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合集下载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中美两国领导人达成的战略共识它力图打破历史上国强必霸和
对抗冲突的定式,探索世界大国和谐共处的新路径在中美建交36年的历史中,中美关系曾有过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建设性合作关系等不同定位,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则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新思维和新模式亚太地区是中美国家利益高度汇聚交往最密切的地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将有助于加强中美战略互信,共同维护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亚太地区的发展与繁荣,实现中美两个大国的合作共赢
上世纪90年代,面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明确提出,要建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核心的新安全观,积极致力于发展以“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为特征的新型大国关系。

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与俄罗斯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并相继同法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埃及、韩国等国以及欧盟、东盟等地区组织建立不同类型的伙伴关系。

2010年5月第二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时任国务委员戴秉国提出,中美应“开创全球化时代不同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发展阶段的国家相互尊重、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

观察人士指出,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中美如何相处,不仅关乎双边,更关乎全人类。

传统新兴大国和守成大国猜疑、对抗、冲突的关系模式显然不适合中美。

走出一条新型大国关系之路是中美两国的必然选择。

怎样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怎样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怎样理解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首先是一种抛弃传统冲突对抗逻辑,利益攸关两国的关系;其次是一种超越和包容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发展阶段差异的关系;再次是一种在现有国际体系下,既能共创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担国际责任的关系;最后是一种互利共赢、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这种大国关系存在于当今的现代化世界,并且应该合理地存在。

当今国际环境,国家间的利益关系显得十分明显。

许多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而不惜牺牲别国的利益和安全。

然而,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美两国的发展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战略性课题。

因此,中国对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

党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动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

新型大国关系强调大国之间的新型合作之道。

以往,随着大国实力的变化,总会出现冲突。

新型大国关系要看是否能够找到一种办法,在一种新的合作框架下,避免随着国家实力的变化,新兴大国必然和传统大国发生冲突的局面。

中美建交30多年来,关系经历过高低曲折,有很多经验和教训。

最根本的一点是,我们现在必须要改变美国对华既要遏制又要接触的“两面下注”局面。

双方要不断通过增强互信,来减少美国对华遏制、猜疑、敌视和对立的一面。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需要有具体的行动路径和行动指南,明确如何避免冲突,增加合作,增加互信,将总的原则具体化、系统化,需要制定一些新的行动指针。

”具体来讲,中美之间的小分歧很多,我们要管控好,不要演变成大的危机。

于是,关于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习主席在会晤中用三句话作了精辟概括: 一是不冲突、不对抗。

就是要客观理性看待彼此战略意图,坚持做伙伴、不做对手;通过对话合作、而非对抗冲突的方式,妥善处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

就是要尊重各自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求同存异,包容互鉴,共同进步。

三是合作共赢。

就是要摒弃零和思维,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对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不断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

只有合作,才能共赢——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中美关系一直是国际社会上被关注的热点。

从中美建交开始,中美关系一波三折。

自1971年4月10日,中美两国乒乓球队友好往来,乒乓外交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后,中美关系一直处于斗争与和平的状态,但由于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发展迅速,美国不得不在处理中美关系的问题上下功夫,由此,中美两国形成了“新型”的大国关系,从当初的中方受制于美方,逐渐转变成为了美方要求与中方共同发展。

当今世界最重要的两国关系非中美关系莫属,新型的大国关系有量从含义,首先,新型的大国关系有别于以往,以致奥巴马前首席经济顾问劳伦斯•萨默斯说:“现在越来越难以想象,任何全球经济问题,从气候变化,到反洗钱,再到食品安全,可以在中美高级经济官员没有建立牢靠工作关系的情况下得到解决。

”这充分说明了中国,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已经逐渐在世界舞台上开始展现自己的风采,美国已不再是那个可以使用霸权主义解决一切的国家,在有些情况下,它也有求于中国。

例如,美国希望中国继续购买美国国债,希望中国提供实质性的反恐帮助等。

在经济政治上,今天的中美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并不存在主、从或依、附的因素,因此只有互利这种交流才能得以健康、有序和持续;在军事方面,在中国强大后,用军事手段解决国与国争端的可能性相反更小了,因为一般势力已无法撼动中国的力量,所以它若是理智的,就绝不会主动向中国挑衅,即使有些挑衅也会顾忌中国的反应,它也会将这种挑衅控制在不至于引起中国强烈反应的范围内。

而中国实力提升这一现实不管美国承认或不承认它都应该会意识到的。

其次,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其他大国关系。

如二战前的英美关系,英国试图用自己仅剩的力量来保住世界霸主的地位,然而新型的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却没有给英国这个机会,英国妥协了。

又如冷战时期的美苏关系,由于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以及出于争夺世界霸权,美苏开始走向对立,冷战笼罩了大半个世界。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

如何看待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及中国的应对方法摘要:“新型大国关系”按照中方的说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按照美方的说法,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决“老问题”。

然而,要在历史传统、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大相径庭的两个大国间发展新型大国关系,谈何容易!中美之间,既有利益的冲突,又有利益的汇合;既有政治价值的分歧与对立,又有文化社会层面的共性与融合;既无法成为盟友,又不可能沦为敌人。

换个角度来看,两国都应把国内一些挑战看作双方合作的潜在领域和机遇。

两国应通过对话磋商协调合作机制,积极探讨中美合作共赢潜力,借此给两国和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利益。

中国也应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采取相应的应对办法,为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关键词:中美关系、新型大国关系、分歧、互利共赢、和平自1979年中美建交以来,总体上,中美关系一直朝着在良好和平稳的方向发展,但其中不乏有矛盾和分歧。

人与人之间尚且会有意见不合和互利共赢之处,二者孰重孰轻,需要仔细斟酌和权衡,况且是两个不同的国家,所以中美关系出现这种复杂而矛盾的“斗而不破与合而不同”的情况是正常而合乎情理的,就目前情况而言,中美是共同利益超过双方的分歧的。

小布什的弟弟尼尔·布什曾经说过“中国和美国像一对“已婚夫妻”,这两个国家拥有共同利益,应当建立起和谐的“婚姻关系”,而不是总在争吵。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双方给中美关系定位已经有了新的共识,就是“基于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个定位是双方最高领导人达成的,和过去小布什说的建设性合作关系相比较,新的定位应该说更清晰了,也更积极了。

我们知道美国自1870年以来美国国民经济就高居全球第一,美国是个多文化和多民族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移民国家之一;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

浅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000字

浅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000字

浅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1000字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中美两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紧密,两国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

中美两国均被称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家之一,两国的发展和关系对全球格局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分析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至关重要。

在本文中,我们将对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进行浅析,探讨两国关系的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

一、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特点1.经济互补性中美两国在经济领域具有较强的互补性。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拥有庞大的市场和劳动力资源,为美国提供了广阔的经济合作空间。

与此同时,美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为中国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市场开拓。

2.政治互动性中美两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美国则是联合国的重要成员国。

两国在涉及国际问题时,往往需要相互协作和配合,以维护国际和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3.文化交流中美之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

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在美国备受欢迎,而美国的文化产品在中国也受到广泛关注。

两国之间的人文交流对增进相互了解和友谊有着重要作用。

以上几点即是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一些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中美两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影响力。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存在的问题尽管中美两国在许多方面存在着互补性和合作性,但两国之间的关系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1.贸易摩擦近年来,中美两国在贸易领域存在着一些摩擦。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问题一直是美国政府和民众关注的焦点。

中国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来缓解中美贸易摩擦,但问题仍未得到根本解决。

2.国际政治和安全领域的分歧中美两国在一些国际政治和安全问题上存在分歧。

例如,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主张与美国和一些邻国的立场存在差异,美国则在亚太地区加强军事存在,引起中国的不满和担忧。

3.意识形态冲突中美两国的意识形态存在差异。

中国奉行社会主义制度,而美国则是资本主义国家。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中美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在中美之间建立一种新型大国关系,这是中国的愿望,也是美国许多有识之士的呼吁。

然而,这种愿望尽管是美好的,但此种大国关系可谓前无古人,历史留下的更多是教训,中美两国无疑需要去做艰苦努力和长期探索。

何谓新型大国关系?相对于历史上那些大国而言,中美两国要探寻的完全是一种新的道路,这种新型大国关系应该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征:一是相互尊重,互不为敌;二是彼此理解和悉心关照对方的核心利益;三是以合作姿态处理相互关系和重大国际事务;四是双方或起码有一方不在世界谋求霸权。

对照以上几个特征,可以说,历史上的任何大国特别是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大国,都没有能够做到或做的不好,守成大国和新崛起的大国之间,无一例外的都要“掐架”,而争夺地区和世界霸权则是其共同的特征。

美国取代英国,双方明争暗斗几十年,这还是在“民主国家”之间发生的事情;德意日要在世界争霸,不惜把整个世界拖入一场血腥的战争;前苏联为了和美国争夺霸权,双方打了几十年冷战,在边缘地带引发的局部战争更是多达百余场。

世界一路走过来的历史充分证明,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守成大国和新崛起的大国之间,既是“天然”的对手,也是挑战与被挑战的关系,这是人类社会的“丛林法则”。

近代和现代以来的大国关系,都没有逃脱这种法则的影响和制约,任何坐上世界头把交椅的大国,都会把维护自己的霸权地位看得比什么都重要,都会时刻警惕新崛起大国对自己的挑战,因而争夺霸权(或领导地位)的斗争从未停息,由此带来的冷战和热战也贯穿始终。

中美两国能够走出这种历史轨迹吗?从中国来说,毫无疑问有着这样的愿望,中国自身谋求和平发展,无意于争夺“世界霸权”,因而完全有理由也有条件提出在中美之间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问题,中国在这方面也是真诚的。

但从美国的情况看,事情就不那么简单。

美国的许多有识之士,包括基辛格这样的大师级人物,都赞成和呼吁中美应寻求建立新型大国关系,无奈他们并不当政,美国的执政者们至今没有在这方面做出过任何表示,相反对于中国的防范之心却愈加严重。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

形势与政策论文中美关系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型大国关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大国关系,是崛起国和既成大国之间处理冲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开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期间,双方将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作为主题,这一概念被高调推出。

中美双方为此都作出努力。

2012年11月,国际主流媒体个关注焦点在未来中美关系的走向,新型大国关系更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

一、新型大国关系的具体内涵。

创新思维。

以创新的思维、切实的行动,打破历史上大国对抗冲突的传统逻辑,探索经济全球化时代发展大国关系的新路径。

相互信任。

我们这个星球有足够大的空间,应能容得下中美两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发展。

平等互谅。

双方必须学会相互尊重,善于抓住“同”,正确对待“异”,尊重和照顾彼此利益关切,妥善处理分歧。

积极行动。

把双方达成的各项共识落到实处,推动广泛领域务实合作,加强在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促进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让两国人民和各国人民切实享受中美合作带来的好处。

厚植友谊。

积极推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交往,让更多人成为中美友好合作的参与者、支持者。

二、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新”在何处新型大国关系有别于以往的中美关系。

过去的中美关系是“超—强”关系,即唯一超级大国美国与“多强”之一的中国关系。

而今天中美关系是守成霸权国同新兴崛起大国之间的关系,开始被真正赋予国际关系史上“权力转移”的特殊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美实力有逐步拉近之势,这种变化也投射在彼此心态上:中国更加自信,而美国则格外敏感和焦虑。

与此同时,中美战略基础已经出现松动。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中美具有共同对付苏联的战略基础。

“事件后,中美拥有反恐合作与经贸合作“双引擎”。

如今,反恐合作难以支撑,中美原有经济结构互补性减弱,竞争性增强。

再有,美国战略重心东移引发中美地缘政治竞争态势。

中美实力拉近、战略基础松动、美国对外战略调整、内外环境复杂等导致中美战略缓冲带被侵蚀,战略对抗风险增大。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讨论学习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讨论学习

合则两利斗则两伤
---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之路
自中美建交以来,中美关系无疑都在围绕着两国利益分享的问题而磕磕碰碰风风雨雨。

此次习总书记出访美国,必将为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注入新的活力,必将成为中美关系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对于世界和平与安全问题,习总书记曾向世界宣告:“我们不惹事但也不怕事。

”“不惹事”彰显以和为贵的外交理念,“不怕事”表明维护和平的坚定信心。

此次访美,在白宫南草坪欢迎仪式致辞时,他表明“我们要坚持构建新型大国关系正确方向,使和平、尊重、合作始终成为中美关系的主旋律,确保两国关系沿着健康稳定的轨道不断向前发展”。

促进经济发展,要携手合作。

二十一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政治格局呈现多极化,国家利益逐步多元化。

加上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茫茫宇宙变成了“地球村”,国与国的距离逐渐拉近,联系日益密切,利益攸关度不断增强。

只有合作才是永恒的大局、大势、大道。

应对国际事务,步调要和谐。

习总书记此次访美时强调:“我们要坚持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加强在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上的协调,合力应对全球性挑战,同各国人民一道,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

”事实证明,和平、合作、和谐才是中美两国唯一正确的选择,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
人是群居生物,一个人的成长,生活离不开他人参与。

在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合作显得更为重要。

在国际社会中,各个国家担任的往往也就像是一个人的角色。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迅速发展的新兴大国。

美国是最大的发达国家,也是实力最强的大国。

两国的动作牵动着整个地球,中美合作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机遇,中美对抗将给两国和世界带来巨大损害。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如何把握好、发展好中美关系,让中美两国人民放心,让世界各国人民安心,这是对中美两国的巨大考验,也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新型的大国关系,这还是处于刚刚提出的阶段,甚至两国对其要求也不尽相同。

对中方来说,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为核心特征的;对美方来说,它是对“崛起国与守成国必然冲突”这一历史魔咒的打破。

双方的唯一共识就在于,美国作为“守成大国”,中国作为“新兴大国”,中美应在21世纪走出以往“守成大国”和“新兴大国”实力竞争必然导致冲突的怪圈。

1971年,美国乒乓球队和一小批美国新闻记者来到北京,成为新中国建国以来第一批获得批准进入中国的美国人。

四十多年来,中美关系跌宕起伏。

奥巴马上台后,中美关系更是发生戏剧性的大起大落。

09年,奥巴马的“软实力”外交,对中方高调示好,完全相反的是,到了2010年,1月奥巴马政府对台军售,2月奥巴马政府回见达赖。

3月份“天安舰事件”意外爆发。

加之第三方力量的介入和媒
体的炒作,使得中美关系一度紧张。

由此看来,建立中美新型大国关系这对中美两国来说的确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未来若干年中,中美两国国内都面临很多复杂问题。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这一阶段正是社会矛盾多发时期。

伴随着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没有什么事情能真正瞒天过海,阴暗面或光明面同时曝光舆论面前,接受大众舆论的评头品足,贫富差距的拉大,经济增长的放缓,维稳难度的提高,极端民族主义的抬头……所有这些都需要中国政府一丝不苟地解决。

而美国国内问题也不少,降低失业率,改革医疗制度、金融制度,复苏国内经济等等问题都足够令美国政府手忙脚乱。

正因如此,两国都不想多惹麻烦,尽管双方存在许多矛盾分歧,但是两国对于亚太地区,存在着两点带有根本性的共同利益,这就是:中美两国都需要一个持久和可预期的地区和平与稳定,都需要本地区的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与繁荣。

为此,我认为中美两国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建立离不开两国民众。

在现代文明国家,大部分政府都不敢于跟民意作对,因此,新型大国关系不应仅仅是两国政府之间互取信任,两国政府首先就要劝服本国公民对政府外交政策的支持,并且,两国政府都应用实际行动取得对方人民的信任,克服民粹主义的影响。

在美国,民众对中国整体形象的看法往往带有不同程度的成见,而其中更多的是历史原因;在中国,民众对美国政府的态度却走向两个极端,一部分认为美国是一完美的国家,是中国改革的绝对榜样,另一部分则认为“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中
国应更强硬地和美国作对。

两国政府要如何取得对方国民的信任,这需要两国政府共同的努力,促进两国民间交流,加深两国国民互信程度。

此外,中美应相互尊重对方的国家利益。

在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是国家对外政策的落脚点,外交政策以维护国家利益为中心,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际合作的前提。

因此,要中美要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双方就应清晰阐明本国核心利益,寻找共同利益,不触犯彼此底线,只有如此,中美两国才能互相信任、互相体谅、厚植友谊。

在提到新型大国关系时,中方更强调平等、共赢、尊重,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认为中美以往的外交是差强人意的,美国在维护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也应该注尊重中国国家利益,而不仅仅是偏袒其盟国;美国如今也把中国当作最具挑战性国家,中国更应该有大国心态,认清当前形势,美国始终是世界第一超级大国,中美实力差距仍然很大,中国在国际事务上拥有比以往更大话语权并不意味着中美两国平起平坐,,因此,中国需具备战略耐心,戒骄戒躁,在维护国家核心利益的前提下继续韬光养晦,积累实力。

当然,只是做到这些还是远远不够的,中美之间新型大国关系建立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总而言之,中美两国必须时常换位思考,尊重彼此利益,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作为中国发展的新鲜血液,我们更应看清国际局势,理性的看待美国以及其与中国的关系,拥有自己的独立思维能力,做好自己能做应做的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