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社会习俗的变迁ppt课件

合集下载

复习课件: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课件】

复习课件:近现代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人教版】【课件】

、改革开放后) (2)近代以来社会政治变革和民主思潮的推动。(戊戌 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新中国的成立 、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 (3)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经济的瓦解、近代民族工业 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 (4)政府政策的影响。(民国政府、新中国初期、新时 期以来)

A.改制中易服更易推行 B.意在营造改制的社会氛围

C.中国需改变对外形象 D.长袍马褂代表了守旧势力


方法突破
近现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社会的
变迁。复习备考时要理解一个“特点”、关注三大“史实”和
四个“阶段”、分析四点“原因”。

(1)一个特点:近代社会生活具有中西并存的特点。 (2) 三大史实:断发易服;不缠足与女性解放;婚姻家庭。 (3) 四个阶段:鸦片战争;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改革
变化特征: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并存
并存,中西合璧

级森 严
自由平等
在国外一些大场合, 我从来都是穿唐装、中山 装,我想告诉所有人,我 很骄傲,我是中国人。

——成龙

进步


文明
崛起
二、现代——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1、50年代——60年代中期:
中苏关系友好,苏联援助中国建设
列宁装、布拉吉、中式便服
列宁装
布拉吉
二、现代——新中国服饰的变化: 2、60-70年代: 绿军装
时代特征:政治色彩强烈与革命相关的服
饰成为主流
3、改革开放后的现代服饰
时代特征:时尚大方,彰显
个性,融入国际
聚焦个案——近现代服饰变化
结合所学,归纳近现代服饰变化的影响因素。 (1)外来文化的影响和中西文化的交融。(鸦片战争后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PPT课件 11 人民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PPT课件 11 人民版

学业: 1、了解近代交通工具发展 2、中国电讯事业的发展
一、近代中国诞生的先进交通工具
㈠人力交通工具 人力车、三轮车和自行车 ㈡机械交通工具 1、轮船业诞生: ⑴洋务运动中,中国建成第一艘轮船 ⑵1872年,上海轮船招商局,标志近代航运业诞生 2、铁路诞生: ⑴19世纪70年代,外国人在中国修淞沪铁路 ⑵19世纪80年代,中国人修唐胥铁路,标志着 中国铁路诞生 ⑶19世纪末20世纪初,收回路权,中铁路较快发展 3、有轨电车创办(1906年\天津) 4、公共汽车出现(1924年\上海) 5、近代航空事业 ⑴冯如制成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开始 ⑵20世纪20年代,中国民航事业起步
B
11、下列措施中不仅是移风易俗,还带有反 清革命色彩的是 A、断发易服 B、废止缠足 C、婚姻自由 D、改用阳历 12维新派在改良社会风俗上,大胆地突破清 朝禁忌,走在了时代的前面。突破的禁忌主 要有 ①断发易服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废止缠足 ③住洋楼吃西餐 ④改用阳历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②④
一、中国近代前期代表性报刊
1、国人最早办报: 《昭文新报》(汉口\1873年) 2、维新运动中—高潮 《中外纪闻》《强学报》《时务报》 3、辛亥革命时期:《民报》 4、新文化运动中 《新青年》
二、影视事业的发展 1、电影事业 ⑴历程: 无声到有声、黑白到彩色、进口到国产 ⑵成就: ①中国第一次放电影 (1896年,上海放映“西洋影戏”) 《定军山》(1905年) ②第一部国产电影: (意义:标志中国电影事业起步) 《歌女红牡丹》 ③第一部国产有声电影: ④第一部获奖电影:《渔光曲》 ⑤诞生国歌的电影: 《风云儿女》
清朝旗袍与民国旗袍的不同之处?
清 朝 旗 袍
民 国 旗 袍

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优秀课件

人教版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优秀课件

三、社交礼仪
传 统 社 交 礼 仪
传 统 社 交 礼 仪
打拱是最常见的见面礼节,边打 拱边寒暄,很有人情味
清 末 中 外 官 员 握 手 致 意
晚清男人的坐相,双脚分开, 脚掌着地,手放在膝上,即 所谓“坐如钟”。图中的三 个男人从左到右分别是善庆、 醇亲王和李鸿章。
晚清妇女的坐相,双脚必须并 拢,双手合放在膝上。
中国近现代以来 社会习俗的变化
一、断发易服
辛亥革命后,国 民政府下令剪去 辫子。
二、废止缠足
喜鞋:新娘子穿的,通常是黄 色或红色,又称喜靴、上庭鞋、 踏堂鞋。
棉鞋:为河北、山东等地冬天 妇女穿着的鞋子,帮内塞有棉 絮。

睡鞋

雨鞋:
从反对传统道德,争取妇女解放的 角度看,不缠足运动带有反封建的 政治意义,是一场深刻的社会革命。
四、婚姻习俗
婚照看中国婚姻演变
街头自行车婚礼
清 末 民 初 的 传 统 婚 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 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 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 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 堂举行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 (1926年3月上海)
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 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 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 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 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 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 续到50年代。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PPT课件

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习俗的变化PPT课件

辈 的年 房代 间的 看 到 这我 样们 的常 照常 片在 上
70
――
60年代结婚证
70年代结婚证
80年代的人终于又穿上了婚纱和西服
没 得年 说代 , 连 最现 亲在 的的 人化 也妆 认技 不术 出可 来真 90
――
.
邓小平与卓琳的结婚照
蒋经国与蒋方良的结婚照
毛岸英和刘思齐的结婚照
自建国以来,于1950年,政 府 制定《婚姻法》,废除包办婚姻, 男尊女卑的封建婚姻制度,实现婚 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 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 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 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40年代前后白色婚纱礼服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婚纱照由 教堂合影逐步转移到照相馆,程序上也由举行婚礼后拍照 改为婚礼胶拍照,人数由集体合影演变为二大二小的四人 合影,进而发展到只有新郎,新娘二人合影,从此开始了 名副其实的婚纱照。
50年代和60,70年代的结婚照是差不多的。在那个阶 级斗争,政治挂帅的时代,敢穿婚纱和西服的人恐怕 不多,否则要被说成向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结婚是 人性的需要也被排在其次,取而代之的是革命的需要, 婚礼
清 末 民 初 的 传 统 婚 礼
1919年“五四“运动前,中国人结婚崇尚红色, 新人是绝对不允许穿白色衣服的。
随着20年代初西方文化的传入,婚纱首次在 我国亮相,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先生小姐,不 少人已经信奉了基督教,他们一般选择在教 堂举行婚礼。
蒋介石与宋美龄的结婚照
任弼时与陈琮英结婚照 (1926年3月上海)
30年代西式服装大行其道。在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流行穿白色婚 纱礼服,一般新娘穿白色婚纱礼服,手捧鲜花,头戴白色长纱, 长达五六米,新郎穿黑色大礼服,白硬领衬衫,戴黑领结,手捧 黑呢高帽和白色手套,另外还有男女二位傧相,也穿大礼服和白 纱,陪着一对新人,举行婚礼后就在教堂内与双方家长,证婚人 等拍摄合影照,这就是起初的婚纱照,这种类型的结婚照一直延 续到50年代。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 人民版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ppt 人民版

19世纪60年 代

19世纪七八 十年代
上海福州路出现了由国人经营的第一 家西菜馆——“一品香”,以后又陆 续开办了一批西菜馆 。
西餐成为一种时尚
日常食品:酒、茶、烟
近代中国传统饮食变化特点
(1)传入路线:由沿海到内地,由通商城市到市镇 。 (2)范围:西餐仅限于上层社会。 (3)对普通百姓影响的是:日常西式食品、点心、罐头、冰激凌
• 1、时间: 1840年鸦片战争后
2、影响(:1)西餐常用原料进入餐桌
பைடு நூலகம்
(2)经营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出现 (3)西餐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部分
动脑 筋
中西餐饮食文化的区别有哪些?
西式餐馆 广州最老的西餐馆:太平馆
“异味争尝”
中国传统饮食变化概况
时间
概况
西 19世纪40年 代
通商口岸出现了由外国人经营的西餐馆。
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2第四专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 的变迁
了解: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发生了哪些变化?
理解: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 习俗发生变化的原因及特征?
见解:外来文化对中国社会生活的 影响,应如何正确应对外来文化?
• 1、中国近现代男女服饰的变迁及其变 化趋势(三大阶段)?
3、男装: 列宁装、中山装(干部装)、中式便装 4、女装: 列宁装、布拉吉(连衣裙)、中式便装
(3)第三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5、服饰由最基本的“穿得暖”向“穿得好”转变,各种款 式的服装层 出 不穷。
小结: 中国近代以来服饰的发展趋势是由 “封闭”走向“开 放”。(个性化)
二、饮食变化
四大菜系
清 末 民 初 的 传 统 婚 礼

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ppt

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ppt

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未来趋势
多元化发展
环保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和科技的进步,中国社会 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将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普及和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深 入人心,未来的中国社会将更加注重环保和 可持合
人们将更加注重健康的生活方式,注重锻炼 身体、保持心理健康,以及追求健康饮食和 环保生活等。
03
纪念节日的设立逐渐多样化,涉及众多领域,如自然、历史、
文化等,并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纪念节日文化。
婚姻家庭生活的变化
婚姻观念的变化
现代社会婚姻观念更加开放,个人自由和情感因素在婚姻选择中 的地位逐渐提高。
家庭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家庭规模变小,家庭结构也发生了 变化,出现了多种形式的家庭组合。
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与现代生活的融合中得到 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会在现代化的进 程中得到新的诠释和体现。
THANKS
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 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课件人民
ppt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物质生活篇 • 社会习俗篇 • 总结与展望
01
物质生活篇
服饰的变迁
1 2
传统服饰
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传统服饰逐渐退出历史 舞台。
洋装
20世纪初,洋装开始流行,成为时尚的代表。
3
流行服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流行元素不断变化,推动服 饰的多样化发展。
多样的住宅
随着时间的推移,建筑风格不 断变化,推动住宅的多样化发
展。
02
社会习俗篇
传统节庆习俗的变革
节庆习俗历史演变
01
从古代的祭祀庆祝到现代的节日文化,节庆习俗经历了多个阶

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ppt

•外因
工业文明传入, 出现了新的生产方式和阶层 外来商品输入, 改变了消费结构。
政治变革的推动作用 (辛亥革命、新中国建立等) 文明、民主、自由等近代思 想观念的进步
•内因
行程安排:
衣食住俗 变迁的表现
参观
衣食住俗 变迁的历史意义
探 变迁 究 感悟
衣食住俗 变迁的原因
从政治近代化角度看:
土洋并存 & 中西合璧
服饰厅:与时俱变——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展 品 四
列宁装 干部服 布拉吉 文革“绿军装”
新中国建立后:带有浓厚时代印记的服装
50年代列宁装
布拉吉(俄国风情
激情岁月——文革“绿军装”
20世纪50—70年代: 蓝、绿、灰、黑的“海洋”
改革开放至今:美观大方、异彩纷呈
美观大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彩纷呈、彰显个性
建国后 六七十 年代 家居 简单
1995年启动 “安居工程”
中国近现代社会物质生活与习俗变迁史实
鸦片战争后
新中国建立后 改革开放后
丰富多彩 丰富多样 营养均衡 中西合璧 宽敞舒适
衣 食 住 俗
长跑马褂、西装、 列宁装、干部装、 中山装、旗袍… 布拉吉、绿军装 南米北面 西餐出现 传统住宅 西式洋房 物质匮乏 凭票供应 房屋拥挤 陈设简单
丰富多彩 丰富多样 营养均衡
中西合璧 建筑多样
衣 食 住 俗
长跑马褂、西装、 列宁装、干部装、 中山装、旗袍… 布拉吉、绿军装
南米北面 西餐出现
传统住宅 西式洋房
物质匮乏 凭票供应
房屋拥挤 陈设简单
剪辫放足 改变礼节
婚丧简化 政治色彩
休闲娱乐 展新风尚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24 人民版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ppt24 人民版

专题四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清代官服
从清代官服的差异中,你对我 国古代服饰有何感触?
等级森严 礼治规范
清 朝
仔细观察下列两幅图:变化及原因?
变请化思:考由:穿长袍马褂到着西装带领结。 原因:两受幅图西有式何服变饰化的?影出响现的原因是什么?
我的观点
观点一:这是一种进步,改革开放以来,中 国不断发展,这时候旧的文化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西方文化的进入,给我们带来新的生活方式与生 活态度,中国逐渐改掉了一些传统陋习,与世界 接轨。
观点二:这是一种文化侵略,西方文化的 进入,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一步步沦丧,特别当 我们过着西方的圣诞节时,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 节已经被韩国申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 保护中国的传统文化。
作为当代青少年面对东西方文明碰撞时, 应该做出怎样的正确选择?
6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近。 13 、年轻人看到人生路上满是灿烂的鲜花,老年人看到人生途中的是凄美的斜阳。 1 、用心工作,成功根本;用心思考,力量根本;用心读书,智慧根本;用心结缘,交友根本;用心慈悲,做人根本;用心祝福,快乐根本。愿你用心,幸福一生! 14 、不管你干什么,都会有两种结果: 一种是笑话,一种是神话。如果你半途而废,只能成为别人眼中的笑话;但如果你成功了,你就变成她们眼中的神话。社会就是现实!要么不做,要么做好。 15 、机遇是难求的,失去了就不会再来,把握好现有的机会,努力进取,那么你将会得到不菲的收获。 14 、男人最大的武器是眼神,女人最大的武器是眼泪。 20 、没有尝试,就没有成功;唯有面对困难或危险,才会激起更高一程的决心和勇气。 1 、世上诸般美好事物中,有两者最公平,那就是青春与梦想,它不分尊卑,人人都可享有。 12 、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10 、历史的车辄辗过,留下先辈的印记;时代的洪流向前,引领我们的未来!拼搏,拼搏,拼搏!我们将用不懈的坚持,用高昂的斗志,书写热血的青春! 1 、人生,就要闯出一条路来!为了事业,为了奋斗的人生,尽管失去许多,但有失必有得!而得到的往往会比失去的更重要,它是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17 、不要轻易用过去来衡量生活的幸与不幸!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可以绽放美丽的,只要你珍惜。 8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8 、所有的成功都来自于行动,只有付诸行动,才能一步步走向成功。 19 、最有希望得成功者,并不是才干出众的人,而是那些最善于利用时机去努力开创的人。 6 、我相信,无论今后的道路多么坎坷,只要抓住今天,迟早会在奋斗中尝到人生的甘甜。抓住人生中的一分一秒,胜过虚度中的一月一年! 6 、低调是永恒的美德,缺心眼的话就要学会沉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自行车 ②有轨电车③公共汽车 ④地铁
• A.①
B.①②
• C.①②③
D.②③④
16
知识体系
中 国 近
物质与 社会生 活变迁


社 交通通
会 信进步


变 大众传
迁 媒发展
服饰变化 社会风俗
交通工具的更新 通信工具的完善
大众报业的发展
20
尝试命题
1.下面是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据《上海研究资料》) 该表反映了上海( )
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 (在江西教书的浙江女士张维英)“设一自由演说 会场,提倡自由结婚。事为学部(相当于教育部) 闻知,以其有伤风化,电至赣省大吏查办,张女士 闻信,旋将该会解散。悉该女士年仅二十一岁,尚 未出阁,仍拟(打算)立志自由,一时慕女士之才 貌者均纷往求婚,络绎不绝,女士遂定一试格…… 如有中式(合格)者即与举行新式结婚云。”
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力演进
11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1)人力车和自行车。19世纪中后期自行车传入。
20世纪50年代后,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制造业。 (2)轮船:1865年,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
轮船 (3)电车:1906年天津创办了有轨电车系统 (4)公共汽车:1924年上海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 (5)铁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铁路事业快
• ①恋爱自由,婚姻自主 • ②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③妇女解放,男女平等 • ④提倡天足,反对缠足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9
二、交通和通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工具的进步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10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工具
中山装——辛亥革命后流行;
女子:旗袍到改良旗袍 (20世纪20年代)
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 受意识形态影响, 列宁装、干部装、绿军装 重归封闭化、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由穿得暖向穿 得好、穿得时尚、穿得个性化过渡)融入世界、国际接轨
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的变迁呈现出的阶段性特征? 5
21
尝试命题
2. “前日为春甫婚期。行夷礼。……其法:牧师衣冠北向立, 其前设一几,几上置婚书、条约;新郎新妇南向立,牧师 将条约所载一一举问,傧相为之代答,然后望空而拜。继 乃夫妇交楫。礼成即退,殊为简略。” ------《王韬日记》,1859年4月13日 这是目前所见到的中国人行西式婚礼的最早记录。材料 反映出这一时期的婚姻特点是
20世纪80年代后
通信技术迅猛发展
截止2003年
电话业务居世界第一位,固定电话和
移动用户各占一半
15
会考真题
• (2009年会考)20.假如某人在1912年从杭州到广 州游玩,下列各项中不可能经历的是
• A.买一套西装穿上 B.到西餐馆就餐 • C.乘民用飞机到广州 D.骑自行车看风景
• (2010年会考)23.民国元年,上海居民出行的 代步工具有可能是
13
2.中国近代以来通信工具的发展
(2)电信事业发展——电报、电话 A.电报:
时间
电报发展成就
1877年 丁日昌在台湾架设电报线,成为自办有线电报开端
1906年 无线电报创设并得到发展
1932年 除国内无线电报外,还开设国际无线电报业务
B.电话:
时间
成就
1882年
电话传入中国
民国成立后
电话线路与电话营业局所继续增加
速发展 (6)民航:20世纪20年代出现民航;30年代中期
形成覆盖大半个中国的航空网;新中国成立后各 省通航
12
知识运用
20世纪30年代的上 海,正处于国民党的反 动统治之下,一名中共 地下党员不慎暴露了身 份。为了躲避国民党特 务的追捕,他在上海市 区与特务展开了周旋。 在这过程中,他可以运 用哪些交通工具?后来 他决定转移到南京,又 可以运用哪些交通工具 呢?说出你的依据。
龙翔高级中学 张发荣
1
【会考标准要求】
• 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 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a b) • 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a b) • 二、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 • 1.交通近代化的趋势和中国近代出现的交通
工具(a b) • 2.中国近代以来通信工具的发展(a b)
年份 人力车 马车 轿子 马 自行车 摩托车 汽车 公共汽车 有轨电车
1889 6984 544 9 11 0
0
0
0
0
1926 14600 0 0 0 3459 194 3764 172
922
注:1889年数字系3天平均所得,1926年数字则是2天平均所得
• ①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②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 • ③公共交通有一定的发展;④汽车制造业有所发展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近代以来中国主要社会习俗的变化
(1)变化原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及新中国成立 等。
(2)婚俗变化:清末民初,一批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 办婚姻,主张婚姻自由; 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
(3)丧礼的变化: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 化,并出现了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2
一、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3
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服装变化的总体趋势:
由拘谨、保守、呆板、等级森严, 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转变。
4
1.近代以来中国服饰的变化
鸦片战争——新中国成立:
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男子:长袍马褂——近代男子通常服饰
西装——鸦片战争以后传入,民国成立以后流行
抗争:①开设自由结婚演说会场,提倡自由结婚 (争1?)晚从清材政料府中②③有归反主关纳对 张部张男举门女尊行做士女新了对卑式什传,结么统对婚反婚男应姻方?习进俗行做考了核哪些抗
反应:认为有伤风化,致电江西省官府查办 (2)从这则材料中可以看出近代中国婚姻习俗演变有 哪些趋势? 趋势:从包办婚姻走向自主婚姻;从婚姻旧礼俗走向新式婚6礼
新中国成立后:有土葬向火葬改革 (4)其他习俗:民国成立后的习俗变迁以及社交场 合的常见礼节、破除迷信等方面。
7
见面礼:跪拜、作揖— —鞠躬、握手
意义:礼节上的尊卑观念已为平等观念所取代 8
会考真题
• (2008年会考)14.1910年,蔡元培写了一则征婚 启事:“1.女子须不缠足者;……4.男死后,女 可再嫁;5.夫妇如不相合可离婚。”这反映出近 代中国出现的社会新习俗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