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战中最著名的一战--德浪河谷战役
越南历史中的抵抗战争

越南历史中的抵抗战争越南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抵抗战争,这些战争不仅仅是越南人民对外侵略的反抗,更是展示了越南人民的勇气和坚韧精神。
本文将从历史的角度出发,探讨越南历史中的几次重要抵抗战争,了解越南人民在战争中所展现的不屈不挠的意志以及对自由独立的信念。
1. 抗击元朝入侵的战争在13世纪末14世纪初,元朝开始侵略越南。
当时的越南国内政治动荡,四分五裂,使得元朝得以侵略越南。
然而,越南人民并不甘心沦为元朝的附庸。
李自成、黎利等将领带领着越南人民勇敢地与元军作战,展开了长时间的游击战争。
他们经过多年的抵抗,最终使得元军在越南土地上无法立足,迫使元朝撤离越南。
2. 抗击法国殖民统治的战争19世纪中叶,法国开始对越南发动殖民侵略。
法国殖民者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压迫越南人民,但越南人民并不甘心屈服。
黎塞留将军领导的法军在1884年至1885年与东京军的抗争中遭遇了巨大的困难,越南人民在黎塞留将军的压力下与法军进行了针对性的游击战,最终获得了暂时的胜利。
虽然最终越南没有成功摆脱法国的统治,但这场抵抗战争却激发了越南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对自由的渴望。
3. 抗击美国入侵的战争越南战争是越南历史上最著名的一场抵抗战争,它展现了越南人民的坚韧和勇敢。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美国以其强大的军事力量对越南实施了大规模的军事进攻。
面对美军的进攻,越南人民发扬了游击战争的长处,利用地形和灵活的战术,不断给美军带来打击。
越南人民抵抗战争的坚持使得美军在越南陷入了泥潭,最终迫使美国于1975年撤离越南。
4. 抗击中国入侵的战争除了对抗外国侵略者外,越南人民还曾多次抵抗中国的侵略。
历史上,中国多次试图征服越南,但越南人民总是团结起来,奋起抵抗。
其中,阮朝抵抗明朝的战争尤为著名。
阮朝国王阮福暎带领越南军队与明朝军队进行了长期的斗争,最终成功保卫了越南的独立。
这些抵抗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展示了越南人民的勇气和决心,更加坚定了越南人民对自由独立的信念。
79年越战资料

79年越战资料中越之战中越两国积怨已久。
越共自从统一全越,达成『大越南民主盟邦』目标後,又朝向『印度支拿联邦』的野心前进。
对外入侵高棉,对内排斥华侨,又侵占南沙西沙诸岛,对中越边境也时有骚扰或侵占。
加上与苏联关系友好,狐假虎威,又刚击败强敌美国,气势锐不可当,俨然中南半岛之新霸主。
越南入侵高棉,使亲中国的波帕政权岌岌可危。
因此,以邓小平为首的中国领导人,决定发动一场有限度的『惩越战争』,主要目标在夺下边防要地谅山。
注:谅山为中越边境重镇,自谅山以南,即进入平原地带,无险可守。
自古越南叛离,若中国大军破谅山越南王即自缚请降。
1979年2月17日0530时,中国大军在中越450哩边境,分四路26处,向越南北部的莱洲、黄连山、高平、谅山四省进攻了!◎双方布属情形:中国入越兵力:8个军,约24万人越南边防部队:云南边境三个师,广西边境三个师,河内(首都防卫部队)五个师◎作战概况:1979年2月17日中国入侵,战争开始,占领孟关镇。
2月18日占领清水,越军在高平战线以坑道顽抗,谅山、同登一带的飞弹阵地被摧毁,老街激战,莱洲越军退守黑河南岸。
2月19日突袭并占领河鹿县长白山,空军轰炸海防。
2月20日攻陷老街、同登,包乐激战,越南空军攻击河口以西的增援部队。
2月21日攻陷高平。
2月22日占领包乐,越军抽调驻高棉与寮国的部队回防,防守河内的2个师试图对高平,莱州方面中国部队展开反击,无功。
2月23日谅山附近高马山爆发激烈攻防战,攻陷河江。
增援的两个师在空军掩护下,进攻芒街、禄平。
2月24日越军反击,与中国部队在高平、老街发生巷战越军曾试图渗透进入中国境内,但全遭击溃。
攻陷柑塘。
2月25日起战情胶著,越军死守边防要地谅山。
3月1日谅山激战,越军自河内增援最精锐之第308师向谅山展开逆袭,并使用化学武器。
3月4日308师遭中国击退,谅山陷落。
3月5日中国宣布达到“惩越”目的,开始撤军。
越南宣布全国总动员令,誓言抵抗到底。
德浪河谷5倍兵力吃不掉美军:历史上今天美军同北越第1次交手

北越军队最擅长丛林伏击战,一时间美军遭受重创,几分钟就伤亡50多人。
美军无奈,再次使用空中支援和直升机机动运输1个营增兵,苦战24小时击退了北越军队。
北越认为:骑兵第7团第2营已经高达155人死亡,124人受伤,基本拼光了。
当然,北越军队也死伤500人以上,现场发现大量丢弃的武器弹药。
,
抛去重武器不谈,北越这3个团的正规军战斗力是很强的。
以66团为例,军官和士官很多经历过法越战争,战斗经验超过10年。
士兵也多是能征善战的精兵,很多人已经参加过5年以上战斗。
,
,
全团3个营人员齐整,高达1600人。
就武器方面,虽没有重武器,但北越装备大量的AK47自动步枪(中国的56式冲锋枪)、SKS半自动步枪(中国的56式半自动)、轻重机枪、RPG火箭筒(40火箭筒)、各种口径迫击炮。
同时,随着北越大军渗透南方,导致南越农村几乎失去控制。自然,越南政府的混乱也大大帮助了北越。
自从吴庭艳被杀以来的约半年里,南越41个省长换了35个,其中10个省在3个月内换了3至4次省长。同期内几乎所有重要的军事指挥岗位都换了2次人。
到了1965年,美军已经无法不介入越南。
德浪河谷战役

越军将伏击第7骑兵团2营并在8小时内给其造成歼灭性打击的战斗称之为“波莱梅大捷“
相关作品
2002年的好莱坞电影《我们曾经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即是描述这次战役的剧情。由梅尔·吉布 森主演,这部电影改编自纪实回忆录《我们曾经是战士》(We Were Soldiers Once ... And Young ),描述 1965年越战中发生的德浪河谷战役。这部回忆录由当时在德浪河谷采访的战地记者乔瑟夫·盖乐威(Joseph L. Galloway)与哈尔·摩尔三星中将(Hal Moore)花10年时间写成。
对越心战宣传单

对越心战宣传单1965年,美国正式派军进入越南并大打出手。
此传单的主要内容是向岛内民众宣传美国在越南遭到越南解放军的沉重打击,美军损失惨重并揭露美军的侵略行径。
传单正反面图文并茂、信息互补,图片选取精准,行文精当。
在今天看来,这与当时的历史事实是吻合的。
而在当时,古巴导弹危机刚过,“冷战”进入高潮。
受到国际形势的影响,1965年起,TW岛成了美军打越战的后勤基地之一,对美军军需品的采购、补给以及美军度假等,TW岛均被列为主要的基地。
此外,美国也运用TW与东南亚华人的密切往来关系,加强对越南华人的反共思想教育,同时也运用TW日渐成熟的轻工业技术,实现对越南的经济援助。
因此,TW与越南的关系迅速升级,TW除了派出援越军事顾问团,还派出医疗、农业、工业等援助团体。
传单背面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简称越战,又称第二次印度支那战争,为越南(越南共和国)及美国对抗共产主义的北越(越南民主共和国)及“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又称越共)的一场战争。
越战是二战以后美国参战人数最多、影响最重大的战争。
越战是冷战中的“一次热战”。
因此,从当时的历史现实看,此传单的目的是“反美反蒋”,向岛内目标受众宣传越南战争的实况。
毕竟,朝鲜战争之后,越南战争是当时全球最重要的区域战争。
1965年开始,美军在越南似乎进展并不顺利,在虎狼之势一般的北越游击队打击下,美军伤亡惨重,2月7日,波来谷空军基地受到袭击,美军伤亡上百人;11月14日,著名的德浪河谷战役爆发,美军阵亡234人,但是,比起陆上战斗来说,更惨烈的,是空袭。
2月26日,在波来古遭遇袭击后,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对北越大规模战略轰炸的计划——“滚雷行动”,3月2日,“滚雷行动”开始,当天,越南19架A-1攻击机空袭广溪,一天之内竟被打下六架,行动开始,越战越发血腥。
传单的制作背景是美国开始对越实施“滚雷行动”。
“滚雷行动”的目标是彻底打瘫北越的运输系统,工业系统和对空防御系统,摧毁其战争潜力,同时鼓舞越南士气,美军自然拥有绝对优势,但得到中苏增援的北越防空兵和空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有强大的高射炮兵和萨姆导弹,甚至有先进的米格战机,二战之后,美国海空军将再度面临艰难的战斗。
史上最全面生动介绍越战的文章

史上最全面生动介绍越战的文章中文名称:越南战争参战部队:南越,美国,韩国,北越,中国,红色高棉战争结果:北越获胜时间:1955年11月1日—1975年3月30日点:越南,老挝,柬埔寨物:艾森豪威尔肯尼迪胡志明吴庭艳越南战争的详情阶段划分越南战争从1955年起到1975年,前后历时20年,分为五个阶段。
其中,第二、三、四阶段(1961—1973年)为美国助越战争时期。
第一阶段:1955—1960年。
艾森豪威尔政府在南越扶植吴廷艳担任总理,建立亲美民主政权。
在美国的支持下,吴廷琰集团发动“控共”、“灭共”战役,屠杀北越共产党。
第二阶段:1961—1964年。
肯尼迪政府发动“特种战争”,由美国出钱出枪派顾问,训练当地军队,以游击战对付北越的游击战,把农村居民赶进四面围着铁丝网、壕沟和碉堡的“战略村”,妄图割断游击队与北越之间的联系。
越南北方军民采取灵活机动的战术打击敌人,许多“战略村”被捣毁,一些“战略村”还变成了人民的战斗村。
1963年南越政权内讧加深,美国策划军事政变推翻吴廷艳,随后杨文明、阮庆等军人相继上台执政。
第三阶段:1965—1968年。
约翰逊政府把“特种战争”升级为“局部战争”,扩大战争规模,开始对越南北方的轰炸袭击。
1965年,约翰逊下令采取“雷声隆隆”行动,在南越不再局限于使用傀儡军,美国直接派军队参战。
侵越美军迅速增加,达到50万人。
1968年初,越南南方军民发动“春季攻势”,向西贡、顺化、岘港等64个大中城市、省会及军事基地展开猛烈进攻。
同年3月,约翰逊政府被迫宣布部分停止对北越的轰炸。
5月越美巴黎谈判开始。
11月美国宣布完全停止对越南北方的轰炸。
至此,“局部战争”结束。
第四阶段:1969—1973年。
尼克松政府提出“越南化”政策,重新采用“用越南人打越南人”的手段,同时由于国内压力和出于人道主义,宣布从南越逐步撤出美国部队。
美越继续会谈,并将双方会谈扩大为包括南方民族解放阵线及西贡阮文绍政权在内的四方会谈。
士兵宣言

越战题材经典片,我们曾是战士。
在战场,我们是无情的杀人机器。
不是杀掉敌人就是被杀。
我们别无选择。
越战,美国失败最惨的战争。
尽管美国政府不承认。
尽管美国人体面的撤退。
但是却掩盖不住事实--他们的确失败了。
美国军队死亡五万八千人、受伤三十馀万人。
战争带给我们太多太多伤害。
我们曾是战士向我们展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让我们认识了战争。
战争掠去我们的亲人,掠去了我们的一切~~~不去评论美国对越南的战争是多么的愚蠢,因为这些自有公论,知识就这部电影发表一些我的感受。
越南战场,面对着有着20年战斗经验的越南军队,那些拥有着天时地利人和的越南军队,美国人有什么,很少的战士,对抗一个师4000名军人的兵力,而美国只能每次派出60名军人,至少要等90分钟才能等到下一批军人,种种的不利……很血腥很残酷的场面,面对着上级一次次召回命令,这个指挥官没有服从,因为战场上有他的下属,有他的兄弟……战争的道义与否让评论家去评论吧,我只是想说,我看到一群硬汉,看到一群义气的兄弟……还记得是在大学时期看的这部电影,当时跟宿舍的几个兄弟们一起坐在电脑前静静的看完这部片子。
尔后,被深深的震撼了。
不是因为绚烂的战争场面,影片里折射出的战争的残酷与无奈,战友间浓浓的胜似兄弟情。
这部战争电影里没有谁对谁错,如果说有什么让人觉得丑恶的,那无疑就是那些操控战争的政客们。
电影中一方面表现了战争的毫无人性,它将人变成了只会杀人的工具“BORNTOKILL”这一句是最好的体现,另一方面又表现了以“小丑”为代表的一类人重新找回人性。
真实,惨烈,可怕,这是这部电影给我最后的印象,战争双方没有胜利者,友情,爱情,在战争下显的是那么的无力。
这是一场战斗的故事,简单的一个原因,简单的一道命令,简单的一场战斗,造就了死伤无数,说不出谁是为正义而战,说不出正义何在,说不出为谁而战……1965年的越南战场上,美国人带来了一场灾难,一场无论对于胜者还是败者都是不小的灾难,胜者不知胜于何处,败者不知何败之存。
德浪河谷战役

德浪河谷战役德浪河谷战役(Battle of IaDrang)是越南战争中美越第一次交锋,美军2个空骑营和1个炮兵营及空军,与北越人民军2个团交战,双方都认为取得了很大的战果,都认为己方是胜利者。
美军在实战中大规模实践了直升机机降突击作战且有不错的表现,但与素质良好的对手交锋仅依靠其部队自身的装备显得较为脆弱。
美军没有实现搜索并歼灭北越军的计划,这场战役使北越认识到火力上的巨大差距,从此决定避免与美军进行正面冲突,改而采取游击战的战术。
战役背景1963年11月,南越政治军事局势恶化,并发生推翻及枪杀总统吴廷琰的军事政变。
此后,南越的军事政变与反政变层出不穷,政局非常动荡。
南越陆军已经不能与越南南方民族解放阵线抗衡。
南越农村基本上被越共所控制。
在此危局下,驻越美军司令官威廉·威斯特摩兰认为,南越陆军即使在美国顾问直接指挥、训练下,也难以对抗越共武装,必须投入美国正规地面部队去消灭越共游击武装。
美国总统林登·约翰逊于1965年批准了威斯特摩兰向南越战场投入30万美国正规地面部队的计划。
1965年2月起,美国的正规部队开始进入南越。
美军自1950年代末期提出了地面作战部队的空中机动战术,即用直升机完成营级部队的部署、保障、撤离,并能得到攻击机、炮兵、直升机外挂武器系统的火力支援以及空中协同指挥、战术侦查等。
美军为此组建了第11空中突击师来验证作战理论,把长期驻扎在韩国的原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改称步兵第2师,而以第11空中突击师为班底加上第2步兵师统编命名为新的美国陆军第1骑兵师,从而两个师进行番号互换。
因为是运用新的战术直升机运送所以在越战时又称空中骑兵或空中机动部队。
1957年,加文中将担任美国陆军研究开发处处长的时候就提出了这个概念,美军于1963年初在本宁堡军事基地组建了实验性质的11空中突击师,由金纳德准将担任师长,本宁堡副司令诺顿罩着,一步一步开始了试验和训练,从单机的空中机动训练到连排规模,后来又补充了两个旅的兵力,炮兵和其他附属部队,开始了大规模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战中最著名的一战-德浪河谷战役《我们曾经是士兵》和历史上真实的德浪河谷战役看到第一次攻击没有成功,Webb上尉下令暂时暂时退却,这样除了O'Malley那个班以外,I连其余的官兵退出村口在村前的稻田里挖掘工事,同时Web呼叫海军炮火和空军对An Cuong进行密集轰炸,当时I连中有两个对空联络军官,他们能够直接和天空中F-4和A-4的飞行员直接通话,在他们的准确地引导下,美机开始有系统地摧毁An Cuong中的每一座房屋,Web上尉于1000时再次命令发起攻击,这一次美军迅速突入村子,在村前被被摧毁的越军的工事里,到处是越共的尸体,有的已经被凝固汽油弹烧成了焦炭。
但在进入村庄后,越军的抵抗增强了,在大多数已经成为废墟的房屋上,双方进行着残酷的近战,双方都大量地使用手榴弹,每一座房子,每一道战壕都要反复交手,Webb上尉战死,Richard Purnell 中尉接替了他的职位,到1130时,I连占领了An Cuong大部分,但越军仍然死守在村庄西南角不退,美军几次攻击都失败了。
O'Malley和他那个班的仍然守在那段工事里,为了不至于腹背受敌,越共集中火力向他们和那3辆M-48射击,不久其中一辆M-48被一发57毫米无后座力炮弹击中,退出了战场,O'Malley这时发现由于树篥的遮挡和战场上销烟的影响,那两辆M-48无法准确地发现越军的火力点,于是他离开工事,跳上其中一辆坦克,直接引导坦克射击,当然他自己也完全暴露在越军的火力之下,在他的指引下,美军坦克连续摧毁多个越军据点,O'Malley再一次负伤了,他也再一次拒绝后送,一直坚持到村子北面突入的I连主力与他们会合为止。
I连刚刚准备停下令,喘一口气,巩固一下阵地,但越共就在这时发动了一次反击,他们迅速夺回了部分村庄,在混战中,部分美军伤员被留在放弃的工事里,见此情形,O'Malley不顾自己的伤势,冒险冲了回去,抢救这些伤员,在前往抢救第三个伤员时,他再一次被击中,这次是肺部被击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第三次拒绝后送,继续猛烈地向逐步逼近的越军射击,以掩护前来运走伤员的直升机安全起降,只是当得知连里所有伤员都被安全运走以后,他才同意搭乘下一架直升机,等到了飞机上,他立刻昏迷了过去。
2个月后,伤愈的Robert O'Malley获得了国会荣誉勋章,这是越南战争中第一个获得如此殊荣的海军陆战队员。
在这次战斗中的勇士,不止一个,在O'Malley班里的上等兵Robert Rimpson,在战斗中脸部受伤,眼睛掉出了眼眶,他把眼睛塞进眼眶,继续战斗,一直坚持到最后和O'Malley 一起上最后一架直升机。
等直升机降落在硫磺岛号航空母舰上后,接受完初步的治疗,当天夜里,Rimpson令人难以置信地认为自己的伤势并"不重",于是他瞒过医生,偷偷溜上一架直升机,回到了战场上,那个时候战斗已经基本结束了,Rimpson上等兵只获得了"紫心"奖章。
虽然I连在伤亡60余人后占据了大部分An Cuong,但这里的越军至少达到了一个目的,即阻止I连南下攻击Nan Yen,这样H连只有一切靠自己了。
在占领了43号高地后,Jekins中尉开始准备对Nam Yen的最后攻击,他首先要求对其进行猛烈的炮击和空袭,在炮火准备的时间里,H连的官兵们开始抓紧时间吃点东西,休息一会儿,同时直升机为他们运来了弹药,更重要的是登陆的装甲车辆全部赶到了,当Jekins 于1130时发起攻击的时候,他手头已经有了3辆M-48坦克,1辆M-67喷火坦克和3辆Onto,此外他还得到了约一个排南越Popular force的加强。
不曾想到的时,越共趁H连全力攻打43号高地时,以部分兵力埋伏在高地和Nam Yen之间的道路两侧,美军一下高地,战斗就提前打响了。
首先打响的是隐藏在路边一座独立小屋中的越军,当那3辆M-48经过时,第一发57毫米无后座力炮弹直接命中第一辆M48,立刻迫使其退出战斗,当第二辆M48将炮塔转向小屋时,也被命中,但这次炮弹只是在M48的装甲上弹了开去,M48打出的第一颗炮弹摧毁了那个小屋。
就在这一瞬间,埋伏在四周的越共开火了,如同往常一样,这些越南人的伪装措施非常巧妙,往往美军近在咫尺,仍然无法发现他们。
越共集中相当的火力攻击那剩下的两辆M48,很快其中一辆M48在被命中多次后终于起火燃烧了起来,乘员们被迫跳车逃生(顺便说一下,这辆被击毁的M48直到今天仍然在那里,越南人将它作为纪念这次战斗的雕塑的一部分),陆战队员们被迫后退,急切间受伤的陆战队员们来不及被运走,冲上来的越军眼看就要接近这些伤员,这时一个陆战队员冲了上去,他是Joe Paul下士,本来他在攻打43号高地时已经受伤,但他认为自己的伤势不重,拒绝后送,连长Jekins中尉却觉得他的伤实际上是够严重了,于是直接命令他登上一架运送伤员的直升机,但趁连长不备,Paul偷偷地从直升机上跳了下令,又回到了战场,他立刻发现那几个伤员身陷险境,他立刻毫不犹豫地向越军冲去,就在毫无遮挡的稻田上向越军猛烈射击,很快地他被击中了,他的战友们能够很清楚地看到,Paul以半跪的姿势向越军射击,接着他被子弹打中,倒了下去,但很快他又爬了起来,继续射击,一次又一次Paul被打倒,但一次又一次他又爬起来向敌射击,很快地他已经无法再爬起来,于是他趴在地上开火,直到终于他再也不动弹了。
Paul的自我牺牲使得那几个伤员获救了。
Joe Paul被追授国会荣誉勋章,他是第二个在越南获得国会荣誉勋章的陆战队员。
越军的反击被击退了,虽然在最初他们迫使美军后退,但他们立刻陷入了那辆M-67喷火坦克喷射出的火舌之中,陆战队员趁越共混乱的时机,立刻反击,夺取了越军的战壕,然后迅速追击着撤退中的越共向Nam Yen扑去,上次向NamYen北部的攻击没有成功,这次Jekins中尉改变了攻击方向,他命令还能运作的那两辆坦克(1辆M48和1辆M67)在前开路,后面以2排在右,3排在昨为第一梯队,1排紧随在后,那3辆Onto担任侧翼掩护。
遗憾的是Jekins事先不直到Nam Yen东部的地形,那里是一大片水稻点,积水很深,泥泞不堪,陆战队员徒步通过都非常困难,而那5辆坦克和装甲车就遭罪了,很快地它们陷在了泥里,见此情景,越军立刻集中火力向这几辆车辆开火,开足马力,那两辆坦克终于勉强地从水稻天里脱身了,但那3辆Onto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一时间它们在水稻田中动弹不得,四周田埂很高,竟无法分辨那里是稻田的出口,而越南人的火力越来越猛了,子弹打在装甲车的装甲上叮当作响,如果越南人间能发射穿甲弹的57毫米无后座力炮调过来,后果不堪设想。
这时其中一辆Onto的车长Robert Bousquat下士打开装甲车顶盖,伸出了大半个身子,以便能更清楚地看清周围的地形,他几乎立刻被一发子弹打中了胸部,摇晃了一下Bousquat竭力站稳了,他通过话筒对司机说,"夥计,我要死了,现在听好了",他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根本无视周围的弹雨,用清楚地语调指挥那3辆Onto从正确的路线退出了那片稻田,然后他一声不哼地倒了下去,死了。
冲过这片稻田的美军坦克和Onto开始向村内直眇射击,在其火力地掩护下,H连迅速冲过村前的壕沟,冲进村庄,然后就是上午的情景再一次重演,越南人寸步不让,我在后文会提到,越共有非常好的理由死守Nam Yen,双方正常的战斗队形已经不存在了,战斗演变成双方以班甚至以组为单位在房屋的废墟上,在街道上,在每个地堡和工事里搏斗,美军采取一次攻打一个地方,每占领一个地方,就停下来巩固阵地,同时呼叫炮火和空军袭击仍在越南人手中的那部分村庄,尤其美军直升机,将机枪和火箭打在美军前方不足20米的地方。
越共竭力还击,没一个阵地的守卫者几乎都是战斗到死,绝不后退,而每次美军深入村庄,便会发现他们陷入了越军的交叉火力之下,损失很大,这时越军便会以小分队发动反击,将陆战队赶回去,而越南人的82毫米和60毫米迫击炮也猛烈轰击被美军占领的那部分村庄。
越南人的狙击手也非常活跃,我读到的参加这次战斗的陆战队员们的回忆中提到有一个越共狙击手自杀性地将自己固定在一颗大树上,当时那个地段已经被美军占领,在弹如雨下的情况下,刚开始陆战队员们并没有注意有个越南人还留在数上,于是那个越共异常冷静地射杀经过的美军,他的枪法极准,几乎是每一枪都会打倒一个美军,只到他的位置被美国人发现,他当然立刻被射杀了。
整整2个多小时,双方在Nam Yen里面反复拉锯,美军几次几乎占领了全部村庄,但几次都被打了回来,下午1400时,陆战队又一次冲击被击退,在向上级通报的情况后,H连被命令放弃攻击,退回降落区,挖掘战壕转入防御,在撤退途中,原先担任迂回任务的3排约20人在越军火力阻截下,未能退回降落区,而是向东撤退,6个小时前战斗开始时H 连有170余官兵,现在在将伤员后送后,Jenkins身边只剩下了25人,H连快打光了。
中午时分,在东面的登陆场上,所有的军用物资基本全部登岸,这时负责运送物质登岸的一个陆战队装甲水陆两栖车排得到向I连运送弹药和饮用水,这里有一个难以解释的地方,I连在12点左右基本攻占了An Cuong,但随即被命令放弃这个村庄回到登陆滩头,为什么?我不知道,虽然越南人被从An Cuong赶了出去,但他们远没有被消灭,这时撤回I 连岂不前功尽弃?虽然I连损失不小,但仍然应该在原地坚守,尤其是担任预备队的7团3营还没有上岸!至于I连要撤退,为什么还要去给他们送弹药,这可能是因为担任后勤任务的军官并不知道撤退一事。
不管怎样,一个由2辆M67喷火坦克和6辆装甲水陆两栖车辆组成的运输车队于1145立刻滩头向An Cuong方向驶去。
车队沿着一条土路向前开去,车上的陆战队员们能清楚地听到前方传来的枪炮声(H连正在攻打Nam Yen),除了偶尔几发冷枪以外,他们没有碰到麻烦。
前面道路有一个拐弯的地方,车队的速度立刻慢了下来,就在这时,用当时的一个幸存者事后的回忆是"All hell broke lose",这里我有一点越共方面零星的资料,这里伏击(至少在最初)的越共是由Ho Cong Tham中士率领一支部队(我不知道规模有多大),他本来只是从这里经过,忽然听到了远处车辆的引擎声,他当机立断地决定就地隐蔽,伏击美军车队。
无论是他选择的伏击地点还是开火的时机都好得无话可说,在道路拐角处,美军的车辆都降低了速度,这时伪装良好的越军开火了,首先是两个57毫米无后座力炮小组射击在车队最前和最后的那两辆-67喷火坦克,首发命中!接下来自动武器开始横扫夹在中间动弹不得的两栖车辆,至少两辆两栖车被RPG击穿,其中一辆开始起火,司机跳出车子,情急之间来不及拿武器,于是他拔出腰间的匕首,大喝"陆战队,跟我来!"向路边的越军扑去,他立刻被射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