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在城镇空间优化中的作用_以深圳茅洲河流域为例

合集下载

绿道的意义

绿道的意义

绿道的意义绿道作为城市规划和环保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不仅提供了一个休闲和锻炼的场所,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系统、鼓励可持续交通和促进社区凝聚力。

本文将探讨绿道的意义和它对城市和居民的重要性。

1. 休闲和健康绿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地方供人们进行休闲和锻炼。

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很少有机会接触自然环境和室外活动。

然而,绿道作为城市中绿色的一部分,可以让居民们享受户外活动的乐趣。

人们可以散步、跑步、骑自行车等,这些活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减轻压力并提高幸福感。

2. 空气质量改善绿道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城市中充斥着汽车尾气和工业排放物,导致空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然而,绿道可以起到吸收有害气体和颗粒物的作用,并提供清新的空气给周围居民。

通过增加绿色植物和树木,绿道还能降低城市的热岛效应,并减少夏季的酷热。

3. 生态系统保护绿道对于保护城市的生态系统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城市面临着生态系统破坏的威胁,包括土地开发、森林砍伐和动植物物种的消失。

然而,绿道可以作为连接已有绿地和自然保护区的纽带,提供动植物栖息地和保护区。

这样可以帮助维持生态平衡,并促进物种的多样性。

4. 可持续交通绿道的另一个重要意义是鼓励可持续交通方式。

在现代社会,汽车是主要的交通工具,但它们排放大量废气,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然而,通过建设绿道,鼓励居民们步行、骑自行车或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可以减少对汽车的依赖,降低交通拥堵问题,并改善环境质量。

5. 社区凝聚力最后一个重要意义是绿道对社区凝聚力的促进。

绿道提供了一个公共空间,使居民们可以相聚、交流和互动。

这种交流和互动有助于加强社区精神,建立邻里之间的友好关系,并促进社区合作和社会和谐。

综上所述,绿道在现代城市生活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们不仅提供了一个休闲和锻炼的场所,还有助于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系统、鼓励可持续交通和促进社区凝聚力。

在未来,我们应该继续重视绿道建设,使其在我们的城市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环境带来更多的益处。

绿道让城市更宜居

绿道让城市更宜居

绿道让城市更宜居绿道是城市规划中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种设施,它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条沿绿色景观延伸的休闲空间。

通过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和提供健身娱乐场所,绿道成为了提升城市宜居性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绿道如何让城市更宜居。

1. 提供休闲与健身场所绿道的主要功能之一是为居民提供休闲与健身的场所。

在绿道沿线,人们可以漫步、慢跑、骑行等,享受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

这不仅有助于缓解压力,改善心理健康,还促进人们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绿道还可以安排健身器材和户外运动设施,为居民提供更多选择。

2. 改善空气质量城市环境中的空气污染是居民面临的一大问题。

而绿道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的绿化率,增加植被覆盖面积,有效吸收和净化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改善空气质量。

同时,绿道提供了一个车辆污染较少的区域,可以为居民提供清新的呼吸空间。

3. 促进社交交流城市中的人们常常因为忙碌的生活节奏而缺乏社交交流的机会。

而绿道的建设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互动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道上遇见朋友,结识新的伙伴,互相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与友谊。

这种社交交流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社区凝聚力。

4. 增加城市景观绿道作为城市景观的一部分,丰富了城市的特色和魅力。

通过在绿道沿线安排各种植物、花草树木,以及艺术装置和雕塑等景观设施,绿道打造了一个宜人的环境。

居民在绿道上漫步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景观,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提升对生活的热爱和幸福感。

5. 缓解城市压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居民生活中常常感到压力倍增。

而绿道作为城市绿化的一部分,可以为居民提供一个疏解压力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道上放松心情,远离喧嚣和拥挤的城市环境,沐浴在大自然的怀抱中。

这种缓解压力的方式对于城市居民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绿道通过提供休闲与健身场所、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社交交流、增加城市景观以及缓解城市压力等方面的作用,使得城市更加宜居。

水产城深度融合:超大城市治水新路——以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为例

水产城深度融合:超大城市治水新路——以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为例

起和腾飞。长期以来,作为深圳“母亲河” 的茅洲河成为了广东省污染最严重的河流 之一。2016-2019 年,茅洲河流域综合整治 EPC 项目全面启动,茅洲河水质实现历史 性突破,借助碧道建设契机与光明科学城 建设,茅洲河水环境治理迈入三生共融的 3.0 碧道建设时代。
茅洲河碧道试点段全线 12.9km,其中 光明试点段长约 6.8km,重点打造左岸科技 公园、滨海明珠、大围沙河商业街、李松 街区、南光绿境、河道生态修复、箱涵路、 滨水市政路等“六点六线”的结构。完善基 础设施、增加服务配套,改善周边城市风 貌和生态环境,实现水、水岸、水城三个 层级的全域环境品质提升。建成生态 + 科 技展示、生态 + 产业升级、生态 + 品质生活、 生态 + 运动活力的生态文明新图景。
时代、消除河道黑臭的 2.0 时代,迈向了“治 水治产治城”三维共治,“生态生产生活” 三生共融的 3.0 碧道建设时代。
2 三维共治,三生共融 2.1 茅洲河碧道概况 茅洲河是深圳市第一大河,位于深圳
西北部。发源于石岩镇羊台山,自东南向 西北注入伶仃洋,全长 31.29km。在深圳发 展史上茅洲河沿河流域工业企业超过 2 万 家,支撑起了深圳乃至中国电子行业的崛
研究论文
84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Research papers
水产城深度融合 :超大城市治水新路
——以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为例
文|深圳市天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宋政贤
【摘要】碧道以水为中心,推动城市综合发展,是支撑生态网络格局的骨架,是聚合都市生 活活力的载体,是联系城市重点片区的廊道,是塑造区域发展环境的基础。文章详细介绍 了深圳茅洲河碧道光明试点段的建设成果,旨在以碧道建设为牵引,对河湖水系进行综合 治理,促进区域环境优化、流域空间复合利用、产业结构转型以及城市功能提升,探索生态、 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模式。

城市绿道使用情况及现存问题——以深圳南山区城市绿道为例

城市绿道使用情况及现存问题——以深圳南山区城市绿道为例

城市绿道使用情况及现存问题——以深圳南山区城市绿道为例作者:施晨来源:《现代园艺·下半月园林版》 2017年第1期1 绪论1.1 研究背景20 世纪90 年代至今,有一种称为“绿色通道”运动的热潮席卷了全球,即绿道。

为了深入贯彻与落实《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 年)》及《中共广东省、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排头兵的决定》关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科学发展,先行先试,率先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面开展宜居城乡建设的基础上,先行加快推进珠三角绿道网的规划建设,从而为区域绿地划定及管理工作积累经验。

以下简称为《纲要》。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城市绿道处于城市各种网络交织的系统中,拥有巨大的包容性和兼容性。

首先作为城市的线性空间,使城市绿地相互连通,与其功能和交通完美结合,从而更加有效提升其生态、社会、经济价值。

(1)生态价值:城市绿道的建设,重建与城市相互交织的绿带,从而发挥其最大生态效应,是连接城市块状绿地重要的神态廊道。

(2)社会价值:将各类开放空间及生态斑块连接起来,将城市的居住区、学校、商业中心、体育文化设施、公共交通设施、历史文化遗址遗迹等资源链接于一体,不仅为人们提供接近自然的通道,充分提升了城市各系统设施的可达性和认知性,由此形成城市的综合流通廊道,将这些社会因子交融再一起,构建更加完善的生活环境。

(3)经济价值:正是由于不同因素的串联,线状效应带动城市休闲旅游资源,使其经济更加繁荣昌盛。

2 绿道概念2.1 绿道定义绿道是一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滨、溪谷、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立,内设可供行人和骑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

绿道包括慢行道和配套设施两大部分,配套设施包括标志系统、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

3 深圳市绿道规划与建设目前,深圳市共建成总长约2210 km的绿道,其中区域绿道346 km,城市绿道和社区绿道1864km,绿道密度超过1km/km2。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

浅析绿道的功能与发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建设面积不断扩大,许多市民在高楼密集、道路繁忙的城市生活中,感受到了压力与疲劳。

在这样的背景下,绿道作为一种新兴的休闲娱乐方式,逐渐为人们所重视和喜爱。

本文将围绕绿道的功能与发展,探究其对城市生活的意义,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绿道的定义和功能绿道是指在城市规划中设置的以多样化种植为主要特征的廊道,它具有人文、环保、景观、交通等多种功能,可以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健康休闲环境和快乐的文化娱乐场所。

1、健康环保绿道可以作为城市“肺”的一部分,起到净化空气、调节气温、改善生态环境的作用,特别是在大城市中,通过绿道的种植,可以迅速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

同时,绿道的建设还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健康水平,增强人体的免疫力,减轻压力和疲劳,提高人们的幸福感。

2、景观休闲绿道具有优美的景观效果,可以增加人们的心理放松感,将城市中的单调机械与自然结合,使城市更加人文,激发人们的精神和感官,让城市居民获得更多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放松与愉悦。

3、交通便利绿道在城市中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休闲方式,还可以作为人们的通行手段。

相比于车辆,绿道更加安全、环保、健康,将人们从轮渡之中解放出来,形成“人行天桥”,为城市的交通系统带来新的可能性。

二、绿道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的城市绿道建设已经起步,但在发展方面还面临一些挑战。

一方面,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建设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导致绿地的减少,从而影响了城市环境的健康和美观。

另一方面,城市中的车辆增多,污染问题严重,引起人们对于城市绿地建设的重视。

因此,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国的城市绿道建设要在制度和技术上进行创新。

1、切实加强绿道的建设城市绿道建设要加强对城市空气、土壤、水等方面的环境保护,实现绿道的生态、环保功能,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建设。

同时,要积极利用无人机等先进技术,提升城市绿化的渐进性,扩大绿化并且保护绿化率。

2、多元化提供活动方式为了让绿道的使用者能够更好的加强身心锻炼,绿道管理部门可以在绿道上提供各种形式的娱乐、体育等活动,吸引更多人使用绿道,提高绿道的使用效能。

绿道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绿道 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

绿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保障绿道是一种专门为人们提供休闲、健身和交通的绿色通道,通过建设和开发绿道,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绿道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绿道对居民生活的积极影响。

首先,绿道提供了一个理想的休闲空间。

在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人们常常感觉压力山大,迫切需要一个可以放松心情的场所。

绿道的开发给予居民一个绿色的休闲空间,尤其是在城市中心和高密度居住区。

这里有茂密的林木、清新的空气和美丽的风景。

人们可以在这里散步、慢跑、骑自行车或进行其他户外活动,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人们释放压力,还有益于身心健康。

绿道提供的休闲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放松身心、享受自然的场所,从而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绿道作为一条有机交通系统,对改善居民的出行方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交通问题日益突出。

绿道系统可以将不同区域的居民和重要场所连接起来,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出行方式。

居民可以步行或骑自行车沿着绿道前往目的地,减少了对机动车的依赖,降低了交通拥堵和排放污染,同时也鼓励了居民的身体锻炼。

绿道的交通功能不仅提高了居民的生活品质,还有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

此外,绿道也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居民之间的交流和社交活动。

绿道既是一条交通通道,也是社区居民活动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道上碰面、聊天、参与社区活动,这种互动有助于增进居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加强社区凝聚力。

绿道还可以举办集市、文化活动和运动竞赛等,为居民提供机会参与社区建设和社交活动。

这些交流和活动不仅能够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也有助于改善社区环境和促进社区发展。

最后,绿道还可以提供一些生态系统服务,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不仅仅是一条道路,绿道还是一个生态系统,可以提供生态效益,如减少气候变化的影响、改善空气质量、调节水环境等。

通过建设和保护绿道,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居民提供健康和宜居的生活空间。

综上所述,绿道对提高居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

“重塑城河关系,重回水岸生活”——以深圳龙华河碧道项目为例

“重塑城河关系,重回水岸生活”——以深圳龙华河碧道项目为例

“重塑城河关系,重回水岸生活”——以深圳龙华河碧道项目为例摘要:城市河道的综合整治已成为城市规划的重要内容,如何从河道自然性和历史性出发,结合城市规划、河道治理、风景园林、生态湿地、水能开发等综合整治手段,还原城市的自然与文化属性,全方位提升人居环境、生活品质,实现整治手段由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变。

本文以实例分析某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

关键词:城市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引言目前国内河道综合整治规划设计,无论是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或是水利部门的河流水利治理规划设计都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将问题予以综合理解和完全解决。

1.项目背景城河关系从“农耕时代”的城河相依而生,人类逐水而居,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到“工业时代”的城市背河发展,大力发展工业带来的城市迅速扩张,河道沿河空间遭到严重挤压与破坏;到“生态文明时代”的城河融合发展。

发展思路的转变,河流将迎来新的生机,沿河空间的重新释放,在挤压后将会释放更大的张力。

2.项目概况龙华河,是龙华的根脉之河,人气之河,生境之河,连接两大生态廊道、贯穿三大功能片区。

碧道建设带来的新机遇,让龙华河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从城市背面的排涝渠,转变为城市面向的生态活力水轴,重溯城河本源,助力城-河之间的“华力”转身。

3.通过三大策略,助力龙华河城河关系的三重转身。

策略一,通过提升“生态引力”,引导河流向自然转身龙华河作为深圳市次级生态廊道,东西连接观澜河与阳台山公园、西部水库群,是实现龙华构建引山入城,绿水润城,生态价值回归的有力途径。

近几年龙华河通过一系列的治理,在安全,水环境,水生态上取得了很多的好成,为碧道建设打下了很好的基底。

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碧道建设要求,通过立体海绵,多源补水,构建生态连廊等措施,对其提升完善,近一步引导龙华河向自然转身。

首先,构建由水库-河道-LID三位一体的立体海绵系统,通过这一系统的建设,在上游充分发挥水库调蓄作用沿岸加固、改造驳岸并结合节点设置LID设施,实现涝水蓄滞、净化的作用,构建韧性城市的安全基底。

绿道 打造健康城市的新名片

绿道 打造健康城市的新名片

绿道打造健康城市的新名片现代都市生活的快节奏和高强度工作压力,使得人们越来越迫切地寻求放松身心、享受大自然的方式。

绿道作为一种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城市开放空间,正在成为打造健康城市的新名片。

本文将探讨绿道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探讨其相关设计、建设和管理方面的考虑。

一、绿道的定义及作用1.1 绿道的概念和范围绿道是指城市或城市周边区域中,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提供休闲健身场所而规划的线性绿地系统。

它可以包括步行道、自行车道、滨水带、森林公园等多种形式。

1.2 绿道的作用绿道在城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提供了一个可供市民放松身心、接触自然的场所。

人们可以在绿道上散步、跑步、骑车等,享受身心愉悦的同时保持健康。

其次,绿道为城市增添了绿色景观,提升了城市环境的美感。

此外,绿道还可以促进社交互动,增强社区凝聚力,为市民创造更好的交流和互动平台。

二、绿道设计的原则和关键要素2.1 好的连通性绿道应与城市的主要景点、公园、居民区等相连。

通过与其他城市功能区域的连接,使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绿道,享受绿色环境。

2.2 多样化的功能设施绿道上的设施应多样化,以满足市民的不同需求。

例如,设立健身区、游乐场所、休息座椅等,使市民可以进行多种健身活动和休闲娱乐。

2.3 生态环境保护绿道设计应尽量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保持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

同时,应合理规划植被种类和数量,保证植物的生态平衡。

三、绿道建设的推动和难点3.1 政府支持与政策引导政府在绿道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政府应加大投入力度,提供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绿道建设。

3.2 市民参与与社区建设绿道的建设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

通过社区居民的组织和参与,可以更好地了解市民的需求,提供更好的设计和服务。

3.3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在城市建设中,土地资源显得尤为宝贵。

因此,要合理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避免过度消耗和破坏,确保绿道的顺利建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茅洲河流域区域绿道位于城镇建设用地之间的生态
制滨海区土地开发,控制城镇建设过渡连片向西发展, 保护用地边缘,经过多个森林公园、水库和林场,在绿
在人口和建筑密集的城镇内部进行重点生态建设;以滨 道周边形成宽度不小于 100m 的生态缓冲区,未改变绿
河休闲绿道为主的网格 1、2、5,应发挥绿道的隔离作用, 化缓冲区内的地形地貌、植物群落、水体、土壤等自然
4
表 1 单元空间分析及空间优化策略 单元 城镇主要用地比例 用地发展目标
网格 1 68.02% 网格 2 49.76%
城镇建设 + 农田 城镇建设 + 风景区 + 农田
网格 3 20.3% 网格 4 82.3% 网格 5 57.97%
城镇建设 + 农田 + 风景区 城镇建设 城镇建设 + 农田
网格 6 21.41% 网格 7 30.26% 网格 8 36.69%
流域内所有单元网格都包含了绿道及生态缓冲区, 由于每个单元网格城镇开发强度和绿道类型不同,使得
图 1 茅洲河流域现状航片图
图 2 1996—2011 茅洲河流域城
镇建设用地变化
1
2
107
建筑论坛 Architecture Forum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4.3
遮荫和景观效果较好(图 6),兼具观光、游憩、交流等
图 3 茅洲河主干河流两岸的城镇 与自然景观 图 4 茅洲河流域绿道应用与网格 划分
弱强 强弱 强强
限制 + 保护 限制 限制 + 保护
绿道、山林风光绿道
山林风光绿道
缓冲
山林风光绿道
缓冲
山林风光绿道
缓冲
弱 弱弱 弱 强弱 弱 弱强
保护 保护 限制 + 保护
单元网格的空间优化策略各不相同。以滨海风情绿道为 4 已建绿道在城镇空间中的作用
主的网格 4,绿道主要起到缓冲作用,空间优化策略是限
光绿道为主的网格 3、6、7、8,应对切断自然生态空间 动郊野公园(图 5)的建设,将公园辐射范围扩大到深圳
的交通廊道和城镇节点进行生态控制和生态建设,对于 市区和东莞。
城镇周边可通过绿道的连接缓解生态流的阻断,提高自
茅洲河流域滨海风情绿道周边景观资源丰富、视线
然生态空间的连接度。
开阔,已建绿道绿廊控制宽度为 50m,将滨海生态区域
在微观层面的空间优化中,延续绿道介入空间优化 与工业用地、林地、市政用地等分隔开来,发挥了绿道
的思路,引入社区绿道作为区域绿道、滨河、滨海、山 的隔离作用。茅洲河主干河流两侧的滨河休闲绿道,设
林绿道的下一层级,形成生态廊道连接单元网格内部的 置于河流堤岸绿化带内,绿廊控制宽度为 50m,连通性、
自然空间。
首先由于城镇无序蔓延,城市市政配套设施建设没 山脊、风景、道路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供行人和骑
跟上城镇建设速度,污水垃圾污物等不能及时处理,带 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线路。绿道占地少、流动性强,更
来了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而通勤增加、交通距离变大 适于城市空间。它可以连接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
增加了能源消耗,加剧交通压力并产生城市空气污染。 胜区、历史古迹和城乡居民聚居区等,兼具生态保育、
106
2014.3 South Architecture / 南方建筑 / Architecture Forum 建筑论坛
休闲游憩、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科研教育等多种作用。 绿道可以分隔不谐和的土地利用功能,连接谐和的土地 利用功能,还可以作为斑块的缓冲区,提供可选择的规 划途径。根据茅洲河流域城镇与自然空间分布情况,绿 道在城镇空间优化中主要有以下作用: 2.1 起连接作用的“绿道”
茅洲河流域位于深圳市西北部边缘羊台山北麓,自 其次流域内不兼容的用地过分靠近,污染严重的工业区
东南向西北流经石岩、光明新区、松岗、沙井 4 个街道区, 与居住区、商业区交错混杂,工业包围居住,使得居住
在沙井民主村汇入珠江口伶仃洋,属珠江水系,流域面 区饱受噪音和空气污染之苦。城镇建设用地对河流形成
积约 380km2(图 1)。
严格限制沿河道两岸开发建设,距河道 30m 内的土地设 要素,并将异质性强、破碎度高的城镇空间限制在缓冲
计为生态绿地,搬迁生态绿地内的工业,完善网格内部 区外,保证了自然斑块的完整性,具有较好的隔离和缓
绿化系统,通过土地置换形成新的开放空间;以山林风 冲效果,对林地养育、山体保护都有积极作用,同时带
流域整体以城镇空间为主,聚合度高、连续性强。 空间优化概念是“绿道”及生态缓冲区,对自然斑块和 廊道通过设置绿道缓冲区加以保护。对于城镇用地比例 较低的单元网格主要以农田和风景区建设为主,形成较 宽的区域绿道连接相邻城镇。城镇空间与自然空间冲突 较大的区域,用滨河、滨海和山林绿道分隔,限制城镇 空间的扩张,保护自然生态区域。如表 1 所示,从每个 单元网格的城镇用地比例、用地发展目标、绿道应用类型、 绿道作用、廊道效应强度及城镇用地和自然生态用地冲 突等,明确每个单元空间的发展策略。
许 慧 1 肖大威 2
Xu Hui Xiao Dawei
摘要 深圳茅洲河流域城镇用地布局不合理、自然空间建设不足,绿道在城镇空间中具有连接、隔离和缓冲作用,为 城镇空间优化带来了契机。论文对流域进行规则式网格划分,将绿道介入网格形成生态廊道连接自然空间,通过绿道 生成缓冲区隔离和缓冲城镇用地与自然斑块,并提出以网格为单元的空间优化策略。最后分析已建绿道在城镇空间中 的作用,阐明未来绿道建设旨在实现不同类型绿道的无缝衔接,从而形成绿色交通网络来促进流域城镇空间的优化。 关键词 绿道;深圳茅洲河流域;空间优化;规则式网格 ABSTRACT Greenway is an opportunity for mitigating the planning issues in Maozhou valley, to connect, separate and buffer the town space. By means of dividing the space into regular grid,the greenway intervenes grid in order to form ecological corridor connecting nature space and create buffering zone separating city space and nature piece, so that the space optimization strategy will be proposed. Finally, based on analyzing effect of greenway which have been built, it is clarified that future greenway construction should realize the connecting of different types greenway and form green traffic network to promote watershed town space optimization. KEY WORDS Greenway; Shenzhen Maozhou River watershed; space optimization; regular grid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历史文化村镇保护规划技术研究,项目编号:2008BA.J08B02;深圳大学人文 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深圳茅洲河流域的历史变迁与文化遗产保护研究,项目编号:801。 中图分类号 F299.22;TU985.2 文献标识码 A DOL 10.3969/j.issn.1000-0232.2014.03.106 文章编号 1000-0232(2014)03-0106-04 作者简介 1 深圳大学艺术设计学院,讲师(深圳,518060);2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教授 & 通讯作者;电子邮箱:ardwxiao@(广州,510640)
空间异质性较高,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复杂。选择规则式 网格对流域进行空间划分方便定量统计,利于进一步空
间优化策略分析,故在宏观层面将整个流域平均划分为 8 个网格,每个网格为 7500m×7500m,作为茅洲河流域 空间优化分析的基本网格单元(图 4)。
茅洲河流域具有山、河、海的自然生态环境,适宜 创造多样化的绿道类型。作为深圳市绿道网建设的重要 组成部分,绿道介入为流域的城镇空间优化带来了新的 契机。可将河流、滨海地区作为城镇空间中重要的生态 廊道,结合绿道建设成为滨河休闲带、郊野公园和滨海 休闲带,实现城镇空间与自然空间的融合。根据流域的 现状条件,结合自然空间要素形成独具特色的区域绿道、 滨海风情绿道、山林风光绿道和滨河休闲绿道介入所有 网格单元。其中区域绿道贯穿网格 2 与网格 7 内部的自 然生态空间,滨海风情绿道主要在网格 4 的城市建设用 地西侧,山林绿道主要分布在网格 3、5、6、8 的沿山体 区域,滨河绿道主要分布在网格 1、2、5 的沿河带状空间, 从而形成流域空间的绿道格局。概括起来,茅洲河流域 应利用绿道和生态缓冲区,形成网状空间格局,创造出 连接度较高的生态空间,使得城镇与自然景观要素交替 分布,完善城镇高聚集度情况下的生态空间体系。
空间压迫,中下游主河道及绝大部分支流几乎都变为建
设用地,工业用地沿河流分布,对水体污染严重。最后
1 快速城市化引发的问题
由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城镇过快蔓延侵占流域内部的生态敏感区和生态廊
茅洲河流域位于广深线上,交通便利,20 世纪 90 道导致城市中自然资源迅速减少,破坏生态系统,以河
年代后“三来一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快速增长, 流为主线的滨水空间未形成有效的开敞空间,公园、绿
建筑论坛 Architecture Forum / 南方建筑 / South Architecture 201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