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简述砖砌体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

简述砖砌体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

简述砖砌体工程施工的工艺流程一、基础施工1.地基处理在施工前,首先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清除地表上的杂草和杂物,并确保地面平整。

然后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的开挖和夯实。

2.基坑支护在地基开挖完成后,需进行基坑的支护工作。

根据基坑的深度和土质情况,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如钢支撑或土方支撑等。

3.基础浇筑基坑支护完成后,进行基础的浇筑工作。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混凝土配合比和浇筑技术进行施工。

二、砌筑准备1.砖材验收在进行砌筑工作前,需要对砖材进行验收。

检查砖块的尺寸、质量和表面是否有裂纹或破损等问题,确保砖块的质量符合要求。

2.砖砌体设计根据建筑设计图纸和要求,进行砖砌体的设计。

确定墙体的布置和尺寸,并标注出门窗洞口和开孔等细节。

3.砌筑工具准备准备好砌筑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砖刀、砂浆搅拌机、砖墙线等。

确保工具齐全,并进行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三、砌筑工艺1.墙体布置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墙体的位置和布置。

使用砖墙线或激光器等工具,标示出墙体的轮廓和水平线。

2.砂浆准备按照砂浆配合比,将砂浆原料进行搅拌,制作成均匀的砂浆。

在搅拌过程中,需注意控制水灰比和砂浆的粘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3.砖块砌筑将预先准备好的砂浆涂抹在砖块上,然后将砖块按照设计要求,逐层砌筑起来。

在砌筑过程中,需注意控制砖缝的宽度和墙体的垂直度,保证砌筑质量。

4.门窗洞口处理在墙体砌筑过程中,需预留门窗洞口。

在砌筑到相应高度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门窗洞口的处理,加入门窗洞口砖或预埋门窗洞口钢筋。

5.墙体加固在墙体砌筑完成后,检查墙体的垂直度和水平度。

如有偏差,需及时进行调整和加固。

四、管线施工1.电线管道铺设根据设计要求,在墙体内预留电线管道,并进行管道的铺设和固定。

确保管道的位置准确,并注意保护管道不受损坏。

2.水管道铺设在墙体内预留水管道,并进行管道的铺设和固定。

注意管道的斜度和连接方式,确保水流畅通。

3.其他管道铺设根据需要,进行其他管道的铺设,如燃气管道、通风管道等。

砌砖工程的施工工艺

砌砖工程的施工工艺

砌砖工程的施工工艺
砌砖工程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 组砌方法:砌体应上下错缝、内外搭砌,砖基础大放脚一般采用一顺一丁的砌筑形式。

加气混凝土砌块采用全顺水平方向砌筑配套砌块采用竖向砌筑,配块主要为砌体端部封头及调节砌体长度方向尺寸。

2. 砂浆铺砌:一般铺浆长度不得超过800mm。

砂浆配合比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一般来说,水泥、砂子、水的配合比应该按照一定比例进行调配。

3. 错缝搭砌:上下砌块灰缝错开300mm,并不小于砌块长的三分之一。

4. 灰缝要求:水平灰缝宽度12~15mm,竖直灰缝18~20mm;水平灰缝饱满度不得低于90%,竖向不得小于80%。

灰缝平直≤7mm。

砌体的竖向灰缝一般采用挂灰挤灰法砌筑,不得采用灌灰法砌筑,禁止采用水冲法。

5. 日砌高度:一般情况单日砌筑高度不得超过1.4m,雨天不得超过1.2m。

6. 墙面勾缝:每层砖都要拉线看平,使水平缝均匀一致、平直通顺。

宜采用外手挂线,可以照顾砖墙两面平整,从而控制抹灰厚度。

7. 为保证基础砌好后能在同一水平面上,必须在垫层
转角处,高低踏步处预先设置基础皮数杆。

砌砖时,应按皮数杆先砌几皮转角与交接处的砖,并在其间拉准线,再砌中间部分。

穿过基础的管道上部应预留沉降空隙。

8. 砌完基础后,两侧应同时回填土,并分层夯实,以防止不对称回填导致基础侧移,发生质量事故。

请遵循上述步骤来完成砌砖工程,同时注意安全和效率。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 砖砌体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主要包括设计准备、材料准备、设备准备和施工人员准备等。

2.设计准备:根据工程要求进行设计,包括结构设计、细部设计和施工图纸设计等。

3. 材料准备:采购砖块、砂浆、石膏粉等施工所需材料,并进行验收。

4. 设备准备:准备好砌筑所需的工具和设备,如砌筑工具、水平仪、钢尺等。

5. 施工人员准备:保证有足够的砖砌体工人,并进行相关培训。

二、分析施工图纸和图纸贴模板1. 仔细阅读施工图纸,了解施工要求和施工步骤,制定相应的施工计划。

2. 根据施工图纸的要求,制作模板,在施工现场根据模板规划施工区域和施工线路。

三、墙体放线1. 根据设计要求,在地面或板面上进行墙体放线。

放线时需注意墙体的垂直和水平度,确保后续施工的准确性。

2. 在放线处固定放线钢钉,以确保放线不会移动。

四、基础施工1. 首先,在墙体外侧挖好基坑,并进行基坑的处理和压实。

2.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预埋件安装,如钢筋、支撑等。

3. 浇筑混凝土,保持墙体底部平整和稳定。

五、墙体砌筑1. 准备好所需的砖块和砂浆。

2. 根据放线,在基坑或地面上铺设一层砂浆,用来固定砖块。

3. 将预先浸湿的砖块一块块地砌成墙体,注意砖缝的平直和尺寸的一致性。

4. 使用水平仪和钢尺来确保墙体的水平度和垂直度。

5. 确保每一层砖与下一层之间的错缝,以增强墙体的稳定性。

6. 在砌筑过程中留好门窗洞口,并在洞口周围安装加强筋和模板,以保证后续的加固。

六、墙体加固1. 在砌筑的墙体上加固墙体的结构部分,如加设钢筋、安装石膏板等。

2. 加固前需要先清理墙面,确保墙体表面干净平整,以保证加固效果。

3. 使用钢筋和石膏板等材料进行加固,根据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七、抹灰1. 首先,在墙体表面进行湿润处理,保证墙体表面干燥前不会吸水。

2. 使用石膏粉和水混合成石膏浆,通过刷涂、抛洒等方法把石膏浆均匀地涂抹在墙体表面。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砖砌体工程是建筑施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它以砖块为主要建筑材料,通过砌筑、粘贴、填充等方式搭建建筑物的承重结构和围护结构。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

首先,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准备是施工工艺的基础。

施工前,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规划和布置。

首先,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确定施工方案和施工顺序。

施工现场需要清理干净,并进行标识和防护措施。

其次,施工人员需要准备好所需的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砖砌体专用工具、施工梯、吊车等。

同时,还需准备好砖块和粘结材料,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连续性和材料供应的稳定性。

其次,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包括基础处理、测量布线、砌筑砖墙、粘贴砖墙以及填充墙体。

基础处理是砖砌体工程的第一步。

在进行砖墙砌筑前,需要对基础进行打磨、清理、涂防水剂等处理,以确保基础的平整度和抗渗性。

测量布线是砌筑砖墙的重要步骤。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标高要求,在基础上进行水平线、垂直线的布置,最终确定砌筑位置和墙体高度。

通过使用水平仪、尺子等测量工具,保证砌筑的准确性和垂直度。

砌筑砖墙是砖砌体工程的核心环节。

施工人员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将砖块一块一块地进行逐层砌筑。

砌筑过程中,应注意墙体的垂直度、水平度和墙缝的一致性。

施工人员可以使用砂浆或砂浆胶粘贴砖块,并使用锤子、刷子等工具进行加固和调整。

同时,在砌筑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多余的砂浆或胶,并采取适当的保护措施。

粘贴砖墙是砖砌体工程的重要环节。

在特定区域,如墙角、门窗洞口等需要使用砖砌体带面层砖墙。

在粘贴砖墙时,需要先处理好墙面,涂刷砂浆胶水,然后将面层砖块贴在砂浆胶水上,施工人员需要注意墙面的平整度和贴砖的一致性。

填充墙体是砖砌体工程的最后一步。

在砖墙砌筑完成之后,需要对墙体进行填充处理。

填充材料可以选择轻质砖块、膨胀膏等。

填充墙体的目的是增强墙体的承重能力和隔热防火性能。

最后,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完工后,还需要进行验收和保养。

砌筑工程施工工艺(3篇)

砌筑工程施工工艺(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准备相应的砖、水泥、砂、石灰膏等原材料。

确保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2. 工具准备:准备好砂浆搅拌机、大铲、刨锛、托统板、线坠、钢卷尺、灰槽、小水桶、砖夹子、小线、筛子、扫帚、八字靠尺板、钢筋卡子、铁抹子等施工工具。

3. 人员准备:组织具有一定砌筑经验的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安全教育。

二、施工工艺1. 找平弹线:在基础防潮层或楼面上先用水泥砂浆找平,然后以龙门板上定位钉为标志弹出墙的轴线、边线,计量出门窗洞口的位置。

2. 摆砖样:在弹好线的基面上按组砌方式先用砖试摆,核对所弹出的墨线在门洞、窗口、墙垛等处是否符合模数,提高砌砖效率。

3. 立皮数杆:皮数杆用来控制墙体竖向尺寸以及各部件标高的方木标志杆。

一般在墙体的转角处及纵横墙交接处设置。

4. 砌筑:按照砖样进行砌筑,砖浇水湿润,常温施工不宜使用干砖上墙。

砌筑时,为了保证灰缝的平直,要挂线砌筑。

5. 勾缝:砌筑完成后,进行勾缝处理,使墙体表面美观、整洁。

6. 楼层轴线的引测:在弹墙身线时,应根据龙门板上标注的轴线位置将轴线引测到房屋的外墙基上。

7. 各层标高的控制:各层标高除立皮数杆控制外,还可弹出室内水平线进行控制。

8. 冬期施工:冬期不应使用无水泥的砂浆。

砂浆中掺盐时,应用波美比重计检查盐溶液浓度。

三、施工要求1. 砌筑质量要求:砖块排列整齐、缝隙均匀,灰缝饱满,墙身垂直、平整。

2. 安全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确保施工人员安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3. 环保施工要求:施工过程中,注意环境保护,减少扬尘和噪音污染。

4. 质量验收要求:施工完成后,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质量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总之,砌筑工程施工工艺是建筑行业中的基础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施工质量,为后续工程奠定坚实基础。

第2篇砌筑工程是建筑施工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以下是砌筑工程施工工艺的详细介绍:一、施工准备1.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砖、水泥、砂、石灰膏等原材料。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

砖砌体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要点一、施工工艺:1.砖墙的砌筑方法:砖墙一般采用普通砌筑和执业砌筑两种方法。

普通砌筑要求将砂浆涂抹在砖体上,然后将砖块平放在砂浆上,依次砌筑。

执业砌筑则要求先涂抹砂浆,再将砖块按规定方式放置并砌筑。

根据工程要求和施工环境选择合适的砌筑方法。

2.砖墙的排线:首先在墙体的四个角落标出定位线,然后利用水平仪和墙线仪确定调整好合适的位置。

在墙体的底部标出安装砖支撑的位置,并设置横向竖向的排线,确保墙体的垂直和水平度。

3. 砖墙的砂浆准备和施工:按照设计要求配制砂浆,使用黄泥或水泥、砂子等材料进行调配。

将砂浆铺在砖的两侧和下面,搅拌均匀后使用,确保墙体砂浆层的均匀性和密实性。

砂浆厚度一般为10-15mm。

4.砖墙的砌筑:根据排线和相邻两块砖的中线来确定砖砌体的位置,按顺序将砖砌筑至砂浆处,注意垂直和水平度,防止错台砌筑和偏移。

砌完每一层后,使用水平仪进行调整,保证墙体的平整度。

5.砌筑墙角和回弯处处理:墙体的角部和回弯处需要特殊处理。

角部砖要求每层错缝交叠砌筑,使用专用砖和砂浆进行处理;回弯处需要灵活控制砖块的大小和排列方式,确保墙体的完整性。

6.砖墙的压顶:当墙体高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需进行压顶作业。

首先在墙体顶部标出压顶的高度,用砂浆将顶部的间隙填满,再放置砖块进行压顶。

压实后,用模板支撑,待砂浆干燥硬化后,拆除模板。

7.清理和接缝:砌筑完毕后,对墙体进行清理工作,保持墙体表面的整洁和平整度,并进行必要的修整。

然后对墙体的接缝进行处理,使用专用胶水填充接缝缝隙,保证其牢固性和美观度。

二、施工要点:1.对材料的质量要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砖石和砂浆材料,对材料进行检验和验收。

材料的质量会直接影响砌筑体的强度和耐久性。

2.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墙体的尺寸、位置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3.控制砂浆的配比和均匀性:合理控制砂浆的配比,保证砂浆的均匀性和粘结能力,提高砖墙的强度和耐久性。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3篇)

砌体工程施工工艺(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材料验收:对进场的砌块、水泥、砂等材料进行验收,确保其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天,砖的品种、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并规格一致。

2. 施工方案: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施工顺序、施工工艺、质量标准、安全措施等。

3. 施工工具:准备必要的施工工具,如砖、砂浆、水平尺、线锤、皮数杆、砖夹、钢钎等。

二、施工工艺1. 找平、放线:在施工前,对建筑物平面尺寸各层标高进行抄平、放线,确保各层楼面的标高和墙柱的轴线位置准确。

2. 立皮数杆:在墙的转角、内外墙交接处、楼梯间及墙面变化较多的部位,立皮数杆,以便控制砌筑高度。

3. 撂底:根据墙身长度(按门、窗洞口)和叠砌方式,先用砖块试摆,使其符合模数。

4. 盘角:由经验丰富的工人担任,先盘砌五皮大角,找平吊直。

5. 挂线:盘角完后,进行挂线,以便砌筑墙的中间部分墙体。

6. 立门窗:安装门窗口,可采用预先立好门窗口的压口方式,或预留洞口的后塞口方式。

7. 铺灰砌砖:砌砖必须跟线走,上跟线、下跟楞,左右相跟要对平。

8. 勾缝、墙面清理:勾缝的型式有平缝、凹缝、斜缝、凸缝等,常用的是凹缝和平缝。

墙面清理,确保墙面整洁、垂直度及平整符合规范。

9. 构造柱、圈梁等施工: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布置,纵筋搭接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10. 砌体拉接筋:在墙体拉接筋、构造柱、门过梁等进行植筋,其锚固长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三、质量要求1. 墙体灰缝饱满、灰缝厚度均匀一致、墙面清洁。

2. 构造柱浇筑密实、后塞口高度和砌块斜度一致、门窗过梁浇筑密实、搁置长度满足规范要求。

3. 观感质量好,砌体成形质量达到优质结构标准。

四、安全措施1. 施工人员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品。

2. 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3.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总之,砌体工程施工工艺是一项重要的建筑工程内容,要求施工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砖砌体砌筑施工工艺顺序

砖砌体砌筑施工工艺顺序

砖砌体砌筑施工工艺顺序砖砌体砌筑施工工艺顺序砖砌体砌筑是建筑工程中常见的一项工艺,其施工工艺顺序的合理安排对保证工程质量至关重要。

下面将详细介绍砖砌体砌筑施工工艺顺序。

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施工准备:施工前需制定施工方案和施工组织设计,确定砌体的材料和技术与质量要求,明确施工工序、时间节点及相关要求。

同时,还需统计和准备好所需的砖块、砂浆等物料,并组织人员进行施工现场的搭建和布置。

2. 基础处理:对砖墙砌筑的基础进行处理,确保其平整、牢固,并进行基础防水处理。

二、砖的验收及准备工作1. 砖的验收:对所购买的砖块进行验收,主要检查砖的尺寸、外形、质量等是否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砌筑质量的可靠性。

2. 砖的准备:根据砌筑方案和设计要求,将所需的砖块按规格、品种进行分类堆放,同时对砖块进行清理,去除表面的污垢和杂物,以确保砌筑质量。

三、墙角和垂直开洞的处理1. 墙角处理:墙角的处理是砌筑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

在砌墙之前,需先剔除基础墙体上的施工浆条,并根据设计要求进行三角木的安装。

在进行砌筑时,需充分利用墙角砖,使用砌筑模板进行保护和固定。

2. 垂直开洞处理:在进行砌筑工程时,如有需要开洞的地方,需提前进行施工,使用合适的模板进行固定,以保证开洞的垂直度和准确度。

四、砖砌体施工1. 打毛砖墙体:首先进行的是打毛砖墙体的施工,在墙体的顶部、底部、门口、窗口等部位进行砌筑,以增加墙体的牢固度和稳定性。

2. 砌筑直墙:按照砌筑方案进行直墙的施工,注意控制砖与砖之间的垂直度和水平度,保证墙体的平整度和垂直度,并进行石膏线的定位和划线。

3. 砌筑门窗洞口: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进行门窗洞口的砌筑,注意洞口的大小和位置,以及与墙体的连接和固定。

4. 砌筑弯墙:在需要砌筑弯墙的地方,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使用合适的石膏线和模板进行固定,保证弯墙的弧度和平整度。

五、砌筑砖砂浆缝 1. 称绳定位:在进行砌筑砂浆缝之前,需进行称绳定位,以确保砂浆缝的宽度和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砖砌体工程施工工艺
1.施工作业准备
1、工程用砖必须有质保书及定量的力学检定报告,砂用中粗砂并应选筛,不得含有有机物,水泥用425#普通水泥,石灰必须充分熟化。

2、皮数杆、拉结筋等按规定备好。

3、根据设计图纸宽度大于300mm以上洞口须备好钢筋砼预制过梁及窗户上的预制钢筋砼过梁。

4、砖应提前隔夜浇水湿润,其浸水深度不得小于8mm。

5、由国家认可的试验室根据现场取砂、水泥样品做级配试验后,提供砂浆配合比。

2.施工顺序
清理砌筑部位→放出墙身中心线及边线→抄平、做面饼→立皮数杆→架头角→拉紧弦线→砌砖墙→将锚固筋、拉结筋安放在砌体中→水、电等配合留设→工完场清。

3.施工要点
1、砌砖采用满铺砂浆法或“三一”砌砖法,砌筑时应横平、竖
直,灰缝均匀、饱满,粘结牢固,垂直度、平整度要符合质量标准。

2、±0.000以下实心粘土砖应采用一顺一丁或梅花丁砌法。

3、控制每天砌筑高度(不超过 1.8m),在框架梁底下的二皮砖要用实心砖砌筑,角度45°~60°,砌砖砂浆要饱满。

4、砌筑墙体应与水、暖、电密切配合,预留孔洞位置尺寸要准确。

在铝合金门窗预留洞口周边应每0.7~1.2m预埋240(120)×120×100mm砂浆预制块,以利铝合金门窗框安装固定。

5、内外门窗控制轴线、水平标高线应在砌筑前与弹墙身线同步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