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位因素分析总结
区位因素归纳

一、工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1、位——地理位置2、水——水源3、土地——空间(充足否、地价)社会经济:1、资源条件:原料、燃料2、交通(包括交通便捷程度和信息网络的通达度):便于物资、人员、信息交流3、市场(腹地、毗邻)4、科技5、劳动力(劳动力价格、素质、数量)6、政策7、军事:国防安全需要(军工厂)8、个人:个人偏好情感(归国华侨投资办厂)环境污染(河流下游、盛行风下方向,垂直于风向的郊区)二、农业区位因素分析自然因素1、地:地形2、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3、灌溉水源4、土:肥沃、土层厚度、酸碱度社会经济因素1、市场(人口、城市密集否)2、交通3、国家政策4、劳动力5、科技:机械、良种、化肥、冷藏城市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b热带地区城市分布在高原上;c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开阔的低地2、气候:中低纬地区温暖,沿海地区湿润(温暖湿润)3、河流(供水、运输功能)起点、终点、交汇处4、资源条件:丰富社会经济因素1、交通条件2、政治因素3、军事因素4、宗教因素5、科技因素6、旅游因素四、交通运输路线.的区位因素自然因素1、地形:a平坦:对选择限制少,少占耕地;b起伏大:隧道(背斜);沿等高线延伸,延长里程;c河流湍急,不利航运,开发水电;少跨越河流;避开沼泽地2、地质:a喀斯特地貌:防塌陷、渗漏;b地质不稳定:加固地基、避开断层3、气候:a公路、铁路:防暴雨、洪涝、冻土、泥石流;b水运、航空:防大雾、大风社会经济方面1、经济(主导)2、社会:巩固国防、促进民族团结、促进革命老区、边疆地区、落后地区经济发展3、科技五、交通运输路点.的区位因素卫星发射基地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2、纬度:地球自转的线速度3、地势:开阔平坦【人文条件】1、人口:地广人稀2、交通:交通便利3、军事:符合国防安全需要航空港选址的区位条件【自然条件】1、地形:有平坦开阔、坡度适当的地形,以保证排水;地势高2、地质:有稳定的地质条件3、气候:少云雾【社会经济条件】1、交通条件:位于郊区,与市区有便利的交通联系2、经济: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港口建设的区位条件分析【自然条件(决定港口位置)】1、水域条件:港阔水深(等深线密集,有利于停泊靠岸避风)2、陆域/筑港条件:陆地地质稳定、地形平坦、坡度适当(有利于安排建筑用地、港口设备)【社会经济条件(影响港口兴衰)】1、经济腹地条件:经济腹地是否广阔、客货流量大小、腹地经济性质(经济腹地的广阔与否影响着客货流量;客货流量影响着港口的兴衰;腹地经济性质决定港口性质<综合港、专业港等>)、2、城市依托(交通便利;为港口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支持)3、政策条件:对外开放地区建成自由贸易港。
地理最全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
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

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一)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水源:靠近水库0、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2.经济因素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3.社会因素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4.环境因素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区位因素分析概括总结(二)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城市常常是因单个区位因素而兴起,却会因多个区位因素而发展。
城市的区位因素分析

• A.河流上游水力资源丰富的地方
• B.森林茂密的地区
• C.河流中下游平原地区
• D.山区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
• 5、造成台湾东西部城市密集程度差异的主要
区位因素是 B
• A.气候 B.地形 C.资源 D.军事
6、我国目前的城市绝大多数分布在( C )
A.第一阶梯 B.第二阶梯 C.第三阶梯 D.沿海
2、影响城市区位的新因素 A、科技中心——日本筑波科学城 B、旅游胜地——张家界 C、国家政策——深圳
小结
• 一、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与城市区位 • 二、交通与城市区位 • 三、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 四、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 1、河流对城市的影响很大,通常属于不利于
城市建设和发展的位置是( ) B
布达拉宫
耶路撒冷 梵蒂冈
作为宗教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
三、政治、军事、宗教与城市区位
1、政治职能为主的首都 ——华盛顿、堪培拉、伊斯兰堡、巴西利亚
2、宗教职能突出的城市 ——麦加、麦地那、梵蒂冈、拉萨
随 科 技 进 步 发 展 起 来 的 城 市
四、城市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
1、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变化 A、宗教、军事的影响——已经很弱 B、交通、自然资源的影响——依然巨大
二、交通与城市区位
1、建在交通线上的城市 • 古代:
南方城市——河流汇合处——宜宾、重庆、武汉 北方城市——大道汇合处——邯郸 现代: 铁路枢纽:
京广线——石家庄、郑州、株洲 京沪线——蚌埠、济南 陇海线——宝鸡、徐州 2、交通线的变化对城市的影响
扬州、济宁
新建首都:荒芜人烟的高原上 崛起的首都巴西利亚
(二)地形与城市区位 1、平原——城市分布的理想环境 2、高原——热带地区城市的优良场所 3、山区——城市多分布在河谷或在开阔低地
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

分析工业的区位因素
工业的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地理位置的因素。
以下是工业区位因素的分析:
1. 市场因素:工业企业选择的区位通常会受到市场需求的影响。
距离市场消费者近,能够更快地满足市场需求,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 劳动力因素:工业企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支持,因此劳动力的可获得性和成本是区位决策的重要因素。
一些地区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对工业企业具有吸引力。
3. 能源和物流因素:工业企业对能源和物流的需求很高。
因此,选择临近能源和运输节点的地点能够降低能源和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
4. 政策和法规因素:政府的政策和法规对于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有重要影响。
一些地区可能会出台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吸引工业企业,例如提供税收优惠、土地开发等。
5. 基础设施因素:工业企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很高,包括道路、铁路、港口、机场等。
选择临近完善的基础设施的地区,能够提供更便捷的物流和运输条件。
6. 生态环境因素:一些工业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选择需要考虑到是否
符合环保标准。
一些地区可能会存在污染物排放和废物处理等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工业的区位因素是一个综合性的考量,其中市场因素、劳动力因素、能源和物流因素、政策和法规因素、基础设施因素和生态环境因素都是影响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地点的重要因素。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

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必须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店铺在此整理了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的资料,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分析介绍一、地形与城市区位1.城市主要分布在平原:我国城市主要分布在第三级阶梯上,美国三大城市带位于平原上。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且有利于交通联系和节省建筑投资,是城市发育的理想场所。
2.热带城市分布在高原:巴西城市主要分布在巴西高原上,而不是亚马孙平原上。
热带地区低地闷热,居住条件不利。
3.山区城市分布:在河谷或在比较开阔的低地分布,如汾河、渭河谷地城市的分布。
二、气候与城市区位气候对城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世界上的城市,大多数分布在降水适度、气温适中的中低纬度地带。
这个地带内,沿海地区的气候条件一般比内陆地区优越,人口又向沿海地区聚集,使世界城市多数集中在临海的边缘地带。
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日本、朝鲜半岛和我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东北部地区。
荒漠干旱地区、高纬度寒冷地区、湿热雨林地区很少有城市分布。
我国特大城市中只有包头、兰州、乌鲁木齐位于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
三、河流与城市区位1.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古代更明显,沿河设城是我国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
沿河城市区位:①河运的起点或终点,如江西赣州;②河流汇合处,如宜宾、武汉、重庆分别位于岷江、嘉陵江、汉水与长江干流汇合处;③河口处,如上海、广州等。
2.军事防卫:河流弯曲度最大处、河心岛等处。
如伯尔尼、巴黎、波士顿等。
四、自然资源与城市区位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发展很快,人们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
随着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工矿业的发展,在矿产资源丰富的工矿区出现了一批新兴城市。
依托煤矿发展起来的城市:伯明翰、曼彻斯特、匹兹堡等;依托世界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阿伯丁等;依托金矿开采兴起城市:约翰内斯堡等;依托铁矿发展起来的城市:鞍山、包头、攀枝花等;依托中国石油发展起来的城市:大庆、玉门等;煤炭工业城市:大同、鹤岗、抚顺、开滦等。
农业的区位因素总结

农业的区位因素总结
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条件:土壤是农业生产的基础,不同土壤的肥力、排水情况、酸碱度等因素会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种植和生长。
因此,区位相对较好的农业地区一般会有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
2. 气候条件:气候对农业产出有重要影响。
合适的温度、降水和光照条件能够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例如,适宜的气候条件可以使农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增加产量。
3. 水资源: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资源,特别是灌溉农业。
区位相对较好的农业地区可能有丰富的水资源,确保农作物的灌溉需求得到满足。
4. 地理要素:地理环境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也有一定影响。
例如,海拔高度、地形起伏、土地利用等因素均会影响种植业、畜牧业等农业发展。
同时,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农产品的运输成本和速度,比如临近交通要道的农业地区可以更快更便捷地将产品运送到市场。
5. 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农业的区位也受到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的影响。
农产品的生产需要便捷的交通网络、仓储设施和市场渠道,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产品能够及时运输到消费者手中。
因此,区位相对较好的农业地区一般会有完善的基
础设施和广阔的市场需求。
总而言之,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包括土壤条件、气候条件、水资源、地理要素、市场需求和基础设施等方面,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区位因素分析知识梳理

素
河流
水 源 充足
、
交 通 便 流 交 汇 处 。 口及 河 河
市场 决定 农 业 生 产 的 类 郊区农 业 社 交通 扩 大 市场 的 影 响 范 商品农 业 ( 菜绿 色 蔬
会 经 劳动力 其 数 量 素质 影 响农 昆明附近 的 花卉 业 、
、
臣僮 围 考 分 析 知 识 伤 理 .
山 东省 寿光 市第二 中学 区位理 论是 地 理 学 中重 要 的理 论 之~ , 区位 因 素分析 是高 考考 查 的重 点 和难点 。其 分 析角 度大 致 可 从 自然 冈素和 社会 经 济 因素着 手 。
一
王
全
铁路、 高速公路或河流 , 交通便利。 3 社会 因素 ①政策 国防、 . 改革开放 、 西部大开 发、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 地等政 策支持 ; 个人偏好 ② 海外华侨因乡土情感在广东 、 福建投资建厂。 4 环境 因素 ① 空气污染企业 布局在居 民区最 . 小风频上风向、 常年盛行 风的下风 向或与盛行风 向 垂直的郊外地 区; ②水 污染 企业 河 流 的下游 ; 固 ③ 体废弃物污染企业 远离居 民区和农 田。
2 . 3
重 , 面下沉 , 地 用地 用 水 紧张 。 日本 已加 快扩 大海 外
我 把教 材 第 8页的“ 动” 以改进 作 为课 堂 引入 : 活 加 师: 若我们 教 室是 一艘 满载旅 客 、 行在 茫茫 大 航 海 中的轮 船 , 不幸 发 生 了, 但 我们 的船 抛 锚 了 。 么 怎
量沿等高线 , 避开地质复杂地 区; ②水文 避开沼泽 地, 少跨河流 , 以减少桥梁建设 ; ③地质 避开断裂带 和地质灾害多发 区, 隧道在背斜处穿过 ; ④气候 考 虑暴雨 、 大风强度和频率 , 以及冻土 、 积雪深度 。 2 经济 因素 ① 合理布 局 , . 促进 沿线经 济 的发 展; ②加强区域间经济交流和联系 ; ③缓解交通运输 压力 ; 国道 以直线为主, ④ 缩短运行距离 ; 地方性道 路穿过较多居 民点 ; ⑤利于开发当 合具体 区域进 结 行 综合 分析 , 同时要 考 虑 主导 因素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位因素分析总结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数量: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
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或冰川融水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
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因素
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原料:临近某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临近某能源产地(如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
2.经济因素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或海港、临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农业基础:临近商品粮基地或农业产区,农业基础雄厚或农业发达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距离居民区、农田的远近:占地面积小无污染的工业,布局在城区;用地规模较大、污染较轻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的边缘或近郊地区;严重污染难以治理的大型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市区的远郊或郊外
生态环境:工业布局应远离生态环境脆弱地区
三、城市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等高线地形图判读出:地形平坦开阔
气候:由题设得出是什么气候,总结出:降水适度,气温适中
河流:由地图判读出临河:①运输功能:河流交汇点、过河点、河口、河运的起点或终点,交通便利②供水功能:临近河流,水源充足或丰富
2.社会经济因素
自然资源:判读图中某地是否有某种自然资源或临近某种自然资源
交通:由地图判读图中某地是否临铁路、公路或高速公路、港口或码头、以及多种交通方式的交汇处交通便利
农业基础:本地农业基础雄厚
其他因素:①是否是政治、宗教、军事中心②是否是旅游、科技中心(新因素)
四、交通线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地质:
①平原:限制少,少占好地,处理好与农田水利建设、城镇发展的关系
②山地:尽量沿等高线修筑,尽量避开地形地质复杂的地区(隧道避开断层,陡坡上修成“之”字型弯曲或开凿隧道)
水文:避开沼泽地,尽量避免跨越河流,减少桥梁总长度、投资、施工量气候:注意暴雨、大风等出现的强度和频率,冻土、积雪的深度,桥涵孔径大小、路基高度都需要根据当地暴雨强度来设计
2.经济因素
⑴合理布局交通运输,促进沿线经济发展
⑵铁路、公路国道线基本方向以直达为主,并适当照顾沿线重要经济点,通过城市时应从城市边缘经过(减轻对市内交通的影响)
⑶省道等地方性公路,则以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和居民需要为主,可以通过当地的居民点、车站、码头等
3.社会因素
①巩固国防、加强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或革命老区经济发展
②促进资源的开发、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
③国境铁路、公路、高速公路有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发展边境贸易)
五、交通运输网中点的区位因素分析
(一)港口的区位
1.自然条件
水域条件(航行条件):等深线密──江阔水深,空间大,便于航行和停泊港湾:避风浪
陆域条件(筑港条件):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坡度适当,地质稳定,抛锚空间大
2.社会经济条件
经济腹地:(港口服务的区域)经济发达,辐射范围大,客货集散量大(影响港口的兴衰)
城市依托:单一大城市或某个城市群为依托,为港口提供人、财、物的优势国家政策:政策支持,如自由贸易港,对外开放港
(二)汽车站的区位
汽车站区位选择的总原则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即:①路宽,与市内外交通联系方便;②地形平坦面积较大;③工程量。
(三)航空港的区位
1.自然条件
地形:平坦开阔、坡度适当,保证排水
地质:有良好的地质条件,地基要稳,坚实
气候:少云雾、大风、暴雨天气日数
2.社会经济因素
交通:要与市内有便利的交通联系
经济:要建在经济发达的地区
六、水电站的区位分析
水量:与气候、干湿地区、河流的补给、流域面积或集水区域有关(由河流的位置判读)
落差:与穿越等高线有关或位于阶梯过渡处
具体开发:与地质、地貌(地形图上一般要为峡谷,为了减少投资和工程量;地基要稳、坚实,少地质灾害;与水库选址相同)有关。
七、水库坝址的区位选择
1.选在河流较窄处或盆地、洼地的出口──原因:峡谷工程量小,工程造价低;盆地、洼地地形建水库库容量大
2.选在地质条件较好的地方,尽量避开断层、喀斯特地貌等,──原因:防止诱发地震、滑坡
3.考虑占地搬迁状况,尽量少淹没良田和村庄
八、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分析
1.自然因素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好,便于对卫星跟踪观察
初速度:地球自转的速度──纬度低,初速度大(如建设中海南卫星发射场);纬度高,初速度小。
同一纬度,地势高,初速度大,初速度大有利于降低发射初速度(也与能源有关)
地形:地形开阔,便于对卫星的跟踪观察。
能源:向东发射,节约能源
2.人文因素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交通便利:我国的四个航天基地都便利
国防安全:如西昌最突出
航天工业基础较好:如太原
九、卫星着陆基地的区位分析
气象条件:天气晴朗,大气透明度高好,便于对航天器的跟踪观察。
地形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少河流峡谷,有利于航天器或航天员的安全和便于目标搜寻
人口密度:地广人稀或人烟稀少,不干扰居民生活
十、发展海洋水产业的区位分析
1.大陆架宽、浅,水温适宜,阳光充足,有利于生物光合作用
2.入海河流或径流带来丰富的有机质和营养盐类
3.寒、暖流交汇,海水发生搅动或冬季海水上泛,营养盐类丰富
十一、旅游业区位分析:
旅游活动包含三要素(从三要素去分析,有利于增强记忆):
1.旅游者:主体
相当于市场(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广阔)
2.旅游资源:客体
A.旅游资源的质量、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
(旅游资源的质量高、集群状况好、地域组合好)
B.市场距离: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大或小)(即旅游资源与旅游者之间的距离)
C.环境承载量:旅游活动容纳的能力(容人量)大或小。
3.旅游业:媒介
A.地区接待能力:强或弱
B.交通位置及通达性:直接影响游客和数量
十二、商业街的区位分析
市场最优:城市几何中心,商业活动范围大── 一般以零售为主
交通最优:市区环路或高速公路边缘或街角处,交通便利── 一般以批发为主
商业小区:便民最优──建在居民住宅区内,由多种营业点组成
关键字:答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