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绿色表面活性剂的最新进展
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进展论文

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研究进展学号:201321132250姓名:王南建表面活性剂绿色化研究进展现在社会,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对现行的几种表面活性剂及其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1. 脂肽生物表面活性剂自从Fleming发现微生物产生青霉素以来,微生物成为生物活性物质的一个重要来源,为天然合成化学品提供了丰富资源。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其代谢过程申分泌出来的具有一定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如糖脂、多糖蛋白脂、脂肪、磷脂利脂肪酸中性类脂衍生物。
它们与一般表面活性剂分子在结构上类似,即在分子中不仅有脂肪烃链构成的非极性憎水基,同时也含有极性的亲水基。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早期研究见于1946年,1965年之后,微生物对烃类乳化机制的研究引起人们的关注。
微生物产生的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的重要机制之一。
用微生物生产表面活性剂成为生物技术领域中的一个新课题。
1968年,Arima等首次发现枯草芽胞杆菌株(Bacillus subtilis)产生的是脂肽类表面活性剂,呈晶状,商品名为表面活性素(surfactin),这类表面活性剂主要含:伊枯草菌素(Iturilns),杆菌霉素(Bacillomycin),芬荠素(Fengycin)和表面活性(Surfacin)等,其中surfactin的表面活性最强,是迄今报道的效果最好的生物表面活性齐之一。
脂肽分子由亲水的肽键和亲油的脂肪烃链两部分组成,由于其特殊的化学组成和两亲型分子结构,脂肤类生物表面活性剂在医药、微生物采油、环境治理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目前发现的脂肽类生物表面活性剂有数十种。
2.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通常指分子量大于1000、具有表面活性的物质。
减小两相界面张力的大分子物质皆可称为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能力,毒性小,可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粘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的研究现状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的研究现状烷基多聚糖苷(简称APG)是90年代以来致力开发的一种性能较全面优良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表面张力低,泡沫丰富细腻而稳定,去污优良,配伍性能极佳,而且在高浓度无机助剂存在下溶解仍然良好,无逆相浊点和胶凝现象,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以及工农业生产用功能性助剂等,其生物降解迅速彻底,无毒无刺激,被称为“绿色表面活性剂”。
一、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现状烷基糖苷从研究到目前工业化,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早在1893年德国 E.Fisher首次报道了甲基糖苷的制备技术。
80年代后期由Rohur&Haas公司及Horizon化工公司首先实现了烷基糖苷工业化,Henkel公司也于1992年底投产一家2.5万t/a的烷基糖苷生产厂,并于1995年又建一座年产3万t的工厂。
近十年来,国内对烷基糖苷的研究日趋重视,许多高校和科研院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APG是以再生资源淀粉的衍生物葡萄糖和天然脂肪醇为原料,由半缩醛羟基与醇羟基,在酸等催化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的产物。
合成烷基糖苷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叫:(1)基团保护法;(2)直接苷化法;(3)交换法(转糖苷法);(4)酶催化法;(5)原脂法;(6)糖的缩酮物的醇解。
目前主要采用并且已工业化的合成方法为直接苷化法和交换法。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包括缩醛化反应、脱醇及漂白脱色三部分,对于其合成的开发研究在于各项工艺条件的优化、改进及原料优选的研究。
1、脱醇工艺研究在合成过程中由于使用过量的醇,因此合成中的脱醇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少量残留醇的存在,对烷基糖苷乳化性能影响不大,起泡性能降低,但泡沫的稳定性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增溶和分散性能均有提高;随着残留醇含量的过量增加,所有性能均有下降的趋势。
高碳醇含量较多的APG水溶液中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递减较快,含醇量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相对较大。
脱醇工艺一般为减压精馏脱醇,但以减压蒸馏方式分离高碳醇需要相当高的真空度。
表面活性剂最新设计研究进展

word整理版表面活性剂最新研究进展人类的日常生活,各类生产活动,多种科学和技术的进步对表面活性剂品种和性能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表面活性剂科学不断发展,迄今方兴未艾,表面活性剂已经深入到生命起源以及膜材料、纳米材料、对映体选择性的反应等各个领域中,设计新的有特殊用途和应用价值的表面活性分子仍不断受到人们的关注。
新的功能型表面活型剂与附加的官能基团的性质和位置有密切关系, 对传统的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修饰会导致其结构形态有很大的变化,近几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单位在表面活性剂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主要有以下方面。
一、高分子表面活性剂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成为近年来表面活性剂合成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是相对一般常言的低相对分子质量表面活性剂而讲的,通常指相对分子质量大于1000且具有表面活性功能的高分子化合物。
它像低分子表面活性剂一样,由亲水部分和疏水部分组成。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具有分散、凝聚、乳化、稳定泡沫、保护胶体、增溶等性质,广泛应用作胶凝剂、减阻剂、增黏剂、絮凝剂、分散剂、乳化剂、破乳剂、增溶剂、保湿剂、抗静电剂、纸张增强剂等。
因此,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近年来发展迅速,目前已成为表面活性剂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可根据在水中电离后亲水基所带电荷分为阴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和非离子型四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
如阴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甲基)丙烯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缩合萘磺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缩合烷基苯醚硫酸酯等。
两性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丙烯酸乙烯基吡啶共聚物、丙烯酸-阳离子丙烯酸酯共聚物、两性聚丙烯酰胺等。
非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羟乙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乙烯类共聚物等。
阳离子型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有聚烯烃基氯化铵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亚乙基多胺与表氯醇共聚季铵盐、淀粉或纤维素高取代度季铵盐、多聚季铵盐、聚多羧基季铵盐等。
开发低廉、无毒、无污染和一剂多效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将是今后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研究趋势。
2023年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情况报告

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情况报告目录序言 (5)一、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基本情况 (5)(一)、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名称及建设性质 (5)(二)、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承办单位 (6)(三)、战略合作单位 (6)(四)、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提出的理由 (6)(五)、原材料供应 (7)(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能耗分析 (8)(七)、环境保护 (9)(八)、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建设符合性 (10)(九)、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进度规划 (11)(十)、投资估算及经济效益分析 (13)(十一)、报告说明 (14)(十二)、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评价 (16)二、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环境保护分析 (17)(一)、建设区域环境质量现状 (17)(二)、建设期环境保护 (18)(三)、运营期环境保护 (19)(四)、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21)(五)、废弃物处理 (22)(六)、特殊环境影响分析 (24)(七)、清洁生产 (25)(八)、环境保护综合评价 (27)三、工艺分析 (29)(一)、技术管理特点 (29)(二)、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工艺技术设计方案 (29)(三)、设备选型方案 (30)四、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选址说明 (31)(一)、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选址 (31)(二)、用地控制指标 (32)(三)、节约用地措施 (33)(四)、总图布置方案 (33)(五)、选址综合评价 (35)五、员工福利与企业文化 (36)(一)、员工福利政策 (36)(二)、团队建设与员工培训 (38)(三)、企业文化建设 (39)(四)、员工健康与工作平衡 (41)六、知识管理与技术创新 (43)(一)、知识管理体系建设 (43)(二)、技术创新与研发投入 (45)(三)、专利申请与技术保护 (46)(四)、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 (49)七、投资背景及必要性分析 (51)(一)、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承办单位背景分析 (51)(二)、产业政策及发展规划 (52)(三)、鼓励中小企业发展 (54)(四)、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55)(五)、区域经济发展概况 (56)(六)、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必要性分析 (58)八、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投资可行性分析 (60)(一)、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估算说明 (60)(二)、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总投资估算 (61)(三)、资金筹措 (62)九、市场趋势与竞争分析 (64)(一)、行业市场趋势分析 (64)(二)、竞争对手动态监测 (66)(三)、新兴技术与创新趋势 (68)(四)、市场机会与威胁评估 (70)十、社会责任与可持续发展 (72)(一)、社会责任理念 (72)(二)、公益活动与社区参与 (74)(三)、可持续发展策略 (75)(四)、企业文化与价值观 (77)十一、供应链管理与物流优化 (78)(一)、供应链规划与优化 (78)(二)、供应商选择与评估 (80)(三)、物流网络设计与管理 (82)(四)、库存控制与仓储管理 (85)十二、法律与合规性 (86)(一)、相关法律法规概述 (86)(二)、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合同管理 (88)(三)、知识产权保护 (90)(四)、劳动法规与员工权益 (92)(五)、环境保护法规遵循 (93)十三、风险管理与应对策略 (95)(一)、风险管理流程 (95)(二)、风险识别与评估 (98)(三)、风险控制与应对策略 (100)(四)、危机管理与应急预案 (102)十四、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监督与评估 (104)(一)、监督机构及职责 (104)(二)、监测与评估指标体系 (106)(三)、监督与评估周期 (108)(四)、监督与评估报告 (111)序言在当前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驱油用表面活性剂(磺酸盐类)项目管理已成为推动企业及组织持续创新的核心动力。
2024年表面活性剂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表面活性剂市场发展现状by OpenAI GPT-3一、引言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一类具有疏水和亲水性质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
表面活性剂的应用领域包括洗涤剂、个人护理品、工业清洁剂、农业和医药等。
本文将介绍表面活性剂市场的发展现状,包括市场规模、发展趋势和影响因素。
二、市场规模表面活性剂市场在过去几年里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根据市场研究公司的数据显示,2019年全球表面活性剂市场规模约为30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00亿美元,年均增长率约为4%。
表面活性剂市场的增长主要受到消费品需求的推动。
随着全球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友好产品的需求增加,绿色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此外,新兴市场的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的提高也推动了消费品行业的发展,进而带动了表面活性剂市场的增长。
三、发展趋势1. 绿色表面活性剂绿色表面活性剂是当前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环境友好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绿色表面活性剂能够在保持高效清洁性能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因此,绿色表面活性剂受到消费者和行业的青睐,预计在未来几年内将持续快速增长。
2. 医药和个人护理品行业需求增长医药和个人护理品行业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个人形象的重视,医药和个人护理品市场持续扩大。
表面活性剂在这些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被广泛应用于药品、洗发水、沐浴露等产品中。
未来几年内,随着这些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对表面活性剂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3. 新兴市场的潜力新兴市场是表面活性剂市场的潜在增长机会。
新兴市场的人口众多,经济增长迅速,消费潜力巨大。
这些市场对洗涤剂、个人护理品和工业清洁剂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进而推动了表面活性剂市场的发展。
随着新兴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表面活性剂市场在这些地区的份额将继续上升。
四、影响因素表面活性剂市场的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孔辉

污染土壤修复中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研究进展孔辉发布时间:2021-06-15T15:31:23.580Z 来源:《基层建设》2021年第5期作者:孔辉徐建永[导读] 摘要: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亲水亲油作用,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因此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圣清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 650000摘要:表面活性剂具有很强的亲水亲油作用,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因此在土壤修复过程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特别是在严重污染的土壤中,使用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有机物的溶解度,然后从土壤中吸收,从而达到净化土壤的目的。
随着我国环保意识的增强,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因此加强对表面活性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污染土壤修复;表面活性剂;应用研究1土壤污染的特点日常生活中的土壤污染往往不易察觉,绝大多数不能直接展示,很少能通过感官直接发现。
判断土壤污染,需要对土壤样品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测试土壤污染因子,进而判断土壤污染。
由于土壤污染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其滞后性往往是造成病害的主要原因。
1)累积性和不可逆性,土壤污染由于不存在强扩散性和污染物不易稀释性,因此污染物在土壤中很大程度上不能被输送,这会使同一区域的污染物不断累积,也会造成土壤污染强烈的区域性现象。
同样,由于污染物流动性差,土壤污染难以自净,如农药、化肥、油类等有机物对土壤污染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同时也造成治理不力、治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
2)土壤作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大气和水进行着各种循环。
土壤污染还造成大气和水的污染,不易控制。
同时,由于土壤成分复杂多样,土壤污染监测难度较大,土壤样品取样难度较大。
2土壤污染的分类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有很多,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我们可以将土壤污染分为四类:第一,由于化学元素造成的污染一般分类为化学污染,污染源可归结为污染物的排放污水、尾气、固体废物和降雨,可分为有机污染和无机污染。
在我国农田土壤类型中,化肥中的氮、磷污染和农药引起的有机污染是主要污染条件,而工业排放中的重金属、氰化物、汞化合物、硫化物等气体污染则是重点防治以及控制因素。
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前言:烷基多苷也叫烷基糖苷,简称APG,是由可再生资源天然脂肪醇和葡萄糖合成的,是一种性能较全面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兼具普通非离子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具有高表面活性、良好的生态安全性和相溶性,是国际公认的首选“绿色”功能性表面活性剂。
[1]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介绍烷基多苷的性质:一.烷基多苷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性质二.烷基多苷的生产工艺三.烷基多苷的主要应用领域四.烷基多苷的发展前景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多苷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班级:08级理科实验班学号:20080W0103 姓名:赵慧超Investig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andApplication of Green Surfactant Agent Abstract:Alkyl Polyglysoside (APG) is a new type of mild nonionic green surfactant with wide applications and excellent properties. The preparati -on ,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of APG are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关键字:烷基多苷,绿色,可降解,无毒一.烷基多苷的发展历程及基本性质烷基多苷简称APG,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它是由可再生资源淀粉的衍生物葡萄糖和脂肪醇为原料,由半缩醛羟基与醇羟基在酸催化剂存在下脱去一分子水得到的一种苷化合物。
[2]APG的特殊结构使它具有比其他乙氧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更优异的性能,表现在无浊点,水稀释后无凝胶现象;APG兼有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特性。
[3]APG的研制已有100多年的历史,1978年法国的Seppic公司建成第一套(1500t/a)APG工业装置,才开始了APG的工业化生产。
绿色表面活性剂

绿色表面活性剂综述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摘要从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性能以及对人体和环境产生的影响等方面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研究热点。
根据绿色表面活性剂在反应中降解及反应型表面活性剂的定义、性能以及相关应用。
同时,对表面活性剂的发展方向及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本文中主要有绿色表面活性剂的概述;现有生产方法;国内外研究、生产、应用现状对比分析;国内外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绿色表面活性剂;生产方法;发展前景;AbstractFrom the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rfactant, the performance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human body and environment of the green surface active agent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introduced from the aspects such as research hot spot.According to the degradation of green surfactants in the reaction and the definition of reactive surfactant, performance,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At the same time,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surfactants and the application prospect of green surfactants was discussed.In this article are mainly overview of greensurfactant;Existing production method;Comparative analysis research,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status at home and abroad;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green surfactants at home and abroad.Keywords: Green surfactant; Production methods ;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一、概述表面活性剂,指的是一类在很低浓度时,就能显著降低水的表面张力的化合物,当它达到一定浓度后,就可缔合形成胶团,从而具有润湿或抗粘、乳化或破乳、起泡、消泡,以及增溶、分散、防腐、洗涤、抗静电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表面活性剂是一种用途广泛的精细化工产品,应用灵活而多样,应用于相应的各种实际化工行业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洗涤用绿色表面活性剂的最新进展王泽云陈海兰(南风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西运城 044000)摘要:随着石油价格的不断上涨,以油脂、淀粉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表面活性剂越来越受到重视。
以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乙氧基化脂肪酸甲酯(MEE)、烷基葡萄糖苷(APG)、聚甘油脂肪酸酯(PGFE)、改性油脂和植物油酸等为代表的一系列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应用技术趋于成熟,在各类清洁产品中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石油基表面活性剂,如烷基苯磺酸钠、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等。
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将推动我国洗涤剂行业逐步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绿色表面活性剂;洗涤剂;进展1.国内洗涤剂市场发展趋势及对表面活性剂的影响根据中国洗涤剂协会的统数据,近几年我国洗涤剂行业表现出持续快速增长的趋势。
2010年合成洗涤剂总量达到730万吨,比上年增长4.6%,其中合成洗衣粉392万吨,与上年相比下降 1.74%,相反液体洗涤剂增长幅度最大,2010年产量达172.62万吨,同比增长16%,其中洗衣液的同比增速更是超过25%,在家居清洁产品中的比例也由2009年的5%增长到8%。
洗涤剂总量的持续增长必定拉动表面活性剂行业的快速增长。
液体洗涤剂的快速增长不仅对表面活性剂量的需求产生了巨大影响,而且对表面活性剂的产品结构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出于对洗衣液产品配方稳定性以及常用无机洗涤助剂难以加入等因素的考虑,用于液体洗涤剂的表面活性剂要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和抗硬水性能,同时具有较强的去污力和较低的泡沫。
另外,液体洗涤剂通常带给消费者绿色环保的理念,因此,液体洗涤剂的配方除了传统洗涤剂用表面活性剂LAS、AES和AEO外,MES、MEE以及植物油酸等绿色表面活性剂的需求量将增大。
2010到2011年以来,石油价格的快速上涨使得下游表面活性剂的成本大幅增加。
以烷基苯为例,2011年4月份的价格为14500元/吨,比2010年同期增长了2500元/吨,增长幅度达20%。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AEO-9价格的涨幅更是达到40%以上。
石化原料的上涨,使得以油脂、淀粉等生物质资源为原料的绿色表面活性剂从成本上具有了竞争性,从而推动了其生产和应用技术的进步。
2. 几种重要绿色表面活性剂的进展及趋势2.1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是近年来国内、外最受关注的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其上游原料一般采用棕榈硬脂,经过分流切割、加氢得到不同碳链分布的饱和脂肪酸甲酯,然后经磺化、老化、漂白、再酯化、中和等工艺过程生产MES。
国外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了MES生产技术的开发,但长期以来MES生产技术中产品二钠盐含量高和色泽深的问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因而影响了在洗涤剂中的推广应用。
2000年后,国外公司如美国Chemithon、Stepan、意大利Ballestra以及日本Lion公司等称MES生产技术取得突破,并实现了工业化生产,但由于成本等因素推广缓慢。
近几年,随着石油价格的飞涨,烷基苯价格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价位,过高的成本进一步刺激了MES开发热潮。
2010年以来,MES的生产技术已经全面成熟,马来西亚KLK,国内浙江赞宇、南风化工和浪奇公司的MES项目已经完成,并有批量的合格MES产品上市。
对于MES在洗涤剂中的应用技术,国内多家公司和研究机构都有不同程度的研究。
南风化工2005年以来一直致力于MES生产和应用技术的研究,2009年率先在洗衣粉中进行了工业化应用,2010年成功应用于液体洗涤剂中[1]。
新原料的应用对提高洗涤剂产品性能、改善洗涤剂对环境的影响、优化配方结构、降低成本都起到了关键作用。
2.2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MEE)是以氢化的脂肪酸甲酯为原料经乙氧基化合成的一种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适合作为洗涤剂用的表面活性剂MEE一般以中碳链的椰子油或棕榈仁油为原料,环氧乙烷的加成数以7-10为宜。
与目前洗涤剂常用的AEO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去污性能相当;在中性及弱碱性条件下稳定,在pH大于10或小于3的情况下稳定性较差,其末端酯键可能发生分解,但在家居清洁产品的pH范围内比较稳定;由于其分子结构采用甲基封端,因而泡沫较低,易于漂洗,适合于低泡类洗涤剂的生产;另外甲基封端及酯键结构使得FMEE更温和,其刺激性明显低于醇醚,具有较好的皮肤相容性;对油脂增溶力强,乳化力强;易于生物降解。
在成本方面,由于脂肪酸甲酯的价格要远远低于脂肪醇,因而具有明显的价格竞争优势。
国内中国日化院和江南大学都对MEE的生产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于2000年前后相继完成了中试,中国日化院分别在2001年和2002年分别在金山石化助剂厂和抚顺合成洗涤剂厂进行了工业化生产,得到了批量的质量稳定的MEE产品,现已稳定生产。
与此同时,南风化工与中国日化院合作进行了MEE 在洗衣粉中的应用技术研究,在系列MEE品种中筛选出了环氧乙烷加成数为8的产品具有最佳的洗涤性能[2],并对配方中水分及pH对MEE稳定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同时解决了生产工艺上的一些问题。
2002年南风化工完成了MEE应用的工业化试车,并在国内洗涤剂生产中率先进行了批量工业化应用,从而加快了MEE产业化的步伐。
未来几年,在性能与价格的优势条件下,MEE将在部分产品中,尤其是在液体洗涤剂中替代AEO类产品而得到广泛应用。
2.3 烷基葡萄糖苷烷基糖苷(APG)是由葡萄糖和中碳链脂肪醇为原料生产的一种新型绿色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其主要特点是:温和无刺激;泡沫丰富细腻,稳泡性能好;具有较强的配伍性,可与多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复配,协同效应明显,尤其可以大大降低配方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刺激性;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
而且耐强碱、抗盐性强。
适用于洗发香波、沐浴液、洗面奶、洗手液、餐具洗涤剂、工业清洗剂及工业乳化剂等领域[3]。
我国上世纪80年代,中国日化所和大连理工大学率先开展了APG的研究工作。
目前,国内APG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发凯化工、石家庄金莫尔化学品有限公司等多家公司生产的APG产品质量已完全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标准,并在餐具洗涤剂、洗手液等洗涤用品领域广泛应用。
随着个人护理产品的快速增长,APG的需求与生产将会迅速增长,成为个人与家庭清洗领域的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品种之一。
2.4 聚甘油脂肪酸酯随着生物柴油的快速发展以及国内多家油脂水解项目的投产,副产甘油的产量急剧增加,从而导致甘油价格大幅下降。
因此,甘油的综合利用关系到油脂上下游相关产业链的发展。
聚甘油脂肪酸酯(PGFE)以甘油为原料经聚合反应生成多聚甘油,然后与不同碳链的脂肪酸反应生成的一系列多元醇酯类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聚合度、脂肪酸种类以及酯化度的不同,使得聚甘油脂肪酸酯具有较宽的HLB值范围,因而可以应用于日化、食品等不同的领域。
聚甘油脂肪酸酯具有较强的乳化、分散、渗透及溶化力,且无毒无害,是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欧共体确认的高安全性食品添加剂,除在食品行业做乳化剂外,在日化行业中还可用作乳化剂、润湿和分散剂,并有稳定、调理和控制粘度的作用。
聚甘油脂肪酸酯合成分两步进行,首先是甘油在230 ℃以上,碱催化剂作用下脱水聚合生成聚甘油,然后聚甘油进一步酯化或酯交换得到聚甘油脂肪酸酯。
我国聚甘油酯的开发和应用技术研究,最初由北京市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市轻工业技术研究所进行,中国日化研究所承担的“七·五”攻关项目于1995年完成500t/年工业化装置生产[4]。
目前,国内已有辽宁科海、济南东润、广州至友等多个厂家生产系列的聚甘油脂肪酸酯产品,显示出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
2.5 改性油脂改性油脂是一类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天然油脂为原料,经过改性反应再与环氧乙烷在催化剂作用下直接进行加成反应得到。
通过选择不同的油脂种类或调节环氧乙烷的加合数可形成一系列不同HLB值的产品,从而应用于不同的领域。
改性油脂的主要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产品毒性小,对环境无污染,属于绿色表面活性剂;产品性能温和,对皮肤的刺激性小,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个人护理品、洗手液等高档次配方体系中;润湿、乳化力强,可用作农药乳化剂、增稠剂等;水溶性好,去污力与AEO9相当,易于配成液体洗涤剂产品;产品泡沫低,易于漂洗,属于低泡类产品。
国内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最早开发了此类产品,现已完成了中试,产业化技术基本成熟。
南风化工对其在液洗产品中的应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改性油脂具有良好的配伍性、去污力和较低的刺激性,适用于多种家用洗涤产品中。
2.6 植物油酸油酸的分子结构为顺-9-十八碳烯酸,在实际的商品中往往含有少量的亚油酸和其它碳链结构的脂肪酸。
国内植物油酸的从油源主要分为豆油酸、棉油酸和菜油酸。
除了在二聚酸、树脂、油墨等传统工业领域的应用外[5],植物油酸在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领域的应用近年来发展迅速。
在粉状洗涤剂和液体洗涤中,与传统的皂相比,油酸的溶解性、配伍性、去污力更好,且在工业化生产上操作更加方便。
因此,目前国内皂粉的生产已大都采用油酸来代替以牛羊油为主生产的皂基。
在液体洗涤剂中,采用油酸的配方体系不仅可以有效控制洗衣液的泡沫,而且对皮脂类的污垢还有特殊的去污效果,同时在成本方面还有较大的优势。
因此,可以预测,随着液体洗涤剂市场的快速增长,植物油酸在洗涤剂领域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3 结束语目前,全世界各个领域都越来越重视天然可再生原料来代替石油下游产品。
我国“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中,“特殊功能表面活性剂的绿色化工程技术”课题充分体现了国家对表面活性剂绿色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持,其中MES、MEE、APG、聚甘油脂肪酸酯和脂肪酰基羟乙基磺酸钠等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工程化技术均得到了重点支持,现大部分已经取得突破并实现工业化生产。
可以预测,在“十二五”期间,这些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产业化和应用技术将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我国洗涤剂行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闫希变. 液洗中脂肪酸甲酯磺酸钠稳定性研究[J]. 中国洗涤用品工业,2010(3):71-72.2.孙永强,张高勇,罗毅,刘光宇. 脂肪酸甲酯乙氧基化物在洗衣粉中的应用[J].日用化学工业,2005(2):72-74.3.董万田. 烷基糖苷的性能与应用[J]. 应用化工,2006,37(6):683-684.4.崔毅,倪燕南,李志霄. 聚甘油及其脂肪酸酯的合成[J]. 浙江化工,1995,26(3):20-23.5.刘骥,马洁薇. 油酸制品的应用[J]. 日用化学品科学,1997(5):22-23.The latest progress of green surfactants in detergent industry of ourcountryAbstract:As the price of petroleum rising, the surfactants which derived from biologic oil and starch attract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 technology of green surfactants such as MES, MEE, APG, PGFE and oleic acid etc. are getting skilled. The green surfactants will gradually replace traditional petroleum-based surfactant (ABS, AEO etc.) in all kinds of cleaning products. The application of new green surfactants will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etergent industries of our country.Keywords: green surfactant; Detergent; prog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