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件《中国工农红军长征》ppt课件5
合集下载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33张PPT)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4、红军长征中跳出敌人的包围是在哪一事件后__C___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5、红军长征结束时胜利会师的三大主力是:①红一方面
军 ②红二方面军 ③红三方面军④红四方面军___B__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累
苦
不
不
累
苦
看
想
看
想
革
红
命
军
老
二
前
万
辈
红军红过军草地过穿草的草地鞋
五
吴起镇
1935年10月
00中5央红军到 达陕北
过草地 爬雪山
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
力会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冲破四道封锁线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长征的胜利
(1)陕北会师: 时间: 1935年10月 军队: 党中央、红一方面军、陕北红军 (2)三大主力会师: 时间: 1936年10月 军队: 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
(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如终年积雪的雪 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
请思考
我们纪念长征,最重要的是弘扬 长征精神,把革命先烈开创的伟大事 业不断推向前进。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课件:第5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19张PPT)

20.红军长征表现出了崇高的长征精神。下面有关长征精神的说法,正确的
是( B )
A.战无不胜,百折不挠
B.信仰坚定,意志坚强
C.敢打敢拼,不受拘束
D.视死如归,百战百胜
13
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 年 10 月,枪炮声再次隆隆作响,五十万国民党军队被调往江 西前线,开始了对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围剿”。……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强大 进攻,住在瑞金那座“独立房子”里的军事决策者不顾敌我力量对比的悬 殊,仍然命令红军对敌人的坚固堡垒实行攻坚战。这使红军的反击从一开始 就连续受挫……
11
17.(岳阳中考)按照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为积极开展“研学旅行”,
岳阳市某校今年的夏令营活动选择了遵义。你认为下列最能体现遵义红色旅
游特色的是( D )
A.民主共和 深入人心
B.开天辟地 焕然一新
C.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D.转危为安 生死攸关
18.1935 年 10 月,党中央和红一方面军历经艰难险阻,终于到达( B )
历史 八年级 上册•R
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 1934 年 10 月,中共中央率领 中央红军 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 长征。 2.1935 年 1 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
博古 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 的正确军事 主张,选举毛泽东为 中央政治局常委 ,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 挥权。
A.1933 年 10 月
B.1934 年 10 月
C.1935 年 10 月
D.1936 年 10 月
12.在红军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毛泽东提出红军不去湘西,将前进方向改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共28张PPT)

二、力挽狂澜万里行——长征过程
1.寻访团一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熟读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来讲 一讲。 2.寻访团二的任务:搜集长征故事,课前寻访团成员分角色表演长征途中发生的感人 故事,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演一演。 3.寻访团三的任务:搜集长征歌曲,课前寻访团成员学唱歌曲,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唱一唱。 4.寻访团四的任务:搜集长征诗歌,课前寻访团成员背诵诗歌,课堂上给同学们现场 诵一诵。
2 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
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一分钟强化,
挑战自我
三、历经艰险终会师——长征胜利
是什么支撑着红军克服艰难险阻走完两万五千里创造这 一人类奇迹的?
小组探讨: 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说说你认为“长征精神”
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它包含哪些内涵?
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精神; 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纠正了—— 2.肯定了—— 3.取消了——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呢?
会前:
博古等人的错误指挥,第五次反“围 剿”和长征初期军事上的失利。
会后: 毛泽东、周恩来负责指挥,中国革命
开始走上胜利的道路
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 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 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 标志。
你能想象出红军战 士在长征途中会遭遇哪 些困难?
红军纵横12个省份、攻占700多座县城,跨越了近100条江河,征 服了约40座名山险峰,其中包括20余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皑皑雪山,穿 过了被为“死亡陷阱”的茫茫草地。
红军长征途中,进行了300余次战斗,几乎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战 ,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在打大决战上,有235天用在白天行军上, 18天用在夜间行军上。在总长约25000华里的路上,只休息了44天,平 均走365华里才休息一次,日平均行军71华里。一支大军要在一个地球上 最险峻的地带保持这样的平均速度,可说近乎奇迹。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图文识读-完整版PPT课件

本题考查红军长征的原因。1933年,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 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 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 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故选择D项。
➢ 读图:泸定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读图: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原系国民党二十五 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 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 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 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 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 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典例示范
2016 江西中考)“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 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 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
历史事件是( )D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典例示范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中红军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胜
利会师于 C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陕西吴起镇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选择C项。
泸定桥又被称为铁索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 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自清以来,此桥为 四川人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1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 灭桥头守卫。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 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 读图:泸定桥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 读图:遵义会议会址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原系国民党二十五 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邸。这幢砖木结构、中西合璧 的两层楼房,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是当时遵义城里首 屈一指的宏伟建筑,高墙垂门,巍巍峨峨。1935年1月 初,红军长征到达遵义后,这里是红军总司令部驻地。 1月15日至17日,著名的遵义会议(即中共中央政治局 扩大会议),就在主楼楼上原房主的小客厅举行。这次 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
典例示范
2016 江西中考)“从党的建立到抗日时期,中间有北伐战争和十年土地革命战争,我们经过 了两次胜利,两次失败。北伐战争胜利了,但是到一九二七年,革命遭到了失败。土地革命战 争曾经取得了很大的胜利,红军发展到二十万人,后来又遭到挫折。”材料中“遭到挫折”的
历史事件是( )D
A.第一次反“围剿” B.第二次反“围剿” C.第三次反“围剿” D.第五次反“围剿”
典例示范
今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图中红军第一、第二、第四三个方面军胜
利会师于 C
A.江西瑞金 B.贵州遵义 C.甘肃会宁 D.陕西吴起镇
解析:本题考查红军三大主力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 到达甘肃会宁地区,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胜利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 宣告长征胜利结束。故选择C项。
泸定桥又被称为铁索桥,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泸定 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自清以来,此桥为 四川人藏的重要通道和军事要津。1935年5月29日,中 国工农红军长征途经这里,以12位勇士为先导的突击队 ,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在铁索桥上匍匐前进,一举消 灭桥头守卫。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飞夺 泸定桥”,使之成为中国共产党重要的历史纪念地。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PPT(19张)-优秀课件

A、遵义 B、甘肃 C、吴起镇 D、井冈山
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时间是:__C__
A、1933年10月
B、1935年10月
C、1936年10月
D、1934年10月
8、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关键性事件是: __D___
A、强渡大渡河 B、四渡赤水河 C、渡过金沙江 D、遵义会议的召开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七嘴八舌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红军长征不仅给党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 富,还给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包括哪些精神?我们应如何继承和弘扬 长征精神?
50万
8万
博古 李德
分散兵力, 进攻冒险, 防御保守。
失利
1936年10月红军 三大主力会师
过草地
强渡大渡河
巧渡金沙江
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达陕北
爬雪山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1935年1月 遵义会议
突破湘江
强渡乌江
冲破四道 封锁线
1934年10月 开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地点
内容
1935年1月 遵义
第 1 7 课 中国 工农红 军长征 课件PP T ( 19张 )-精品 课件p pt(完美 版)
33、10月临大敌,五次围剿战火起; 博古、李德错指挥,被迫放弃根据地; 红军不怕远征难,实行战略大转移; 长征途中到遵义,正确领导才确立; 救党救军救革命,生死攸关转危机; 渡赤水,乱计划;过金沙,蒋叹息。 大渡桥,显勇气;爬雪山,过草地。 三五年,吴起镇;三六年,大胜利。 长征二万五千里,世界史上是壮举。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14张PPT)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
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
现。
<<返回
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正阔步前进在新的长征路上, 建设一个繁荣昌盛,文明富强,和谐安定的 社会主义国家之路任重而道远。让我们高高 举起长征的旗帜,发扬红军传统和长征精神, 努力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不断奋斗!同学们 一切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担起我们的责 任,做一名新时代幸福生活的创造者!
遵义会议
巧渡金沙江
突破四道 封锁线
图说红军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这是一个震 惊中外的伟大历程。这个历程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被 许多人当作了一个谜。为了这个谜,70年来一直有人在 不断探究:长征是什么?它究竟蕴藏着什么样的精神力量?
今天我们就以图说的形式上一节活动课《图说红军长 征》,希望同学们通过这节课,能加深对长征史实的了解, 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长征精神。
组 : 真 情 再
设置想一想“为什么说是一个 倔强的小红军”和问一问:
“为什么把军需处长作为一个 丰碑?”
现
感 三位同学“豪言壮志”尽现会
组
师之乐
:
走 播放视频《会宁会师》
向
胜
利
环节三:感悟长征魂
长征精神之我见 学生谈感受
<<返回
环节三:感悟长征魂
遵
义 情境创设,三位同学旁
组
白战士心情
:
伟 大 转 折
互动提问遵义会议召开 时间地点主要内容及意 义。
C 飞夺泸定桥
泸
定
桥 导游讲述红军飞夺泸定桥
组
的历史,穿插错误内容。
:
惊 学生纠错环节
心
动
魄 感受长征精神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26张PPT)精选课件

过草 陕北吴起 地 镇会师
1935年10月
合作探究:
• 教师先出示【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路线图】让同学们 了解中央红军长征曾经过的省份、河流、起点和终点 以及在每个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
• 某旅行社准备推出一条“红色之旅”的线路, 目的是让游客“重走长征路,学习革命史”。 如果你是这家旅行社的决策者,你准备怎样设 计这条线路?重点应推出哪几个景点?
导入新课
七律·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
自主探究
• 阅读“长征的开始和遵义会议”一目,完成1—7小题。)
• 1、____年_____月蒋介石对根据地发动第五次 “围剿”,由于____和___的错误指挥,红军被 迫进行战略转移。
红军飞夺泸定桥的桥
红军爬雪山
红雪军 战山士 翻忠越 雪魂山
红军过草地
累
苦
不
不
累苦看想源自看想革红
命
军
老
二
前
万
辈
红军红过军草地过穿草的草地鞋
五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遵义
内容
解决了……, 取消了……, 肯定了……。
意义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我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 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
红军不怕远征难 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渡过
根据地 封锁线
湘江
红军不怕远征难1934、10
原因 红军 第五次 反“围剿”失
经过 中败央革命 突破四道
根据地 封锁线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课件(共49张PPT)优秀课件

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
甘肃会宁会师楼
1936.10 会宁
005 1935.10吴起镇
1934.10 瑞金
红军长征遇到哪些困难和问题?
1、敌人的围追堵截 2、恶劣的自然条件, 如:终年积雪的雪山,一望无际的草地。 3、缺少粮食给养、缺医少药。 4、内部矛盾斗争。
1934年,开始长征
金色的鱼钩
——毛泽东
如何理解这段话?(如何认识长征?)
1、宣言书:
象征了红军决不放弃、不畏艰难,坚 定的革命信念。
2、宣传队:
一路上,向广大人名群众宣传了共产党 的思想。
3、播种机:
宣传革命思想,使得群众成为革 命的 种子。
累
苦
不
不
累
苦
看
想
看
想
革
红
命
军
老
二
前
万
辈 红军过草红地军穿的过草鞋草 地
五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到达陕北的红4方面军一部
朱 德 、 周 恩 来 、 秦 邦 宪
长 征 到 达 陕 北 后 的 毛 泽
东
、
到达陕北的红2方面军一部
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 粉碎了……, • 保存了……, • 使中国革命……。 • 红军长征播下……, • 铸就了……, • 打开了……新局面。
长征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全中国人民宣 传了红军的主张;长征是播种机,它把革命的 火种撒遍了沿途的十一个省。长征结束,新的 革命形势就开始了。
毛泽东
周恩来 朱德
避敌主力 诱敌深入
集中优势
各个击破
胜利
第 五 次
1933年10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渡大渡河
乌江
巧渡金沙江
湘江
瑞金
1934年10月 中央红军开
始长征
遵义会议
时间 1935年1月 地点 贵州遵义
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
内容 的错误,肯定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
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 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
意义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 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 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遵义会议是中 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失败 失败原因: 主观上:博古、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 “左”的错误; 客观上:敌人的力量过于强大。
过程 ——长征经历的过程
开始、转折、吴起镇会师、胜利
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会宁
过草地 爬雪山
吴起镇
0051935年10月 中央红军到
1936年 10月红
达吴起镇
军三大
主力会
师
飞夺泸定桥
四渡赤水
遵义会议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学习目标
1.了解红军长征过程中艰难险阻; 2.知道红军长征的原因和遵义会议的内容; 3.分析理解遵义会议和红军长征胜利的意义
重点: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遵义会议。 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
关的转折点;理解长征精神。
工农红军长征
原因 ——为什么要长征 过程 ——长征经历的过程 意义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今天如何发扬传承长征精神?
坚定理想信念、树立集体主义的价值 观、培养艰苦奋斗精神。
学习苦不苦?想想长征两万五 生活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红 长征的原因 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军
瑞金出发 渡过湘江 强渡乌江 遵义会议
不 长征的经过 四渡赤水 巧渡金沙江 强渡大渡河
怕
飞夺泸定桥 爬雪山 过草地
——毛泽东《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1、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2、播下了革命的种子
材料二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授衔时,在中将 以上的254名将帅中,有222人,参加过长征,占总 数的87%,其中:元帅9位,大将8位,上将48位, 中将157位。
——《数字看长征》
3、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6.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D )
A.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力量受到牵制
C.长征路上地势险要,便于红军作战
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材料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会议而作。“群龙得首”是指遵义会议确立了谁在党
中央的领导地位( C )
A.博古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邓小平
5. 毛泽东于1935年10月著诗《七律·长征》:“……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诗中表达了红
军哪一次胜利会师的喜悦心情( B )
A.遵义会议
B.会宁会师
C.井冈山会师
D.吴起镇会师
远 长征的结束 甘肃会宁会师 1936年10月
征 难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消灭红军的企图
长征的意义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打开中国革命新局面
随堂演练
1.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B )
A.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B.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C.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北上抗日
2.红军长征打乱敌人的追剿计划是在哪一事件后(
草地夜行 七根火柴
合作探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什么?
• 1、敌人的围追堵截。 • 2、恶劣的自然环境。 • 3、缺衣少粮。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长征精神
坚定信念、积极进取的乐观主义精神; 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 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的献身精神; 勇往直前、排除万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敌我
10万
第一至 1930年 20万
第四次 至
30万
1933年 30万
4万 毛泽东 避敌主力
3万 (前3次) 诱敌深入 3万 周恩来、 集中优势 胜利 7万 朱德 各个击破
(第4次)
1933年 第五次 至 50万 8万
1934年
博古、 李德
冒险进攻 分散兵力 防御保守
合作探究
第五次反“围剿”结果怎样?为什 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
(1)诗中“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哪些方面 ?“大渡桥横铁索寒”反映了长征途中的哪些军事行动 ?
国民党反动派的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条件、缺 衣少粮等。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 攸关的转折点?
中国共产党诞生 遵义会议
新中国成立
(1921年) (1935年)
(1949年)
14年
转 14年
折 出现了很多错误,
如大革命的失败、
点 第五次反“围剿”
的失利
使中国革命开 始走上胜利的 道路
长征胜利的意义
材料一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 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的胜利,敌人 的失败的结果而告结束的。……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 英雄好汉……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只有 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他们的道路。……它散布了许多种 子在十一个省内,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 收获的。
)A
A.四渡赤水
B.渡过乌江
C.渡过金沙江
D.飞夺泸定桥
3.下列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一组是( D )
①四渡赤水 ②遵义会议召开
③渡过乌江 ④强渡大渡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②①④
4.“群龙得首自腾翔,路线精通走一行。左右偏差能
纠正,天空无限任飞扬。”这首诗是朱德为纪念遵义
意义 ——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 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 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 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 革命的新局面。
合作探究
红军不怕远征难中的“难”包括什么?
飞夺泸定桥
雪 爬山雪山忠 魂
过草地时穿的草鞋
红军过草地时吃过的食物 过草地
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原因 ——为什么要长征
由于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 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 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 了五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下面 我们来看这五次围剿的情况。
漫步历史长廊,汲取知识精华
红军的五次反“围剿”
时间 军队人数 领导人 战略战术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