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整理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高一物理知识点总结「篇一」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1、分运动的独立性;2、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3、运动的等时性;4、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高一曲线运动相关知识点

高一曲线运动相关知识点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都会接触到曲线运动,例如摆动的钟摆、飞行的小鸟、植物的弯曲枝干等等。
这些都是曲线运动的实例。
曲线运动是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路径运动的情况。
在高一物理学习中,曲线运动是一个重要且常见的知识点,本文将深入探讨曲线运动的概念、常见的曲线路径、以及与曲线运动相关的物理量等内容。
一、曲线运动的概念曲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路径运动的情况。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不仅仅延直线运动,还可能沿着弧线、螺线等曲线路径运动。
曲线运动的最基本特征是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所受到的力会导致物体的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
曲线运动的轨迹是一条连续的弧线,可以是抛物线、圆周、螺旋等等。
曲线运动的轨迹形状与物体所受的力有关,不同的力导致不同的轨迹形状。
二、常见的曲线路径1. 抛物线运动抛物线运动是最常见的一种曲线运动。
当物体在重力作用下进行抛射运动时,它的运动轨迹就是一个抛物线。
常见的抛物线运动包括抛投体的自由抛体运动、射击体的飞行轨迹等等。
2. 圆周运动圆周运动是物体沿着一个圆形轨迹进行运动的情况。
当物体受到一个向心力时,它将会沿着圆形轨迹运动。
例如,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行星绕恒星的运动等都是圆周运动。
3. 螺旋运动螺旋运动是物体在同时受到一个向心力和一个沿着轴线的力的作用下,沿着一条螺旋轨迹运动的情况。
螺旋运动常见于一些旋转机械和飞行器的运动中。
例如,螺旋桨的旋转运动和飞机垂直升降的曲线轨迹等都是螺旋运动。
三、与曲线运动相关的物理量1. 速度和加速度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是关键的物理量。
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是一个矢量量。
当物体在曲线路径上运动时,速度的方向将会不断改变。
加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变化率,是速度的变化率。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加速度不仅与速度的大小有关,还与物体在曲线路径上所受的合力大小和方向有关。
2. 向心力和切向力向心力是物体在曲线运动过程中沿着曲线路径向心的力。
向心力的方向指向曲线中心,大小与物体的质量、速度和曲线半径有关。
高一必修2物理曲线运动的学习要点讲解

高一必修2物理曲线运动的学习要点讲授1. 曲线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对曲线运动的了解,先应知道三个基本点:(1)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时刻在改变,它是一个变速运动。
(2)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在轨迹上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就在曲线这一点切线方向上。
对此除可通过实验视察外,还可用到在瞬时速度中讲到的“无穷分割逐渐靠近”的思想方法。
以下左图所示,运动质点做曲线运动在时间t内从A到B,这段时间内平均速度的方向就是割线AB的方向,如果t获得越小,平均速度的方向便顺次变为割线AC、AD。
的方向逐渐靠近A处切线方向,当t=0时,这极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为A点的瞬时速度vA,它的方向在过A点的切线方向上。
(3) 做曲线运动有一定条件,这就是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 F与它的速度v夹成一定的角度,如上右图所示,只有这样,才可能显现垂直于速度v的合外力的一个分力,这个分力不能改变v的大小,但它改变v的方向,从而使物体做曲线运动。
2. 运动的合成和分解(1) 运动的合成第一是一个实际问题,例如轮船渡河的运动就是由两个运动组合成的,另外,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是一种研究复杂运动的基本方法――将复杂运动分解为两个方向上的直线运动,而这两个直线运动的规律又是我们所熟悉的,从而我们通过运动合成求得复杂运动的情形。
(2) 运动合成的目的是掌控运动,即了解运动各有关物理量的细节,所以运动的合成在实际问题中体现为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物理量的合成。
由于这三个基本量都是矢量,它们的运算服从矢量运算法则,故在一样情形下,运动的合成和分解都服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当分运动都在同一直线上时,在选定一个正方向后,矢量运算可简化为代数运算。
(3)运动的合成要注意同一性和同时性。
只有同一个物体的两个分运动才能合成。
此时,以两个分运动要研究的同一种矢量(如都是速度)作邻边画出的平行四边形,夹在其中的对角线表示真实意义上的合运动(即合速度),不同物体的运动由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到的“合运动”没有物理意义。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1. 引言在高中物理课程中,曲线运动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曲线运动指的是运动物体沿着一条曲线轨迹运动的现象。
本文将聚焦于高一物理中的曲线运动知识点,包括曲线运动的定义、特点以及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法。
2. 曲线运动的定义和特点曲线运动是指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沿着一条曲线轨迹进行运动的情况。
相比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更加复杂,涉及到了物体在运动中的加速度、速度、位移等概念。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的速度是一个向量,包含大小和方向两个方面。
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是不断改变的,因为它需要适应曲线轨迹的变化。
在物理中,我们通常使用切向速度来表示物体在曲线上某一点的瞬时速度。
加速度也是曲线运动中的重要概念。
加速度定义为速度的变化率。
在曲线运动中,物体沿曲线轨迹的方向改变,这导致了速度的变化,进而产生加速度。
与速度类似,曲线运动中的加速度也是一个向量,包含大小和方向。
位移则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概念。
与直线运动不同,曲线运动中的位移是一个矢量,具有大小和方向。
曲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置会随时间的变化而改变,因此需要使用位移来描述物体在曲线轨迹上的位置变化情况。
3. 曲线运动的问题解决方法在解决曲线运动问题时,我们可以利用已知的物理公式和数学方法来进行分析和计算。
以下是解决曲线运动问题的一般步骤:步骤一:明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
在解决曲线运动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已知条件,如物体的初速度、加速度、时间等。
然后确定我们需要求解的待求量,如物体的位移、速度等。
步骤二:选择适当的物理公式。
根据已知条件和待求量,我们可以选择适当的物理公式来进行计算。
在曲线运动中,常用的物理公式有速度公式、加速度公式、位移公式等。
步骤三:代入已知条件和待求量。
将已知条件和待求量代入所选择的物理公式中,得到一个方程。
步骤四:解方程求解。
通过解方程,我们可以求解出待求量的数值。
步骤五:检查结果。
在解决曲线运动问题后,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检查,确保其合理和正确。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1

五、向心力
1、向心力 (1)方向 (2)作用
向心加速度
总是指向圆心 只改变速度的方向
(3)由物体所受到的合力提供 (4)大小
v2 F ma m m 2 r r
2、向心加速度 (1)由向心力产生的加速度,方向总 是指向圆心 (2)是描述速度方向变化快慢的物理量 (3)大小
F m 2 r
离心 (3)路线 向心
八、竖直面内的变速圆周运动
1、轻绳连接小球 (1)最低点 (2)最高点
v T mg m
1
1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v22 mg T2 m R
T2 G o· T1
当T2=0时,最高点 的 速度最小,最小值为:
G
v min
Rg
2、轻杆连接小球 (1)最低点 (2)最高点 ①杆受拉时 ②杆受压时
可以是曲线运动
三、平抛物体的运动
1、条件 2、特性 3、规律 2)速度 1)位移
x v0t 1 2 y gt 2
v x v0 v y gt
四、匀速圆周运动 1、概念: 1)质点在圆周上运动 2)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圆弧长度相等
2、快慢的描述
1)线速度 2)角速度
v
T
3) 周 期
v a 2r r
2
六、匀速圆周运动的实例分析
1、火车转弯 2、汽车过桥 1)凸
2)凹
v mg FN m R v2 FN mg m R
2
l
3、圆锥摆
m
七、离心现象及其应用 1、离心和向心运动 (1)定义: (2)条件
F m 2 r
F m 2 r或F 0
高一物理(人教版)第二册精品教学讲义—曲线运动

【答案】B
【解析】
【详解】AB.曲线运动的物体,它的速度方向是轨迹的切线方向,肯定是不断变化的,所以速度一定在变化,但速度大小可以不变,故速率可能不变,A错误B正确;
CD.曲线运动的物体可能受恒力作用,如平抛运动,只受重力不变,其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保持不变,CD错误。
【变式训练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四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方向与力F1、F3的方向恰好在同一直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只撤去F1,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B.若只撤去F3,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若只撤去F2,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D.若只撤去F4,物体做非匀变速曲线运动
【答案】C
【解析】
【详解】A.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方向一定是变化的,所以速度是变矢量;但物体的加速度可以不变,如平抛运动。故A错误;
B.一个物体做曲线运动,它所受的合外力不一定改变,如匀变速曲线运动,故B错误;
C.与速度方向垂直的力不做功,只改变速度的方向,不改变速度的大小,故C正确;
答案AC
解析 若只撤去F1,合力方向与速度v同向,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只撤去F3,合力方向与速度v反向,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项正确,B项错误.若只撤去F2或F4,合力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且合力为恒力,则物体做匀变速曲线运动,C项正确,D项错误.
知识点三、曲线运动中合力方向、速度方向与轨迹的关系
BC.汽车做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沿曲线上某点的切线方向,曲线由M向N加速行驶,合力与速度方向夹角为锐角,B正确,C错误。
故选B。
5.(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期中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的曲线为运动员抛出的铅球运动下落轨迹(铅球视为质点),A、B、C为曲线上的三点,关于铅球在B点的速度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曲线运动知识点归纳总结

曲线运动复习提纲曲线运动是高中物中的难点,由于其可综合性较强,在高考中常常与其他章节的知识综合出现。
因此,在本章中,弄清各种常见模型,熟悉各种分析方法,是高一物理的重中之重。
以下就本章中一些重、难点问题作一个归纳。
一、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中几个关键问题① 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曲线切线的方向。
②曲线运动的性质: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即曲线运动的加速度a≠ 0。
③ 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④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指向曲线弯曲的一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①合成和分解的基本概念。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①分运动具有独立性。
②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时性。
③分运动与合运动具有等效性。
④合运动运动通常就是我们所观察到的实际运动。
(2)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合成与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3)几个结论: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不一定是直线运动 ( 如平抛运动 ) 。
③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运动,但不一定是直线运动。
②船过河模型(1)处理方法:小船在有一定流速的水中过河时,实际上参与了两个方向的分运动,即随水流的运动 ( 水冲船的运动 ) 和船相对水的运动,即在静水中的船的运动(就是船头指向的方向),船的实际运动是合运动。
(2)若小船要垂直于河岸过河,过河路径最短,应将船头偏向上游,如图甲所示,此时过河时间:d dtv1 sinv合(3) 若使小船过河的时间最短,应使船头正对河岸行驶,如图乙所示,此时过河时间t d(d 为河宽 )。
因v1为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位移是一定的,船头按这样的方向,在垂直于河岸方向上的速度最大。
③绳端问题绳子末端运动速度的分解,按运动的实际效果进行可以方便我们的研究。
例如在右图中,用绳子通过定滑轮拉物体船,当以速度v 匀速拉绳子时,求船的速度。
船的运动 (即绳的末端的运动)可看作两个分运动的合成:a)沿绳的方向被牵引,绳长缩短,绳长缩短的速度等于左端绳子伸长的速度。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

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1.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篇一曲线运动1.曲线运动的位移:平面直角坐标系通常设位移方向与x轴夹角为α2.曲线运动的速度:①质点在其中一点的速度,沿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②速度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可分解为水平速度Vx及竖直速度Vy,V2=Vx2+Vy23.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速度是矢量,方向或大小任一的改变都会造成速度的变化,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一定改变)4.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2.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篇二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1.物体的加速度等于物体速度变化(vt—v0)与完成这一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a=(vt—v0)/t2.a不由△v、t决定,而是由F、m决定。
3.变化量=末态量值—初态量值……表示变化的大小或多少4.变化率=变化量/时间……表示变化快慢5.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且其速度均匀变化,该物体的运动就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
6.速度是状态量,加速度是性质量,速度改变量(速度改变大小程度)是过程量。
3.高一物理知识点梳理必修一篇三认识运动机械运动:物体在空间中所处位置发生变化,这样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运动的特性:普遍性,永恒性,多样性参考系1.任何运动都是相对于一些参照物而言的,这个参照物称为参考系。
2.参考系的选取是自由的。
(1)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选用同一参考系。
(2)参照物不一定静止,但被认为是静止的。
质点1.在研究物体运动的过程中,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问题中可以忽略是,把物体简化为一个点,认为物体的质量都集中在这个点上,这个点称为质点。
2.质点条件:(1)物体中各点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物体做平动)(2)物体的大小(线度)<<它通过的距离3.质点具有相对性,而不具有绝对性。
4.理想化模型: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性质和需要,抓住问题中的主要因素,忽略其次要因素,建立一种理想化的模型,使复杂的问题得到简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整理
高中物理知识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高一物理学习的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一物理曲线运动知识点整理
(1)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跟其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2)曲线运动的特点:在曲线运动中,运动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这是因为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做曲线运动的质点,其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一定具有加速度。
(3)曲线运动物体所受合外力方向和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且一定指向曲线的凹侧。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深刻理解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物体的实际运动往往是由几个独立的分运动合成的,由已知的分运动求跟它们等效的合运动叫做运动的合成;由已知的合运动求跟它等效的分运动叫做运动的分解。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基本关系:
分运动的独立性;
运动的等效性(合运动和分运动是等效替代关系,不能并存);
运动的等时性;
运动的矢量性(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其合成和分解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合运动的情况取决于两分运动的速度的合速度与两分运动的加速度的合加速度,两者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在同一直线上作直线运动,不在同一直线上将作曲线运动。
①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一个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是曲线运动。
③两个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合速度的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合加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否则是曲线运动。
2、怎样确定合运动和分运动
①合运动一定是物体的实际运动
②如果选择运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则参照物的运动和物体相对参照物的运动是分运动,物体相对地面的运动是合运动。
③进行运动的分解时,在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前提下,类似力的分解,要按照实际效果进行分解。
3、绳端速度的分解
此类有绳索的问题,对速度分解通常有两个原则①按效果正交分
解物体运动的实际速度②沿绳方向一个分量,另一个分量垂直于绳。
(效果:沿绳方向的收缩速度,垂直于绳方向的转动速度)
4、小船渡河问题
(1)L、Vc一定时,t随sin增大而减小;当=900时,sin=1,所以,当船头与河岸垂直时,渡河时间最短,
(2)渡河的最小位移即河的宽度。
为了使渡河位移等于L,必须使船的合速度V的方向与河岸垂直。
这是船头应指向河的上游,并与河岸成一定的角度。
根据三角函数关系有:Vccos─Vs=0.
所以=arccosVs/Vc,因为0cos1,所以只有在VcVs时,船才有可能垂直于河岸横渡。
(3)如果水流速度大于船上在静水中的航行速度,则不论船的航向如何,总是被水冲向下游。
怎样才能使漂下的距离最短呢?设船头Vc与河岸成角,合速度V与河岸成角。
可以看出:角越大,船漂下的距离x越短,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角最大呢?以Vs的矢尖为圆心,以Vc为半径画圆,当V与圆相切时,角最大,根据cos=Vc/Vs,船头与河岸的夹角应为:=arccosVc/Vs.
高中物理学科五大特点及学习方法
(1)知识量增大。
学科门类,高中与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识量比初中的大。
初中物理力学的知识点约60个,而高中力学知识点增为90个。
(2)理论性增强。
这是最主要的特点。
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则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强。
(3)系统性增强。
高中教材由于理论性增强,常以某些基础理论为纲,根据一定的逻辑,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联结起来。
构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前后知识的关联是其一个表现。
另外,知识结构的形成是另一个表现,因此高中教材知识结构化明显升级。
(4)综合性增强。
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相互为用,加深了学习难度。
如分析计算物理题,要具备数学的函数,解方程等知识技能。
(5)能力要求提高。
在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运算能力、实验能力都需要进一步的提高与培养。
面对这些特点,初上高中的同学要想学好它,我总结出了4字箴言,从勤、恒、钻、活上做好心理和行动上的准备。
勤,高中物理中有着丰富的物理现象和物理模型,了解这些现象,掌握这些物理模型需要勤思多练不断积累。
恒,高中物理知识一环紧扣一环,任何一环出问题都会影响到整体,所以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钻,高中物理有些内容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
深入钻研细心领会是不可缺少的,对学习中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想办法弄个水落石出,不留有尾巴。
活,物理学得好坏关键在于是否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