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的经济数据及概况

合集下载

意大利经济贸易概况

意大利经济贸易概况
势 更千变 万化 ,不可端 倪 。可 以确 定 的是在相 当一
卜 趋 势 。从 J 分类 来 看 ,生产 、订货 销 售情 跌 业
况较 好 的行业 只有 纺 纵服 装 、造 纸 、 印刷 山版 、机
械 、有色 金属加 J和 食 1 I . 业 家具 装饰 、冶 金 、 皮革 加 f 制 鞋业 现 零 增 K。 出现 负增 6的领 域 : 雨f :
食品价格 己达 强弩 之末 ,其对通 货膨 胀 率上 涨推 波
20 0 1年 国 内需 求 缓 慢 ,特 别 是 消 费 需求 。消 费需求 的增 艮仅 为 1 %,与上年 度 同 比 F 1 _ 3 降 、 5个
助澜的怍州降低。尽管如此,但全年 的通货嘭胀水 平依然较高。消费价格上涨趋势显示上半年的通货 膨 胀 率 已达到 年增 幅 3 %。受 国家 专控 价 格 ( 如规 定交纳 的税 费 、 草 )普遍提 价 以及 食 品 、 务 ( 烟 服 如
率 与欧 元 相 比, 仍高 83 - %的 平 均 水 平 。2 0 01
段时期内. 经济增长将处于低谷徘徊,至少在 20 03 年以前经 济复 苏有待 时米 运 转 意人利 经济 生活 中 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小企业众多,出 口 依赖性 强, 易受1 廿界贸 的数据显示 , 20 0 1年 国内 生产 总值 低 于政 府 2 %的 目标 ,但仍 . 9 能实现 1 — 1 %的增长,高于欧元区 1 %的平均 . . 8 9 . 5 增 幅 ,在 1 个欧 元 区成 员 国中位 居中游 这 一 方 2
面 是田 国际 贸 易形势 恶化 和 国 内需求减 少造成 经 济
无论 是产值或 日产量 , 1 1 月 的生 产指 数一直 — 2
意 人利 经 济 在 欧元 区 名列 第 三 。20 年经 济 00 增势 强劫 ,国 山生 产 总值名 列世 界 第七 ,按现 价 选 22706万亿 里 拉 ( 1 5 , .6 5 1, 6亿 欧元 ) 6 ,增 长 29 , %, 人均 2.5 O12欧元 。全 年进 出 口总额达 937万 亿里 9. 拉 (.3 512亿 欧元 ) ,居世 界第 8缸 , l 球贸 易量 全

意大利经济

意大利经济

Your date here
Your footer here
3
三、新工业区
Your date here
Your footer here
4
Customize your headline here
• Master text styles
– Second level
• Third level
– Fourth lev
Your footer here
5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Your date here
Your footer here
2
二 工业分布
1、北部——传统工业区(第一意大利)
米兰:化学工业基地 都灵:汽车城 热那亚:造船工业
2、南部(第二意大利)
塔兰托:钢铁工业(铁矿石由外国进口,临海型) 西西里岛:炼油工业(原油主要从北非、中东进口)
3、东北部和中部——新兴工业 (第三意大利)
经济
总体概况 工业分布 新工业区 第三产业
一 总体概况
意大利是世界第七大经济体,发达的工业国家。 私有经济为主体,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以上。 服务业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3。 国内各大区经济差距较大,北部更为 发达 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8%以上,堪称“中小企业王 国”。 自然资源贫乏,3/4能源供给和主要工业能源依赖进 口,1/3以上供出口。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解决措施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解决措施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及解决措施农业是国民建设和发展的基础,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国民经济,对社会稳定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意大利农业发展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农业生存总值在欧盟农农业生产中位居第三,但近年来意大利农业经济产值增幅下降,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老化、生产环境恶化等问题,直接影响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文章分析了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以期给予中国农业经济发展启示。

意大利地处欧洲南部,为地中海气候,平原、河谷占地面积广,具有有利的农业发展条件,数据调查显示,2016年意大利农业总产值高达529.02 亿欧元,仅次于法国,其成为欧洲第二大农业大国,从当地的农业结构来看,种植业为主要发展对象,其次为畜牧业,整体上农业产值在波动中上升。

目前,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存在系列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由政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极大程度上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1 意大利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1 成就意大利农业的地域特色鲜明。

意大利是欧洲著名的农业大国,受到本地地域环境的影响,当地种植业以玉米、小麦和水稻为主,种植业产值在波动中相对稳定,2016年种植业产值高达249.98亿元,同比增长1.3%,农业经济作物以葡萄、苹果、橄榄为主;2016年畜牧业产值高达200.9亿元,同比增长1.9%,牛奶产量上升,牛、猪、羊肉制品的产量下降,但从其经济占比来看,居欧洲第4位。

意大利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据相关数据显示,意大利的农业经济产值较高,居欧洲第2位,除了传统的农业产业发展,意大利还比较注重现代新型农业经济的发展,如将有机农业与新型旅游业结合起来,提出“休闲农业”的概念,促使新型农业经济占比不断提高。

这种新型农业的提出,推动了意大利有机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转型,整体看来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前景较好。

1.2 不足农业劳动力老化。

2016年意大利农业劳动力投入人数达到101.7万,农业就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3.8%,调查显示,<35岁劳动力仅有5%左右的人员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整体来看,农业从业人员少、年龄普遍较大,限制了农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意大利简介概况

意大利简介概况

意大利简介概况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是欧洲联盟的成员国之一,与法国、瑞士、奥地利和梵蒂冈城国接壤。

意大利是一个古老的文明,曾是拉丁文化的诞生地,是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中心。

它也是欧洲最重要的工业国家之一,拥有世界上最发达的制造业、服务业和银行业。

意大利的面积约301340平方公里,人口约6060万,居住在20个省份,其中五个为特殊自治区。

意大利语是意大利的官方语言,其他地区还使用少数语言,如德语、法语、英语和加利西亚语。

意大利是一个西方民主国家,1946年实行共和制,由总统和一个庭院组成。

意大利政府执行两党联合政府,由前政府领导人伦佐·马塔尼亚和前反对派领导人玛丽亚·克拉拉共同领导。

意大利经济是欧洲一个重要的经济体,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经济体之一,按照比较购买力平价计算,全国GDP为3.8万亿美元,排名世界第八。

意大利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包括食品加工、机械制造、汽车和船舶制造、服装制造和旅游业。

意大利也是一个重要的农业国家,有着丰富的农产品,如橄榄油、奶酪、咖啡、葡萄酒等。

意大利有很长的历史,拥有众多的古迹、建筑和文物,以及丰富多彩的文化。

有许多世界著名的艺术家,如拉斐尔、达·芬奇和米开朗琪罗,都曾在这里发挥其创作能力。

此外,意大利还是一个重要的旅游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艺术和文化,以及许多世界知名的旅游景点,如罗马、佛罗伦萨、米兰、威尼斯和科西嘉岛。

意大利也是欧洲最受欢迎的目的地之一,每年吸引超过2500万游客,成为欧洲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

此外,意大利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中心,拥有众多的国际大学,每年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前来求学。

意大利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意大利财务状况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意大利作为欧洲四大经济体之一,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近年来,意大利的财务状况备受关注,尤其是债务问题。

本报告将对意大利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包括债务水平、经济增长、财政政策等方面,以期为我国企业提供参考。

二、债务水平分析1. 债务规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截至2020年底,意大利公共债务总额约为2.32万亿美元,占GDP的135.2%。

这一债务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日本。

2. 债务构成意大利债务主要由政府债务、企业债务和居民债务构成。

其中,政府债务占比最高,达到92.8%。

企业债务占比为6.4%,居民债务占比为0.8%。

3. 债务风险意大利债务风险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债务期限结构不合理:意大利政府债务期限较短,主要集中在1-5年,导致债务偿还压力较大。

(2)债务利率波动:意大利债务利率受市场情绪影响较大,波动频繁,增加了债务偿还成本。

(3)经济增长乏力:经济增长乏力导致财政收入减少,难以支撑债务偿还。

三、经济增长分析1. 经济增长放缓近年来,意大利经济增长乏力,陷入“低增长、高债务”的困境。

2019年,意大利GDP增长率仅为0.3%,为近10年来的最低水平。

2. 行业结构不合理意大利经济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对滞后。

这使得意大利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逐渐减弱。

3. 地区发展不平衡意大利地区发展不平衡,北方经济发达,南方经济相对落后。

这种不平衡加剧了南北差距,影响了整体经济增长。

四、财政政策分析1. 财政赤字近年来,意大利财政赤字不断扩大。

根据欧盟规定,成员国财政赤字不得超过GDP 的3%。

然而,意大利财政赤字已连续多年超过这一标准。

2. 财政改革为应对债务危机,意大利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财政改革措施,包括:(1)提高退休年龄:逐步将退休年龄从65岁提高到67岁。

(2)改革税收制度:降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税,提高增值税。

(3)削减公共服务支出:压缩政府机构规模,降低公共服务支出。

意大利产业带概况分析解析

意大利产业带概况分析解析

意大利产业带概况分析解析意大利是一个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导的国家,拥有多个重要的产业带,为国家经济的发展贡献了巨大力量。

本文将对意大利的产业带进行概况分析和解析,探讨其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和特点。

一、北部产业带意大利北部是国家经济的引擎,拥有许多发达的产业带。

其中最著名的是那不勒斯附近的庞贝产业带,这个地区以制造业为主,特别擅长生产汽车零部件、陶瓷和纺织品。

庞贝产业带的发展得益于其战略地理位置,可以迅速连接意大利的港口和其他欧洲国家。

此外,米兰是意大利最具活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城市之一,被公认为意大利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也是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产业带之一。

米兰以时尚和设计业闻名于世,同时也在科技和制造业方面有所成就。

该地区的科技创新和工业生产水平非常高,为意大利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二、中部产业带在意大利中部,圣安乔乔产业带是最受瞩目的一个。

该地区以皮革制品、鞋类、机械和纺织业而闻名,被誉为意大利制造业的重要中心。

圣安乔乔产业带的发展得益于其悠久的制造传统和出色的工艺技术,这使得其产品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

此外,意大利中部的博洛尼亚也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带,主要以汽车制造和航空航天为特色。

该地区是全球著名的跑车制造中心,世界各国的汽车制造商都在这里设有自己的工厂。

博洛尼亚的航空航天产业也非常发达,拥有许多全球领先的公司和研发机构。

三、南部产业带意大利南部的产业带相对较弱,主要受到地理和经济发展的限制。

然而,在那不勒斯的萨勒诺产业带,农业和渔业却是主要产业。

该地区以橄榄油、葡萄酒和海鲜而闻名,这些农产品和海产品在意大利本土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很高的声誉。

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的产业带之外,意大利还有一些小型但有潜力的产业带。

比如,意大利的陶瓷产业带位于那不勒斯附近,以制造高品质的陶瓷产品而闻名。

此外,意大利还有许多专业化的产业带,如皮具产业带和葡萄酒产业带等。

总之,意大利的产业带在国家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市场调研报告意大利

市场调研报告意大利

市场调研报告意大利1. 引言意大利是欧洲国家之一,也是欧洲市场中重要的一环。

本报告旨在对意大利市场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以便为企业提供有关市场情况和商机的信息。

2. 经济概况意大利是欧洲最大的制造业国家之一,其经济体量居欧洲第三位。

意大利的经济以制造业为主,尤其是汽车、服装和家具等产业领域具有很高的竞争力。

此外,旅游业也是意大利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

3. 市场规模意大利的市场规模庞大,人口超过6000万。

意大利的消费者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高品质、创新和环保的产品受到青睐。

在意大利,消费者对品牌和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因此为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

4. 潜在机会4.1 时尚和奢侈品意大利是世界时尚和奢侈品的重要生产和消费国家。

在米兰等城市,有许多举世闻名的时装周和顶级奢侈品品牌总部。

对于时尚和奢侈品行业的企业来说,意大利市场是无法忽视的。

4.2 食品和饮料意大利以其美食和葡萄酒而闻名于世。

意大利的食品和饮料行业具有长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独特而高质量的食品和饮料,满足意大利人对美食的渴望。

4.3 旅游业意大利是一个富有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国家,拥有众多的旅游景点和城市。

每年都有大量的游客蜂拥而至,为旅游业带来了巨大的商机。

企业可以通过提供旅游服务、酒店住宿、导游等,获得在旅游业中的份额。

5. 市场竞争意大利市场具有激烈的竞争,特别是在制造业和消费品领域。

欧洲和国际大型企业在这个市场上有强大的竞争力,因此进入意大利市场需要具备一定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此外,还需要了解当地的消费习惯和文化,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6. 市场准入障碍在进入意大利市场时,可能会面临一些准入障碍。

例如,意大利的法律制度相对繁杂,对跨国企业有一定限制。

此外,文化差异和语言障碍也可能成为挑战。

因此,在进入意大利市场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准备。

7. 市场推广在推广产品或服务时,需要针对意大利市场制定相应的市场推广策略。

这可能包括使用当地的媒体和广告渠道,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合作关系,参展行业展会等。

欧洲五强数据分析报告(3篇)

欧洲五强数据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欧洲地区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欧洲五强,即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西班牙,作为欧洲经济的重要支柱,其经济发展状况对全球市场具有重要影响。

本报告将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贸易、投资、就业等方面对欧洲五强的经济数据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走出去”和投资者提供参考。

二、经济增长1. 德国德国作为欧洲最大的经济体,近年来经济增长保持稳定。

2019年,德国GDP为3.7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6%。

从产业结构来看,德国制造业发达,占GDP比重约为25%。

此外,德国服务业和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大。

2. 法国法国经济规模位居欧洲第二,2019年GDP为2.8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1%。

法国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消费和服务业,其中服务业占比约为70%。

此外,法国制造业和农业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贡献。

3. 英国英国经济规模位居欧洲第三,2019年GDP为2.6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1%。

英国经济增长主要受服务业驱动,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80%。

近年来,英国制造业和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

4. 意大利意大利经济规模位居欧洲第四,2019年GDP为2.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0.1%。

意大利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服务业,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70%。

此外,制造业和农业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贡献。

5. 西班牙西班牙经济规模位居欧洲第五,2019年GDP为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2%。

西班牙经济增长主要受消费和服务业驱动,服务业占GDP比重约为70%。

近年来,西班牙制造业和农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减弱。

三、产业结构1. 德国德国产业结构以制造业为主,汽车、机械、化工等行业在全球具有重要地位。

此外,德国服务业发展迅速,金融、保险、医疗、教育等行业占GDP比重较高。

2. 法国法国产业结构以服务业为主,金融、保险、零售、交通等行业占GDP比重较高。

此外,法国制造业和农业也有一定规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要趋势和展望根据世界经济与发展组织数据,意大利GDP(PPP法统计)居世界第六位。

人均收入比美国低%,但在欧盟里处于中游水平。

意大利国际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国际贸易十分繁荣。

因此,意大利可以称得上开放的经济体:意大利国际贸易额在 7大工业国总额中占%,比GDP 所占的比率高得多。

在过去50年里,由于意大利的经商传统和自由贸易政策,意大利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950-1963年间,意大利GDP平均年增长%,1961 高峰年增长%。

著名的"意大利经济奇迹"发生在1958-1963年。

这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创下最快记录,年均达10%。

国家的失业率最低,投资占GDP的比重很高:例如,1963年该比率高达27%。

1963年后,经济增长平缓,由于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使得经济出现下滑。

在70年代,石油危机对意大利的经济打击尤为沉重,因为意大利十分依赖外国能源供应。

高通涨率时代随之降临,到了80年代,意大利产业进入重组时期,以适应新的国际环境变化。

90年代的经济政策是解决以前财政年度积累下来的财政收支失衡问题。

重点是私有领域,以促其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大量原有条例被颁令取消,推行了大规模的国有企业、银行私有化计划。

这以建立有效财政政策的、稳定币值、低利息率为目的的正确举措,使意大利于1999年1月1日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和成为欧元缔造国之一。

从那时起到2001年底,欧洲货币联盟成员国承认欧元作为他们交易的合法货币单位。

欧元货币将于2002年1月1日起正式流通。

趋势和政策意大利财政和货币体系状况在过去20年里一直处于恶化中,从上世纪90年代起,意大利决策者把稳定和巩固财政和货币体系作为他们的首要任务。

效果是很显著的,使得该国在1999年1月成功加入欧洲货币联盟(EMU),并成为欧元缔造国。

1990年,意大利的预算赤字占GDP的%,到了1996年,下降到%。

后面几年里,政府采取紧的财政政策,使得预算赤字进一步下降到 %,低于3%这个马斯特里赫条约所规定成为欧元缔造国的最高标准。

2000年预算赤字占GDP的比重为%。

从1991年起,主要盈余开始增加。

抑制通货膨胀也取得了卓著成效:1997-1999年间,消费价格指数从未超过2%。

2000年消费价格指数则为%。

成功抑制通货膨胀、低预算赤字、成功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决定了长期利率水平的大幅降低,使其与欧洲其大国家持平。

过去10年里,意大利政府改变了财政收支不平衡状况。

从1993年起,财政收支一直出现盈余。

意大利的净负债余额也在1992年占GDP的%,而在1999年意大利已变成债权国。

上世纪90年代的宏观经济调整政策导致生产领域短期活力下降,GDP增长缓慢,并且,近期亚洲金融危机进一步削弱了意大利1998-1999年度经济增长力度。

然而,在2000年,意大利与欧洲其他国家一道,重新迈入了经济快速增长的轨道。

国际贸易2000年,意大利进口额比上一年增加%,出口额则增加%。

由于欧元兑美元走软,使得意大利去年出口增加较快。

欧元区的稳定使得意大利与欧元区成员国贸易增加。

2000年底到2001年初,意大利对欧盟的出口比非欧洲地区增长要快。

总体上,进口增长快于出口,2000年贸易盈余为 13亿美元(占GDP的%),比1999年的149亿美元减少了90%(占GDP的%)。

美国和欧元区经济放缓,预期将影响意大利的出口。

考虑到GDP增长更慢,净出口将比GDP 增长快,使得意大利贸易盈余顺差。

意大利贸易今年贸易盈余将比预期高出一个百分比。

2000年意大利外汇储备减少到 403亿美元,比1999年408亿美元略下降。

意大利的通货膨胀处于欧盟规定的严格范围内。

1992和1993年签发的工资调整协议,使工资上浮压力与通涨率持平,该协议于1998年重新签定,有效期至2002年。

除工资议定条款外,新的协议框架还削减部分雇佣成本,还包括投资激励措施和工人培训等。

2001年通涨率估计将稳定在%左右,比计划中的%略低。

工业二战后,意大利经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从一个农业国发展成为工业国,工业总量在世界位居第六。

意大利是一个开放的经济体,她是7大工业国集团成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成员国、国际货币基金成员国。

意大利私有经济部分的显著特征是存在着大量的中小企业和数个大型的著名企业,如飞亚特和比瑞利等。

最具有活力的产业和市场集中在意大利北部,这使得意大利南北收入差距很大,成为意大利最头痛的社会经济问题。

过去,政府在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很多大型的工业和金融公司。

从1994年进行的私有制和相关改革,使得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下降。

意大利自然资源并不丰富,铁、煤、石油的储存量都不大。

天然气主要储存在波河谷和亚德里亚海沿岸。

制造业所需的原材料和80%的能源依赖进口。

意大利的食品加工和制造业十分发达,主要由中小企业来完成。

意大利的主要工业是精确机械、工业机械和设备、初加工和深加工金属,运输设备、机动车、化工、制药、电力和电子设备、时装、面料、皮夹、珠宝、鞋类。

农业意大利大部分国土被山地和丘陵覆盖,国土面积大约3000万公顷,只有23%的土地是低地,在南部低地的比重仅占18%,而中部更低,只有9%。

过去几年的城市化进程占据了大量的土地。

农业产值在意大利新增产值中占%,约570亿里拉,从业人员近200万。

意大利南北部农业有鲜明的区别。

北部(包括艾米利亚-罗马涅、伦巴第、利古利亚、皮挨蒙特、威尼托、特兰提诺-阿尔托·阿迪杰、瓦莱·达奥斯塔)呈专业化生产趋势,主要出产谷类、牛奶、芝士、水果、蔬菜、甜菜、花、葡萄酒、经济作物、肉类产品。

中部(包括马而凯、阿布鲁佐、拉齐奥、托斯卡那)出产的产品混合了南北特点,包括谷类、葡萄酒、橄榄和橄榄油、家畜制品(牛、样、猪)、水果、蔬菜、花、经济作物(向日葵、土豆、大豆)。

南部(包括坎帕尼亚、莫利泽、阿普里亚、巴西利卡塔、卡拉布里亚、西西里、撒丁岛)有大型的农场出产谷类、牛、羊等,更多的农场种植橄榄树、葡萄、果树、柠檬、花、水果。

服务业服务业是意大利的一个支柱产业,意大利1/4的就业人口从事服务业,服务业的产值占总产值的1/3。

服务业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医院、商店、通信、交通、旅游等领域。

就商业而言,北部有大型的商场(超级市场和多层的商场),管理规范;而南部主要是一些零售商店,经营者一般是以前的农业工人,较缺乏企业家魄力。

银行、保险、金融业发展得比较成熟,区域分布的不平衡主要是由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的(例如在西西里有大量的银行,比皮埃蒙特多得多),单一般说来,这些服务主要集中在商业和经济发达的地区:伦巴第、皮埃蒙特、威尼托、艾米利亚-罗马涅、托斯坎纳。

通信网络在过去几十年里发展很快。

道路交通也有了明显改善,尽管还未能满足货车运输的需要。

由于海陆运输未能有效结合,港口设施未能充分利用(尽管意大利商业船队是世界上最大的船队之一)。

国内航空与国际航空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潜能。

由于意大利具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艺术和文化遗产、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和民风,成为世界上吸引游客最多的国家之一。

旅游业主要由宾馆业务量和其他一些因素衡量:海外游客占了1/3过去几年里,大约2000万外国游客到过意大利。

从经济角度看,外国游客的消费,为旅游业带来的盈余达100-120亿里拉。

发展最快的主要领域由于国内经济逐渐复苏和欧洲市场需求的扩大,预期意大利公司的投资将会增加。

另外,意大利公司正在不断自我完善,以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欧洲市场。

完全开放的意大利电信市场,尤其是互联网业务,创造了大量的商业机会。

根据欧盟要求逐步开放和私有化的能源领域,同样使得该领域对设备和服务的需求扩大。

同时,无论意大利的公共服务领域还是私有领域,都在寻求有效途径提高效率和削减成本,包括利用外部信息平台服务、培训、和扩大信息技术的应用等。

政府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的角色二次世界大战后,意大利政府在意大利经济中扮演着主导角色。

上世纪90年代初,意大利政府控制了全国1/3工业,和几乎2/3银行业。

如今在很多领域,政府的角色正在弱化,但意大利供电集团(ENEL)和意大利石油化工集团(ENI)这两个公共设施部门除外,同时,政府在电信业也拥有很大股份。

2001年3月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报告《意大利体制改革》提到"90年代,意大利进行了经济合作和发展组织成员国中最大型的私有化改革quot;国际收支状况意大利从1993到1999连续出现盈余。

2000年,在连续7年盈余后首度出现赤字56亿美元,而1999年盈余是82亿美元。

多年的盈余使意大利在1999年成为净债权国,对外债权占GDP的%,2000年的比重捎下滑至4%。

2000年吸引投资和对外投资比1999年略下降,净对外投资为240亿美元。

这反映意大利投资者在其投资组合中增加了海外资产的比重。

2000年吸引直接投资净额为10亿美元。

基础设施现状为了在10年内进一步改善交通状况,现政府向议会提交了一份法案,包括去除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投资的官僚主义障碍的措施。

铁路--意大利铁路集团,一家政府机构,负责铁路营运。

铁路运输快捷又经济,半数以上的火车是电气化火车。

高速公路--意大利高速公路网络总长约197,000里,包括3000公里超级高速公路。

高速公路网覆盖了所有主要产业中心,与北欧相连。

货车运输业务主要由获得政府许可的私营公司承担。

空运--意大利航空公司(一家国有公司)是意大利最主要的航空公司,开通了国际国内航线,该司正准备完全私有化。

其他航空公司包括LAUDA航空公司、 ITAVIA航空公司、欧洲航空公司、地中海航空公司。

意大利有完善的机场网络,包括19个国际机场、17个国内机场、59个军用机场。

海运--意大利有六个主要海港:热那亚、里窝那、那不勒斯、巴勒莫、特里斯特、威尼斯。

另外还有35个小型港口,只要是沿岸运输。

产业区--中小企业(尤其是北部的中小企业)在生产、出口、创造就业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产业区"的划分大大促进了这些企业发展。

产业区发挥了大量小企业在同一地区从事同一行业不同分工的整体优势。

一直以来,企业之间的合作(通常工会之间的合作)使合作各方在信息获得、集体采购、市场开拓上均获益。

产业区通过法律形式规范企业之间的合作计划、为项目获得国家或地方融资、建立服务合同。

例如,利用研究机构和大学的研究成果,同时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公共和私有资源,是产业区的成功的保证,并促进了当地的发展。

电子商务意大利互联网业务起步教晚,但从1999年起,意大利的互联网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互联网商业和家庭用户激增,截止至2000年底,意大利估计有1200万互联网用户,估计到了2003年,人数达到2900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