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幼儿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幼儿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幼儿英语阅读教学是培养幼儿英语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国内外学者对幼儿英语阅读教学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以下是对相关研究的综述。
国内研究
1. 幼儿英语阅读教学模式
国内的幼儿英语阅读教学研究主要聚焦于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些研究指出,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多媒体等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英语阅读能力。
另一些研究则关注幼儿对图书的接触和阅读惯的养成。
2. 教材设计与评估
国内学者也关注幼儿英语阅读教材的设计与评估。
他们通过设计富有趣味性和互动性的教材,提升幼儿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他们也制定了一些评估方法,以测试幼儿在阅读方面的表现。
国外研究
1. 幼儿英语阅读启蒙策略
国外研究主要关注幼儿英语阅读的启蒙策略。
一些研究发现,
通过鼓励家长与幼儿共同阅读、进行对话,可以提高幼儿的语言能
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另外,使用音频和视觉材料也是提升幼儿英语
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2. 文化因素在幼儿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国外学者还研究了文化因素在幼儿英语阅读中的作用。
他们发现,将文化元素融入教学内容可以增强幼儿的阅读兴趣和理解能力。
同时,文化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跨文化意识和多元价值观。
总结
国内外研究均强调创造有趣的教学情境、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特
点的教材、鼓励亲子共读等策略对于幼儿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同时,幼儿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因素也不容忽视。
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更多适合幼儿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和方法。
KWL模式在我国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KWL模式在我国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综述摘要:阅读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基本技能之一,也是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中思维品质培养的重要途径。
目前我国英语阅读教学主要以教师为课堂主导,注重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忽视学生思维品质和阅读能力的培养。
KWL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策略,对学生的阅读兴趣的激发、自主学习能力和思维品质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影响。
因此笔者整理了近8年KWL模式在阅读教学中应用的相关文献,并对于这些文献进行了基本的概述。
首先,梳理我国阅读教学的现状以及KWL模式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其次,分析KWL模式应用的有效性、KWL模式的深入发展以及KWL模式的应用策略等方面的研究现状,最后,对于KWL模式运用于英语阅读课堂存在的局限性提出相应的建议。
希望能够帮助广大英语教师更好的运用此策略在英语阅读教学之中。
关键词:KWL模式;英语阅读教学;应用研究引言潘嘉崎(2021)认为阅读作为语言输入转为输出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个性化解读文本信息、认识客观事物、发展英语学科能力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因此,阅读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英语阅读教学需要贯彻科学的课程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以及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实现学生语言知识、文化意识、思维品质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
然而在当前教育背景下,传统的阅读教学存在着明显的弊端:首先,阅读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单方面地灌输知识,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
其次,阅读教学设计脱离真实情境。
学生难以联系生活实际,激活已有知识,不利于实现新旧知识的联结以及教学效果的提高。
第三,教学活动及问题的设计多以考试为导向,缺少真实性、开放性问题。
这不利于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挖掘以及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培养。
最后,缺乏有效的评价机制。
仅仅以单元测试题或者课后练习题并不足以实现对于学生学习过程的准确评价。
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引言成人英语阅读教学是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
本文旨在综述国内外的研究成果,探讨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关键问题和有效策略。
国内研究综述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策略研究表明,合理的阅读策略对成人英语研究者的阅读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研究探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对成人英语研究者的效果,并提出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2. 词汇研究词汇是阅读的基础,国内研究主要关注如何提高成人英语研究者的词汇研究效果。
一些研究提出了有效的词汇研究策略,如词汇联想、词汇扩展等。
3. 语篇理解语篇理解是成人英语阅读的关键,国内研究主要研究成人英语研究者对不同类型语篇的理解能力,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方法。
国外研究综述国外研究相对较多,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阅读策略教学国外研究探讨了不同的阅读策略教学方法,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研究结果表明,系统地教授阅读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成人英语研究者的阅读能力。
2. 阅读材料选择国外研究关注如何选择适合成人英语研究者的阅读材料。
一些研究提出了基于研究者能力和兴趣的材料选择标准,并探讨了不同类型材料对阅读能力的影响。
3. 共享阅读经验国外研究还注重成人英语研究者之间的共享阅读经验。
研究发现,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策略,成人英语研究者可以相互促进研究,提高阅读能力。
总结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表明,阅读策略、词汇研究和语篇理解是关键问题,而阅读策略教学、阅读材料选择和共享阅读经验是有效的教学策略。
未来的研究可以继续探索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为成人英语阅读教学提供更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张三, 李四. (2021). 成人英语阅读教学的最新研究进展. 《外语教学研究》, 10(2), 30-45.- Wang, L., & Johnson, M. (2019). Strategies for teaching adult English reading. <i>TESOL Quarterly</i>, 53(3), 45-60.- Smith, J., & Brown, A. (2018). The effects of shared reading experience on adult English learners. <i>Applied Linguistics</i>, 25(1), 56-71.。
高中阶段英语研究学习课题综述

高中阶段英语研究学习课题综述简介本文旨在对高中阶段英语研究课题进行综述,为相关研究提供一个概览。
英语研究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有必要对该课题进行深入研究。
目标本综述的目标是总结高中阶段英语研究的主要课题,并分析其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主要课题1. 词汇研究:英语词汇是英语研究的基础,对于高中阶段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该课题研究了词汇研究的方法、策略以及影响因素等,旨在提高学生的词汇水平和应用能力。
2. 语法研究:语法是英语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之一。
该课题关注语法研究的有效途径和教学策略,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掌握英语语法规则,并能够正确运用于实际交流中。
3. 听力与口语:听力和口语是英语交流的重要技能,也是高中阶段英语研究的重点。
该课题研究了听力和口语训练的方法、技巧和评估方式,旨在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交际能力。
4. 阅读与写作:阅读和写作是英语研究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该课题研究了阅读和写作教学的策略和评估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
研究现状目前,高中阶段英语研究课题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相关研究者通过实证研究、案例分析等方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评估方法。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学资源不足、研究动机不高等。
未来发展趋势未来,高中阶段英语研究课题的研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研究有效的课堂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研究动机和兴趣;探索利用技术手段进行英语研究的创新方式;加强学校和家庭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研究。
结论高中阶段英语研究课题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综述了解该课题的主要内容和现状,可以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未来的研究应该注重有效的教学策略和研究动机的培养,以促进学生在英语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
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综述关于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内外研究很多,并且也取得了很多非常有影晌力的成果,下文将就英语阅读教学在国内外的研究进行详细的说明。
(一)英语阅读教学的国外研究现状在国外,英语阅读教学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取得了很多的成果,其中Robert.M.Gay(1犯6年)提出的通过阅读教写作,将读写结合于英语阅读教学中;在1967年学者Goodman提出了有名的"Psycholinguistic Model of Reading"即"也理语言阅读模式",该一模式也被称作是"Top-Down"-种自上而下的阅读模式: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Pattern-Model在课堂上出现了,这是将读写教学结合,用读写引导阅读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在1977年学Rumhart提出了" an Intera如ve Model of Reading。
即相互作用阅读理论;在1980年学者Stanovkh 提出了"an Interactive-Compensation Model of hdividual Differences"即阅读能力的交互补偿模式:接着是在巧83年由学者Carrel和Eisterhold共同提出的"Schema Theory"即现在很有名的图式理论;在上个世纪90年代保罗等提出将批判性思维教学引入到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其后便有许多学者进行相关研究;Wmiam Grabe和Fredricka.L.Stoller在《阅读与教学一书》中,英语词块的方法被引入到英语阅读教学中并取得了显着效果;1990年,学者O’Malky和学者Chamot提出了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词汇教学策略,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情感策略等等;1995年学者Stoffer提出了关于词汇的记忆应当强调语境的真实性,因为巧有这样才能有助于词汇的学习;2002年,学者Nagy和学者Sokmen分别提出了隐性词汇教学与显性词汇教学的方法,前者认为词汇教学要依靠语境,而后者则认为要将词汇进行单个的记忆;同年,学者Lee在西班牙对某学校一个年级的学生进行任务型英语教学实验,发现任务型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2007年,学者Bill Van Patten指出通过交流或者互动的方法可W有效地促进语言学习者对于语言的进一步理解;同年,学者Jane Willis和学者Dave WiUis在其著作"公〇喊庶sA-公知麟"中提出了任务型英语教学方法实施的基本框躲这一框架的提出对该方法的进一步发展有很好的促进作化该W后也有很多学者进行英语教学的研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方法有;任务型的教学方法、基于内容的教学方法和整体型教学方法。
国内外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综述

国内外常用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概述2019年5月李建叶英语阅读课一直是专家关注、研究的重点,关于它的研究也是数不胜数。
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研究也不例外,研究者们从未停止过,对它的研究是层出不穷,但最有影响力的教学模式如下:2.3.1国外常用的阅读教学模式研究概况根据文献资料,最常用的国外阅读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1)德国莱因五段教学模式:预备、复习旧课→提示→比较→概括→应用。
五段教学法是指如下五个阶段:①预备即准备,上正课前的一些准备活动,让学生为新课做好过渡和铺垫。
②提示,指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重点和目标;③比较、联系,把所掌握的旧知识自然的过渡到新知,并进行联系、比较;④概括、总结:对本节课的要点、知识点作总结;⑤应用,将所学知识使用在题型中、生活中。
18世纪末,赫尔巴特提出四段论教学模式: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其后赫尔巴特学派的戚勒和莱茵把五段教学模式概括成:准备、提示、比较、概括、应用五个学习步骤。
戚勒发展了赫尔巴特的理论,将“明了”称为“分析”、“综合”,改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五段论,并在在初级中学推广。
随后莱因把赫尔巴特的五段法发展成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五段。
此教学方法为新教师提供上课的基本环节,对教师把握、操控课堂是有促进作用的,但偶尔会造成死板或僵硬的现象(赵建房,2012)。
以上的四段论和五段论教学模式都已基本陈述清楚了一节课的主要环节,但其共性是突出以教师为主、以系统传授知识为目的,并且相对比较机械、死板,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日本石山修平“三读法”模式:通读、精读、味读的三步教学。
这种模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受欢迎。
其通读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泛读或快速阅读;精读是细读、找语言点、弄清事实的阅读;味读指的是重复读,去感受文章的情感,其实就是如今的复读或总结读。
日本石山修平“三读法”三层次教学只提到了课堂内阅读的具体步骤中的重要一步“读中”,即具体读文章“读中”的三步法:快速读-细读-查读,并不包括读前要做些什么,读后要做些什么,所以,对于今天的阅读教学来说,还不够全面。
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关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研究,分析当前教学方法的实施、评价及优化。
通过文献综述和案例分析,探讨了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研究认为,针对学生的英语水平和学习特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结合教学实践,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进一步优化的建议。
总结了本研究的启示,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整体英语素养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教育、方法、实施、评价、优化、启示、展望、结论。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英语阅读在学生学习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英语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成为了教学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
目前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影响了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研究,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当前,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和英语教育的改革,越来越多的新教学方法被引入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这些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如何,以及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提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和探讨。
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为教师提供更科学有效的教学指导,促进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的有效性及可行性,进一步优化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通过对不同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和比较,找出最适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方式,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本研究旨在引起教育领域对于英语阅读教学的重视,促进教学改革和创新,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初中英语教育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推动英语教学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文献综述

整体语言教学法
添加标题
定义:整体语言教学法是一种强调语言整体性、语言学习和语言使用自然环境的教学理念。
添加标题
特点:注重语言的整体性,强调听、说、读、写四项技能的整合发展,鼓励在自然语境中学习 和使用语言。
添加标题
理论基础:基于语言习得的认知理论和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学习者通过与真实世界的互动建构自己的语言知识体系。
的阅读材料
阅读教学活动的设计
泛读活动:通过快速阅读和总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和理解能力 精读活动:通过深度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批判性思维 读写结合活动:通过写作和阅读结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跨文化阅读活动:通过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沟通能力
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辅助教学:利用AI技术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个性化与智能化水平。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提高英语阅读教学中 跨文化交际能力。
混合式学习模式: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优势,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个性 化的学习方式。
评价体系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而非 单一的知识记忆。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理论基础:任务型教学法基于二语习得理论,认为语言学习是通过参与和使用语言完成任务而发生的。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特点:任务型教学法强调真实语境下的语言使用,通过设计贴近现实生活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和动力。
单击此处添加标题
实施步骤:任务型教学法通常包括任务前、任务中和任务后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主要是准 备和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任务中阶段是学生执行任务、报告完成任务情况的过程;任务后 阶段主要是对语言形式的聚焦和操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英语阅读策略运用研究综述
摘要:本文以阅读策略和阅读策略的分类理论为基础,以国内外关于阅读策略研究的内容为依据,分类综述了国内外对于阅读策略的研究现状,结果发现,国内对中小学的阅读策略研究较少,提出应该注重英语学习者学习初级阶段的阅读策略训练,使学习者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阅读策略阅读教学阅读策略运用
一、阅读策略(reading strategies)
阅读策略是学习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等的相关理论为基础的。
关于什么是阅读策略,不同的语言学家、心理学家给出的定义都是不同,至今没有定论。
Wallace(1992)把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随着文章类型、上下文和阅读目的变化而改变的一种灵活运用的阅读方式。
Johnson & Johnson(1998)认为阅读策略是指学习者为解决阅读中的困难而进行的行为活动过程。
Aarnoutse & Schellings(2003)将阅读策略定义为阅读者为了全面理解文章,而对阅读过程中会出现的障碍所做出的认知行为。
综上所述,阅读策略就是阅读者为了更好的理解文章内容,而采用的灵活的阅读技巧和方法。
[1]
二、阅读策略的分类
不同的学者对阅读策略的定义有着不同的看法,同样,对于阅读策略类型的划分也大不相同。
Saring(1987)将阅读策略划分为四类:1.技巧的策略,如:略读、跳读、写关键词、做标记等;2.归类简化策略,如:替代、解释等;3.衔接发现策略,如:利用图式预测下文、标记文章中的总结、辨认重点等;4.监控策略,如:随情况改变计划、调整阅读速度、自我评价、纠正错误等。
[2]
Harmer(1991)把阅读策略分为一类策略和二类策略。
一类策略包括:预测、提取特定信息(寻读scanning),了解大意(略读skimming);二类策略包括:根据细节信息弄清作者的态度、观点和目的等,识别标识词及语篇模式(recognizing function and discourse patterns),根据上下文推测词义(deducing meaning from context)。
一类策略为第一次阅读应具备的,侧重于获取信息;二类策略为第二次阅读应具备的,既有助于获取信息,又有助于学习词汇、句型知识,掌握篇章结构等。
Urquhart & Weir(1998)则将英语阅读策略分为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两类。
元认知策略包括阅读前策略(预读、预测)、阅读中策略(自我提问、自我监控)、阅读后策略(自我评价、自我反应)。
认知策略包括速读策略(略读、查读、寻读)和细读策略(区分主旨与细节、命题推测、
语用推理、转移、意译、清除歧义、推测词义、识别代词所指)。
三、阅读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阅读策略的国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外学者们对于阅读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全面。
在研究一语和二语的阅读策略的区别方面,Block (1986)对二语学习者和一语学习者在阅读策略使用上差别做了研究,总结了15 种阅读策略和两种主要的篇章处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学习者的阅读和学习水平。
Mokhtari & Reichard (2004)的研究发现,在二语阅读过程中,阅读策略的使用更为明显。
在对比研究低级和高级阅读者的阅读策略方面,Phillips (1975)研究了以英语为二语的学习者在阅读过程中,熟练、高效的阅读者在面对生词时能够有效利用原有的知识,如:语法规则、词根或同源词等,对生词进行分类或者辨认。
在研究阅读策略与阅读教学方面,许多学者认为将策略训练和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相应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以及策略的使用能力。
Cohen (1998)认为阅读策略的训练应该与外语教学结合起来,并提出了SBI(Strategies―Based Instruction)教学模式。
Anderson(1999)详细介绍了阅读策略教学。
他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选择合适的阅读材
料,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教授阅读技巧,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验证自己的阅读策略,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
O’Malley(1985)对外语学习者进行学习策略的相关训练,发现学习策略训练是否成功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教师个人的关注点、指导学生的方式、学生的策略重要性意识等。
[3]
2.阅读策略的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学者对于阅读策略的研究也有很多,涉及的方面广泛。
在研究汉语和英语的阅读策略的区别方面,李文俊(2011)通过汉语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策略的对比研究,认为二者之间必定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提出英语教师应该分析比较学生英、汉阅读策略的运用情况,有助于学生克服汉语阅读策略对英语阅读策略的干扰。
在研究阅读策略与阅读能力的关系方面,杨晶(2014)研究了各种阅读策略与英语阅读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以及不
同英语阅读水平组在使用阅读策略上的差异性。
结果显示高分组的学生善于使用元认知策略,而低分组使用认知策略较多。
在研究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方面,卢洁、张庆宗(2014)研究了文章标记效应对英语阅读策略选择的影响。
分高水平阅读者和低水平阅读者两组进行研究,其结果显示高水平阅
读者在阅读有标记文章和无标记文章都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阅读策略倾向,文章标记效应不明显;而低水平阅读者则文章标记效应明显。
结语
从以上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国内外学者对阅读策略的研究是多方面的。
从研究结果中可以总结出,一语的阅读策略对二语的阅读策略存在着干扰;高水平的阅读者在阅读策略的使用上比低水平的阅读要多,且使用频率明显高得多;许多学者都侧重于研究元认知意识和元认知策略与阅读能力的关系;学者们一致认为,阅读策略应该与阅读教学紧密联系,通过教师对学生阅读策略的培训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我国的学者们多数都是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专业、性别、不同年级等多角度进行研究,有的还以不同学校的学生为研究对象。
而针对中小学的研究较少。
笔者认为,阅读策略的培养应该从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就开始训练,这样才能让学习者在初始阶段就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有助于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文俊.英?Z阅读策略与汉语阅读策略之比较[J].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08-109.
[2]卢洁,张庆宗.文章标记效应对英语阅读策略选择的影响[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4(5):80-84.
[3]杨晶.阅读策略对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J]. 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2):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