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第四章-辐射传热
化工原理-第四章-传热

d12
d1
4 d2 d1
入口效应修正 在管进口段,流动尚未充分发展,传热边界层较
薄,给热系数较大,对于l d1 60 的换热管,应考虑进口段对给 热系数的增加效应。故将所得α乘以修正系数:
l
1 d l
0.7
弯管修正 流体流过弯曲管道或螺旋管时,会引起二次环流而强
化传热,给热系数应乘以一个大于1的修正系数:
水和甘油:T ↗ ↗ 一般液体: T ↗ ↘ 纯液体>溶液
气体的导热系数:
T ↗ ↗ P ↗ 变化小 极高P ↗ ↗
气体导热系数小,保温材料之所以保温一般是材料中空 隙充有气体。
18
三、平壁的稳态热传导
1.单层平壁的热传导
t1 t2
b
t Q t1
t2
0 bx
b:平均壁厚,m; t:温度差,oC;
4
❖ 一、传热过程的应用
物料的加热与冷却 热量与冷量的回收利用 设备与管路的保温
❖ 二、热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
5
1. 热传导(又称导热)
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物体内部高温部 分向低温部分传递。
特点:物体各部分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 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 传递。
8
3. 热辐射
因热的原因而产生的电磁波在空间的传递, 称为热辐射。
热辐射的特点:
①不需要任何介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②不仅有能量的传递,而且还有能量形式 的转移;
③任何物体只要在热力学温度零度以上, 都能发射辐射能,但是只有在物体温度较高时, 热辐射才能成为主要的传热方式。
9
二、间壁传热与速率方程
41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

传热学试题库含参考答案《传热学》试题库第一章概论一、名词解释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3.导热:当物体内有温度差或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接触时,在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的情况下,物质微粒(分子、原子或自由电子)的热运动传递了热量,这种现象被称为热传导,简称导热。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就是热对流和导热联合用的热量传递过程,称为表面对流传热,简称对流传热。
5.辐射传热:物体不断向周围空间发出热辐射能,并被周围物体吸收。
同时,物体也不断接收周围物体辐射给它的热能。
这样,物体发出和接收过程的综合结果产生了物体间通过热辐射而进行的热量传递,称为表面辐射传热,简称辐射传热。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7.对流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对流传热量,单位为W/(m2·K)。
对流传热系数表示对流传热能力的大小。
8.辐射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辐射传热量,单位为W/(m2·K)。
辐射传热系数表示辐射传热能力的大小。
9.复合传热系数:单位时间内单位传热面当流体温度与壁面温度差为1K是的复合传热量,单位为W/(m2·K)。
复合传热系数表示复合传热能力的大小。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四、简答题1.试述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差别,并各举1~2个实际例子说明。
(提示:从三种热量传递基本方式的定义及特点来区分这三种热传递方式)2.请说明在传热设备中,水垢、灰垢的存在对传热过程会产生什么影响?如何防止?(提示:从传热过程各个环节的热阻的角度,分析水垢、灰垢对换热设备传热能力与壁面的影响情况)3.试比较导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的差别,它们各自的单位是什么?(提示:写出三个系数的定义并比较,单位分别为W/(m·K),W/(m2·K),W/(m2·K))4.在分析传热过程时引入热阻的概念有何好处?引入热路欧姆定律有何意义?(提示:分析热阻与温压的关系,热路图在传热过程分析中的作用。
化工原理答案--第四章--传热

第四章 传 热热传导【4-1】有一加热器,为了减少热损失,在加热器的平壁外表面,包一层热导率为0.16W/(m·℃)、厚度为300mm 的绝热材料。
已测得绝热层外表面温度为30℃,另测得距加热器平壁外表面250mm 处的温度为75℃,如习题4-1附图所示。
试求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
解 2375℃, 30℃t t ==计算加热器平壁外表面温度1t ,./()W m λ=⋅016℃231212t t t t b b λλ--= (1757530025005016016)t --= ..145025********t =⨯+=℃【4-2】有一冷藏室,其保冷壁是由30mm 厚的软木做成的。
软木的热导率λ=0.043 W/(m·℃)。
若外表面温度为28℃,内表面温度为3℃,试计算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
解 已知.(),.123℃, 28℃, =0043/℃ 003t t W m b m λ==⋅=, 则单位表面积的冷量损失为()()../.q t t W m bλ=-=-=-2120043328358 003【4-3】用平板法测定材料的热导率,平板状材料的一侧用电热器加热,另一侧用冷水冷却,同时在板的两侧均用热电偶测量其表面温度。
若所测固体的表面积为0.02m 2,材料的厚度为0.02m 。
现测得电流表的读数为2.8A ,伏特计的读数为140V ,两侧温度分别为280℃和100℃,试计算该材料的热导率。
解 根据已知做图热传导的热量 .28140392Q I V W =⋅=⨯=()12AQ t t bλ=-.().()12392002002280100Qb A t t λ⨯==-- ()./218W m =⋅℃【4-4】燃烧炉的平壁由下列三层材料构成:耐火砖层,热导率λ=1.05W/(m·℃),厚度230b mm =;绝热砖层,热导率λ=0.151W/(m·℃);普通砖层,热导率λ=0.93W/(m·℃)。
第四章 传热分析

10
(三)傅立叶定律
t dQ dA n
式中 dQ ── 热传导速率,W或J/s;
dA ── 导热面积,m2;
t/n ── 温度梯度,℃/m或K/m;
── 导热系数,W/(m· ℃)或W/(m· K)。
负号表示传热方向与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2018/10/11 11
二、热导率
dQ / dA q t / n t / n
2l (t1 t n 1 ) t1 t n 1 t1 t n 1 n = n n层圆筒壁: Q= n 1 ri 1 bi ln Ri ri i 1 i i 1 i Ami i 1
多层圆筒壁改变每一层的位置,对传热有没有影响?(如何确 定层位置)
2018/10/11 26
三、两流体通过间壁换热过程 (一)间壁式换热器
热流体T1
t2
冷流体t1
T2
夹套式换热器
2018/10/11
4
(二)传热速率与热流密度 传热速率Q(热流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换热器的
整个传热面传递的热量,单位 J/s或W。
热流密度q (热通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传
热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 J/(s. m2)或W/m2。
Q q A
2018/10/11 5
(三)稳态与非稳态传热 非稳态传热 Q , q, t f x , y , z , 稳态传热
Q , q, t f x , y , z
t 0
2018/10/11
6
(四)两流体通过间壁的传热过程
T1 t2
(1)热 流 体 管 壁 内 侧
L u
反映流体的流动状态 对对流传热的影响
传热学知识点总结(填空)

1.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为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
2.热流量是指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单位是W。
热流密度是指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单位W/m2。
3.总传热过程是指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它的强烈程度用总传热系数来衡量。
4.总传热系数是指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单位是W /(m2·K)。
(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W/(m2·K))5.导热系数的单位是W/(m·K);对流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2·K)6.复合传热是指对流传热与辐射传热之和,复合传热系数等于对流传热系数与辐射传热系数之和,单位是W/(m2·K)。
7.单位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m2·K/W;总面积热阻R t的单位是K/W。
8.单位面积导热热阻的表达式为δ/λ9.单位面积对流传热热阻的表达式为1/h。
10.总传热系数K与单位面积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
11.总传热系数K与总面积A的传热热阻R t的关系为R t=1/KA。
12.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3.非稳态传热过程是指物体中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14.某燃煤电站过热器中,烟气向管壁传热的辐射传热系数为30W/(m2.K),对流传热系数为70W/(m2.K),其复合传热系数为100 W/(m2.K)15.由炉膛火焰向水冷壁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辐射。
16.由烟气向空气预热器传热的主要方式是热对流。
17.已知一传热过程的热阻为0.035K/W,温压为70℃,则其热流量为2kW。
18.一大平壁传热过程的传热系数为100W/(m2.K),热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00W/(m2.K),冷流体侧的传热系数为250W/(m2.K),平壁的厚度为5mm,则该平壁的导热系数为5 W/(m.K),导热热阻为0.001(m2.K)/W。
化工原理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传热一、名词解释1、导热若物体各部分之间不发生相对位移,仅借分子、原子和自由电子等微观粒子的热运动而引起的热量传递称为热传导(导热)。
2、对流传热热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质点相互掺混所引起的热量传递。
热对流仅发生在流体之中, 而且必然伴随有导热现象。
3、辐射传热任何物体, 只要其绝对温度不为零度 (0K), 都会不停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辐射能量, 同时又不断地吸收来自外界物体的辐射能, 当物体向外界辐射的能量与其从外界吸收的辐射能不相等时, 该物体就与外界产生热量的传递。
这种传热方式称为热辐射。
4、传热速率单位时间通过单位传热面积所传递的热量(W/m2)5、等温面温度场中将温度相同的点连起来,形成等温面。
等温面不相交。
二、单选择题1、判断下面的说法哪一种是错误的()。
BA 在一定的温度下,辐射能力越大的物体,其黑度越大;B 在同一温度下,物体吸收率A与黑度ε在数值上相等,因此A与ε的物理意义相同;C 黑度越大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越强;D 黑度反映了实际物体接近黑体的程度。
2、在房间中利用火炉进行取暖时,其传热方式为_______ 。
CA 传导和对流B 传导和辐射C 对流和辐射3、沸腾传热的壁面与沸腾流体温度增大,其给热系数_________。
CA 增大B 减小C 只在某范围变大D 沸腾传热系数与过热度无关4、在温度T时,已知耐火砖辐射能力大于磨光铜的辐射能力,耐火砖的黑度是下列三数值之一,其黑度为_______。
AA 0.85B 0.03C 15、已知当温度为T时,耐火砖的辐射能力大于铝板的辐射能力,则铝的黑度______耐火砖的黑度。
DA 大于B 等于C 不能确定是否大于D 小于6、多层间壁传热时,各层的温度降与各相应层的热阻_____。
AA 成正比B 成反比C 没关系7、在列管换热器中,用饱和蒸汽加热空气,下面两项判断是否正确: A甲、传热管的壁温将接近加热蒸汽温度;乙、换热器总传热系数K将接近空气侧的对流给热系数。
辐射传热(Radiation)

对任何物体,辐射能力与吸收率的比值为常数Eb; 黑体的辐射能力最大; 对于其它物体,吸收率愈大,辐射能力也愈大。
9
1.2 物体的辐射能力
任意两灰体间的辐射传热:
Q12
C12
A[( T1 )4 100
( T2 )4 ] 100
值与C12的计算式见表 3 8和图3 23
例3-18
10
1.3 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
二、黑体、镜体、透热体和灰体
Q QA QR QD
或:QA QR QD 1 QQQ
A+R+D=1
A — 吸收率 R — 反射率 D — 透射率
4
1.1 热辐射的基本概念
黑体(绝对黑体):A=1 镜体(绝对白体):R=1 透热体:D=1 灰体:能以相同的吸收率吸收所有波长范围辐射能
的物体。 特点:(1)A不随波长而变
设备热损失应等于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之和
1. 由于对流传热而损失的热量为:
Qc Aw (tw t)
2. 由于辐射传热而损失的热量为:
QR
C12Aw[(1T0w0)4
( T )4] 100
或:QR R Aw[tw t]
其中: R
C12[
( Tw 100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
( T )4 100
]
tw t
11
1.3 对流和辐射的联合传热
Eb
C0
( T )4 100
Co — 黑体的辐射系数,5.67W / m2 K 4
6
1.2 物体的辐射能力
二、灰体的辐射能力
Eb
C( T )4 100
同一温度下灰体的辐射能力与黑体的辐射能力之
传热学 总结

第一章绪论1.热流量:单位时间内所传递的热量。
2.热流密度:单位传热面上的热流量。
3.导热:物体粒子微观的热运动而产生的热量传递现象。
4.对流传热:流体流过固体壁时的热传递过程。
热对流:流体个部分之间发生宏观相对位移级领热流体的相互掺混。
5.辐射传热:由于热运动产生的,以电磁波形式传递能量的现象。
6.总传热过程:热量从温度较高的流体经过固体壁传递给另一侧温度较低流体的过程,称为总传热过程,简称传热过程。
10.总传热系数:总传热过程中热量传递能力的大小。
数值上表示传热温差为1K时,单位传热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的传热量。
11.稳态传热过程:物体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的热量传递过程。
第二章热传导1.温度场:某一瞬间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称。
2.等温面(线):由物体内温度相同的点所连成的面(或线)。
3.温度梯度:在等温面法线方向上最大温度变化率。
4.导热系数:物性参数,热流密度矢量与温度降度的比值,数值上等于1 K/m的温度梯度作用下产生的热流密度。
导热系数是材料固有的热物理性质,表示物质导热能力的大小。
5.导温系数:材料传播温度变化能力大小的指标。
材料的导热能力与吸热能力之比导温系数不但与材料的导热系数有关,还与材料的热容量(或储热能力)也有关;从物理意义看,导热系数表征材料导热能力的强弱,导温系数表征材料传播温度变化的能力的大小,两者都是物性参数。
6.傅里叶定律:在各向同性均质的导热物体中,通过某导热面积的热流密度正比于该导热面法向温度变化率。
7.保温(隔热)材料:λ≤0.12 W/(m·K)(平均温度不高于350℃时)的材料。
8.接触热阻:材料表面由于存在一定的粗糙度使相接触的表面之间存在间隙,给导热过程带来额外热阻。
使两个导热壁面之间出现温差。
接触热阻主要与表面粗糙度、表面所受压力、材料硬度、温度及周围介质的物性等有关,因此可以从这些方面考虑减少接触热阻的方法,此外,也可在固体接触面之间衬以导热系数大的铜箔或铝箔等以减少接触热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章辐射传热
9-2 该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求单位面积容器壁的散热量就是指求热流密度q。
②题目中给定的是摄氏温度,要注意化成热力学温度,否则计算结果肯定是错误的。
③抽低真空是保持夹层保温效果的有效途径。
④使用的求热流密度的表达公式要切记!!
9-3 该题要注意面积的求解,有四个壁面,钢管前后是空的,不能计算面积。
再举一例:如附图所示的人工黑体空腔,温度为T
2
,内表面积为A
2
,发射率为ε
2。
小孔的
表面积等于A
1。
试推导小孔表观发射率的计算式。
表观发射率的定义为:小孔在空腔表面温度下的辐射能与相同面积、相同温度下的黑体辐射能之比。
解:空腔为漫灰表面且温度均匀,但小孔不是漫灰表面,无法应用公式,怎么办?
可作小孔外的假想包壳面3的漫灰表面,并设定它的温度为T3,内表面积为A2,发射率为ε2。
这样就可以应用公式了。
空腔内表面与外部环境间的辐射热交换可以表示为:
第页
23
2,3
3
2
2222,333
1
11
b b
E E
A A X A
ε
ε
εε
-
Φ=
-
-
++
2,31,3
Φ=Φ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
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