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污染排放检验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及规范

合集下载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关于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8.24•【文号】国环规大气[2016]3号•【施行日期】2016.08.2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大气污染防治正文关于开展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的公告国环规大气[2016]3号为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法》,加快推进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根据国务院关于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便民惠民的决策部署要求,我部决定依法开展新生产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工作。

现将有关要求公告如下:一、信息公开主体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当向社会公开其生产、进口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的环保信息,包括排放检验信息和污染控制技术信息,并对信息公开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完整性负责。

二、信息公开内容(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基本信息;(二)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污染控制技术信息,具体内容详见附件1;(三)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检验信息:型式检验、生产一致性检验、在用符合性检验和出厂检验信息,包括检测结果、检验条件、仪器设备、检测机构信息等,具体检验项目详见附件2。

三、信息公开时间和方式(一)机动车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货物入境前,以随车清单的方式公开主要环保信息,具体要求见附件3。

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货物入境前,在机身明显位置粘贴环保信息标签,公开主要环保信息,具体要求见附件4。

(二)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生产、进口企业应在产品出厂或货物入境前,在本企业官方网站公开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并同步上传至环境保护部机动车和非道路移动机械环保信息公开平台(网址:),供政府有关部门、公众和企业查询使用。

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

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

附件1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试行)1适用范围本规范描述的在用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包括检验设备控制软件、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端软件、管理部门端监管系统,本规范对系统采集的数据、系统间数据交换方式和交换内容进行规范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的设计、建设、联网和数据共享。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规范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GB 3847-2005 《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和压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HJ/T289-2006《汽油车双怠速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290-2006《汽油车简易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291-2006《汽油车稳态加载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292-2006《柴油车加载减速工况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395-2007《压燃式发动机汽车自由加速法排气烟度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T396-2007《点燃式发动机汽车瞬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测量设备技术要求》HJ/ 460-2009《环境信息网络建设规范》HJ/ 461-2009《环境信息网络管理维护规范》HJ/ 511-2009《环境信息化标准指南》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A 329.2 全国道路交通管理信息数据库规范GA 24 机动车登记信息代码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规范。

3.1检验机构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的简称,指依法通过资质认定(计量认证),使用经依法检定合格的机动车排放检验设备,按相关标准对机动车进行排放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相关检验数据与环境保护主管部门联网实时共享的单位。

3.2检验设备指能够按照标准要求完成在用车排放测试的一个或一组设备,如五气分析仪、流量计、转速表、烟度计、气象站、司机助和底盘测功机等。

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

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

关于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标题: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引言:机动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交通安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传统的机动车检验制度面临一系列问题。

为了进一步改善车辆检验服务,本文将探讨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工作意见,以提升车检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适应社会发展需求。

目录:1. 背景介绍2. 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重要性3. 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不断增长,给交通管理和环境保护带来了巨大压力。

传统的机动车检验制度在应对这一压力时暴露出一些问题,如检验流程冗长、服务不便捷、费用不透明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2. 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重要性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意味着提高车检服务的质量、效率和公平性,具有重要意义:- 保障交通安全:通过规范检验标准和流程,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和排查潜在的交通安全隐患,从根本上提升道路交通安全水平。

- 推动环境保护: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和环保技术的检验,有利于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

- 促进车辆更新:通过检验制度改革,可以适当提高排放标准和安全技术要求,鼓励车主及时更新老旧车辆,推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

- 提升用户体验:优化车检服务流程,减少等待时间和服务成本,提供便捷的服务方式,增加用户满意度和便利性。

3. 优化车检服务的工作意见为了达到深化机动车检验制度改革的目标,以下是几点工作意见:3.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和标准制定- 制定和完善机动车检验相关的政策法规,确保检验工作的规范进行。

- 加强对国际标准和先进经验的学习和借鉴,提高我国机动车检验的技术水平和质量。

3.2 提升检验设备和技术水平- 加大投入,更新和升级机动车检验设备,提高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提升机动车检验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2024年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2篇)

2024年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2篇)

2024年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管理规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监督与管理,保障公众交通安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从事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活动的机构和个人。

第三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对各类机动车进行安全技术检验,并发放相应的合格证明。

第四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具备相应的检验设备和人员,并定期对设备和人员进行维护和培训。

第五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的准确、可靠和公正。

第六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合作,共同促进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的管理第七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资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方式开展检验工作。

第八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建立和完善检验项目清单和检测方法。

第九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设立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确保检验工作的质量和效益。

第十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定期进行内部自查和外部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十一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有明确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的合理使用和安全。

第十二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建立健全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处理用户投诉和纠纷。

第十三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保护用户的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用户信息。

第三章监督检查与处罚第十四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如实提供相关信息和数据。

第十五条监督检查机关可以对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

第十六条对违反本规定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监督检查机关可以采取警告、罚款、限制或撤销资质等措施。

第十七条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应当配合相关机关对违反机动车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车辆进行复检,确保车辆安全。

交警信息化工程建设方案

交警信息化工程建设方案

交警信息化工程建设方案一、背景随着社会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交通管理也迎来了信息化的时代。

交警信息化工程是指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交通管理各个环节进行智能化、自动化处理,提高交通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为交通安全和畅通提供更好的保障。

而信息化工程建设方案的制定,是促进交通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一步。

二、目标1. 提高交通管理效率。

通过信息化工程的建设,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交通事故等情况的快速监测和处理,加强对道路交通管理的全面监控和调度,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交通通畅程度。

2. 提升服务水平。

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对驾驶证、机动车等数据的全面管理,方便群众办理相关业务,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

3.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

实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与其他交通运输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促进交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4. 提高应急管理能力。

实现交通事故应急指挥中心的快速响应和处置,提升对交通事故的处置能力和水平。

5. 提高工作效率。

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设,提高交管人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

三、方案1. 建立全面的信息系统。

建立包括交通管理信息系统、交通数据库系统、信息共享平台、信息发布系统等在内的全面信息系统。

2. 完善数据管理功能。

对驾驶证、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等数据进行归集、整合和管理,实现对交通信息的精确管理和控制。

3. 实现交通监测与管理。

通过视频监控、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等手段,实现对交通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测和调度管理。

4. 加强交通违法处理。

通过录像抓拍、电子警察等手段,实现对交通违法行为的自动识别和处理,提高交通违法处理效率。

5. 提升群众服务水平。

建立交通管理服务大厅、网上交通服务平台等便民措施,提升群众交通管理服务的体验和便利程度。

6. 加强信息安全保障。

建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对交通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和防护,确保数据的安全和完整性。

7. 实现信息共享。

与交通运输部门、公安机关、应急管理部门等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相关信息的快速共享和交换。

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排放检验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关于进一步规范排放检验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

环境保护部、公安部、国家认监委关于进⼀步规范排放检验加强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作的通知⽂号:国环规⼤⽓[2016]2号颁布⽇期:2016-07-21执⾏⽇期:2016-07-21时效性:现⾏有效效⼒级别:部门规章各省、⾃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厅(局)、公安厅(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各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环境保护局、公安局、质量技术监督局(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为贯彻落实2015年8⽉29⽇全国⼈⼤常委会修订后的《⼤⽓污染防治法》(以下简称《⼤⽓法》),进⼀步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推进黄标车和⽼旧车淘汰,加快提升机动车环境监督管理⽔平,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总体要求认真贯彻落实《⼤⽓法》,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便民惠民的要求,以降低机动车污染排放⽔平、改善环境质量为核⼼,严格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全⾯推⾏机动车环保信息公开;严格规范新⽣产机动车和在⽤车排放检验,加快推进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联⽹;严格监管执法,加强对⾼排放车辆的环保达标监管,促进黄标车和⽼旧车淘汰,加快推进机动车环境管理的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精细化和信息化。

⼆、有效衔接机动车排放检验和安全技术检验制度(⼀)严格执⾏机动车排放检验制度。

环境保护部门依照《⼤⽓法》建⽴并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制度,机动车⽣产企业和机动车所有⼈应当依法进⾏机动车排放检验。

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应当严格落实机动车排放检验标准要求,并将排放检验数据和电⼦检验报告上传环保部门,出具由环保部门统⼀编码的排放检验报告。

环保部门不再核发机动车环保检验合格标志。

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机构将排放检验合格报告拍照后,通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监管系统上传公安交管部门,对未经定期排放检验合格的机动车,不予出具安全技术检验合格证明。

公安交管部门对⽆定期排放检验合格报告的机动车,不予核发安全技术检验合格标志。

(⼆)优化机动车排放和安全技术检验流程。

环境保护、认证认可监管部门要加强协作,促进机动车检验机构空间布局优化、合理有序发展。

江苏省机动车“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研究

江苏省机动车“天地车人”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研究
统的建设ꎬ 实 现 了 机 动 车 排 放 检 验 数 据 “ 国 家—
省—市—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 四级联网ꎮ 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ꎬ 机动车排气监管系统已接入 13
收稿日期:2019 - 08 - 05ꎻ修订日期:2019 - 09 - 26
基金项目:江苏省环境监测科研基金资助项目(1915)
第 12 卷 第 1 期
2020 年 1 月
环境监控与预警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and Forewarning
监管新论
Vol. 12ꎬNo. 1
January 2020
DOI:10. 3969 / j. issn. 1674 6732. 2020. 01. 011
江苏省机动车“ 天地车人” 一体化监控系统建设研究
周俐峻ꎬ俞美香ꎬ丁剑
( 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ꎬ江苏 南京 210019)
摘 要:构建江苏省“ 天地车人” 一体化监控系统ꎬ利用道路遥感监测、定期排放检验、路检路查和停放地监督抽测、重型柴
油车远程排放监控等手段发现高排放车辆ꎬ通过系统检测与维护( I / M) 制度ꎬ对机动车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实时监控及闭
offer effective technical support for the emergency management and decision ̄making of government agencies in case of heavily ̄
polluted weathers.
Key words:Motor vehicleꎻAir ̄ground ̄vehicle ̄peopleꎻ Monitoring systemꎻJiangsu Province

我国信息化条件下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

我国信息化条件下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

/【摘要】文章主要论述我国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的发展、安全检测的主要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发展方向等。

【关键词】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GDP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已变成“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常用代步工具。

机动车在为人们普遍使用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安全、噪声和尾气等一系列问题。

根据官方数据统计,2001年,我国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达10.7万人!之后的十几年中,这个数字有逐年下降趋势,但2011年仍然有6.2万余人死于交通事故。

因此,加强机动车安全管理,重视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检测,成为亟待研究解决的重要课题,也为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机会。

一、我国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的发展概况80年代以前,我国在交通部主持下进行了发动机气缸漏气量检测仪;点火正时灯;反力式汽车制动试验台;惯性式汽车制动试验台;灯光检测仪;发动机综合分析仪;底盘测功机等技术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1985年以前,在检测设备方面,我国以进口为主。

80年代后期,我国先后推出了部分国产和全部国产化的检测设备。

80年代初,交通部在大连市建立了国内第一个汽车检测站。

从工艺上提出将各种单台检测设备安装联线,构成功能齐全的汽车检测线。

进入21世纪,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诊断技术伴随着汽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汽车安全性能检测诊断技术也飞速发展。

目前我国已能依靠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对汽车进行不解体检测诊断,而且安全、迅速、准确,很多机动车安全性能检测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我国机动车检测技术检测方法与标准目前,在我国主要分为安全检测、综合性能检测、环保检测三大类,分属公安部、交通部、环保局监管。

(一)安全检测属公安部监管,对所有社会车辆实施年检、事故检等,检测项目有:安全项目:速度表检验、制动检验、侧滑检验、前照灯检验;环保项目:机动车尾气排放、喇叭噪音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污染排放检验信息系统信息化建设目标及规范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指由检验设备控制软件、检验机构端系统、管理监管系统、数据传输网络以及相应的国六OBD远程在线监测终端系统、监控设施及用于采集和监管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的软件系统组成。

机动车污染排放检验信息系统架构如上图示
一、检验机构端系统
1、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检验机构端系统软件
具有按标准规定的测试方法:包括双怠速法、简易瞬态工况法、稳态工况法、加载减速工况法、自由加速不透光烟度法等,自动控制排气污染物测量并记录相关过程的数据。

具有按照标准规定采集并记录检验设备的检查和自检数据的功能,包括五气分析仪、烟度计、底盘测功机、流量分析仪(适用于使用建议瞬态工况法的地区)转速计、气象站等。

应能按照标规定进行车辆检验、响应指令、进行设备自检和检查等功能,完成准确的上传检验时间起止数据、检验和检查结果数据、过程数据及其它需要上传的数据,检验过程中应实时反馈检验数据和状态,接受检验机构端系统监控。

2、设备和系统自检
对检验设备自检异常、设备检查异常、检验过程数据异常(如车速累计超差时间超标、连续超差时间超标、氧浓度异常、过程数据不完整、采样气体低流量、泄漏、集气管低流量、环境信息异常、发动机转速与转速比异常、测功机吸收功率异常、转鼓线速度异常)等情况,及时报警,提示检验人员在保证检验安全的条件下终止检验。

3、信息管理系统
具有检验机构、检测线、检验设备、检验人员、检验报告、超标物质、检验耗材、车辆信息等信息维护管理功能。

违规查询:系统应具有车辆国六OBD远程在线监测环保违规查询,查询车辆状态是否正常,对存在违法违规未处理的车辆,线上检测不合格车辆进行预警。

二、检验控制
1、外观检查
外检录入功能,登记人员按行驶证、外观检验单认真填写系统要求的等级信息,录入后分配分配检测线。

系统应能自动调入车型参数,如变速箱类型、最大总质量、基准质量、发动机功率、进气方式、驱动方式,排放标准等,对拟注册登记车辆进行外检录入时,应读取随车清单,核对关键配置并采集相关信息。

按标准规定具备机动车污染控制装置查验和车载诊断系统(OBD)检查功能。

2、排放检验
与检验设备控制软件通信功能,可向检验设备控制软件传递检验开始、中止、检查自检等指令,可传递车辆参数、接收返回的检验过程、结果数据。

3、数据同步
检验机构各类信息应按管理部门要求与管理端监管系统进行同步。

4、检验方法和限值
车辆外检信息录入后,系统应根据车辆信息,按照标准要求分配检验方法、检测线和限值。

根据不同的检验方法,检验限值包括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烟度值、过量空气系数、轮边功率等,检验机构应确保检验限值应用准确。

5、检验设备控制软件校验
系统应记录检验设备控制软件版本,如发现检验设备控制软件存在改动程序文件、变更配置信息应提示预警,如软件确认需要进行远程升级需报管理监管系统备案,记录升级内容和版本号。

6、排放检验报告打印
系统按要求上传完整的检验数据并接收到管理端监管系统反馈的检验报告编码后,自动打印排放检验报告。

7、设备故障和维修
按要求记录设备故障和维修情况,如维修时间、故障原因、维修人员、维修项目等相关信息。

8、检查与自检
按标准规定对设备进行自检和检查,记录相应信息。

9、数据联网
采集的各类信息,如检验环境参数、检验结果数据、检验过程数据、检查自检、设备故障和维修等,应与监管系统实时联网。

三、台帐管理
1、检测台帐
包括检测线、检测曲线、检测图像、检测视频。

车辆信息登陆、收费、车辆检测、检测上传、检测结果报告单打印,绿标、蓝标、黄标打印等车辆检测系列完善流程功能。

2、业务管理
车辆检验合格标志发放管理。

报表统计:环保监测合格率统计、环保检测辖区统计、环保检测年限合格率分析、环保测试限值分析、检测仲裁数据查询、环保检车单项合格率统计、稳态工况检测统计、加载减速工况统计、标志发放统计。

3、系统管理
I站信息管理、员工资料管理、客户管理(分组设置、客户设置、客户日志管理)、设备资料管理(设备信息管理、设备检定信息、检定原始记录、设备自检信息、设备维护信息)、检测项目管理(检测标准管理)、测试类别设置、编码设置、技术参数维护(厂牌维护、发动机型号维护、发动机输出功率限值)、客户资料维护、数据库维护、控制参数设置。

4、检验报告单
检验报告单上必须打印检验报告编码,应确保检验报告编码具有唯一性。

系统应采集检验业务中所涉及的外检、车辆、检验机构、检验过程、结果记录、检验设备自检、检查数据(测功机、烟度计、气象站、流量计自检、车速、扭矩、寄生功率、加载滑行、废气、烟度检查、OBD检测)等信息,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四、信息联网
机动车排放监管系统如上图所示
1、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管理端监管系统软件要求
应包括机动车外检录入、环保关键零部件检查、机动车排放检验、报告打印、检验管理(包括检验机构、检测线、检验设备、标准物质等)、车辆信息管理、车型管理、标准限制管理、排放检验数据管理、数据统计汇总等。

系统应具备检验机构,市(地、州)省级及国家联网功能,按照要求实现相关数据共享和交换,包含国六OBD在线监测终端的数据交互。

可将路检抽查、遥感检测、维修治理、新车销售、车辆报废等业务功能扩展纳入系统,并记录相关信息。

监管系统应具备排放检验监督功能,检验过程不规范、检验数据异常的应及时提示预警,监督的内容至少应包括:
1、外检流程,参数是否合理;
2、检验过程,包括视频、车牌、取样探头、集气管、图像;检验使用的参数、OBD、基准质量、方法、限制、环境参数,是否作弊;
3、检验机构日常运行情况,如设备自检、检查校对、物质标准等;检验数据是否完整、收到的检验结果是否符合过程数据计算结果。

检验数据和检验报告编码:检验数据应包括车辆信息、检验环境参数、检验结果数据、检验过程数据、检验过程视频、检验过程照片,实时报送至监管系统。

监管系统在确认接收到完整的检验数据后应生成并返回接收凭证,接收凭证代表监管系统接收到相应数据,用检验报告编码形式表示,编码信息包括行政区划代码、检验机构联网顺序号、监管系统收到检验数据的时间、监管系统随机编码。

根据机动车尾气排放污染监督管理系统的视频及数据流量,结合当前实际检验车数量分析以及对汽车保有量的扩展。

五、数据流量
视频流:检测站一条检测线监控一路视频,每路视频数据流峰值为
1Mbit/s,平均为500Kbit/s,整个检测站视频流鞥峰值大约为4Mbit/s,平均为2Mbit/s。

检测数据流:以每条检测线每天工作10小时,每条检验120辆车,约5分钟一辆车,数据流量平均约为100kbit/s,一个检测站两条检测线计算数据流平均值为200bit/s。

状态信息流及其他不超过100kbit/s,车辆检测数据分为文本数据、照片数据、过程数据、文本数据200K,过程数据300K,车辆检车关键点照片1张600K。

上行数据流量峰值为4Mbit/s,考虑到网络宽带实际上行有效只能达到80%,在专用网络下,检测站使用10M光纤接入,监管中心使用100M光纤接入。

六、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管理端监管系统硬件要求
监管系统应具备违规记录功能,对违规车辆、作弊车辆等检测机构进行记录管理,并将记录实时同步至上级管理监管系统。

检验机构每天检测线至少应安装两路摄像机,原则上前部摄像头安装在车间内部,检验设备侧前方,尾部摄像头安装在车间后侧。

要求能清晰看到车辆前部车牌号、车辆排气管以及检验过程中尾气采样管插入车辆排气管的画面,外检查验及检测线控制室可安装监控设备,以及采集外检查验过程、检验设备控制软件操作视频或照片。

摄像机选用高清网络摄像机,分辨率满足监控要求。

机动车在进行排放检验过程中,机动车排放检验信息系统会针对检验过程中关键环节自动拍好照。

排放检视视频应确保图像清晰,位置合理,监控图像及录像中车辆牌照、检测线编号明显醒目,检验过程中关键环节拍照,取自动拍摄车辆前后照片,能清晰显示车辆的外观、车牌号、轮胎、排气装置。

速锐得国六远程OBD在线监控终端如上图所示
加大对3.5吨柴油车排放在线检测终端的排查,设备要求指示灯完善、定位准确、上传排放数据包含车速、大气压力、发动机扭矩、摩擦扭矩、发动机转速、发动机燃料流量、NOx传感器输出值、颗粒物、反应剂余量、进气量、冷却液温度、里程、油门、三元催化剂温度、氧传感器电压等,可参考速锐得科技H6S国标远程OBD在线检测终端采集数据标准。

检验机构配备本地视频录像设备,检验过程视频储存本地化(按照日期保存),历史检验视频保存周期不少于12个月,能实现管理端监管系统远程调阅。

检验过程视频存储本地化分为两种:一种是利用本地视频录像设备全时段对工作期间的所有视频进行录像存储;另一种是利用视频截取技术对检测过程有效视频进行视频截取存储在检验机构站点或服务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