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读书笔记
思修_实践读书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思修,即思想道德修养,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通过阅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我对思想道德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实践读书报告。
二、书籍简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是一本面向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织编写。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我国实际,系统地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要求。
三、主要内容1.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本书首先介绍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理论,包括道德的本质、道德的起源、道德的功能、道德的规范等。
通过学习这些基本理论,我认识到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
2.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本书详细阐述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方法,包括自我修养、道德实践、道德教育等。
通过学习这些方法,我了解到思想道德修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自我反省、自我完善。
3. 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本书提出了思想道德修养的基本要求,包括坚定理想信念、弘扬民族精神、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
通过学习这些要求,我明确了作为一名大学生,应该具备的思想道德素质。
四、实践体会1. 提高自身道德修养通过阅读本书,我深刻认识到,一个人的道德修养是其人格魅力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我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遵守社会公德,关爱他人,做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
2.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本书强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以此为准则,努力培养自己的道德品质,追求真理,追求美好的人生。
3.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努力践行这些价值观,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思修课读书笔记范文

思修课读书笔记范文思修课读书笔记范文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登录 | 注册发布思修课实际上是一门教我们如何为人的课程。
它重在内心诉求,更重在知行结合。
作为一名电子科大学生,应具有健全的人格与文明的素质,也就是要认识自己,懂得身心协调,关注自己全方位的发展。
以下内容是为您精心的思修课读书笔记,欢迎参考!思修是一门组织形式相对轻松,内容涵概广,重在自我认识与塑造的学科。
如今,课结束了,但留给自己的思考却是永远的。
以前总觉得思修课没有专业课重要,但经过了一学期的学习才明白,思想品德是人的灵魂,语文学得再好,如果品德不好,只能是有害于社会和人民的人。
思修课是不可缺少的。
它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联系是十分密切的,它生活,最终也走入了生活。
它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关注了时代的脉搏,同时也解决了许多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
学完了思修这本书,我深刻了解了中国是一个非常讲究修身养性、崇尚道德的民族。
我们都应当做个有教养的人。
五千年来,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勤俭、忠义、谦让、孝顺都是恒古不衰的美德,多少古圣先贤更是视之为传家宝。
小事业的成功靠机遇,中事业的成功靠能力,大事业的成功就完全靠品格、看操守。
大凡成功的人,往往都是德行高尚的人。
所谓教养,就是应该知深浅、明尊卑、懂高低,识轻重,应该是讲规矩、守道义。
有教养的人,往往不以术而以德,往往不以谋而以道,往往不以权而以礼。
有教养的人在自己独处时,超脱自然,会管好自己的心,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则为他人着想,与人为善,淡然从容,管好自己的口。
方圆做人,圆通做事,宁静致远,自我反思,则事事放心、顺心。
“人之初,性本善”。
善良是人性光辉中最温暖、最美丽、最让人感动的一缕。
老师给我们课上放的片子,都在告诉着我们,人生不一定人人都很成功,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英雄豪杰,但一定要善良仁慈。
善良是和谐、美好之道,心中充满慈悲、善良,才能感动、温暖人间。
没有善良,就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就不可能有世界的祥和与美好。
大学思修的笔记

大学思修的笔记一、引言大学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大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道德修养。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许多有关个人发展、社会伦理、法律知识以及当代价值观等方面的知识。
在这里,我总结了一些思修课程的重点内容,以及我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思考。
二、人的发展与全面发展1. 人的发展阶段人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而复杂的过程,经历了幼年期、青少年期和成年期等不同的阶段。
在不同的阶段,人们会面临不同的身心发展任务和挑战。
2. 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知识、物质、精神和道德等各个层面均得到充分发展。
这是每个人追求幸福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基本要求。
在大学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学习和实践,不仅关注专业领域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全面发展的能力。
三、社会伦理与价值观1. 社会伦理的概念社会伦理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它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公正与正义、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2. 价值观的形成与变迁价值观是人们对于好与坏、美与丑、真与伪等事物的评价标准和观念。
它受到社会、文化、家庭等因素的影响,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演变。
3. 个人的价值观培养个人的价值观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价值观的反思和修正,通过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关注社会问题等方式,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四、法律基础与法律意识1. 法律基础的意义法律基础是指人们在法律规范下行为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它帮助我们了解法律的基本原理和司法机构的职能,从而更好地履行自己的法律权益和义务。
2. 法律意识的培养法律意识是指人们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够准确地认识到问题的法律性质,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它需要通过学习法律知识、关注法律动态以及加强法律实践等途径加以培养。
五、思修课程对我的启示大学思修课程让我意识到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全面的努力和付出。
同时,社会伦理和价值观的培养也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关注和努力的方向。
思修期末总结笔记

思修期末总结笔记一、现代思想人类的思想是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的,现代思想是在封建社会不复存在的情况下,以启蒙思想为契机,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种思想体系,它与古代思想有着明显的不同。
现代思想体系主要包括了哲学、政治、经济、科学、艺术等方面的内容。
本学期的思修课程主要围绕了现代思想展开,其中包括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权、民主、自由、平等等方面的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对我个人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马克思主义本学期的思修课程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对其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首先,我们了解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即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目标。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社会的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人类历史的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
其次,我们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学的观点,探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矛盾,以及社会主义的经济构想。
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我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科学科学作为现代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的思维方式和对世界的认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在思修课程中,我们学习了科学的定义、科学知识的构建方式以及科学与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科学,我明白了科学是通过实证方法和逻辑推理来获得真理的一种方法,科学知识是通过观察、实验和理论假设来建构的。
同时,我也意识到了科学的局限性和相对性,科学的知识和能力是有限的,我们需要用谦逊和开放的心态对待科学。
四、人权、民主、自由与平等本学期的思修课程还涉及到了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等方面的内容,这些都是现代社会普遍认可的价值观。
我们学习了人权的定义和来源,探讨了人的基本尊严和自由的重要性。
同时,我们也讨论了民主、自由和平等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实现的难点。
通过学习,我深刻认识到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是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方向。
五、思修课的收获和感悟通过本学期的思修课程学习,我不仅扩展了对现代思想的了解,也深入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科学、人权、民主、自由和平等等重要主题。
思修2023版电子版笔记

思修2023版电子版笔记一、引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思修)是一门重要的综合性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法律意识。
本文档对思修2023版电子版笔记进行了整理和总结,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修知识。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述1.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地位和作用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理论。
它是在19世纪中叶欧洲社会历史发展的特定条件下产生的。
马克思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基础。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经济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问题。
其中,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内容。
3.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共产主义理论。
这一理论体系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科学指导。
三、思想道德修养1. 思想道德修养的内涵和作用思想道德修养是指通过学习和实践培养健康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
它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道德的基本原则和道德规范道德的基本原则包括尊重人的人格尊严、实事求是、公正平等等。
道德规范是人们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如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等。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
四、法律基础1. 法律的概念和特征法律是国家制定并实施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和约束性。
它是社会管理的重要手段,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2. 宪法和行政法宪法是国家根本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基本权利。
行政法是调整国家机关与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规范。
3. 刑法和民法刑法是惩治犯罪行为的法律规范,保护社会治安和公民的人身安全。
民法是调整民事纠纷的法律规范,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思修读书笔记_2

思修读书笔记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有感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一节讲了我们应当如何去适应人生的新阶段,即大学生活。
我认为这一节编排的很好,通过讲述大学与中学比较的学习,生活,社会环境的变化,使我们对自己为何不适应有了初步的了解,可以令刚入学还不熟悉环境的同学们心理得到缓冲。
随后具体讲了如何克服种种不适应,渐渐融入大学新生活的方法,有递进感觉,编排合理。
同时在讲我们应当勤奋时候,引用了韩愈的名句,值得鉴赏引人深思。
第二节讲的是我们肩负的历史新使命。
这一节我认为写得过于笼统了。
虽然是由我们的使命写起,但渐渐地使命就被缩小到了历史使命,使人觉得略有不妥。
层次很好,由个人上升到了国家,清晰明了。
第三节是教我们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我认为这是很重要的一课,关于理论的学习往往使我们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这是我们想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最根本理论。
这节课以理论为主,所以可能较为枯燥。
应加入点具体东西。
例如我们的先辈们是如何践行党员的先进性,如何践行了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可以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了理论的实际意义。
第四节讲的是“思修”课的意义和方法。
我认为这节课安排的位置并不合理。
接触一门新的课程时我们往往不了解应如何进行有效率且较为正确的学习,我们迫切地需要这节课来帮助我们适应新的课程。
故我认为这节课应该提到前边讲。
其中的学习思考部分出得非常好,讨论的内容是我们所关注的,而且内容也是从文中可以领悟出的,使同学们可以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故我认为应多出此类题型加深同学们对课题的理解。
第一章追求远大理想坚定崇高信念其中第一节的主要内容是理想信念与大学生成长成才。
这节课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以理论为主,高中时候作为理科生,我们政治课的基础较为薄弱,理论知识一多有时候就难以理解了,故认为第一部分的内容出得过难。
第二部分相比之下就较易理解了,语言通俗并且解释详细,编排的较好。
第二节的题目是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
关于思修的读书笔记_读书笔记_

关于思修的读书笔记思修范文读书笔记———《围城》题记∶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钱钟书《围城》一、综述《围城》一共有九章。
第一章主要讲方鸿渐在欧洲时换了几所大学,但是都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最后在来自父亲和岳父的压力中向爱尔兰骗子买了一个所谓的克莱登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在方鸿渐回国的船上,有他同学四年的苏文纨,她以前高傲,把爱情看得很重。
在船上的时候准备向方鸿渐示爱,但是方鸿渐却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勾引了去,于是心中充满妒火。
但是在鲍小姐下船后,便马上找上了方鸿渐。
第二章主要讲方鸿渐回到上海后,住在逝去的未婚妻周淑英的家里,但是他感到惊慌,因为周太太向他打听不停的向他示好的苏文纨,并且希望认方鸿渐的太太当干女儿。
并且他发现他的“岳父”把他的假文凭大肆的宣传,这让他感到羞愧和害怕。
接着是方鸿渐回到本县去探望父母,被当地的学校的校长邀请去为学生们做一次演讲,方鸿渐却大讲特讲鸦片和梅毒,使大家不停的鄙视和讨厌。
后来因为战事原因,方鸿渐重新回到上海,在他岳父的点金银行中就职,期间还有他与“我你他”小姐的一次相亲经历第三章讲方鸿渐从家里回到上海,为了图眼前的舒服,去拜访苏文纨,认识了唐晓芙,并且一见钟情的爱上了她,开始和她恋爱。
在以后的几次见面中又遇见了“情敌”赵辛楣,而且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暗斗了几次。
赵辛楣为了赶走情敌,还把方鸿渐介绍给了三闾大学。
最后方鸿渐向苏文纨摊牌,苏文纨把他以前的丑事告诉了唐晓芙。
最后苏文纨和曹元朗订婚,方鸿渐和唐晓芙分手。
第四章主要讲方鸿渐与周家闹翻,只好逃回家中,并接受三闾大学的邀请。
赵辛楣与方鸿渐成为了好朋友,因为他们的“共同情人”已经订婚,并且方鸿渐向他说明了他不喜欢苏文纨,他喜欢的是唐晓芙,于是两个失恋的人成为好朋友,并一起去三闾大学任教。
第五章主要讲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几人一起从上海到三闾大学去任教。
“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pdf

大一思修笔记重点归纳2023版第一章:人与社会1. 社会的本质和基本属性•社会是人类长期生活在一起产生的一种特定关系和相互联系的现象。
•社会的基本属性包括社会性、整体性、历史性和发展性。
2. 个体与集体的关系•个体和集体是相互依存的,无论是个体的发展还是集体的发展,都需要两者相互促进。
•个体的发展离不开集体的支持和帮助,而集体的发展也需要个体的努力和贡献。
3. 社会意识和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认识。
•社会意识形态是指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人们对社会存在和社会关系的基本观念和认识方式。
4. 社会文化与社会文明•社会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社会文明是指社会在历史长河中的发展演进过程中积累的各种经验和成果。
第二章:科学与技术1. 科学的特征和科学的方法•科学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系统总结,具有客观性、系统性和实践性等特征。
•科学的方法包括实验法、归纳法、演绎法和统计法等。
2.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要影响。
3. 科学技术与人的关系•科学技术对人的认识能力、生活方式和社会关系产生重要影响。
•人们在科学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应注重伦理道德和社会责任。
4. 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推动社会实践的创新和改革。
•科技创新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协同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第三章:法律与道德1. 法律的基本特征和职能•法律是一切社会关系的规范,具有普遍性、强制性和约束性等基本特征。
•法律的职能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和促进社会发展。
2. 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规范的重要内容,互相联系又有区别。
•法律和道德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共同点和差异性。
3. 公民道德与职业道德•公民道德是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的综合体现。
•职业道德是在特定职业领域中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书笔记———《围城》题记∶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去————钱钟书《围城》一、综述《围城》一共有九章。
第一章主要讲方鸿渐在欧洲时换了几所大学,但是都没有获得博士学位,最后在来自父亲和岳父的压力中向爱尔兰骗子买了一个所谓的克莱登大学的哲学博士学位证书。
在方鸿渐回国的船上,有他同学四年的苏文纨,她以前高傲,把爱情看得很重。
在船上的时候准备向方鸿渐示爱,但是方鸿渐却被已有未婚夫的放荡的鲍小姐勾引了去,于是心中充满妒火。
但是在鲍小姐下船后,便马上找上了方鸿渐。
第二章主要讲方鸿渐回到上海后,住在逝去的未婚妻周淑英的家里,但是他感到惊慌,因为周太太向他打听不停的向他示好的苏文纨,并且希望认方鸿渐的太太当干女儿。
并且他发现他的“岳父”把他的假文凭大肆的宣传,这让他感到羞愧和害怕。
接着是方鸿渐回到本县去探望父母,被当地的学校的校长邀请去为学生们做一次演讲,方鸿渐却大讲特讲鸦片和梅毒,使大家不停的鄙视和讨厌。
后来因为战事原因,方鸿渐重新回到上海,在他岳父的点金银行中就职,期间还有他与“我你他”小姐的一次相亲经历第三章讲方鸿渐从家里回到上海,为了图眼前的舒服,去拜访苏文纨,认识了唐晓芙,并且一见钟情的爱上了她,开始和她恋爱。
在以后的几次见面中又遇见了“情敌”赵辛楣,而且在不情愿的情况下与他暗斗了几次。
赵辛楣为了赶走情敌,还把方鸿渐介绍给了三闾大学。
最后方鸿渐向苏文纨摊牌,苏文纨把他以前的丑事告诉了唐晓芙。
最后苏文纨和曹元朗订婚,方鸿渐和唐晓芙分手。
第四章主要讲方鸿渐与周家闹翻,只好逃回家中,并接受三闾大学的邀请。
赵辛楣与方鸿渐成为了好朋友,因为他们的“共同情人”已经订婚,并且方鸿渐向他说明了他不喜欢苏文纨,他喜欢的是唐晓芙,于是两个失恋的人成为好朋友,并一起去三闾大学任教。
第五章主要讲方鸿渐、赵辛楣、李梅亭、顾尔谦,孙柔嘉几人一起从上海到三闾大学去任教。
“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得出一个人的品性。
旅行时最劳顿,最麻烦的,叫人本想毕现的时候,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以交做朋友。
”这一章详细的描写了一起五个人的个性。
第六章主要是讲方鸿渐登五人到达三闾学校后,高松年安排五人。
李梅亭由中国文学系的主任变成了中国文学系的教授,因为先机被汪次长的伯父汪处厚占去。
方鸿渐因为学历中没有学位证书由政治系的教授变为不属于任何学院的副教授。
赵辛楣被聘为政治系的教授,孙柔嘉被聘为外国语文系的助教,顾尔谦被聘为历史系的副教授。
第七章主要讲汪太太给方鸿渐和赵辛楣做媒,准备把范小姐介绍给赵辛楣,把刘小姐介绍给方鸿渐,但是都没有成功。
随后觉得汪太太与苏文纨像相似而喜欢上她。
最后因为与汪太太约会被汪处厚和高松年发现而不得不半夜离开三闾大学。
赵辛楣走后,方鸿渐因为别人的闲话和孙柔嘉的伎俩而与孙柔嘉订婚。
最后因为赵辛楣留下的一本《共产主义论》被认为思想有问题,从而被停职。
第八章主要讲孙柔嘉和方鸿渐两人离开三闾大学,从湖南返回上海。
在香港与赵辛楣重逢后,经他提醒在香港与孙柔嘉完婚。
并从赵辛楣出知道孙柔嘉城府很深,与方鸿渐结婚是煞费苦心。
方鸿渐也意识到,他对孙柔嘉不过是彼此不讨厌而已。
这一章中孙柔嘉的利害、心机、主见也逐渐表现出来。
第九章主要讲方鸿渐与孙柔嘉回到上海后,方鸿渐在赵辛楣的介绍下,在华美新闻社任资料室主任一职。
孙柔嘉也在他姑妈任职的大纱厂找到了一个认识部门的职位。
两个人虽然工作有了着落,但是因为一些生活的琐事、志向不相同,以及孙柔嘉的姑妈和用人的挑唆和方鸿渐家庭中的挤兑,经常吵架。
最后因为矛盾越级越深,方鸿渐在孙柔嘉和她家人面前丢尽脸面,方鸿渐和孙柔嘉分开。
二、经典语录1、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它给太阳拥抱住了,分不出身来,也许是给太阳陶醉了,所以夕照晚霞隐退后的夜色也带着酡红。
2、这船,依仗人的机巧,载满人的扰攘,寄满人的希望,热闹地行着,每分钟把沾污了人气的一小方睡眠,还给那无情、无尽、无际的大海。
3、那男孩子的母亲已有三十开外,穿件半旧的黑纱旗袍,满面劳碌困倦,加上天生的倒挂眉毛,愈觉愁苦可怜。
孩子不足两岁,塌鼻子,眼睛两条斜缝,眉毛高高在上,跟眼睛远隔得彼此要害相思病,活像报上讽刺画里中国人的脸。
4、“葡萄牙人的血”这句话等于日本人自说有本位文化,活私行改编外国剧本的作者声明他的改本“有著作权,不许翻译”。
5、衬了这背景,一个人身心的搅动也缩小以至于无,只心里一团明天的希望,还未落入渺茫,在广漠澎湃的黑暗深处,一点萤火似的自照着。
6、上来的汤是凉的,冰淇淋倒是热的;鱼像海军陆战队,已登录了好几天;肉像潜水艇士兵,会长时期伏在水里;出醋以外,面包、牛油、红酒无一不酸。
7、满天的星又密又忙,它们声息全无,而看来只觉得天上热闹。
一梳月亮形容未长成的女孩子,但见人已不羞缩,光明和轮廓都清新刻露,渐渐课烘衬夜景。
8、小圆草地里的小虫琐琐屑屑地在夜谈。
不知哪里的青蛙齐心协力地干号,像声浪给火煮得发沸。
9、几星萤火优游来去,不想飞行,像在厚密的空气里漂浮,月光不到的阴暗处,一点萤火忽明,像夏夜的一直微绿的小眼睛。
10、把刺刀磨尖当笔,蘸鲜血当墨水,写在敌人的皮肤上当纸。
11、也许因为战事中死的人太多了,枉死者没有磨掉的生命力都迸作春天的生意。
12、许多女人会笑得这样甜,但她们的笑容只是面部肌肉柔软操,仿佛有教练在喊口令;“一!”忽然满脸堆笑,“二!”忽然笑不知去向,只余个空脸,像电影开映前的布幕。
13、外国的哲学家是知识分子里最牢骚不平的人,专门的权威没有科学家那样高,通俗的名气没有文学家那样大,忽然几万里外有人写信恭维,不用说高兴得险的忘掉了哲学。
14、“贞元朝士今谁在,无限僧料酒夕阳!”的确,老辈一天少似一天,人才好像每况愈下,“不许上溯康乾世,回首同光已惘然!”15、人没有这个身体,全是心灵,岂不更好;我并非保重身体,我只是哄乖了它,好不跟我捣乱。
16、我喜欢用自己的头脑,不喜欢用人家的头脑来思想。
17、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18、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像冲进去,城里的人像逃出来。
19、他等待他们的恭维,同时知道这恭维不会满足自己,仿佛鸦片瘾发的时候只找到一包香烟的心理。
20、那天是旧历四月十五,暮春早夏的月亮原是情人的月亮,不比秋冬是诗人的月色,何况月亮团圆。
21、有人失恋了,会把他们的伤心立刻像叫花子的烂腿,血淋淋地公开展览,博人怜悯,或者事过境迁,像战士的金疮旧斑,脱衣指示,使人惊佩。
22、从前愚民政策是不许人民受教育,现代愚民政策是只许人民受某一种教育。
23、不受教育的人,因为不识字,上人的当,受教育的人,因为识了字,上印刷品的当。
24、狗为着追求水里肉骨头的影子,丧失了到嘴的肉骨头。
25、仿佛黑牢里的禁锢者摸索着一根火柴,刚划亮,火柴就熄了,眼前没看清的一片又滑回黑暗里。
26、这雨愈下愈老成,水点贯串作丝,河面上像出了痘,无数麻似的水涡,随声随灭,息息不停,到雨线更密,有仿佛光滑的水面上在长毛。
27、从早晨起,空气闷塞得像障碍着呼吸,忽然这时天不知哪里漏了个洞,天外的爽气一阵阵冲击来,半落黄的草木也自昏沉里一时清醒,普遍地微微叹息,瑟瑟颤动,大地像蒸笼揭去了盖。
28、雨愈下愈大,宛如水点抢着下地,等不及排行分列,我挤了你,你挤了我,合成整块的冷水,没头没脑的浇下来。
29、这雨浓染着夜,水里带了昏黑下来,天色也陪着一刻暗似一刻。
30、在这种夜里,鬼都要碰鼻子拐弯,猫会自恨它的一嘴好胡子当不了昆虫的触须。
31、辛楣也累得很,只怕鸿渐鼾声打搅,正在担心,没提防睡眠闷棍似的忽然一下子打他入黑暗底,滤清了梦,纯粹、完整的睡眠。
32、掌柜写帐的桌子边坐个胖女人坦白的摊开白而不坦的胸膛,喂孩子吃奶;奶是孩子的饭,所以也该在饭堂里吃,证明这旅馆是科学管理的。
33、人事太忙了,不许我们全神贯注,无间断的怀恋一个人。
34、我们一生对于最亲爱的人的想念,加起来恐怕不到一点钟,此外不过是念头在他们身上瞥过,想到而已。
35、说完笑眯眯地望着李梅亭,这时候,上帝会懊悔没在人身上添一条能摇的狗尾巴,因此减低了不知多少表情的效果。
36、叫花子只能讨到什么吃什么,点菜时轮不到他们的。
37、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学者未必能为良师。
38、一个人的缺点正像是猴子的尾巴,猴子蹲在地面的时候,尾巴是看不见的,直到它向树上爬,就把后部供大众瞻仰。
39、水涸的时候,大家都不走木板桥而踏着石子过河,这表示只要没有危险,人人愿意规外行动。
40、人不肯坐椅子,苦了自己的腿,椅子空着不会饿肚子,椅子立着不会腿酸的。
41、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伤感,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三、书评《围城》是钱钟书的唯一的一篇长篇小说,可以说是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部奇书。
它自出版以来,备受外界关注。
据统计,不到十年,刊载的相关论文已达三百多篇。
《围城》的文笔相当幽默,文句相当优美、有内涵,而且大量运用了比喻这一修辞,使人读过一遍后忍不住想去读第二遍。
《围城》写出了三四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状况,展现了在那个中西方文化交融、激荡下的特定时代里知识分子向现代性转型时的悖谬和困境。
钱钟书在《围城》里尽情的讽刺了知识分子,所以大家又把它喻为现代的《儒林外史》。
该书以方鸿渐为主人公,通过写他对于爱情、婚姻、家庭、事业等方面的种种无奈,向我们揭示了爱情的围城,事业的围城,家庭的围城,社会的围城,思想的围城,人生的围城。
无论是三四十年代的知识分子还是当代的人,都像冲进围城中去,进去后往往发现和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又想冲出来,于是不停在一个又一个围城中穿梭。
世上有很多的围城,这些围城是我们自己设置的,我们每天都生活在这里边,但是我们应该保持头脑清醒,不能在一个又一个围城中穿梭时丧失了理智。
这是一座围城,我生活在这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