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心得体会1.更加注重教材的科学性编排,让不同领域的内容相互搭配,让学生在整理和复中发挥主体地位。
2.增加数学背景知识的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同时了解传统文化,增加教学趣味性。
3.注意平面图形的教学,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检验的好惯,让学生理解算法。
5.实现分类与统计的结合,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6.注重素材的选取,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好100以内数表。
在2019年3月1日的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培训中,我在___认真听取了___的讲解。
___主要对整本教材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现用修订教材与旧教材之间的变化。
从整体上来讲,修订教材更加注重编排上的科学性,各领域内容穿插编排,互相搭配。
每个大的单元都安排了“整理和复”内容的教学。
在这个版块,教材只给出整理的线索,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内容进行整理、总结,更加凸显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___还以七巧板为例,说明了增加“数学背景知识”的教学的重要性。
在“认识图形”单元,教师通过对七巧板知识的讲述,可以让学生在认识图形的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还可以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在平面图形的教学中,学生难以在实现生活中找到与平面图形相似的物体的某一部分,研究平面图形比研究立体图形困难,因此,在修订教材中把这部分内容安排在了一年级下册。
在教学时要经历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去表述计算的过程,在表述中理解算法。
在“20以内的加减法”单元,新增的解决问题更加侧重于检测与回顾,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检验的好惯。
这些变化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性。
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算法,表述计算的过程。
在“分类与整理”单元,实现了分类与统计的结合。
本单元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设计了学生熟悉而又现实的研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统计的完整过程。
为学生的探索留出了空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采 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我将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 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的未来发展
打下坚实的基础。
我将继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教学 能力和数学素养,不断探索和创 新教学方法和策略,为学生提供
更加优质的教学服务。
PART 06
结束语
REPORTING
XX DESIGN
对本次培训的感谢与总结
感谢本次培训提供的宝贵机会,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一年级数学教材的内容和教学要求。
通过培训,我认识到了一年级数学教学的重要性和挑战性,同时也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方 法和策略。
培训中,与各位同仁的交流和分享也让我受益匪浅,大家的经验和见解都对我有所启发和帮 助。
课堂教学策略与实践
导入策略
01
采用故事导入、问题导入等方式Leabharlann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讲解策略
02
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具和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
概念。
练习策略
03
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
解题能力。
学生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1 2
了解学生差异
通过观察、交流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 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差异。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PART 05
培训收获与成长
REPORTING
XX DESIGN
知识技能方面的收获
掌握了一年级数学教材的知识体系和 教学重点,能够清晰地理解教材内容 和教学目标。
提升了数学素养和教学能力,能够更 好地解答学生的疑问和引导学生进行 深入思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新课标教材培训心得体会本次教材培训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机会,可以和专家进行网络在想交流,同时也可以和其他学校教一年级老师进行交流。
会议由周小川主持,主要分为三部分。
一、刘丽老师对一年级下册的教材进行详细的解读,主要是新教材和老教材的区别。
内容的更改主要有以下方面:1、增加了整理和复习内容的教学,在教学时要注重培养学生整理和复习的意识和方法,让学生会用自己的方法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整理,并通过小组和全班交流的方式进行复习。
2、增加了数学背景知识的教学,在教学时可以搜集更多的资料进行展示,从而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渗透。
3、新教材着重强调了数学要注重情境的设置,数学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认识图形二主要是认识平面图形(m..),把以前老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了划分,立体图形的教学安排在一年级上册,平面图形安排在一年级下册,主要是平面图形更加抽象。
在教学时要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不能只关注学生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表述。
5、20以内的加减法的主题图进行了更改,更有层次性,也更加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性。
在教学时要经历摆小棒的过程,让学生去表述计算的过程,在表述中理解算法。
对于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允许算法多样化,教师可以进行择优。
6、课后练习要有趣味性,练习的形式要多样。
7、解决问题的教学让学生经历画图分析问题的过程。
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检验的好习惯。
8、100以内数的认识,要从分利用好100以内数表,让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的学习兴趣。
9、教学用书后面的光盘和以前相比质量和内容有了的升级。
教师在教学时要利用好光盘进行教学。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

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5篇小学数学新教材培训会学习心得体会1我参加了小学数学新教材的培训,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对我今后如何践行课改理念,实现教学最优化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
每一次培训,都让我们有所收获,有所感悟,教师的成长之路应是一条学习之路,也是一条反思感悟之路。
下面就将本人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一、教材整体分析(一)内容的调整:由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是从三年前就开始的新一轮的教材,不从在内容上的调整,只是在使用中例题有所增加,铺垫,降低了难度,学生易于接受。
应用题的提法上也有了一定的改变,从形式上的改变到思路上的引导,重新指点学生理清思路,解答问题。
内容同老板教材有一定的改变,排版上的调整,安排上的调整,都让我们切实感觉到编者们对我们一线教师的理解。
(二)两整合将联系紧密可以整体呈现的部分课节进行了整合。
将零星散乱的倍的问题提了出来,系统的设计为一个单元,更好的使学生体会倍这种数量关系。
(三)新增内容新增加了一些内容,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实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材特色介绍1.借助画直观图帮助学生分析数量关系,体会“化繁为简”,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2.将计算和解决问题有机结合。
3. 以寻找算式在生活中的原型为例,增进学生的数学理解。
4.大数目的加减混合运算,很容易出错,教科书突破了这一难点。
5. 教科书非常重视图表表示问题, 读懂图表等基本素养的培养.6. 乘除法中增加了点子图等直观模型,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7.从“回顾”入手展开学习活动,调动已有认知基础,建立起已有生活经验和所学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8.用常见的、直观的、应用广泛的现实模型开展新知的认识。
9.利用相关内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教材也在不断地整编。
新教材编写特点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精心设计了教材的实践活动;关注学生数学学习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重新研究知识之间的整合;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学会学习”能力的培养。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总结与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总结与反思好嘞,以下是为您生成的一篇关于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培训的总结与反思:哎呀,最近参加了这个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的培训,真的是让我感受颇多呀!一开始,我心里还在犯嘀咕,不就是一年级的数学教材嘛,能有多复杂?结果一参加培训,我发现自己大错特错!培训的时候,老师讲得那叫一个详细。
就说那些数字的认识吧,可别小看了 1、2、3 这些数字,教小朋友认识它们可有大学问。
老师说要通过各种有趣的方式,像做游戏啦,讲故事啦,让小朋友们觉得数字可好玩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东西。
我就在想,也许这就是为啥小朋友们学数学有时候比我们大人还厉害,他们没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脑子转得可快啦!还有啊,教材里的那些加减法,以前我觉得不就是简单的加加减减嘛。
但培训里说,要让小朋友明白为啥要加,为啥要减,这背后的道理可重要了。
比如说,给小朋友几个苹果,再拿走几个,让他们自己感受数量的变化,这多直观!我就反问自己,我小时候学数学有这么生动的例子吗?可能没有吧。
说到这,我又想起培训里提到的一些教学方法。
比如小组合作学习,让小朋友们一起讨论问题。
我就有点担心,一年级的小朋友能合作好吗?会不会闹哄哄的?但又一想,也许给他们机会尝试,说不定会有惊喜呢。
在培训过程中,我自己也有很多纠结的地方。
比如说,教材里有些内容感觉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有点难,那到底是按照教材硬教呢,还是自己想办法简化一下?我觉得这真的是个难题。
还有哦,培训里展示的那些优秀的教学案例,看得我是又羡慕又着急。
羡慕人家老师教得那么好,着急自己怎么就想不到那些好点子。
通过这次培训,我也反思了自己。
以前我可能觉得一年级数学简单,没太当回事。
现在我明白了,哪怕是最简单的知识,要教好小朋友也不容易。
我可能得像个孩子王一样,陪着他们一起在数学的世界里玩耍、探索。
我想啊,以后我教一年级数学的时候,得把这次培训学到的东西都用上。
多准备一些好玩的道具,多讲一些有趣的故事,让小朋友们开开心心地学数学。
小学数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新教材培训学习心得体会刘团小学郝梦珠通过对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一册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
这两部分内容和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一般总称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学生学习认数和计算的开始,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同时它们又是多位数计算的基础。
因此,一位数的加法和相应的减法是小学数学中最基础的内容,是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必须让学生切实掌握。
除了认数和计算以外,教材安排了常见的立体几何图形的直观认识,位置,以及初步认识钟面等。
虽然每一单元的内容都不多,但是都很重要,有利于学生了解数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为了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与能力发展,教材精心设计了过程性评价板块。
在每单元学习结束时,为学生提供反思与自我评价“成长小档案”;在全部教学内容之后安排了“自我评价表”。
“成长小档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对本单元学习的感想。
教材通过所提供的案例提示,一要让学生回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有哪些收获,感受自己知识和能力的增长;二要让学生交流在学习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或印象深刻的事,回味学习的乐趣。
传统的教学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疏忽了学生思维的发展,约束学生多方面发展的能力;新课程着重于学生的发展,着重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
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
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
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益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新教材培训总结
为新学期能更好地使用新的课程标准(2019年版),尤其是一年级教师能更好地使用新教材,2019年11月6日下午1:30,我们岸堤开展了新教材培训。
改版后的新教材在版面设计上更符合一年级孩子的年龄特征。
本书变大了,书本里面的图画更加鲜艳更加生动了。
新教材所设计的情境、插图的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图画风格和色彩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枯燥无味的数学学习为富有儿童情趣且具有挑战性的数学探索活动。
新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都注入了新血液、新精神,图文并茂、形象直观、生动有趣、贴近学生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
新教材在内容上所做的调整,更是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
新教材在内容做了如下调整:
一、加强了知识的准备性。
一年级刚入校的孩子要在角色上实现成功的转换需要一个过渡时期,第一单元《准备课》删除了比高矮、比长短等与数学学科关联不大的内容,调进了一年二期的《位置》,但删除了左右的相对性,这样的调整更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实际,让学生能在数一数和说一说的过程中愉快的适应一年级的新生活。
二、降低了知识的难度。
一年级的许多老师在教学实践中都深有体会,有些知识过早的教授给孩子,他们很难理解和掌
此次培训,老师们都有很深的体会和感悟。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但对教材的正确理解和深入钻研是有效教学的第一步,因此,认真研读新教材,领悟其中的精神和内涵,才能更好的践行新课程标准。
新版人教版数学教材分析

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分析培训心得体会-----华侨小学杨斌清学期初,参加了由卢声怡老师主持的教研活动,卢老师对新教材的分析及提出的一些教学建议让首次教一年级的我受益匪浅,为我在实际教学过程给出有力的指导。
以下为我的一些学习心得体会。
一、教材内容变动1、把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为第一单元“准备课”。
第一单元“准备课”包括数一数、比多少两部分内容,是由实验教材中的第一、二单元合并而成的,而原来第二单元的“比高矮”“比长短”与数学学习的关系不是很大,被删去了。
2、将“位置”由一年级下册提前到一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位置,主要是认识“上下、前后、左右”。
是从一下移过来的,而原来“位置”中“左右的相对性”以及“用第几行第几列确定物体的位置”则删去了。
3、平面、立体图形的认识分散编排。
认识图形原来包括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现在本册先认识立体图形,一年级下册再认识平面图形。
好处是降低学生辨识度,让学生容易掌握;疑问是这样是否会削弱学生对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之间的联系的认识。
4、只认识整时。
“认识钟表”原来包括认识整时和半时,半时的认识比较困难,我们把“半时”的认识移到了二年级上册。
本册只认识“整时”。
这种安排无疑更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心得体会1. 新教材更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板式多样、色彩明丽,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编排上也互相搭配,如这册教材共九个单元,从内容上来看,可以分为准备性知识(准备课)、数与代数(第三、五、六、八单元)、图形与几何(第四单元)、综合与实践等内容。
这些内容穿插安排,互相搭配。
如数与代数一共有四个单元,都相隔一单元,使同一领域的内容从总体上有所变化,这样学生学起来,既轻松又不觉枯燥。
2.认识到课堂教学要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教研活动中,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卢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材分析培训心得体
会
2017年1月4日,我们顶着风雪来到一小,参加为期一天的小学数学新课教材的网络培训活动。
聆听了专家的讲座,使我受益匪浅。
专家的讲座,让我们很系统很全面的学习了新课程教学,并给我们提出不少切合实际的要求和建议,为我们在实际教学过程给出有力的指导。
一、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板式多样、色彩明丽,更能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刘丽老师细致直观地为我们解读了新课标的要求,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教师需要准确把握教材编排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如在认识图形中,新教材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分开认识,先认识立体图形,再认识平面图形,是利用了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对于看得见的、立体的形状更容易了解和掌握,进而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来学习平面图形就简单一些,容易把握。
新教材在细节上也进行了完善如将各单元的主题图与例题进行整合,计算方法呈现上的变化,穿插编排,互相结合,符合孩子的认知特点和接受水平。
如在20以内的退位减法中,就先是十几减9,然后是十几减8、7、6,再是十几减5、4、3、2,减缓坡度,一步一步带动学生自己进行问题的解决,这样的编排更加适合学生的学习习惯。
同时新教材注意前后知识的连接,在练习时既有对前面知识的巩固,又为后面知识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形成知识间的互相渗透。
比如分类与统计这一单元,把分类
与统计结合编排,教师需注意引导学生理解分类的含义,进而能够知道分类方式的多样化以及学会分类结果的呈现方式。
这样的安排加强了学生的学习准备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接收新知识。
同时教辅材料后面提供的教学光盘,将课本内容以PPT的形式呈现,为我们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了参考和建议,方便了课堂教学。
二、体会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要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除了理解了编者的意图就能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教材,定位教学目标,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就能更科学、更合理地设计教学过程,使学生乐于学,学得活,学得实外,还有一个课堂教学手段方法问题。
人教社小学数学室资深编辑、教材主编卢江对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的主要内容和使用方法作了详细的介绍。
听了之后我们特别激动,期待早点见到这位“可爱的朋友”。
要知道,因为一年级上册教材的改版,主题图变了,教学理念更新了,再加上我自己又不善于制作课件,有时上课使用的课件看起来就像是穿了一件不合身的衣服,一双不合脚的鞋一样,总有点别扭,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通过卢江教授的介绍得知,一年级下册《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有如一本电子书,存储着大量的教学资源,当然包括课件资源,形式新颖多样,使用简单便捷,更为关键的在于,这可是为新教材量身定做的哦!太棒了!对于我们从事一年级数学教学的教师来说,这无异于雪中送炭啊!有了合体的“外衣”,我们更有必要提高“内质”,努力使我们的课堂有美丽的外表吸引孩子的眼睛,更有丰富的内涵滋润孩子的心灵,启迪他们的智慧。
三、认识最深的是课堂教学要准确把握内容标准的要求。
在下午的讲座中,专家们结合新课程改革的标准,为我们讲述了教师在教学
活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地方。
比如,在教学中如何设计重要的教学活动,怎样积累有价值的活动经验。
同时也为我们讲解了小学数学新课标的十大核心内容。
如在模型思想中,讲解了小学阶段的两大类基本模型总量模型和路程模型;在几何直观的培养中,例举了“方格图”在数学中的有效应用。
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应用的意识。
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要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思路;二要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
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快的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到学习不是枯燥的,而是有趣的。
鼓励学生大胆思考,用同一个问题积极寻求多种不同的思路,使之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使他们增强创造性活动的信心,培养学生从多方面的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要增加实际活动操作体验和现代化教学手段,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四要建立共同成长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努力构建平等、和谐、互动、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教师与学生共同开展观察生活、探究问题、领悟知识的学习活动。
本次教材培训对于我们而言,是一次宝贵的学习机会,令我受益匪浅,使我对教材又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新教材不仅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关注学生的基本数学思想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新教材
不仅关注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关注了学生的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为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指明的方向。
模板仅供参考祝您工作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