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找矿的标志研究
金矿成矿找矿标志

金矿成矿找矿标志在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它那耀眼夺目的光泽和无与伦比的物理化学特性,有着神奇的永恒的魅力。
黄金的社会地位虽在人类数千年的文明史中,历尽沧桑,沉浮荣辱,升降变迁不定,但至今在众多的人群之中仍保持着神圣的光环,为世人共同追求的财富。
所以用我浅薄的知识及参考名人的资料浅谈一下寻找金矿的标志。
(一)地化标志:特定的元素组合Au—Ag—As—sb— Pb—zn指示金矿体的存在。
(二)构造标志:①构造蚀变破碎带、韧性剪切带是本区最直接的找矿标志,目前已发现的矿床(点)均与断裂破碎带有关,矿(化)体严格受断裂构造带的控制.地表常表现为褐红色、褐黄色,破碎蚀变带标志较为明显.②规模较大的挤压片理岩化带中,应注意寻找石英脉型金矿。
③断裂构造和脉岩产状多变及复合部位,往往是形成金矿的有利地段。
(三)岩浆岩标志①碱性系列分异完全的中酸性岩体,其次是富含钠质的长英质侵入岩。
②金丰度较高,离散度大且有热液蚀变的后期岩脉是金矿化的标志之一。
③中基性一基性火山岩发育区,对寻找火山热液型金银矿亦有利。
④高磁性、高碱性指数的花岗岩是找金的标志。
(四)热液蚀变标志①碱质交代作用:即热液期的钠化和钾化,表现为钠长石化、钾长石化和绢云母化。
②硅化:由于金在活动溶解、迁移过程中析出大量的SiO。
并与SiOz沉淀条件相同,所以,金矿化与硅化、石英脉相伴出现,二者关系极为密切。
③黄铁矿化:金的氧化络合物,可以被硫化物还原而发生沉淀。
所以,金往往与硫化物,特别是黄铁矿伴生。
黄铁矿化富集地段,也是金矿化或金矿典型存在地段。
④碳酸盐化、褐铁矿经,特别是“红化”也常与金矿化有密切关系。
(五)矿物标志①黄铁矿:物理特征:颜色暗淡、硬度小,它形微粒状及胶状黄铁矿与金矿关系密切,特别是五角十二面体黄铁矿含金最高。
化学特征:黄铁矿中Cu、Pb、Zn含量与含金量呈正相关关系,Co、Ni与金为负相关;黄铁矿中As、Te含量较高时,表明可能含金,若Ag>15g /T、Cu>0.1时,可作为找金标志。
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

第四发展期(1990 年以后),为信息找矿期。这一 时期,找矿难度明显加大,找隐伏矿的方法空前 增多,探测深度明显增大,所获信息量成倍增加, 推断解释的不确定性也随之增加。既需要现代高 新技术,又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越来越多的 研究者将成矿作用臵于岩石圈、地壳、乃至整个 地球-宇宙体系的演化过程来考虑。勘查地球化学 找矿,以某些微观或超微观信息的获得,使间接 找矿为主的信息找矿期又重新返回到直接找矿为 主的时期。因此,发展高灵敏度和大探测深度的 勘查地球化学方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并预 示着一个找隐伏矿的新时期的到来。
L.Malmqvist 和 Kristiansson(1984)研制出地气法 (Geogas)找隐伏金属矿床。20世纪80 年代初, 瑞典 Lund 大学物理系和布立登(Boliden Mineral) 公司合作,提出金属元素从地下深处以微气泡附 着气体形式上升到地表并在矿体上形成成矿元素 异常的思想,据此开始研究并使用一种新的“金 属气体”测量技术,即地气测量。他们在本国及 其它国家的 30 多个地区进行试验,发现地气异常 与矿化存在明显的对应关系,并对地气迁移机制 也作了许多工作。
浅析国内外地球化学勘查 的研究现状、主要进展及 发展趋势
物探0901班 武孝 200911020121
(一)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 1、国外地球化学勘查的研究现状
1798 年,B.M.谢维尔金提出了“矿物邻近 性”的概念。 1849 年德国 J.F.A.布莱绍普特揭示了矿物 共生组合的规律性,对推断铁帽和矿化露 头下部可能的矿化情况提供了依据。
3、国内外地球化学勘查的发展阶段
第一发展期(1950 年以前)。这时期,勘探者主要 依靠肉眼观察地表露头找矿,以土壤测量和水系 沉积测量为主要手段,对于土壤中的地球化学异 常,用探槽或浅井揭露矿体。人们这一阶段延续 的时间最长,找到的矿最多。据R.W.Boyle(1977) 统计,迄今为止,世界各地开采的矿床 80%以上 是在古人开采的基础上进行的。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

矿物生成顺序辨别标志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矿物是地球上的宝藏,它们以各种形式存在于地壳深处。
与地球的演化过程紧密相连,矿物生成顺序也成为了研究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描述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
一、岩浆活动标志1. 火山喷发:火山是地球深部岩浆活动的直接表现。
火山口喷出的岩浆冷却后形成岩浆岩,其中含有矿物质。
2. 火山岩:火山岩是由火山喷发产生的岩浆凝固而成,其中包含着富含矿物质的矿脉。
3. 玄武岩:玄武岩是一种含铁镁的火山岩,其中的橄榄石和辉石是火山活动的标志。
二、沉积作用标志1. 河流冲刷:河流冲刷岩石时,会将矿物颗粒带到下游,形成河床沉积物。
其中的砂砾和沙粒中含有多种矿物质。
2. 河流沉积:当河流流速减慢时,会形成河流沉积物,其中的粘土和泥沙中含有矿物质。
3. 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过程中沉积物堆积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来自于沉积物中的颗粒和溶解质。
三、变质作用标志1. 片麻岩:片麻岩是由高温和高压作用下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经过变质作用而形成。
2. 片岩:片岩是一种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其中的矿物质在高温和高压下发生了化学反应。
3. 花岗岩:花岗岩是由岩浆在地壳深处冷却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变质作用而形成。
四、热液作用标志1. 热液矿床:热液矿床是由地壳深部的热液活动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是由热液中的溶解物沉淀而成。
2. 硫化物矿床:硫化物矿床是一种重要的热液矿床,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由硫化物矿物组成的。
3. 氧化物矿床:氧化物矿床是由氧化物矿物沉淀形成的,其中的矿物质主要是由氧化物矿物组成的。
总结起来,矿物生成顺序的标志主要包括岩浆活动、沉积作用、变质作用和热液作用等方面。
通过观察和研究这些标志,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矿物的生成和分布规律,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新疆哈密宏源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

31矿产资源Mineral resources新疆哈密宏源铅锌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及找矿标志郑国平(新疆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3)摘 要:宏源铅锌矿是新疆哈密市发现的一个中型铅锌矿床,该矿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沙泉子深大断裂的南侧,区内有着非常优越的铅锌矿成矿地质条件,找矿潜力巨大。
矿体形态主要为透镜状与似层状,近矿围岩蚀变非常强烈,主要包括黄铁矿化、硅化、透辉石化、绿帘石化等。
文中主要对该矿地质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探讨,总结找矿标志,希望能为区内同类型矿床的寻找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哈密;中天山;铅锌矿;地球化学特征;找矿标志中图分类号:P61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1)05-0031-2 收稿日期:2021-03作者简介:郑国平,男,生于1967年,汉族,山东文登人,本科,副高级,研究方向:地质矿产勘查。
康古尔塔格成矿带是新疆东疆地区重要的多金属成矿带之一,在全国范围内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自2002年鄯善县彩霞山大型铅锌矿床在康古尔塔格多金属成矿带西部被发现,2009年又在该成矿带内发现了宏源铅锌矿。
该矿处于新疆哈密市东南约170km 处,目前矿体规模属于中型。
宏源铅锌矿的发现填补了该区域内喷流-沉积型铅锌矿成矿类型的空白,对区内同类型矿床的寻找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该矿大地构造位置分布在阿奇克库都克-沙泉子深大断裂南部区以上1.5km 处,属于塔里木板块北缘中天山地块东段,卡瓦布拉克群(蓟县系)是矿体主要赋存部位,断裂构造对其起着明显的控制作用,产出特点为透镜状和脉状,硅质板岩与大理石是其主要的含矿岩石,磁黄铁矿以及黄铁矿和闪锌矿方铅矿的是主要的金属矿物组成,透辉石化、硅化、黄铁矿化和绿帘石化是主要的围岩蚀变,下面分析该矿地质特征及其地球化学特征,并对该矿找矿标志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该矿找矿工作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找矿标志—地球化学标志

立志当早,存高远
找矿标志—地球化学标志
地球化学标志主要是指各种地球化学分散晕,它们是围绕矿体周围的某些元素的局部高含量带。
这些分散晕据调查介质的不同可分为原生晕、次生晕(分散流、水晕、气晕、生物晕)等。
从研究、分析地球化学元素的途径入手而达到提取找矿标志的目的,目前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各种专门性的地球化学找矿方法。
通过化探方法所圈出的各种分散晕常称之为化探异常,其在找矿中的应用及评价详见找矿方法一节。
地球化学标志在金属、能源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非常广泛,与其它找矿标志相比,具有其独特的优点:
1.首先是找矿深度大,是找寻各类矿产、特别是盲矿床的重要标志,找矿深度可以达到百米甚至数百米;
2.其次,应用于指导找矿比较简便,利用不同级别、种类的化探异内的主要异常及其形态展布,反映主要成矿带和矿化集中区或主要矿源层的展布以及主要控矿因素与矿化的内在联系,从而有助于提高勘查人员的识别能力,为评价区域总的成矿前景和矿产潜力指明方向;
3.地球化学标志是发现新类型矿床及难识别矿床的唯一途径或重要途径。
对于以成矿元素作指示元素而圈定的地化异常是一种直接的找矿标志;其不同级别的地化异常反映了成矿元素逐步地富集趋势,在找矿工作中从正常场→低异常区→高异常区→浓集中心→工业矿床,可以直接进行矿产的勘查与评价工作。
因此,一些新类型的金属矿产就是通过对不同级别的化探异常的逐步评价而发现的。
这方面比较典型的如卡林型金矿床和红土型金矿床的发现及勘查评价工作。
4.最后需指出的是,地球化学的内涵丰富,获取途径之多也是其一大特点。
金矿的地质地球化学找矿标志

件 。江 西 省 内对 金 的 成 矿 有利 地 层 主 要 有 : 中元 古
0 引 言
江西 省 内金矿 床工 业类 型有 : 碎带蚀 变 岩 型 、 破 石 英脉 型 、 岩型 、 细 粒 浸 染 型 和铁 帽 型等 5类 。 斑 微 目前 已发 现上 述 5类 大 中型 金 矿 床 , 据地 质地 球 根 化 学含金 分 布 、 配特 征 , 结归 纳 了金矿 的地 质地 分 总
表 2 江西主要岩石金平均含量
岩石类型
砂 岩
质 的主要 聚集 沉 淀场 所 , 金 矿 容 矿 、 矿 的 空 间 。 是 储 江西 省 内含金 断裂 以 N N E向 , 角大 于 5 。 E— N 倾 0者 占优 势 ; 外有 N W —N 向断裂 、 状 、 射 状 断 此 N W 环 放
与金 矿有 关 的 主 要 蚀 变 类 型 有 : 化 、 泥 石 硅 绿
江西部分 独立金矿 和绝 大部分伴 生金矿 床 , 成 其 矿作用均 与岩浆活动 有关 ; 岩浆活 动不仅 为这 些金 矿
床提供了热能, 也为成矿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来源。从 表 2看 出江西 最 有利金 成 矿 的岩 浆成 因类 型 主要是 过渡型岩浆岩, 与金矿有关 的岩浆成分具有碳质偏
收稿 日期 :0 6— 1— 9; 2 0 0 0 编辑 : 庚 申 詹 作者简介 : 薛水 根 ( 9 1 ) 男 , 14 一 , 江苏无锡 人 , 教授 级高 级工 程
丰富 , 就越有利于形成大矿 、 富矿。以江西金矿找矿为例 , 阐述 正确圈定金异常 , 合理 布置探矿工 程 , 获得 找金成果 新 高丰度 ; 金异常 ; 地球化学 ; 江西 中图分 类号 :5 1P 8 P 7 ;5 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0 3— 4 4 2 0 ) l 0 0 10 6 7 (0 7 0 一 0 7—0 3
黑龙江金厂金矿床土壤地球化学找矿标志研究

1 印 支早期 闪长 质 岩浆 侵 入 活动 。该 期 岩浆 活 ) 动 主要 形成 灰黑 色 中粒 和 微 细粒 黑 云母 闪长 岩体 空
间上 多分布 于八 号洞一 邢 家 沟一半 截 沟 一 带及 金 厂 乡北部 地 区 , 岩体 均 明显 发生 过一定 程度 的热液蚀 变
找矿 工作有一 定 的指 导意 义。 关键 词 : 厂金 矿床 ; 金 土壤 地球化 学 ; 找矿 标 志 ; 黑龙 江省
中图 分 类 号 : 1. 1 P6 8 5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1— 2 7 2 1 )4— 04— 4 10 17 (0 1 0 0 1 0
黑龙 江金 厂金矿 床 是 近年 来 在 东北 地 区 发现 的
~
特大 型岩金矿床 , 矿化类 型 以爆 破角砾 岩筒 型为 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之 间 的 穿 切 、 触 关 系 及 同 位 素 年 代 学 分 析 结 接 果 _ , 区的岩浆 侵 入 作 用 主要 可 以划 分 为 5期 , l 该 各期 岩浆 侵人体 地质 特征 如下 :
主, 次为似层 状微 细 脉浸 染 斑 岩型 及 裂控 脉 型 , 石 矿 中有 用元 素 以金 为 主 , 时伴 生 有 铜 及 少 量 的铅 一 同 锌 。矿 区植 被发育 , 四系覆 盖 较 重 , 多数 矿 体 属 第 故 于隐伏 矿体 , 这也 给该 区 的地 质 找 矿 工 作 增 加 了难 度 。如何更好 地利用 浅表层 地学 信息 , 特别是 土壤地 球 化学方 法及 物探技 术 是 提 高该 区找 矿工 作 效 果 的
间有 时表 现为 空间相 变关 系 。
山东夏甸金矿找矿地球化学模型与找矿标志

2 0 1 5年 4月
MI N ERA I RES( ) U RCES A ND G EO LO G Y
辞 { } I
.
Vo 1 . 29, No. 2
Apr . 2 O15
山东夏 甸 金 矿 找 矿 地 球 化 学 模 型 与 找矿 标 志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科 技 支 撑 项 目( 编号 : I GGE F 2 0 1 4 1 2 2 ) 和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编号 : 0 0 1 1 0 2 2 l 0 1 1 6 ) 资助 。
作 者 简 介 :张 冠 清 ( 1 9 8 7 一) , 男, 壮族 , 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 方 向 : 地 球 化 学 。E — ma i l : 3 9 4 5 0 0 1 6 4 @q q . c o n r
球 化 学 测 量 新 技 术 如 烃 汞 综 合 气 体 集 成 测 量 技 术 密
古元 古 代荆 山 群 ( P t J) 和 新 生 代 第 四系 ( Q) 。矿 区
主要 矿石 类 型 为 黄 铁 绢 英 岩 型 , 受 岩 浆 岩 活 动 的 控
制 1 1 、 J 。
收 稿 日期 :2 0 1 4 - 1 卜2 O
0 引 言
有机 质与 金 属 成 矿关 系 的 研 究 始 于 2 0世 纪 3 O
切结 合 , 是 解 决 问题 的 手 段 之一 , 也是 今后 获 得 新 的 重 大 突破 的关 键 。基 于 以上 原 因 , 我 们利 用烃 汞综 合 气体 集成 测量 技术 对 夏甸 金矿进 行 研究 , 总 结该 矿床 包 括 烃类 指标 在 内 的各 类 元 素 异 常 特 征 , 分带模型 , 建立 适合 该矿 床统 一 的地 质地 球化 学找 矿模 型 , 进而 总结 其找 矿标 志 , 期望 为未 来该 区 深部及 外 围找 矿提 供技 术 支持 , 并 为其周 围存 在类 似 地质 构造 条件 的 区 域进 行深 部找 矿 预测 提供 借鉴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化学找矿的标志研究
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位于河南省桐柏山区秦岭造山带,有着多个不同的构造环境,且有各自独立的建造特征和构造地层地体,经过多次聚合而成为一块复杂的构造带,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包括破山银矿(伴Au/ Pb /Zn)、银洞岭银矿( 伴Au/ Pb/ Zn) 和银洞坡金矿(伴Ag) 3个特大型Au/Ag多金属矿床。
一、矿带地质背景
桐柏山区坐落于河南省的南部,属于秦岭造山带的一部分,其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优越,蕴藏了大量矿床。
桐柏山区重要的断裂构造有商丹断裂带、桐柏断裂、瓦穴子断裂和朱夏断裂;从桐柏断裂向北依次分布着秦岭群、信阳群、二郎坪群(含大栗树组、张家大庄组、刘山岩组等)、宽坪群和歪头山组。
图1 桐柏(A)及围山城金银成矿带(B)地质简图(略)
围山城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位于吴城盆地的西侧,南阳盆地的东侧和二郎坪弧后盆地内,长大于20 km。
矿带内由东向西依次分布朱庄金矿点、南小沟银矿点、银洞岭大型银多金属矿床、魏沟银矿点、江庄银矿点、架家冲银矿点、张庄金矿点、银洞坡大型金矿床、郭老庄银矿点、破山特大型银矿床和夏老庄金银矿点(图1略) 。
矿带内露出的地层主要是上元气界歪头山组( Pt3w ),其次是大栗树组( Pt3d ) (图1略) [1] 。
歪头山组地层以云母石英片岩、变碳质绢云片岩、粒岩,大理岩、夹斜长角闪片岩为主,并含有少量的石英岩;以金银丰度高、碳质含量高等特征区别于其它地层。
矿区内的主要褶皱构造是河前庄背斜,其由大栗树组地层与歪头山组地层组成,主体走向变化在90°~120°之间。
二、矿带成矿作用地球化学特征
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上覆大栗树组和歪头山组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和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研究其分布规律,对矿带进行钻孔岩芯采集了基岩光谱样品,测定指标为Ag、Pb、Au、Cu、Zn、As、Mo、Sb、Co、Cd、Ni。
矿带内具体微量元素在地质体中的含量变化特征见表1。
(1)矿带内的Ag的含量明显高于地壳丰度的平均含量,在歪头山组的上、中和下部的含量最高,为地壳丰度的33.2—48.25倍,同时也高出了也高出了其他的地质体几倍到几十倍,Ag在商丹断裂带与大栗树组的含量稍低,在老湾岩的含量最低。
(2)矿带中Pb的含量都高于地壳丰度的平均含量。
在歪头山组下部的含量最高,且明显高于其它的地质体,Pb在歪头山组中部和上部稍低,在大栗树岩组最低。
(3)矿带中Au的含量在歪头山组中部的含量最高。
在桃园花岗岩及歪头山组上、下部和梁湾花岗岩中,Au的含量只是比地壳克拉克值高一点点,KK 为1.6—1.85。
在老湾岩中Au的含量与地壳克拉克值相接近,在其余几个地质中的含量要低于地壳克拉克值,KK<1。
(4)矿带中Cu的含量跟地壳克拉克值相比要略低,在大栗树组的含量最高,在桃园岩体中的含量最低。
(5)矿带中Zn含量都高于地壳丰度及岩体,在歪头山组上部的含量最高,在桃园花岗岩中的含量最低。
在矿带的范围内,成矿元素Au、Zn、Ag在歪头山组中含量都高于其他的地质体。
歪头山组的上下部富含Ag且伴生Zn、Pb,歪头山组的中部富Au且伴生Ag、Zn、Au,这些特征显示出矿带Ag、Pb、Au、Zn的矿化特点,这跟火山活动、沉积相、岩石组合的有一定的关系。
三、地球化学找矿的标志
本文研究围山城金银多金属矿带的大栗树组和歪头山岩组以及不同时代的岩浆岩的微量元素和成矿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含量的变化规律,可以归纳如下几个找矿标志[3]。
跟成矿有关的几种围岩蚀变(主要是绢云母化、硅化、碳酸盐化)过程中,主要成矿元素Pb、Ag、Zn、Au均是稳定带入的组分。
蚀变围岩的含矿量增高,是找矿的标志之一。
(2)化学特征指示元素Ag、Zn具有浓集中心,在歪头山上部有清晰的浓度分布带。
(3)在矿带中的成矿元素Pb、Ag、Au、Zn、Cd,在近矿蚀变围岩内含量丰富,随着桃园花岗岩体—梁湾花岗岩体—老湾岩体的顺序逐渐降低,因而主要矿体多赋存在桃园花岗岩体中。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