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中西文化差异之中西方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区别
小议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

小议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及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的吸取专业:学号:姓名:指导教师:摘要从传教士们在16世纪在中国文化中播下西方文明的种子,打开了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大门,到如今社会飞速发展,各国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西方文化的异同始终是随着中西方文化不断冲突与融合,输入与输出而发展变化的。
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为了保持本国文化的竞争力,东方文化不断对西方文化取其精华,西方文化也在东方文化中深深扎根。
本课题就是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入手,分别比较了东西方文化在交流礼仪、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方面的不同点。
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重视教育、追求信念、探索未知世界方面的相同点,并对东方文化在劳动生产技术、政治法律制度、思想和语言方面对西方文化的吸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东西方文化;文化交流;文化异同;文化借鉴Slightly discuss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s and Oriental culture andWestern culture lessonsFrom missionaries in the 16th century, sowing the seeds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in Chinese culture, opens the door to Sino-Western cultural exchanges, to today's rapiddevelopment of society, States increasingly frequent cultural exchanges,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Western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s always with constant conflict and integration, developments in input and output. During this long process, in order to maintain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ir culture, Oriental culture continues to take its essence of Western culture, Western culture is deeply rooted in some Eastern cultures. This project is starting from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East and West,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in communication manners, values, ways of thinking of different points. On this basis, further study of Oriental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in the importance of education, the pursuit of faith, exploring the unknown areas of similarities, and Oriental Studies in labor and production of technical, political and legal systems, draw on Western cultural thought and language are discussed.Key words: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cultural exchange, cultural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cultural reference.目录摘要 (1)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东西方文明比较知识点总结

东西方文明比较知识点总结东西方文明是世界上两大主要文明体系,它们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哲学、价值观等。
在世界范围内,东西方文明之间存在着诸多差异和共通点。
通过比较东西方文明,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差异与联系,增进文化认知,促进文明交流与对话,有利于世界和平与文明进步。
一、历史与传统(一)历史观东方文明注重历史的长久性,强调传统、祖先、历史文化的延续。
西方文明则更注重历史的变迁与革新,推崇革命、改革,强调现代性、创新等。
(二)宗教东方文明普遍信奉佛教、道教、儒家思想等,注重宇宙和谐、道德修养、个人意识的融入。
而西方文明则主要信仰基督教、天主教、东正教等,重视上帝、救赎、个人信仰的确立。
(三)家庭观念东方文明强调家族、亲情、孝道,家庭关系通常较为亲密,重视家庭和谐。
而西方文明则更注重个人主义,注重个人权利和自由,家庭关系较为独立。
(四)礼仪习俗东方文明普遍重视礼仪,尊重长辈,讲究礼貌。
西方文明则较为注重实用主义,对礼节不那么讲究。
二、哲学与思想(一)价值观念东方文明强调平和、中庸、和谐,重视“道”的哲学思想,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而西方文明则更强调个人权利、自由、平等,追求实践、进步和改善。
(二)伦理道德东方文明重视修身养性,强调道德、孝道、忠诚等观念,注重内在素质的培养。
而西方文明则更注重规范与法治,推崇法律、正义、公正等观念。
(三)政治思想东方文明普遍推崇君主制、官僚制,重视权威与秩序,强调公平与和谐。
而西方文明则更倾向于民主制度、法治,追求公民权利,倡导自由与平等。
三、科学技术与教育(一)科学观念东方文明强调整体观念,注重自然、天地之道,有较多的自然哲学思想。
西方文明则更重视实证主义,追求科学的严谨与客观性。
(二)技术创新东方文明的科技发展较为缓慢,注重传承与延续。
西方文明则以其科学革命、工业革命等创新为世界瞩目。
(三)教育观念东方文明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注重德育、文化传统的继承。
中西传统文化的区别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区别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程学院机自15刘飞虎2112001122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区别文化是主体和客体在社会实践中的产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人类的文化心态。
中国传统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
西方文化指的是最初形成于南欧、北欧;盛行于西欧、北欧、北美、澳洲的文化,包括西方世界中共同的标准、价值观、风俗等。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有以下几点:1.中国文化重人性,西方文化则重理智。
中国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孔子曰“爱人”,孟子曰:“仁也者,人也”。
所谓人就是指人际关系,中国讲究礼节,注重孝为仁之根本,注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不同等级秩序,要求臣忠于君,子孝于父母,弟尊敬兄长,等等,否则为“不仁”。
然而,西方的文化则偏重于理智、理性,认为理智应该而且能够控制情感,人应该控制自我的欲望,用理智和道德去追求幸福,理智的份量大于人情的份量。
“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这一哲理名言充分体现了西方对理智的偏重远远大于对人情的重视。
这也与中西方的伦理观念不同密切相关,西方人认为人与人之问是契约关系,人与人之问只是依靠契约联系在一起的,而中国人讲究人伦情谊关系,讲究“君臣、父子、夫妻、兄弟、师友”、“三纲五常”等等。
2.中国人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天人合一”,西方人强调“人为万物之灵”,自然不过是人的陪衬。
西方人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往往注重个人和物质利益,强调对自然的索取和征服,认为人有能力而且必须征服自然以获取生存的条件。
而中国人从先秦时代就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认为“天、地、人一统于道”,老子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德自然”。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

浅谈中西文化差异起初,当人类只有亚当和夏娃的时候,他们的思想文化肯定是统一的。
时间的推移,人类不断的繁殖,人的贪恋欲望的膨胀,人与人之间产生了矛盾分化,慢慢分离成立自己的族、派。
各派、个族开始有自己的地区、文化。
我们就来组略的了解下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的文化思想说到底,关键在于一句孔子的“谦、恭、信、敏、慧”。
而西方的文化,在于一个“争”字,在处理人事方面以己为先。
中西文化上的差异的形成大体上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第一,公元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
这次统一,不仅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墓定了基础,也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开始行成。
而此时的西方各国还仅仅是奴隶制的邦城国家。
此后的中国,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
因此,主张“非攻、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
而西方各国,随着庄园经济的发展,游牧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游牧经济的扩张性也越来越突显出来。
在这种生产方式下,“争”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其文化中的关键。
至此,中西文化开始“分道扬镳”了。
第二,中西文化差异继续扩大是在16、17世纪,此时的西方各国,特别是西欧各国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思想上的变革。
1、在思想方面,“文艺复兴”这场思想解放运动对西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人文主义”思潮的传播一方面将人的思想从神学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它也使得自我私欲过度的膨胀,更加深了西方文化的“争”。
2、在政治方面,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资本主义体系开始形成。
资本主义的侵略性以及血腥的资本的原始积累也使得其文化中“争”的日益突出。
而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
浅析中西文明传承的差异性

浅析中西文明传承的差异性
严赛
提要:欧洲的文明好像一直如一个盘旋的链条,交替上升前进,没有一种文明可以长久地立足。
与此相比,东方的中国从三皇五帝开始就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中华文明,虽然历史将文明几易其主,但其主干依然不变,主体还是向上。
是什么导致中西这两种文明有如此不同的传承过程并导致最终形态的呢?笔者试从外在的物质人为因素和文明自身的特征等层面进行论述。
外在物质人为因素给文明传承的差异创造了条件,而自身的差异和文字体系又造成了差异在精神方面的原因。
关键词:农耕化的民族;游牧民族;人口数量;文明特性;文字体系
更族人由北方迁移斥番。
因为人口在此范舌方式、社会习俗踅.也不能将密集于一拘时候,用兵15万的差距,一个十几)
J、人’JJ.外Vi一,永远果周围削双方谈}万不得i
I方文字和jf:各就其位.占文字学家扛系,但在:
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
浅析中西文明传承的差异性
作者:严赛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100081本文链接:/Conference_7758101.aspx。
中外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与文化传承

中外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与文化传承文化是人类的灵魂,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精神象征。
历史文化是一种国家和民族长期时间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外历史文化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它们互相渗透、借鉴、融合,构成了世界文化多元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对中外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与文化传承意义重大。
一、中外历史文化的比较研究1.宗教文化的比较研究宗教文化是中外历史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外宗教文化存在显著差异,如中国道教、儒教、佛教与西方基督教、伊斯兰教、犹太教等。
比较中国与西方宗教文化,可以发现它们有不同的信仰体系、教义、仪式和中心思想。
中国儒教强调以德治国,讲究仪式,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佛教则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解脱于纷繁世界。
而基督教则主张信仰和救赎,注重个人的灵魂救赎和生命意义的追求。
犹太教则强调信仰与道德,将信仰内化为生命方式。
2.建筑文化的比较研究建筑文化是中外历史文化中的重要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构为主,象征着中国古代人对自然的崇拜。
而西方主要是以石材、砖石、混泥土等为主要建筑材料。
中外建筑文化的不同源于他们的环境和气候差异。
中国地广人稀,土地肥沃,所以建筑文化组成和应用技艺都与环境相关。
而欧洲、北美等地则是环境恶劣,只有少数地区适合农业、人口聚集,因而需要巨大的建筑材料、更先进的建筑技艺和系统化的建造规范。
3.家庭文化的比较研究家庭文化是中外历史文化中的一种重要文化形态。
中外家庭文化的最大差异在于家庭生活和个人之间的关系。
中国强调家庭和睦,家庭生活重视和谐和温馨,家人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
而西方家庭文化较为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个人之间的关系相对疏离一些。
这在家庭价值观、家教方式、家风家训等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二、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文化传承是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的基本途径,是国家和民族文化自我继承、自我发展,自我提升的必由之路。
文化传承对于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一、引言传统文化是一种历经千年沉淀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一个民族的思想、信仰、价值观等精神内涵,是维系民族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西方是世界上两大文明圈之一,它们各自孕育出了不同的文化传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和相互借鉴,也存在着不同之处。
本文将会探讨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及其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二、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异同1、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不同发展历程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的演变,经过深厚的人文积淀和丰富的历史经验积累,形成了十分丰富的价值观念和思想体系。
西方传统文化相对年轻,在近代历史的影响下,不断发展演变,更注重理性思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应用。
2、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差异中西方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也存在明显的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一直强调“忠、信、孝、悌”等传统美德,更强调对家庭、社会等大集体的责任感和义务感;而西方传统文化则更注重个人权利和人权保护,主张社会的基础是以自由、平等为基础的。
在人生观方面,中华传统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强调个体与宇宙的和谐统一;而西方传统文化则更强调人的自我实现和自由追求。
3、中西方文化传统在艺术表现上的异同中西方传统文化在艺术领域表现出显著的差异。
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独特的书法、绘画、诗歌等艺术形式蜚声世界,解读着中国独特的美学观念和审美趣味;而西方传统文化则更注重对个体情感和经验实现的表达,以音乐、浪漫主义文学等形式对人们的情感进行激发。
三、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中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各具特色。
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已久,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它以强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在传承中积淀和传递了大量优秀的道德、美学和哲学经验,为中国人带来了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和文化认同。
西方传统文化则在现代化进程中形成,着眼于理性思维和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
它最具有影响的是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

浅析中西方文化的特点及差异[摘要] 不同的渊源传统在长期的历史磨合中,逐渐形成了风格迥异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
在经济政治一体化的今天,为了更好的与外界进行交流,我们必须对中西文化的特点与差异进行厘清,才能做到胸中有数、有的放矢。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传统一、中西文化起源前221年,通过“商鞅变法”而强大的秦国最终统一了中国大地。
至此,长达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制度拉开了序幕。
这次统一,为统一的华夏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随着农耕经济的发展,不论是平民百姓还是王公贵族,都希望有一个相对安宁的生产环境以维持农耕经济的发展。
因此,主张“仁爱、尚贤”的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的统治思想,因此,中国的文化里多了些“和谐”,少了些“争斗”。
整个社会的人群主体农民大都束缚在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少有流动,他们世世代代、年复一年地从事简单的再生产,并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基本承担者和社会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赖以存在立足的根基。
这就注定了中国文化的农耕性。
长期的封建专制日益完善和加强,统治阶级满足于现状,仍然做着“天朝”的美梦。
不屑也不想去了解世界,更不用说去“争”了。
再者,由于封建思想、自然经济的自闭性,人们也安于现状,并不也不敢去“思变”。
家庭是农业社会的细胞。
以父家长为中心、以嫡长子继承制的基本原则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之久,血缘关系是相当重视的。
中国人亲属的称谓,就表明这种制度的鲜明特色。
例如,在英语、俄语中,叔叔、伯伯与舅舅是同一个词汇,姑姑、姨和婶婶也是同一词汇,没有什么区别。
但在中国的汉语中却有严格区别,径渭分明,这是农业社会格外重视血缘关系的一个表现。
正是这种土壤滋养的农耕文化,又养育了中国人特定的社会心理,如务实精神,勤谨质朴、热爱和平、自足自乐、修身中庸、习惯稳定、尊重传统等,便是由农业社会导致的一种心理倾向。
西方文化发源于地中海沿岸,商业发达较早;又由于这些岛屿或半岛屿腹地比较狭窄,更促成了人们向海外开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期刊网 略论中西文化差异之中西方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区别
作者:贺婧
来源:《校园英语·月末》2019年第11期
一、关于中西方历史文化的争议
近日与学生讨论中国历史文化的时候,这样一句话—China has a recorded history of nearly 4000 years引起了学生的议论。
当提到中国历史时,任何一个中国人都很毫不犹豫地说“中国历史上下五千年”,可是作为英语学习者,我们知道国际公认的中国历史起始于商朝甲骨文出现之时,即前文英文句子中的将近4000年代“rec orded history(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而商朝以前的均被称为“传说(myth)”。
在中国史和中国考古学领域经常出现这样的说法,即中华文明是世界历史上唯一连绵不断的文明。
毋庸置疑,中华文明呈现出突出的连续性特征,其发展谱系明晰,作为中华文明主要载体的汉字和汉民族都没有出现根本性中断,无论是田野考古挖掘还是文字记录都能证明其完整性。
然而这个命题仍有值得商榷之处,因为它包含着另一个判断,即世界上所有其他历史悠久的文明都曾中断,或者业已中断。
有学者认为,许多古代文明也都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延续了下来,例如印度文明、犹太文明,甚或是希腊罗马文明(2011,黄洋)。
且不論文明核心内涵的延续与否,不扣否认的是欧洲古代最鼎盛的希腊(雅典城邦)文明和罗马文明出现之前的历史却是一片没有记录、无法证实的空白——没有确切起源的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简直就像是“外星人”从别的星球移植而来的。
而在古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之后,又出现了一个近千年的文化“断层”,存在许多没有实物证明和文字记录的“盲区”。
二、中西方历史文化延续性区别探究
依据已有的知识推究起来,中西方历史文化延续性的区别应该有如下原因:
第一,古代文化记录的方式的不同。
目前发现的能够反映中国古代文化的记录材料除了古代岩画(欧洲也有)外,主要有甲骨卜辞、陶器图画符号、青铜铭文、竹木简、漆器图文、石刻文字(石鼓文、碑石)、丝绸帛书等,而欧洲古代文化主要的记录载体是“羊皮古书”(“两河流域” 有记录“楔形文字”的“泥版”,印度有“贝叶书”)。
“羊皮纸”作为书写工具,非常符合欧洲畜牧业发展的实际,但是,羊皮包含比较容易分解的动物蛋白物质,其耐久性远不如龟甲兽骨和蚕丝,甚至不如竹简木牍,更无法与青铜铭文、石刻文字相比。
因此,欧洲的古代典籍容易毁坏又是显而易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