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SI住宅的绿色建筑理念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育训结合的装配化装修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基于育训结合的装配化装修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于育训结合的装配化装修方向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装配化装修育训结合构建实施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党的十九大作出了“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

实现经济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转变,必须从“数量追赶”转向“质量追赶”,从“规模扩张”转向“结构升级”,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此经济转型的重要思路下,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71号)中,提出了装配式建筑发展是建筑业结构升级的重要驱动;在发展绿色建筑的创新驱动下,又把“高装配化装修水平”作为推进建筑行业全装修的主要内容。

建筑装饰产业的工业化道路逐渐明晰,以装配式为主要路径,向上延伸至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向下落实装配化施工、协同信息化管理工作流程。

高质量人才需求转变,势必会带来岗位人才所需能力体系的巨大转变。

通过多方位调研,近年装配化装修的迅猛发展,在“数量追赶”中的问题逐渐凸显,一方面,政策红利下装配化行业朝阳发展,拓展迅速;而另一方面人才供应还停留在“原传统装饰专业人才供给+零星增设局部课程+企业短期性培训”上,各类企业都只针对自身某一岗位能力或某一部品设计进行培训,专业人才培养缺乏针对性,综合技能和系统化能力提升短板无法解决,原有课程体系下的人才已无法适应与此相匹配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科学有效的装配化装修课程体系函待系统开发,与之匹配的人才缺口必须通过“质量追赶”转型实现。

最终,如何率先引领和创新产业转型升级下的人才培养,实现上述高质量发展,就成了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发展进程中的新目标。

在此思路下,如何构建结构转型升级下的装配化装修课程体系;在教学组织中,如何通过工学交替、育训结合的实施路径来实现人才目标,势在必行。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什么是绿色建筑?绿色建筑,顾名思义,是指在设计、建造和运营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提升居住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不仅仅关注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和外观,更重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

绿色建筑的核心原则1.节能减排绿色建筑致力于降低能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在设计阶段,建筑师会考虑利用自然光、自然通风等设计元素,以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需求。

通过引入可再生能源,比如太阳能和风能,进一步降低建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水资源管理绿色建筑强调水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设计者通常会采用雨水回收系统、小型污水处理设施以及节水器具等技术,以减少用水需求,保护水资源。

3.材料选择绿色建筑鼓励使用可再生、可回收的建筑材料。

设计者会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和本地生产的材料,从而降低运输成本和环境污染。

此外,优先考虑使用那些对环境影响较小的材料。

4.室内环境质量绿色建筑注重提供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这包括良好的通风、充足的自然采光、适宜的温湿度控制,以及使用低毒性的室内装修材料,以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居住者的健康。

5.可持续性绿色建筑不仅考虑建筑本身的可持续性,还关注建筑的周边环境和社区的发展。

这意味着要考虑到建筑对周边生态、社会经济的影响,鼓励公共交通的使用,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绿色建筑的设计流程在绿色建筑的设计过程中,建筑师需要遵循一定的设计步骤,以确保所有绿色原则得以落实:1.可行性研究在设计初期,需对项目的场地进行可行性研究。

这包括对土壤、水文特征、生态环境等的评估,从而明确设计方向。

2.概念设计这一阶段,设计师会根据可行性研究的结果,制定初步的概念设计方案,考虑各种绿色设计元素如何融入到建筑中。

3.详细设计随着设计的深入,建筑师会在结构、系统、材料等方面进行详细规划,确保所有设计都符合绿色建筑的标准。

4.施工与监测在施工阶段,要严格遵循绿色建筑的设计要求,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进行监测,确保施工质量,及时纠正不符合设计的情况。

SI技术体系在北京合金公寓项目的应用

SI技术体系在北京合金公寓项目的应用

SI技术体系在北京合金公寓项目的应用SI体系作为亚洲先进的建造体系,因为造价高、产品集成度高,对住宅科技和产业化的依赖程度高,近十年在日本有充分的的应用。

在北京建造SI体系的公寓,则是对推动住宅产业化进程的积极尝试努力第一部分:SI技术体系SI体系,即结构部分S(Skeleton)和配套装修部分I(Infill)分离的建造体系。

90年代,日本住宅产业、部品技术渐趋成熟,其研发出的SI住宅建筑体系,兼备低能耗、高品质、长寿命、适应使用者生活变化的特点,并体现出资源循环型绿色建筑理念。

使用SI住宅建造体系最大的好处是把困扰开发企业的装修质量问题通过工厂化生产和现场拼装得以根治。

使内装修的工业化部品在工厂生产,再施工现场采用精确的测量和安装,避免了因现场工人的施工水平及施工错误导致的质量问题。

由于配套装修部分及管道系统与结构体系分离,使得常规的隐蔽工程得以轻松的被检修,也使业主在调整室内格局及更换管线的时候,不会损伤到结构体系。

结构体系的坚固耐久、内装体系的便捷更新,使得SI体系的建筑在全生命周期中实现了健康的新陈代谢,有效的节约资源,真正实现了百年建筑的理想。

在SI体系的平台之下,需要几项核心技术措施的支撑和几大工业化部品的整合应用,包括:架空地板体系、内保温体系、轻钢龙骨石膏板吊顶和隔墙体系、同层排水体系、整体浴室、干式地暖、废气直排、负压式换气技术等为了使以上技术措施及部品的应用更加深化和完善,我们以北京合金公寓为例子,具体阐述其如何应用。

第二部分:合金公寓的技术应用体系合金公寓四个技术体系雅世•合金公寓,地处北京西四环外,用地面积22147.585平方米,容积率2.2,总建筑面积79665.56平方米。

由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国家住宅工程中心、日本市浦住宅城市规划设计事务所、日本凤咨询株式会社环境设计研究所共同设计。

合金公寓取得了第17届中华建筑金石奖、第六届精瑞科学技术奖金奖等奖项,并成为国家住宅工程中心百年住居示范项目、技术集成型住宅研究基地,接待了近千家同行的参观和交流。

绿色建筑设计的自然人文设计理念——日本绿色建筑考察的思考

绿色建筑设计的自然人文设计理念——日本绿色建筑考察的思考

234绿色建筑设计的自然人文设计理念——日本绿色建筑考察的思考Natural Green Building Design: Thinking of Green Architecture in Japan 撰文 赵书杰、殷新 苏州科技学院建筑系摘 要关键词通过对日本绿色建筑的考察及分析,提出了在绿色建筑设计中充分利用自然通风等适宜技术,因地制宜,创造充满人性关怀的建筑空间,对当前我国绿色建筑设计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绿色建筑 设计理念近年来,国内绿色建筑发展势头强劲,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在绿色建筑示范项目中动辄采用数十项新技术,有的甚至堆砌高成本技术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

笔者2010年年初到日本京都大学进行学术交流,参观了当地多个绿色建筑项目。

这些项目在设计中体现出的自然人文的设计理念令人印象深刻。

下面结合3个日本京都的绿色建筑项目进行分析和探讨。

项目1 标准层平面剖面235项目1:办公建筑项目1为一个办公建筑,地下1层,地上9层,建筑面积2 870.8m 2,钢框架结构,全租赁写字楼,南北向为办公室,中部为电梯及天井。

设计在不大的空间中营造出了宽敞的氛围,通过上下楼层、电梯间、办公室完全通透的设计,突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联系,减少了压抑感。

小的天井两侧,办公人员可以在午休时进行交谈,休闲功能与严谨的工作相结合,对员工的精神调节起到较好的作用。

各个办公室内虽然都安装了空调,但是公共空间的天井部分也起到了空调的作用。

天井的最上部采用温度控制设备自动控制天窗的开关,而通往天井的上升气流就是各个办公室空气流通的主要动力,可以减低空调机械的负荷,起到节能作用,而且为了防止空气逆流,设置了等压阀,办公室和天井热交换产生出的多余热量可以用在共用空间上。

建筑外墙和室内大量使用木材,属于绿色低碳。

东立面玻璃幕墙除采光外,还能看到相邻的古建筑,使人们能感受到时间的跨越和历史的变迁,形成人们心理上对现代与传统的思考。

si建筑体系的基本内容

si建筑体系的基本内容

SI建筑体系的基本内容概述SI建筑体系是一种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现代建筑理念。

SI,即Sustainable Integration,它综合了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多个方面的因素,追求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

SI建筑体系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秉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原则,通过优化能源利用、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和提高生活质量,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目标。

SI建筑体系的基本原则SI建筑体系秉持以下几个基本原则:1. 能源效率SI建筑追求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消耗,通过优化建筑设计和运营管理,合理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环境友好SI建筑在设计和材料选择上注重环境保护,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选择可再生材料、高效节能设备,控制建筑废物产生和处理,避免污染物排放。

3. 生态保护SI建筑注重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保留和利用自然资源,减少土地开发,提高绿化率,建立生态循环系统。

4. 健康与舒适SI建筑关注居住者的舒适和健康,设计舒适的室内环境,保证室内空气质量,提供自然采光和通风。

5. 社会责任SI建筑强调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通过提供良好的公共空间、便利的交通和设施,促进社交互动和社区发展。

SI建筑体系的设计原则SI建筑体系的设计原则旨在实现上述基本原则,保证建筑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1.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太阳能发电,供应建筑内的电力需求。

•利用地热能或地源热泵系统,实现建筑的供暖和制冷。

2. 高效节能设备的应用•采用节能灯具和智能照明系统,降低能源消耗。

•安装高效节能的空调系统,实现室内温度的合理调节。

3. 绿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使用可再生材料,如竹木地板、可回收的钢材等。

•选择符合环保标准的建筑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4. 自然采光与通风•设计大面积的窗户和天窗,增加室内的自然采光。

•利用建筑的方位和风向,设计通风系统,增加新鲜空气的进入。

SI建筑体系的实施步骤SI建筑体系的实施步骤多个环节相互衔接,需全面考虑建筑的整个生命周期。

日本独特小房子设计理念

日本独特小房子设计理念

日本独特小房子设计理念日本独特的小房子设计理念源于该国有限的土地资源和高度发达的城市化进程,以及人们对舒适居住环境的高要求。

这些理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日本小房子设计注重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

面对土地资源紧张和房价高企的现实,日本人善于将每一寸空间都设计得尽量有用。

他们采用隔断式的布局,将空间根据功能和用途进行区分,使得小房子能够实现多功能化和灵活使用。

同时,在室内设计中,日本人也会尽量避免空间的浪费,采用可折叠和可拆卸的家具,使得家居用品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组合和调整。

其次,日本小房子设计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日本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尊重深深影响了他们的房屋设计。

他们善于利用自然光和通风,尽量减少人工照明和通风设备的使用。

他们将室内和室外空间打通,通过庭院、阳台和大窗户让自然的光线和空气进入室内,使得房屋与自然环境形成融合。

同时,日本人还注重园艺和景观设计,将植物和自然元素融入到房屋设计中,创造出富有自然氛围的室内环境。

第三,日本小房子设计注重精细和谐的细节。

日本人追求精细和谐的生活方式,这体现在他们的房屋设计中。

他们注重整体布局的合理性,尽量避免杂乱和冗余的装饰。

他们注重颜色和材质的搭配,追求简洁而不失雅致的室内设计。

他们追求工艺的精湛和细节的完美,在每一个小细节上都力求达到最高标准。

这种精细和谐的设计理念使得日本小房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更能够提供一种舒适和宜人的生活方式。

总之,日本独特的小房子设计理念是一种充满智慧和创意的设计方式,它使得有限的空间可以被充分利用,并与自然环境融合,同时注重细节的精致和谐。

这种设计理念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住房需求,更能够提供一种舒适、宜人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居住体验。

日本建筑的共生思想及启示

日本建筑的共生思想及启示

中图分类号 TU-8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23)06-0006-05 收稿日期 2022-06-17摘 要 日本建筑师常把建筑和城市比作生物体,探索人、建筑以及自然三者的关系,其中“共生”是日本现代建筑不断传承的核心观点之一。

该文分析20世纪50年代以来,不同年代相关日本建筑师的作品及思想,将“共生”分为新陈代谢、共生和新时代的共生三个演变阶段。

通过总结每个阶段作品和思想的特点,发现演变过程中表皮逐渐透明,空间逐渐灵活,界限逐渐模糊,建筑逐渐消隐,人与人之间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加紧密。

我国建筑可以此为鉴,深度地挖掘、思考和表达传统文化中蕴含的自然观和哲学观,探索适合我国的生态、可持续建筑发展之路。

关键词 日本建筑 共生 新陈代谢 生态建筑 可持续建筑Abstract Japanese architects often compare architecture and cities to living organisms, and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people, architecture, and nature, among them "symbiosis" is one of the core ideas that modern Japanese architecture has continuously inherited.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works and ideas of Japanese architects in different eras since the 1950s and divide "symbiosis" into three evolutionary stages: metabolism, symbiosis, and symbiosis in the new era. By summariz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works and ideas in and sustainable architectural development suitable for China.Keywords Japanese architecture, Symbiosis, Metabolism, Sustainable architecture, Ecological architecture卢昭展 | Lu Zhaozhan 刘晓昀 | Liu Xiaoyun 李 翔 | Li Xiang1 共生——日本建筑的内核1.1 共生的定义共生(Sy m biosis)源于希腊词语“一起生活”(Livingtogether)(σύν–to-gether;βίωσις–living)。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指在建筑设计中注重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采用先进的设计原则和技术,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创造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室内环境。

以下是绿色建筑设计理念的几个主要方面。

首先,绿色建筑设计注重节能。

通过采用高效的建筑外保温技术和设备,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的消耗。

例如,在建筑外墙使用高效隔热材料,减少室内外温差,提高空调和供暖系统的效率。

此外,设计人员还应合理配置门窗的位置和尺寸,以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

其次,绿色建筑设计注重环保。

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应优先选择环保、可再生和符合循环经济原则的建材。

例如,使用再生材料作为建筑结构材料,如可回收的钢材和竹材等。

此外,还应避免使用有害物质和高能耗的材料,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和氯氟碳化物等。

第三,绿色建筑设计注重水资源的节约。

通过收集、利用和处理雨水和废水,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来水的依赖和对污水处理系统的负荷。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添加雨水收集系统,用于冲洗厕所和灌溉园地。

此外,还应采用节水设备,如低流量洗手器和节水淋浴头等,减少水的浪费。

第四,绿色建筑设计注重室内环境的健康与舒适。

通过合理设计室内空间和优化室内气候调节系统,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室内环境。

例如,合理隔音和减震设计,减少室内噪音和振动的影响。

同时,应使用无甲醛和低VOC的室内装饰材料,减少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的释放。

最后,绿色建筑设计注重可持续发展。

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建筑的整体生命周期,包括设计、施工、运营和拆除等各个阶段,确保建筑的可持续性。

例如,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建筑的适应性和可调整性,以便将来的改造和再利用。

此外,还应制定维护和管理计划,确保建筑系统的正常运行和高效性能。

总之,绿色建筑设计理念是以环保、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原则的建筑设计模式。

通过合理运用节能、环保和资源回收等技术手段,绿色建筑设计能够创造一个更加环保、节能和健康的建筑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