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申报一览表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_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_基金支持热词逐年推荐_【万方软件创新助手】_20140813

53 54 55 56
伪命题 人力资源 中国语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 1 1 1
53 54 55 5பைடு நூலகம்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2009年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科学诠释 科学发展观 科学"马克思主义观" 毛泽东思想 毛泽东 思想政治教育 延安整风时期 实效性 和谐视域 主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解放日报》
推荐指数 2 2 2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学习型政党 中国化 时代化 方法论 文化素质 文化生产力 文化 思想观念 当代中国 中国共产党 革命化 话语权 经验 立足点 破除 研究范域 理论基点 理论可适性 理论创新 理论 法社会学 民族化 正负动力 本质属性 文艺理论 文化领导权 政党文化 提高马克思主义水平 推进 意义 思路 思想解放运动 思想理论建设 建国以来 延安时期 延安整风运动 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能力 宣传工作 实践主题 实现路径 学习型社会 增量动力 基本经验 向度 原则 历史时期 动力盈亏 动力变异
科研热词 马克思主义 大众化 中国化 时代化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毛泽东 意识形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延安时期 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马克思体系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 马克思主义理论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马克思主义信仰 马克思主义伦理价值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问题 金融危机 逻辑理路 选秀潮 述评 辞学理论体系 路径 调查研究 语言特色 话语形态 话语创新 解释主义 解放战争时期 苏共 苏俄非常时期 艾思奇 胡锦涛 群众路线 网络时代 经典著作 纲要 粮食工作 科学发展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国家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 着力点 理想信念 渊源 流行文化思潮 法社会学研究方法
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义理论体系的核心是不是 , 如果不是 是什么 , 理
论界 可 能 有 不 同看 法 。我 是 认 同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中 国作 风 和 中 国气 派 , 加 立 足 时代 前 沿 , 加 更 更
具有影 响 力和感 染 力 。
一
主义 理 论 体 系 的核 心 是 以 人 为 本 。以 人 为 本 是
定 , 乱反 正 。第 三个 “ 则 是 对第 二 个 “ ” 拨 以” 以 的
义理论 体 系 的 总体 研 究 比较 起 邓 小 平 理 论 、 三 “
收 稿 日期 :0 0 3—1 2 1 一o 2
重大发展 , 是党 的执政理念 的升华。在这样的历
作者简介 : 郭建宁 (94 15一
) 男, , 安徽 马鞍山人 ,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 院院长 , 教授 , 士生导师 , 学博 士, 博 哲 义 中国化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 当代 中 国马 克 思 主 义 是
的核心理 念 , 是学 术 研 究 的 重 大 问题 。在新 的 也
这 就是 毛泽 东 思 想 和 中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理 论 体
系 。如果 把 中 国共 产 党人 最 核 心 的理 念 概 括 为
起 点上进 一 步推 进 马 克思 主义 中 国化研 究 , 尤其
要 在 以下三 个方 面着 力 :
八个字 , 就 是 实 事 求 是 , 人 为 本 。 毛 泽 东 思 这 以 想 的核心 和精 髓 是 实事 求 是 , 国特 色社 会 主 义 中
理论 体 系的核 心 和 精髓 是 以人 为 本 。这 八 个 字 , 构成 了中 国共 产党 人最 核 心 的价值 。 进一 步说 , 十年 改 革 开放 最 大 的变 化 是 什 三 么 , 执 政 理 念 。 其 间 经 历 了 以 阶 级 斗 争 为 纲 是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与大众化[内容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我们党之所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它们与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迫切需要我们紧密结合我国国情和时代特征大力推进理论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
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关于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我们党之所以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它们与我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内在统一的。
在长期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所形成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提供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也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具体化。
大家知道,马克思主义产生于欧洲,当把它用于指导世界不同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实践时,就需要有一个民族化的过程。
在对马克思主义是否需要民族化这个问题上,曾经有人持不同看法。
然而,中国发展的历史实践充分证明,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才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对中国实践的指导作用,并使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得到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60年前,它要继续指导当今和将来的世界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运动,就不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就要在实践中不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以新的内容来丰富和发展自己,以使自己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国家社科 马列 项目申报模板

国家社科马列项目申报模板-范文模板及概述示例1:项目申报模板申请单位:(填写申请单位名称)项目名称:(填写项目名称)项目主要负责人:(填写主要负责人姓名、职称、单位)项目简介:(简要阐述项目的研究背景、目标和意义,限300字以内)申请项目的学科门类:(填写学科门类,如哲学社会科学等)申请项目的学科领域:(填写学科领域,如马克思主义理论等)申请项目的研究方向:(填写具体的研究方向,如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等)项目研究内容和重点:(阐述项目的研究内容、重点和难点,限500字以内)预期研究成果:(说明项目预期能够取得的具体研究成果,包括学术论文、著作、研究报告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说明项目采用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如文献研究、实证研究等)工作计划与进度安排:(具体描述项目的工作计划和进度安排,包括各阶段的研究任务和时间节点)项目经费预算:(列出项目所需经费的详细预算清单)项目团队和研究条件:(介绍项目研究团队的主要成员及其研究背景,以及项目所需的研究条件)项目可行性分析:(分析项目的可行性,包括研究条件是否满足、团队是否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等)项目的创新点:(说明项目的创新之处,包括研究内容、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创新)项目的社会意义和影响:(说明项目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发展和学术进步等方面的意义和影响)参考文献:(列出项目申请所依据的重要文献)备注: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请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
示例2:标题:国家社科马列项目申报模板引言:国家社科马列项目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相关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重要研究项目。
本文将介绍国家社科马列项目申报的模板,希望能够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参考和指导。
一、项目概述:1. 项目名称:填写项目的具体名称。
2. 研究目的与意义:简要说明项目的研究目的和对社科领域的重要意义。
3. 主要研究内容:列举项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实证研究等方面。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申请书样表

A表: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
申请评审书
项目类别:
课题名称:
项目负责人:
所在学校:
学校代码:
申请日期: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制
填表说明
1、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
本表所涉及学科代码请按照国家技术监督局颁布的《学科分类与代码》(GB/T13745-92)(以下简称《国标代码》)填写。
2、项目类别包括: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类)、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二类)、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专项)、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3、研究方向:按照《国标代码》中三级学科名称及代码填写,如没有三级学科,按照二级学科填写。
填写方法如“政治社会学(810.1020)”、“科学社会主义(710.40)”。
4、研究类别:选择“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实验与发展”其中之一填写。
研究类别中的“实验与发展”指把通过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所获得的知识转变成可以实施的计划(包括为进行检验和评估实施示范项目)的过程,如规划、专利等。
5、最终成果形式:包括著作、论文、咨询报告、电子出版物和其他(要注明具体成果形式)。
6、如申请人没有E-Mail、手机,请填写项目联系人的E-Mail、手机,以便于及时联系)
7、课题组主要成员信息最多填写9人。
8、申请评审书统一用A4纸印制,左侧装订。
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

因此 , 中国大众认 可、 要使 掌握马克思主义并指 导新的实践 , 就必须使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 其显示 出 中国气 派 、 国特 使 中
点, 用中国式 的语言去 表述 , 用中 国人 民喜 闻乐见 的形式去 表现 , 以便 于中国人民接受 、 同。其次 , 认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
有之 意 。马 克 思 主 义 之 所 以 能 够 超 越 国 界 、 越 时 空 , 为 跨 成
人 民认 识 世 界 、 造 世 界 的 有 力 武 器 马 克 思 主 义 中 国化 、 改 时
程 中使产生于欧洲的马克思 主义体现 出了中国气派 、 中国风 格、 中国特色。一部 中 国共 产党 的历 史 , 是一部 马克 思主 就 义不断 中国化的历史。新 时期 马克思 主义 中国化过程 中形
马克思主义, 深入分析 和解决 中国革命 、 建设 、 改革不同历史
时期 的具 体 问题 , 总结 中 国 的独 特 经 验 , 成 具 有 中 国 风 格 、 形 中国 气 派 、 国特 色 的 马 克思 主义 。历 史 已经 证 明 什 么 时 候 中
义的大众化。马克思 和思格斯 创立 的马克思 主义科学 地揭 示了 自然界、 人类社会 和人类思 维活动 的客观规 律 , 无产 是 阶级革命的科学指南 , 是无产 阶级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 的理 论武器 。马克思和恩格斯 曾严肃地指 出 , 尽管 《 产党宣言》 共
马 克 思 主 义 是 开 放 的体 系 , 发 展 的 科 学 , 而 推 进 马 是 因
即是说 , 按照中国的特点去 应用它 , 成为全 党亟 待了解并 亟
须 解 决 的 问题 。这 之后 , 同 党 内 各 种 错 误 思 想 作 斗 争 的 过 ” 在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价值do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价值所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时代价值,也就是从深层次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必要性、必然性问题。
为什么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呢?首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必然要求。
马克思主义诞生于160多年前,从《共产党宣言》问世至今以来的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是与时俱进的开放的理论体系。
要实现马克思主义对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指导,就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在结合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以新的内容来充实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中国共产党在九十年的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推进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不断发展。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使马克思主义不断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就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新的结合。
其次,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应对时代挑战的内在需要。
应时而生是马克思主义的显著特征之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宝贵理论品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人类先进思想文化的结晶,是时代的产物。
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时代条件、时代主题和时代挑战。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给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我们这样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要想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就必须适应当今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应对时代新挑战,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
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类,二类课题指南

专项任务项目(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一类、二类课题指南一、一类课题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当代特点研究2、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研究3、划清“四个重大理论界限”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4、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历史经验和现实启示5、基于新媒体技术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6、马克思主义理论普及读物的编写7、高校宣传思想阵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8、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的教育和宣传普及研究9、高校马克思主义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研究二、二类课题10、中国共产党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经典论述研究11、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科学内涵研究1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典型案例研究13、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宣传多媒体课件设计14、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音像作品制作15、民族地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6、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研究17、网络语言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研究18、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研究19、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语言艺术研究20、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研究21、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22、高校学习与实践科学发展观长效机制研究23、依托校园文化平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研究24、在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5、提高高校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研究26、依托高校学生理论社团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进”研究28、依托红色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29、思想政治课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30、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引领网络舆情研究31、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当代社会思潮研究32、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青年学生思想问题的工作机制研究33、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成长规律与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34、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研究35、高校师生关注的思想理论热点问题研究36、当代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接受状况及规律研究37、把握不同学生群体特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38、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队伍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