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经典名句默写填空练习题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14组《古诗词默写填空》140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14组《古诗词默写填空》140题(含答案)

高中语文14组《古诗词默写填空》140题(含答案)(一)1.古典诗歌中的“猿”意象具有多重文化意义。

哀鸣与清啸之猿,就分别代表了愁苦哀怨与超脱快慰之情,如杜甫的“_____________”和李白的“____________”诗句,即为例证。

2.《离骚》中用香草做比喻说明自己遭贬黜是因为德行高尚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经·氓》中,一条“淇水”贯穿全诗,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女主人公送别时的依依不舍。

4.杜牧的《阿房宫赋》用“__________,__________”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

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认为“国恒亡”的原因有内外两方面,即“__________,__________”。

6.苏轼《赤壁赋》中化用《诗经》“谁谓河广,一苇杭之”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李白在《蜀道难》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夸张地写出山峰高耸连绵,崖壁险峻陡峭,从而揭示蜀道之难。

8.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典表明自己渴望得到朝廷信任,为国建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9.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分析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与齐王的关系后得出结论“__________”,齐王于是纳谏,令刚下达,群臣进谏,“__________”。

10.古人对荷情有独钟,或描写其绰约身姿,或借助它描绘夏日胜景、抒情言志,古典诗词中有许多这样的名句,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二)1.《曹刿论战》中,曹刿认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于是不顾同乡的反对,主动求见鲁庄公献策,显示了他对国事的关心。

2.《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述婚后生活,认为错不在己,于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谴责男子没有准则,反复无常,感情不专。

苏教版高二语文名句默写填空含答案

苏教版高二语文名句默写填空含答案

苏教版高二语文名句默写填空含答案1子曰:,不亦说乎?《论浯·学而》2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宜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灭寺夜游》4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范仲淹《岳阳楼记》5《红楼梦》中有诗云:“质来洁去还洁清去,不叫污陷淖泥中。

”《爱莲说》一文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 ,。

”6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中有“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两句诗,高适《别董大》中有两句诗正好与上述诗句中“无故人”意思相反,这两句诗是:“ ,。

”7古诗词中有很多体现亲情的名句,请写出上下相联的两句:“ ,。

”【答案】1学而时习之2欲上青天揽明月3庭下如积水空明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7A.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C.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1采菊东篱下,。

陶渊明《饮酒》2 ,风正一帆悬。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4 ,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6 ,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7黑发不知勤学早,。

颜真卿《劝学》》8仰望夜空中高悬的明月,轻声吟出“ ,”,为远方的亲人祝福,那一刻,你不再孤独。

用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的名句填写【答案】1悠然见南山2潮平两岸阔3长河落日圆4曲径通幽处5似曾相识燕归来6天时不如地利7白首方悔读书迟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始于足下。

《老子》2等闲识得东风面,。

朱熹《春日》3 ,静影沉壁。

范仲淹《岳阳楼记》4俱怀逸兴壮思飞,。

孝自《宣州谢胜楼饯别校书叔云蹦5几处早莺争暖树. 。

自居易《钱塘瑚春行》6 ,悠然见南山。

陶浦口《饮酒》7苏轼《水调歌头》中袭选对天下离别之人美好祝愿的诗句是“ ,”。

8陆游《游山西村》中“ ,”是蕴古哲理的千古名句。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常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专项练习(共300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高考必背常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专项练习(共300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必背常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填空班级考号姓名总分劝学1.在《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2.《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通过“木”与“金”的变化来进一步说明客观事物经过人工改造,可以改变原来的状况。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荀子认为人的知识、道德、才能是通过后天不断广泛学习获得的。

“金”要锋利,需“就砺”;人要改造成为“______________”的君子,就要“______________”,可见,学习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用《劝学》中的句子作答)5.《劝学》中的“________________”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学识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善于利用客观条件可以弥补自身不足的道理。

逍遥游1.《逍遥游》中,在全文的结构上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逍遥游》中,庄子认为真正的逍遥游要达到的境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逍遥游》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逍遥游》中描绘的鲲鹏体形硕大无比,变化神奇莫测,奋飞时双翼遮天蔽日,激起的水花达三千里,奋飞直上九万里的高空。

即使是如此,在作者看来也并非逍遥,因为它依然有所待,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名校精选+自编试题)(共36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名句名篇默写练习(名校精选+自编试题)(共36题,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句名篇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名校精选1.【2023届河南省濮阳市高三第一次摸底考试】自我反省能力是君子必备的品格,正如《劝学》中提到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君子正是通过不断地自我反省、自我批评让自己明智而行为没有过错。

2.【四川省成都七中2022-2023学年高三2月月考】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与黑格尔的名言“人类从历史中获得的唯一教训就是从不吸取任何教训”如出一辙。

3.【福建省福州市2023年高三二模】青,是古人喜爱的颜色。

一样的青色入诗,意境可能大不相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_________________”写出即将下雨的黑沉阴郁;又用“_________________”表现天空的广阔无边无际。

4.【广东省燕博园2023届高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CAT)】中国人讲究做事要慎始善终,老子就曾说过:“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但现实中能做到的人却不多,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指出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湖南省九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张中行先生为一幅国画题联,上联是“何处少墨同多墨”,下联如从《琵琶行并序》中选句,最恰当的一句应是“_________________”。

古代诗人常以酒为媒介抒发情感,如《琵琶行并序》中“____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现出了白居易因被贬而沦落天涯的孤独与苦闷。

6.【山东省济宁市202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追崇先贤,是古代诗歌中常有的内容,如《蜀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联,就体现了对诸葛亮忠贞不渝、鞠躬尽瘁品格的仰慕之情。

7.【2023届山东省聊城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极力渲染了曹军战船首尾相接、绵绵不绝的盛况,而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曹军却落得“_________________”的惨败结局,令人叹惋。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共8组,附参考答案)

高中语文2025届高考名篇名句默写练习(共8组,附参考答案)

高考语文名篇名句默写练习班级考号姓名总分(一)1.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两句,收束了对赤壁雄奇景物的描写,引起后面对历史的缅怀。

(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借“______,______”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对百姓忘却国耻、安于异族统治的沉痛之情。

(3)《归园田居》中“______,______”两句表露了作者清高孤傲,与世不合的性格,也是诗人进入官场却辞官归田的根本原因。

2.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劝学》中以雕刻为喻,强调学习应当坚持,说明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会有所成就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2)《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

(3)苏轼的《赤壁赋》中“________,_________”通过对比极写“客”对自己生命短暂、羡慕江水长流不息的感叹。

3.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在《登泰山记》中,“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登顶泰山时天气的恶劣以及路途的艰辛。

(2)在《涉江采芙蓉》中,采用设问手法表达对远方人的思念的两句是“_____?_____”。

(3)李煜在《虞美人》中以水喻愁,将抽象的情感形象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

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元宵之夜,小慧看到街上车流涌动的景象,不由得联想起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_____________”一句;看到烟花绽放于夜空,又不禁吟诵出本词中的“_____________”。

(2)学习了《报任安书》之后,小刚觉得古代先贤顽强不屈、忍辱负重的素材可以运用到作文中,他想引用其中表现周文王和孔子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一语文100道默写填空题

高一语文100道默写填空题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

赂秦而力亏,。

或曰:,?曰:不赂者以赂者丧。

盖失强援,。

故曰。

2.秦以攻取之外,,。

3.则秦之所大欲,,固不在战矣。

4.思厥先祖父,,,以有尺寸之地。

子孙视之不甚惜,,。

5.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

起视四境,。

6.然则诸侯之地有限,,,侵之愈急。

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7.,理固宜然。

古人云:“以地事秦,,,。

”此言得之。

8.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9.燕赵之君,,能守其土,。

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至丹以荆卿为计,。

10.,,惜其用武而不终也。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战败而亡,。

11.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12.呜呼!,,,,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

13.悲夫!有如此之势,,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14.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

15.苟以天下之大,,。

16.鼎铛玉石,金块珠砾,,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17.蟹六跪而二螯,,用心躁也。

18.桂棹兮兰桨,。

,望美人兮天一方。

19.雷霆乍惊,宫车过也; ,杳不知其所之也。

20.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21.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____,而又何羡乎!22.吾尝终日而思矣,。

23.舞幽壑之潜蛟,。

24.知不可乎骤得,。

25.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

26.,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27.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想当年,金戈铁马,。

28.乱石穿空,,。

29.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

30.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31.羽扇纶巾,谈笑间,。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

32.,孰能无惑?33.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34.西望夏口,东望武昌,,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35.鼎铛玉石,,,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高中语文高考必备古诗词默写填空材料(共8篇)

高中语文高考必备古诗词默写填空材料(共8篇)

高考语文必备古诗词默写填空材料(一)《劝学》1.人们常说,活到老,学到老,荀子《劝学》篇中的学不可以已这句话印证了这句话。

2.韩愈《师说》中“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句话与荀子《劝学》中的“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观点相同。

3.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是: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4.《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学不可以已”。

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的句子是: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5.强调君子并非有何差异,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6.强调空想不如学习的一句: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7.在文中强调学习应当用心专一,并且从正面设喻,指出即使像蚯蚓那样弱小,如果用心专一也会有所成的句子是: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逍遥游》1.在《逍遥游》中描绘大鹏依然有所恃的句子是:按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庄子•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螺帖”为例来说明“小年” 一词的两句是:朝菌不知晦朔,蟾站不知春秋。

3.作者举现实生活中的很小的实物也需要依凭外物实例与大鹏鸟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4.举现实生活中的实例,通过舟的浮动对水的依赖性,从而得出结论来说明大鹏鸟的飞翔对风的依赖性的句子是: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5.庄子从奇妙莫测的描写后接着以现实社会的四种人的具体描述,文中描写四种人的句子分别是: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6.作者提出自己的观点一一“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的并列句了三类人的句子是: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7.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8.文中写宋荣子看淡了世间的荣辱,不会因为外界的评价而更加奋勉或沮丧的句子是: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高中必背古文名句填空题练习(含答案)

高中必背古文名句填空题练习(含答案)

高中必背古文名句填空题练习姓名:学号:班别:《阿房宫赋》名句1.《阿房宫赋》中作者泼墨写意,粗笔勾勒。

言阿房宫占地之广,状其楼阁之高的句子是(),()2.以璀璨晶亮的明星来比喻纷纷打开的妆镜,既贴切又形象的语句是(),()。

3.总括秦的纷奢是建立在对人民的剥削和掠夺之上的,并且还挥霍无度的语句是(),()?4.描绘咕噜咕噜的车声越听越远,谁也不知道他们到哪里去了的句子是(),()。

5.不吸取经验教训让人痛惜,正如《阿房宫赋》中所说(),()。

6.《阿房宫赋》中(),()两句把桥比喻为横卧在河面上的长龙,使静态的桥有了动态之美7.《阿房宫赋》中(),()两句描写宫殿、阁楼随地形而建,彼此环抱呼应;宫殿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答案:1. 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2.明星荧荧,开妆镜也3.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4.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5.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长桥卧波,未云何龙7.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登高》名句1.杜甫在《登高》中发出:“(),()2.”的感慨,抒发了漂泊异乡.年老体衰的惆怅之情,也蕴含着与生命的衰弱顽强抗争的精神。

3.《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伤的句子是:(),()。

4.杜甫《登高》中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的句子是: (),()。

前人也曾把这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5.《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是:(),()。

6.答案: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2.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3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4.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赤壁赋》名句1.描写秋江爽朗、澄净的句子是“(),()。

”2.作者用(),()写出了月亮不易觉察的缓慢移动,逼真传神。

3.作者用(),()写出月亮的银辉的浸染,雾气、江水、夜空浑然一体的景象。

4.作者用(),()写出有人任凭一夜扁舟随意飘荡,在辽阔的江面上自由来去5.文中侧面写箫声的句子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经典名句默写填空练习题
高中语文经典名句默写填空练习题
1、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__________。

2、木直中绳,________,。

3、故木受绳则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5、假舆马者,___________,而致千里;___________,
___________,而绝江河。

6、积土成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蛟龙生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圣心备焉。

7、故不积跬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骐骥一跃,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在不舍。

9、锲而舍之,___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___。

(《荀子·劝学》)
10、师者,所以___________。

11、人非生而知之者,___________?惑而不从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吾师道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故无贵无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古之圣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之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位卑则足羞,___________。

16、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如是而已。

(《师说》)
17、举酒属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纵一苇之所如,_______________。

19、浩浩乎如冯虚御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羽化而登仙。

20、桂棹兮兰桨,_______________。

渺渺兮予怀,
_______________。

21、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

其声呜呜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驾一叶之扁舟,___________。

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

23、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

挟飞仙以遨游,___________。

24、逝者如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卒莫消长也。

25、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___________;自其不变者而观之,
___________。

26、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

(《赤壁赋》)
27、意有所及,___________。

28、《六国论》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六国论》的两个分论点是:(1)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1、古人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此言得之。

33、苟以天下之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国论》)
34、五步一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
抱地势,___________。

35、长桥卧波,?复道行空,___________?
37、戍卒叫,,楚人一炬,!
38、使负栋之柱,___________;架梁之椽,___________;钉头磷磷,___________,
瓦缝参差,___________;直栏横槛,___________;管弦呕哑,___________。

39、秦人不暇自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阿房宫赋》)
40、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
国周郎赤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___________。

___________,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千古江山,___________。

舞榭歌台,___________。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2、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穷饿无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死而死矣,___________,层见错出,___________。

,!
45、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亦曷故哉?
46、故余与同社诸君子,___________,而为之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不然,令五人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余与
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8、扈江离与辟芷兮,___________。

___________,恐年岁之不吾与。

49、日月忽其不淹兮,___________。

___________,恐美人之迟暮。

(《离骚》)
50、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51、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___________,
___________,君亦无所害。

52、夫晋,何厌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53、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___________,不知;___________,不武。

(《烛之武退秦师》)
54、臣闻求木之长者,;,;,必积其德义。

55、不念居安思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斯亦伐根以求木茂,___________。

56、君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将有作,
___________;念高危,___________;惧满溢,___________;乐盘游,___________;忧懈怠,___________;虑壅蔽,___________;
想谗邪,___________;恩所加,___________;罚所及,
___________。

57、总此十思,,简能而任之,___________,则智者尽其谋,,仁者播其惠,;,,可以尽豫游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言而化。

(《谏太宗十思疏》)
58、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___________,,。

吾所以为此者,___________。

(《廉颇蔺相如列传》)
59、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语: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60、大行不顾细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辞为。

61、夫颛臾,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社稷之臣也。

62、“,。

”危而不持,,则将焉用彼相矣。

63、且尔言过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谁之过与?
64、丘也闻有国有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

65、盖均无贫,,。

66、夫如是,故远人不服,___________。

,。

67、吾恐季孙之忧,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