羧酸减水剂
聚羧酸减水剂品种

聚羧酸减水剂品种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水泥混凝土添加剂,可以通过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来改善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和性能。
根据不同的聚合物结构和功能,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品种:
1. 单一聚羧酸减水剂:单一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一种单一的聚合物基团形成的减水剂,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的可加工性。
常见的单一聚羧酸减水剂有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酸酯等。
2. 复合聚羧酸减水剂:复合聚羧酸减水剂是由多种不同类型或功能的聚合物基团混合形成的减水剂,可以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可加工性和性能。
常见的复合聚羧酸减水剂有聚酯酚、聚氨酯酚等。
3. 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是一种具有极高减水效果的聚羧酸减水剂,可以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砼强度和耐久性,常见的高效减水剂有聚羧酸酯酚、聚甲基丙稀酸酯酚等。
4. 特殊功能减水剂:特殊功能减水剂是具有特殊功能的聚羧酸减水剂,可以针对特定的使用需求进行设计和开发。
例如,耐冻融减水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抗冻融性能,抗裂减水剂可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以上仅为一些常见的聚羧酸减水剂品种,实际应用中还有许多其他品种和组合。
根据混凝土的具体要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聚羧酸减水剂来实现期望的效果。
聚羧酸减水剂.PPT

2、本产品选用高活性催化剂和特殊合成工艺,产品 色泽浅,质量好;产品中的双键活性要比采用常规工艺合 成的高。可与其它含有双键的活性单体及物质(如丙烯酸 酯、丙烯酸、马来酸酐等)进行共聚反应,来合成功能性 聚合物。
•.
•12
三、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APEG
•.
•13
三、 TPEG
4、建议用户在使用之前,通过自己的试验和复配技术 来确定该产品的使用方法和条件。
•.
•28
四、聚羧酸减水剂
【安全事项】
本产品为无毒、无腐蚀液体,对环境无污染。 当接触眼睛时,应尽快用清水冲洗。如若对部分人体 造成过敏现象时应及时就医治疗。
•.
•29
四、聚羧酸减水剂
【存储】
本品应存储于有盖容器中,避免雨淋漏水及杂物混入 或水分蒸发干枯。
•.
•9
二、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
【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般使用塑料材质容器包装。 本产品活性高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在高温及阳光直射 下容易自聚,长期暴露于空气中表面易发生结皮凝聚。 储存时应严格避光,避免与过氧化物等催化剂接触, 用完后立即密封,远离热源保存,保质期5个月。
•.
•10
三、TPEG系列和烯丙醇聚氧乙烯醚 (APEG)系列
甲氧基聚乙二醇
干燥过的空气
吩噻嗪
依
次
对甲苯磺酸
投
甲基丙烯酸
入
环己烷
混合成均一溶液
P=-0.095MPa T=100~110℃,t=6~7小时
降温到50~60℃
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甲酯
•.
•7
二、甲基丙烯酸甲氧基聚乙二醇酯
•.
•8
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

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引言】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混凝土工程中的化学添加剂,它能够显著降低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流动性和强度,被誉为现代混凝土技术的革命性进展。
然而,正确的聚羧酸减水剂掺量选择对于混凝土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对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进行全面评估,为读者提供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聚羧酸减水剂的指导。
【深度:聚羧酸减水剂的工作原理】在混凝土中,水泥颗粒之间存在着静电排斥力和极化作用,这使得混凝土难以流动和维持一定的强度。
而聚羧酸减水剂作为一种表面活性剂,在混凝土中形成了一层吸附膜,能够改善水泥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降低内部摩擦力,使混凝土更易于流动和流平,从而提高施工性能。
聚羧酸减水剂还能与水泥颗粒发生化学反应,形成致密的凝胶,有效填充孔隙,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深度: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影响因素】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选择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环境条件、预期的混凝土性能等。
一般来说,随着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会显著改善,然而过量的添加会导致混凝土流动性过大、气泡过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来选择适宜的掺量。
【深度: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测定方法】确定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需要借助实验室测试和实际生产中的经验。
常见的掺量测定方法包括塔巴试验、稀释法、电导率法等。
这些方法能够通过测定混凝土的流动性、坍落度和电导率等指标,来评估聚羧酸减水剂的效果和适宜的使用量。
【广度: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应用实例】1. 根据混凝土的预期性能选择掺量:需要保证较高强度的混凝土,在掺量上应该适当增加聚羧酸减水剂的使用量,以提高强度和耐久性。
2. 根据施工环境条件选择掺量:当施工温度较高或水泥含水率较高时,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应适当增加,以提高流动性和减少开裂的风险。
3. 根据经验选择掺量:在实际生产中,经验和试验结果是选择聚羧酸减水剂掺量的重要依据。
聚羧酸减水剂标准

聚羧酸减水剂标准聚羧酸减水剂是混凝土和水泥制品中常用的一种添加剂,它能够有效降低混凝土的水灰比,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减水性能。
在建筑施工中,聚羧酸减水剂被广泛应用,因此对其标准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聚羧酸减水剂的定义和分类。
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通过聚合合成的高分子有机化合物,它可以在混凝土中起到分散作用,从而降低水泥颗粒间的粘合力,使混凝土具有良好的流动性和减水性能。
根据其分子结构和功能特点,聚羧酸减水剂可以分为普通型、高性能型和特种型等不同类型。
二、聚羧酸减水剂的标准化管理。
为了保证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效果和安全性,相关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和规范来对其进行管理。
这些标准主要包括产品质量标准、使用规范、检测方法、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聚羧酸减水剂的质量稳定和可靠。
三、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的重要性。
聚羧酸减水剂作为混凝土添加剂,直接影响着混凝土的性能和施工质量。
因此,对其进行标准化管理不仅可以保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还可以有效防止因聚羧酸减水剂质量问题而导致的施工事故和工程质量事故。
四、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的制定和修订。
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的制定和修订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技术发展不断进行更新和完善。
相关部门应该密切关注聚羧酸减水剂行业的发展动态,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标准,以适应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发展。
五、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的执行和监督。
制定了标准之后,关键是要确保标准得到有效执行和监督。
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聚羧酸减水剂产品的质量监督抽查,对不符合标准要求的产品及时予以处理,确保市场上的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六、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的推广和宣传。
为了使聚羧酸减水剂标准得到更好的贯彻执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标准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自律管理,提高产品质量,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聚羧酸减水剂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于保障混凝土工程质量和建筑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不断完善标准,加强监督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聚羧酸减水剂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聚羧酸减水剂密度

聚羧酸减水剂密度一、聚羧酸减水剂的概述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外加剂,具有优异的抗裂性、流动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其主要作用是通过吸附水泥颗粒表面的水分子,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子得以充分利用,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同时,聚羧酸减水剂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的黏度和表面张力,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二、聚羧酸减水剂密度的定义和计算方法聚羧酸减水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
其计算公式为:ρ=m/V,其中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常采用比重计或密度计来测量聚羧酸减水剂的密度。
三、影响聚羧酸减水剂密度的因素1.化学成分: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聚羧酸分子结构不同,其密度也会有所差异。
2.生产工艺: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搅拌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密度。
3.质量控制: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质量、生产工艺控制等因素都会影响聚羧酸减水剂的密度。
四、聚羧酸减水剂密度的测量方法1.比重法:将一定质量的聚羧酸减水剂置于比重计中,通过比较其重量和水的重量之比来计算出其密度。
2.密度计法:采用密度计对聚羧酸减水剂进行测量,根据读数来确定其密度。
五、聚羧酸减水剂密度与应用性能的关系1.流动性:通常情况下,聚羧酸减水剂密度越小,其流动性越好。
2.抗裂性:聚羧酸减水剂密度越大,其抗裂性能越好。
3.耐久性: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分散作用与其分子结构有关,而分子结构又与其密度有关。
因此,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聚羧酸减水剂密度越大,其耐久性越好。
六、聚羧酸减水剂密度的应用范围通常情况下,聚羧酸减水剂密度在0.95-1.10g/cm³之间。
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聚羧酸减水剂密度有所差异。
因此,在选择聚羧酸减水剂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要求进行选择。
七、总结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新型的混凝土外加剂,具有优异的抗裂性、流动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其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含有的质量,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可以采用比重计或密度计来测量。
聚羧酸减水剂

1.张小芳:MPEGMA 大单体的合成及聚羧酸减水剂的制备[8] 合成原料:甲氧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1200 和 MPEG-2000)、甲基丙烯 酸甲酯(MMA)、NaOH、对苯二酚、甲基丙烯酸、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AMPS)。 合成步骤:在通入氮气的条件下,以 MPEG-1200/MPEG-2000 和 MMA 为原 料进行酯交换反应,合成制备聚羧酸减水剂的大单体甲氧基聚乙二醇甲基丙烯酸 酯(MPEGMA),其中,以 NaOH 为催化剂,对苯二酚为阻聚剂。将大单体 MPEGMA 与甲基丙烯酸、AMPS 进行共聚反制得聚羧酸减水剂 PC-2。 研究结果:与 PC-1 相比,PC-2 侧链中带有不同长度的链段而具有更好的保 塑性,PC-2 主链中引入了-COOH 和-SO3H 基团单体而具有更好的分散性。 2.张海波:用三乙胺催化合成聚羧酸减水剂研究[1] 设计思路:PCE 合成方法可分为可聚合单体直接共聚法,聚合后功能化法原 位聚合与接枝等,几种各种合成方法中都存在着酸醇酯化的过程,目前使用较多 的是酸性催化剂,而酸性酯化反应催化剂对金属合成设备的腐蚀性较强,采用碱 性催化剂则可以有效降低对合成设备的要求。 合成原料:水解聚马来酸酐(HPMA)、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浓硫酸、 对甲苯磺酸、三乙胺、NaOH。 合成步骤:以催化剂催化 HPMA 与 MPEG 的酯化反应,将 MPEG 接枝在 HPMA 上形成梳状结构的聚羧酸减水剂(如图 1 所示为减水剂分子示意图),此酯化反 应在浓硫酸催化作用下效果最佳,在对甲苯磺酸和三乙胺作用下效果相似,在 NaOH 作用下效果最差。
聚羧酸减水剂反应方程式

聚羧酸减水剂反应方程式1. 简介聚羧酸减水剂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的化学添加剂。
它能够降低混凝土水泥浆体的黏滞性,使其具有更好的可流动性和可加工性。
聚羧酸减水剂的主要成分是聚羧酸聚合物,它通过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调节混凝土的流变性能。
2. 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聚羧酸减水剂的结构与聚羧酸聚合物密切相关。
聚羧酸聚合物是一类具有羧酸基团的高分子化合物,它们通常由丙烯酸、丙烯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等单体组成。
聚羧酸聚合物的结构可以简化为主链与侧链的组合,其中主链由大量的丙烯酸单体组成,侧链则是由丙烯酸酯或羟乙酯单体引入的。
3. 聚羧酸减水剂的作用机理聚羧酸减水剂在水泥浆体中起到调节流变性能的作用是通过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具体来说,聚羧酸减水剂中的羧酸基团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更稳定的碳酸钙,这样就能够减少水泥浆体的黏结力。
同时,聚羧酸减水剂的侧链结构还能够与水泥中的硅酸盐发生相互作用,增强水泥浆体的分散性和稳定性。
4. 聚羧酸减水剂的反应方程式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中的氢氧化钙和硅酸盐发生反应后,会引起水泥浆体的流变性能变化。
以下是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中主要成分反应的方程式:1.聚羧酸减水剂与氢氧化钙的反应方程式:–聚羧酸减水剂中的羧酸基团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R-COOH + Ca(OH)₂ → R-COOCa + H₂O2.聚羧酸减水剂与硅酸盐的反应方程式:–聚羧酸减水剂的侧链与硅酸盐反应生成稳定分散的物质:•R’-Si(OR)₃ + Si(OH)₄ → R’-Si-O-SiR + H₂O5. 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聚羧酸减水剂作为一种常用的混凝土添加剂,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中。
它能够改善混凝土的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同时还能够减少混凝土的水泥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聚羧酸减水剂在混凝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节混凝土的流动性:–聚羧酸减水剂能够使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可流动性,提高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聚羧酸减水剂

谢谢观看
应用范围
应用范围
适用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工业与民用建筑、道路、桥梁、港口码头、机场等工程建设的预制和现浇混凝 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
特别适用于配制混凝土施工时间长,对混凝土坍落度保持要求高的工程,如核电工程。
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
掺量范围:一般情况下,折算20%含固量时掺量为胶凝材料重量的0.5~1.5%,推荐掺量为1.0%。
合成方法
合成方法
对于聚羧酸减水剂的合成,分子结构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包括分子中主链基团、侧链密度以及侧链长 度等。合成方法主要包括原位聚合接枝法、先聚合后功能化法和单体直接共聚法。
1、原位聚合接枝法
以聚醚作为不饱和单体聚合反应的介质,使主链聚合以及侧链的引入同时进行,工艺简单,而且所合成的减 水剂分子质量能得到一定的控制,但这种方法涉及的酯化反应为可逆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导致接枝率比较低, 已经逐渐被淘汰E14]。
优劣特点
优劣特点
在很多混凝土工程中,萘系等传统高效混凝土由于技术性能的局限性,越来越不能满足工程需要。在国内外 备受的新一代减水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由于真正做到了依据分散水泥作用机理设计有效的分子结构,具 有超分散型,能防止混凝土坍落度损失而不引起明显缓凝,低掺量下发挥较高的塑化效果,流动性保持性好、水 泥适应广分子构造上自由度大、合成技术多、高性能化的余地很大,对混凝土增强效果显著,能降低混凝土收缩, 有害物质含量极低等技术性能特点,赋予了混凝土出色的施工和易性、良好的强度发展、优良的耐久性、聚羧酸 系高性能减水剂具有良好的综合技术性能优势及环保特点,符合现代化混凝土工程的需要。因此,聚羧酸系高性 能减水剂正逐渐成为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首选外加剂。据报道,日本聚羧酸外加剂使用量已占所有高性能外加剂 产品总量的80%以上,北美和欧洲也占了50%以上。在我国,聚羧酸系减水剂已成功应用仅在三峡大坝、苏通大桥、 田湾核电站、京沪高铁等国家大型水利、桥梁、核电、铁路工程,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聚羧酸系减水剂
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液体)是继木钙为代表的普通减水剂和以萘系为代表的高效减水剂之后发展起来的第三代高性能减水剂,是目前世界上最前沿、科技含量最高、应用前景最好、综合性能最优的一种高效减水剂。
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是代表当今世界技术含量最领先的减水剂产品。
经与国内外同类产品性能比较表明,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在技术性能指标、性价比方面都达到了当今国际先进水平。
1、掺量低、减水率高:减水率可高达45%,可用于配制高强以及高性能混凝土。
2、坍落度轻时损失小:预拌混凝土2h坍落度损失小于15%,对于商品混凝土的长距离运输及泵送施工极为有利。
3、混凝土工作性好:用PC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的混凝土即使在高坍落度情况下,也不会有明显的离析、泌水现象,混凝土外观颜色均一。
对于配制高流动性混凝土、自流平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清水饰面混凝土极为有利。
用于配制高标号混凝土时,混凝土工作性好、粘聚性好,混凝土易于搅拌。
4、混凝土收缩小:可明显降低混凝土收缩,显著提高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及耐久性。
5、碱含量极低:碱含量≤0.2%。
7、产品稳定性好:低温时无沉淀析出。
6、产品绿色环保:产品无毒无害,是绿色环保产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7、经济效益好:工程综合造价低于使用其它类型产品。
8 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与其他水泥和胶凝材料的适应性问题,可以这么说,聚羧酸类减水剂是所有减水剂系类中与水泥适应性最差的外加剂之一,所以在使用之前都要对水泥以及其他胶凝材料做适应性的实验来确定其性能好坏,这是很值得注意的地方!
1、DH-4004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掺量为胶凝材料总重量的
0.4%~2.5%,常用掺量为0.8%~1.5%。
使用前应进行混凝土试配试验,以求最佳掺量。
2、DH-4004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不可与萘系高效减水剂混合使用,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必须将使用过萘系高效减水剂的搅拌机和搅拌车冲洗干净否则可能会失去减水效果。
3、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时,可以直接以原液形式掺加,也可以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使用,并扣除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自身所带入的水量。
4、由于掺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混凝土的减水率较大,因此坍落度对用水量的敏感性较高,使用时必须严格控制用水量。
5、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绝大多数水泥有良好的适应性,但对个别水泥有可能出现减水率偏低,坍落度损失偏大的现象。
另外,水泥的细度和储存时间也可能会影响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使用效果。
此时,建议通过适当增大掺量或复配其它缓凝组分等方法予以解决。
6、掺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后,混凝土含气量有所增加(一般为2%~5%)有利于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如需在蒸养混凝土中使用或有其它特殊要求,请联系我们,我们为您及时解决。
7、由于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掺量小、减水率高,使用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配制C45以上的各类高性能混凝土,可以大幅度降低工程成本,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效益;用于配制C45以下等级混凝土,虽然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的成本偏高,但可以通过增加矿物掺合料用量,降低混凝土的综合成本,同样具有一定的技术经济效益。
减水作用是表面活性剂对水泥水化过程所起的一种重要作用。
减水剂是在不影响混凝土工作性的条件下,能使单位用水量减少;或在不改变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可改善混凝土的工作性;或同时具有以上两种效果,又不显著改变含气量的外加剂。
目前,所使用的混凝土减水剂都是表面活性剂,属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水泥与水搅拌后,产生水化反应,出现一些絮凝状结构,它包裹着很多拌和水,从而降低了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又称工作性,主要是指新鲜混凝土在施工中,即在搅拌、运输、浇灌等过程中能保持均匀、密实而不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的性能)。
施工中为了保持所需的和易性,就必须相应增加拌和水量,由于水量的增加会使水泥石结构中形成过多的孔隙,从而严重影响硬化混凝土的物理力学性能,若能将这些包裹的水分释放出来,混凝土的用水量就可大大减少。
在制备混凝土的过程中,掺入适量减水剂,就能很好地起到这样的作用。
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后,减水剂的憎水基团定向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而亲水基团指向水溶液,构成单分子或多分子层吸附膜。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定向吸附,使水泥胶粒表面带有相同符号的电荷,于是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不但能使水泥-水体系处于相对稳定的悬浮状态,而且,能使水泥在加水初期所形成的絮凝状结构分散解体,从而将絮凝结构内的水释放出来,达到减水的目的。
减水剂加入后,不仅可以使新拌混凝土的和易性改善,而且由于混凝土中水灰比有较大幅度的下降,使水泥石内部孔隙体积明显减少,水泥石更为致密,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显著提高。
减水剂的加入,还对水泥的水化速度、凝结时间都有影响。
这些性质在实用中都是很重要的。
1、DH-4004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 水剂采用桶装, 粉剂为塑桶装。
2、应置于阴凉干澡处储存,避免阳光直射。
3、有效保存期为12个月,超期经试验验证合格后仍可继续使用。
DH-4004型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液体)
作为最新一代的高性能外加剂,聚羧酸减水剂的工程应用日益增加。
从预制混凝土构件到现浇混凝土,从自密实混凝土、清水混凝土到需要快凝早强的特殊混凝土,从铁路、桥梁、水电等领域到市政、民建工程,聚羧酸减水剂正占有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
但毕竟聚羧酸减水剂工程应用的时间还较短,对其应用技术的基础研究还相对较少,应用者大多凭厂家的宣传、凭以往经验甚至凭感觉,其中难免有一些应用乃至理解上的误区。
常见的对聚羧酸减水剂性能的描述是:减水率高、与水泥适应性非常好、混凝土和易性好、一小时坍落度无损失等。
事实上,胶凝材料成分复杂多变,从吸附一分散机理看,任何外加剂都不可能适应所有情况,聚羧酸外加剂与水泥适应性好也是与萘系减水剂相对比较而言的。
混凝土工作性,总体上可分为流动性指标和稳定性指标。
掺加聚羧酸减水剂的混凝土和易性比较好,在较高的掺量或较高用水量时也不会发生明显的离析、泌水,混凝土在模板中的沉降也较小,也就是说从稳定性指标来说,聚羧酸减水剂与水泥的适应性要明显好于萘系减水剂。
但从流动性指标来说,并不尽然。
( 1 )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与其掺量直接相关
我们都知道,萘系减水剂掺量较高的高标号混凝土流动性较好,坍落度损失较小;但中低标号混凝土往往流动性差,坍损也较大,而适当增加掺量是改善适应性的最有效措施。
聚羧酸外加剂同样如此,笔者用北京地区常用的胶凝材料和骨料配制 C30 混凝土,外加剂用巴斯夫公司聚羧酸减水剂,结果发现:减水剂掺量 ( 折固 ) 在 0.13 % ~0.15 %间时,混凝土都能获得较好的流动性,但坍落度损失普遍较大,不管复配哪种常用缓凝剂,加多大剂量,当减水剂掺量达到 0.16 %后,大部分混凝土 1 小时后都能保持较好的流动性。
(2) 与萘系减水剂适应性差的水泥一般与聚羧酸减水剂适应性也较差
一般说来,碱含量高、铝酸盐含量高或细度高的水泥需水量大。
萘系减水剂的掺量较高,坍落度损失较大,同样,用聚羧酸减水剂也有相同的规律。
某些掺加萘系减水剂有滞后泌水现象的水泥,改用聚羧酸减水剂同样会泌水,但程度稍轻。
若水泥由于石膏原因存在非正常坍落度损失 ( 混凝土在出机几分钟后即失去流动性 ) ,用聚羧酸减水剂也不会有改观,只能同时补充硫酸根离子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跟萘系减水剂是一致的。
(3) 某一具体的聚羧酸产品的“适应面”不及萘系产品
萘系产品是由相同原材料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结构性能相同的产品,聚羧酸减水剂是由不同种原材料在不同工艺条件下合成的具有相类似分子结构的一类产品。
萘系产品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原材料的品质和工艺条件的稳定性上,而聚羧酸产品的不同基于化学分子结构的不同。
具体到应用上,萘系产品对不同情况的适应性更多表现在最佳掺量在一定范围内的波动或坍落度损失值的相对大小。
对于某一具体聚羧酸产品,情况截然不同:如果该产品能适应混凝土材料,混凝土状态会很好,坍损也小;若不能适应混凝土材料,则结果就不是程度的不同了,而可能是完全失效,这时必须换用另一种类型的产品才能解决。
事实上这样的情况经常发生,特别是用北方原材料,可能原因是水泥矿物、微量元素或助磨剂等。
也就是说从“适应面”上说,某一特定的聚羧酸产品的适应性不及萘系产品。
一般而言,减水剂减水率越高,则在其有效掺量区间内拌和物流动度对掺量越敏感。
因此,许多工程技术工作者凭直觉认为聚羧酸减水剂应用时太敏感,并以此强调计量、混凝土生产与控制的困难性。
这样理解的前提是将减水剂折算成纯固体,看纯固体掺量的增加对混凝土流动性能的改善。
举例来说:对普通标号的泵送混凝土,萘系减水剂掺量在 0.65 %~0.85 %的区间内能使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达到最佳,而聚羧酸减水剂 ( 以巴斯夫公司产品为例 ) 的掺量区间是 0.14 % ~0.18 %。
萘系减水剂的掺量变化范围是 0.2 %左右,聚羧酸减水剂的掺量范围是 0.04 %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说,羧酸减水剂确实比萘系减水剂敏感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