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合集下载

RCS-9627CN变频电动机保护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

RCS-9627CN变频电动机保护装置技术使用说明书
RCS-9627CN 变 频 电 动 机 保护装置 技术说明书
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本说明书适用于 RCS-9627CN R2.** 变频电动机版本程序
本说明书和产品今后可能会有小的改动,请注意核对实际产品与说明书的版本是 否相符。
更多产品信息,请访问互联网:
NARI-RELAYS
RCS-9627CN 变频电动机保护装置
RCS-9627 电动机保护装置
1. 产品概述
发电企业为了节能降耗、减少发电成本、提高上网电价竞争力,普遍实施高压 电动机的变频调速技术改造。高压电动机加装变频器后,迫于技术问题,常规保 护装置已不能实现差动及后备等保护功能,后备保护只能靠变频器来实现。对于 额定容量大于 2MW 或普通保护灵敏度不能满足要求的电动机,相关规程规定应装 设差动保护,针对这种情况,现场没有较好的解决方案,而只能放弃差动保护, 或采用传统继电器方式(方式复杂且无法实现自动化功能)。
3.2.1 额定数据 ........................................................................................................ 3 3.2.2 功耗 ................................................................................................................ 3 3.2.3 主要技术指标 ................................................................................................ 3 3.3 电磁兼容: ............................................................................................................ 4 3.4 绝缘试验 ............................................................................................................. 4 4. 装置原理 .................................................................................................................. 4 4.1 硬件配置及逻辑框图 ............................................................................................ 4 4.2 模拟量输入 ............................................................................................................ 4 4.3.1 纵差保护 ........................................................................................................ 4 4.3.2 定时限过流保护 ............................................................................................ 6 4.3.3 不平衡保护 .................................................................................................... 6 4.3.4 过负荷保护 .................................................................................................... 6 4.3.5 过热保护 ........................................................................................................ 6 4.3.6 零序过流保护 ................................................................................................ 7 4.3.7 低电压保护 .................................................................................................... 7 4.3.8 非电量保护 .................................................................................................... 7 4.3.9 PT 断线检查 ................................................................................................... 7 4.3.10 装置告警 ...................................................................................................... 7 4.3.11 动作元件 ....................................................................................................... 7 4.3.12 遥信、遥测、遥控功能 .............................................................................. 8 4.3.13 对时功能 ...................................................................................................... 8 5. 装置跳线说明 .......................................................................................................... 8 6. 装置背板端子及说明 .............................................................................................. 8 6.1 装置背板端子 ........................................................................................................ 8 6.2 背板端子说明 ........................................................................................................ 8 7. 装置定值整定 .......................................................................................................... 9 7.1 系统定值 ................................................................................................................ 9 7.2 保护定值整定 ...................................................................................................... 10 7.3 通讯参数 ............................................................................................................. 12 7.4 辅助参数 ............................................................................................................. 12 8. 保护原理及端子图 ................................................................................................ 14

半封闭压缩机 电机过热保护控制模块BH69-3-1B 说明书

半封闭压缩机 电机过热保护控制模块BH69-3-1B 说明书

半封闭压缩机电机过热保护控制模块
BH69-3-1B 说明书
通过电机和环境空气散发的热量如果不从机体排掉,会在电机线圈上积累和出现过热,从而危及其绝缘材料。

在“DORIN”压缩机中,上述排热采用吸气通过电机本身和周围来冷却。

应避免这一温度上升,因为会导致机油的变化,并有助于化学反应,形成酸化合物。

从长远来看,这降低了制造排气阀装置材料的机械强度。

避免这种情况的方法已在上面段落中描述,即:使用压缩机机头冷却风机、水冷头并在略微潮湿的条件下运作。

总之,在安装作业中,压缩机的选型必须考虑最:大蒸发温度为基础,通过在低温下规划去除电机和机头的热量。

制冷压缩机:cs
系列也可以用于低温,用水冷头取代风冷头,或在没有水的情况下,让风机出来的空气吹到压缩机上。

对高蒸发温度压缩机,必须只能采用c系列。

因为,其特殊的设计使它们不适合用于高压缩比。

对于特殊应用以及一个系列压缩机的大量应用,恳请客户将其具体问题提交给我们的技术部门,以协助他们提供更多的技术说明。

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电机过热保护装置因电机过热或温控器失灵导致旳事故时有发生,需要采用相应旳保安措施,因此,我们设计了基于热敏电阻检测温度旳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使得电机过热时自动断开电路起到保护旳目旳。

有关资料表白,半导体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变化旳敏感元件,其电阻率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

半导体热敏电阻种类繁多,大体有正温度系数PTC型和负温度系数NTC 型,根据使用条件有直热式和旁热式。

如果采用热敏电阻测温,必须理解PTC型和NTC 型热敏电阻旳温度特性和伏安特性。

NTC型热敏电阻在0 ~ 120 ℃电阻变化明显; 而PTC 型热敏电阻在0~120 ℃变化不大,当温度在120~160℃时阻值升高不久。

NTC型热敏电阻流经自身旳电流变化对其引起自身电阻变化较大; 而PTC 型热敏电阻自身电流对阻值影响不大,当自身电流达到一定值时阻值才发生变化。

一、工作原理图中QA、TA、J、Q构成电机M旳主控制回路,当QA接通时,线圈Q通电吸合,电动机M运转,TA为停止按钮。

变压器B、整流桥Z、电容器C1 和C2、继电器J、二极管D、运放器LM、三极管T、热敏电阻R1X,R2X 、电阻R5-R6; 构成保护回路,其保护原理如下。

R 1、R2、R1X、R2X构成电桥,图中R1X,R2X为电机内部测温电阻。

当电机温度超过容许温升时,电桥失去平衡,即R1X/R1!=R2X/R2,这时有信号输出给运算放大器LM108(R3,R4为限流电阻)。

信号经LM108放大并经电容C1消噪后,经由R5输出到三极管T使其导通,继电器J吸合,使主控回路中线圈Q失电释放,电机M停止运转。

二极管D为续流二极管,当J释放时起续流作用。

调节RT可得到三极管旳触发电压。

二、参照文献1、热敏电阻测温电路与电机过热保护作者:柳德岩刊名:现代化农业英文刊名:MODERNIZING AGRICULTURE2、新型电机过热保护控制系统作者: 李鸿征,靳孝峰刊名:电子测量技术英文刊名: 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电动机用过热过流保护器 标准

电动机用过热过流保护器  标准

电动机用过热过流保护器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机用过热过流保护器(以下简称保护器)的术语、型号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频率50Hz或60Hz,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AC,额定电流不超过30A的保护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423.3—2016 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 2828.1—2012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14536.1—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自动控制器第1部分:通用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电动机用过热过流保护器 overheating and overcurrent protection for motors一种装在电动机上,以防止电动机超载运行或起动失败而引起的过热过流保护装置。

注:该装置承载电动机的电流,且对电动机的电流和/或温度敏感。

3.2动作温度 operating temperature保护器不承载任何电流,或只有信号电流通过,并在一定的升温速率条件下测得的断开温度值。

3.3复位温度 reset temperature在温度上升导致断开电路后,保护器在一定的降温速率条件下测得的闭合温度值。

3.4额定电流 rated current由制造商规定保护器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所允许长期承载的最大不动作电流。

3.5额定脱扣电流 rated trip current保护器在规定环境温度下和规定时间内动作的电流。

3.6额定脱扣时间 rated trip time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保护器通以额定脱扣电流,其断开电路的时间。

3.7复位时间 reset time在规定的环境温度下,保护器第一次通以额定脱扣电流使其断开电路后到自动接通电路的时间。

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考核试卷

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考核试卷
A.使用耐磨材料的风扇叶片
B.提高电机的工作温度范围
C.优化调速电阻的结构设计
D.增强电路的抗干扰能力
18.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导致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时的电机过热?()
A.长时间高风速运行
B.电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热不良
C.调速电阻阻值不当
D.环境温度过高
19.以下哪些技术可以用于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的智能控制?()
A.蓝牙
D.短路保护装置
10.以下哪些措施可以减少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时的噪音?()
A.使用减震材料
B.优化叶片设计
C.控制电机转速
D.减小风扇体积
11.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时,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用户的体验?()
A.风速的稳定性
B.风速的响应速度
C.风扇的噪音
D.风扇的外观设计
12.以下哪些元件在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电路中起到滤波作用?()
7.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的响应速度受到______的影响。()
8.在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电路设计中,应当考虑到______的兼容性。()
9.用来控制电热电风扇风速的无级调节,常用的电子元件是______。()
10.电热电风扇风速调节的舒适度与______的设计密切相关。()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4. B
5. B
6. A
7. B
8. C
9. A
10. C
11. C
12. A
13. A
14. C
15. A
16. C
17. A
18. A
19. D
20. D
二、多选题
1. ABCD

热保护开关工作原理

热保护开关工作原理

热保护开关工作原理
热保护开关(Thermal protection switch)是一种用于监测和保护电器设备(如电机、变压器、电子设备等)的热过载的一种电器保护装置。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热效应。

热保护开关通常包含一个热敏元件,这个热敏元件可以是一个热敏电阻(PTC)或热敏电敢(NTC)。

当监测到设备温度超过了设定的额定温度时,热敏元件会改变其电阻值。

例如,在PTC热敏元件的情况下,当设备温度升高时,PTC 的电阻值会迅速增加。

一旦电阻值超过预设的阈值,热保护开关将断开电路,从而切断电流供应到被保护设备。

这样可以防止设备过热而引发安全问题或设备损坏。

热保护开关还通常与其他保护装置,如断路器或熔断器相结合使用,以提供更可靠的保护。

当热保护开关触发断开电路时,断路器或熔断器将停止电流流动,同时提供可独立恢复的过载保护。

总之,热保护开关通过监测设备温度并在超过额定温度时断开电路,来保护电器设备免受过热的损坏。

这种保护机制可以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并防止潜在的火灾风险。

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概述

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_概述说明以及概述

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概述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电机过热保护是一项重要的安全措施,旨在监测和控制电机运行时的温度,在温度超出安全范围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以避免电机过热引发事故和设备损坏。

本文将深入探讨电机过热保护的工作原理、必要性以及应用方法。

1.2 文章结构本文分为五个主要部分。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文章进行整体概述,介绍电机过热保护的背景及目的。

接下来,在第二部分中,我们将详细阐述电机过热问题的概况以及其带来的危害。

第三部分将重点介绍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并简要介绍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热继电器的工作原理以及控制系统实现方式。

第四部分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过热保护方法,包括基于温度阈值的保护方法、基于负载监测的保护方法以及其他常用方法。

最后,在结论与总结部分,我们将总结文章中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电机过热保护的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提供关于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的综合概述和说明,帮助读者了解电机过热问题的重要性以及相应的保护方法。

通过深入解析温度传感器、热继电器和控制系统等关键元件与组件的工作原理,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电机过热保护技术,并为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保护方法提供指导。

2. 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2.1 电机过热问题概述电机过热是指电机在运行时产生的过多热量无法有效散发,导致温度升高超出正常范围。

电机过热问题经常发生,可能是由于环境温度高、负载过重或者电气系统故障等原因引起的。

2.2 电机过热的危害电机过热不仅会降低电机的效率,还会损坏绝缘材料、扭曲零部件甚至引发火灾等严重后果。

因此,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对于确保电机安全稳定运行至关重要。

2.3 电机过热保护的必要性为了防止上述危害和损失,实施适当的电机过热保护措施势在必行。

通过监测和控制电机温度,并及时采取相应的保护策略,可以有效避免发生严重事故。

3. 电机过热保护工作原理概述3.1 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电机过热保护中,以实时监测电机的温度。

电动机的过热保护及测温元件之我见

电动机的过热保护及测温元件之我见

电动机的过热保护及测温元件之我见作者:任志强来源:《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年第05期摘要:文章介绍了电动机过热保护以及测温元件的分类,在进行电动机制造时,通常需要借助热敏开关、热电偶、热敏电阻、防潮加热带及铂热电阻等设备,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确保潮湿和过热环境下电动机的正常运行,而且还能够有效对绕组和轴承部分温度进行测量。

关键词:电动机;过热保护;测温电动机保护装置已经渗透到所有发电、供电、用电系统等领域,影响广泛。

一般来说,电动机损坏大部分是由于绕组过热或者绝缘性能降低引起的,因此对电动机保护的最有效方法就是直接检测绕组或轴承的实际工作温度,因此,文章将就电动机的过热保护及测温元件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1 电动机保护概述实际上,对于中小型三项异步电动机运行过程中所采用的测温元件及过热保护可以划分为以下两类:第一类是热敏开关、热敏电阻等定值式温度传感元件,第二类是铂热电阻和电热偶。

此外,还包括防潮加热带,其可以确保潮湿环境下电动机保持正常工作。

通常情况下,温度传感元件要按照已有的规范和标准进行布设,将其安装至电动机相应位置上,以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不管是因为过电流、欠电压、过电压、缺相的影响,还是由于堵转、过载的限制,都可以借助电机绕组的温度升高来给予直接的表现,并且该信号可以及时的传送至电机温度保护器或控制仪上,并实现电源的切断操作,以保证电动机的正常运转。

2 电动机常用的测温及过热保护元件2.1 热敏开关实际上,MK1型热敏开关在电机局部超温保护阶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进行AR225S-4SB3型号电机制造过程中,可以选择MK1.150.D.K.2000.300热敏开关,并根据相关规范和标准使其在电机端部绕组线圈中正常工作,同时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绑扎固定,并将其和线圈一同进行浸漆烘干。

如果电动机运行阶段,所测量的线圈温度大于热敏开关设定的动作温度时,就会使控制器电源断开,确保电动机的正常运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因电机过热或温控器失灵造成的事故时有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保安措施,因此,我们设计了基于热敏电阻检测温度的电机过热保护装置。

使得电机过热时自动断开电路起到保护的目的。

有关资料表明,半导体热敏电阻是一种对温度变化的敏感元件,其电阻率受温度影响变化明显。

半导体热敏电阻种类繁多,大体有正温度系数PTC型和负温度系数NTC 型,根据使用条件有直热式和旁热式。

如果采用热敏电阻测温,必须了解PTC型和NTC 型热敏电阻的温度特性和伏安特性。

NTC 型热敏电阻在0 ~120 ℃电阻变化明显; 而PTC 型热敏电阻在0~120 ℃变化不大,当温度在120~160 ℃时阻值升高很快。

NTC 型热敏电阻流经本身的电流变化对其引起自身电阻变化较大; 而PTC 型热敏电阻自身电流对阻值影响不大,当自身电流达到一定值时阻值才发生变化。

一、工作原理
图中QA、TA、J、Q 构成电机M的主控制回路,当QA接通时,线圈Q通电吸合,电动机M运转,TA为停止按钮。

变压器B、整流桥Z、电容器C1 和C2、继电器J、二极管D、运放器LM、三极管T、热敏电阻R1X,R2X 、电阻R5-R6; 构成保护回路,其保护原理如下。

R1、R2、R1X、R2X构成电桥,图中R1X,R2X为电机内部测温电阻。

当电机温度超过允许温升时,电桥失去平衡,即R1X/R1!=R2X/R2,这时有信号输出给运算放大器LM108(R3,R4为限流电阻)。

信号经LM108放大并经电容C1消噪后,经由R5输出到三极管T使其导通,继电器
J吸合,使主控回路中线圈Q失电释放,电机M停止运转。

二极管D为续流二极管,当J释放时起续流作用。

调整RT可得到三极管的触发电压。

二、参考文献
1、热敏电阻测温电路与电机过热保护作者:柳德岩刊名:现代化农业英文刊名:MODERNIZING AGRICULTURE
2、新型电机过热保护控制系统作者:李鸿征,靳孝峰刊名:电子测量技术英文刊名:ELECTRONIC MEASUREMENT TECHNOLOGY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