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资料】珠宝知识培训之人工合成宝石汇编
【宝石学】宝石的合成方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目前已能获得十几克拉大的晶体,但宝石级钻石合 成的成本仍很高,不能进行大批量的生产。2000年可切磨的合成钻石只有 3500ct,仅占当年天然宝石级钻石产量的0.01%。
占总重量百分比 0.15 0.1 2.0 0.13 0.1 0.1 0.3 0.3 0.15
0.09+0.15 1.1+1.1 0.15+1.0
0.08+0.08
晶体颜色 红色 黄色 紫色 淡黄色 粉红色 黄绿色
橄榄绿色 深紫色 淡绿色 攻瑰红色 淡蓝色 紫蓝色 棕色
四、助熔剂法
原理和方法
助熔剂法又称高温熔体溶液法,它是将晶体的 原成分在高温下溶解于低熔点助熔剂熔体中,形成 饱和的溶液(熔融液),然后缓慢冷却或恒温下蒸 发熔剂等方式,使晶体从过饱和熔融液中不断结晶 出来。与矿物晶体从岩浆中结晶的过程相似。
氧化锆粉末和稳定剂装在由冷却铜管组成的金 属杯内,在粉末中心放入引燃用的锆金属粉末 或锆金属棒。然后由高频线圈加热。
高频使锆金属熔化,熔化部分向外蔓延,引燃 周围的粉末。紧靠着杯壁的粉末在循环冷剂的 作用下保持固态,构成一层薄薄的外壳。
待坩埚内的物质达到完全熔融后,将坩埚从加 热区缓缓移开,坩埚内的物质开始冷却,结晶 从壳底开始,向上长出圆柱状的晶体,直到全 部结晶固化。
合成水晶的掺杂与颜色对照表
掺杂种类 Fe3+ Fe2+ Co2+ Mn4+ Al3+
质量分数% 0.1~0.7 0.1~0.6 0.1~0.4 0.2~0.5 0.1~0.2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大全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大全第一章:人工珠宝的基本概念人工珠宝,也叫仿真宝石,是一种通过人工合成或加工而成的美丽宝石。
它们通常具有与天然宝石相似的外观和光泽,但价格更为经济,因此受到了广泛的欢迎。
人工宝石通常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可以制成各种形状和大小,以满足不同的装饰需求。
第二章:人工宝石的种类1. 人工钻石:人工钻石是一种以化学方法合成的钻石,其外观、硬度和光泽都与天然钻石非常相似。
与天然钻石相比,人工钻石的价格更为低廉,因此备受欢迎。
2. 人工蓝宝石:人工蓝宝石是一种合成的宝石,其深蓝色的外观与天然蓝宝石几乎没有区别。
人工蓝宝石通常具有非常好的光泽和抗划伤能力,被广泛用于首饰制作中。
3. 人造翡翠:人造翡翠是一种以合成或改良的方法制作的翡翠。
它通常具有与天然翡翠相似的外观和颜色,但价格更为实惠。
4. 人造红宝石:人造红宝石是一种通过人工合成或改良的方式制成的宝石,通常具有深红色的外观。
它在首饰制作中被广泛使用,因为其价格比天然红宝石更为实惠。
5. 人造珍珠:人造珍珠是一种通过将人工核心植入贝壳内制成的珍珠。
它具有与天然珍珠相似的外观和光泽,但价格更为经济。
第三章:人工宝石的制作工艺1. 化学合成:人工宝石通常是通过化学合成的方式制作而成的。
在这种方法中,矿物的化学成分会被模仿,然后在实验室中通过特定的条件和环境来合成人工宝石。
2. 物理改良:除了化学合成,人工宝石还可以通过物理改良的方式制作而成。
在这种方法中,常会使用高温、高压和其他物理方法来改良天然原石或合成宝石的外观和性能。
3. 处理技术:人工宝石可以通过各种处理技术来改善其外观和性能,例如加热处理、辐射处理和染色处理等。
这些处理技术能够使人工宝石更加美丽和具有吸引力。
第四章:人工宝石的使用和保养1. 人工宝石在首饰制作中的应用:人工宝石在首饰制作中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它们可以被制成各种各样的首饰,如项链、手链、耳环等,以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05 第五章 合成宝石及人造宝石

三、冷坩埚法
冷坩埚法是生产合成立方氧化锆晶体的方法。 该方法是俄罗斯科学院列别捷夫固体物理研究所的 科学家们研制出来的,并于1976年申请了专利。由 于合成立方氧化锆的外观和钻石相似,无色的合成 立方氧化锆迅速而成功的取代了其他的钻石仿制品, 成为钻石首选的代用品。合成立方氧化锆易于掺杂 着色,可获得各种颜色鲜艳的晶体,因此受到了宝 石商和消费者的欢迎。
钻石-石墨相图
球形压机
球形压机内部结构
合成钻石晶形与生长温度的关系
宝石级合成钻石的主要识别特征
结晶习性:合成钻石常常为立方体、八面体, 及二者的聚形,而天然钻石最常见的形态是八面体、 菱形十二面体。 晶面纹理:合成钻石可显示树枝状、漏砂状或 交切状纹理,接种面上粗糙不平。天然钻石常见三 角凹痕。 钻石类型:合成钻石为Ib型或者II型。 包裹体:针状、片状、针点状的金属包裹体,大量 的金属包裹体使得合成钻石具有明显的有磁性,甚 至会导电。 吸收光谱:合成钻石无415nm吸收线,
一、水热法
早在1882年人们就开始了水热法合成晶体的研究, 最早获得成功的是合成水晶。二十世纪上叶,由于 军工产品的需要,水热法合成水晶投入了大批量的 生产。随后,水热法合成红宝石于1943年由 Laubengayer和Weitz首先获得成功,Ervin和Osborn进 一步完善了这一技术。1946年奥地利的N.Lechleitner 首先成功合成水热法 祖母绿,1960年澳大利亚的 Johann Lechleitner也研究成功,1965年美国的Linde公 司开始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的商业生产。1988年我国 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西桂林宝石研究所曾骥良等 用水热法合成出质量较好的宝石级祖母绿 。九十年 代俄罗斯合成出了海蓝宝石、红色绿柱石等其它颜 色的绿柱石。
培育宝石知识点总结

培育宝石知识点总结一、培育宝石的种类及特点1. 天然宝石:在自然界形成,并且具有高度的稀有性和珍贵性,通常价格昂贵。
2. 人造宝石:通过人为手段在实验室中合成的宝石,具有与天然宝石相似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合成宝石:是通过在实验室中模拟自然形成过程,使得矿石和其他材料成为具有宝石特性的材料。
二、培育宝石的成本与优势1. 成本:培育宝石的成本通常比采矿获得的天然宝石要低很多,因为不需要开采和提炼矿石,也不会受天气和地理条件的影响。
2. 优势:培育宝石具有更多的优势,如稀有度低,价格相对较低,质量稳定等。
三、培育宝石的方法及工艺1. 熔融法:将矿石和其他材料熔化,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形成宝石。
2. 溶液法:在容器中加入特定的溶液,通过升温和降温控制结晶过程,形成宝石。
3. 气相沉积法:将气相中的原子沉积在衬底上,通过化学反应形成宝石。
4. 热解法:将特定的物质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化学反应形成宝石。
四、培育宝石的应用及市场1. 珠宝饰品:培育宝石广泛应用于各种珠宝首饰中,如项链、戒指、耳环等,成为了珠宝行业中一种重要的材料。
2. 工业应用:培育宝石还可以用于工业领域,用于制造各种高科技产品的零件、仪器、仪表等。
3.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珍贵宝石的需求不断增长,培育宝石的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五、培育宝石的未来发展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培育宝石的技术将不断得到创新和完善。
2. 品质提升:未来培育宝石的品质将会越来越高,与天然宝石的品质将不相上下。
3. 市场扩大:随着人们对宝石的需求增加,培育宝石的市场将会不断扩大。
综上所述,培育宝石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宝石产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将在未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图

人工珠宝知识点总结图一、人工珠宝的种类1. 人造水晶人造水晶是一种以二氧化硅为原材料,经过高温熔化混合其他金属氧化物和染色剂制成的人工宝石。
其硬度较高,可以制作出各种颜色的珠宝,具有良好的透光性和光泽。
在市场上,人造水晶被广泛应用于珠宝首饰的制作中,价格较为实惠。
2. 仿真宝石仿真宝石是一种以树脂或玻璃为原料,在加入适量的颜料和添加剂后经过模具成型制作的仿真宝石。
它外观上与天然宝石极为相似,可以生产出各种颜色和形状的宝石,并且价格低廉,深受市场欢迎。
3. 合成宝石合成宝石是一种以天然宝石的化学成分为原料,通过人工合成的宝石。
合成宝石在外观和物理性质上与天然宝石一致,难以辨别。
其生产成本低廉,可以在实验室中按照特定的条件合成各种宝石,因此在市场上占有重要地位。
二、人工珠宝的制作工艺1. 原料筛选人工珠宝的制作首先需要选取合适的原材料,根据需要生产的宝石种类和颜色选择相应的原料。
2. 材料熔化选取的原材料经过高温熔化,将金属氧化物和颜料添加到二氧化硅中,通过特定的工艺使其成为均匀的熔体。
3. 成型熔化的材料通过模具成型,根据需要制作出不同形状和大小的宝石原料。
4. 冷却固化成型后的宝石原料进行冷却固化,使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强度。
5. 切割打磨冷却固化后的宝石原料进行切割和打磨,使其具有良好的光泽和透光性。
6. 镶嵌制作切割打磨好的宝石原料进行镶嵌制作,制作成各种珠宝首饰。
三、人工珠宝的辨别方法1. 颜色人工珠宝的颜色多为人为添加,因此在颜色上会有一定的不自然和过于艳丽的感觉。
而天然宝石的颜色多为自然形成,色彩相对较为自然。
2. 透光性天然宝石具有良好的透光性,而人工珠宝的透光性通常不如天然宝石良好。
可以通过观察在光线下的透光效果来进行鉴别。
3. 内部杂质天然宝石晶莹剔透,而人工珠宝通常存在一定的内部杂质和气泡,因此可以通过放大镜观察内部结构来进行鉴别。
4. 硬度天然宝石的硬度较高,可以通过硬度测试来进行鉴别。
人工宝石知识点总结

人工宝石知识点总结人工宝石是指通过人工合成的方式制造出来的具有与天然宝石相似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宝石。
人工宝石已经广泛应用于珠宝、手表、眼镜和其他装饰品的制造中,其品质和表现能力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一、人工宝石的种类目前市场上流通的人工宝石种类繁多,主要包括合成蓝宝石、合成红宝石、合成翡翠、合成钻石、合成祖母绿等。
这些人工宝石经过高温高压合成技术制造出来,外观和性质与天然宝石十分相似。
二、人工宝石的特点1. 外观色泽艳丽人工宝石的颜色多样,可以按需求进行人工合成,色泽艳丽,物美价廉。
2. 硬度高人工宝石的硬度高,经过一定的工艺处理后,硬度可达到天然宝石的水平,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3. 光泽逼真人工宝石在光照下,具有良好的折射和透射性能,能够散射出迷人的光泽。
4. 可塑性强人工宝石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加工和切割,制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饰品。
5. 生产成本低相较于天然宝石,人工宝石的生产成本较低,可以大量生产,价格稳定。
三、人工宝石的制造工艺1. 水熔法水熔法是一种综合利用水和熔融态溶质的技术,通过水的力学作用来进行熔融物料的合成。
利用水的高压和高温环境,在水中形成高压熔液,在合成时将高压熔液标本置于合成体系中后,加热至设定的高温,进行高压熔炼,最终形成水熔法合成的人工宝石。
2. 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气相沉积法是指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CVD)对原料气体进行反应,使之在表面生成薄膜或晶体的一种化学合成方法。
在宝石合成中,可以通过气相中的石墨等碳源物理或化学气相沉积,将碳源原子按照晶格定向排布的方法依次排列,以控制方向生长的方式制备人工宝石。
3.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化学合成方法,利用溶剂的热量和化学反应产生的热量,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溶液体系来形成宝石结晶。
该方法可迅速生成人工宝石,且形状多样,通过对溶剂和热量的控制可以得到不同性质的人工宝石。
四、人工宝石的检测方法1. 光学检测法利用显微镜、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工具对人工宝石进行观察和测试,通过其颜色、透明度、折射率等参数进行鉴定。
红蓝宝石的人工合成方法

红蓝宝石的人工合成方法摘要:主要为了大家了解宝石合成的常用方法关键词:宝石人工合成。
人工合成宝石是相对于天然宝石而言的,是为缓解天然宝石供需矛盾而产生和发展的产物,是人工制作而非天然产出的宝石。
人工合成宝石,可简称为人工宝石,是指人们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选用适宜的原材料,通过合理的工艺、技术流程,在实验室或工厂里制造出来的用作首饰及装饰品的材料1.1 焰熔法这个方法是1902年由法国的维尔纳叶发明的,所以也称“维尔纳叶法”。
它主要用于合成熔点很高的宝石,如合成红宝石、蓝宝石、各种颜色的尖晶石、金红石、星光红宝石、星光蓝宝石及人造钛酸锶等,也是目前合成宝石的主要方法之一。
此法合成宝石的原理是利用氢气与氧气燃烧的温度可以高达2900℃的特点,在火焰的上方放宝石原料的粉末,火焰的下方放生长晶体的晶种,宝石粉末通过氢氧火焰时被熔化成熔融液掉落在下面的宝石晶种上,晶体即可不断往上生长。
为了保证晶体能够不断往上生长,宝石晶种要安放在一个可以下降的装置上,并且要使下降装置的下降速度与晶体生长速度相同。
其次,还要使生长的宝石晶体下降入一个保温良好的容器里,否则宝石晶体在空气中会因急剧冷却而产生内应力,对宝石晶体产生破坏作用,轻则形成裂纹,重则使宝石破裂。
1.1.1 优点(1)焰熔法合成红宝石时不用坩埚,可以节省制作坩埚的耐高温材料,又可以避免坩埚成分的污染;(2)晶体生长速度较快,短时间内可以得到较大尺寸的晶体;(3)生长设备比较简单,劳动生产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4)三氧化二铝晶体本身是没有颜色的,为无色蓝宝石,只要在三氧化二铝的粉末原料中加入致色剂后就能出现颜色1.1.2 缺点(1)由于氢氧火焰的温度梯度较大,造成晶体结晶层的纵向温度梯度和横向温度梯度均较大,故生长出来的红宝石晶体质量欠佳,不能用于激光等要求质量很高的高科技方面;(2)火焰气体的温度不可能控制得很稳定,由此造成的温度变化使晶体产生较大的内应力,导致晶体的位错密度较高;(3)原材料在火焰中熔化时不可能完全被熔化结晶成晶体,大约有30%的粉料损失;1.2 水热法这是模拟自然界热液成矿条件创造的一种宝石合成方法。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宝石一直以来都是人们追逐的珍宝,然而天然宝石的稀缺性和昂贵价格限制了大多数人的拥有。
为了满足人们对宝石的需求,人工合成宝石技术应运而生。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是指通过模拟地球内部的高温高压环境,将天然宝石的成分和结构合成出来的技术。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的发展可以追溯到19世纪初。
最早的宝石人工合成实验是在瑞士进行的,科学家们尝试使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石英晶体来模拟宝石形成的过程。
经过多次实验,他们成功地合成出了第一颗人造宝石。
此后,宝石人工合成技术逐渐得到改进和发展。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模拟天然宝石形成的过程。
在地球深处,高温高压的环境使得宝石的成分在长时间的作用下逐渐结晶形成宝石。
人工合成宝石的过程也采用了类似的原理。
首先,选取合适的原料,例如石英、蓝宝石等,然后将原料放入高温高压的环境中进行处理。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作用下,原料逐渐结晶并形成宝石。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
早期的人工合成宝石技术主要是模拟天然宝石的成分和结构,但难以达到与天然宝石完全相同的质量和外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的宝石人工合成技术已经能够合成出与天然宝石几乎完全相同的宝石。
这些人造宝石在外观、硬度、折射率等方面都与天然宝石非常接近,难以被肉眼或仪器分辨出来。
宝石人工合成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
人工合成宝石不仅可以作为首饰品的原材料,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工业应用等领域。
例如,人造蓝宝石可以用于激光技术、光学仪器等领域;人造钻石可以用于切割工具、电子器件等领域。
人工合成宝石具有价格低廉、供应稳定的特点,大大满足了人们对宝石的需求。
然而,宝石人工合成技术也存在一些挑战和争议。
首先,虽然人工合成宝石在外观和性质上与天然宝石非常相似,但由于其是人工合成的,因此在市场上的价值通常低于天然宝石。
其次,一些商家可能会将人工合成宝石冒充天然宝石进行销售,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宝石时应该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家,并注意区分人工合成和天然宝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7
10
在晶核形成以后,结晶物质的质点继续向晶核上粘附, 晶体则得以生长。质点粘附就是按晶体格子构造规律排列 在晶体上。质点向晶核上粘附时,在晶体不同部位的晶体 格子构造对质点的引力是不同的。也就是说,质点粘附在 晶体不同部位所释放出的能量是不一样的。由于晶体总是 趋向于具有最小的内能,所以,质点在粘附时,首先粘附 在引力最大、可释放能量最大的部位,使之最稳定。
2020/7/7
6
石墨的相图是一元 相图,如图所示。 这个相图表明,在 很大的压力和温度
范围内存在碳的固
态相变。它是根据
热力学原理,结合
多次实验和外推等
做出的。石墨在温
度 1400-16000C 和 4.5-6×109Kb的压力 下会转变为钻石,
该图是合成钻石的
依据。
2020/7/7
石墨-钻石的相图
在理想的条件下, 结晶物质的质点向 晶体上粘附有三种 不同的部位(图):
2020/7/7
成核生长理论模型
11
质点粘附在晶体表面三面凹角的1处,此时质点受三个 最近质点的吸引,若质点粘附在晶体表面两面凹角的2处, 则受到两个最近质点的吸引,此处质点所受到的吸引力不 如1处大,若质点在一层面网之上的一般位置3处,所受到 的吸引力最小。由此可见,质点粘附在晶体的不同部位, 所受到的引力或所释放出的能量是不同的。而且,它首先 会粘附在三面凹角1处,其次于两面凹角2处,最后才是粘 附在一层新的面网上(即3处)。
2020/7/7
3
我国进行水热法生长水晶的研究工作,始于1958年。目前几乎 全国各省都建立了合成水晶厂。我国的彩色石英从1992年开始生产, 现在市场上能见到的各种颜色品种的合成石英。
七十年代,由于工业和军事的需要,尤其是激光研究的需要, 我国先后用提拉法生产了人造钇铝榴石(YAG)和钆镓榴石(GGG) 晶体,它们曾一度被用于仿钻石。 1982年,我国开始研究合成立方 氧化锆的生产技术,1983年投产。由于合成立方氧化锆的折射率高、 硬度高、产量大、成本低,很快取代了其它仿钻石的晶体材料。广 西宝石研究所1993年成功生产水热法合成祖母绿,现已能生产水热 法合成其它颜色的绿柱石及红、蓝宝石。
合成工业用钻石在我国是l963年投产的,至八十年代末,我国已 有300余家合成工业用钻石的厂家。但宝石级合成钻石的生产还在探 索之中。l995年,我国采用 化学气相沉积法生长出了多晶金刚石薄 膜,已在首饰方面应用。
2020/7/7
4
二、合成宝石的晶体生长基本理论
晶体生长的发生最初是从溶液或熔体中形成固相的 小晶芽,即成核。晶核形成后,就形成了晶体--介质 的界面,晶体生长最重要的过程就是界面过程。科学 家们提出了许多生长机制或模型,结合热力学和动力 学探讨了这一过程。
2020/7/7
9
3. 晶体生长的界面模型
晶体生长最重要的过程是一个界面过程,涉及生长 基元如何从母液相传输到生长界面以及如何在界面上定位 成为晶体的一部分。
A.完整光滑界面生长模型
此模型又称为成核生长理论模型,或科塞尔-斯特 兰斯基(Kossel-Stranski)理论模型。该模型是1927年, 由科塞尔首先提出,后经斯特兰斯基加以发展 。
尽管晶体生长理论已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但晶 体生长理论还并不完善,现有的晶体生长模型还不能 完全用于指导晶体生长实践,为了提高晶体质量还有 许多实际问题尚待解决。
2020/7/7
5
1.成核
成核过程实际是一个相变过程。相是一个体系中均 匀一致的部分,它与另外的其它部分有明显的分界线。
化学成分相同的物质,在不同的温压条件下,可以呈 不同的结构(同质多象)、或不同的状态如固相、液相 和气相。
相变:当某一体系在外界条件改变时,会发生状态 的改变,这种现象即相变。宝石合成的过程即生长晶体, 从液相变为固相,或固相变为固相、气相变为固相;相 变过程受温压条件、介质组分的控制。
相图:根据相变理论公式(克拉帕珑方程),即反 映压力、温度和组分的关系,作出的表示相变、温度、 压力、组分关系的图解。
以及化学分析方法取得的进展,使人们逐渐掌握了宝石的化学成分 及性质,加上化学工业的发展以及对结晶过程的认识,人工合成宝 石才变为现实。
1892年出现了闻名的“日内瓦红宝石”,这是用氢氧火焰使品质 差的红宝石粉末及添加的致色剂铬熔融,再重结晶形成优质红宝石 的方法。随后,这种方法经改进并得以商业化。
1890年, 助熔剂法合成红宝石获得成功; 1900年助熔剂法合成祖母绿成功。合成尖晶石、蓝宝石、金红 石、钛酸锶等逐渐面市。 1953年合成工业级钻石、1960年水热法合成祖母绿及1970年宝 石级合成钻石也相继获得成功。 五十年代末,我国为了发展我国的精密仪器仪表工业,从原苏 联引进了焰熔法合成刚玉的设备和技术,六十年代投产后,主要用 于手表轴承材料的生产。后来发展到有20多家焰熔法合成宝石的工 厂,能生长出各种品种的刚玉宝石、尖晶石、金红石和钛酸锶等。
珠宝知识培训之人工合成宝石
2人造宝石 指人工生产的非天然形成的无机材料。 狭义的人造宝石:具有独特的化学成分、原子结构和
物理性质的人工宝石材料; 如YAG:钇铝榴石,Y3Al5O12 ;无天然对应物,广
义的人造宝石:人工生产的宝石,包括合成宝石;
2020/7/7
2
(二)人工制造宝石的历史 1500年埃及人开始用玻璃模仿祖母绿、青金石和绿松石等。 18世纪中期和19世纪人工开始合成宝石.由于矿物学研究的发展
7
在合成晶体过程中,为了获得理想的晶体,人为提供 的晶核称为种晶或籽晶。
种晶一般都是从已有的大晶体上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种晶上的缺 陷,如位错、开裂、晶格畸变等在一定的范围内会“遗传” 给新生长的晶体。在选择种晶时要避开缺陷。
根据晶体生长习性和应用的要求,种晶可采用粒状、 棒状、片状等不同的形态。种晶的光性方位对合成晶体的 形态、生长速度等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种晶的选择非常重 要。
2020/7/7
8
2.晶体生长界面稳定性:
晶核出现后,过冷或过饱和,驱使质点按一定的晶体 结构在晶核上排列生长。温度梯度和浓度梯度直接影响界 面的稳定性,从而影响晶面的生长速度、晶体的形态。
晶体生长过程中,介质的温度、浓度会影响晶体与介 质的界面的宏观形状,如是凸起、凹陷或平坦光滑。界面 为平坦光滑状态,则界面稳定性;如果生长条件的干扰, 界面会产生凹凸不平,即形成不稳定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