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文化中茶名英译探索

合集下载

中国茶文化英文版完整版剖析

中国茶文化英文版完整版剖析
? 可以说,世界上其他国家直接或间接关于茶的事件,基本上都是从中 国传播出去的。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已成为国饮
Classification of tea
绿茶
green tea
红茶
black tea
乌龙茶
oolong tea
黄茶
yellow tea
白茶
white tea
黑茶
dark tea
? 红茶black tea
(3)Tea can prevent heatstroke
茶能降温消暑
(4)Tea drinking helps excite center and toning up the ability of doing
sport饮s 茶能刺激中枢神经,增强运动能力。
(5)there are many kinds of vitamins in the tea leaves, They are good for our health.
宁可三天无油盐,不可一日不喝茶
? Eaat rh清lyo晨mm一e杯o.r茶n,in饿g死c卖u药p家of tea, starve sell medicine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
? A day without tea is lag, the three day without tea is disease.
Chinese tea Culture
中国茶文化
Catalogue
The origin of Chinese tea Classification of tea Some famous tea in China The benefits of tea Summary
The origin of Chinese tea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红楼梦》中茶名英译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红楼梦》中茶名英译研究

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红楼梦》中茶名英译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研究背景:中国文化走出去是当前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热点话题,中文名词、汉字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受到关注。

《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其内含丰富的文化元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进行深入研究。

茶名作为《红楼梦》中重要的文化符号之一,不仅反映出古代中国人饮茶的习俗和文化情怀,也承载着丰富的情感和象征意义。

随着中国茶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和普及,如何准确、恰当地将《红楼梦》中的茶名英译转化为当今世界各国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的形式,是当前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讨《红楼梦》中茶名的英译问题,对中国文化的走出去和茶文化的传播产生积极影响。

1.2 研究意义范例:《红楼梦》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的巅峰之作,既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充满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作品。

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穓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一直以来被文人雅士所推崇。

在《红楼梦》中,茶名作为重要的文学元素之一,不仅在情节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俗、文化习俗的深刻洞察和描绘。

研究《红楼梦》中茶名的英译,有助于更深入地理解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通过对茶名英译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红楼梦》中茶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探索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为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提供新的思路和途径。

研究《红楼梦》中茶名的英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包括对《红楼梦》中茶名的英译进行系统性整理和分析,探讨茶名在小说中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通过挖掘小说中茶名的描写和运用,解读茶名在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揭示茶文化在小说中的重要地位。

对茶名的英译历史进行梳理和比较,分析不同译者对茶名的翻译取向和策略,并探究这些翻译背后的文化因素和意义。

对现代茶名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不同英文译名对茶名的表达和传达效果,评估其对文化传播的影响。

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的失落与复乐

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的失落与复乐

0* ® 策略看似较多样,译名似乎较贴切,但中国内涵
文化仍未传递,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也毫无益处。 通过选取十二个样本,并抽取中国十大名
茶,共计50个观测值。①统计以成品茶英译名常 用的翻译策略为衡量标准,以文献所采用的英译 名策略次数统计计数,详见表1。
表1中西方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翻译策略数据统计表
音直意
Maofeng","普洱茶"译为"Puer/Pu^r tea" o 由上 可知,国内成品茶英译名多采用音译法。
《世界茶叶百科全书》(The World Tea Ency­ clopaedia) 中国茶》(All the tea in China)和英 国茶专家简・佩蒂格鲁的《茶分类:茶爱好者的
伴侣》(Tea Classified: A Tea lover's Companion)等
尽管世界各国对茶的叫法不一,但绝大部分 由中国汉字的读音演变而来。在中国,广州唤 “茶”为“Cha”,厦门称“茶”为“Tae”,长江流域及 华北地区的“茶”音似“Chai” “Zhou ”或者 “Cha”。经由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茶”的发音 大都接近福建沿海地区的“Tae”,比如“意大利的 'Te ',英国的'Tea ',法国的’The 荷兰的 'Thee,等。沿陆上丝绸之路向西传播的,音译则 接近中国华北地区的'Cha',如蒙古的’Chai',土 耳其的'Chay'以及印度的'Chaya'等。⑷
2019. 08 No. 08,2019
学术探索 Academic Exploration
2019年08月 Aug. ,2019
中国成品茶英译名的失落与复乐

探索中国茶文化英语作文

探索中国茶文化英语作文

探索中国茶文化英语作文English Essay:Title: Exploring China"s Tea CultureChina, the birthplace of tea, boasts a rich and diverse tea culture that has been refined over thousands of years.Tea, known as "Cha" in Chinese,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nation"s heritage, embodying not only the art of drinking but also a philosophy of life.The history of tea in China dates back to around 2737 BCE when it was first discovered by the legendary Emperor Shennong.Since then, tea has evolved from a medicinal herb to a popular beverage, and eventually to a symbol of elegance and refinement.Chinese tea culture encompasses a wide range of aspects, including tea production, tea ceremonies, tea sets, and the aesthetics of tea drinking.One of the most remarkable aspects of Chinese tea culture is the intricate tea ceremony.This ritualized method of preparing and serving tea is not only about the taste but also about fostering harmony, respect, and tranquility.The ceremony often involves a series of precise movements, from heating the water to brewing and pouring the tea.Each step is performed with grace and mindfulness, reflecting the tea master"s skill and attention to detail.Chinese tea is categorized into six main types: green, black, white,yellow, oolong, and pu"er.Each type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production methods, and health benefits.For instance, green tea is known for its refreshing taste and high antioxidant content, while pu"er tea is famous for its aged flavor and ability to improve digestion.Moreover, the appreciation of tea extends beyond the taste and aroma.The act of drinking tea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the appreciation of tea sets, which can be made from various materials such as porcelain, clay, or glass.The design and craftsmanship of these sets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tea experience, adding an aesthetic dimension to the ceremony.In modern times, tea houses have become popular social venues where people gather to enjoy a cup of tea while engaging in conversation, playing chess, or simply relaxing.These establishments provide a tranquil escape from the bustling city life, allowing patrons to immerse themselves in the serene atmosphere of tea culture.In conclusion, China"s tea culture is a treasure trove of history, tradition, and aesthetics.It offers a unique blend of sensory pleasure, social interaction, and spiritual enlightenment.Exploring this multifaceted culture is an enriching experience that allows one to appreciate not only the delicate flavors of tea but also the profound wisdom of Chinese philosophy.中文作文:标题:探索中国茶文化中国,茶叶的故乡,拥有丰富多样的茶文化,这一文化经过数千年的沉淀与提炼,已成为国家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名英译

中国茶文化传播视角下的茶名英译

2018年第07期学术专业人文茶趣作者简介:丁鹭鹭(1982-),女,江西赣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翻译研究。

引言:中国作为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国,其发展历史悠久,内涵深刻。

随着中国经济的逐渐发展和文化的进步,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工作愈加频繁,开始向世界级强国、大国进军。

作为茶叶起源的故乡,中国有着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底蕴。

自唐代陆羽撰写《茶经》开始,茶文化已经不再仅是一种物质追求,而是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享受和追求。

唐代以来与茶有关的诗词不断涌现,随着茶道和茶诗的兴起,茶文化开始逐渐向中国文化的血液中慢慢渗透,与中华传统文化精神“释、道、儒、雅”等相互融合,形成了别具特色的中华茶文化。

随着中国与国家之间的交流逐渐频繁,国际文化交流中一些后起之秀的“日本茶道”、“英国下午茶”等逐渐成为茶文化中占有话语权的主流,而我国自鸦片战争后,茶文化受到严重冲击,逐渐隐匿衰退,这些因素导致我国茶文化中茶名翻译出现许多问题和错误,本文对此进行论述。

1茶文化传播的现状及重要战略地位1.1传播现状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在许多生产茶叶的地区都有着非常多的茶文化历史,也有某些地区的茶文化未得到合理开发,例如一些欧洲国家对陕西茶文化知之甚少,关于陕西的茶马古道历史辉煌的故事和现实情况存在较大的差距。

鸦片战争后我国的茶文化逐渐销声匿迹,对外传播和发展进程缓慢甚至停止发展,一些地区的茶文化为了能够受到大众的熟知和欣赏开始将茶文化的广告投放至外国媒体上,成为一些大型活动、赛事以及会议等的指定饮品或茶叶品牌。

同时伴随着“一带一路”的发展和实施,相关部门对我国茶叶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再次增加,开展茶博会、电商会等大型宣传活动,对茶文化的传播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但在发展进步的同时也同样面对问题的产生:茶品牌的英译、思维处理方式以及价值理念等出现歧义,导致我国茶文化的英译质量着实令人担忧,一些对外宣传、茶博会资料展示、宣传手册等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导致我国形象和茶文化的传播过程受到一定损坏。

中国茶文化,中英双文

中国茶文化,中英双文

绿茶green 绿茶green tea
Green Yellow White Oolong Dark Black
Tea Tea Tea Tea Tea Tea
low
The degree of fermentation
high
红茶black 红茶black tea
白茶white 白茶white tea
Some useful words and patterns
1.legend:传说, 1.legend:传说,传奇 传说 2.pronunciation: 2.pronunciation:发音 3.classic: 3.classic:经典 4.dialect: 4.dialect:方言 5.character:方块字, 5.character:方块字,汉字 6.legend has it that Shen Nong…was saved when he happened to try some tea leaves.传说中神农在偶然咀嚼了茶叶之后就得救 leaves.传说中神农在偶然咀嚼了茶叶之后就得救 了。 7.“Tea Classic” is widely 的科学著作 recognized as the world’s first
黑 茶
Some famous tea in China
(1)西湖龙井茶 (1)西湖龙井茶 West Lake longjing tea 绿茶 green tea;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one of the top ten chinese tea, 30多个品牌 30多个品牌 more than 30 brands; 中国政府机构每年都购买超过100kgs的茶叶 中国政府机构每年都购买超过100kgs的茶叶 the central government of china buy more than100kgs every year; (2)洞庭碧螺春茶 (2)洞庭碧螺春茶 Dongting biluochun tea 绿茶 green tea;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one of the top ten chinese tea; 一个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 一个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 a hard-working, kind-hearted orphan hardkindgirl, named biluo; 1954年 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1954年,周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 携带2公斤; 携带2公斤; in 1954,premier Zhou attend the Geneva meeting, taking 2kgs;

茶文化视野下“茶”品牌商标的英译策略

茶文化视野下“茶”品牌商标的英译策略
宋秀 云 ( 1 9 7 7 一),女 .河北 唐 山人 硕 士 ,副教授 ,研 究 方向 :翻 译理 论 与实践 ,英语 教 学。
就开始尝试性提 出针对这 一问题的相关解决思路 。在这一过程 中, 提 出 了药物 减肥法、 体 育运动 减肥 、 甚至 是节食减肥等各种方法。而服 用药品 不仅 对身体有副作用 , 同时也会产 生药物 依赖性, 停止使用后 , 通 常会 出 现体重反弹这一不 良现 象, 事实上并不可取 。而体育有氧运动通 常被认
结合 , 能够商接有效提升人们的健康状况。 在 体 育运 动 开 展 过 程 中 , 加入绿茶饮 用环节 , 解 决 和 突 破 以往 体 育 运 动 单 一枯 燥 的 问题 和 不 足 。同时 体 育 活 动 是 实 现 体质 健 康 的基 础 。当 然在 体 育运 动 中 , 饮 用 绿 茶 也 要 结 合 相 应 的要 求 , 否则 无 法 达 到 其 效 果 。 首先, 是 要 坚 持 合 理 运 动 与 合 理 饮 用 绿 茶 相 结 合 的原 则 , 两者 缺 ‘ 不可。 其次 , 是 要 注 意 饮 用 绿 茶 的浓 度 , 在 根 据 个 人 偏 好 的 基 础 , 不能过 浓。 最后 , 要 注 意 饮 茶 的时 间 , 在运动前 3 0 m i n , 以及运动完 l O mi n后 再饮 用 。 当然 要 坚持 适 量 饮 直接从汉语拼音 出发进行音译 , 导致外国消费者一 头雾水: 忽视文化 差异的存在, 影响外 国消 费者的购买欲 望 。茶 文 化视 野 下“ 茶” 品 牌 商 标 的 英 译 策 略 可 以尝 试 保 留我 国 茶 文化 意 蕴 以 及适 当采 用“ 音译 法” 的方式。
此 基础 上 就 萘 文化 视 野 下“ 茶” 品 牌 商 标 的 英 译 策 略提 出 几 点 建议 。 茶 文 化 与 茶 品 牌 商标 的 关 系主 要 在 于 : 茶 品 牌 商 标 寄 寓 着萘 文 化; 茶 文化 提 升 了荼 品牌 商标 的 品 牌 附 加 值 。当前 国 内茶 品 牌 商 标 的 英 译 误 区 主 要 包括 三 点 : 片 面迎 合 外 国人 的 审 美 观 , 茶 品 牌 商

基于中英文化差异的茶叶商标翻译探讨

基于中英文化差异的茶叶商标翻译探讨
基于规则 的词性标注方 法。 作为一种 比较早的词性标 注方法 , 基 于 规则 的词 性标注方法 的主要 思想是根据兼 类词 搭配关 系及上 下文的语
Hale Waihona Puke 性、 其 它义原 , 计 算相应 的相似度 , 并分别给 出合适 的权 重值 , 由此 计算 出待 测词与基 准词的相 似度 , 最后判断 待测 词的关联 倾向 , 希 望该 方法 的提 出可 以进 ~步加快 中国茶叶 商标的 国际化进程 。 1 茶叶 商标翻译 的内涵 与要求分析 应 该说 , 英译 不只是 简单的翻译 。 不是一般 意义上用英 语对汉字进 行转化 的活动 ,而是在充 分理解原 有语句意义 基础上 的所 进 行的一 次 含 义再创 造过程 。因此 , 想 要用英语来 表达茶文 化 , 需要在 对 茶文化直 接 理解基 础上 , 对 文化的 内容进行深 刻认识 , 通 过扩 展表 达而达 到 的过 程 。对茶文 化进行翻 译和表达 , 不仅是 要实现语 言上的统 一, 更 是将中 英 两种 文化有 效统一 , 并且 在这 一基础 上 , 融入文 化 深刻含 义 , 进 行扩
茶文化 基础上 , 进行意境 传递 。当遇到较深层 次内涵; 的语句1 日 寸 , 如 果能 够深化 表达 , 就 选择深化 表达 。如 果不能深化 表达, 就选 用最 接近的 词 汇予 以替代 、 阐释 , 尽 可 能保 留语 句 原有 意境 , 而翻译 中的 唯美 实质 上就是对 原有 内容及 内涵 进行深化 。 我 国描述 茶文化的 文学作 品已经 深度完 善,因此 只有深入理 解其 中 内涵 , 并且 了解 中西方茶 文化的差 异才有可 能准 确 、 恰 当的用 英译 的 方式来表达 、 阐述茶文 化 。比如在 四大名 著 《 红楼 梦》 中有 篇诗歌 《 冬夜 即事》 中有句诗 歌 : 却 喜侍 儿知试 茗 , 扫 将新 雪及 时烹 。这句 诗歌 的大 致 意思是 : 赶 紧呼唤侍 女 扫将新 雪烹 煮鲜嫩 的茶 叶 。如 果我 们在 英译 时, 直接 按字面 内容进 行翻 译, 那 么不仅 很难 表达 诗歌原 有的 意境 , 同 时 也极不 准确 。因此 , 要翻译这 句话 , 就必 须深 化原 有内涵 。以我 国著 名翻 译家杨 宪益 的翻译 为例 . 可 以充分感 受到 如 何更好 的要 国外读 者 表达 诗 歌 中独有 的茶 情 茶韵 , H a p p i l y t h e m a i d k n o w s h o w t o m a k e g o o d t e a , a n d g a t h e r s u p f r e s h f a l l e n s n o w t o b r e w i t 。杨宪 益老先生在 反映时 , 将原 来诗句 中的知 试茗翻 译为 : “ k n o w s h o w t o m a k e g o o d t e a ” , 将“ 扫将 新雪及 时 烹 ” 翻 译为 : “ g a t h e r s u p f r e s h f a l l e n S  ̄ I O W t o b r e w i t ” , 形 象描绘 了中 国人喝茶的场 景, 可 以说是从传统 茶文化深 入 了解 的基础上 , 所进 行的英译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茶文化中茶名英译探索
思考·探索
郑玉美
(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2)
摘 要:茶名是茶文化中一个独特的艺术领域。本文从翻译目的论出发,针对中国茶叶分类及命名,对直译、音译、意译和注释 等茶名英译方法进行探索,以促进中国茶文化的有效译介和传播。
关键词:茶文化;目的论;茶名;英译
中国是茶叶和茶文化的故乡。在悠久的中国茶文化中,由于茶名 种类繁多,茶名英译中出现了音形相同本质不同、错误关联、一茶多 译及茶名无“茶”等诸多不规范的翻译问题,致使茶名英译极不统一 和不规范。因此,作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中国茶叶名称翻译 亦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拟从翻译目的论出发,对中国茶文化中的茶名 英译的问题进行探索。
1 翻译目的论
德国功能派目的论主张,在对茶名进行英译时,一是译者要明确 茶名英译的首要目的,是用英语把中国茶名包含的中文内涵传达出 来,并实现这一特殊的“交际目的”;二是面向译入语目标文化受众和 递目的;三是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语体风 格与规范要熟悉。
2 中国茶叶分类及命名
中国地大物博,根据茶叶加工制作方法,中国茶叶常被分为绿 茶、红茶、青茶、黄茶、白茶和黑茶六大类。在这六大类下面,又分为各 种不同的茶,其命名规律也各不相同。茶名是中国茶文化中一个独特 的艺术领域,它不仅将茶叶自身的形、色、香、味、产地等特点艺术性 地融合在一起,还集中传达了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地理历史和乡土 习俗等文化观念。
在直译茶名的同时并加以文内注释,既可以通过直译保持原作 精髓和文化特色,同时通过注释向译入语读者解释源语的特有内涵
基金项目:2016年度河南省社会科学普及规划项目“郑州市汉英公示语翻译普及读物”;2017年度河南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郑州市公示 语汉英翻译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简介:郑玉美 (1975-),女,河南濮阳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阅读及中西翻译比较。
直译和音译虽保留了源语文化信息,但对译入语读者来说其翻 译出的文化含义不易理解接受;同时,直译和音译并非适用于所有茶 名的翻译,对于极具中国特色文化意象的茶名在英译时,可舍弃源语 表达形式,选择意译把茶名的内涵意义翻译出来。如“云腴”指白色的 肥壮的芽叶,若直译为 yunyu 或者直译为 fat cloud,均丧失了“云腴” 一词在汉语中的文化意蕴,故只能意译为 white buds。另外,“青沱 ” 被意译成 Age Bowl Puer,传达了“普洱生茶”的涵意;“熟饼”被意译 成 Pile Cake Puer,传达了“普洱熟茶”的涵意。 3.4 注释法 3.4.1 直译加注释
从古至今,很多茶叶在文人笔下演化出诸如“瑞草魁”、“仙芝”、 “明月寮”等充满诗情画意的高雅称谓。这些未见其茶、先闻其名的优 美绮丽称谓,让人一股美感由心而生。英译这类茶名时,想要保留原 名中的美妙意象,可采用直译法将中华民族尚美求雅的审美习惯传 达到英语译文中。如“瑞草魁”Queen of Blessed Grasses、“仙芝”Fairy Grass、“明月寮”Bright moon House 等。 3.2 音译法
翻译知名的茶叶时,在英语中如果没有对应的英文单词,可采用 “汉语拼音 +tea”的形式进行音译。如屡次被评为“中国十大名茶”的 “龙 井 ”Longjing Tea、“碧 螺 春 ”Biluochun Tea、“ 铁 观 音 ”Tieguanyin Tea 等在国内外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茶叶,采用音译是其最佳翻译方 式。对于“产地 + 品种”形式的茶叶,也可使用音译法,如“太平猴魁” Taiping Houkui Tea (产自 安 徽 省 黄 山 市)、“庐 山 云 雾 茶 ”Lunshan Yunwu Tea、“ 黄 山 毛 峰 茶 ”Huangshan Maofeng Tea、“ 信 阳 毛 尖 茶 ” Xinyang Maojian Tea 等。但对在国际市场上没有知名度的茶叶是不 适合采用音译的。
3 茶名英译方法
3.1 直译法 “当源语和目的语受众的认知环境几乎没有差异,并且对商品名
称的认知角度、消费观念、价值取向等趋于一致时,译者可以采用直 译”。大多数中国茶叶名称英译时都可采用此种方法。
对 于 以 形 色 味 命 名 的 茶 叶 ,采 用 直 译 法 进 行 翻 译 ,可 保 持 茶 叶 原名精髓。如“雀舌”Sparrow Tongue,“鸟嘴”Bird Beak,“蝉翼”Ci原 cada Wing,“眉茶”Eyebrow Tea 等,由于其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审 美 观 中 鲜 明 比 喻 形 象 特 点 ,采 用 直 译 ,既 保 留 了 形 象 生 动 妙 趣 横 生 的艺术韵味,也对外国受众介绍了中国独特的审美情趣。“红茶”的 英译是“black tea”而不是“red tea”,这是因为早在 17 世纪,英国开 始 在 中 国 大 量 收 购 福 建 武 夷 茶 ,因 其 茶 色 为 黑 ,所 以 直 译 为“black tea”,后 来 茶 学 家 根 据 茶 的 制 作 方 法 和 茶 的 特 点 进 行 归 类 ,武 夷 茶 冲 泡 后 红 汤 红 叶 ,按 其 性 质 属 于 红 茶 类 ,但 由 于 英 国 人 已 经 习 惯 称 武夷茶为“black tea”,所以这一约定俗成的说法就一直沿袭下来,以 指代红茶。
音译出来的英语词汇,应遵循术语的属性要求。其中重要的一点 就是系统性,即具有构成相关术语词汇的能力。从英语术语的这一要 求来看,Puer tea(普洱茶)是一个值得推广的音译词[4]。它形式简单, 比较符合英语词形,又容易构成一系列衍生词汇,如“生普洱”raw Puer、“熟普洱”cooked Puer、“陈年普洱”aged Puer、“大叶普洱”largeleaf Puer 等。相比之下,“铁观音”的音译词 Tie Kwan Yin 和意义词 iron goddess of mercy oolong 都不太具有生成系列词汇能力,对其翻 译放弃与茶树及与观音有关的传说,直接采用汉语拼音 Tie guanyin 可能更好。 3.3 意译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