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表面活性剂
几种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简介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p r o p e r t i e s i n ma n u f a c t u r e a n d l i f e .Al k y l p o l y gI y c o s i d e s { AP G) ,Al c oh ol e t h e r c a r b o x y l a t e( AEC ) ,
p r e s e n t e d. Th e gr e e n s u r f a c t a n t s a r e o f i mp o r t a n t a p p l i c a t i o n a n d wi de d e v e l o p i n g p r o s p e c t . Ke y wo r d s :g r e en s u r f a c t a n t s ;e n v i r o n me n t c o mp a t i b l e a d d i t i v e s; n on —p o l l u t e d
mo n o a l k y l p h o s p h a t e e s t e r s( MAP ) , 一 me t h y l e s t e r s u l f on a t e ( MES ) , Al k y l g l u c a mi d e( MGA) ,T e a s a p o n i n ,p a r a— P o l y ma l e i c a c i d( P MA) ,P o l y e p o x y s u c c i n i c a c i d( PE S A) ,P ol y a s p a r t i c a c i d( P ASP) a n d Gemi n i s u r f a c t a n t s b r i e f l y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的研究现状

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APG)的研究现状烷基多聚糖苷(简称APG)是90年代以来致力开发的一种性能较全面优良的新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由于表面张力低,泡沫丰富细腻而稳定,去污优良,配伍性能极佳,而且在高浓度无机助剂存在下溶解仍然良好,无逆相浊点和胶凝现象,广泛应用于洗涤剂、化妆品以及工农业生产用功能性助剂等,其生物降解迅速彻底,无毒无刺激,被称为“绿色表面活性剂”。
一、烷基糖苷的合成研究现状烷基糖苷从研究到目前工业化,已有一百余年的历史。
早在1893年德国 E.Fisher首次报道了甲基糖苷的制备技术。
80年代后期由Rohur&Haas公司及Horizon化工公司首先实现了烷基糖苷工业化,Henkel公司也于1992年底投产一家2.5万t/a的烷基糖苷生产厂,并于1995年又建一座年产3万t的工厂。
近十年来,国内对烷基糖苷的研究日趋重视,许多高校和科研院都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进展。
APG是以再生资源淀粉的衍生物葡萄糖和天然脂肪醇为原料,由半缩醛羟基与醇羟基,在酸等催化下脱去一分子水生成的产物。
合成烷基糖苷的方法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叫:(1)基团保护法;(2)直接苷化法;(3)交换法(转糖苷法);(4)酶催化法;(5)原脂法;(6)糖的缩酮物的醇解。
目前主要采用并且已工业化的合成方法为直接苷化法和交换法。
烷基糖苷的合成工艺包括缩醛化反应、脱醇及漂白脱色三部分,对于其合成的开发研究在于各项工艺条件的优化、改进及原料优选的研究。
1、脱醇工艺研究在合成过程中由于使用过量的醇,因此合成中的脱醇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任务。
少量残留醇的存在,对烷基糖苷乳化性能影响不大,起泡性能降低,但泡沫的稳定性增加,表面张力降低,增溶和分散性能均有提高;随着残留醇含量的过量增加,所有性能均有下降的趋势。
高碳醇含量较多的APG水溶液中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加而递减较快,含醇量较高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临界胶束浓度相对较大。
脱醇工艺一般为减压精馏脱醇,但以减压蒸馏方式分离高碳醇需要相当高的真空度。
辛基癸基葡糖苷

辛基癸基葡糖苷辛基癸基葡糖苷,是一种化学合成的一类高效、无毒、抗污染的绿色环保型表面活性剂,可广泛应用于化妆品、食品、医药、农药、纺织、印染、石油化工等领域。
辛基癸基葡糖苷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可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提高液体的润湿性,增加体系的分散性、乳化性和渗透性。
它具有较低的临界胶束浓度,可在低浓度下形成较为稳定的乳浊液和泡沫。
此外,它还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和耐热性,可在广泛的pH值范围内保持稳定。
在化妆品领域,辛基癸基葡糖苷可作为乳化剂、稳定剂、润湿剂和渗透剂,提高产品的稳定性、保湿性和渗透性。
在食品工业中,它可作为乳化剂、增稠剂和稳定剂,改善食品的口感和质地。
在医药领域,它可用于制备药物载体和药物递送系统,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和疗效。
在农药领域,它可以作为润湿剂、渗透剂和悬浮剂,提高农药的分散性和附着性,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辛基癸基葡糖苷的生产过程中,主要采用化学合成方法,以辛醇、癸醇和葡萄糖为原料,通过酯化反应和缩合反应制得。
整个生产过程绿色环保,不产生废渣和废水,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尽管辛基癸基葡糖苷具有许多优良的性能和应用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
例如,过量使用可能对皮肤产生刺激性和过敏性反应,因此在使用时应进行皮肤试验,确保产品对皮肤无害。
此外,辛基癸基葡糖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与其他物质发生相互作用,因此在使用时应了解其与其它物质的相容性。
总的来说,辛基癸基葡糖苷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绿色环保型表面活性剂。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环保要求的提高,其生产工艺和性能将得到进一步优化和提升。
未来,我们期待看到更多关于辛基癸基葡糖苷的研究和应用成果的出现。
酵母作为绿色表面活性剂的来源

酵母作为绿色表面活性剂的来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润湿剂,可以降低液体表面张力,可以用于洗涤剂、化妆品、涂料、杀虫剂等。
大多数表面活性剂都是以石油为基础的。
来自美国农业部(USDA)的一支科研团队最近正在研究槐糖脂,这是一种由酵母菌合成的具有表面活性的化合物。
他们的最新研究成果已发表于欧洲微生物学会联合会微生物学快报上(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
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质谱分析,研究小组从40个已知的Starmerella酵母家族中筛选出19个酵母用于生产槐糖脂。
系统发育对于跟踪某一个类群的进化关系是很有用的,因为系统发育分析基于共享的基因序列作为性状,可以帮助研究团队确认具体是哪一种Starmerella酵母可以用于生产槐糖脂。
之前研究报道显示只有少量的假丝酵母(Candida)菌株可以用于生产槐糖脂,如C. bombicola 菌株和C. apicola菌株。
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葡萄糖油酸饮品培养酵母,然后他们使用质谱分析测量酵母在超过24小时后至168小时之间的槐糖脂生产水平,这样可以识别基于独特分子量的化合物。
研究结果显示,C. bombicola 菌株和C. apicola菌株具有最高的产量,但他们不是唯一的,团队分析重点转向了其他三种高产的酵母菌,其中包括一种新的假丝酵母菌株。
原文:Surfactants, which are wetting agents that lower a liquid's surface tension, have a long list of uses, from detergents and cosmetics to paints and pesticides. Most surfactants are petroleum-based. But in Peoria, Ill., a team of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USDA) scientists has focused their attention on sophorolipids, surfactant-like molecules produced by naturally occurring yeasts.Microbiologist Cletus Kurtzman is spearheading the studies at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Agricultural Utilization Research (NCAUR), operated in Peoria by th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ARS), USDA's chief intramural scientific research agency.Using phylogenetic analysis and mass-spectrometry, Kurtzman's team screened 19 of the 40 known members ofthe Starmerella yeast family for their ability to produce the sophorolipids. Phylogenetics, which traces the evolutionary relationships between species or groups, was particularly useful because it enabled the team to determinewhich Starmerella members produce the molecules based on shared gene sequences for the trait. For example, only afew Candida yeast species had previously been shown to make the sophorolipids—most notably, C. bombicola and C. apicola.Kurtzman's team was able to broaden its search by tapping the ARS (microbial)Culture Collection, maintained at the Peoria center's Bacterial Foodborne Pathogens and Mycology Research Unit.In studies there, the researchers cultured the yeasts on a diet of glucose oleic acid. They then measured the yeasts' sophorolipid production levels over a 24- to 168-hour period using mass-spectrometry analysis, which can identify compounds based on their unique molecular weights.As expected, C. bombicola and C. apicola boasted the highest sophorolipid yields. They weren't the only ones, though: The team's analysis also turned up three other high-producing yeasts, including a new Candida species.According to Kurtzman, the findings add to a short list of candidate yeasts with potential use in fermentation-based methods of mass-producing the sophorolipids as green alternatives to petroleum-derived surfactants.He and ARS team members Neil Price, Karen Ray and the late Tsung-Min Kuo reported their work in FEMS Microbiology Letters.Read more about this research in the July 2011issueof Agricultural Research magazine.。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性能及应用介绍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种类、性能及应用介绍表面活性剂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对人体及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洗涤剂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剂可以增强洗涤剂的溶解性和洗涤性,但由于这些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对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
大量使用表面活性剂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潜在的危害。
如烷基苯磺酸钠(A BS)的生物降解性差,在洗涤剂中的大量使用所产生的大量泡沫造成了城市下水道及河流泡沫泛滥;含有磷酸盐的表面活性剂在使用时使河流湖泊水质产生“富营养化”;在生产直链烷基苯磺酸钠(LA S)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三氧化硫及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 E S)类产品中二恶烷类物质不易生物降解,对环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保健需求,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开发对人体尽可能无毒无害及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的表面活性剂势在必行。
1、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和性能绿色表面活性剂是指由天然或再生资源加工的,对人体刺激性小和易于生物降解的表面活性剂。
绿色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中是否离解,可分为非离子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和离子型绿色表面活性剂。
离子型绿色表面活性剂根据溶解后的活性成分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
绿色表面活性剂是由天然的或可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即具有天然性、温和性、刺激性小等优良特点。
同传统表面活性剂一样,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与传统表面活性剂相比,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强力去污性、优良的配伍性及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并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性、洗涤性、增溶性、润湿性、溶解性和稳定性等。
除此以外,每一种绿色表面活性剂都具有其特有的性能,如α-磺基脂肪酸酯盐(M EC)在低浓度下就具有表面活性、耐硬水,单烷基磷酸酯具有优良的起泡乳化性、抗静电性能以及特有的皮肤亲合性。
常见的绿色表面活性剂有α-磺基脂肪酸甲酯(M E C)、烷基糖多苷(A P G)、葡萄糖酰胺(A P A)、醇醚羧酸盐(AE C)、单烷基磷酸酯(M AP)、烷基葡萄糖酰胺(M EC A)。
绿色表面活性剂

与其他表面活性剂的优势
• 可生物降解,无毒或低毒,具有良好的环
境相容性 • 可用工业废物生产,以减少工业三废 • 具有更高的起泡性,在某些苛刻条件下具 有更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 结构多种多样,可适用于特殊领域
可又叫做暂时性表面活
性剂或可控半衰期的表面活性剂 ,其最初 的定义是:在完成其应用功能后,通过酸、 碱、盐、热或光的作用能分解成非表面活 性物质或变成新表面活性化合物的一类表 面活性剂。
直链烷基苯磺酸盐。洗涤性好,在冷水和 硬水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洗涤性能,在硬水 中更加显著。但其颜色深,漂白过程中易 水解成洗涤性能差的副产物—二钠盐,在 碱性有水条件下热稳定性差。
生物表面活性剂
• 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是微生物
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 的次级代谢产物 。
剂、溶剂以降低表面活性剂在制备过程对 环境产生的污染 • 面活性剂的功能性和有效性
定义:绿色表面活性剂是由天然的或可再生资
源加工而成的,即具有天然性、温和性、刺激 性小等优良特点。绿色表面活性剂是由天然的 或可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即具有天然性、温 和性、刺激性小等优良特点。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 烷基聚葡萄糖苷(APG)类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 •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 •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 • 生物表面活性剂 • 可降解型表面活性剂
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 把化妆品种的活性成分用一定比例的绿色表面活
性剂代替,其性能将会大大地改善,既提高它的 渗透性,达到稳泡的作用,又大大降低它的刺激 性,从而节约了表面活性剂的总用量。由纯天然 原料制成的APG具有对皮肤刺激性小。无毒性、 良好的乳化性和润湿性等优良性能,显示出良好 的保湿型和皮肤养护性。对于低刺激性的香波和 婴儿香波而言,APG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绿色表面活性剂APG在餐具洗涤中的应用

绿色表面活性剂APG在餐具洗涤中的应用一、餐具上的油污是如何除去的餐具洗涤是从餐具表面除去油污等污垢的过程,常需使用餐具洗涤剂,表面活性剂是餐具洗涤剂的必要成分。
表面活性剂分子通常含有一个较长的疏水链和一个亲水基。
疏水链在水中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有迁移到两相或多相界面上的趋势,以尽量减小与水的接触面积,结果使界面张力降低,从而产生润湿、增溶等功能。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足够大时,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中聚集,疏水链彼此靠在一起形成胶团,亲水基向外构成胶团表面。
胶团内可以包裹油污,使油在水中的溶解度显著增大(即增溶作用)。
再施以机械作用,就能将油污从餐具表面除去(如图1所示)。
餐具洗涤剂常用的表面活性剂很多,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但是它们在安全性、对皮肤的影响、生物降解性能等方面都不够理想。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种性能比较理想的绿色表面活性剂APG。
二、什么是APGAPG代表烷基糖苷(Alkyl Polyglucoside),通常为单糖和低聚糖的烷基糖苷化合物,烷基葡萄糖苷分子的结构如图2所示。
分子中的疏水链R一般为C8~C12的烷基,亲水基为单糖或低聚糖苷(聚合度一般为1~3,很少超过5)。
由于糖分子具有多个羟基,例如葡萄糖有5个羟基,蔗糖、麦芽糖有8个羟基,因此烷基糖苷的结构极为复杂,存在多种异构体。
三、APG的洗涤性能APG分子中没有强电离基团,属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其表面活性居于最高之列,比常见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例如脂肪醇聚氧乙烯醚)都强,并且在浓碱和电解质(如硅酸钠等)溶液中仍能保持较高的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剂形成胶团的最低浓度称为临界胶束浓度(cmc),它是衡量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的重要参数。
cmc越小,表面活性越高。
当烷基相同时,常用的阴离子型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十二烷基硫酸钠的cmc分别为1.2×10-3mol/L和9.3×10-3mol/L,非离子型月桂醇聚氧乙烯醚C12H25O(OC2H4)9H为1.0×10-4mol/L,而各种APG可小至8.0×10-5mol/L~2.2×10-4mol/L。
一文读懂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

一文读懂绿色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1烷基糖苷的发展历史烷基糖苷(APG)从研究到目前已有100余年的历史,国外对APG的研究较早,但工业化实施较晚。
1893年德国的Fisher首次报道了烷基糖苷的合成技术,但是直到20世纪80年代,由于人们对环境、石油资源深感忧虑,同时由于烷基糖苷本身所具有的优良特性,才对其工业化的研究引起了更大的关注。
法国Seppic公司在1978年首先实现了APG的工业化生产,产量1000t/a,1992年建立1万t/a的生产装置。
德国Henkel公司于1988年兼并了美国的Horizon Chemical公司,并购买了它的4000 t/a中试装置,将此扩大到2.5万t/a的规模,于1992年在美国Cincinnati建成并投入运行,实现了APG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该公司另一套2.5万t/a的生产装置于1993年11月在德国杜塞尔多兴建,于1995年9月试车投产。
国内20世纪80年代开始烷基糖苷合成研究,由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率先开展长链(C8以上)APG的合成研究工作。
中国日化院用葡萄糖和脂肪醇采用二步法制得了APG产品, 1992年在国内申请第一个专利(CN1077397A),1994年分别在广东和湖北建成了1000t /a中试装置各一套,产品质量指标达到国家“八·五”攻关项目的要求,填补了国内APG生产的空白鸷。
“九·五”期间,中国日化院成功开发了一步法制APG的工艺技术,并投入了生产。
2烷基糖苷的概况烷基糖苷(APG)是新型高效、无毒、可生物降解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很好,复配后可形成目前最好的表面活性剂,烷基糖苷具有十分优异的性能,表面张力低、起泡力强、泡沫稳定、润湿性好、配伍性能极好,对人体刺激性小,毒性极低,能迅速生物降解,是目前世界上唯一可被称为无毒级的品种,因此,烷基糖苷也以其超群的性能被誉为“世界级”表面活性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题目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学科专业化学(师范)姓名蔡美丽学号20110458指导教师范丛斌老师论文完成时间:2014年6月23日绿色表面活性剂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蔡美丽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南昌330013摘要:绿色表面活性剂生物降解性好,对皮肤刺激性小,有优良的物化性能,与其他表面活性剂配伍性好,在许多行业和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是很有发展前景的表面活性剂。
本文介绍了几种表面活性剂的性能和应用,并对其进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绿色表面活性剂,环境友好,性能Abstract:Green surfactant is easy to be biodegraded, has little irritation to skin, perfect physical chemical properties, and good compatibility with other surfactant, therefore it is widely used in many industries and fields, which is a kind of very promising surfacta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several surfactant performance and application, and reviews its progress.Key Word s: Green surfactant;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performance引言:表面活性工业是精细化工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生产过程及应用的绿色化提升至关重要[1]。
表面活性剂在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工业味精”[2],广泛应用于化妆品、洗涤剂、制药、化工等行业[3]。
目前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大多以脂肪酸、脂肪醇和长链烷基苯等石油化工产品为原料[4],89-96.表面活性剂在生产和使用的过程中队人体及环境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在洗涤剂中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溶剂可以增强洗涤剂的溶解性和洗涤性,但由于这些溶剂具有一定的毒性,会对皮肤产生明显的刺激作用[5]。
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强的保健需求,确保人类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6],开发对人体尽可能无毒无害及对生态环境无污染的绿色表面活性剂势在必行。
“绿色化学”即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与清洁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它的主要特点是: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和人体健康等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自1991年“绿色化学”概念被首次提出以来,迄今已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
特别是近几年来,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环境友好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已成为化学学科最引人瞩目的焦点。
在化学合成或生产工艺中,研究新的技术和方法、探索新的反应条件,尽量减少和消除使用有毒有害物质,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的共识[7]。
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实现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
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的环境污染治理从先污染后治理转为从源头上进行根治。
我国表面活性剂的生产和应用发展迅速。
据文献[8-11]报道,2008年~2011年全国表面活性剂年总产量分别为92.4万吨、119.5万吨、127.7万吨和142.4万吨,表面活性剂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安全性瓶颈的制约,尤其是表面活性剂产品的应用领域很多都与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要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注重产品及生产过程的安全性,还要考虑产品的应用对人体安全及对环境的影响,搞好行业风险管控。
化学工业产品及制造过程的安全性的基础是绿色化学与化工,表面活性剂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注重绿色化,即以绿色化工来支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1 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产生与发展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是一类重要的化工材料,具有固定的亲水亲油基团,在溶液表面能定向排列,并能使溶液表面张力显著下降[12],是既含有亲水基又含有亲油基( 或疏水基) 的两亲分子[13]。
表面活性剂按其在水中是否离解,可分为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由于分子结构的特殊性,表面活性剂具有洗涤、润湿或抗黏、乳化或破乳、起泡或消泡、增溶、分散、防腐、抗静电等等的功能,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表面活性剂作为精细化工领域的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水平已被视为各国高新化工技术产业的重要标志,并成为当今世界化学工业激烈竞争的焦点[14]。
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根据溶解后的活性成分又可分为阳离子型、阴离子型和两性离子型[15]。
绿色表面活性剂是由天然的或可再生资源加工而成的,即具有天然性、温和性、刺激性小等优良特点。
同传统表面活性剂一样,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亲水基和憎水基。
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相比,绿色表面活性剂具有高效强力去污性、优良的配伍性及良好的环境相容性,并表现出良好的乳化性、洗涤性、增溶型、润湿性、溶解性和稳定性等。
除此之外,每一种表面活性剂都有其特有的性能,因此备受广大科学工作者的亲睐。
2 几类绿色表面活性剂的性能2.1 烷基聚葡萄糖苷(APG)类最早的天然烷基寡聚糖苷存在于植物中[16]。
直到100 多年前,APG才得以人工合成。
在上世纪80 年代中期,由中国日用化学工业研究院和大连理工大学开展的长链(C8 以上)APG 合成技术奠定了我国烷基糖苷的研究基础,填补了APG 的国内生产空白[17],该技术是以葡萄糖和脂肪醇为原料催化剂作用下二步合成法制得APG,并在广州、湖北等地建立中试生产装置。
天津界面研究所开发了以过量糖与脂肪醇为原料直接合成高纯度APG 的方法,纯度高达85%-90%,但仍未解决工业化问题[18]。
辽宁鞍山化工一厂沿用与德国Henkel 公司相似的合成工艺,取得了进一步的扩试成功。
南京金陵石化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研究院精细化工厂已有APG产品面市[19][20]。
目前,国内外关于APG 合成领域的研究十分活跃。
烷基多糖苷(APG)是最典型的低毒、温和型表面活性剂,它已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与传统的表面活性剂相比,虽然其价格偏高,但优良的物化性能使得其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产量不断增加。
目前,国内已建成万吨级生产装置[21]。
烷基糖苷(APG)是新一代环保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由天然或再生资源的原料,属新型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发泡性能、对人体刺激性小、易被生物降解等特点,表面张力低,去污力好,泡沫丰富细腻,配伍性强,与任何类型表面活性剂协同效应明显,具有较强的广谱抗菌活性,产品易于稀释,无浊点、无凝胶现象,使用方便,而且耐强碱、抗盐性强[22]。
烷基糖苷生产所用原料是口服葡萄糖和脂肪醇,此产品由于其无毒、无刺激,将是传统表面活性剂的替代产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广泛应用于农药中间体、洗涤剂、化妆品、食品、医药、消防、纺织、印染、石油等工业领域。
2.2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盐(AES)是由高级脂肪醇和环氧乙烷进行加成反应,制得脂肪酸聚氧乙烯醚再经硫酸化而得。
AES是一类重要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它具有优良的抗硬水性、发泡性和低温性能,生物降解迅速,对皮肤刺激性小,与酶的配伍性好,而且溶液透明稳定并易于被电解质调节增加粘度[23],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液体洗涤剂、低磷和无磷洗涤剂以及个人保护用品中,也是我国阴离子型绿色表面活性剂的主流产品。
2.3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近年来,由联接基团通过化学键将双亲水基与长链的双疏水基团联接而成的双子表面活性剂(gemini surfactant),因其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与界面性能及耐温抗盐能力强等特点,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24-30]。
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羧酸盐(AEC)是一种性能优良的新型绿色表面活性剂,其最显著的特点在于具有优良的化学稳定性和安全性。
国外对脂肪醇醚羧酸盐类表面活性剂研究较多,且有系列化产品批量生产[31]。
AEC的生物降解性好,对皮肤温和,对眼粘膜刺激性小,对酶活性影响小,安全无毒。
此外,其润湿性优良,去污能力超过相应的醇醚化合物。
AES在生产过程中生成致癌物二噁烷,而AEC的生产条件温和,无二噁烷生成,因此AEC 被认为是AES的升级换代产品。
2.4 脂肪酸甲酯磺酸盐(MES)M ES性能温和,对人体的刺激性及毒性低于直链烷基苯磺酸盐。
洗涤性好,在冷水和硬水中都能保持良好的洗涤性能,在硬水中更加显著。
但其颜色深,漂白过程中易水解成洗涤性能差的副产物—二钠盐,在碱性有水条件下热稳定性差,难于配方[32]。
2.5 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表面活性剂(biosurfactant)是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分泌出的具有一定生物活性的次级代谢产物[33]。
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相同,生物表面活性剂由亲水基和憎水基两部分组成,但生物表面活性剂比合成表面活性剂更具有潜在的优势:①可生物降解,无毒或低毒,具有良好的环境相容性;②可用工业废物生产,以减少工业三废;③具有更高的起泡性,在某些苛刻条件(如极端温度、PH值、盐浓度)下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专一性;④结构多种多样,可适用于特殊领域。
目前生物表面活性剂的应用已经涉及到石油、化工以及环境等众多领域。
最初人们对生物表面活性剂感兴趣,主要是由于其具有高效、低毒、无污染,可替代化学表面活性剂等优点。
近年来研究发现,生物表面活性剂除具有表面活性的功能外,还具有潜在的抗菌活性,包括抗真菌、抗细菌、抗支原体和抗病毒等活性,此外还可用在免疫调节分子、粘合剂、疫苗及基因治疗等方面。
2.6 可降解型表面活性剂可降解型表面活性剂又叫做暂时性表面活性剂或可控半衰期的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s with controlled half-live),其最初的定义是:在完成其应用功能后,通过酸、碱、盐、热或光的作用能分解成非表面活性物质或变成新表面活性化合物的一类表面活性剂。
这类表面活性剂分子极性头部和疏水链之间往往含有稳定性有限的弱键,该弱键的裂解将直接破坏分子的表面活性,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表面活性剂初级降解。
按可分解官能团的不同一般可将可降解型表面活性剂分为缩醛型和缩酮型两类[34]。
与常规表面活性剂相比,可降解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更好的环保性能,这类表面活性剂可以解除一些复杂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