常引人注目。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引言概述: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技术,通过使用超滤膜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开来。
本文将详细介绍超滤的工作原理,包括超滤的定义、超滤膜的结构、超滤过程中的分离机制以及应用领域。
一、超滤的定义1.1 超滤的概念:超滤是一种通过超滤膜分离溶质和溶剂的分离技术。
超滤膜具有特定的孔径,可以选择性地阻隔分子和颗粒的传递。
1.2 超滤膜的特点:超滤膜具有较高的孔径分布,能够有效分离溶质和溶剂。
超滤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强度。
1.3 超滤系统的组成:超滤系统由超滤膜组件、压力源、膜外循环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超滤膜组件是核心部分,负责分离溶质和溶剂。
二、超滤膜的结构2.1 超滤膜的材料:超滤膜通常由聚合物材料制成,如聚酯、聚醚、聚酰胺等。
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物理强度,能够适应各种工作环境。
2.2 超滤膜的孔径: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1纳米至100纳米之间,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孔径。
较小的孔径可以过滤更小的分子和颗粒。
2.3 超滤膜的结构:超滤膜通常具有多层结构,包括支撑层和分离层。
支撑层提供膜的机械强度,而分离层负责分离溶质和溶剂。
三、超滤过程中的分离机制3.1 筛分效应:超滤膜的孔径可以选择性地阻隔分子和颗粒的传递,较小的分子和颗粒可以通过孔径进入膜内,而较大的分子和颗粒被截留在膜外。
3.2 拒绝效应:超滤膜的表面带有负电荷或亲水性基团,可以吸附带正电荷或疏水性的分子和颗粒,从而实现对它们的分离。
3.3 渗透效应:超滤过程中,溶剂可以通过超滤膜的孔隙进入膜内,而溶质被截留在膜外,实现对溶质和溶剂的分离。
四、超滤的应用领域4.1 污水处理:超滤技术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胶体和高分子有机物。
4.2 食品和饮料工业:超滤技术可以用于澄清果汁、酒类和乳制品,去除悬浮物、杂质和微生物。
4.3 生物制药工业:超滤技术可以用于分离和浓缩蛋白质、细胞和病毒,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工艺中。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饮料、制药、化工等
领域。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超滤膜的孔隙大小来分离溶质和溶剂,实现物质的分离和浓缩。
超滤膜是一种孔径在0.001-0.1微米之间的多孔膜,通常由聚酰胺、聚砜、聚
乙烯等材料制成。
超滤膜的孔径比微滤膜小,但比逆渗透膜大,能够有效地去除溶质中的大分子物质、胶体颗粒、微生物等。
超滤过程中,待处理的溶液被加压送入超滤系统中,通过超滤膜的作用,大分
子物质和悬浮物被截留在膜表面,而溶剂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膜孔进入膜内部。
这样,溶液中的杂质被有效地分离出来,得到了清澈的滤液。
超滤膜的截留效果主要取决于膜孔径的大小和膜的孔隙率。
通常情况下,超滤
膜的孔径越小,截留效果越好。
而孔隙率则决定了膜的通量,孔隙率越高,通量越大,但截留效果会相应降低。
超滤系统中的压力是实现超滤过程的关键因素。
适当的压力可以提高溶液通过
膜的速度,提高通量,但过高的压力可能会导致膜的破损和性能下降。
超滤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水处理领域,超滤可以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细菌等,提高水质;在食品饮料工业中,超滤可以用于浓缩果汁、乳制品的脱脂、蛋白质的分离等;在制药和化工领域,超滤可以用于药物的纯化、溶液的浓缩等。
总之,超滤是一种高效、可靠的膜分离技术,通过控制膜孔径和压力,可以实
现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超滤技术将更加完善,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水质和产品。
超滤的原理

超滤的原理
超滤是一种常见的膜分离技术,利用超滤膜对溶液进行分离和浓缩。
超滤膜是一种孔隙结构均匀的多孔性薄膜,其孔径一般在0.001微米至0.1微米之间。
超滤的原理主要是利用膜的孔隙大小和分子的大小选择性地分离不同大小的溶质,从而实现溶质的分离和浓缩。
超滤的原理可以简单地理解为通过膜的孔隙将溶质和溶剂分离。
当溶液通过超滤膜时,溶质分子的大小大于膜孔的大小,因此无法通过膜孔,而溶剂分子则可以通过膜孔。
因此,溶质和溶剂就被有效地分离开来。
超滤的原理还涉及到溶质在膜上的截留和透过。
溶质在超滤膜上的截留是指溶质分子无法通过膜孔而被截留在膜表面,而溶剂分子可以通过膜孔。
透过则是指溶质和溶剂分子通过膜孔的过程。
通过这种截留和透过的作用,超滤膜可以实现对不同大小溶质的选择性分离和浓缩。
超滤的原理还涉及到膜的操作压力。
在超滤过程中,通过对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可以促使溶剂分子通过膜孔,从而实现对溶质的分离和浓缩。
操作压力的大小会影响溶质和溶剂的透过速率,从而影响超滤的效果。
总的来说,超滤的原理是利用超滤膜的孔隙结构和操作压力,实现对溶质和溶剂的分离和浓缩。
通过对溶液施加一定的压力,溶质被截留在膜表面,而溶剂则通过膜孔,从而实现了对溶质的分离。
超滤技术在生物制药、食品加工、环境保护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高效地实现对溶质的分离和浓缩,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价值。
超滤系统工作原理

超滤系统工作原理
超滤系统是一种物理分离技术,利用超滤膜筛选溶液中的溶质和颗粒物质。
其工作原理是基于压力驱动,将溶质通过微孔隔离。
以下是超滤系统的工作原理:
1. 进料:需要处理的溶液被引入超滤系统中,通常是通过管道连接到超滤膜的一侧。
2. 压力驱动:在超滤系统中施加一定的压力,如液体泵或其他压力装置,使溶液在超滤膜上形成一定的压力差。
3. 分离:超滤膜的孔径大小一般在0.01-0.1微米之间,根据溶质颗粒的大小选择合适的膜孔径。
较大的分子、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将被留在超滤膜的一侧,而较小的分子和溶质则能通过超滤膜的微孔,形成过滤物。
4. 收集:超滤膜另一侧通过管道收集所得的过滤物,也即留在膜表面的较大分子和颗粒。
5. 结果:通过超滤系统处理后,溶液中的大部分悬浮颗粒和高分子物质被分离,产生的过滤物质较为纯净。
需要注意的是,超滤系统是一种物理分离方法,不改变原溶液中溶质的化学结构和溶解状态,而主要实现对颗粒、胶体和大分子物质的分离。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超滤是一种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它利用超滤膜的特殊结构和作用原理,将溶液中的溶质和溶剂分离开来。
超滤膜是一种具有特定孔径大小的半透膜,可以过滤掉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如悬浮物、胶体颗粒、蛋白质等,而保留溶液中的小分子物质和溶剂。
超滤工作原理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压力驱动和分子筛选。
首先是压力驱动过程。
超滤系统中的溶液通过超滤膜前后两侧的压力差驱动,使溶液从高压侧(进料侧)流向低压侧(滤液侧)。
通常,采用外压式或内压式的超滤设备,外压式超滤设备通过外部施加压力将溶液推动通过超滤膜,内压式超滤设备则通过在膜内部施加压力来实现溶液的流动。
其次是分子筛选过程。
超滤膜的孔径大小决定了溶液中被过滤物质的分离效果。
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1纳米(nm)到100纳米之间,相对于微滤膜和纳滤膜,超滤膜的孔径较大。
这意味着超滤膜可以过滤掉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胶体颗粒等,而保留小分子物质和溶剂。
超滤膜的孔径大小可以根据具体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孔径大小可以过滤不同分子量的物质。
一般来说,孔径越小,过滤效果越好,但也会增加膜的阻力,降低通量。
因此,在选择超滤膜时需要综合考虑分离效果和通量之间的平衡。
超滤工艺通常包括预处理、过滤和清洗三个步骤。
预处理阶段主要是对溶液进行预处理,如去除悬浮物、胶体颗粒等杂质,以保护超滤膜的正常工作。
过滤阶段是将预处理后的溶液通过超滤膜进行过滤,将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和溶剂通过膜孔径进入滤液侧。
清洗阶段是对超滤膜进行清洗,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以恢复膜的过滤性能。
超滤技术在许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水处理领域中,超滤可以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胶体颗粒、细菌等,提供清洁的水源。
在食品和饮料工业中,超滤可以用于浓缩果汁、脱色、除菌等工艺。
此外,超滤还可以用于生物制药、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
总结起来,超滤工作原理是通过超滤膜的压力驱动和分子筛选作用,将溶液中的大分子物质截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和溶剂通过膜孔径进入滤液侧。
超滤工作原理

超滤工作原理超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过滤技术,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食品和饮料工业、制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超滤膜是一种微孔膜,通过其特殊的孔径大小和分子筛选性能,可以将溶质、悬浮物、微生物等分离和去除,从而实现液体的分离和浓缩。
超滤膜的工作原理可以简单概括为物理筛选和分子筛选两个过程。
1. 物理筛选:超滤膜的孔径通常在0.001-0.1微米之间,比一般过滤膜的孔径小,但比逆渗透膜的孔径大。
当待处理液体通过超滤膜时,超过孔径大小的颗粒、微生物等物质将被截留在膜表面,而溶质、水分子等较小的物质则可以通过膜孔进入膜的另一侧。
这种物理筛选的过程可以有效地去除液体中的悬浮物、颗粒、胶体等杂质,使液体变得清澈。
2. 分子筛选:除了物理筛选外,超滤膜还具有一定的分子筛选性能。
超滤膜的孔径大小可以选择性地阻隔一些大分子物质,如蛋白质、多糖等。
这种分子筛选的过程是基于溶质与膜之间的相互作用力,通过改变膜的孔径大小、膜的材料和膜的表面性质等因素,可以实现对不同分子大小的选择性分离。
超滤膜的工作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进料:待处理的液体通过进料管道进入超滤系统,进料口通常设有过滤器,用于去除较大的颗粒、悬浮物等杂质。
2. 压力驱动:为了推动液体通过超滤膜,通常需要施加一定的压力。
这可以通过泵或其他压力装置来实现。
压力的大小取决于膜的特性、液体的流动性质以及所需的分离效果。
3. 分离过程:液体在压力驱动下通过超滤膜,大分子物质被截留在膜表面,而小分子物质则通过膜孔进入膜的另一侧。
这个过程可以在连续流动或批处理模式下进行,具体取决于应用的要求。
4. 收集产物:通过超滤膜分离后的产物可以通过收集管道进行收集。
收集的产物可以是纯净的溶质、浓缩的悬浮物、蛋白质等,具体取决于所需的分离效果。
5. 清洗和维护:超滤膜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因为膜孔被堵塞或污染而失去分离效果。
因此,定期清洗和维护超滤膜是必要的。
清洗过程可以通过使用清洗剂、反冲冲洗或化学清洗等方法进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制膜材料分类
醋酸纤维素(CA):优点是低价,亲水性好,不易阻塞污 染。弱点是易被微生物吞噬,对于pH和温度适应范围小。 聚砜(PSO):自从1975年以来已被广泛应用于UF和MF膜。 优点耐温和耐pH能力好。缺点不能抗油、油脂、脂肪和两 极溶剂。 聚偏二氟乙烯(PVDF):优点是其高度的碳氢化合物抗氧 化能力强。缺点很难制成有良好超滤分离特性的膜。 复合膜:复合膜多层膜结构,但所有的都有精确的组分; 常见支撑层(基膜)、分离层(涂膜)。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按组件形式分类
超滤膜一般分为板框式(板式)、中空纤维、管式、 卷式等多种结构。其中,中空纤维式是国内应用最为 广泛的一种,根据进水方式不同还分为内压式和外压 式中空纤维膜。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超滤的清洗方式包括水的正洗、 反洗,气洗,分散化学清洗 (CEB),化学清洗(CIP)等。
正洗、反洗、能将表面大颗粒胶 体、滤饼层去除;气洗可以增 强正洗、反洗的效果。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维护篇之1-反洗
反洗过程,倒楔形膜孔在反洗水压下扩张有利于 污堵物洗出; 正洗将洗出物彻底排除组件;
亲水性和接触角:亲水性往往采用接触角来衡量, 由于PVDF为非亲水材料,OMEXELL特有的亲水 改性减小了膜表面接触角,有助于减缓膜面污染 和增大通量;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国内外主要超滤厂家及产品概要
OMEXELL-UF膜具有最前沿的超滤膜不对称结构,即由 致密的皮层和多孔的支撑层构成,通常支撑层的孔径 要比皮层高一个数量级以上;特有成膜技术改善了基 膜的晶核排列提供更强的支撑强度;这种结构有以下 的优点 a)致密的皮层提高了过滤的精度;b)多孔的支撑层 降低了过滤的阻力,并且使得穿过皮层的微小杂质被 截留的几率降低到最小。
SFP的反洗压力应控制在不大于2bar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维护篇之1-反洗
反洗频率确定
OMEXELL-UF常采用了全流过滤的运行模式,为了保 证滤膜在此工作状态下的膜通量不发生大的衰减, SFP采用了频繁冲洗技术,使膜表面截留的污染物在 形成较厚的滤饼前被清除;
国内外主要超滤厂家及产品概要
Inge(德国)滢格超滤膜
特点:内压式
材料:聚醚砜
特点:多孔结构纤维 丝,每根毛细管内含7 根内径0.8mm内径的 纤维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国内外主要超滤厂家及产品概要
日本久保田(kubota)
日本东丽超滤膜(Toray)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超滤技术简介
截留分子量:标准“切割分子量(MWCO)”来描述 超滤膜孔径的大小,定义为膜具有90%以上截留 的最小分子量物质;
孔隙率:过流微孔总面积在膜丝总表面积中所占的 比例;
通量 (Flux):产水透过膜的流率,通常表达为单位 时间内单位膜面积的产水量,其单位多用 L/m2.h;
特点:KOCH 公司为中空纤维超滤膜完全不对称楔 型结构的发明者(ROMICON ,1973);
进水接触的一侧膜结
构致密, 而与透过液
↓
接触侧膜结构疏松,
呈现楔型(倒喇叭口)
形状;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国内外主要超滤厂家及产品概要
PALL超滤膜(美国)-microza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维护篇之1-反洗
反洗流量压力确定
反洗流量越大,对膜组件的清洗效果 就越好。但是反洗流量大,就需要 在中空纤维膜的内壁施以较大的水 压,过大的水压会导致中空纤维膜 的破裂,故反洗流量是通过反洗水 压来控制;反洗透水速率100~ 150L/m2﹒h;
PVDF材料自身优点就是其高度的抗碳氢化合物和氧 化环境的能力,因此OMEXELL超滤膜有很强抗氧 化能力;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OMEXELL-UF与类似产品比较优势
孔隙率:OMEXELL采用有专利配方和制膜方法生产 的超滤膜,其孔隙率非常高,因此对一般各类型 水质膜通量可以高达60~120L/m2﹒h;
两者与平行流过滤、垂直流 过滤的关系;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OMEXELL-UF的运行介绍
启动前的检查内容: 1、超滤前处理系统运行正常,
超滤进水符合设计要求; 2、排水系统已经准备完毕; 3、PLC程序已经输入; 4、电路系统检查已完成,机泵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内外压式中空纤维膜比较
外压和内压各有优缺点
外压式操作比内压式适应更大的进水悬浮物浓度
外压式
内压式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OMEXELL-UF与类似产品比较优势
制膜材料优势:PVDF尽管它很难使膜具有良好且稳 定的分离特性,按一般认为制膜过程很难将膜孔径 做到0.1μm以下,但OMEX做到0.03 μm,是惟 一的PVDF材质超滤膜;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OMEXELL-UF的运行介绍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超滤装置运行程控步序表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维护篇之1-反洗
颇尔公司于2004年成功的完成了 USFilter旗下过滤和分离集团(简 称FSG)的收购,包括FSG集下的 Filterite,SeitzSchenk,Fluid Dynamics,Schumacher,以及 Exekia公司,此外,2003年12月与 美国Groe公司联合,进一步提升了 自己的实力。被美国(FORTUNE) 杂志评为美国500家最大企业之 一。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OMEXELL-UF的运行介绍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OMEXELL-UF的运行介绍
全流过滤能耗低,操作压力 低,制水效率高从而运行 成本也低;
错流过滤能处理悬浮物更高 的流体,当进水中悬浮物 含量大于50mg/L或浊度为 4~5NTU时采取错流运 行;一般错流浓水流量不 大于0.5M3/h;
海德能- HydraCap
海南立升
天津膜天
大连欧科
浙大凯华等
海德能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大连欧科
中空纤维式膜与卷式膜的比较
中空纤维比卷式膜更易清洗,维护更方便 卷式进料腔淤积微粒无法清除,格网结构造成清洗死
角多 卷式透水阻力较大导致其膜通量一般比中空纤维式低 卷式超滤膜无法进行完整性检测 卷式膜组件总表面积大,容积填充率大于中空纤维式
(NTU) (mg/l) (m3/h)
(m3/h) (Min) (Days)
地下水
≤2
≤1
3
0
60
5
地表水
0-2
≤2
3
0
60
3
地表水
2-5
≤3
3
0
30
2
地表水
5-15
≤5
2.2
0.75
20
1
地表水
15-50
≤5
1.5
0.75
20
0.5
深度处理废水
≤5
≤5
1.5
国内外主要超滤厂家及产品概要
美国Koch 科氏滤膜 膜材料:PS(聚砜) 内径:0.9mm 截留分子量:1~10w 通量:45~60gfd
(76~102)L/m2﹒h 运行方式:内压式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国内外主要超滤厂家及产品概要
美国Koch 科氏滤膜特点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超滤技术简介
比通量:单位压力下,单位时间内单位膜面积的产 水量,单位为L/m2.h.bar;
透膜压差 (Trans-membrane Pressure):简称 TMP,即产水侧和原水进出口压力平均值差异, 即膜两侧平均压力差; 全流过滤TMP = 进水压力 - 产水出口压力;
1):卧式膜系统采用类RO8寸标准设计,有一定互 换灵活性;
2):开发在线智能浊度监测系统,自动控制进水流 量和反洗周期;
Norit超滤膜不足
1):内压式中空纤维膜不适用高SS水源,前处理 要求严格;
2):PS聚醚砜材质耐氯性不强,化学清洗NaClO 浓度仅为200ppm;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频繁冲洗的频度取决于进水中杂质的 含量和种类,一般需通过现场的调试 来确定,并且在运行过程中根据进水 的变化及时予以调整;
DOW RESTRICTED - For internal use only
维护篇之1-反洗
反洗频率与进水水源关系表(仅供参考)
进水类型
浊度
TOC 组件产水量 错流流量 反洗间隔 气洗间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