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农科院经济植物研究所简介
中国著名科研院所 - 涉农

中国著名科研院所名单-涉农北京林业大学林业研究所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福建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福建省三明市真菌研究所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广东省家禽科学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简称黔东南州农科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杭州茶叶加工研究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南京野生植物综合利用研究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无锡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郑州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河北省廊坊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河北省水产研究所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华南热带作物科学研究院热带作物栽培研究所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江西省赣州地区畜牧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大学植物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天津市农业科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武汉大学植物科学研究中心云南大学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云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信息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建筑设计研究所广东省农业机械研究所广东省珠海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济南果品研究所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武汉粮食科学研究设计院 国内贸易部(原商业部)郑州棉麻加工研究所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蚕业科学研究所辽宁省沈阳市农业科学院林业部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农业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云南省林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轻工总会甘蔗糖业科学研究所 中国水稻研究所。
生菜的营养价值及高产栽培技术

·14·没有比心更宽的海,没有比信念更高的山!致富路上,蔬菜科技伴君行!生菜,又名莴苣,是叶用莴苣的俗称,属菊科莴苣属。
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部位是叶片,深受人们喜爱。
生菜原产欧洲地中海沿岸,由野生种驯化而来。
传入我国的历史悠久,近年来,栽培面积迅速扩大。
1营养价值因生菜茎叶中含有莴苣素,故生菜吃起来味微苦。
生菜具有镇痛催眠、降低胆固醇、辅助治疗神经衰弱等功效。
生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
生菜中含有一种“干扰素诱生剂”,可刺激人体正常细胞产生干扰素,从而产生一种“抗病毒蛋白”抑制病毒。
生菜的主要食用方法是生食,作为西餐蔬菜色拉的当家菜,中餐火锅主要菜系。
营养成分:每100克生菜含蛋白质1.20克,纤维素B1.20克,维生素C8.00毫克,维生素E1.32毫克,钙80.00毫克,铁1.20毫克,锌0.24毫克,铜0.09毫克,镁18.00毫克,钾206.00毫克,硒0.57微克,维生素A57.00微克,胡罗卜素340.00微克等。
功效作用:生菜具有清肝利胆、清热安神、养胃的功效。
适宜胃病、维生素C 缺乏者,适宜肥胖、减肥者,适宜高胆固醇、神经衰弱者、肝胆病患者食用。
医用减肥功效:生菜中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素,有钙、磷、钾、钠、镁及少量的铜、铁、锌。
常吃生菜能改善胃肠血液循环,促进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生菜中含有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有消除多余脂肪的作用,故又叫减肥生菜。
生食、常食可有利于女性保持苗条的身材。
食疗作用:生菜与营养丰富的豆腐搭配食用,则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多维生素的菜肴,具有清肝利胆,滋阴补肾,增白皮肤、减肥健美的作用。
生菜味甘、性凉;具有清热爽神、养胃的功效。
2高产栽培技术2.1选用优良抗病、耐抽薹品种品种的选择是生产高产生菜的关键,要选择品质优,耐抽薹,口感好,生长势强,产量高的新品种。
2.2培育壮苗2.2.1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在地势高且平坦的地块,排灌方便。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

研 究 室 .食 用 受 研 究 室 ,新 品 种 开 发 室 。 i 6 余 年 来 ,吉林 省农 业 科 学 院 作 物 育种 研 究所 先 后 承担 国 家 、省 部 级 科 技攻 关项 目 2 0 8项 .取 得 科 技 成 果 2 5项 ,获 国 家i 发 明 三 等 奖 1项 。 国 家 发 明 专 利 1项 ,省 科 技 进 步 二 等 奖 3项 ,三 等 奖 1 项 。先 后 培 育 出 高 产 、优 质 、 多抗 杂 交 高 粱 四 杂 0 2 5、吉 杂 1 8 吉 杂1 2 、 1 2 、吉 杂 1 3 吉杂 1 7 5 2、 2 等 0余 个 品 种 , 以 及公 谷 6 、 丰强 1 0 1等 系列 优 质 谷 、 麦 品种 。 品种 种 植 区域 i 遍 及辽 宁 、 吉 林 、 黑 龙 江省 及 内 蒙 古 东部 广 大 地 区 .其 中 高 粱 品 种 已 占高 粱 种 植 区 的 9 % 以 上 。 目前 累计 推 广 种 植 面 积 达 0
垃 用 矗 曩 ■ 墨 种誊 囊1 23 ‘种纛 一 目吉杂 1 3 吉林 省农 科院 作物 育种 研 究所 于2 0 年 通 过吉 林省 农作 物 品种 审定 2是 08 委 员会 审定的酿 酒专 用高粱 新品种 。 ■墨■ 健 l生育 期1 5—1 8 。幼 苗绿 色。 根 系发达 。株 高1 5 米 。穗 长3 厘 米 ,穗 粒 2 2夭 7厘 6 重 1 0.克 。 中 散 穗 。长 纺 锤 形 .千 粒 重 3 4 4 2克 , 角 质 率 3 8 。 籽 粒 圆 形 。 红 壳 红 粒 。 籽 粒 4.% 舍粗 蛋 白质82 %,粗 脂肪3 8 %,粗 淀粉7 .8 ,8 .9 6 8 %,单 宁18 .%。抗叶 病 、抗倒伏 ,人工接 种鉴 定对 丝黑穗 病表现 为中抗 。 产■性状 :2 0 年 参加吉 林省高 粱 中晚熟组 区域 试验 平均产量9 6 .公斤/ 06 0 96 公顷。2 0 年区 08 域试 验 平均产 量 8 5 .公 斤/ 9 91 公顷。2 0 年参 加生 产试 验 平 均产量 9 2 公 斤/ 顷。一般 产 08 92 公 量 1 0 公 斤/ 顷 。在 较 好 的 栽 培 条 件 下 , 公 顷 产 量 1 00 公 斤 以 上 。 0 00 公 5 0 囊 墙 一点 ;该 杂 交 种 一 般 在 5 上旬 至5 中旬 播 种 ,播 种 量 07~12 斤信 。亩 留 苗 月 月 . 公 6 00—7 0 株 。 保 留 分 蘖 , 施 足 底 肥 . 播 种 时 施 种 肥 磷 酸 二 铵 或 复 合 肥 1 5 50 0~1 公 斤 / 。 5 亩 拨节 初期 追施尿 素1 ~ 0 5 2 公斤, 。注意 防治粘 虫 、玉米螟 。 亩 迁 i 地 区 : 适 宜 在 吉 林 省 的 松 原 、 四平地 区和 白城 、长春 的部分 区域 。黑龙江 省的 第一积 温带及 内蒙古 的通 辽 、河套等 地种植 。
吉林省脱毒甘薯品种引进与评价

薯类研究 室试 验 区 , 验地 土质 为淋溶 黑钙 土 , 试 前 作 为大 豆 , 验 小 区 5行 区 , 长 6 m, 距 0 8 试 行 垄 .
_ 收 稿 目期 :0 0— 2~1 21 0 9
作 者 简 介 : 中伟 , 研 究 员 , 士 , 事薯 类 作物 育 种 及 相 关技 术 研究 , — al a gh n w i  ̄ a . O I 王 副 硕 从 Em i :w n z o g e@ j s C I. a T 通信 作 者 : 峰 ( 9 2~) , 究 员 , 事 薯 类 作 物 育 种 及相 关 技 术 研 究 , — alts @ 1 6 c m 刘 16 男 研 从 E m i yl 2 . o : f
所, 四川 省南 充市农 业科 学研 究所 引进 了 1 甘 6个 薯新 品种 参加 本 年度 的试 验 , 将 各 品种 在 吉 林 现
省 的表现 报告 如下 。
苏薯 8号 徐 州 甘 薯 研 究 中 心 安 平 1号 徐 州 甘 薯 研 究 中 心
紫 00 徐 州 甘 薯 研究 中 心 62
5-和紫 00 5 2 62品种 自 身特点鲜明 , 味较好 。以上 品种在 吉林省有推广市场 。 食
关键词 : 薯 ; 种 ; 甘 品 比较 试 验
中 囝 分 类 号 :5 2 0 ¥ 3 .2 文 献标 识 码 : B
Hale Waihona Puke 甘薯 (p m e e ts a ) 旋花 科甘 薯属 1o oabt a L m. 属 a 草 本植 物 , 世界 上重 要 的粮 食作 物 、 料作 物和 是 饲 食 品加 工 、 工 、 源 的 原 料作 物 。近 年 来 , 着 化 能 随
m, 区面积 2 小 区理 论保 苗 1 0株 , 验 小 小 4m , 2 试 区采用 顺 序排 列 , 验 材料 5月 2 日座水 栽 植 , 试 3 同时施 入底肥 , 验地 正常 管 理 ; 试 南薯 系 列 材料 8
中国农科院直属单位分布

1960 河南
茶叶研究所
1958 浙江
哈尔滨兽医研究所
1948 黑龙江
兰州兽医研究所
1957 甘肃
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1958 甘肃
上海兽医研究所
1964 上海
草原研究所
1963 内蒙古
特产研究所
1956 吉林
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1979 天津
沼气科学研究所
1979 四川
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1957 江苏
院属各单位
成立
省份
作物科学研究所
2003 北京
植物保护研究所
1957 北京
蔬菜花卉研究所
1958 北京
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001 北京
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1957 北京
蜜蜂研究所
1958 北京
饲料研究所
1991 北京
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北京
生物技术研究所
1986 北京
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1958 北京
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
1957 北京
农业信息研究所
1957 北京
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
2003 北京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
北京
农田灌溉研究所
1959 河南
水稻研究所
1981 浙江
棉花研究所
1957 河南
油料作物研究所
1960 湖北
麻类研究所
1958 湖南
果树研究所
1958 辽宁
郑州果树研究所
北京
110
8
北京
98
9
北京
112
17
北京
148
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

㊀山东农业科学㊀2022ꎬ54(12):81~90ShandongAgriculturalSciences㊀DOI:10.14083/j.issn.1001-4942.2022.12.013收稿日期:2022-09-17基金项目: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0402108NC)ꎻ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CARS-06-14.5-A12)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671712)ꎻ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定向委托项目(CXGC2021DX016)作者简介:安明哲(1982 )ꎬ女ꎬ吉林通榆人ꎬ助理研究员ꎬ从事农业科技管理工作和作物遗传育种研究ꎮE-mail:zhangyam980@sina.com张岩(1970 )ꎬ女ꎬ副研究员ꎬ从事图书馆管理工作和相关研究ꎮE-mail:zhangyan980@sina.com∗同为第一作者ꎮ通信作者:王洋(1973 )ꎬ男ꎬ吉林梨树人ꎬ博士ꎬ研究员ꎬ研究方向为作物遗传育种ꎮE-mail:jlsnkyw@126.com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安明哲1ꎬ张岩2∗ꎬ张妤2ꎬ徐敬业2ꎬ王洋3(1.吉林省农业科学院ꎬ吉林长春㊀130033ꎻ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ꎬ吉林长春㊀130033ꎻ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花生研究所ꎬ吉林公主岭㊀136100)㊀㊀摘要:本试验以高粱品种吉杂319为材料ꎬ研究枯草芽孢杆菌(SN3)处理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㊁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渗透调节和氧化应激作用ꎮ结果表明:盐胁迫显著抑制高粱种子萌发ꎬ且盐浓度越高ꎬ抑制作用越强ꎮSN3发酵液浸种显著提高高粱种子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ꎮ土壤中添加150mmol/LNaCl显著抑制高粱幼苗生长ꎬ同时显著降低幼苗根系活力㊁抗氧化酶活性ꎬ提高根系活性氧(ROS)㊁丙二醛(MDA)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ꎮSN3发酵液和菌悬液灌根均能提高盐胁迫下幼苗株高㊁茎粗㊁地上部和地下部干重ꎬ并显著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过氧化氢酶(CAT)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ꎬ显著降低ROS㊁MDA含量ꎬ同时提高根系脯氨酸㊁可溶性糖含量和K+/Na+比值ꎮ种子萌发阶段SN3发酵液浸种效果更佳ꎬ幼苗生长阶段SN3菌悬液灌根效果更好ꎮ这表明枯草芽孢杆菌(SN3)可通过提高高粱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㊁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增强ROS㊁MDA的清除能力ꎬ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ꎬ减轻盐胁迫对高粱幼苗的伤害ꎬ进而促进幼苗生长ꎬ提高抗盐性ꎮ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ꎻ盐胁迫ꎻ高粱ꎻ种子萌发ꎻ幼苗生长ꎻ渗透调节ꎻ氧化应激ꎻ生理特性中图分类号:S514.01㊀㊀文献标识号:A㊀㊀文章编号:1001-4942(2022)12-0081-10EffectsofBacillussubtilisonSeedGerminationꎬSeedlingGrowthandPhysiologicalCharacteristicsofSorghumunderSaltStressAnMingzhe1ꎬZhangYan2∗ꎬZhangYu2ꎬXuJingye2ꎬWangYang3(1.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Changchun130033ꎬChinaꎻ2.InstituteofAgriculturalEconomyandInformationꎬ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Changchun130033ꎬChinaꎻ3.PeanutResearchInstituteꎬJilin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ꎬGongzhuling136100ꎬChina)Abstract㊀InthisstudyꎬtheeffectsofBacillussubtilis(SN3)treatmentonseedgerminationꎬseedlinggrowthꎬosmoticregulationandoxidativestressofsorghumvarietyJiza319undersaltstresswerestudied.Theresultsshowedthatsaltstresssignificantlyinhibitedgerminationofsorghumseedsꎬandthehigherthesaltcon ̄centrationwasꎬthestrongertheinhibitioneffectwas.SeedsoakinginSN3fermentationbrothsignificantlyim ̄provedgerminationrateꎬgerminationpotentialꎬgerminationindexandvigorindex.Additionof150mmol/LNaClinsoilsignificantlyinhibitedtheseedlingsgrowthꎬsignificantlyreducedrootactivityandantioxidanten ̄zymeactivityꎬandincreasedthecontentsofreactiveoxygenspeciesꎬmalondialdehydeandosmoregulationsub ̄stances.TherootirrigationwithSN3fermentationbrothandbacterialsuspensioninreasedtheplantheightꎬstemdiameterꎬdryweightofaerialpartandundergroundpartofseedlingsundersaltstressꎬsignificantlyin ̄creasetheactivitiesofsuperoxidedismutaseꎬcatalaseandperoxidaseꎬsignificantlyreducedthecontentsofROSandMDAꎬandincreasedtheprolineandsolubleproteincontentsandK+/Na+ratioinroots.TheeffectofseedsoakingwithSN3fermentationbrothwasbetteratseedgerminationstageꎬandtheeffectofirrigatingtherootswithSN3bacterialsuspensionwasbetteratseedlinggrowthstage.TheresultsshowedthatB.subtiliscouldenhancescavengingcapacityofROSandMDAꎬreduceoxidativestressofcellsꎬalleviatedamageofsaltstresstosorghumseedlingsꎬandthenpromotethegrowthofsorghumseedlingsandimprovesaltresistancebyincreasingantioxidantenzymesactivitiesandosmoticadjustmentsubstancescontentsofsorghumseedlings.Keywords㊀BacillussubtilisꎻSaltstressꎻSorghumꎻSeedgerminationꎻSeedlinggrowthꎻOsmoticregula ̄tionꎻOxidativestress㊀㊀土壤盐碱化是限制种子萌发㊁植株生长和降低果实品质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1]ꎬ世界范围内近7%的土地面积和30%的农田受到土壤盐渍化影响[2]ꎮ我国东北地区的盐碱地是世界三大苏打盐碱土集中区之一ꎬ土壤盐渍化已经对农业生产和区域经济发展造成巨大危害ꎮ随着盐渍土面积的不断扩大[3]ꎬ如何有效利用和改良盐渍土地资源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ꎮ吉林省高粱种植面积连年超过9万hm2ꎬ出口量超过7000t/年ꎬ出口额超过300万美元/年ꎬ排名全国第二[4]ꎮ另外ꎬ高粱还是东北三省重要的杂粮作物之一ꎬ在农作物生产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ꎬ因其具有一定的耐盐碱㊁耐旱能力且水分利用率高而成为种植业结构调整中重要的替代作物ꎮ然而ꎬ较多的研究表明ꎬ高粱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对土壤高盐含量较敏感ꎬ且不同高粱品种表现出较大差异ꎬ土壤含盐量超过一定浓度时种子萌发率会明显降低ꎬ成苗率下降ꎬ且严重影响后期出穗能力ꎬ大幅降低产量[5ꎬ6]ꎮ因此ꎬ在盐碱地上种植高粱时ꎬ通过一定方法提高种子萌发期和幼苗期的耐盐能力是提高产量的首要问题ꎮ芽孢杆菌(Bacillus)是一类重要的根际微生物ꎬ大量的芽孢杆菌具有促生和防病作用[7ꎬ8]ꎮ研究表明ꎬ一些芽孢杆菌具有提高植物耐盐碱㊁耐干旱㊁耐低温的能力ꎬ可长期定殖在植物根系ꎬ诱导建立耐盐体系ꎬ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体系和一系列生理变化ꎬ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ꎬ保证正常生长:Hafsa等[9]研究发现ꎬ定殖在小麦根系的枯草芽孢杆菌D7能够大量分泌生长素吲哚乙酸(IAA)ꎬ促进小麦根系生长ꎬ并进一步与体内的耐盐物质结合来提高小麦的耐盐能力ꎻOuhaddou等[10]研究表明ꎬ根际促生菌可侵染生菜根系ꎬ通过提高生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来缓解盐胁迫ꎻWu等[11]研究发现ꎬ耐盐芽孢杆菌能够通过调节植物激素水平㊁调节脂质过氧化㊁积累甜菜碱和排除体内Na+来诱导小麦的应激反应ꎬ从而促进小麦生长ꎬ提高其耐盐胁迫能力ꎮ因此ꎬ筛选耐盐碱根际促生菌并利用其提高作物的耐盐碱能力㊁促进作物生长㊁提高作物产量是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ꎮ本研究以前期课题组筛选获得的一株根际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ꎬ编号:SN3)为试验菌株ꎬ以高粱品种吉杂319为试材ꎬ通过测定SN3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指标㊁幼苗生长指标以及苗期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ꎬ探究其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的促生作用ꎬ以期初步解释枯草芽孢杆菌(SN3)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作用机制ꎬ为盐碱地高粱种植提供技术依据和参考ꎮ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材料供试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acillussubtilisꎬ编号:SN3)从吉林盐碱地(125.12156ʎEꎬ42.5675ʎN)土壤中分离得到ꎬ保存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ꎮ供试高粱品种吉杂319来源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ꎮ通用营养土购自申之北园艺旗舰店ꎬ有机质含量为324g/kg㊁总氮10.1g/kg㊁有效磷24.06mg/kg㊁速效钾364mg/kgꎬpH6.29ꎮ2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1.2㊀试验方法1.2.1㊀菌体制备㊀取甘油保存的SN3试管种ꎬ划线培养于固体LB培养基平板上ꎬ37ħ培养24hꎬ次日接种于液体LB培养基(250mL锥形瓶ꎬ装LB培养液100mL)中ꎬ37ħ㊁140r/min摇床培养48hꎬ5000r/min离心10minꎬ分离收集菌体ꎬ分离后的发酵液4ħ保存ꎮ之后ꎬ菌体用无菌蒸馏水振荡清洗3次ꎬ相同条件下离心并收集干净菌体ꎬ用无菌水稀释并调整水量使菌悬液在600nm下的OD值为0.8ꎬ4ħ保存ꎮ1.2.2㊀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试验㊀试验于2022年2 7月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温室大棚内进行ꎮ将低温保存的高粱种子于25ħ下放置24hꎬ再选取颗粒饱满一致㊁无虫眼的种子ꎬ用无菌水冲洗3次㊁浸泡12hꎬ去掉漂浮种子后用0.2%高锰酸钾溶液浸种20minꎬ无菌水冲洗3遍ꎬ备用ꎮNaCl溶液配制:分别用无菌水配制出0㊁50㊁100㊁150㊁200㊁250㊁300mmol/L的NaCl溶液ꎬ121ħ灭菌15minꎬ冷却至室温备用ꎮ将高粱种子置于底部铺有2层滤纸的发芽盘中ꎬ每盘20粒ꎬ分别加入不同浓度NaCl溶液15mLꎬ每个浓度处理重复3次ꎮ发芽盘置于人工气候箱中ꎬ28ħ㊁LED光/暗为14h/10h下培养ꎮ1.2.3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种子萌发的影响试验㊀将筛选并经消毒后的种子分别进行以下4个浸泡处理ꎮ其中ꎬA处理:菌株发酵液(不含菌体)ꎻB处理:菌悬液(不含发酵液)ꎻC处理:LB液体培养液(不含菌体和发酵液)ꎻD处理:无菌蒸馏水ꎮ高粱种子在不同处理液下浸泡8hꎬ然后置于底部铺有2层滤纸的发芽盘中ꎬ每个发芽盘20粒ꎬ每个处理6盘ꎮ配制出0㊁150mmol/LNaCl溶液ꎮ每个处理分成两组ꎬ分别在2组发芽盘中倒入15mL两种NaCl溶液ꎬ各3盘ꎬ置于人工气候箱中28ħ㊁LED光/暗为14h/10h下培养ꎮ滤纸2天更换1次ꎬ同时倒入NaCl溶液15mLꎮ每隔12h观察高粱种子的发芽情况ꎬ用游标卡尺测量胚芽㊁胚根长度ꎮ具体试验组别见表1ꎮ1.2.4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㊀采用盆栽法在人工气候室中进行试验ꎬ幼苗生长条件为:28ħ㊁LED光/暗为14h/10h㊁空气湿度65%~75%ꎮ加仑盆高12cmꎬ直径16cmꎮ每㊀㊀表1㊀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处理组别处理组别处理A-1菌株发酵液+NaClA-2菌株发酵液+水B-1菌悬液+NaClB-2菌悬液+水C-1LB液体培养液+NaClC-2LB液体培养液+水D-1水+NaClD-2水+水盆装入营养土600gꎬ播10粒种子ꎮ设置8个处理ꎬ每个处理3盆ꎬ组别见表1ꎮ每天观察种子萌发情况ꎬ当大部分幼苗高度大于3cm时ꎬ开始进行盐胁迫试验ꎬ同时去掉弱苗ꎬ每盆留苗5株ꎮ第1天ꎬ每盆加入对应处理的SN3发酵液㊁SN3菌悬液㊁LB液体培养液㊁无菌蒸馏水50mLꎬ记为灌根处理第1次ꎻ5天后灌根第2次ꎬ常规管理ꎻ之后3天进行0㊁150mmol/LNaCl溶液50mL灌根处理ꎬ继续常规管理ꎮ盐胁迫15天时取幼苗ꎬ洗净根部ꎬ分别测量苗高㊁茎粗ꎮ将幼苗地上㊁地下部分开ꎬ洗净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ꎬ放入烘箱中105ħ处理20min后75ħ烘干至恒重ꎬ分别称取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ꎮ采用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法测定高粱幼苗根系活力[12]ꎮ1.3㊀测定项目及方法1.3.1㊀高粱种子萌发指标测定㊀当胚根长度大于种子长度一半时ꎬ认定为该种子萌发ꎮ第一粒种子发芽后连续观察10天ꎬ于第2天㊁第5天㊁第10天记录种子的胚芽和胚根长度ꎮ发芽率(%)=10天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ˑ100ꎻ发芽势(%)=5天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ˑ100ꎻ发芽指数=Σ(第n天发芽种子数/相应种子发芽天数)ꎻ活力指数=发芽指数ˑ(胚根长度+胚芽长度)ꎮ1.3.2㊀高粱幼苗生理生化指标测定㊀取幼苗根系ꎬ洗净后用滤纸吸干表面水分ꎮ各组均称取样品0.1gꎬ放入1.5mL离心管中ꎬ再分别加入4ħ保存的磷酸盐缓冲液0.9mLꎬ-80ħ预冻8h后在研磨器下制备成匀浆ꎬ再12000r/min低温离心5minꎬ吸取上清液用于相关指标测定ꎮ可溶性糖㊁脯氨酸(Pro)㊁丙二醛(MDA)㊁活性氧(ROS)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㊁过氧化氢酶(CAT)㊁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38㊀第12期㊀㊀㊀㊀㊀安明哲ꎬ等: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㊁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究所试验盒测定ꎮ1.3.3㊀高粱根系离子含量测定㊀取烘干幼苗根系ꎬ研磨后称取粉末0.5gꎬ经过微波消煮㊁灰化制备成待测样品ꎬ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测定根系Na+㊁K+含量ꎮ1.4㊀数据处理与分析试验各项指标数据均测定3次ꎬ采用Mi ̄crosoftExcel2019进行处理ꎬSPSS19.0软件进行相关性分析ꎬGraphpadprism8.0软件作图ꎬ单因素方差分析差异显著性(P<0.05)ꎮ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由图1可见ꎬ无菌蒸馏水处理种子发芽率达到93.78%ꎬ盐胁迫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ꎬ且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发芽率降幅逐步增大ꎬ150mmol/LNaCl处理下发芽率为57.67%ꎬ200mmol/LNaCl时发芽率呈现断崖式下降ꎬ300mmol/LNaCl时发芽率仅为1.75%ꎮ通过SPSS回归分析得到盐胁迫下种子发芽率的IC50值为144.66mmol/Lꎬ为便于统计ꎬ后续试验选择的NaCl胁迫浓度为150mmol/Lꎮ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浓度间差异显著(P<0.05)ꎮ图1㊀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发芽率的影响2.2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从表2可知ꎬ非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水处理的高粱种子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㊁活力指数均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ꎬ菌悬液+水㊁LB液体培养液+水㊁水+水处理之间的种子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无显著差异ꎬ可见ꎬSN3发酵液具有促进种子萌发的作用ꎮ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的种子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㊁活力指数均显著降低ꎬ可见ꎬ盐胁迫显著抑制高粱种子萌发ꎮ与水+NaCl处理相比ꎬ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处理的种子萌发指标均无显著差异ꎬ而菌株发酵液+NaCl处理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㊁活力指数分别提高44.23%㊁41.91%㊁86.70%㊁84.48%(P<0.05)ꎮ推测菌株SN3在发酵培养过程中产生某些活性物质ꎬ有助于提高种子的萌发率ꎬ而单独的菌悬液浸种因浸泡时间较短ꎬ菌株产生的活性物质含量低ꎬ未达到促进种子萌发的程度ꎮ㊀㊀表2㊀㊀㊀不同处理高粱种子萌发情况组别处理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A-1菌株发酵液+NaCl74.22ʃ3.57c59.45ʃ6.72c27.22ʃ1.85c71.34ʃ3.12cB-1菌悬液+NaCl52.12ʃ4.26d43.66ʃ7.47d16.78ʃ2.47d39.26ʃ3.78dC-1LB液体培养液+NaCl53.53ʃ6.27d42.47ʃ8.38d15.17ʃ2.86d39.58ʃ4.23dD-1水+NaCl51.46ʃ5.43d41.89ʃ7.45d14.58ʃ1.97d38.67ʃ3.27dA-2菌株发酵液+水98.74ʃ3.48a84.67ʃ3.47a55.68ʃ4.25a91.47ʃ5.58aB-2菌悬液+水94.54ʃ3.15b75.14ʃ3.18b34.77ʃ4.70b86.79ʃ4.69bC-2LB液体培养液+水94.67ʃ2.53b75.48ʃ4.56b35.18ʃ3.86b84.72ʃ5.12bD-2水+水94.74ʃ1.89b76.19ʃ5.12b35.89ʃ4.63b85.27ʃ4.84b㊀㊀注:同列数据后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2.3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和根系活力的影响由表3可以看出ꎬ非盐胁迫下ꎬLB液体培养液+水㊁水+水处理之间幼苗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干重㊁地下干重均无显著差异ꎬ可见ꎬ在本试验条件下LB液体培养液对幼苗生长没有明显影响ꎮ与水+水处理相比ꎬ菌株发酵液+水㊁菌悬液+水处理均显著提高幼苗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ꎬ表明菌株发酵液和菌悬液对幼苗生长具有促进作用ꎮ与菌株发酵液+水处理相比ꎬ菌悬液+水处理进一步显著提高株高㊁地上干重和地下干重ꎬ表明菌株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只能短期促进幼苗生长ꎬ而SN3在高粱幼苗根系土壤中成功定殖后可不断产生促生物质ꎮ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幼苗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干重㊁地下干重均受到显著抑制ꎮ与水+NaCl相比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处理幼苗株高㊁茎粗㊁地上干重㊁地下干重均显著提高ꎬ4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分别提高32.62%㊁21.86%㊁62.69%㊁23.68%和66.90%㊁42.21%㊁77.99%㊁34.21%ꎮ与菌株发酵液+NaCl相比ꎬ菌悬液+NaCl处理幼苗生长指标进一步提高ꎬ说明菌悬液对幼苗的促生作用显著大于单独的菌株发酵液ꎮ㊀㊀表3㊀㊀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生长的影响组别处理株高(cm)茎粗(mm)地上干重(g/株)地下干重(g/株)A-1菌株发酵液+NaCl11.22ʃ3.57e4.85ʃ0.72d4.36ʃ0.24e0.47ʃ0.06dB-1菌悬液+NaCl14.12ʃ4.26d5.66ʃ0.47c4.77ʃ0.58d0.51ʃ0.08dC-1LB液体培养液+NaCl8.52ʃ2.27f4.07ʃ0.38e2.78ʃ0.26f0.35ʃ0.05eD-1水+NaCl8.46ʃ2.43f3.98ʃ0.45e2.68ʃ0.19f0.38ʃ0.02eA-2菌株发酵液+水19.21ʃ4.52b6.42ʃ0.17a5.87ʃ0.52b0.74ʃ0.05bB-2菌悬液+水21.74ʃ3.48a6.58ʃ0.21a6.14ʃ0.38a0.81ʃ0.08aC-2LB液体培养液+水17.84ʃ4.34c6.33ʃ0.31b5.55ʃ0.43c0.59ʃ0.06cD-2水+水18.45ʃ3.88c6.31ʃ0.24b5.64ʃ0.57c0.61ʃ0.11c㊀㊀由图2可知ꎬ4个盐胁迫处理幼苗的根系活力均显著低于非盐胁迫处理ꎮ非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水和菌悬液+水处理的根系活力显著高于LB液体培养液+水和水+水处理ꎮ盐胁迫下ꎬ菌悬液+NaCl处理幼苗的根系活力最高ꎬ其次是菌株发酵液+NaCl处理ꎬ均显著高于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ꎮ虽然盐胁迫下菌株发酵液和菌悬液均能提高幼苗的根系活力ꎬ但仍难以恢复到非盐胁迫水平ꎮ柱上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ꎬ下同ꎮ图2㊀不同处理对高粱幼苗根系活力的影响2.4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细胞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的影响可溶性糖和脯氨酸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ꎬ在植物受到非生物胁迫时会大量积累ꎬ降低细胞渗透势ꎬ维持细胞结构稳定ꎬ缓解外界环境造成的胁迫作用[13]ꎮ由图3可知ꎬ非盐胁迫下ꎬ高粱幼苗根系中两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ꎬ菌株发酵液+水㊁LB液体培养液+水与水+水处理间无显著差异ꎬ而菌悬液+水一定程度上提高两种渗透调节物质含量ꎮ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对应的非盐胁迫处理ꎬ可见ꎬNaCl溶液灌根对幼苗产生严重的胁迫作用ꎬ导致根系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ꎮ菌株发酵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根系脯氨酸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ꎬ而菌株发酵液+NaCl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LB液体培养液+NaClꎮ与水+NaCl相比ꎬ菌悬液+NaCl处理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ꎬ分别提高26.37%㊁37.25%ꎮ表明菌株SN3在高粱幼苗根系土壤中定殖产生的代谢产物能刺激盐胁迫下根系中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积累ꎬ从而降低渗透胁迫损伤ꎬ增强抗逆性ꎮ图3㊀不同处理高粱幼苗根系的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58㊀第12期㊀㊀㊀㊀㊀安明哲ꎬ等: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㊁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2.5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中离子含量的影响从表4中可知ꎬ非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水㊁菌悬液+水㊁LB液体培养液+水㊁水+水处理间高粱幼苗根系的K+含量㊁Na+含量㊁K+/Na+值均无显著差异ꎬK+含量均大于24mg/kgꎬNa+含量均低于5mg/kgꎬK+/Na+值均大于5ꎮ说明ꎬ非盐胁迫下这4个处理的高粱幼苗根系中K+㊁Na+水平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ꎬ菌株发酵液㊁菌悬液灌根对根系离子平衡没有显著影响ꎮ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根系Na+含量均显著上升ꎬK+含量则显著下降ꎬK+-Na+平衡被严重打破ꎬ说明盐胁迫对高粱幼苗根系产生严重的离子毒性ꎮ与水+NaCl相比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处理根系K+含量显著升高ꎬ分别提高33.29%㊁102.84%ꎻNa+含量则显著降低ꎬ分别降27.74%㊁43.44%ꎻK+/Na+比同样显著升高ꎮ表明盐胁迫下SN3菌悬液和发酵液灌根均具有缓解盐胁迫下根系离子失衡的作用ꎬ而菌悬液灌根效果更佳ꎮ㊀㊀表4㊀㊀不同处理高粱幼苗根系的离子含量组别处理K+(mg/kg)Na+(mg/kg)K+/Na+A-1菌株发酵液+NaCl11.25ʃ3.57c18.55ʃ4.68b0.61cB-1菌悬液+NaCl17.12ʃ3.41b14.52ʃ3.46c1.18bC-1LB液体培养液+NaCl8.52ʃ2.21d26.33ʃ2.37a0.33dD-1水+NaCl8.44ʃ2.33d25.67ʃ3.42a0.32dA-2菌株发酵液+水24.76ʃ3.48a4.58ʃ0.21d5.41aB-2菌悬液+水25.36ʃ2.41a4.72ʃ0.32d5.37aC-2LB液体培养液+水24.58ʃ3.17a4.69ʃ0.28d5.24aD-2水+水25.99ʃ1.88a4.88ʃ0.41d5.33a2.6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ROS㊁MDA含量的影响从图4可知ꎬ盐胁迫处理(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幼苗根系超氧阴离子(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盐胁迫处理(菌株发酵液+水㊁菌悬液+水㊁LB液体培养液+水㊁水+水)ꎮ盐胁迫下ꎬ与水+NaCl相比ꎬLB液体培养液+NaCl处理根系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无显著差异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处理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ꎬ分别降20.52%㊁22.93%和38.53%㊁51.53%ꎮ与菌株发酵液+NaCl相比ꎬ菌悬液+NaCl处理O2 -产生速率和MDA含量显著降低ꎬ分别降22.66%和37.11%ꎮ表明SN3菌悬液和菌株发酵液灌根一定程度上能缓解盐胁迫对高粱幼苗根系细胞产生的氧化应激作用ꎬ以SN3菌悬液的效果更好ꎮ图4㊀不同处理高粱幼苗根系的ROS㊁MDA含量2.7㊀菌株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图5显示ꎬ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NaCl㊁菌悬液+NaCl㊁LB液体培养液+NaCl㊁水+NaCl处理根系SOD㊁POD活性均显著高于对应的非盐胁迫处理ꎬ而CAT活性均低于对应的非盐胁迫处理ꎮ非盐胁迫下ꎬ菌株发酵液+水㊁LB液体培养液+水㊁水+水处理之间SOD㊁CAT㊁POD活性无显著差异ꎬ但均显著低于菌悬液+水处理ꎮ可见ꎬSN3定殖在幼苗根系或土壤中ꎬ可以提高植株的抗氧化活性ꎬ从而降低盐胁迫损伤ꎮ无论盐胁迫还是非盐胁迫下ꎬ菌悬液处理的SOD㊁POD㊁CAT活性均显著高于菌株发酵液㊁LB6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液体培养基及水处理ꎬ其次为菌株发酵液处理ꎬ表明菌株发酵液和菌悬液均能提高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的酶活性ꎬ且菌悬液的作用更强ꎮ图5㊀不同处理高粱幼苗根系的抗氧化酶活性2.8㊀高粱幼苗根系氧化应激指标与根系活力㊁渗透调节物质的相关性分析从表5可以看出ꎬ根系活力㊁K+与SOD㊁CAT㊁POD㊁MDA㊁ROS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ꎮ高粱幼苗在受到NaCl胁迫时根系K+含量会显著降低ꎬROS大量积累对根系细胞造成氧化损伤ꎬ导致MDA含量增加ꎬ根系活力下降ꎬ此时体内抗氧化酶系统被激活ꎬSOD㊁CAT㊁POD活性升高ꎬ从而清除过多的氧自由基ꎬ维持细胞内氧化和抗氧化平衡ꎮSOD㊁POD㊁ROS与脯氨酸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ꎬSOD㊁CAT㊁POD㊁MDA㊁ROS与可溶性糖㊁Na+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ꎬ说明盐胁迫会导致根系Na+含量显著上升ꎬ破坏根系离子平衡ꎬ植株会通过提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㊁可溶性糖)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来提高抗逆性ꎮ㊀㊀表5㊀高粱幼苗根系氧化应激指标与根系活力㊁㊀㊀渗透调节物质的相关系数指标根系活力脯氨酸可溶性糖K+Na+SOD-0.813∗0.992∗∗0.763∗-0.761∗0.739∗CAT-0.832∗0.4510.873∗∗-0.888∗∗0.894∗∗POD-0.825∗0.995∗∗0.773∗-0.753∗0.732∗MDA-0.932∗∗0.6530.937∗∗-0.971∗∗0.979∗∗ROS-0.965∗∗0.752∗0.959∗∗-0.991∗∗0.998∗∗㊀㊀注:∗表示在0.05水平上显著相关ꎬ∗∗表示在0.01水平上极显著相关ꎮ3㊀讨论3.1㊀枯草芽孢杆菌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的抗盐促生作用研究表明ꎬ枯草芽孢杆菌对非生物胁迫(高盐㊁干旱㊁水淹等)具有较强的耐受性ꎬ且能协同提高根际植物的抗逆性[14ꎬ15]ꎮ陆叶[16]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的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ꎻHamid等[17]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Y16可通过提高盐胁迫下向日葵的K+与Na+比来缓解盐胁迫作用ꎻQi等[18]研究发现枯草芽孢杆菌可以通过提高黄瓜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来减轻盐胁迫作用ꎬ这些研究结果均表明枯草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缓解植物盐胁迫的作用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枯草芽孢杆菌SN3的发酵液能够显著提高高粱种子的发芽率㊁发芽势㊁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ꎻ菌株发酵液和菌悬液都能促进高粱幼苗生长ꎬ显著提高根系活力ꎮ其原因可能是SN3在发酵和土壤定殖过程中产生了某些生物活性物质ꎬ如生长素㊁细胞分裂素㊁赤霉素等ꎬ激活了种子的休眠ꎬ促进根系生长ꎬ从而提高种子78㊀第12期㊀㊀㊀㊀㊀安明哲ꎬ等:枯草芽孢杆菌对盐胁迫下高粱种子萌发㊁幼苗生长及其生理特性的影响和幼苗的抗逆性ꎮ李丽艳等[19]研究表明ꎬ从盐地碱蓬筛选获得的耐盐促生芽孢杆菌具有较强的分泌生长素能力ꎬ从而促进燕麦生长ꎻ高亚慧[20]筛选获得的芽孢杆菌可通过分泌生长素㊁水杨酸㊁赤霉素对烟草产生促生作用ꎮ另有原因可能是ꎬSN3在土壤中具有溶磷㊁解钾㊁分泌铁载体等作用ꎬ可为植株生长提供更全面的营养元素ꎬ进而促进幼苗生长[21ꎬ22]ꎮ3.2㊀枯草芽孢杆菌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的渗透调节作用盐胁迫对植物的毒害作用之一就是使根系细胞内渗透势增强ꎬ导致根系水分吸收受阻ꎬ进而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能力[23]ꎮ可溶性糖㊁脯氨酸作为植物体内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ꎬ盐胁迫时会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ꎮWang等[24]研究发现ꎬ盐胁迫下玉米幼苗体内可溶性糖和脯氨酸含量会显著上升ꎬ以此起着缓解盐胁迫作用ꎻRashedy等[25]研究发现ꎬ盐胁迫下叶面喷施脯氨酸溶液可提高石榴植株的渗透调节作用ꎬ从而提高产量ꎮ另有研究表明ꎬ盐胁迫下植株体内积累的渗透调节物质可降低细胞内的渗透势ꎬ使根系吸收的水分朝植物生长方向运输ꎬ进而调节植株适应盐胁迫环境的能力ꎬ提高抗逆性[26ꎬ27]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可溶性糖㊁脯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非盐胁迫处理ꎬ枯草芽孢杆菌SN3发酵液和菌悬液灌根后根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进一步提高ꎬ且后者的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显著高于前者ꎮ这表明菌株SN3在根系或土壤中成功定殖后诱导产生了大量活性代谢产物ꎬ继而使高粱幼苗表现出较强的抗渗透胁迫能力ꎮ植物生长发育离不开N㊁P㊁K等元素ꎬ这些营养元素不仅可以为植物合成各种代谢物质提供碳骨架ꎬ还在渗透调节中起着重要作用ꎮ盐胁迫会导致根系吸收大量的Na+ꎬNa+是诱导植物产生离子毒害的主要离子ꎬ细胞质中大量的Na+会排斥其它离子如K+ꎬ严重影响植物吸收其它矿质元素ꎬ从而使植株出现缺素症ꎮ研究表明ꎬ植物细胞质内K+含量高低与植物的耐盐性呈显著相关性ꎬ细胞质内K+/Na+值越高ꎬ植株的耐盐性越强[28ꎬ29]ꎮ本研究结果显示ꎬ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Na+含量显著升高ꎬK+含量显著降低ꎬK+/Na+值随之降低ꎻ用枯草芽孢杆菌SN3发酵液和菌悬液灌根后ꎬ幼苗根系K+含量显著上升ꎬNa+含量降低ꎬK+/Na+值随之升高ꎬ说明两处理具有调节根系离子平衡的作用ꎬ可提高植株的耐盐性ꎮ3.3㊀枯草芽孢杆菌SN3对盐胁迫下高粱幼苗根系氧化应激的作用研究表明ꎬ盐胁迫下植物体内产生的大量活性氧(ROS)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ꎬ通过攻击植物体内核酸㊁蛋白质㊁脂肪等产生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ꎬ而MDA又会进一步使细胞膜发生脂质过氧化ꎬ导致膜的通透性增大ꎬ大量有害物质进入胞内ꎬ从而使植物的生理代谢功能发生紊乱[30]ꎮ为了维持细胞的氧化平衡ꎬ植物体内的抗氧化酶系统会被激活ꎬ表现为:SOD活性增强ꎬ将超氧阴离子(O2 -)分解成H2O2ꎻCAT和POD活性也随之增强ꎬ将产生的H2O2进一步氧化分解成水ꎬ从而消除细胞的氧化应激损伤[31]ꎮ研究表明ꎬ盐胁迫下植物体内ROS㊁MDA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会明显提高ꎬ施加外源芽孢杆菌菌剂后ꎬ体内抗氧化酶活性会进一步提高ꎬ而ROS㊁MDA含量会显著降低ꎬ从而缓解盐胁迫作用[32]ꎻAli等[33]研究显示ꎬ盐胁迫下添加芽孢杆菌(PM25)可进一步提高玉米幼苗体内抗氧化酶相关基因的表达ꎬ使抗氧化酶水平显著升高ꎬ从而缓解盐胁迫造成的细胞氧化损伤ꎻAzeem等[34]研究表明ꎬ耐盐芽孢杆菌(PM22)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玉米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ꎬ降低H2O2㊁MDA含量ꎮ本研究结果表明ꎬ枯草芽孢杆菌SN3发酵液和菌悬液均能显著降低根系O2 -的产生速率和MDA含量ꎬ还显著提高根系SOD㊁CAT㊁POD活性ꎬ继而降低细胞的氧化应激作用ꎬ提高高粱的盐胁迫抗性ꎻ且盐胁迫下SN3菌悬液灌根的作用效果显著高于发酵液ꎬ说明SN3可在150mmol/LNaCl胁迫土壤中成功定殖ꎬ可作为生物菌剂在盐碱地区用于提高植物的耐盐性ꎮ4㊀结论本研究表明ꎬ150mmol/LNaCl胁迫会严重抑制高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ꎬ且盐浓度越高ꎬ抑制作用越强ꎻ盐胁迫下幼苗根系活力显著降低ꎬROS㊁MDA含量则显著上升ꎬ根系K+-Na+平衡被打破ꎬ虽激活了抗氧化酶系统ꎬ促进了渗透调节物质积累ꎬ但无法抵御盐胁迫损伤ꎬ导致幼苗的生理88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山东农业科学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第54卷㊀。
三所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介绍

三所国家级农业科学研究院介绍河南省科学院商飞飞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是国家级综合性农业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农业重大基础与应用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的任务。
全院共有39个研究所(中心),1个研究生院,1个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在39个研究所中,从事种植业研究的有16个,养殖业10个,经济、环境资源8个,农业工程和高新技术5个。
有24个研究所分布在全国16个省(市、区)。
全院建有2个国家重大科学工程,5个国家重点实验室,32个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52个中国农业科学院重点开放实验室;15个国家农作物、畜禽改良中心,1个分中心;5个国家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24个农业部野外台站;5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质检中心,37个部级质检中心;1座国家农作物种质资源长期库,10座中期库,12座国家农作物圃;1座馆藏文献210万余册,33万余种的国家农业图书馆,建有数据量80G以上的大型农业科学数据库。
∙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北京)∙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蜜蜂研究所(北京)∙饲料研究所(北京)∙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生物技术研究所(北京)∙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农业信息研究所(北京)∙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北京)∙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北京)∙研究生院(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新乡)∙中国水稻研究所(浙江富阳)∙棉花研究所(河南安阳)∙油料作物研究所(武汉)∙麻类研究所(长沙)∙果树研究所(辽宁兴城)∙郑州果树研究所∙茶叶研究所(杭州)∙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兰州兽医研究所∙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上海兽医研究所∙草原研究所(呼和浩特)∙特产研究所(吉林吉林)∙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沼气科学研究所(成都)∙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京)∙烟草研究所(山东青州)∙柑桔研究所(重庆)∙甜菜研究所(哈尔滨)∙蚕业研究所(江苏镇江)∙农业遗产室(南京)∙水牛研究所(南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家禽研究所(江苏扬州)∙甘薯研究所(江苏徐州)中国水产研究院——农业部直属的综合性渔业科研机构,作为国家级水产科研机构,担负着全国渔业重大基础、应用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研究的任务,在解决渔业及渔业经济建设中基础性、方向性、全局性、关键性重大科技问题,以及科技兴渔、培养高层次科研人才、开展国内外渔业科技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

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安仕博刘晓冬于翠香张海燕张阳赵福顺*(吉林省农业科学院130033)摘要:通过对吉林省进行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行动,主要查清了吉林省各类经济植物的种类、分布范围、主要特征等基本情况;通过走访调研获得省内各类经济植物的种植历史、栽培制度、品种变化、种植品种的种类、分布、多样性等信息。
全省共收集各类经济植物种质资源848份,隶属于24个科57个属。
并对吉林省1956年(代表解放初期)、1981年(代表家庭联产承包初期)以及2014年(代表农村土地流转时期)三个时期的主要经济植物种植情况等金雄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为推进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经济植物,种质资源,吉林省,收集种质资源,又叫遗传资源,包含地方品种、新培育的推广品种、重要的遗传材料以及野生近缘植物等。
农作物种质资源是作物品种选育和基因型鉴定等研究的基础,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存数量在国际上名列第二,但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农业科技进步、环境污染等原因,植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很多拥有重要基因资源的地方品种因受抗性弱、产量低、经济价值低等因素影响而遭淘汰。
开展种质资源调查工作,抢救性收集地方古老及年代久远的育成品种、濒危野生近缘种等资源,对保障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多样性和地方农业发展尤为重要。
吉林省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商品粮生产基地。
吉林省地貌形态差异明显,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可分为东部山地和中西部平原两大地貌,气温、降水等也有着显著的地域差异,所以省内各地种植的农作物也有一定差异性。
距全国第二次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已过去30多年的时间,随着吉林省经济和农业发展,种质资源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为了解吉林省经济植物种质资源情况,进一步保护和利用种质资源,吉林省农业农村厅和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于2020年开展种质资源征集与调查收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