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子植物PPT

合集下载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pptx

被子植物分类主要形态学基础.pptx
第142页/共142页
第9页/共142页
.雌蕊组成和子房的位置
柱 头 湿性柱头、干性柱头
花 柱 空心花柱、实心花柱
雌蕊
子房壁
组成
子室
子 房 胎座
胚珠
上位子房
半下位子房周位花 下位子房上位花
上位子房下位花 油菜.大豆 上位子房周位花 桃.李.梅 桉、马齿苋 苹果、梨、南瓜、黄瓜
第10页/共142页
.胎座和胚珠的类型
胎座的类型
单叶与复叶的区别
单叶 单叶叶腋处有芽. 单叶叶柄基部有托叶. 单叶着生的枝上有顶芽.
复叶 复叶小叶叶腋处则无芽. 复叶的小叶柄处无托叶. 复叶总叶柄轴顶端无芽.
单叶在茎上排成叶序.
复叶的小叶均排列在一个 平面上.
单叶落叶时,叶片与叶柄 复叶常小叶先脱落,叶轴
同时脱落.
后脱落.
第2页/共142页
二.叶的形态术语
肉穗状 玉米.棕榈
二歧聚伞 大叶黄杨
柔 荑 杨柳.桑树
多歧聚伞 泽漆.叶下珠
伞 房 梨、山楂
轮伞花序 夏枯草.益母草
伞 形 葱、蒜.人参
头 状 悬铃木.菊科
隐 头 无花果.榕树
复伞房 石楠.花楸
复伞形 胡萝卜.芹菜
圆 锥 水稻.女贞.芒果
第14页/共142页
. 果实的发育与类型
根据果皮的来源分为:
花冠的 花 冠 离. 合 合 瓣 类
花冠
具花萼.花冠.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桃.花生) 缺乏完全花中任何一部分的花(桑.杨柳.玉米) 一朵花中同时具有花萼和花冠.(油菜.桃) 一朵花中仅具有一轮花被.(荔枝.菠菜) 一朵花中无花萼和花冠.(杨.柳.一品红) 一朵花中的花被层数增多.(月季.茶花)

被子植物分类PPT演示课件

被子植物分类PPT演示课件
38
本科1000属,约25000~30000种,广布 全世界,热带较少。我国约200余属, 2000余种,全国分布。 本科分为筒状花亚科和舌状花亚科。
39
筒状花亚科
头状花序全为筒状花,或边花为舌状,盘花为 筒状花;植物体不含乳汁。 蒿属:艾蒿、茵陈蒿 苍术属:白术、苍术 红花属:红花 菊属:菊花品种极多;野菊 向日葵属:向日葵 风毛菊属:雪莲花 千里光属:千里光 苍耳属:苍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0
41
大蓟
42
飞廉
43
一点红
44
三叶鬼针草
45
“稀芊”
46
闽粤千里光
47
48
49
白花蟛蜞菊
50
苍耳 51
茼蒿
52
黄鹌菜
53
菊芋(洋姜) 54
野茼蒿
55
加拿大蓬
56
胜红蓟
57
58
大丽菊
59
瓜叶菊
60
61
麦秆菊(蜡菊)
62
金光菊
63
万寿菊
64
65
舌状花亚科
16、芸香科
主要特征:木本、常绿,有香气;复
叶,有透明腺点,无托叶,环状肉质花 盘;子房上位,心皮合生;浆果核果或 柑果。 本科约150属,1500余种,分布热带、和 温带。我国29属,150余种。南北均产。
1
常见种类:
柑桔属:橙、桔、柚、柠檬、佛手柑 花椒属:野花椒、两面针 其他:金桔、黄皮、九里香
29
黄岑属:黄岑、半枝莲 其他:凉粉草、草石蚕(宝塔菜、螺丝 菜)
30
益母草
31
32
33
彩叶紫苏
34

被子植物分类ppt课件

被子植物分类ppt课件
萼片花 瓣状,雄蕊多数螺旋排列于隆起花 托下部;花托上部离生雌蕊多数。 (4)果实:聚合蓇葖果,或瘦果;
分类及常见种类
本科约50属,2000种,广布世界,多见于 北温带,我国有40属,约750种。
毛茛属: 毛茛 茴茴蒜
黄莲属: 黄莲 短萼黄连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乌头属: 草乌 卡氏乌头 黄芘乌头
飞燕草属:飞燕草
铁线莲属:棉团铁线莲
21
木兰科 Magnoliaceae-原始木本植物
木本, 有芳香(树皮、叶、花),单叶互生,小 枝托叶痕明显。花单生,萼、瓣相似(同被花), 3基数;雄蕊、雌蕊均多数,离生,螺旋状排列 在延长的花托上,子房上位,常为蓇葖果,种子 具胚乳。也可用下列歌诀以助记忆:
木本单叶含油腺, 托叶包芽最常见。 果常蓇葖花芳香。
37
精选ppt课件2021
38
4. 润楠属 Machilus
与楠木属相似。区别 为宿存的花被片不增 厚,反曲,果球形。
花被反卷
精选ppt课件2021
39
a. 短序润楠 M. brevflora
精选ppt课件2021
40
b.红楠 Machilus thunbergii
因果梗红色,故名
精选ppt课件2021
41
2.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全部为草本植物,花的结构与木兰科有许 多相同之处。木本植物以木兰科为起点, 草本植物则以毛茛科为起点,都认为是最 原始的被子植物,原始性状多。
精选ppt课件2021
42
(1)体态:全为草本,含生物碱; (2)叶:基生或茎上互生,常分裂,并
形成复叶。独叶草和星叶草具有叉状叶脉; (3)花:两性,整齐;常萼瓣各5个,

被子植物PPT课件

被子植物PPT课件

.
9
第四节 花程式、花图式和检索表
一、花程式和花图式 1、花程式
为了简单地说明一朵花的结构,花各部分的组成、 排列位置和相互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把一朵花的各 部分表示出来,称花程式。 例如:
百合科:*P3+3A3+3G(3∶3) 桃花: K5 C5A∞G1∶1 蚕豆花:↑K(5)C5A(9)+1 G1∶1∶∞
.
13
玉 兰 植 株
.
14
玉 兰 花 枝
.
15
玉 兰 花 解 剖
.
16
玉 兰 雌 雄 蕊
.
17
玉 兰 果 枝
.
18
其它常见种类:
紫玉兰(辛夷、木兰)
.
19
荷花玉兰
.
20
含 笑 花 枝
.
21
鹅掌楸(马褂木)
.
22
鹅掌楸的花
.
23
2、毛茛科Ranunculaceae——“草本之源” 是具有原始特征的科,双子叶草本植物都是由这个科的
.
5
细胞学依据
染色体的数目在一个物种内通常是稳定的,因而 可以作为植物分类的依据。减数分裂时染色体的行为 方式表明了不同亲本的染色体组之间配对的程度,因 而常用来揭示种间的关系。多倍化即一个细胞中出现 多套染色体,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多倍体大多是 由不同种之间的杂交产生的杂种染色体加倍而形成。 二倍体与四倍体交配,产生不育的三倍体,三倍体加 倍可成为能育的六倍体。二倍体与多倍体在形态上的 差异常很小,却是不同的物种。
.
7
DNA分子杂交法是分子生物学用于分类的又一方 法。由于各种生物的DNA上的碱基顺序是各不相同的, 因此DNA可作为分类的依据。DNA是以双螺旋结构存 在的,它是由二条方向相反、互相平行的单核苷酸链 通过碱基配对方式连接在一起的双螺旋体。这二条链 在加热到100℃后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就可以互相分离, 分离的二条链在适当的条件下又可再度结合。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课件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课件

生活史概述
生命周期
繁殖方式
繁殖成功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花的生长、 授粉、受精、种子形成和萌发等 不同阶段。
被子植物通过花进行有性生殖, 其中授粉是繁殖的关键过程之一。
种子的传播和萌发决定了被子植 物繁殖的成功率。
花的结构
1
花的雄蕊负责产生花粉, 雌蕊则含有子房和胚珠, 负责受精和种子形成。
3 花萼和花托
花萼是花的保护层,花托 是花的基部。
授粉的两种方式
被蜜虫传粉
被蜜虫传粉是被子植物中最常见的授粉方式,如蜜 蜂、蝴蝶、鸟类等。
风媒传粉
部分被子植物通过风力传播花粉,如松树、玉米等。
受精和形成种子
1
授粉后受精过程
经过花粉管生长和花粉与卵细胞结合,受精过程开始。
2
种子形成
受精后,胚珠发育为种子,其中包括胚乳和胚。
3
种子的成熟
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种子逐渐成熟,准备进行传播和萌发。
种子传播和萌发
动物传播
种子的萌发
部分种子通过动物消化系统传播, 如水果被动物食用后排泄出来。
种子在适宜的温度、光线和湿度 条件下开始萌发,接下来形成新 的植物。
风力传播
一些种子通过风力传播,如蒲公 英的种子会随风飞散。
总结
1 生活史流程概述
《被子植物的生活史》 PPT课件
本课件将带您深入了解被子植物的生活史,包括概述、与孢子植物的对比、 花的结构、授粉方式、受精与种子形成、种子传播与萌发等。
被子植物的概述
多样性
被子植物是地球上最多样的 植物类群,约有30万种。
主要特征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具有 花和真正的种子。
重要意义
被子植物在地球生态系统中 起着至关重要的生态功能和 经济价值。

被子植物的分类ppt课件

被子植物的分类ppt课件

3)聚合蓇葖果,每个心皮含1-2胚珠;或为带翅的坚果。
4)种子具小胚,胚乳丰富,成熟时常挂在细丝上,该丝来自珠柄 的螺纹导管。
编辑版ppt
8
玉兰(木兰属)
Magnolia denudata
编辑版ppt
9
编辑版ppt
10
紫玉兰 Magnolia liliflora 又名木兰、
辛夷,落叶灌木,常丛生,花蕾入药为 辛夷,含柠檬醛,丁香油酚、桉油精为 主的挥发油,主治鼻炎、头痛,作镇痛 消炎剂。
编辑版ppt
27
美洲黄莲Nelumbo lutea
(产于美洲)
编辑版ppt
28
莲(荷)
Nelumbo nucifera
编辑版ppt
29
编辑版ppt

王 莲Victoria regia
水生有花植物中叶片
最大的植物,直径可 达3米以上
30
编辑版ppt
王莲 Victoria regia
31
白睡莲
Nymphaea alba
花各部数目不多,定数(3、4、5) 花被分化,或退化为单被、无被花
花各部离生
花各部合生
整齐花
不整齐花
子房上位
子房下位
花粉粒具单沟
花粉粒具3沟或多沟
胚珠多数
胚珠少数
边缘胎座、中轴编辑胎版座ppt 侧膜胎座、特立中央胎座及基底胎座4
初生的、原始的性状 次生的、较完整的性状

单果、聚合果

真果
聚花果 假果
• 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暗紫色,外有宿存花被。种 子长卵形,紫色。
• 花期5-7月。果期至次年2-3月。
编辑版ppt
2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泻下作用稍缓,以消积化瘀为主。
27
应用大黄应注意的问题
1、大黄为骏泻之品,能伤正气,如非实证不可妄用 2、要根据不同病情,选择不同炮制品。 3、孕妇及产乳期慎用。(泻下成分在乳汁中有分布,可使婴儿腹泻) 4、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28
何首乌(Fleeceflower Root)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第十一章 被子植物门
第一节 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第三节 被子植物的分类和重要植物类生药
1
桑科
大麻
2
桑树
3
马兜铃科
细辛
1. 治疗风寒感冒 2. 头痛,牙痛,风湿
痹痛 3. 咳喘
4
北马兜铃
南马兜铃
5
6
蓼科 Polygonaceae
大黄的来源、植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态、采收加工、主产地
大黄的性状、显微、理化特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 用
⒈泻下作用:有效成分为结合性蒽醌衍生物,特别是番 泻苷ABCE等作用较强。
⒉抗菌、抗病毒作用:主要成分为游离的蒽醌类衍生物,以芦
荟大黄素、大黄素和大黄酸作用最好,主要抑制多数革兰氏阳性 菌、某些革兰氏阴性菌和某些真菌。
21
⒊ 保肝利胆作用:大黄对急性黄疸性肝炎有明显的退黄作用,能
降低血清谷丙转氨酶,减轻肝脏损害。大黄酸、大黄素能促进胆汁 分泌,松驰胆道括约肌。
39
26
不同炮制品的功效
大黄 酒大黄 熟大黄 大黄炭 醋大黄
苦寒,沉降,气味重浊,走而不守,直达下焦, 泻下作用峻烈,攻积导滞,泻火解毒力强。
酒炙后,其泻下作用稍缓,并借酒升提之性,引 药上行,以清上焦实热为主。
经酒蒸后,泻下作用缓和,减轻腹痛之副作用, 并增强活血祛瘀之功。
泻下作用极微,并有止血作用。
29
人形何首乌
30
【原植物形态】
多年生缠绕草本, 块根肥大。茎中 空.上部多分枝。叶 互生,叶片卵状心形, 托叶膜质鞘状,包茎: 圆锥花序顶生或胎生, 花小绿白色。瘦果三 角形.全体包于翅状 的花被内。
何首乌
31
性状特征
32
33
化学成分
含卵磷脂约3.7% 含蒽酮类化合物约1.1%,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其次 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ß-D-葡萄糖苷是何首乌 的 主要有效成分。
14
化学成分
大黄含有蒽类衍生物,包括蒽醌、蒽酚、蒽酮类以及 它们的苷类 蒽醌类:
15
蒽酮类:
R1
OH O
OH R2 大黄二蒽酮A
CH3 R2 COOH
OH O OH
番泻苷类:
COOH 掌叶二蒽酮A
CH2OH
CH3
R1
OH
COOH
B
H
C
OCH3
OH
CH2OH
B
H
C
OH
16
理化特征
➢本品粉末进行微量升华,可见菱针状或羽毛状结晶,加 碱液溶解并显红色。(羟基蒽醌类反应)
⒋ 止血作用:缩短出血和凝血时间,促进血小板聚集和降低抗凝
血 酶活性
⒌ 有降血脂、抗肿瘤、抗阿米巴、抗炎、降脂、利尿等作用。
22
功效
性寒,味苦。能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 通经 ,利湿退黄。
23
大黄的减肥制剂
24
大黄的炮制品
25
酒大黄的炮制
药物与酒拌匀
闷润(酒 被吸尽)
放凉
文火炒 出锅
17
薄层色谱
硅胶H-CMCNa薄层板 展开剂:石油醚-甲酸乙酯-甲酸(15:5:1) 显色:紫外灯(254nm)下检视
大黄药材在芦荟大黄素、大黄 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位 置显5个相同的橙黄色斑点
18
19
含量测定
药典规定,HPLC测定5种蒽醌类成分的总量 ,不得少于1.5%。
20
药理作用
34
鞣质类化合物,主要有儿茶精、表儿茶精、3- 0 -没 食子酰儿茶精、3-0-没食子酰原矢车菊苷元B1, 3,3’-0-没食子酰原矢车菊苷元B2
35
理化鉴定和含量测定
蒽醌类化合物反应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2,3,5,4´-四羟基 二苯乙烯-2-O-ß-D-葡萄糖苷含量不得少于 1.0%
36
何首乌的来源、植物形态、采收加工、主产地
何首乌的性状、显微、理化鉴别,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其它生药
7
大黄 (Rhubarb)
【来源】本品为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 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 【原植物形态】
⒈掌叶大黄 多年生草本,茎高约2米。基生叶叶片宽卵形或近圆形,掌 状5-7中裂;茎生叶互生,较小,具浅褐色膜质托叶鞘。圆锥花序,花小, 花被片6,红紫色。瘦果三棱状,具翅。
11
性状特征
1. 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片状。 2. 除尽外皮者表面黄棕色至红棕色,残留的外皮棕褐色,有的可见
类白色网状纹理。
12
3. 质坚实。 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皮部极狭,可见暗色形成
层环纹,内侧有细密的棕红色射线;髓部宽广,有星 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习称锦纹。
13
1.形成层 2.木质部 3.韧皮部 4.髓 5.星点
薄层层析
37
药理作用
抗衰老作用 补益作用 保肝作用 何首乌能阻止胆固醇在肝内沉积,降低血清胆固醇,而 有减轻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体外实验表明何首乌对结核杆菌、福氏痢疾杆菌均有抑 制作用
38
功效
性微温,味苦、甘、涩。生首乌解毒、消痈、润 肠通便;制何首乌能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 壮筋骨、化浊降脂
8
2.唐古特大黄 羽状
3.药用大黄 宽三
与掌叶大黄的主要区别为基生叶掌状深裂,再作
浅裂。 与掌叶大黄的主要区别为基生叶掌状浅裂,裂片
角形,花较大,白色。
药用大黄
唐古特大

9
采收加工
选择生长3年以上者,秋末或次春发芽前采 挖,除去须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 或直接干燥。
10
主产地
掌叶大黄主产于青海、甘肃、四川,产量占大黄 的大部分;唐古特大黄主产于青海;药用大黄主产于四 川、贵州和云南等地,产量很小,商品中少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