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25张)【课件18】

合集下载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ppt课件
大409西20°洋
非古埃及文明约BC3500年河洲
不列颠洲高 卢
海古代两河流域文
古文明发源地
公元前4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3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公元前1千年代至公元5世纪文明区 洲界
古希腊文明 约BC800 年
海腓尼 明约BC4000年
比利
盘普


距今数千年的人类最早的各大文明的发展 情况,可以根据技术革新、地理环境和经济组 织加以分析。虽然这些因素对了解过去是极为 重要的,但对于了解古代人本身——他们是如 何看待生与死,如何看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却用处甚微、每一较重要的古代文明,无 论是美索不达米亚、埃及、克里特、印度河流 域的文明;还是黄河流域的文明,都有独特的 人生观和实践其人生观的生活方式。古人的这 些不同的生活方式在通过艺术、哲学、文学和 法律表现出来时,亦呈现了各自的实质和特色。其中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中国、 古代印度因为诞生在大河流域,也称为大河文 明。
大清
公元前2千年代文明区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文明启程,感知务元
文明区域
文明重要成果
代表古国
大 河 文 明
可 文河河、明)域可、
楔形文字、 《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60进位 制、太阴历、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 《 汉谟拉比法典》
古巴比伦
法老掌握政治、经济和军事等重要权力、丰富多彩的神话种文学故事、象形文字、太阳历、金字塔(数学)、莎草纸
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城市出现、阶级产生、国家形成、文字出现。
、文明诞生的条件
全球通史从史前史到21世纪较报法一级,针动方
A GLOBALHISTORY
国家诞生后,为了记事 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了。 文字的出现也大大加快了人 类的文明发展进程,因为,人们思想的传播、交流、积 累都与文字记录相关。人类 文字记录方式的变化是社会 发展进步的产物。思考:那么文字是 文明产生的必要条件吗?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3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23张ppt)
与四大文明古国相比,古希腊文明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
海洋文明
山多地少,交通不便
海岸曲折,岛屿密布
小国寡民的城邦形态
商品经济与海外贸易
民主政治人文精神
大河文明
地处平原,交通便利
土地肥沃,灌溉便利
疆域辽阔的统一国家
精耕细作的农耕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那么,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是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B.社会开始出现贫富分化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故C项正确;农耕和畜牧的产生是文明诞生的前提,贫富分化开始出现、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是文明诞生的条件,A、B、D三项均排除。【答案】C
形成时间
主要条件
政治
思想文化
约公元前2900年至约公元前18世纪
大部分地区干旱少丽,但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提供了充足水源
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汉漠拉比法典》
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数学:发明60进位制;文学作品: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是《吉尔伽美什》;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方舟传说
文学: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文字:象形文字 书写材料:纸莎草;建筑:金字塔;历法:制定了世界上第部太阳历数学: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宗教:法老作为神权象征
古埃及象形文字
古埃及金字塔
古埃及历法表
莎草纸残卷
地域
形成时间
主要条件
政治
思想文化
印度文明
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公元前6至前4世纪
铁器时代来临;印度河、恒河流域雨水丰沛、植被茂盛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3.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的地区: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特点: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特点形成的原因:地理和历史环境的不同。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件)高一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

上下埃及统一之后,埃及历史进入了新的阶段, 即所谓的早王朝时代...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一些 早期的国家社会组织与机构。国家最高领导者是 国王,国王之下最高的官员被称为财政大臣。中 央政府的最高权力机构被称为“王之屋”,意思 为“王室命令的秘密之主”,它通常由国王亲自 主持。地方政府则主要是以诺姆(州)的形式来 进行统治。但是很显然,早王朝时期的埃及并非 一个成熟的君主集权制国家,此时的国王也许还 没有绝对的君主专制权力。
第一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一、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内涵
...“文明是什么”的问题核心。我建议把它界定为一种互动关系:是人 对自然环境的关系,出于人类想使自然符合自己需求的冲动,而改造自 然环境。我所说的“文明”就是指在这种关系之中的社会。
——菲利普.费尔南多-阿梅斯托《文明:文化、野心,以及人与自然的伟大博弈》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古埃及文明
文明 进程
埃及文明兴起 (前3500年左右)
埃及初步实现统一 (前3100年)
政治 文明
最高统治者称法老,法老被视为神在人间 的代表,掌握着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最重 要的权力。
古埃及的国王通常具有5个头衔:荷鲁斯、涅布提、 金荷鲁斯、尼苏毕特、拉之子。拉之子头衔最早从第 5王朝开始使用,一直延伸到希腊、罗马统治埃及时 期。拉之子头衔说明了国王的权力来自太阳神拉,它 体现了王权与神权的关系。
一、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古埃及文明
自然 环境
埃及地处干旱地区,但尼罗河的定期泛滥,有利于农业 生产的发展;尼罗河还提供连通上下埃及的交通条件。
埃及地处欧亚非三大洲交汇处,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埃及 地势南高北低,因此自古以来,埃及在地理上就分为上埃及、下 埃及两部分。大抵以开罗南部为界,向南直到尼罗河第一瀑布为 上埃及,以北为下埃及。在上埃及除中间的尼罗河谷地外,东西 两侧峭壁对峙,峭壁之外是广袤的沙漠。下埃及则是地势低平的 尼罗河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因此,尼罗河和沙漠构成了埃及 的主要地貌特征。埃及地形可以分为尼罗河河谷和三角洲、西部 沙漠、东部沙漠、西奈半岛4个自然区。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The emergence of civilization and its early development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目录/CONTENTS
01 人类文明的产生
02 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课程标准:①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②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 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古代西亚文明的表现。
政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国王是最高统治者,君权
神授,下有各类官员管理政务和军事。原来的城市大 汉 多失去独立地位,成为必须服从国王命令,向宫廷纳 谟
贡的地方行政单位。

法律:《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 比
权柄
太 阳 神 沙
整的成文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 王
问题思考:观察下图并结合教材内容,谈谈农耕畜牧的发展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农耕畜牧的产生及其传播示意图
• 当时的社会出现了农业和 手工业的分工。
• 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 促进了交换和贸易。
• 分工的发展,一部分人从 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 工作。
•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 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 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题目演练
1.古埃及人利用尼罗河定期泛滥造就的肥沃土壤发展了农业,观察尼罗河水定期泛滥
的规律,制定了太阳历。古希腊人因为粮食种植业的欠发达而高度依赖商贸活动,并不
断进行海外殖民扩张创建新的城邦。这说明( ) A.农业经济是文明发展的基础 B.商业经济具有明显的扩张性
C
C.地理环境影响世界文明发展 D.世界文明具有多元一体特点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归纳古代西亚文明的发展流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下)

3、古印度文明 (1)兴起与发展:
◆公元前3千纪, 古印度文明诞生
◆公元前6世纪,恒河 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3、古印度文明
(2)政治:种姓制度
“当他们分割普 鲁沙时,其口为婆 罗门,由其双臂造 成罗惹尼耶(刹帝 利),其双腿变成吠 舍,从其双脚生出 首陀罗。”
——崔连仲等选译《古 印度吠陀时代和列国时代 史料选辑》
③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阶级关系
④法典明显保护贵族利益,存在严重阶级歧视,是不平等的,
⑤古巴比伦王国的生产和生活状况。
知识拓展
第6条 如果一个人盗窃了寺庙或商行的货物,处死刑;接受赃物者也 应处死刑。
第23条 如果没有抓获拦路的强盗,遭抢劫者须以发誓的形式说明自 己的损失,然后由发生抢劫案的地方或地区的市长或地方长官偿还损失。
第196/197条 如果一个人伤了贵族的眼睛,还伤其眼。如果一个人折 了贵族的手足,还折其手足。
第203/205条 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 如果任何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制刑。
结语 怨声载道的统治,寿命不会长,将出现连年饥荒、一片黑暗、突然死亡……他的城市将毁 灭,人民将离散,王国将更换,他的名字将永远被人遗忘……他的幽魂[在地狱里]喝不到水。
4、古希腊文明 (3)文化:
①神话、悲剧、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启迪了西方的文学创作和思想; ② “史学之父”希罗多德首创“历史”一词; ③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 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奠定了西方哲学的基础。
◆问题探究一:完成表格,分析人类文明出现的共同特征;思考文明的标志是什么?
类型
①《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②佛教产生;
③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 “0”,提出了按位计值的方法。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共28张PPT)
(1)国家的含义 国——國——或——域
“國,邦也,从口从或” “或,邦也,从口,戈以守其一。一,地也”
——《说文解字》 国:原为执戈以保卫城邑 防御性城址:战争对抗 防洪性城址:治水社会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2)国家产生的条件
山西陶寺遗址的实景图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祭坛、积石冢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6)礼乐制
三、商和西周
3、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7)井田制
02
04
01
03
井田制是商周时期的 土地制度,起源于商, 兴盛于西周。
商周时期的农业生产,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 主要使用木、石、骨、 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 蚌等材质的工具,青 种类较多,技艺精湛 铜农具极少。
原始社会
母系氏 父系:贫富私

有阶级
世袭制
甲骨文(商朝的历史 是“信史”);阴历;
奴隶社会
过渡社会
内外服制
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 礼崩乐坏
三皇五帝 启;桀
旧石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打磨)
元谋人 北京人山顶洞人
龙山 河姆渡 红山 大汶口 良渚
夏(二里头)
汤;纣(炮烙之刑)
武王;厉王;幽王 平王
青铜器时代
铁器时代
城邑、祭坛等公共空间需要公共权力,蟠龙纹是王权代行公共权力的象征
公共权力的设立:军事民主制——内部分化与外部战争的加剧 阶级分化的出现:私有制产生——墓葬规模与居住规格等差异
山西陶寺遗址出土彩绘蟠龙纹陶盆
二、从部落到国家
2.国家——文明起源的标志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礼记·礼运》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 1.知道早期人类文
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明的产生。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 2.了解各文明古国
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发展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 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③ 文 化 科 技 : 西 亚 的 __楔__形__文__字____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文 字 , 《__吉__尔__伽__美__什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 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方__舟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 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 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爱__琴__海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 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 特 征 : 古 代 各 个 文 明 基 本 独 立 发 展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___多__元___ 特 征。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件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文明的曙光》
早期文明产生历程:
采集 生产力 农耕
渔猎
畜牧
社会分工 生产力 剩余
劳动生产率
私有
阶级
矛盾
提高
国家 记事 管理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文明
中外历史纲要(下)
学习目标
二、古代文明 的特点
思考
依据右图及教材第 3页正文内容,说 明古代文明呈现的 特点是什么?原因 是什么?
城邦政治发展起来。
③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和
②雅典:民主政治(多数公民掌权,公
亚里士多德奠定西方哲学基础。
民都有出席公民大会和担任公职的权力)
中外历史纲要(下)
古代希腊简史:
中外历史纲要(下)
知识拓展:“希腊三贤”的主要思想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苏格拉底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美德 即知识”;“认识你自己”;重视教育的 作用。(要求人们追求真理和智慧, 成为 道德完善的、真正的人。)
伯海,这种“一面围山,三面环海”的 前3000年
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
公元前
6世纪
格……自然疆界上,高山、大河、森林、
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蜂
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
文上形成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
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障在交通不发达
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古埃及象形文字,距今5000多年 前,古埃及出现的象形文字是最 古老的文字,由法老王那默尔的 铠甲关节板上的最早期象形刻记 起(公元前3100年),到现在仍使
胡夫金字塔内部的直角三角形厅室, 各边之比为3:4:5,体现了勾股定理 的数值。胡夫金字塔的底部周长如果 除以其高度的两倍,得到的商为 3.14159,这就是圆周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梳理各个早期人类文明地区的表现。
政治
文化
由一系列城市国家到统一
楔形文字
两河文明 尼罗河文明
君主专制
《吉尔伽美什》
二、印探度较知《的为由汉完种—分君谟君善裂主姓拉权—的到专比神制官多统制法授僚度一典元体》系文婆刹明罗帝的门利特点神太话阳洪和历水文、6和0学金进方传字位舟说塔制传、、说象莎形草文纸字
2、尝试用图示的方式去描述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历程。
采集 生产力 农耕
渔猎
畜牧
手工业
社会分工
剩余
生产力 私有
矛盾
记事
阶级
国家 管理 文字
播种收获 定居
城市
文明
课后作业: 预习教材第3—6页,并完成以下任务: 1、按照各地区进入文明的先后顺序制作历史时间轴。 2、从政治和文化两个方面来梳理各个早期人类文明地区的表现。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什么是世界史?
世界史是一个个国家历史的总和吗? 世界史是中国史的并列学科吗? 世界史是中国历史以外的历史吗?
世界历史是以世界全局的观点,综合考察世 界各国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研究和阐明人 类历史的演变,揭示演变的规律和趋势。
对世界史的总认识
1、注意:世界史的编写体例是通史知识结构,也是高中世界史的学术体 系和呈现方式,特别注重揭示世界历史发展的大趋势,有助于理解唯物 史观关于人类历史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以及它们之间相辅相成辩证关 系。
4、如果在精神意义上给文明一个定义,它也许可以称之为创造一 种社会状态的努力……
——(英)汤因比《历史研究》
“文明”的概念是多义的、复杂的和模糊的,它至少有这样几种 涵义:一是一般性含义,泛指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文明被予了一种 相当广泛的内容,它基本上成了历史的同义词。二是阶段性含义, 一般指的是与“社会经济结构”相吻合的一个范畴。社会生产方式 决定了文明的发展程度,我们通常所讲的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是与 这种含义相一致的……三是区域性含义,即地球上所有的居民,依 据历史共同体的类型,划分成各个地区性的文明,如在历史学家那 里经常沿用“中华文明”“印度文明”“古埃及文明”,等等。
材料三:国家制度、文字、文献,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 城市建筑
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文字的出现
自主探究:结合以上材料并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完成以下任务:
1、找出教材中关于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2、尝试用图示的方式去描述人类文明最初产生的历程。
自主探究:
1、找出教材中关于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标志有哪些? 阶级、国家、城市、文字
两河文明
材料一:两河地区天然无屏障…许多古代民族在此演出一部战争史。苏美尔人和其后 继者的宗教信仰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受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每年河水泛滥的 影响……北部的大雨加上源头山脉的积雪常引起特大洪水,毁坏农田。在苏美尔人眼里, 他们的洪水之神是一位恶毒的神。美索不达米亚人的人生观带有恐惧和悲观的色彩,这反 映了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美索不达米亚人也试图通过编制完备的法典来减轻笼罩人们的不 安全感。《汉谟拉比法典》是其中最杰出的一部。
君权神授
古印度文明
等级等一一森级系系严森列列的严国国种的家家姓种,,制姓分度制裂度吠 舍
婆罗门教、佛教、史诗、创造1—9 的数字,发明“0”,按位计值
古希腊文明
原小人小国国寡寡民民的的城城邦邦 首陀罗
民民主主制制
文学、历史学、哲学
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思考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农业和畜牧业是人类文明产生的重要前提。农业和畜牧 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 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 , 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最初的文 明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 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巴尓干半 岛南部和爱琴海地区。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西业、埃及、 印度、中国和希腊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农耕文 明的进一步发展, 促使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 先后崛起, 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域逐渐连接起来。不同地 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秦 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环海”的地理位置导致印度在地理上自成一格。
从印度内部地形结构所形成的印度地理特点的差

异性上,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自然疆界上,高
印 度
山、大河、森林、沙漠及高原的阻隔容易形成一个个

“蜂窝状”的文明单元,也会导致印度在人文上形成

多种族、多宗教、多语言并存的局面,这样的天然屏
障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是难以逾越的天堑。
——摘编自 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材料二:尼罗河西面是利比亚沙漠,东面是
阿拉伯沙漠,南面是努比亚沙漠和尼罗河大瀑布,
背面是三角洲地区没有港湾的海岸,这些自然屏
障使它得到了特别好的保护……尼罗河就像一条
一根天然的纽带,把整个流域地区连接成一个稳

定、有效的整体……尼罗河每年可以预知且又水
二、世界历史的分期
世界古代史:公元前3500年左右——15世纪。讲述古代文明(包括早期文明
和中古文明)呈现除的多元发展格局;由于农耕文明生产力的发展而促成的欧亚 大帝国的形式以及这些地区文明的相互交往;解释人类从原始社会发展为奴隶社 会和封建社会的基本过程。
世界近代史:15、16世纪——19世纪末。重点讲述新航路开辟与世界历史形
——(美)斯塔夫利阿诺斯《全球通史:从史前到21世纪(上)》
材料三:“对于最初人类文明出现的判断标准,主要是国家制度的确立, 文字、文献的形成,冶金业及制作金属工具的普及,城市建筑的设置等四 个方面。”
——陈明远《质疑四大文明古国》
材料一:文字、阶级、制度、公用建筑、城市
材料二:城市、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贡或税收、文字、 阶级或等级、巨大建筑物、专门的艺术和科学
纵向发展:描述社会发展阶段,即我们通常所说的社会 生产力的发展引起生产关系变化从而引起社会形态变化。
横向发展:描述人类历史是如何从原始的相对孤立的分 散的人群发展到今天全球密切联系的整体的过程,即世 界历史的形成过程。
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的关系:
纵向发展与横向发展相辅形成,前者加 强后者,后者发作用与前者,两者共同推 动历史前进。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 的不同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 同文明之间的时空条件;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 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蒋敬《印度文明分散性特征研究》
古希腊文明
材料四:山地多,平原少,海岸线漫长,岛屿多,地中海气候,利于葡萄和橄榄等经 济作物生长。利于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形成,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利于形成平等意识和冒险 精神,推动了古希腊殖民扩张,有利于民主制发展。
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思考探究:影响人类早期文明多元性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纪录片《世界历史》第2集 《文明的曙光》
一、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材料二:“人类学者指出了将文明与新石器时代的部落文化区别开来的 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包括:城市中心、有制度确立的国家的政治权利、纳 贡或税收、文字、社会分为阶级或等级、巨大的建筑物、各种专门的艺术 和科学,等等。并非所有文明都具备这些特征……,可以用作一般的指 南。”
成过程中古的重要意义;西方人文主义和思想解放运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建立之间的 历史渊源。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伟大意义;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不断扩大和 全球联系的不断加强。
世界现代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21世纪。重点讲述两次世界大战;十月
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国际秩序的演变;二战后国际关系中的冷战特点以 及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关注世 界日益联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构成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相互竞争相互影响的复杂局面。
课后思考: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课标要求:
(第一课时)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
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概念释疑:何为“文明”?
1、“见龙在田,天下文明。”——《易经》
2、“文明一般是指与野蛮相对立的状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文明史》
3、“一个文明是一个最广泛的文化实体。” ——(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
一、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材料一:“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 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 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 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 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地理环境是影响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
≠ 地理环境
决定因素
人类早期各个文明都是在特定的时空条件下所孕育的。 越是文明初期,受到自然条件的制约就越大。此外,历史条 件、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文化传统、民族特性以及宗教信 仰等也会从各方面或多或少地对人类的文明产生影响。
课堂小结
一、探源——人类文明的产生 二、探知——多元文明的特点 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罗 河
势平缓的泛滥则助长了埃及人的自信和乐观……

埃及人则把他们的洪水之神看作是“会给每个人

带来欢乐”的喜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