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教案 汉语听力教程二册第6课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5篇模版]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5篇模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f5269a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d.png)
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5篇模版]第一篇: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实录(部分)形式:短对话呈现文本,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六个场景。
场景一:人物介绍问题:1.这个男生叫什么名字?(张天明)2.他在哪出生的?3.他的父母在什么年代去的美国?场景二:商量旅行计划问题:1.丽莎的中文,西班牙文哪个比较好?(西班牙文)2.他们最后决定去中国还是墨西哥?场景三、看电视广告(泛听——选择;监听——填表格——表述——电话留言)问题:1.这是谁的广告?是什么广告?2.这是什么社?(环球文化旅游社)推出什么?(中国旅行)有几条路线?(三条)3.去文化(山水or经济)旅游的话会去那几个城市?4.广告上说什么?(留言),还有......还有........5.如果你是天明或丽莎,你会去哪个城市?场景四、旅行社(填表格)问题:1.张天明有哪些词没听懂?第一个是?(其他词同)2.“自选项目”是什么意思?——好,那我们再听一遍3.“一条龙”是什么意思——再听一遍;张天明用了什么表达?(不好意思)4.“短期签证”(同上),用了什么句子提出问题?(我的中文不太好)5.“江南水乡”(同上),(实在对不起)场景五:在机场(填模拟登记证)问题:1.谁在机场?2.从哪去哪儿的?3.坐的什么航空公司?4.班机号是?几点的飞机?几点登机?座位号是?5.登机口在哪儿?场景六:旅行在中国问题:1.周庄在哪儿?2.看到了什么?还有什么?。
3.介绍一下你眼中的周庄(2分钟准备一下)第二篇:如何上好对外汉语教学听力课对外汉语教师教你如何上听力课听、说、读、写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四个主要单项技能课,而听力课在四个单项技能课型的排列顺序中居于首位,这不仅显示其重要性,也说明听力课具有一定的难度。
笔者调查过很多外国留学生,当问起他们什么课型最难时,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是听力课。
听力课为什么会遭遇这样的处境?主要原因在于:1.“听”基本上是被动行为,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难以发挥,课堂气氛不容易活跃;2.有的老师没有掌握启发、引导学生听、解的方法,找不到分析讲解的切入点,上课没话可说,容易造成放录音带、对答案了事的结果,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觉得枯燥无味;3.听力水平的提高是缓慢无形的,往往不容易察觉,学生不容易看到进步,容易失去信心,产生恐惧感。
汉语听力教程 第二册(下)

词语解释
意味着:含有某种意义。
投机:(1)见解相同。如:我们一路上谈得很投机。 (2)利用某种时机谋取私利。如:~ 取巧、~ 买卖。
嘱咐:告诉对方记住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守候:(1)等待。如:他守候着家乡的消息。 ( 2) 看护。如: 护士日夜守候着伤员。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如:互不干涉内政。
汉语听力教程 第二册(下) Nhomakorabea
第二课
接人待物
教学目的 听力练习1 听力练习2 听力练习3 表达练习 张王李赵 生词 词语解释 表达形式 打招呼 生词 词语解释 表达形式 沟通 生词 词语解释 表达形式
教 学 内 容
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学习,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在社交 场合下使用的接待用语及应酬用语,帮助 学生了解一些在与汉族人进行交往的过程 中因注意的文化差异及部分社交礼俗,提 高学生的应变能力。
练 习
一、听录音,回答问题: 1.这位顾客想买一双什么样的鞋? 2.顾客在国营商店买到鞋了吗?为什么? 3.顾客最后买了一双什么样的鞋?在哪儿买的? 二、根据录音内容判断正误: 1.正()误()6.正()误() 2.正()误()7.正()误() 3.正()误()8.正()误() 4.正()误()9.正()误() 5.正()误()10.正()误() 三、根据说话人意向完成下列对话 1.甲:同志,您给拿一下那件毛衣。 乙:哪件? 甲:……(指处位置)。 乙:只有小号的了。 甲:…… (要求试穿)? 乙:买吗? 甲:……(否定) 2.甲:牛仔裤啊,80一条了,便宜了!小姐,买条牛仔裤吧!看上哪条了? 乙:有没有我穿的号? 甲:……(肯定)。 乙:这裤子质量可靠不可靠?掉不掉色? 甲:……(作出保证)。?- Ao,. 乙:太贵了,能不能便宜点儿? 甲:……(讨价还价)。
中级汉语听力教程教案:第六课

中级汉语听力教程教案:第六课第一篇:中级汉语听力教程教案:第六课中级一班听力课教案第六课一.课型中级汉语听力教材二.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听力(上)》第一课(傅由、杨一虹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三.教学对象掌握2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共34人,来自美国、英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四.教学内容1.生词:16个,包括名词8个,动词2个,形容词3个,副词1个,连词1个,介词1个。
2.课文:约270字的一篇关于女性称呼内容的文章。
3.习题:课后练习一、二、三。
五.教学目标 1.认知领域:(1)通过词语的学习,能够准备掌握生词的意思和用法,并与心里词典中的相关词语的建立关联,正确率达到90%以上。
(2)通过对课文的听力训练,能够掌握课文的大致内容和信息,正确率达90%以上。
(3)通过对课后的练习的训练,能够基本完成课后练习,正确率达90%以上,并且能运用相关的词语基本完整地复述课文内容及描述自己的某种经历,新语言点和词语的的正确使用率在90%以上。
2.技能领域:(1)听:能够听懂每分钟200个音节以上语速的课文。
(2)说:能够以叙述体复述课文,话语自然流畅。
(3)读:听完课文后,能够以每分钟200个字左右的速度朗读课文,语音、语调基本准确流畅。
(4)写:能够书写本课生词。
3.情感领域:(1)学生有了解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愿望。
(2)学生有描写自己某种经历的愿望。
4.学习策略:帮助学生继续自觉运用学习策略,通过个别化学习引导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通过小组学习体会合作学习的长处。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词汇掌握重点生词总、动不动、一来…二来等的词义和用法。
2.课文掌握此篇课文的大致内容。
七.教学方法1.课堂按照“生词—看题—听题—做题—核对”顺序,循序渐进。
2.运用直观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3.讲练结合,精讲多练,听说领先。
八.教学时间全课共一课,约两节课时,约90分钟完成九.教具媒体类:图片、动画、视频十.教学步骤1.组织教学:点名(1分钟)2.复习:(1分钟)3.导入:(1分钟)4.生词(10分钟)(1)领读(2)解释词义,有的例句加以辅助(见ppt)(3)齐读5.听课文,完成课文练习(60分钟)(1)介绍课文,.用2、3个问题引入(2)听第一遍,了解文章大意(3)听第二遍,完成判断正误和单项选择(4)同学回答问题,并核对答案(5)听第三遍,复述课文,浏览ppt文本(6)总结本课内容6.布置作业(2分钟)(1)完成补充练习(2)预习第七课 7.板书设计第二篇:中级汉语听力教程教案:第一课中级一班听力课教案第一课一.课型中级汉语听力教材二.使用教材《发展汉语中级听力(上)》第一课(傅由、杨一虹编著,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三.教学对象掌握2500词左右的汉语进修生,共34人,来自美国、英国、越南、韩国、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汉语教程(第三版)第二册 上》教案6 我比你更喜欢音乐

第六课我比你更喜欢音乐一、教学重点1.课文2.语法比较句:①A比B……②A没有B(这么/那么)……③A不如B数量补语感叹句:太/真+形容词好/多+形容词二、教具图片:飞机、火车、自行车、西瓜、苹果、葡萄上海市和北京市的地图CD唱片:在那遥远的地方三、教学要求1.通过课文讲练要求学生在理解课文意思的基础上,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逐段背说下来。
2.掌握汉字比字句的意义和用法,会用比字句表达比较。
四、教学步骤【第一、二节课】(一)组织教学(二)处理生词1.听写生词(请三四个学生分别到黑板前面听写,每人听写八九个词,其他学生在下面听写)。
2.老师领读生词(全班齐读一遍)。
3.学生个别认读,老师纠正发音和声调。
4.老师组词组句,让全班学生跟说。
老师组的句子要跟课文有关,既要体现语法点又要能结合班上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让学生既有亲切感,又感到有用。
每个句子都尽量让全班每个学生跟说一遍,要求他们懂意思,能流利地说出来,同时还要随时纠正他们的发音和声调、语调。
例如:比→西瓜比苹果大。
/飞机比火车快。
/学生A比B高。
/上海的人口比北京多。
变化→北京的变化很大。
/这些年北京有很大的变化。
最→最好/最高/飞机、火车、汽车中,飞机最快。
变→他变了。
/他变得爱学习了。
/爱说话了。
增加→来中国以后我体重增加了三公斤。
暖和→我的房间很暖和。
天气→天气预报/你听今天的天气预报了吗?气温→今天的气温很低。
迷→音乐迷/足球迷/电影迷光→光激光唱片我就有好几百盘呢。
古典→古典音乐/喜欢古典音乐现代→现代音乐/喜欢现代音乐曲→世界名曲/这是一首世界名曲。
流行→流行歌曲/这个破最近很流行。
/这种颜色很流行。
年轻→年轻人都喜欢流行歌曲。
/你们很年轻。
不如→我不如姐姐努力。
遥远一→我的国家离中国很遥远。
(三)处理课文1.领说课文:老师说一句,学生跟说一句,既要齐说也要让学生单独说,还要注意纠正发音和声调。
待学生基本能把课文的句子说出来以后再打开书。
(最新整理)《HSK标准教程2》第6课课件web

2.A:Where did you buy the mutton?B:Just in that store.(哪儿nǎr)(就jiù) Nǐ zài nǎr mǎide yánɡròu? Jiù zài nà jiā shānɡdiàn
(3)He has no money to travel.(旅游lǚyóu) T他ā m没é有iyǒu q钱ián l旅ǚy游ǒu。
(4)He gona lose weight.
T他ā 要yào减jiǎ肥nfé。i
2021/7/26
huāɡuānɡ
Tā de qīzi huāɡuānɡ le tā de 7qián.
这个 饭馆 的菜不 好吃。
2021/7/26
12
Liànɡcí de chónɡdié
量词的重叠Reduplication of Measure Words:every/each
练习:
天天
本本 个个 件件
杯杯
把把
1.我Wǒ 女nǚ p朋énɡ友yǒu 的dē衣yīf服u ______d都ōu很hěn h好ǎo看kàn。.
wài wàimiàn wàibiān ménwài fánɡjiān de wàimiàn
外----外面---外边--门外-----房间的外面
lìjù
例句:
1.Who's outside? Sh谁uí在zài外wà面imi?àn
2.Who's outside of the room?
Shuí zài fánɡjiān de wàimiàn?huòzhě
2021/7/26
11
最新对外汉语教案 汉语听力教程二册第6课讲学课件

说一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一、听录音,回答问题: 1.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我一见人多就头疼,所以转了一圈就
3、纯净(形):不含杂质,单纯洁净。~水。 4、英俊(形):容貌俊秀又有精神:~少年/~的水伙子 5、觅mi(动):寻找。寻寻觅觅。
五花八门
在我们的生活中,广告无处不在。请听几则广告…… , (一)
练习
一、听录音,回答问题: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 3.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4.题目为什么叫“消费者的权益”? 二、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三、根据录音内容,填出下列表示反问的句式:
对外汉语教案 汉语听力教 程二册第6课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陈述与说明的功能及一 些常用口语句式,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线索有条理 地叙述、说明事情的前后经过、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并能够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描绘与形容。
话 题:消费者的权益、广告、征婚启事、传说故事、不愉快 的经历、旅游景点介绍
消费者的权益
我上个星期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事情的经过这样的…… 这是上周六的事,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哪知道人很多,我一见人多就头疼,所以转了 一圈就从防盗通道出来了。快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两个保安追上来拽住了我,非要让 我跟他们回去一趟不可。我让他们说出理由,大个子说:“回去你就知道了。”这时,小 个子嘀咕了一句:“拿了东西不付钱还想溜?’’我一听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你们这 是什么意思?我只是看看,你们怎么倒像是在抓小偷?”大个子说:“不是‘像是在抓小 偷’,就是在抓小偷!’’小个子冲我嚷:“喂,你回不回去?你不回去也可以,把东西交 出来,罚十倍。“你们凭什么说我是小偷?”我愤怒了:“我偷什么了,你们说!” “你偷 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还用我们说?” 得了吧,别装了,快跟我们走一趟,否则我们就不 客气了!” “你们不能平白无故冤枉好人!”我大声抗议道。“冤枉没冤枉,回去再走一遍 防盗通道就清 楚了!”小个子冷冷地说。这时候,周围围了很多人,收银员也停下了手里的活,站起来 往我这边看,顾客们议论纷纷:“怎么了?” “抓了个小偷。” “偷什么了?”“好像身 上什么都没有。” “依我看,就是看他穿得太破,说话又有口音。” “商家怎么能平白 无故地怀疑顾客呢?今天怀疑他,明天就有可能怀疑你我了。” 这时,两个保安过来硬把 我拉回到超市的防盗通道又过了一遍,警铃没有响。小个子说:“没事儿了,你走吧。” 我愤怒地大声嚷道:“你们当众侮辱我,已经严重地侵犯了我的权益!既然错了,至少应 该道歉,难道你们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会说吗?!”于是我要求找超市经理讲理。“想见经 理?’’小个子扬起头:“经理今天休息。” “别说找经理,就是找总理,又能怎么样?’’ 大个子说。“我就不信没个说理的地方,我告诉你们,这事儿没完!”
对外汉语(第二版)中级听力Ⅱ第6课教案

***********************************************************教案第6课 时尚的产生教学任务1、重点学习词语:到处、模仿、抓住、时尚、开头儿、舍不得2、听力技能训练:能够听懂破牛仔裤、染指甲油等时尚的产生的故事,理解时尚有时是穷人无奈的发明这一结论。
3、与本课相关话题的讨论:复述故事内容,谈谈对故事的感受,查一下其他时尚是怎么产生的,并向同学汇报。
时间安排本课书所需课时:2课时(90分钟)教学实施1、畅所欲言(10分钟):三个题目都与时尚、流行有关。
第1、3题需要同学讨论,目的是听课文之前,激活听者关于时尚的储备知识。
第2题是图示裤子种类,能更容易地理解课文,同时扫除了词语障碍。
2、学习词语(10-12分钟):◆特别提示:本课的一些词语在PPT中给出图片。
如斗牛、膝盖、上台领奖、颜料、指甲油。
◆掌握生词表中涂为蓝色的重点词语,其他词语知道意思即可。
◆方法可以是老师带读;让学生分别朗读;老师纠正发音。
◆词语学习:上台:~领奖新领导~无地自容:非常不好意思。
登:~报~了一篇文章照片~在了报纸上流传:~起来一直~到现在~到海外染:~头发~成红色~脚趾甲抓住:~机会~问题的关键~小偷时尚:成为~ ~用品追求~(不必详说,见语言结构学习)打工:在哪儿~ 打过工舍不得:~吃、穿、花钱(不必详说,见语言结构学习)3、语言结构学习(10分钟):◆练习一、听录音,找出每组句子共同的地方。
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一些词语和结构的使用方法。
除了每组三个句子,老师要适当补充。
(1)到处:请学生用“到处”改写句子:“大街上,哪儿都是用iphone的人,可以怎么说?”(2)模仿:照样子学着做。
根据句子1提问:“怎么才能学好汉语?”让学生“模仿”老师的一个动作。
(3)抓住:把握住。
根据句子2提问:“公司为什么赚了钱?”***********************************************************(4)时尚:流行。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听力(II)1—10课教案

1、语言知识:时间词语、助词“了”、两三分钟 2、听力技能训练:听懂时间和概数的表达 3、与本课相关话题的补充练习:用带有时量补语或助词“了”的句子问答
本课书所需课时:2 课时(90 分钟)
1
教案编制:张风格
《发展汉语(第二版)·初级听力(II)》 编著 张风格
***********************************************************
◆两三分钟 这个短语表示的是大概的时间。即表示两分钟到三分钟。
提示: 表达大概的时间或者数量的叫概数。概数常用的几、多、来、左右等表示。 如: 几个小时、 二三十分钟、十多个、六七十来个人、50 岁左右(注意: 使用概数的时,其后要带量词。)
二、听力训练(课文和练习)(40-50 分钟)
1、词语部分 (1)先听生词和专名,再听短语。 (2)边听边跟读,纠正错误发音,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 (3)重点学习讨论: ◆初级 ◆办(理)
***********************************************************
用本课学到的与方位词和处所词相关的几个表达方式造句: ◆到某处还有多长距离。如: 从…..到……还有多远 离…..还有多远 ◆从一处到另一处的距离很近。如: 某处离某处…… 过了……就是…… 很快就到了 往前走就是……
2、句子部分 (1)听前讨论: ◆助词“了” (2)听第三句后: ◆说说“两三分钟”表示多长时间? (3)边听边跟读句子录音。
3、对话部分
对话一 (1)听对话一前提出练习一的问题,带着问题听。 (2)听对话一后:
◆说说“每个人要交两张照片”中的“要”的意思。 (3)做完练习二的填空以后,检查填写汉字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罚(动):处罚/惩罚/赏罚/罚款/罚他喝一杯。
8、平白无故(组):无缘无故。
艾力~挨了一顿打。小张~被罚了十块钱。 9、冤枉(动):①使无罪者有罪,没有事实根据给人加上恶名。别~好人。/对
不起,我~你了。
②不值得;吃亏:这个钱花得真~。走了不少~路。 10、抗议(动):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11、硬(副):(性格)刚强;(意志)坚定;(态度)坚决或顽固。 ~汉子/话说得~/我 不想参加, ~让我参加。 12、侮辱(动):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他人/~顾客 13、侵犯(动):①非法干涉别人,损害其利益。 ~版权/~农民利益/~国家财产
汉语听力教程 第二册(上)
第六课
来 龙 去 脉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掌握陈述与说明的功能及一 些常用口语句式,使学生学会按照一定的线索有条理
地叙述、说明事情的前后经过、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并能够对一些具体的细节进行描绘与形容。
话 题:消费者的权益、广告、征婚启事、传说故事、不愉快 的经历、旅游景点介绍 表达形式:凭什么、得了吧、依我看、别说……就是……、 拿…… 来比喻、无法、一再 文 化 点:公民的权利、民间传说 功 能:陈述(情节的展开、时间的推移) 说明
3.你考试没通过?得了吧,别骗我啦1
4.得了吧,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不要再提了!
三、依我看,就是他穿得太破,说话又有口音 “依我看”表示“按照我的看法”,常用在主语前,是提出、表明自己的观点时 的开头语,后有停顿。例如: 1.依我看,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2.依我看,咱们还是先吃饭吧,有什么问题吃完饭再商量。 3.这事也不全是他的错,依我看,你自己也有不对的地方。 4.依我看,事情不太容易解决。
四、别说找经理,就是找总理,又能怎么样 “别说……就是……”表示让步,“别说”后面的情况跟“就是”后面的情况相 比较,用来说明连后者都是这样,前者更应该这样。例如:
1.别说这一点点困难,就是再大的困难,我们也不怕。
2.别说是老马,就是我父母做错了,我该说也得说。 3.别说他50岁,就是他20岁,也没有我跑得快。 4.这么破的家具,别说50凹块钱,就是5m,我也不买。
练
习
一、听录音,回答问题: 1.这件事的起因是什么? 2.这件事的来龙去脉是怎么回事? 3.事情的结果怎么样? 4.题目为什么叫“消费者的权益”? 二、根据录音内容选择正确答案: 1. A B C D 2. A B C D 3. A B C D 4. A B C D 5. A B C D 6. A B C D 7. A B C D 三、根据录音内容,填出下列表示反问的句式: 1.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人很多。 2.你偷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 3.商家——平白无故地怀疑顾客呢? 4· ——你们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会说吗?1 5.别说找经理,就是找总理——? 四、两人一组复述课文。(注意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 五、讨论题: 说一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Fra bibliotek 生词
1.者 (缀) 2.权益 (名) 3.令 (动) 4.气愤 (形) 5.通道 (名) 6.拽 (动) 7.嘀咕 (动) 8.溜 (动) 9.冲 (介) 10.罚 (动) 11.得了 12.平白无故
13.冤枉 14.抗议 15.收银员 16.口音 17.怀疑 18.硬 19.警铃 20.当众 21.侮辱 22.侵犯 23.扬
消费者的权益
我上个星期去超市买东西的时候,遇到了一件令人气愤的事。事情的经过这样的…… 这是上周六的事,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哪知道人很多,我一见人多就头疼,所以转 了一圈就从防盗通道出来了。快走到门口的时候,突然,两个保安追上来拽住了我,非 要让我跟他们回去一趟不可。我让他们说出理由,大个子说:“回去你就知道了。”这 时,小个子嘀咕了一句:“拿了东西不付钱还想溜?’’我一听气得差点说不出话来,“你 们这是什么意思?我只是看看,你们怎么倒像是在抓小偷?”大个子说:“不是‘像是在抓 小偷’,就是在抓小偷!’’小个子冲我嚷:“喂,你回不回去?你不回去也可以,把东西交 出来,罚十倍。“你们凭什么说我是小偷?”我愤怒了:“我偷什么了,你们说!” “你偷 什么你自己心里清楚,还用我们说?” 得了吧,别装了,快跟我们走一趟,否则我们就不 客气了!” “你们不能平白无故冤枉好人!”我大声抗议道。“冤枉没冤枉,回去再走一遍 防盗通道就清 楚了!”小个子冷冷地说。这时候,周围围了很多人,收银员也停下了手里的活,站起来 往我这边看,顾客们议论纷纷:“怎么了?” “抓了个小偷。” “偷什么了?”“好像身上 什么都没有。” “依我看,就是看他穿得太破,说话又有口音。” “商家怎么能平白 无故地怀疑顾客呢?今天怀疑他,明天就有可能怀疑你我了。” 这时,两个保安过来硬 把我拉回到超市的防盗通道又过了一遍,警铃没有响。小个子说:“没事儿了,你走 吧。”我愤怒地大声嚷道:“你们当众侮辱我,已经严重地侵犯了我的权益!既然错了, 至少应该道歉,难道你们连一句道歉的话都不会说吗?!”于是我要求找超市经理讲理。 “想见经理?’’小个子扬起头:“经理今天休息。” “别说找经理,就是找总理,又能怎 么样?’’大个子说。“我就不信没个说理的地方,我告诉你们,这事儿没完!”
②侵入别国领域。
表达形式:
一、你们凭什么说我是小偷 “凭什么”意思是“根据什么”,表示质问的语气。例如: 1.凭什么不让我走? 2.凭什么他要来管咱们的事? 3.你凭什么怀疑我?
4.他凭什么这么说? 二、得了吧,别装了,快跟我们走一趟 “得了吧”是口语中常用的短语,表示阻止或否定;算了;行了。例如: 1.得了吧,你去也没用。 2.得了吧,别再夸我了1
(动) (动) (名) (名) (动) (副) (名) (副) (动) (动) (动)
词语解释:
1、者(缀):①用在形容词或动词后面,或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此动作 的人或事物。 如 强者/老者/作者/读者/符合标准者 ②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义后面,表示从事某项工作或信仰某个主义的人: 文艺工作者/共产主义者/教育工作者 2、权益(名):应该享受的不容侵犯的权利:合法~ 我们应当保护妇女儿童的~。 3、拽(zhuai)(动):拉:生拉硬~/~住不放/~ 一把 4、嘀咕di gu(动) ①小声说,私下里说:俩人一见面,就~上了。 你们俩儿一直在嘀嘀咕咕。 ②猜疑,犹疑:他看到这种局面,心里直犯~。 5、溜(动):偷偷地走开。他从后门~走了。 6、冲chong(介):向着或对着。我~小李摆了摆手。 老师~我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