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件鲁教版.ppt
2021高考浙江(选考)地理一轮复习讲义: 第10章 第2讲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

第2讲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洞庭湖区为例考点| 湿地资源问题与开发保护1.湿地概况(1)含义:湿地是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
(2)类型:湿地包括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区,也包括河流、湖泊、水库、稻田等。
(3)我国湿地分布特点:类型多样;分布广泛;东部多、西部少。
2.湿地生态系统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加试要求)(1)调蓄洪水,洪水期水进入湿地,可以降低河道和湖泊的水位;枯水期水从湿地中流出,补充到河流与湖泊中。
(2)自然界中的水源地。
(3)物种的资源库,对维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有着巨大的作用。
(4)地球之“肾〞,生态环境的净化器。
3.洞庭湖湿地萎缩的原因及危害(加试要求)(1)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原因①自然原因:长江和“四水〞在洞庭湖相互顶托,水流速减缓;“四水〞进入洞庭湖后,湖面开阔,水流减慢;洞庭湖和长江之间水流交换不通畅等,这些都是洞庭湖淤积的重要原因。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迅速,生长规模扩大,生产方式不合理,如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滥伐森林,导致水土流失,湖区泥沙淤积;湖床抬升;为了扩大耕地,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减少,湖泊萎缩。
(2)洞庭湖湿地破坏的后果与治理①后果:洪涝灾害严重,航道断航,生态环境恶化。
②治理措施:退田还湖、退耕还林、封山育林、平垸行洪、加固干堤、疏浚河道;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制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生态移民,调整农业生产构造;加强中心城镇根底设施建立,扩大城镇人口容量;积极开展生态旅游业等。
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流灌区。
以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
完成1~2题。
1.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A.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C.开展航运和水产养殖D.聚集灌溉余水2.为防止河套灌区土壤盐渍化,宜采取的措施是()A.推广耐盐作物B.完善排水系统C.增加灌溉水量D.增施有机肥料1.D[乌梁素海湿地位于河套平原东侧,来自于黄河的灌溉用水,流经河套平原后的剩余水最后聚集于乌梁素海,河套灌区位于西北干旱地区,开展农业,需要有充足的灌溉用水,但应有灌有排方能防止出现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问题。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讲课文档

()
A.飞机跟踪
B.地理信息系统
C.遥感
D.全球定位系统
(2)对冰山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对移动的方向进行预测主要
是应用
()
A.GIS
B.GPS
[答案] (1)A (2)C
第十七页,共70页。
[考题精妙]
[命题出发点] 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图层的获取及利用。 [命题落脚点] 考查“3S”技术的应用、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试题评价]
(1)小切口,大考查:本题以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图层为切口,切 口较小,切入清晰,但是考查要点既包括 RS 和 GIS 技术的应 用,又涉及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考查范围不可谓不广。 (2)考点务“实”,考形务“虚”:本题所涵盖的几个考点都是 考试大纲明确要求的,都是“干货”。但是考题情形设计有一 种“虚”感,对农业适宜性评价完全可以脱离题目图示背景, 直接点明其影响因素。
第十一页,共70页。
带着问题>>> 进课堂
一、知识联系串一串
第十二页,共70页。
二、核心问题想一想 1.“3S”技术各自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进行区分? 2.“3S”技术具体应用领域有哪些?如何进行选取和 应用? 3.什么是数字地球?数字地球与“3S”技术的关系是 什么?
第十三页,共70页。
NO.2 研细高考
第三十六页,共70页。
图中①②表示遥感技术提供影像信息功能,③④表示地 理信息系统反馈影像信息处理结果,⑤⑥表示全球定位系统 提供空间定位信息功能。
当然,“3S”技术的应用领域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往往是 一项工作需要同时利用两种或三种技术。如我们每天看到的 天气预报,是遥感技术跟踪监测大气的变化,将所获得的数 据传给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经过分析得出的结果。
人教版高考地理复习12.2《地理信息技术及应用》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
地下蕴藏矿产的地区,
矿产资 地质断裂或环形构造带,
地表反射或辐射的电磁
资 源 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
波与周边地区不同
源
现”矿产
普
不同地表资源反射或辐
水、土 通过遥感图像,用图像处
查
射的电磁波不同,相同
地、森林 理技术,提取相关资源的
资源在不同状态下反射
等资源 分布、类型、健康状况等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20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4.手机 GPS 能够实现的功能有( )
①网络实时监视 ②所处位置获取 ③失窃汽车
查找 ④行车路线追踪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21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解析:第 3 题,GPS 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这 不是人们日常生活必需的;GPS 技术本身不能扩大人们 的出行范围;随着 GPS 技术的普及,人们使用越来越方 便,民用 GPS 发展很快;GPS 定位至少需要 4 颗卫星, 不是有信号就行。第 4 题,GPS 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 可以知道位置、行车路线;GPS 没有监视和查寻功能。
(3)地理信息系统在灾害管理中的应用
新课标高考总复习·地理 16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对点演练
1.(2016·汕头模拟)监测雾霾分布最适合采用的地
理信息技术是( )
A.全球定位系统(GPS) B.地理信息系统(GIS)
C.遥感(RS)
D.数字地球(DE)
解析:遥感具有监测范围大、快速及时等优点,因 而适宜用来监测雾霾分布。
创新方案系列丛书
3.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1)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 用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区域地理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课件 新人教版

发规划等。
GPS汽车导航
(2)大众化应用:
、空间信息网站、城市
多媒体地理(dìlǐ)信息系统等。
第四页,共45页。
二、遥感(RS)
1.概念:在 航空器 或 航天器 上利用一定的技
术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 的感知。
2.遥感系统:包括(bā遥ok感u平ò)A台
传感器
;
B
;C遥感信息的接收和处理三大类仪器。
2.程度:信息源→ 数据处理 →数据库→空间分析→
表达。
3 . 应 用 (yìngyòng) : 可 提 供 反 映 区空域间信状息况 的 各
种
动态监,控可及对评环估境(pí和nɡ自ɡū然)预灾测害 进
行
,可应用(yìngyòng)于城市管理。
第八页,共45页。
五、地理信息技术与数字地球 1. 地理(dìlǐ)信息技为术构建数字地球奠定了基础。 2.数字地球是指 数字化 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 息进行(jìnxíng)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 统。
概念
简称 别称
技术 装备
技术 环节 (工作 流程)
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 或航天器上对地物进行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间 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 围内适时进行导航
、定位的系统
RS
GIS
GPS
人的视力的延伸
地图的延伸
遥感平台、传感器、遥感信息 的传输与处理
计算机软、硬件
GPS卫星星座(空间 部分)、地面监控系 统(地面部分)、GPS 信息接收机(用户设
址,在下列图层中应增加
() ①大气污染 ②区域规划 ③造纸厂、印刷厂分布
④水文地质
A.①② C.②③ 【试解】
2021版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达标检测知能提升:第2讲 等高线地形图 Word版含解析

选择题(2020·西安中学月考)下图为福建省某无人海岛的等高线地形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四点能最早观测到日出的是()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2.若某人于北京时间17:30在①点拍摄日落照片,此时太阳应位于()A.东南方B.西南方C.西北方D.正西方3.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最合适的地点是()A.①点B.②点C.③点D.④点解析:第1题,图中四点中,①点的海拔最高,东面又无障碍阻挡视线,所以是最早看到日出的地点;②、③两点东面都面向海洋,但是海拔低于①点,能够较早地看到日出,但是晚于①点;④点位于山谷,受东侧地形阻挡,看到日出的时间较晚。
故A项正确。
第2题,依题意可知,该地日落时间为北京时间17:30,说明此时北半球昼短夜长,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半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故B项正确。
第3题,若要拍摄以该岛主峰为背景的照片,就要从所给的四个地点中选择能够看到主峰的地点。
①点位于主峰上,主峰无法作为拍摄背景;②点的西侧有山峰阻挡,拍摄不到主峰;③点与主峰之间有山脊阻挡,拍摄不到主峰;④点与主峰之间是凹坡,无障碍物阻挡视线,可以拍摄到以主峰为背景的照片。
故D项正确。
答案:1.A 2.B 3.D(2020·重庆中山外国语学校模拟)下图是我国东南地区某旅游景区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图中虚线表示观光索道,索道运行速度恒定。
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清水溪流向是()A.自西南向东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北向东南D.自东南向西北5.在图示地区可以游览的景观是()A.激流飞瀑B.雪山连绵C.湖光山色D.古镇街巷6.据图分析和计算,下列关于索道MP段和PQ段的叙述可能正确的是()A.MP段地势起伏相对较大B.PQ段容易遭受山洪摧毁C.MP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D.PQ段运行时间相对较长解析:第4题,根据图中等高线确定清水溪流向,再根据指向标确定方向,故图中清水溪流向是自东南向西北。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12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

考点一 遥感技术与全球定位系统
1.遥感技术的应用
应用领 域
具体内容
作用
矿产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裂或环形构 通过分析遥感图像划定蕴 资 资源 造带,较容易借助遥感技术“发现”矿产 藏矿产的大致区域 源
普
通过解译遥感图像,用图像处理技术提取植
查 生物 被的分布、类型、结构、健康状况、产量等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D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车辆还具有导航功能
救援
定位导航
可对消防人员、救护人员、交通警察进行应急调遣,从而提高紧急 事件处理部门对火灾、犯罪现场、交通事故等紧急事件的响应效率
(2018· 江 苏 卷 )2018 年 4 月 19 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 遥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 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 南部发现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 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 统与农业灌溉系统布局。右图为 “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 影像图”。读图回答(1)~(2)题。
[名师点睛] 与地图相比GIS主要具备以下优点: (1)信息量大、使用方便。地理信息系统可提供反映区域状况的各种空间信息, 并可建立揭示区域结构特征和发展规律的模型。(2)功能强大、完备。地理信息系统 可以提供查询检索、空间分析、修改补充、距离测算等多种功能。(3)能够进行动态 监测和评估预测。
研析考点 • 破疑难
应用领域
具体内容
作用
荒漠化、土壤盐渍化、海上冰山漂流、
环境
可以及时了解环境变化,
环境
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
2021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十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2讲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件鲁教版.ppt

(2)优点: 信息量大
、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附加多种 智能化 服
务功能,并能及时更新内容。
公众信息服务 (3)应用领域智能交通管理
政府管理与决策
(4)电子地图的类型:光盘电子地图和网络电子地图。
2.数字地球 (1)概念: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 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 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 的流通。 (2)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 空间位置 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 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特点: 空间性 、数字性和整体性,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一种开放式 的 数据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全社会层面。 (4)应用领域: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 增加农业产出、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等。
第十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标展示
核心素养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 1.综合思维:从某一案例入手,综合分析
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及其发挥的作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 并能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案例中的
导航中的应用。
问题。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 2.区域认知: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
6.应用领域
项目
内容
灾害监测 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灾 情统计与评估等
经济活动
如大型商场选址等
包括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 城市管理
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方面
【特别提示】 1.地理信息系统除了具备地图的查询功能外,还可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 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其功能远大于地图。
高考地理总复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专题知识

名师点睛 冰川可以强烈反射射向地面的太阳辐射,从而影响地面辐射强度及大气温 度。 3.受气温季节变化的影响,冰川不会持续冻结,而是反复融化和冻结,A错;>50 km2面积 等级的冰川已经是该地区面积等级最高的冰川,且较大面积冰川融化会使冰川面积缩 小,B错;降雨量增加,雨水冻结会使不同面积等级的冰川面积都增大,C错;由于冰川温 度低,冰川融化后,冰川融水重新冻结,虽然冰川的厚度变薄,但冰川面积有所扩大,D符 合题意。
答案 1.B 2.C 解析 1.读图可知,舟山群岛位于北纬30°附近,只有在7—8月份受副高控制,A错误; 图示舟山群岛有风景名胜区、寺庙,自然、人文旅游资源兼备,B正确;舟山群岛是浙东 天台山脉向海洋延伸的余脉,由于海平面上升将山体淹没才形成今天的群岛,C错误;舟 山群岛主要地貌为山地丘陵,中间高、四周低,主要河流自中间流向四周且该群岛位 于东海,D错误。 2.舟山群岛位于东南沿海,夏季受季风和台风影响,风大雨多,传统民居建造时主要考 虑的因素是气候条件(防风雨),故选C。
长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30°N附近,地处东部沿海地区中部,长江的入 43°N—48°N,地处东北地区中部 海口
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1 000 毫米以上,水 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
热充足
作物生长期短
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分散,人均耕地 黑土为主,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考 地理
新高考专用
模块三 区域发展
专题十二 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
目录
考情清单 考点清单 考点1 自然环境与区域 考点2 区域发展 考点3 地理信息技术 考法清单 传统民居
考点 自然环境与区域 区域发展 地理信息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地处荒漠边缘
[规范审答]
从图文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 第(1)题,遥感技术是通过卫星 地理信息技术,它能获取 较大
获取地表信息,为科学研究提供服务数据的 范围的信息,甚至是全球范围的信息,但对
历史上存在过的,地下的信息无法 获取,更不能 完全取代人类对信息的加
工分析。第(2)题,突尼斯中南部地处 撒哈拉 沙漠北部边缘地区,地理环 境 恶劣,人类难以进行实地的考察。遥感由卫星 来获取地表信息,则不受
4.应用领域: 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等。 5.判读依据:直接解译标志和间接 解译标志。
【素养引领】 (综合思维 )在信息的获取和处理方面,遥感技术有哪些优点? 提示:(1)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 (2)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 (3)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
影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我的答案:(1)D (2)D
1.遥感技术在资源调查、环境和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应用
应用领域 资源 矿产资源
调查 生物资源
具体内容
备注
蕴藏矿产的地方有许多是地质断 人们只需要分析遥感图像
裂或环形构造带,较容易借助遥 就可以划定蕴藏矿产的大
感技术“发现”矿产
致区域
通过遥感图像解译,用图像处理 为农业、林业、城市绿化、
二、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对地理信息进行采集、 管理、分析和 表达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
2.优点:图形化、可视化,并可及时更新信息。 3.基本构成:系统硬件、系统软件、数据、应用人员、应用模型 。 4.主要功能: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决策应用等。 5.解决问题:地物空间分布及位置分析、趋势分析、模式分析以及模拟结果 等。
6.应用领域
项目
内容
灾害监测 分析灾害影响范围、确定救灾物资调配的最佳路径、灾 情统计与评估等
经济活动
如大型商场选址等
包括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环境管理, 城市管理
以及城市规划、防灾减灾等方面
【特别提示】 1.地理信息系统除了具备地图的查询功能外,还可以快速、精确、综合地对 复杂的地理系统进行空间定位和动态分析,其功能远大于地图。
(2)优点: 信息量大
、检索方便、展示方式灵活多样,附加多种 智能化 服
务功能,并能及时更新内容。
公众信息服务 (3)应用领域智能交通管理
政府管理与决策
(4)电子地图的类型:光盘电子地图和网络电子地图。
2.数字地球 (1)概念:建立一个“虚拟地球”,用数字化 的方法将地球上有关的信息转化 为数字信息装入计算机中,实现在网络上 的流通。 (2)核心思想:用数字化的手段整体性地解决与 空间位置 相关的问题和最大限 度地利用信息资源。 (3)特点: 空间性 、数字性和整体性,可以迅速充实和联网,一种开放式 的 数据平台,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服务对象覆盖全社会层面。 (4)应用领域:预测气候变化、治理环境污染、防灾减灾、保护生物多样性、 增加农业产出、解决政治或经济危机等。
―计―算→
三维位置、三维方向、 运动速度、时间信息
3.特点: 海、陆、空全方位、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益等。 4.应用领域:军事、交通、旅游探险等。 5.GPS手持机应用:定位和导航。
四、电子地图与数字地球
1.电子地图
(1)概念:建立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基础上,通过计算机呈现完整地理信息的地图。
技术提取植被的分布、类型、结 环境保护等部门服务
构、健康状况、产量等数据
应用领域 环 境
环境监测 和 灾 害 监 灾害监测 测
具体内容
备注
监测荒漠化、土壤盐碱化、海上
冰山漂流、海洋生态、全球气候 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
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水体 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
污染、大气污染等
监测旱情、洪灾、滑坡、泥石流、 有利于防灾减灾
【特别提示】 2.数字地球是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虚拟技术、网络技 术等各种技术的综合利用。“3S”技术仅仅是数字地球的部分支撑技术。
考点一 遥感技术的应用 【核心素养下的命题分析】
多以遥感影像图文材料为载体,通过在具体案例中对遥感技术特点和应 用的分析,考查综合思维。掌握目前遥感的具体应用领域是解答该类问题的 关键。
管理中的功能。
统、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确定不同领域
4.数字地球的含义。
中的地理环境特征。
[基础梳理]
一、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1.原理:不同地物的 电磁波
特性不同。
2.环节: 信息的获取 → 传输 → 接收与处理 → 分析和应用
3.特点 (1)探测范围 大 。
(2)获取资料 快 。 (3)受地面条件限制 少 。 (4)获取信息量 大 。
典例1 (2018·高考江苏卷)2018年4月19日,在突尼斯召开的“一带一路”遥 感考古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科学家利用遥感技术在突尼斯中南部发现 的10处古罗马时期遗存,这一发现揭示了当时的军事防御系统与农业灌溉系 统布局。下图为“突尼斯境内古罗马遗址遥感考古影像图”。读图,回答 (1)~(2)题。
(1)这一考古成果表明遥感技术可以( )
A.完全取代传统的田野考古工作
B.确定地表、地下人类活动遗迹的时代
C.探知各种人类活动遗迹曾经的功能与作用
D.帮助分析较大地域范围内人类活动遗迹间的联系
(2)突尼斯中南部有利于遥感考古发挥其独特优势,因为这一区域( )
A.人类活动较多
B.位于沿海地区
C.森林覆盖率高
三、全球定位系统
1.构成 (1)空间卫星系统:工作卫星 21 颗,备用卫星 3 颗,平均分布在 6 个轨道上。
(2)地面监控系统:由主控站、监控站、信息注入站组成。 (3)用户设备系统:主要由 GPS卫星接收机 、GPS 数据处理软件等组成。
2.工作原理
GPS工 作卫星
时星―间历―信参→息数
GPS用户 接收机
第十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2讲 地理信息技术及其应用
课标展示
核心素养
1.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 1.综合思维:从某一案例入手,综合分析
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情况及其发挥的作用,
2.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 并能综合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解决案例中的
导航中的应用。
问题。
3.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 2.区域认知:结合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