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方案模板

合集下载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含使用说明)

软件测试方案模板(含使用说明)

软件测试方案设计编写20xx 年xx 月xx 日审核年月日批准年月日版本控制注:(A-添加,M-修改,D-删除)目录1 概述 (4)1.1 编写目的 (4)1.2 读者对象 (4)1.3 项目背景 (4)1.4 测试目标 (4)1.5 参考资料 (4)2 测试配置要 (4)2.1 测试手段 (4)2.2 测试数据 (5)2.3 测试策略 (5)2.4. 测试通过准则 (6)3 软件结构介绍 (6)3.1 概述 (6)3.2 整体功能模块介绍 (6)3.3 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 (6)3.4 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7)3.5 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 (7)4 系统测试用例 (7)4.1 XX系统 (7)4.1.1 用户界面 (7)4.1.2 功能测试 (8)7 附录 (8)7.1 附录1 审批记录表 (8)角色 (8)签名 (8)日期 (8)备注 (8)说明:蓝色说明文字,文档编写完成后,请删除。

1 概述1.1 编写目的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 读者对象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1.3 项目背景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1.4 测试目标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1.5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2 测试配置要2.1 测试手段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2.2 测试数据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3 测试策略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A)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1)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测试方案内容模板

测试方案内容模板

测试方案内容模板一、引言此部分应简要介绍测试方案的目的、背景和重要性。

明确测试的目标和意义,为后续内容提供基础。

二、测试目的此部分应详细阐述测试的主要目的。

例如,验证软件功能是否符合需求,检测系统性能是否达标等。

三、测试范围此部分应明确测试的范围,包括需测试的功能点、系统模块或特定场景等。

确定测试范围有助于合理分配资源和时间。

四、测试方法此部分应描述将采用的测试方法,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详细说明每种方法的实施步骤和技术手段。

五、测试环境此部分应列举测试所需的软硬件环境,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网络环境等配置信息。

确保测试环境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六、测试步骤此部分应详细列出测试的步骤,包括测试用例设计、执行、记录等环节。

每个步骤都应有明确的任务和操作说明。

七、预期结果此部分应列出每个测试步骤的预期结果,以便与实际结果进行比较。

明确的预期结果有助于评估测试的有效性。

八、风险评估此部分应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评估,如资源不足、时间延误等。

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确保测试的顺利进行。

九、测试周期此部分应明确测试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以及各阶段的起止时间点。

合理的测试周期有助于确保项目进度。

十、测试数据管理此部分应说明测试数据的收集、存储和使用方式,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明确数据管理策略,避免数据泄露和误用。

十一、测试报告此部分应描述测试报告的内容和格式,包括测试概述、方法、范围、步骤、结果、结论等部分。

确保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便项目团队了解测试情况并作出决策。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

性能测试方案-模板XXX性能测试方案文档介绍本文档旨在阐述XXX系统的性能测试方案。

通过本次性能测试,我们可以评估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系统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本文档适用于需要对XXX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相关人员。

测试目的本次性能测试的目的是评估XXX系统在高并发、大数据量、复杂场景下的性能表现。

具体目标包括:测试系统的吞吐量、响应时间、并发数、负载能力、稳定性等指标,发现系统存在的瓶颈和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

读者对象本文档适用于需要对XXX系统进行性能测试的相关人员,包括测试工程师、开发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等。

参考资料本文档参考了以下资料:XXX系统架构设计文档XXX系统用户手册XXX系统开发文档术语与解释本文档中涉及到的术语和解释如下:吞吐量:单位时间内系统处理的请求数量。

响应时间:系统响应请求所需的时间。

并发数:同时发起请求的数量。

负载能力:系统能够承受的最大负载。

稳定性: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中保持稳定的能力。

测试环境本次性能测试将在以下环境中进行:操作系统:Windows Server 2016CPU:**************************内存:64GB网络:千兆以太网软件环境:XXX系统版本号为1.0.0,数据库使用MySQL 8.0,Web服务器使用Tomcat 9.0.注:以上测试环境仅为参考,实际测试环境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1 测试环境测试环境对于测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

在测试环境中,需要考虑硬件和软件的因素,以保证测试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测试环境应该与实际使用环境尽可能相似,以便更好地模拟实际使用情况。

2.2 测试工具测试工具是测试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测试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选择测试工具时,需要考虑测试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选择适合的测试工具。

3 测试需求测试需求是测试的基础,它可以帮助测试人员更好地了解测试的目的和要求。

测试需求包括测试功能点和性能需求两部分。

性能测试计划模板(实例)

性能测试计划模板(实例)

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软件产品名称:XXXX软件开发部门:XXXX软件测试部门:XXXX编写:XXX 日期:2008 年11 月8 日审核:XXX 日期:2008 年11 月10 日批准:日期:年月日1.引言1.1测试方案概述方案名称:xxxx系统性能测试方案测试部门:xxxxxxxx科技发展有限公司1.2目的本测试方案将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系统的测试方法、测试工具、测试范围、测试的软件硬件环境、测试进度、测试人员的分工和职责以及测试流程进行详细的定义和整体的描述。

1.3系统概述产品名称: xx供应链系统JL SCM开发部门: xxxx有限公司在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北京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将在全国范围内实施“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该系统中采用了 Sybase 最新版本的企业智能型关系数据库产品Adaptive Server Enterprise 12.5 (ASE12.5)及复制服务器产品Sybase Replication Server,由武汉金力软件有限公司开发并协助实施。

国美电器实施的“金力供应链系统JL SCM”,从现代企业理念、物流体系和全方位服务的角度,完全解决了企业的决策、计划、管理、核算、经营、物流、服务、人事及电子商务等问题。

2.术语和定义性能测试:在一定约束条件下(指定的软件、硬件和网络环境等)确定系统所能承受的最大负载压力的测试过程。

场景:一种文件,用于根据性能要求定义在每一个测试会话运行期间发生的事件。

虚拟用户:在场景中, LoadRunner 用虚拟用户代替实际用户。

模拟实际用户的操作来使用应用程序。

一个场景可以包含几十、几百甚至几千个虚拟用户。

虚拟用户脚本:用于描述虚拟用户在场景中执行的操作。

事务:表示要度量的最终用户业务流程。

3.测试流程负载测试通常由五个阶段组成:计划、脚本创建、场景定义、场景执行和结果分析。

计划负载测试:定义性能测试要求,例如并发用户的数量、典型业务流程和所需响应时间。

测试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测试实施方案模板范文

测试实施方案模板范文一、背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测试实施方案在软件开发过程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个完善的测试实施方案可以有效地提高软件质量,减少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风险,保证软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二、目的。

本测试实施方案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软件在发布之前经过充分的测试,发现并修复其中的缺陷,保证软件的质量达到用户的期望。

三、范围。

本测试实施方案适用于所有软件开发项目,包括但不限于Web应用、移动应用、桌面应用等。

四、测试流程。

1. 需求分析阶段,在需求分析阶段,测试团队需要与开发团队和业务团队密切合作,确保对需求的理解一致,明确测试的重点和重要性。

2. 测试计划编制,测试团队根据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制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的范围、测试的目标、测试的资源、测试的进度等。

3. 测试用例设计,根据需求和测试计划,测试团队编写测试用例,覆盖各种场景和功能,确保全面测试软件的各个方面。

4. 环境搭建,测试团队搭建测试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确保测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5. 执行测试,测试团队按照测试计划和测试用例执行测试,发现并记录软件中的缺陷,并及时反馈给开发团队。

6. 缺陷修复验证,开发团队修复缺陷后,测试团队进行验证,确保缺陷被有效修复。

7. 测试报告编制,测试团队编制测试报告,总结测试的结果和发现的问题,为软件发布提供参考依据。

五、测试工具。

1. 缺陷管理工具,用于记录和跟踪软件中的缺陷,如JIRA、Bugzilla等。

2. 自动化测试工具,用于执行自动化测试,提高测试效率和覆盖范围,如Selenium、Appium等。

3. 性能测试工具,用于测试软件的性能和稳定性,如LoadRunner、JMeter等。

4. 安全测试工具,用于测试软件的安全性,如Burp Suite、Nessus等。

六、风险管理。

1. 人力风险,测试团队成员的技术能力和经验可能影响测试的质量,需要对测试团队进行培训和管理。

2. 时间风险,测试时间不足可能导致测试不充分,需要合理安排测试进度,确保测试的充分性。

测试计划模板

测试计划模板

测试计划模板测试计划模板1. 引言- 介绍测试计划的目的和范围。

- 简要描述产品或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 概述测试策略和方法。

2. 测试目标- 描述测试目标和预期结果。

- 确定关键功能、业务流程和性能方面的测试需求。

- 制定定义测试成功的准则。

3. 测试范围- 确定要测试的功能、业务流程和性能指标。

- 描述不在测试范围内的功能或模块。

- 界定测试环境和测试数据的要求。

4. 测试策略- 确定测试类型和级别,如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

- 描述测试策略和方法,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灰盒测试等。

- 制定测试用例的设计和执行策略。

- 确定测试资源和时间安排。

5. 测试计划- 基本配置要求,包括硬件、操作系统、网络等。

- 描述测试环境的搭建和配置。

- 定义测试数据的准备和管理。

- 制定测试用例的编写和执行计划。

- 确定缺陷管理和跟踪的流程和工具。

- 规划测试报告和评估的发布时间和形式。

6. 制定测试用例- 根据需求和设计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 确定测试用例的输入、操作和预期输出。

- 考虑边界条件、异常情况和负载测试等。

- 分配测试用例给测试团队成员。

7. 执行测试用例- 描述测试用例的执行方法和流程。

- 记录测试过程中的输入、输出和操作。

- 记录测试结果和发现的缺陷。

- 在测试过程中进行回归测试和复用测试。

8. 缺陷管理- 描述缺陷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 确定缺陷分类和优先级。

- 规定缺陷的提交、分配、修复和验证流程。

- 跟踪和汇总缺陷报告的状态和进度。

9. 测试报告和评估- 描述测试报告的格式和内容。

- 分析测试结果和缺陷统计。

- 评估产品或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提供改进建议和优化方案。

10. 测试结束- 总结测试过程和结果。

- 完成测试报告和评估。

- 交付测试结果和文档。

- 分享测试经验和教训。

11. 测试资源和时间安排- 列出测试团队成员和其职责。

- 安排测试环境和设备的准备。

- 制定测试计划和进度表。

测试方案模板

测试方案模板

测试方案模板一、测试目标本次测试的目标是对XXX软件进行全面的测试,包括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测试等多个方面,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安全性和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二、测试内容1. 功能测试(1)测试系统的各项基本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包括用户注册、登录、修改密码等。

(2)测试系统的各项业务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如提交订单、查询订单、支付订单等。

2. 性能测试(1)测试系统在高并发情况下的性能表现,通过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2)测试系统在大数据量情况下的性能表现,通过导入大量数据并进行各项操作,测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稳定性。

3. 安全测试(1)测试系统的身份认证机制是否有效,包括用户登录是否需要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账号是否能够被暴力破解等。

(2)测试系统的数据安全性,包括用户的个人信息是否被正确保护,数据库的访问权限是否被正确配置等。

三、测试方法1. 功能测试采用黑盒测试方法,根据需求文档和使用说明书编写测试用例,通过模拟用户的操作来检验系统的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2. 性能测试采用压力测试方法,使用性能测试工具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记录系统的响应时间和吞吐量。

3. 安全测试采用白盒测试方法,通过代码审查和渗透测试等手段,发现系统中的安全漏洞,并提出修复建议。

四、测试环境1. 硬件环境:CPU:Intel Core i7,内存:8GB,存储:256GB SSD。

2. 软件环境:操作系统:Windows10,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2019,数据库:MySQL,性能测试工具:JMeter。

五、测试计划1.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文档和使用说明书,编写功能测试用例,确保测试的全面性和有效性。

2. 执行功能测试:根据测试用例逐一执行测试,记录测试结果并及时反馈问题。

3. 执行性能测试:使用JMeter工具模拟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记录系统的性能指标,发现性能瓶颈并提出改进建议。

测试方案模板

测试方案模板

测试方案模板一、测试目的。

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了验证产品在特定条件下的性能、功能和稳定性,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二、测试范围。

本测试方案适用于产品的功能、性能、安全性、兼容性等方面的测试。

三、测试环境。

1. 硬件环境,描述硬件设备的配置和性能要求。

2. 软件环境,描述操作系统、数据库、浏览器等软件的版本和配置要求。

3. 网络环境,描述网络带宽、延迟等网络条件。

四、测试目标。

1. 功能测试,验证产品的各项功能是否符合需求。

2. 性能测试,验证产品在各种负载下的性能表现。

3. 安全测试,验证产品在安全方面的表现,包括数据安全、用户权限管理等。

4. 兼容性测试,验证产品在不同平台、不同浏览器下的兼容性。

五、测试方法。

1. 功能测试,根据需求文档编写测试用例,进行功能点的逐项验证。

2. 性能测试,使用性能测试工具对产品进行压力测试、负载测试等。

3. 安全测试,使用安全测试工具对产品进行漏洞扫描、权限验证等。

4. 兼容性测试,在不同平台、不同浏览器下进行兼容性测试。

六、测试步骤。

1. 确定测试计划,包括测试时间、测试人员、测试资源等。

2. 编写测试用例,根据需求文档编写详细的测试用例。

3. 准备测试环境,搭建符合测试要求的硬件、软件、网络环境。

4. 执行测试用例,按照测试计划逐项执行测试用例。

5. 记录测试结果,记录测试过程中的问题、缺陷和改进意见。

6. 编写测试报告,整理测试结果,编写测试报告并提交给相关人员。

七、风险管理。

1. 风险识别,识别可能影响测试进度和质量的风险。

2. 风险评估,评估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程度。

3. 风险应对,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缓解等。

八、测试总结。

1. 汇总测试结果,整理测试过程中的问题、缺陷和改进意见。

2. 分析测试数据,对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产品的优点和不足。

3. 提出改进建议,根据测试结果提出产品改进的建议和优化方案。

九、附录。

1. 测试用例,列出部分重要的测试用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测试方案模板1 概述1.1 编写目的[说明编写本测试方案的目的是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系统维护工程师、测试工程师提供关于**系统整体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测试指导。

]1.2 读者对象[本测试方案可能的合法读者对象为软件开发项目管理者、软件工程师、测试组、系统维护工程师]1.3 项目背景[可以如下那样简单说明,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方案编写者也可以进行详细说明项目名称:***简称:***项目代号:***委托单位:***开发单位:***主管部分:***]1.4 测试目标[说明进行项目测试的目标或所要达到的目的]1.5 参考资料[列出编写本测试方案时参考的资料和文献]2 测试配置要求2.1 网络环境[在此说明应用系统的网络环境,如果应用系统是网络版的,必须具有本节内容。

]2.1.1 网络硬件[此处给出网络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1.2 网络软件[此处给出网络软件的名称、协议、通讯和连接方式等信息。

]2.2 服务器环境2.2.1 服务器硬件[此处给出服务器硬件的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2.2 服务器软件[此处给出服务器软件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3 工作站环境2.3.1 工作站硬件[此处给出工作站硬件的拓扑图、名称、规格、数量、配置等信息。

]2.3.2 工作站软件[此处给出工作站软件的名称、协议和版本等信息。

]2.4 测试手段[在此参照《测试计划》说明测试方法和工具,注明执行测试时,必须同时填写《测试记录表》]2.5 测试数据[在此简要说明测试数据的形成,如以客户单位具体的业务规则和《***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参考《***系统概要设计说明书》、《***系统详细设计说明书》和《数据规格说明书》中规定的运行限制,设计测试用例,作为整个**系统的测试数据。

]2.6 测试策略[在此说明测试策略,可以如下这样说明:测试过程按三个步骤进行,即单元测试、组装、系统测试,根据不同阶段测试的侧重点不同,分别介绍测试策略:A)单元测试首先按照系统、子系统和模块进行划分,但最终的单元必须是功能模块,或面向对象过程中的若干个类。

单元测试是对功能模块进行正确检验的测试工作,也是后续测试的基础。

目的是在于发现各模块内部可能存在的各种差错,因此需要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着重考虑以下五个方面:1)模块接口:对所测模块的数据流进行测试。

2)局部数据结构:检查不正确或不一致的数据类型说明、使用尚未附值或尚未初始化的变量、错误的初始值或缺省值。

3)路径:虽然不可能做到穷举测试,但要设计测试用例查找由于不正确的计算(包括算法错、表达式符号表示不正确、运算精度不够等)、不正确的比较或不正常的控制流(包括不同数据类型量的相互比较、不适当地修改了循环变量、错误的或不可能的循环终止条件等)而导致的错误。

4)错误处理:检查模块有没有对预见错误的条件设计比较完善的错误处理功能,保证其逻辑上的正确性。

5)边界:注意设计数据流、控制流中刚好等于、大于或小于确定的比较值的用例。

B)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也叫组装测试或联合测试。

通常,在单元测试的基础上需要将所有的模块按照设计要求组装成系统,这时需要考虑的问题:1)在把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的时候,穿越模块接口的数据是否会丢失。

2)一个模块的功能是否会对另一个模块的功能产生不利的影响。

3)各个子功能组合起来,能否达到预期要求的父功能。

4)全局数据结构是否有问题。

5)单元模块的误差累积起来,是否会放大,从而达到不能接受的程度。

我们在组装时可参考采用一次性组装方式或增殖方式组装方式。

C)系统测试系统测试目的是在于验证软件的功能和性能及其他特性是否与用户的要求一致,主要是下列类型的测试:1)用户界面测试:测试用户界面是否具有导航性、美观性、行业或公司的规范性、是否满足设计中要求的执行功能。

2)性能测试:测试相应时间、事务处理效率和其他时间敏感的问题。

3)强度测试:测试资源(内存、硬盘)敏感的问题。

4)容量测试:测试大量数据对系统的影响。

5)容错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克服软件、硬件故障的能力。

6)安全性测试:测试软件系统对非法侵入的防范能力。

7)配置测试:测试在不同网络、服务器、工作站的不同软硬件配置条件下,软件系统的质量。

8)安装测试:确保软件系统在所有可能情况下的安装效果和一旦安装之后必须保证正确运行的质量。

]2.7. 测试通过准则[在此规定本系统通过测试的准则,即当依据测试用例执行者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相符,或测试结果与预期结果虽有不符但不可归咎于应用程序时为测试通过,反之则为测试失败。

]3 软件结构介绍3.1 概述[在此概要介绍应用系统的整体功能,如模块包括**,**和数据维护系统等**个系统,每个系统又包括若干个子系统或功能模块。

]3.2 整体功能模块介绍[在此介绍**系统的功能模块如下表所示]3.3 整体功能模块关系图[此处给出软件功能模块结构图。

]3.4 系统外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此处说明整个应用系统和已经存在或即将存在的其他应用系统之间关于数据通信和功能调用等的接口约定和具体的运作机制。

具体项目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裁剪。

]3.5 系统内部接口功能模块关系图[此处说明整个应用系统内部各子系统或子系统内部各功能模块之间关于数据通信和功能调用等的接口约定和具体的运作机制。

]4 单元测试用例[注:模板是按照系统模块化进行编写的,具体项目可参照执行,如面向对象的编程时可以按照组件进行单元测试。

]4.1 **系统4.1.1 **子系统4.1.1.1 **模块测试[软件项代号:** 方案代号:**填写说明:1. “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

2.“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概要设计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3.“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详细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4.“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详细设定说明书》来制定的。

5.“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4.1.1.2 **模块测试用例4.1.1.3 **模块测试用例。

4.1.1.4 **模块测试用例。

4.1.1.5 **模块测试用例。

4.1.2 **子系统4.1.2.1 **模块测试用例。

4.1.2.2 **模块测试用例。

4.1.2.3 **模块测试用例。

4.1.2.4 **模块测试用例。

4.2 **系统4.2.1 **子系统4.2.1.1 **模块测试用例。

4.2.1.2 **模块测试用例4.2.1.3 **模块测试用例。

4.2.1.4 **模块测试用例。

4.2.2 **子系统。

4.2.3 **子系统。

5 集成测试用例5.1 系统外部接口测试5.1.1 与**系统接口测试[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填写说明:1)“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由“本系统接口软件项代号_对方接口系统软件项代号”格式确定。

2)“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3)“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4)“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 5.1.2 与YY系统接口测试。

5.1.3 与ZZ系统接口测试。

5.2 系统内部接口测试5.2.1 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借口2测试5.2.1.1 X1子系统内部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5.2.1.1.1 M1M2功能模块间接口测试用例[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填写说明:1)“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由“本系统接口软件项代号_对方接口系统软件项代号”格式确定。

2)“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3)“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4)“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5)“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5.2.2.2 XiXj子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

5.2.2.3 XmXn子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测试。

6 系统测试用例6.1 病毒测试[软件项代号:XX 方案代号:YY填写说明:1)“软件项代号”是来自于软件功能结构划分中的规定。

2)“方案代号”是由测试方案编写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的。

3)“需求规格说明”是来自于《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中的需求和设计要求。

4)“测试用例”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5)“预期输出”是根据《需求分析说明书》和《概要设计说明书》来制定的。

]6.2 用户界面测试[在此说明用户界面测试用例]6.2.1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1。

6.2.2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2。

6.2.3 用户界面测试用例n。

6.3 性能测试[在此说明性能测试用例]6.3.1 性能测试用例1。

6.3.2 性能测试用例2。

6.3.3 性能测试用例n。

6.4 强度测试[在此说明强度测试用例]6.4.1 强度测试用例1。

6.4.2 强度测试用例2。

6.4.3 强度测试用例n。

6.6 配置测试[在此说明配置测试用例]6.6.1 配置测试用例1。

6.6.2 配置测试用例2。

6.6.3 配置测试用例3。

6.7 安装测试[在此说明安装测试用例]6.7.1 安装测试用例1。

6.7.2 安装测试用例2。

6.7.3 安装测试用例n。

6.8 安全性测试[在此说明用户界面测试用例]6.8.1 安全性测试用例1。

6.8.2 安全性测试用例2。

6.8.3 安全性测试用例n。

6.9 回归测试[在此说明回归测试用例]6.9.1 回归测试用例1。

6.9.2 回归测试用例2。

6.9.3 回归测试用例n。

7 附录7.1 附录1 审批记录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