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史历史大事年表说课材料
古代史大事年表解读

三者关系
元代 (1206
~ 1368 年)
农业
行省
制 “腹
里”
宣政 手工
院
业
农作物品 种增多 , 棉花广泛 种植
黄道婆推 广棉纺织 技术
科技 文艺
王祯: 转 轮排字盘
宋元时期 , 封建经 济继续发展 , 中央 集权进一步加强 , 理学形成 , 科学技 术世界领先
商业 海运发达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一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时间 政治领域
经济领域
文化领域
三者关系
新石器 时期
距今五千年 左右 , 黄河 和长江流域 出现了早期 国家
夏代
从禅让制到 王位世袭制
商代
宗法制
神权与王权 密切结合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刀耕火种
丝织 、彩陶 技术
出现早期商 业交换 井田制 青铜器铸造 工艺高超 商业有了初 步发展
造纸 术产
生
商业
商运活跃 、丝 绸之路
文艺
汉赋
三者关系
秦汉时期 , 由于封建 经济的发展 , 小农经 济占主导地位 , 政治 上秦汉走向大一统, 统一 的多民族封建国 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 为了适应统治者加强 中央集权的需要 , 董 仲舒提出“罢黜百家 , 独尊儒术 ”,他吸收道 家 、法家和阴阳五行 家的一些思想改造了 儒家思想 , 形成新儒 学体系
壁画 、陶器 绘画
甲骨文 、金 文
春秋战国时期 ,经 济上铁犁牛耕的出 现造成了井田制的 瓦解和新兴地主阶 级力量的壮大; 新 旧秩序交替的过程 也造成了思想活跃, 出现了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中出现的 各家学说为以后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度的确立和发展奠 定了思想基础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

初中历史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公开课优质课教案比赛讲课获奖教案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学生了解辽、北宋、西夏、金、南宋五个政权建立的基本史实,知道陈桥兵变、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对峙局面的形成,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和归纳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共同学习、探讨问题、交流心得、互相促进能力,采用合作探究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探究式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民族政权并立及其和战关系,认识到民族友好、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多民族国家发展的主流,正确认识澶渊之盟、宋金议和对民族发展所起的作用,通过学习,加深学生的民族认同感。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半年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和分析历史问题能力,但缺乏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待问题的能力。
唐朝的统治瓦解后,分裂局面又一次出现。
宋辽时期政权并立,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政权并立和民族关系,对学生来说是一个难点,上册已经学习北朝历史,对民族关系有一定认识,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3重点难点重点:两宋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建立、发展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岳飞抗金难点:如何正确评价澶渊之盟;对岳飞本人及岳飞抗金的评价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前一单元我们已经学习了唐朝的盛衰。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强盛的时期,但经过了28 9年后(618年至907年),不可避免地步入衰亡。
唐朝灭亡后,中国进入了一个错综复杂的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再度出现大分裂,中原和南方地区出现五代十国割据混战局面,而在中国东北、西北、西南地区出现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一时期,是中国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这段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
〖2021年整理〗《中国历史大事年表》优秀教案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
(现代部分)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0年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鲜作战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
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结束,彻底废除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制度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行,朝鲜战争结束,抗美援朝胜利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颁布
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
1971年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发表
1976年4月四五运动
1976年9月毛泽东逝世
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文化大革命”结束
1978年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987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提出
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确立
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
2021年北京申办2021年奥运会成功,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在上海召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

附录一中外历史大事年表-人教版必修1历史教案本文为人教版必修1历史课程的附录一,将列举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年表,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发展和推进。
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1. 先秦时期•公元前722年:西周灭亡,东周建立。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代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六国,建立中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
2. 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
•公元751年:唐军在塔里木河谷战败于阿拉伯军队,这一战役也被称为丝绸之路的“鸭绿江之战”。
3. 宋元明清时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结束元朝统治。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结束明朝统治。
4. 近代史•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
•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结束清朝封建统治。
二、世界历史大事年表1. 古代•约公元前2500年:古埃及文明开始。
•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市建立,罗马文明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大一统的中国第一个王朝。
2. 中世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中世纪开始。
•1096年-1270年:十字军东征,欧洲基督教徒对阿拉伯国家的战争。
•1299年:奥斯曼土耳其建立,成为中东重要帝国。
3. 近现代•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776年:美国独立战争爆发。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取得胜利。
三、总结本文列举了中外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年表,这些事件不仅在当时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在今天也对我们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这些事件渗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不同阶段,凝结着每个文明的特点和贡献,我们应当了解和尊重这些历史,以此来更好地地探讨世界发展和进步。
中考历史大事年表(全)资料讲解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先秦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元谋人生活在云南元谋一带距今约七十万至二十万年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一带距今约一万八千年山顶洞人进入民族公社时代距今七千至五千年河姆渡、半坡母系氏族公社距今约四五千年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父系氏族公社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约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犬戎攻入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东周开始春秋后期孔子在世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封建大一统时期——秦汉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秦始皇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入咸阳,秦亡公元前206~前202年楚汉战争公元前202年西汉建立公元前138年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公元9年王莽夺取西汉政权,改国号新。
西汉灭亡公元25年刘秀建立东汉105年蔡伦改进造纸术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魏国建立266年西晋建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南北316年匈奴兵攻占长安,西晋灭亡317年东晋建立383年淝水之战420年宋朝建立,南朝开始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北朝开始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581年隋朝建立589年隋统一南北605~610年开通大运河618年隋亡,唐朝建立627~649年贞观之治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690年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713~741年开元之治8世纪前期渤海国建立。
南诏首领皮罗阁统一六诏8世纪中期骨力裴罗统一回纥755~763年安史之乱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五代、辽、宋、夏、金、元907年后梁建立,唐亡,五代开始916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政权960年赵匡胤建立北宋979年北宋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1005年宋辽澶渊之盟1038年元昊建立西夏11世纪中期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1125年金灭辽1127年靖康之变,金灭北宋,南宋开始1141年绍兴和议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政权1234年蒙古灭金1271年忽必烈定国号为元1276年元灭南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明、清1368年朱元璋建立明朝。
小学六年级社会教案中国历史时间线

小学六年级社会教案中国历史时间线一、中国历史时间线简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古老国家,其历史可以追溯至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本文将带您回顾中国历史的主要事件和重要时期,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
二、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传说中大禹终于洪水后,建立了夏朝。
夏朝的政权为封建制度,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基础。
三、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商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王朝。
商代是以祭祀为主要特征的封建社会,商朝后期达到了经济繁荣的时期,也是鼎盛的青铜时代。
四、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约公元前771年)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三个王朝。
在西周时期,周天子通过封建制度对各地进行统治,并制定了许多典章制度,如封建礼制、九族谱等。
同时,西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鼎盛时期。
五、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21年)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这个时期,各个分裂的诸侯国之间争斗不休,但也培养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和军事家,如孔子、孟子、老子、荀子等。
同时,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百家争鸣的时代,各种学派思想相互交锋。
六、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中央集权王朝,秦始皇统一了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乱状态,统一了文字、度量衡,修建了伟大的万里长城。
但秦朝的暴政也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七、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二个中央集权王朝。
西汉初期,由刘邦建立的汉朝实行了许多有益的改革,如废除奴隶制度、设立科举制度等。
东汉时期,汉朝逐渐衰落,社会动荡频繁。
八、三国时期(220年-280年)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乱世时期,三国魏、蜀、吴相互争霸,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著名的三国演义就是以这个时期为背景创作而成。
九、南北朝时期(420年-589年)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南北分治的时期,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周等朝代相继兴起。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附录一《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篇附录,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教材通过年表的形式,直观地展示了我国古代社会的历史变迁,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教材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之前所学知识的巩固,又是为后续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进入七年级下学期之前,已经学习了我国古代历史的一部分内容,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历史时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历史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
此外,学生对于年表这种形式的历史资料,可能存在阅读和理解上的困难,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水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年表,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分析和解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民族自豪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2.教学难点:年表形式的历史资料的阅读和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故事、图片、音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查阅相关历史资料,制作PPT和教学辅助材料。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内容,了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等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一段古代历史短视频,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录一 中国历史大事年表古代部分(下)》教案_4

教学方案设计
1644年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
明朝灭亡后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李自成失败
你可以用时间轴表示出来吗?
教学活动3 使用二:温故知新,学会论从史出
任务:用所学史实证明,西藏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个部分。
提示:快速梳理出由隋至清时,中央与西藏关系的大事年表
唐朝(7世纪前期)松赞干布统一吐蕃,文成公主嫁到吐蕃
元朝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
清朝(1727年)驻藏大臣
最后,完整的用一段话来表述!
教学活动4 使用三:史论结合,探究历史规律
任务:隋唐时期的史实反映出该时期何种时代特征?
提示:将史实分类,看看哪一个类别多?
繁荣与开放
任务:五代到元朝社会发展有何趋势?
民族关系发展和国家趋向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大事年表【古代史】
中国
外国
时期
经济
政治
经济
政治
文化
中央与地方
王权与相权
选官制度
监察制度
文化
尧舜禹时期
农业:土地公有制
禅让制
前2070年[夏]
农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手工业:青铜时代
禹建立夏朝
启实行王位世袭制
世卿世禄制
前1046年[西周]
武王伐纣,建立西周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书法发展: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张旭、怀素
6世纪 《民法大全》标志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隋炀帝时期
科举制的确立
唐朝中期
设节度使,
藩镇割据
三省六部制
【政事堂】
北宋
农业:高转筒车
手工业:五大名窑
商业:打破市坊制度、官府间接管理、交子
经济重心转移到南方(南宋)
军事:
杯酒释兵权,抽调精兵
行政:
文官、通判
财政:转运使
二府三司
通判
北宋:理学兴起:程颢、程颐;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词的兴起:苏轼、李清照
南宋:理学集大成者朱熹;
陆九渊创立心学;
词学家:陆游、辛弃疾
元朝
手工业:青花瓷、
棉纺织技术推广
行省、宣慰司
一省制
王祯完成《农书》;
郭守敬完成《授时历》;
元曲:关汉卿、马致远
13C后半期:英国议会制开始萌芽
明太祖
手工业:粉瓷、珐琅彩;瓷都“景德镇”丝织业中心:苏州、杭州
明朝中后期:江南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部分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
商业:海禁、“闭关锁国”;商帮;
长途贸易发达
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布政司、都指挥司、按察司)
废丞相,
权分六部
设殿阁大学士
科举制的发展
——八股取士
按察司
李贽对理学的批判
徐光启撰写出《农政全书》
BC8-BC6C希腊城邦出现;它是孕育古代希腊民主的摇篮
BC6C初梭伦改革,奠定雅典民主政治基础
BC6C末克利斯提尼改革,确立雅典民主政治
BC5C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
2.罗马:
BC5C《十二铜表法》
BC5-BC4C欧洲人文主义萌芽;
智者学派、
苏格拉底、
柏拉图、
亚里士多德
前221年[秦]
商业:市坊制度
前770年
[春秋战国]
1.农业:
封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
垄作法、都江堰
2.手工业:
铁器出现
3.商业:
商鞅首倡“重农抑商”政策
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分封制和宗法制遭到破坏。
军功授爵制
[战国后期、秦朝]
百家争鸣;《诗经》屈原;
司南、《石氏星表》;
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BC5C-BC2C)
1.希腊:
李时珍完成《本草纲目》
王阳明发展心学
1487年:葡萄牙航海家迪亚士开始探寻新航路,到达非洲最南端
1492年:哥伦布航队到达美洲
1519-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
1581年:荷兰独立,资本主义商业发展迅速
15-19C黑奴贸易给非洲带来巨大的损失和灾难
1500年左右:
欧洲开始进入近代
1640年: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4-15C:
意大利文艺复兴
16C-17C:
欧洲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
17C初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
明成祖
设立内阁
清雍正帝
军机处
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对理学的批判
明清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 《西游记》、《红楼梦》
清朝:京剧形成
18C-19C第一次工业革命:
18C60S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工业革命开始
1789年:法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
19C30-40S:法国、英国和德意志爆发大规模工人运动
1687年,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创立经典力学
17C-18,启蒙运动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康德
1839年6月:虎门销烟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蒸汽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发明蒸汽机车
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1721年:英国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
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标志美国独立
1787年:美国联邦宪法颁布,体现三权分立原则
1789年:美国联邦制共和制政体确立
汉武帝
推恩令、
附益之法
中外朝制度
东汉
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九章算术》成书;张仲景完成《伤寒杂病论》
北魏
1.农业:实行均田制、改进翻车
2.手工业:白瓷、灌钢法
商业:市坊制度、
官府直接管理
东晋:汉字书法进入自觉阶段;
王羲之完成《兰亭序》;
顾恺之《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北魏:贾思勰完成《齐民要术》
3世纪后,万民法
476年 西罗马帝国灭亡,
欧洲中世纪开始。
5C:西欧开始进入封建时期,欧洲文化的发展受到封建神学的钳制
南北朝
三省体制
九品中正制
隋唐时期
农业:曲辕犁、筒车
手工业:南青北白、吸收外来织法
商业:外贸发达(广州)、钱柜、飞钱、市坊制度、官府直接管理
道,
作为监察区
隋朝:三教合一;
唐朝:三教并行
诗歌繁荣:李白、杜甫、白居易;
官府直接管理
郡县制
皇帝制度
三公九卿制
军功授爵制
[战国后期、秦朝]
御史大夫
焚书坑儒
古希腊、古罗马奴隶制经济的繁荣(BC5C-BC2C)
汉初
1.农业:
代田法、
耦犁、耧车、坎儿井
2.手工业:
水排、青瓷
郡县封国并存
丞相
位高权重
察举制
刺史制度
西汉:董仲舒提出“摆黜百家,独尊儒术”;汉赋;司马相如;《氾胜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