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

合集下载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全册)

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全册)
教案概述
本教案是针对2023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编写的教学指导方案。

旨在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成效和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
1. 了解并掌握本学期语文课程的教学内容。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阅读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理解。

4. 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让学生能够自主表达和创作。

教学内容
本教案包括全册的语文教学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单元:
1. 第一单元:课文阅读与理解
2. 第二单元:诗歌鉴赏与朗读
3. 第三单元:写作培养与实践
4. 第四单元:话剧表演和朗诵
5. 第五单元:文言文研究与欣赏
教学方法与活动
本教案提供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以满足不同的教学需求和
学生特点,如:
1. 听说读写综合训练: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的综合训
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2. 互动教学: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互动形式激发学生的
兴趣和参与度。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内容
和形式。

教学评估与反馈
本教案提供了定期的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以评估学生的研究
成果和教学效果,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

总结
通过本教案的实施,希望能够激发学生研究语文的兴趣,提高
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同时,也希望能够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达到教学目的。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五篇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电子版精选五篇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

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1《珍珠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感知课文内容,初步感受作者与珍珠鸟之间的那种和睦、信赖的境界,培养学生爱鸟护鸟的意识。

教学准备:PPT课件心意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板书课题。

我们生活在鸟语花香的世界中,鸟儿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

人类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儿的存在,给我们的生活平添了许多情趣。

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学习一首人与鸟和睦相处的赞歌——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的《珍珠鸟》。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同学们见过珍珠鸟吗?想看看吗?(出示图片) 再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检查词语。

出示本课的生字词,让学生认读:一卷猜到拨开柜顶相撞淘气扭动伏案信赖幽深愈发蓬松指名读,教师正音。

2.指导书写“拨、案”仔细观察,和同桌说说这两个字应注意的地方。

教师边范写边指导,“拨”左窄右宽右边注意与“犮”的区别。

“案”上下对正中间“女”的横要写的长,下面的“木竖稍出头” 学生描红、临摹。

(教师提醒学生的坐姿)同桌互评生字。

3.检查句子朗读句子1: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一会儿把灯绳撞得来回晃动。

(理解“神气十足”)句子2:看着这可爱的小家伙,我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声呼唤:信赖,不就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吗?(理解“不由自主”)4.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自由说。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目录
1. 第一课:《我的家》
2. 第二课:《犟》
3. 第三课:《小兔读报》
4. 第四课:《小兔子乖乖》
5. 第五课:《日日歌》
6. 第六课:《小贝和小怡》
7. 第七课:《真巧》
8. 第八课:《闹钟和戒尺》
9. 第九课:《小狐狸的演讲稿》
10. 第十课:《爷爷的花盆》
11. 第十一课:《大家的公仔》
12. 第十二课:《泥石流探险记》
13. 第十三课:《愤怒的小鸟》
14. 第十四课:《小黑的幸福》
15. 第十五课:《小才和小亮》
16. 第十六课:《兔子和乌鸦》
17. 第十七课:《机器人朋友》
18. 第十八课:《春天的脚步》
19. 第十九课:《爷爷和蚂蚁》
20. 第二十课:《流动的音符》
简介
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全册内容,共包含20课。

每个课程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教学资源等详细内容。

教案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备课和教授学生。

本教案秉承简洁明了、注重实践和技巧的原则,旨在提供简单而有效的教学策略。

教案中的内容是根据最新人教版教材编写而成,所有资料都经过确认,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请根据章节选择对应的教案,为学生提供高效、有趣和有针对性的教学。

祝愿您的教学工作成功!。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5篇)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1 一、提醒课题,引入新课:1、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关于马古诗,谁来读读课题?通过预习,你知道课题是什么意思吗?2、古人对马可谓情有独钟,不管是叱咤风云的将士,还是尚武弄墨的文人,都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吟咏骏马的佳作不胜枚举。

诗人杜甫又是怎样描写房兵曹的这匹胡马的呢?二、预习古诗,整体感知:1、请你认真听老师读这首诗,一边听一边想,这匹马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范读。

2、远观胡马,它给我们留下了深化的印象。

让我们走近些,再去看看吧。

请你自己好好读读这首诗,注意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3、指名读。

齐读。

三、品味古诗,感受意境:1、读了这么几遍诗了,那胡马到底来自何处呢?大宛是个什么地方?2、传说大宛产一种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奔跑的时候脖子上会流出像血一样鲜红的汗水。

为了得到它,汉武帝曾两次派兵远征西域。

金庸先生在《射雕英雄传》里也写到了汗血宝马。

房兵曹的胡马虽然没有这样神奇,却也是一匹良驹。

我们来看看胡马什么样。

3、请你找出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好好读一读,再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4、指名汇报。

这匹马瘦骨棱棱好比山峰,怎么能称得上是一匹骏马呢?和杜甫同一时代的诗人李贺告诉了我们答案。

5、〔出示《马诗》〕请四人小组的组长带着组员一起学习这首诗。

先自读《马诗》,再根据下面的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

然后交流你对这首诗的理解。

6、指一小组汇报。

7、通过这首《马诗》的补充学习,我们不难发现,古人选马以两耳竖立,骨骼清峻挺拔者为上品。

这里的“瘦”并非瘦骨嶙峋,而是指胡马体态俊健。

让我们带着赞叹之情,一起来读读描写胡马样子的诗句。

8、这样一匹骏马跑起来什么样呢?这里的“入”字可否换成“吹”或者别的字?我们来看这样一组画面。

你看到了什么?骏马疾驰,似奔雷、似闪电,“入”字形象地将一匹夹裹着凌厉之风的骏马带到我们面前,让我们不能不感慨,诗人用笔之妙啊!9、诗人用短短的两句就将胡马之神之灵写得入木三分。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9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9篇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9篇五年级人教版语文下册教案1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2、认识本课7个生字,能用具体事例说明课文中有关句子的含义,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学习重难点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像的精神,培养学生发现、创新的意识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学习难点理解句子:“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

”课前准备1、回忆自己童年的“发现”。

2、通过查阅课外书,上网等途径收集有关科学家发明发现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激发兴趣1、教师介绍有关胚胎发育的科学知识。

2、俄国作家费奥多罗夫九岁时就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猜测一下他是一个怎么样的孩子?二、循题读文,理解“发现”1、自由朗读文章,学习生字,注意“澄”字的发音。

2、默读课文,思考:“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段。

3、反复朗读课文的第十三自然段,在这段话中画出集中描写“我”童年的发现的句子。

人是由细胞构成的……从细胞变成小鱼,经过了很长的时间。

现在,这一段时间就折合成一个月。

从小鱼变成青蛙又得经过很长时间,又折合成一个月。

这样推算下来,到变成人,正好是九个月。

4、仔细地读读着几句话,并用自己的话转述。

5、再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有没有这样一句话:说的是相同的意思,但是表达更简洁。

──母腹中的胎儿再现了从简单生命进化成人的过程。

6、朗读这两句话,比较两句话表达上的不同,体会表达的具体和概括。

三、循果查因,了解过程1、默读课文,思考:“我”那非凡的发现,是怎样发现的?2、根据学习计划,分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计划:(1)找出有关的句段。

(2)理解有关的句段,把它概括成一句话或一个词语。

(3)在白纸上画出简单的发现流程图。

3、小组汇报,课堂交流。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2022年五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2022年五篇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课文教案2022年五篇传统教学以课堂为中心,书本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学上的许多决策都凭教师个人的经验和意向作出。

有经验的教师凭借这条途径也能取得较好效果,这是具有教学艺术的表现。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教案1《慈母情深》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细节描写中蕴含的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教学重点1.掌握本课的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外貌、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深沉的母爱,唤起热爱母亲的情感。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魄、抑”等11个生字,会写“辞、抑”等12个生字。

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铺垫的作用。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设计一、揭示课题,聚焦“情深”1.板书:慈母情深2.请同学们满怀深情地齐读课题。

师:看题目,大家不约而同地强调了“深”这个字。

慈母的情深在何处?让我们有怎样的感受?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感受一下吧。

二、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出示课件2)1.自读课文,解决课后的生字词,会读,并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2.阅读课文,用简单的话概括文章的内容。

生总结,汇报(这篇课文讲述的是贫穷辛劳的母亲不顾同事的劝阻,毫不犹豫地给钱让“我”买《青年近卫军》的事。

)三、精读课文,体会铺垫的作用。

1.同学们,我们知道事情的起因是买一本书。

你们觉得买一本书容易吗?请大家读1-4自然段。

2.在读的过程中思考:①“书价一元多”从这句话中,我们了解到什么信息?板书:书很贵。

(出示课件6)②“母亲还从来没有……要过这么多钱。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

2、了解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受到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的熏陶。

3、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在阅读中培养学生自我求疑释疑的能力,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

在自我实践、体验、感悟中拓宽阅读空间。

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及诺贝尔晚年的辉煌业绩,学习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精神。

2、能发表自己的阅读见解,拓宽阅读、思维的空间。

三、教学准备1、根据导读自读、自悟课文,提出学习疑问,自学生字词。

2、收集有关诺贝尔的资料。

3、师了解、收集学生疑问并写好小黑板。

四、学习课时一课时五、学习过程(一)激趣导课、说说编编1、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有趣的文字游戏,(出示词语:专利、延绵、思忖、愚昧、遗嘱、死而无憾、诺贝尔)(1)读一读;(2)说一说意思;(3)连一连,请选择你喜欢的几个词语,用自己喜欢的形式编一段话。

(可根据你对课文的了解或自由选择内容)2、小结学法、板书课题:诺贝尔用自己无私与博爱的精神谱写了人生的——《最后的辉煌》(二)以疑激思、体验感悟1、通过自学课文和查找资料,你们获得了关于诺贝尔的那些知识和事迹?(生说,师择机引导、提升并板书。

如:诺贝尔发明家企业家巨大贡献巨额财富……)2、同学们知道得真多,真了不起!课前老师收到许多有水平的疑问卡,有的是文中的有的涉及课外的知识。

现在我们来比一比,谁是释疑解难的高手?(出示小黑板并请一同学读题)3、问题征答台(1)诺贝尔晚年的心愿是什么,这个心愿如何实现的?每次的心理活动表达了他的什么心情?试着有感情地读一读。

(2)为什么“至于其他的款项应该以全人类的幸福为前提”?(3)在“诺贝尔的遗嘱中为什么要写上“歧视别人是最愚昧、最无知的行为”这句话在他的遗嘱中有什么作用?(4)课文通过那两件事来写诺贝尔的,这两件事之间有什么联系?(5)为什么要以《最后的辉煌》为题,而不用《一生的辉煌》或《诺贝尔奖金的由来》、《永远的辉煌》为题?(6)为什么说一个世纪以来,诺贝尔对人类科学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上的贡献?(7)为什么说诺贝尔一生充满传奇?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结合收集的材料自主选择问题回答。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

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6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五年级上语文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本文是一篇散文,记叙了“我”在甲板上赏月时,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和“我”比赛背诵写月亮的诗句以及小外甥对月亮的独特而富有童趣的想象。

作者文笔生动活泼,聪明好学、爱幻想的小外甥跃然纸上。

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给课文分段,并概括大意。

4、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5、通过朗读训练,激发学生主动积累诗句的兴趣,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三、重点难点:1、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光和小外甥对月光产生想像的句子的意思。

2、通过朗读训练,启发学生展开幻想的翅膀,用童心来感来感受和反映世界。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有关月亮的诗句?请大家背诵。

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关月亮的课文,中间也有不少月亮的诗句,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

3、出示课题21望月(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学要求:(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

(2)自由轻声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语,结合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部分词语。

(3)再读课文,提出一些自己不懂的问题。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检查词语读音,提示注意点。

3、学生质疑,理解部分词义:对学生提出的一些问题,能解决的当堂解决,不能解决的放到下节课。

(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是不是单单写月亮的?除了写赏月外还写了什么?2、指名回答。

3、指导学生给课文分段?提示:课文哪些段落写赏月,哪些写背诗句?第一段(1—2 ):深夜,我在甲板上欣赏月下的江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1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注意调动学生的生活经历与生命体验,通过以“说”与“读”、“读”与“悟”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母亲对儿子的爱。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说“母爱”1.欣赏《懂你》。

同学们,你们知道满文军的这首歌要献给谁的吗?(献给母亲的歌)2.叙说“母爱”。

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都曾经有过这样的体会,请大家把你知道的或你亲身体验到的有关“母爱”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一听。

(可引导学生从电视电影、课外阅读、自身经历等方面去说)3.导入新课。

母爱是无私的,是无微不至的。

可是有这样一位母亲,当儿子生病发烧的时候,做过多年医生的她不但不在家里给儿子找药治病,反而逼儿子独自去医院看病。

这位母亲到底爱不爱自己的儿子?她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学会看病》这篇课文。

二、阅读课文,懂“母爱”1.一读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把课文读准读通。

(自读课文时,可以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默读、朗读、速读……然后让学生自己查阅工具书或与同学讨论理解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理解“打蔫、艰涩、残忍、喋喋不休、雪上加霜、按图索骥、忐忑不安”等词语)(2)初步感知内容,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对学生提出的问题,采取两种方式解决:同学间互相解决,留待深入阅读时理解。

)2.二读课文。

(1)按要求读课文:边读边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的句子。

(2)把画出的句子多读几遍,体会母亲的感情变化。

做出决定──犹豫不决──心软后悔──自责担心──勇气回升(3)深入理解感悟:(着重引导学生理解以下句子)“我的心立刻软了。

是啊,孩子毕竟是孩子,而且是病中的孩子。

”(母亲内心矛盾,爱子之心昭然若揭)“我想我一定是世上最狠心的母亲,在孩子有病的时候,不但不帮助他,还给他雪上加霜。

”(深深自责,足见爱子之切)“时间艰涩地流动,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

”(“度日如年”的感觉只因母子情深)“我知道应该不断地磨练他,在这个过程中,也磨练自己。

”(磨练的是“意志”,体现的是“至爱”)“孩子,不要埋怨我在你生病时的冷漠。

总有一天,你要离我远去,独自面对生活。

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是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不那么准确,但这是我的责任。

”(负责任的爱是真爱)3.三读课文。

母爱是广袤深远的,母爱的表达也是异彩纷呈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好好体会母亲的感情。

(读好描写母亲语言、心理等句子是重点,读出感情的变化是关键)三、联系实际,赞“母爱”1.教师引导。

“母爱”的主题是永恒的,是共同的。

但每个人从母亲那里感受到的“爱”是各不一样的,能不能把你自己感受到的母爱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呢?可以写首诗,可以唱支歌,可以说几句话,也可以制作一份小礼物……2.独自准备。

3.交流共享。

四、拓展延伸,谢“母爱”今天,我们通过阅读课文,走进了作者的心灵,她告诉我们母亲如何给予儿女“爱”;同时我们也走近了母亲的世界,她让我们深深地感受到被爱是同样的沉重。

“学会看病”不仅是我们自己独立生活能力的提高,也是对“母爱”的最好报答。

母亲对儿女的爱的表达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同样我们对“母爱”的报答也不要千篇一律。

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它!板书设计:学会看病“冷漠”处理独自看病母亲────── 儿子────尽责的“爱” “路线图”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2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阅读课文,初步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2、理清课文叙述顺序,并完成课后第2题的填空3、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崇高的内心世界4、了解课文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教学重点、难点了解五壮士“壮”的具体表现,抓住关键词,领会五壮士的崇高内心世界教学过程一、检查自学情况1、读生字(生字卡)2、读课文分小节指名阅读课文(随时注意正音二、质疑师:《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告诉了我们什么?什么样的战士才能称得上壮士呢?生答后,板书:勇敢,不怕死师:勇敢地献出生命,这样的人可以称为壮士。

同学们看《狼牙山五壮士》这个题目,除了告诉我们地点和人,还暗含着什么?看得出来吗?生:还暗含着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师:很好!那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就知道要写五壮士什么高贵品质啊?(勇敢,为人民不怕死)二、理清文章脉络师:很好,歌颂了他们的勇敢精神。

现在咱们看一看,这篇文章从层次安排上,是不是围绕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写的。

这篇文章写了几件事?生:写了一件事。

师:一件什么事?生:五壮士英勇杀敌的事。

师:谁再概括一下,这篇文章写五壮士一件什么事?生:这篇文章写的是五壮士为了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主力,和敌人英勇作战,最后英勇跳崖的事。

师:就这么一件事。

按什么顺序写的?(按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写的)师:哪是发生啊?哪是结果?哪是发展(经过)?(接受任务是发生、跳下悬崖是结果、那剩下的三段是经过。

)师:题目叫《狼牙山五壮士》,主要写的是五壮士,这五段里哪几段直接写的是五壮士,谁看出来了?(生答)师:好!五段里有四段都直接写五壮士,再看这四段里哪段最突出他们是五壮士?(“跳下悬崖”这一段)生:最后一段“”是直接写五壮士的。

师:有哪几段是写五壮士和敌人面对面斗争的,表现出来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诱敌上山、引上顶峰)三、讲读课文:师:四段里有三段都突出地写了五壮士勇敢不怕死的精神。

现在咱们一段一段地看。

第一段没有直接写五壮士勇敢不怕死,为什么要写这段?看看课文,(学生翻开书,看课文)第一段有没有用呢?生:有用,第一段是作为介绍情况的一个开头。

师:介绍情况的开头,干嘛要写日寇“集中兵力”,“大举进犯”,把日寇的猖狂劲儿写出来呢?(突出五壮士的勇敢不怕死)师:好,还有补充的吗?(说明敌人多,我们六班只有五个人)师:很好,敌人数以千计,反动气焰非常嚣张,我们就五个人,他们最后是……(以少胜多)师:对!更能突出他们是壮士,所以这段非常重要,不是没用的。

现在大家来看第二段“诱敌上山”一共分几个小层?(生读第二段,同桌互相讨论分层)指名生回答:分三层师:这三层,有几层是直接写五壮士的?(有两层:第一层和第二层)师:好,这两层是直接写他们什么,表现出一种什么精神?(五壮士怎么样把敌人引上山,怎么歼灭敌人。

表现出一种勇敢、不怕死的精神)师:对,这两层是写五壮士英勇杀敌,表现他们不怕死的精神,可以概括成: (板书:英勇杀敌)。

第三层没正面写五壮士怎么英勇杀敌,这层有用没用?(有用,因为敌人死得很多,说明五壮士非常顽强勇敢,他们是英雄。

)师:很好,第三层实际上就是他们英勇杀敌的结果,更突出他们的勇敢精神。

那前两层都写英勇杀敌,写法一样不一样?看书!(学生认真看书。

)既然都写英勇杀敌,为什么写两层呢?写法哪儿不一样?(第一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概括写,是写他们怎样把敌人引上狼牙山。

而第二层写他们英勇杀敌,是具体地描写他们每一个人怎么样打敌人。

第二层写他们对敌人刻骨仇恨,狠狠地打敌人。

)师:第二层是具体地写了每一个人。

那么,哪一层最能突出他们是五壮士呢?(第二层。

)师:现在咱们就来看第二层。

第二层共几句话?看书!(学生看课文。

)每句话之间有什么关系?(第一名总说,下面是分说)生:第二层一共五句话,第一句是“他们利用险要地形,把冲上来的敌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下去。

”这句话是概括地说他们狠狠地打敌人。

第二句“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让敌人走近了,才命令狠狠地打。

”从这开始是具体地写每个战士英勇杀敌。

师:前面是总述,后面是分述,很清楚的。

后面分别写五壮士的四个句子都描写了五壮士的什么?如第一句写班长什么?用什么方法写出来的?平时咱们常讲:描写人物用各式各样的方法,看看用了什么方法?谁看出来了?师:我请同学读一句说一句,是描写人物的什么?是语言?心情?还是动作?神态?读一句分析一句。

(生读第一句,描写班长的动作、神态)出示小黑板第一句、生齐读师:哪一个词描写班长马宝玉的神态?生:从“班长马宝玉沉着地指挥战斗……”的“沉着”表现了他非常镇静,不慌张。

师:第二句谁分析一下?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这句是写副班长葛振林的动作、语言和心情。

师:是动作为主还是心情为主?生:写心情多。

师:什么样的心情?生:“……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满腔的怒火。

”这儿细致地描写了副班长葛振林愤怒的心情。

师:第三句写什么?请一个同学做一下这个动作。

生:“战士宋学义掷一颗手榴弹就把胳膊抡一圈儿……”写了他的动作。

师:第四句呢?(表情和动作)师:以表情为主还是以动作为主?(以表情为主)师:这四句话有的描写表情,有的描写动作,有的描写心情。

通过这些描写,你能不能看出五壮士心里想什么?生:他们想一定要把敌人死死地拖住在狼牙山上,拖不住敌人,大部队就要受到很大的威胁。

生:五壮士想的是一定要狠狠打击敌人,掩护好主力部队和人民群众。

师:好。

生:五壮士这时候想的是:要把敌人死死地牵制在狼牙山上,不能让他们乱动一步,好给大部队创造转移的时间。

生:这时五壮士想的是:把敌人多杀几个,好拖延时间,让大部队安全转移。

师:五壮士这时候一心想消灭敌人,充满了对敌人的什么?生(齐答):仇恨!师:那我们读这段时,应该读出五壮士是什么样的心情?生:应该读出五壮士对敌人刻骨仇恨的心情。

师:把这四句读一读,读出对敌人的刻骨仇恨来。

生:“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那个细小的枪口喷不完满腔怒火。

”师:请四个同学一人读一句,看谁能够把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读出来。

(生读这四句)四、齐读课文第二段五、作业课文中两次写到完成掩护任务,哪一次是作为重点来写,为什么要这样写?作业设计:a)、比一比组词普( ) 户( ) 蔼( )晋( ) 尸( ) 葛( )挥( ) 寇( ) 涯( )浑( ) 冠( ) 崖( )b)、组词并造句悬:( ) ( ) ( )造句:豪:( ) ( ) ( )造句:五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3教学要求1.了解课文所讲的故事,并从中体会强烈的民族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意。

2.知道课文哪些内容围绕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详写。

学习这种表达中心思想的写法。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积累常用词语。

会用“真挚”、“意外”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并学习课文表达中心的写法。

教学难点课文中三次出现“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理解“我”每一次的感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