浇注料
浇注料施工工艺

浇注料施工工艺浇注料施工工艺是指在建筑和工程施工中使用浇注料进行填充和固化的过程。
浇注料施工工艺广泛应用于房屋建筑、水利工程、道路建设等领域。
它具有施工周期短、工作效率高、施工质量可控等优点,因此备受建筑师和工程师们的青睐。
1. 选择浇注料类型在进行浇注料施工之前,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浇注料类型。
常见的浇注料有混凝土、水泥浆、聚合物浆料等。
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施工环境和材料特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浇注料类型,以确保施工质量和效果。
2. 地基处理在进行浇注料施工前,需要对地基进行处理。
首先要清理地表上的杂物和碎石,确保施工地面的平整度和干净度。
随后,对地基进行加固和处理,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包括打桩、灌注桩和土壤加固等。
3. 浇注料配制浇注料的配制是确保施工质量的关键环节。
根据施工设计和浇注料的性能要求,按照标准配比将水泥、骨料和掺合料等材料进行搅拌。
在配制过程中,需要掌握好水泥用量、比例和搅拌时间等关键参数,以确保浇注料的流动性、可塑性和硬化速度等性能指标。
4. 施工准备在开始浇注料施工前,需要进行相关准备工作。
首先,清理施工现场,并搭建好临时防护措施,确保施工区域安全。
其次,准备好施工设备和工具,包括搅拌机、输送泵、抹平工具等。
同时,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以免影响施工进度。
5. 浇注料施工在进行浇注料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
首先,控制好浇注料的流动性和浇注速度,以确保浇注面均匀。
其次,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分段浇筑,以防止浇注料过多或过少。
最后,对浇注料进行震实,以确保浇注料与地基充分接触,避免产生空洞和裂缝。
6. 施工质量控制。
轻质浇注料标准

轻质浇注料标准一、轻质浇注料的定义与特点轻质浇注料是一种以水泥、骨料、矿物纤维等为主要原料,加入适量的水泥结合剂和水分,经混合、浇注、养护而成的一种具有轻质、高强度、耐腐蚀、耐火、节能环保等特点的建筑材料。
二、轻质浇注料的标准分类根据轻质浇注料的性能和应用领域,可以将轻质浇注料分为以下几类:1.普通硅酸盐水泥基轻质浇注料2.铝酸盐水泥基轻质浇注料3.矿渣水泥基轻质浇注料4.磷酸盐水泥基轻质浇注料5.其他特殊性能轻质浇注料三、轻质浇注料的性能要求与检测方法1.密度:轻质浇注料的密度应符合GB/T 29019-2012《轻质浇注料》标准的要求。
2.抗压强度:轻质浇注料的抗压强度应符合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3.抗折强度:轻质浇注料的抗折强度应符合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4.耐火性能:轻质浇注料的耐火性能应符合GB/T 1470-2011《水泥耐火材料》标准的要求。
5.环保性能:轻质浇注料的环保性能应符合GB/T 16296-2008《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标准的要求。
四、轻质浇注料的应用领域及施工注意事项1.应用领域:轻质浇注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市政、冶金、电力、石油化工等领域,如墙体、屋顶、地面、水池等建筑物的施工。
2.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前应充分了解轻质浇注料的性能特点,做好施工准备。
(2)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拌合水量,避免因水分过多或过少导致性能下降。
(3)施工后的养护过程中,要保持浇注料表面湿润,避免阳光直射,确保养护质量。
五、我国轻质浇注料标准的发展与现状随着我国建筑材料行业的快速发展,轻质浇注料标准不断完善。
目前,我国已制定了一系列轻质浇注料相关标准,如GB/T 29019-2012《轻质浇注料》、GB/T 50081-2002《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等。
这些标准为轻质浇注料的生产、检测、施工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促进了我国轻质浇注料产业的持续发展。
几种常见的浇注料配方

几种常见的浇注料配方
混凝土:水:砂:石头=1:0.5:2:3。
其中,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2. 高强度混凝土浇注料配方:
混凝土:水:砂:石头 = 1:0.3:1.5:2.5,同时加入高效减水剂和粉煤灰等掺合料。
这种浇注料的强度等级较高,适用于高层建筑和重要工程。
3. 自流平水泥浇注料配方:
水泥:水:石英砂 = 1:0.35:2。
加入适量的减水剂和黏结剂,能够使水泥浇注料自然流动,表面平整,适用于地面、墙面等大面积施工。
4. 耐火浇注料配方:
高铝水泥:石英砂:高岭土:石粉 = 1:3:2:1。
加入适量的水,通过振捣、压实等处理方式,制成耐火砖、耐火板等耐高温材料。
这种浇注料广泛应用于高温炉窑、冶金等领域。
5. 聚合物浇注料配方:
树脂:填料:固化剂 = 2:3:1。
聚合物浇注料具有优异的耐腐蚀性、水密性和抗渗透性,适用于化工、电力、水利等领域的设备维修和新建工程。
- 1 -。
浇注料是什么

浇注料又称耐火浇注料,是一种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结合剂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具有较高流动性,以浇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同其他不定形耐火材料相比,结合剂和水分含量较高,流动性较好,故而浇注料应用范围较广,可根据使用条件对所用材质和结合剂加以选择。
既可直接浇注成衬体使用,又可用浇注或震实方法制成预制块使用。
接下来咱们就一起详细了解一下什么是浇注料。
一、什么是浇注料?浇注料是耐火材料中的一个种类,耐火材料分为定形制品和不定形制品,浇注料是不定形制品中的一个品种,所用材质和耐火砖一样,可以说是定形耐火制品均可制成不定形耐火材料中的浇注料,采用浇筑施工的不定形耐火制品绿色环保,正逐渐的代替定形耐材。
二、浇注料分类浇注料种类和名称有很多,可以按照骨料、主要成份、使用部位、化学性质及特点来进行命名,例如:按耐火骨料分有粘土质骨料(Al2O3 30%~45%)、高铝质骨料(Al2O3%26ge;45%)、硅质骨料(SiO2%26ge;85%、Al2O3%26lt;10%)、碱性骨料(有镁砂、白云石等)、特别骨料(有碳、碳化物、尖晶石、锆英石、氮化物等)和隔热骨料(有珍珠岩、蛭石、陶粒、漂珠、轻质砖砂、多孔熟料、氧化铝空心球等)。
按结合剂分有水硬性结合、化学结合、凝集结合耐火浇注料。
产品分类除了骨料还要按照气孔或比重进行分类,例如:按气孔率分有细密耐火浇注料和气孔率不低于45%的隔热保温耐火烧注料两种。
化学结合浇注料在常温下一般经过参加促硬剂构成化学反应而硬化,首要种类有水玻璃、硫酸铝、磷酸盐浇注料等。
凝集结合浇注料为在煅烧进程中经烧结效果而硬化,首要种类有粘土浇注料等。
水硬性结合浇注料在常温下凝集硬化并经过水化效果而硬化,首要种类有硅酸盐水泥、一般铝酸钙水泥、纯铝酸钙水泥、电熔纯铝酸钙水泥浇注料等。
二、浇注料如何施工?浇注料施工步骤:1、施工部位的清理及支模具;2、本产品属于混合制品,产品先干式搅拌;3、按照使用说明进行加水或调和剂,进行搅拌;4、在限制时间内进行浇筑施工并振捣均匀;5、养护及拆模;6、烘炉。
浇注料的工作原理

浇注料的工作原理
浇注料是一种用于填充、修复或加固建筑结构的材料。
它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能够适应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空间,从而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浇注料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配比:根据具体的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将所需的原材料进行配比。
浇注料的配比要根据不同的工程需求,确定需要使用的水泥、沙子、碎石、搅拌剂等成分的比例。
2. 搅拌:将配好比例的原材料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充分搅拌。
搅拌的目的是将各种原材料混合均匀,确保浇注料的质量和均匀性。
3. 运输:将搅拌好的浇注料装入运输设备,如搅拌车或泵送设备,将其运送到需要修复或填充的位置。
运输方式根据具体的工程条件和要求而定。
4. 浇注:将浇注料从运输设备中释放到需要填充或修复的位置。
浇注时要注意控制流动性,确保浇注料能够顺利地填满目标空间,并充分填实。
5. 抗凝固:浇注料在填充或修复位置后需要等待一定的时间,让其逐渐凝固和硬化。
这个时间取决于具体的浇注料配方和环境条件,通常需要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6. 固结:浇注料在凝固硬化后,会逐渐固结成为坚实的物质,从而填补、修复或加固目标结构。
固结后的浇注料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强度,增加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浇注料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材料的特性和化学反应的原理。
通过合理的配比和搅拌,浇注料能够达到流动和可塑的状态,从而方便施工和填充空间。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化学反应的进行,浇注料逐渐凝固和固结,为建筑结构提供强度和稳定性。
最终,它能够与周围的材料形成紧密的连接,提高结构的整体性能。
浇注料使用方法

浇注料使用方法浇注料是一种用于混凝土浇筑的材料,主要用于填充和加固建筑结构中的空隙和孔隙。
它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浇注、养护等几个环节。
下面将详细介绍浇注料的使用方法。
1. 材料准备在使用浇注料之前,首先需要对材料进行准备。
常见的浇注料由水泥、砂子、骨料等材料组成,因此需要将这些材料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混合。
首先计量出所需的水泥、砂子和骨料,然后将它们放入混凝土搅拌机中进行混合。
混合时间应根据具体规格进行控制,一般需要搅拌2-3分钟,使得材料能够充分混合均匀。
2. 浇注浇注料的浇注是关键步骤之一。
在浇注之前,首先需要将浇注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表面光洁无障碍。
之后,将准备好的浇注料从搅拌机中取出,沿着预定的浇注线均匀地倒入浇注面上。
在倒料的过程中,需要注意避免过多的震动和搅拌,以免影响材料的密实性。
同时,要确保浇注料充满空隙,并且均匀分布在整个浇注面上,不得留有空鼓和裂缝。
3. 养护养护是浇注料使用过程中的最后一步。
在浇注完成后,需要对浇注面进行养护,以保证材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情况下,养护分为水养护和覆盖养护两种方式。
水养护是将清水喷洒在浇注面上,使其保持湿润状态,以缓慢释放水分,有利于浇注料的正常硬化。
水养护的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视浇注料的种类和环境温度而定。
覆盖养护是将浇注面覆盖上塑料薄膜或湿布等材料,以防止水分的过快蒸发,有利于浇注料的充分硬化和减少裂缝的产生。
覆盖养护的时间一般为3-7天,具体时间也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定。
在养护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外界的冲击和振动,避免浇注面受到损坏。
综上所述,浇注料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材料准备、浇注和养护三个方面。
合理掌握这些方法可以确保浇注料的质量和使用效果,从而提高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刚玉浇注料使用说明

刚玉浇注料使用说明一、刚玉浇注料的特点1.高耐火性:刚玉浇注料是一种高纯度氧化铝熔渣和高纯度氧化铝作为主要原料,具有较高的熔点和耐高温能力。
2.优良的抗热震性能:刚玉浇注料具有优异的抗热震性能,能够承受快速温度变化和热循环的影响,不易破裂和开裂。
3.尺寸稳定性:刚玉浇注料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低的热膨胀系数,保持形状和尺寸的稳定性。
4.耐酸碱侵蚀性:刚玉浇注料对酸碱介质具有较好的抵抗能力,能够在高酸碱环境中长期使用。
二、刚玉浇注料的使用方法1.施工准备:在进行刚玉浇注料的施工前,先进行施工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浇注设备,保证设备的完好。
然后清理施工区域,确保表面干净。
接着,按照施工计划准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
2.母料制备:将刚玉浇注料的母料与适量的稀土粉末、黏结剂和其他添加剂充分混合。
混合时要确保均匀,以免影响材料的性能。
3.浇注:在混合好的刚玉浇注料中逐渐加入适量的清水,边加边搅拌,直至形成均匀的泥浆状。
然后使用浇注设备将刚玉浇注料浇注到预定的施工区域内。
浇注时要注意控制浇注速度和浇注厚度,以保证施工质量。
4.整平和养护:在浇注完刚玉浇注料后,及时进行整平和养护。
使用板块或敲击工具将刚玉浇注料表面敲打平整,并及时进行调整修正。
然后进行养护,保持湿润状态,防止过早干燥和开裂。
5.硬化和烘干:经过一段时间的养护后,刚玉浇注料会逐渐硬化和烘干。
在硬化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以避免开裂和变形。
6.炉前试验:在刚玉浇注料完全硬化后,进行炉前试验。
通过炉前试验可以验证材料的性能和稳定性,以确保其满足使用要求。
三、刚玉浇注料的注意事项1.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操作,避免操作失误导致质量问题。
2.施工环境应选择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场所进行,以免污染材料。
3.混合刚玉浇注料时要保持搅拌均匀,避免出现凝聚和剥离的现象。
4.浇注时要注意浇注速度和厚度的控制,避免形成气孔和裂缝。
5.施工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整平和养护,保持湿润状态,防止过早干燥和开裂。
浇注料施工技术要求

浇注料施工技术要求一、引言浇注料施工技术是现代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施工方法之一。
浇注料作为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广泛应用于混凝土结构、地基处理等工程中。
为了确保浇注料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
本文将介绍浇注料施工技术要求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要求、设备要求和施工工艺要求等。
二、材料要求1. 浇注料的原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
例如,水泥应符合GB175和JC/T 847的要求,粉煤灰应符合GB/T 1596的要求,石英砂应符合GB/T 14684的要求等。
2. 不同种类的浇注料,其配比应根据不同的工程要求进行设计。
在设计配比时要考虑浇注料的流动性、抗裂性和强度等指标,以确保浇注料的性能符合工程要求。
3. 浇注料的搅拌应使用专用混凝土搅拌设备。
搅拌设备应定期维护,以确保其工作状态正常。
搅拌时间和搅拌速度应根据具体浇注料的要求进行调整。
三、设备要求1. 浇注料施工所需的设备应符合国家标准的相关规定,同时应具备相应的防护措施,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2. 所有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查,确保其运行正常。
如搅拌机、输送泵等设备需要检查润滑油和液压油的供给,防止因油品不足引起设备故障。
3. 施工现场应配备消防设备,并设置相应的消防通道和逃生通道,以防火灾发生时及时应急。
四、施工工艺要求1. 施工前,应根据工程要求进行测量和标准杆校准,确保施工精度符合要求。
2. 浇注料施工应按照设计方案进行,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要求和施工工序进行操作。
3. 浇注料的浇筑宜采取连续施工的方式进行,以保证施工质量的一致性。
浇筑过程中,应注意控制浇注料的流动性,避免出现堆积和流失等现象。
4. 浇注料的养护时间和养护方法应根据具体浇注料的要求进行确定。
常见的养护方法包括喷水养护、湿布养护等,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
五、施工安全要求1. 在施工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指导工人正确使用设备,预防事故的发生。
2. 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应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确保自身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耐火浇注料的研制与性能检测学号:姓名:班级:一、综述部分浇注料:一种由耐火物料加入一定量结合剂制成的粒状和粉状材料。
具有较高流动性,适用于以浇注方式成型的不定形耐火材料。
1.骨料本实验要求采用特级高铝矾土(特级高铝矾土分级:5~3mm;3~1mm;1~0mm;0.088mm)为组要原料。
特级高铝矾土采用粗、中、细三级级配。
三级级配应符合“两头大、中间小”的原则,减少中间颗粒,增加细粉,并适当增大临界颗粒尺寸,可获得气率低,荷重软化温度和热震稳定性高,以及结构强大的制品。
对于组织结构不均匀的矾土熟料,为避免颗粒表面易出现二次莫来石化反应,使粗颗粒表面出现网裂,因而不宜用较大的临界颗粒尺寸。
高铝矾土的加热变化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即分解、二次莫来石化和重结晶烧结过程。
由于烧结基本上开始于二次莫来石化完成的温度,所以要使其烧结,促进充分的二次莫来石化是达到充分烧结的必要条件,适当提高烧结温度是必要的措施。
2.细粉如硅灰、α—Al2O细粉,浇注料中的细粉,对实现瘠性紧密堆积,避免粒度偏析,保证混合料的流动性,提高浇注料的致密性与结合强度,保证其体积稳定性,促进其在服役中的烧结和提高其耐侵蚀性都是极其重要。
在浇注料中由于结合剂的加入,往往产生助熔作用,使浇注料基质部分的高温强度、体积稳定性和耐侵蚀性有所减弱。
在高温下浇注料的基质部分一般都要收缩。
3.结合剂水泥结合剂。
水泥结合剂属于无机结合剂,多是在常温下皆可起结合作用的永久性结合剂,在不定形耐火材料中应用十分广泛。
其化学组成主要是Al2O 3和CaO,其矿物组成为铝酸一钙CA,铝酸一钙CA2等,其性质主要取决于矿物组成,铝酸一钙CA是其主要矿物,具有很高的水硬活性。
4.添加剂六偏磷酸钠,它是浇注料生产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添加剂,六偏磷酸钠常温下凝结硬化速度正常,硬化后应具有相当高的强度。
六偏磷酸钠的凝结硬化,除了有些与耐火材料之间发生化学反应新的产物以外,主要是由于产生聚合作用形成大分子和凝聚体以及与被结合物之间产生较强粘附作用的结果。
而且六偏磷酸钠还具有耐高温性能。
5.研究现状浇注料是近年来生产与使用最广泛的一种不定型耐火材料。
主要用于构筑各种加热炉内衬等整体构筑物。
目前在加热炉中,不仅广泛使用普通不定型耐火从材料,还可以使用轻质不定型耐火材料,并向纤维方向发展。
不定型耐火材料的应用也在进一步发展。
6.存在问题与相同材质的耐火制品相比,多数不定形耐火材料,由于成型时所加的外力较小,在烧结前甚至烧结后的气孔率较高;在烧结前构筑物或制品的某些性能可能因产生某些化学反应而有所变动,有的中温强度可能稍微降低;由于结合剂和其他非高温的存在,其高温下的体积稳定性可能稍微降低;由于其气孔率较高,有的还因结合剂的影响,可能使其耐侵蚀性较低。
关键词:浇注料高铝质耐火材料抗折强度耐压强度气孔率体积密度二、实验部分㈠实验目的1.掌握制作高铝质耐火浇注料所需原料及用途。
2.简单了解高铝质耐火浇注料制作、烧成等工艺过程。
3.熟悉不定型耐火制品各项性能的检测方法。
4.熟悉各种设备的名称、用途及掌握简单操作步骤。
㈡实验步骤1.高铝质耐火材料试样制作⑴实验器材JJ-5S水泥胶砂搅拌机、GZ-85型水泥胶砂振动台、电子称、100ml 量筒、模具、镘刀、油刷⑵实验步骤①根据设计的配方准确称量各种原料、外加剂的质量,并分别放置(试样总重为1500g精确至1克)②将称好的原料放入搅拌机中,边搅拌边加入水,将搅拌好的泥浆放置半径测量仪中测得数据,在仪器上振动24s。
③准备好的试模紧固在振动台上,将混合好的泥料放入模具,启动振动台,边振动边用镘刀将试模内料面拉毛,直至振动结束。
制成160mm×40mm×40mm的试样用于实验。
④从振动台上取下试模,用镘刀轻轻除去高于试模的料,并抹平表面。
⑤从加水开始到试样成型的全部过程不得超过10分钟。
2.高铝质试样的养护气硬性耐火浇注料试样带模置于温度15~25℃的自然环境中,养护24小时后脱模,修除边棱毛刺。
脱模后分别量取试样的长并记录入下表一。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一:3.高铝质试样的烘干⑴实验器材电热恒温鼓风箱、游标卡尺、KZY-600电动抗折试验机、WAW-1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
⑵实验步骤对需要测定重烧线变化的试样,再养护后测量尺寸。
测量方法见重烧线变化的测定方法。
随后同其他试样一起放入电热干燥箱中,再110±5 ℃条件下干燥恒重。
干燥后试样随烘箱冷却至室温。
冷却后试样应存放在干燥处,防止吸收水分。
并将烘干后试样儿的长、3—1的宽和常温下3—1的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耐压强度记入下表实验数据的记录:表二:4.高铝质试样的烧成⑴实验器材游标卡尺、KZY-600电动抗折试验机、WAW-1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烘干后试样放入高温重烧电炉中,炉底垫入同种材质垫砖或砂粒,按设计的烧成温度去按要求以一定升温速率加热、保温、冷却。
烧成后试样于常温下取出,表面处理干净,无变形、无裂纹,才可以进行性能检测。
并再次测量试样儿的长、宽、高及烧结后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和常温耐压强度并记入下表三。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三:㈢、高铝质试样的性能测定及实验数据处理可按下列顺序进行各项性能的测定:1.线变化率的测定(分脱模后、烘干后、烧成后测量三次长度);实验步骤:(1)试样烘干:试验前,试样须在110℃±5℃下烘干。
(2)试样测量:在试样两端面相互垂直的中心线上,距离边棱5~10mm 处的两个位置,对称的测量试样的长度,精确至0.01mm。
(3)试样加热:以成型面为底面,放入加热炉内的均热区。
试样间距不小于20mm,试样与炉壁之间距离不小于70mm,试样放在同材质的垫砖上,按一定速率升温,低于试验温度50℃时按4~6℃/min,低于试验温度50℃至试验温度为1~2℃/min。
保温3小时。
(4)测量:试样随炉冷却至室温,按(2)所述相同位置上测量试样的长度。
线变化率的计算(数据来自表一、表二、表三)<1>烘干线变化率:△Ld =(L1-L)/L*100%式中:△Ld—试样烘干线变化率,%L1─烘干后试样的长度,mmL─烘干前试样的长度,mm△Ld3-1=(160.20-160.00)/160.00*100%=+0.1%△Ld3-2=(160.52-160.20)/160.20*100%=+0.1%△Ld3-3=(160.54-160.32)/160.32*100%=+0.1%<2>烧后线变化率:△Lh =(L2-L)/L*100%式中:△Lh—试样烧后线变化率,%L2─焙烧后试样的长度,mmL─烘干前试样的长度,mm△Lh3-2=(159.60-160.20)/160.20*100%=-0.4%△Lh3-3=(159.62-160.32)/160.32*100%=-0.4%2.显气孔率和体积密度的计算另外两条试样烘干后进行抗折强度的测定,此时为4个半条试样,再分两组分别测定耐压强度用2个半条试样进行显气孔率、体积密度的测定.原理:称量试样的干燥质量再用液体静力称量法测定试样体积,计算出试样显气孔率、体积密度。
实验器材:BL-2000F型带溢流管天平、XOK-04型显气孔率、体积密度测定仪、水桶、饱和水的湿毛巾实验步骤:(1)干燥试样的称量:先把试样表面细碎的颗粒刷净,称量每个试样的质量记为m1,精确至0.01g。
(2)试样浸渍:将试样放入容器内置于抽真空装置中,抽真空至压力小于2.5Kpa,保持恒压5min,然后在5min内缓慢注入浸渍液,直至试样完全淹没,在真空下再保持30min,使试样充分饱和。
(3)饱和试样表观质量测定:将饱和试样迅速移至带溢流管的容器中,吊在天平的挂钩上,,待浸渍液完全淹没试样并于液面平静后,称量饱和试样在液体中的悬浮质量,记为m2,精确至0.01g。
(4)饱和试样质量测定:从浸渍液中取出试样,用饱和了液体的毛巾,小心的擦去试样表面多余的液体(不得把气孔中的液体吸出)。
立即称量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记为m3,精确至0.01g。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四<1>显气孔率的计算:Pa=(m3-m1)/(m3-m2)*100%Pa─试样的显气孔率,% m1─干燥试样的质量,gm2─饱和试样的表观质量,gm3─饱和试样在空气中的质量,g①烘干后:Pa3-1=(390.58-369.01)/(390.58-261.14)*100%=17%②焙烧后:Pa3-2=(392.28-378.12)/(392.28-265.79)*100%=11%Pa3-3=(379.07-364.95)/(379.07-265.72)*100%=12%<2>体积密度:Db =m1*De/(m3-m2)Db─试样的体积密度,g/cm3De─在实验的温度下,浸渍液体的密度,g/cm3该浸渍体为水,De=1 g/cm3①烘干后:Db3-1=369.01*1/(390.58-261.14)=2.85 g/cm3②焙烧后:Db3-2=378.12*1/(392.28-265.79)=2.99 g/cm3Db3-3=364.95*1/ (379.07-265.72) =2.98 g/cm3实验数据的绘图:根据下列数据绘制图表烘干3-1 烧后3-2 烧后3-3体积密度g/cm3 2.85 2.99 2.98显气孔率/% 17 11 123.常温抗折强度的测定原理:是在三点弯曲装置上,以规定的加荷速率对规定尺寸的试样施加张应力,直至试样断裂。
实验器材:WAW-1000微机控制电液伺服万能试验机实验步骤:(1)测量试样中部的宽度和高度,精确到0.1mm(2)以试样成型侧面做承压面,将试样置于抗折夹具的支承辊上,置于支承辊中央并垂直于试样长轴。
(3)以一定的速率对试样均匀加荷,直至其断裂。
试验数据和结果计算:常温抗折强度:Rr=(3FL)/(2bh2)式中: Rr ——试样的常温抗折强度,MpaF ——试样断裂时的最大载荷,KNL ——支承辊间的距离,mmb ——试样中部的宽度,mmh ——试样中部的高度,mm实验数据的记录:表五:4.常温耐压强度测定原理:在加压装置中,以规定的加荷速率对规定尺寸的试样施加压应力,直至试样破坏。
实验仪器:耐压试验机试验步骤:(1)测定常温耐压强度,可用常温抗折强度试验后的半条试样。
(2)将试样受压面置于压板中心,以一定的速率对试样进行均匀加压,直至试样破坏为止,记录试验机此时指示的最大载荷。
实验数据的记录:表六:5.热震稳定性的测定原理:在给定的试验温度和冷却介质条件下一定形状和尺寸的试样,在经受急冷急热的温度变化后,通过测量其受热端面破损程度来确定耐火制品的抗热震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